江苏省启东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初考试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初考试(高一下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一、语言文字运用(14分)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周末,菜市场里人流如潮,非常热闹,叫卖声、说话声、笑闹声。②要想让“公务员热”真正实现降温,不是的事,简单依据考生人数下降来界定“公务员热”进入降温趋势,或许言之过早。③在巴黎只有一周多的日程,过客匆匆,谈法国实在有
试题预览
一、语言文字运用(14分)
1.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
   ①周末,菜市场里人流如潮,非常热闹,叫卖声、说话声、笑闹声            。
   ②要想让“公务员热”真正实现降温,不是           的事,简单依据考生人数下降来界定“公务员热”进入降温趋势,或许言之过早。
   ③在巴黎只有一周多的日程,过客匆匆,谈法国实在有侈谈之嫌,只能         话巴黎 ,权且充作巴黎的印象点滴吧。
   A.不绝如缕  一蹴而就  走马观花            B.不绝于耳  一挥而就  走马观花
   C.不绝于耳   一蹴而就  浮光掠影            D.不绝如缕  一挥而就  浮光掠影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A.有关专家分析,中国密集地与危机当事方加强沟通,不仅为危机的转圜注入了正面的因素,也有力回击了“中国无所作为,只会搅局”。
   B.作为“吊环王”的陈一冰深知,如果不是在裁判员明显失误的情况下,去指责裁判员或申述,往往无济于事且会自讨没趣。
   C.高中新课程改革自从实施以来,语文老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学生的学习行为也逐步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走向“合作、探究”的自主式学习。
   D.伦敦奥运会即第十三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奥运会历届开幕式最节俭、安保规模最大、裁判争议最多的一次运动会。
3.  下列诗句中,与例句使用相同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分)(    )
    例句: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A.夜半醒来红烛短,一枝寒泪作珊瑚。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C.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D.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4.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2分)(    ) 
   A.企业家们要“不畏浮云遮望眼”,不因一时一事的干扰因素而裹足不前,而应着眼长远,拿出更多、更好适合广大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 
   B.人生道路上难免会有坎何,但我们要抱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坚定信念,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取得成功。 
   C.尽管工作很忙,但“偷得浮生半闲日”,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也喜欢游泳、爬山等运动,喜欢足球和排球。  
   D.王维作为唐代著名诗人,品性随和,“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就体现了他既欣赏“山中”,又欣赏“朝中”洁身自好的高雅情操。
5.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①然而,我们的大脑对音乐的感知却不是这样。 
  ②所以要有交响乐,也正是这样的“和声”才使得我们这个世界充满趣味。 
  ③例如管弦乐的合奏,音波虽然混合,但是管乐声和弦乐声仍然保持各自的特点。 
  ④物理学家们长期热衷于研究的现象都是整体等于所有部分的加合,声音就是这样的。 
  ⑤整体可以大于部分之和,这一事实现在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但是曾经让物理学家们感到非常窘困。 
  ⑥虽然管乐声和弦乐声独立地进入我们的耳朵,但是这两种声音的“和声”对我们的情感所产生 的影响却远远大于这两种乐器的单独作用。 
