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题(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题年级:高三科目: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核威慑醍醐贯顶熟稔(niàn)虚与委(wēi)蛇B.全天侯语焉不详着(zhuó)落稗(ì)官野史C.编者按不胫而走考量(liánɡ)厝(cuò)火积薪
试题预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题
年级:高三 科目:语文
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核威慑      醍醐贯顶         熟稔(niàn)         虚与委(wēi)蛇
B.全天侯      语焉不详         着(zhuó)落         稗(bì)官野史
C.编者按      不胫而走         考量(liánɡ)        厝(cuò)火积薪
D.挖墙脚      饮鸠止渴         债券(quàn)         数(shù)见不鲜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①在北大中文系读书的几年中,他深受传统文化的,毕业后,他先后从事的几种
工作,也一直与文化、学术紧密相关。
②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意味着国家将银行破产倒闭,一旦银行倒闭,储户存款将
由存款保险机构赔偿。
③长江三峡大坝建成后,提高了上游水位,提高了水的重力势能,这些能量可以
用来发电。
A. 熏陶  容许   进而           B. 熏染  允许  进而
C. 熏陶  允许   从而           D. 熏染  容许  从而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静悄悄的。
B. 东方大学城在短短四年内就以2.1亿元自有资金获取了13.7亿元巨额利润,这种惊人的财富增长速度确实匪夷所思。
C. 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 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45%。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加强生态文明,环境保护部正在修订《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B.微博、微信等公众信息平台被人们称为“自媒体”,其盛行主要是由于自媒体具有传播更直接、表达更自由的特点。
C.“十一”黄金周是否应该取消?集中放假真的是促进消费的有效手段吗?面对人们的质疑,商务部官员对此的回答是肯定的。
D.民间工艺品蕴含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韵味,它们开始走出乡村、走进世界,甚至走向大城市,成为代表民族文化的艺术内涵。
5.下列对联中涉及到的我国传统节日依次是(2分)
①街头灯影逐花影,村中梅香伴酒香。
②年高喜赏登高节,秋老还添不老春。
③桂花开时香云成海,月轮高处广寒有宫。
④春回大地,九千万里寒食雨;日暖神州,二十四番花信风。
A. 春节    中秋节  元宵节  清明节       B. 元宵节 重阳节  中秋节  春节
C. 元宵节  重阳节  中秋节  清明节       D. 春节   中秋节  重阳节  元宵节
6.下面句子中,语言表述得体的一项是(2分)
A.某电视台就家风的话题进行采访,一位年轻人对记者说:“我家家风很严,令尊常告诫我们,做人要诚实。”
B.中文系学生小周被一句古诗难住了。他对王教授说:“我找不到满意的解释,只好不耻下问,向您请教。”
C.公交车进站时,售票员提醒道:“各位乘客请注意,由于雪天路滑,请您上下车时一定要注意脚下安全。”
D.某同学的请假条中这样写道:“因昨天风大,我外出时穿少了,今早咳嗽不止,请您务必准我一天假。”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3题。
申包胥者,楚人也。吴败楚兵于柏举,遂入郢,昭王出亡在随。申包胥不受命而赴于秦乞师,曰:“吴为无道行封【1】豕长蛇蚕食天下从上国【2】始于楚寡君失社稷越在草莽使下臣告急曰:‘吴,夷狄也,夷狄之求无厌,灭楚,则西与君接境,若邻于君,疆场之患也。逮吴之未定,君其图之。若得君之灵,存抚楚国,世以事君。’”
秦伯使辞焉,曰:“寡君闻命矣。子其就馆,将图而告子。”对曰:“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休,下臣何敢即安?”倚于庭墙立哭,日夜不绝声,水浆不入口,七日七夜。秦哀公为赋《无衣》之诗,言兵今出。包胥九顿首而坐,秦哀公曰:“楚有臣若此而亡,吾无臣若此,吾亡无日矣。”于是乃出师救楚。
申包胥以秦师至楚。秦大夫子满、子虎帅车五百乘,子满曰:“吾未知吴道。”使楚人先与吴人战而会之,大败吴师。
吴师既退,昭王复国,而赏始于包胥。包胥曰:“辅君安国,非为身也;救急除害,非为名也;功成而受赏,是卖勇也。君既定,又何求焉?”遂逃赏,终身不见。
君子曰:“申子之不受命赴秦,忠矣;七日七夜不绝声,厚矣;不受赏,不伐矣。然赏所以劝善也,辞赏,亦非常法也。”
(取材于西汉刘向《新序》)
注释:【1】封,大。【2】上国,春秋时对中原各诸侯国的称呼,与吴楚诸国相对而言。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⑴秦伯使辞焉
A.言辞B.辞赋C. 推辞D.告辞
⑵七日七夜不绝声,厚矣
A.宽厚B.深厚C. 丰厚D.醇厚
8.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逮吴之未定B.秦哀公为赋《无衣》之诗
逮奉圣朝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C.申包胥以秦师至楚D.而赏始于包胥
皆以美于徐公临溪而渔
9.请用“/”为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断句。(3分)
10.请将最后一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3分)
11.文中说“秦哀公为赋《无衣》之诗”,请阅读此诗,完成下面的题。(2分)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首诗表达了的思想感情。(1分)秦王赋此诗,目的是。(1分)
12.春秋时期,郑国大夫烛之武也在危急之时说服秦王,挽救了国家。请结合《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内容分条概括烛