   A.④①③⑥②⑤    B.⑤④③①⑥②    C.⑤③④①②⑥    D.④③①⑤⑥②
6. 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2分)(    )
   A.王明肯定李昊的写作水平:“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B.75岁高龄的前院长说:“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  
   C.刘红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中,采访抗日女英雄时问:“老奶奶,请问您芳龄。”  
   D.张磊过生日,接受朋友的礼物:“既然你这么客气,又这么真诚,那我就笑纳了。”
7.  下面是旅居台湾的孔子第77代嫡传孙孔德成写给在大陆的二姐的对联中的上联,请为它选填下联。(2分)(  )    
      上联:风雨一杯酒;      下联:(               )  
   A.天涯共此时    B.羁危万里身    C.江山万里心    D.千里共婵娟  

二、文言文阅读(22分)
罗台山逸事
(清)乐钧
罗台山有高,江右人。尝察孝廉,不汲汲仕进,抗志读书,以博雅闻海内。能拳勇,善击剑,风流隽爽,殊有奇气。好购买古器鼎彝权律①之属充列几案。又好蓄奇石,有奇章、南宫②之癖。数千里外,辄独行无仆从。
尝慕蜀中瞿塘、滟滪、峨眉、剑阁山水之雄险,束装独游。比返,载石盈舟,如百万金宝,压舟欲沉坠。处石以囊,其上者囊以缣帛。坐舟中捧运摩挲,终日不休。
舟子窃窥视,以为财也,夜相与谋,议杀客而分其有。舟子四:一老翁,其二为翁子,一为佣者。二子及佣者窃窃语。翁入阁,初皆神秘之,翁诘不已,始以所谋告。翁惊曰:“噫!恶乎可?”二子曰:“厚利也,且易而无祸,何葸焉?”翁不能止,叹息去。时罗已寝,忽惊觉,潜起,属耳察之审,还就枕。
后数日,薄暮,舟泊荒江丛苇间,其侪请曰:“今日享神介福,愿以余为客寿,客其无辞!”罗曰:“甚善!”舟子喜,以酒肴进。罗知其酒,鸩也,置不饮。舟子阴异之,然度其无所避匿,亦不固强。罗自出绍兴酿一瓮,倾杯大嚼。瓮几罄,伪醉,据榻灭烛寝。
顷之,三人各秉炬,持刀入,刀晃晃如霜雪。一人举刃就枕下悉力斫之,觉有异,验之非人,盖卷被为之,如酣卧状。相与大骇,搜索,闻罗在别舱呼曰:“余在此。”一人奔之,忽飞一石起,中腕,腕伤刀落,二人次至,亦如之。遂突起击三人,俱仆,拽而叠之,拾刀拟其项,笑曰:“余能前知,安得犯余?余无金,亦无点金术。尔曹何利焉?姑与尔曹戏,故不泄也;藉以歼厥败类,聊逞余志。”
三人哀呼乞命,翁亦来跽请。罗麾之起曰:“翁无罪也。毋恐!”翁泣曰:“三人者,罪固不宥,然老朽之嗣,斩于是矣,幸仁人宽假之。”罗从容掷刀曰:“为翁故,贷尔曹死,亟革乃心;脱复故态,必血吾刀矣。且孤踪远涉者,类能自保,如某犹其季指耳。遇之悉当善视,毋自取戾,摇尾态不足常恃也。”众唯唯。于是共疑罗神人,奴仆事之。讫于既,不敢有贰。
【注】①权,秤锤;律,律吕,古时正乐律的器具。②奇章、南宫:唐代牛僧孺封奇章郡公,宋代米芾世称米南宫,二人都好奇石。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罗台山尝察孝廉                察:被推荐
    B.何葸焉                        葸:害怕
    C.其侪请曰                      侪:一起
 D.贷尔曹死                      贷:免除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来源:学科网ZXXK]
    A.始以所谋告                    乃以秦王属吏
    B.客其无辞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C. 拽而叠之                      侣鱼虾而友麋鹿
D.尔曹何利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10.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罗有高为人“殊有奇气”的一组是(3分)(    )
①不汲汲仕进,抗志读书              ②又好蓄奇石,有奇章、南宫之癖[来源:学科网]
③数千里外,辄行无仆从              ④罗自出绍兴酿一瓮,倾杯大嚼 
⑤余能前知,安得犯余                ⑥余无金,亦无点金术
    A.①④⑥      B.②③ ④     C.①②③    D.②④⑤
11. 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以罗台山“殊有奇气”总起,接着具体叙写他独特的爱好习惯、出游途中神奇的行事风格,文气贯通,字里行间显示作者对他的赞赏态度。
    B.写罗台山不求做官,立志读书,又能拳善剑,喜好独游与收藏石头,既说明他兴趣爱好极为广泛,又表现了他淡泊名利、不善交际的个性特征。
    C.舟子从“窥视”起心,到“相与谋”实施盗杀,最后中计“大骇”,被制服后又“哀呼乞命”, 其语言、神态、动作等,皆描写得生动传神。
D.文章叙写了罗台山独游遇险、孤身斗盗匪的故事,刻画了一个机警勇敢、遇事从容、武力高强而又宽大为怀的奇士形象。
1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处石以囊,其上者囊以缣帛。(2分)
   ⑵姑与尔曹戏,故不泄也;藉以歼厥败类,聊逞余志。(3分)
   ⑶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3分)(《高祖本纪》)
   ⑷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2分)(《屈原列传》)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3.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晓望[来源:学.科.网Z.X.X.K]
唐•杜甫
白帝更声尽,阳台曙色分。
高峰寒上日,叠岭宿霾云。
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
荆扉对麋鹿,应共尔为群。
    【注】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杜甫当时流寓夔州瀼西。
(1)诗歌描写的景色是什么季节?从哪些意象可以看出来?(3分)
(2)颈联的景物描写,显出作者的匠心,历来为人称道。试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4分)
(3)结合诗句,请简要分析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3分)[来源:学科网]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4.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苟子《劝学》)
⑵师者,                    。(韩愈《师说》) 
⑶架梁之椽,               ;钉头磷磷,              。(杜牧《阿房宫赋》)
⑷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 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⑸              ,旌旗蔽空,             ,横槊赋诗。(苏轼《赤壁赋》)
⑹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现代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8题。
沼泽地
(日本)芥川龙之介
一个雨天的午后,我在某画展的一个房间里发现了一幅小油画。说“发现”未免有些夸大,然而,唯独这幅画就像被遗忘了似的挂在光线最幽暗的角落里,框子也简陋不堪,因此说“发现”也未尝不可。记得标题是《沼泽地》,画家不是什么知名的人。画面上也只是画着浊水、湿土以及地上丛生的草木。对一般参观的人来说,是名副其实的不屑一顾吧!
    然而奇怪的是,这位画家尽管画的是郁郁葱葱的草木,却丝毫也没有使用绿色。芦苇、白杨和无花果树,到处涂着浑浊的黄色,就像潮湿的土墙一般晦暗的黄色。莫非这位画家真的把草木看成这种颜色吗?也许是出于其他偏好,故意加以夸张吧?——我站在这幅面前,一面对它玩味,一面不由得心里冒出这样的疑问。
    我越看越感到这幅画里蕴蓄着一股可怕的力量。尤其是前景中的泥土,画得那么精细,甚至使人联想到踏上去时脚底下的感觉。这是一片片滑溜溜的淤泥,踏上去“噗嗤”一声,会没过脚脖子。我在这幅小油画上找到了试图敏锐地捕捉大自然的那个凄惨的艺术家的形象。正如从所有优秀的艺术品中感受到的一样,那片黄色的沼泽地上的草木也使我产生了恍惚的悲壮的激情。说实在的,挂在同一会场的大大小小、各种风格的绘画当中,没有一副给人的印象强烈得足以和这幅小小的油画相抗衡。
    “很欣赏它吧!”有人边说边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我觉得恰似心里的东西被惊吓掉了,就猛地回过头来。
    “怎么样,这幅画?” 对方一边悠然自得地说着,一边朝着《沼泽地》这幅画努了努他那刚刚刮过的下巴。他是一个报社的美术记者,向来以“消息灵通人士”自居,他身材魁梧,穿着时新的淡褐色西装。
    这个记者以前曾经给过我一两次不愉快的印象,所以我勉强回答了他一句:“是杰作。”
    “杰作——吗?这可有意思啦。”记者捧腹大笑。
    大概被他声音惊动了吧,左边看画的两三个人不约而同地朝这边望了望。我越发不痛快了。
    “真有意思。这幅画本来不是会员画的,可是因为作者本人曾反复念叨非要拿到这儿来展出不可,经他的遗族央求审查员,好容易才得以挂到这个角落里。”
    “遗族?那末画这幅画的人已经故去了?”
    “死了。其实他生前就等于死了。”
    不知不觉间,好奇心战胜了我对这个记者的反感。我问道:“为什么呢?”
    “这个画家老早就疯了。”
    “画这幅画的时候也就疯着的吗?”
    “当然喽。要不是疯子,谁会画出这种颜色的画呢?可你还在赞赏,说他是杰作哩。这可太有趣儿啦!”
    记者又洋洋得意地放声大笑起来。他大概料想我会对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要不就是更进一步,想使我对他的鉴赏力的优越留下印象吧。然而他的这两个指望都落空了。因为他的话音未落,一种近乎肃然起敬的感情,像难以描绘的波澜震撼了我的整个身心。我十  分郑重地重新凝视着这幅《沼泽地》。我在这张小小画布上再一次看到了为可怕的焦躁与不安所折磨的艺术家痛苦的形象。
    “不过,听说他好像是因为不能随心所欲地作画才发疯的呢。要说可取吧,这一点倒是可取的。”
    记者露出爽快的样子,几乎是高兴般地微笑着,这就是无名的艺术家——我们当中的一个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从人世间换到的唯一报偿!我浑身奇怪地打着寒战,第三次审视这幅忧郁的画。画面上,在阴沉沉的天与地之间,潮湿的黄土色的芦苇、白杨和无花果树,长得那么生机勃勃,宛如充满生命力的大自然本身一般……
“是杰作。”我盯着记者的脸,斩钉截铁地重复了一遍。
                                                                1919年4月
(摘自《世界文学名著经典文库》)  
15. 文中说“我越看越感到这幅画里蕴蓄着一股可怕的力量”,其中蕴蓄着的“一股可怕的力量”指的是什么?(3分)
16. “记者”这一人物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6分)
17. 小说以“沼泽地”为题有什么用意?(6分)
18. “我”两次评价《沼泽地》是杰作,两次“是杰作”的含意分别是什么?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认为能称得上“杰作”的艺术作品应具备怎样的特点。(6分)

六、课外名著阅读(15分)
19. 下列回目中的第一个字很好地概括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请补充完整。(4分)  
       (     )平儿情掩虾须镯       (     )晴雯病补雀金裘         
(      )探春兴利除宿弊          (     )紫鹃情辞试忙玉 
20. 宝玉挨打后,袭人、宝钗、黛玉各自的反应态度是什么?(3分)
21. 龙应台在《幸福》一文中,认为“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幸福就是寻常的日子依旧”。请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谈谈你对“幸福”的个性理解。(8分)(不少于100字)

七、作文(70分)
22.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一个人迷路后,多半有三种可能,一是寻找引路人, 二是寻找同样迷了路的人,三是寻找自己。

 
高一语文期初考试答案  2月7日
选择题共11题,1~7题每题2分,8~11题每题3分,共26分。
1. C
2. B (A.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宾语中心语“的指责”或“的说法”;C.偷换主语,将“自从”提到“高中新课程改革”之前;D.语序不当,“奥运会历届”应为“历届奥运会”)
3. A(都是比喻)
4. D
5. B 【解析】选文是一个议论性的语段,阐述的是“生成整体论”中“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生成整体论”强调两点,一是整体功能不等于部分之和,可以大于或小于部分之和;二是仅仅通过分解来了解整体是不充分的,因为部分与部分之间有相互作用。借助句中 “然而”、“所以”、“虽然”等明显表逻辑关系的词语,以及“例如”等有较强提示作用的词语,不难选出。
6. B
7. C
8. C(侪:同辈,同类)
9. A(介词,把;B.语气词,表希望/代词,他们;C.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并列;D.表疑问语气/兼词,于之。)
10. C
11. B
12. ⑴他把石头放在袋中,那上品的石头用绸缎包着。(两个“囊”各1分)
    ⑵姑且同你们玩玩,所以不泄露;也借此杀了你们这些败类,遂了我的心愿。(“尔曹”、“厥”、语句通顺各一分)
    ⑶高祖做亭长时,一向看不起这帮官吏,于是在进见的名帖上诈称“贺钱一万”,实际上他一个钱也没带。(“易”、“绐”、语句通顺各1分)
    ⑷诚挚笃厚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而”、“见”各1分)
13. ⑴秋季;(1分)清朗的天空、飘落的木叶。(2分)
⑵“地坼”,运用夸张手法;望江帆,闻木叶,视听结合;写出江阔天高的秋天景象;突出诗人的渺小与孤独。(每点1分,共4分)
⑶诗人只能与麋鹿为友(1分),表达了诗人流落西南、亲朋离散的孤独(1分), 被朝廷弃置的失意与无奈(1分)。
14. 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⑵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⑶多于机上之工女;多于在庾之粟粒。  ⑷樯橹灰飞烟灭
⑸舳舻千里;酾酒临江       ⑹赢得仓皇北顾
15. 参考答案:(1)画中的泥土精细而逼真,使人联想;(2)草木郁郁葱葱,着色奇异,使人产生悲壮激情;(3)作品给人强烈的印象。 (每点1分)
16. 参考答案:作用:(1)借记者的口吻来介绍画家,串联故事,并推动情节的发展;(2)作为画家及其艺术所处社会环境的代表,反映画家的创作追求不为人理解的处境;(3)以其对画家及其创作的漠视和藐视,反衬出画家独特的艺术追求和画作独特的艺术魅力;(4)通过与我的矛盾冲突,突显并深化作品主题。(答到其中任意三点即得6分)
17. 参考答案:1、小说主要情节围绕这幅题为沼泽地的油画展开,沼泽地作为线索串联起全文,提示了故事内容;2、沼泽地具有吞噬一切的力量,以此象征画家所处的恶劣艰难的艺术创作环境,表现画家执着的艺术追求;3、表达艺术家在严酷的现实中要保持独特个性的艺术观和人生观,深化作品主题。(每点2分)
18. 参考答案:⑴第一次含意是:油画内容本身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1分)第二次含意是:在艰难的处境中有着独特的艺术个性和人生追求的作品更是杰作。(1分)
⑵能够真实地反映生活现实,给人深刻的印象;能够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反映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有着执着的艺术追求和独特的艺术个性;能够给人带来激情和心灵的震撼,让人从中得到启迪。(答到其中任意两点即得4分)
19. 俏 、勇、敏、慧(每空1分)
20. 答:袭人心疼宝玉,婉劝宝玉听从长辈教导走正路;宝钗送来疗伤败毒的丸药,并脱口说出“心疼”之语,劝诫宝玉少和“那些人”来往; 黛玉哭得两眼像桃子般,劝宝玉爱惜自己,从此改过,免得闯祸遭罪。(每点1分)
21. 观点明确、真切、新颖,条理清晰,书写美观,酌情给分(5分)
22. 作文
【审题参考】
词典对“迷路”一词有两种解释:1.迷失道路。2.比喻失去了正 确方向。显然材料中的“迷路”的“路”强调“路”的比喻义,“迷路”是指失去了人生之路、追求之路、探索之路的正确方向,陷于迷茫、徬徨之中。客观上是在歧路时,不知哪一条是正确的道路,陷于选择的痛苦; 二是无路可走,徬徨找不到出口,苦苦求索; 主观上是失去了信仰,不知奋斗的方向; 迷失了本心,不知对错,没有了是非; 迷失了爱心,不知帮与不帮、救与不救,痛苦挣扎; 失去了追求,不知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失去了同志,四顾茫然,孤独无助; 失却了自信,不知未来在何方 ?“迷路”是命题者设置的作文情境和前提,考生必须在这个条件下思考接下来的三种可能。
“寻找引路人”,处在迷途的人最先想到的是别人的帮助,引路人是先行者、示范者,能引领迷路的人走出迷宫,能点醒路人,能让行者少走弯路。
“寻找同样迷路的人”,“同样迷路的人”可以同病相怜,可以相互温暖,可以分享成功与失败,可以分担孤独,可以共同前行。总之,可以找到走出迷路的精神动力。[来源:学科网]
“寻找自己”,引路人不一定可靠,“同样迷路的人”不一定找到,世上没有救世主,要找到自己的路最终还要靠自己。“寻找自己”是要搞清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找回自信、找准方向,找回坚强,拒绝诱惑。“牢记生命的理想,别被生活的愚妄蒙蔽了视听”,只要心中永远挂着一盏明灯,永远把握住明确的目标,就一定会走出迷途。
【评分建议】
1.扣住“人在迷途”写三个“寻找”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只要言之成理就行。
2.记叙文如果能从成长过程中的一人一事一物入手,写出迷路后徬徨,如何得到引路人的指点或自己战胜自己,最终走出困境的过程。“四两拨千斤”,当属好文。 (122.240.208.72)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成都三中2017届二月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苏教版《“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课时训练及答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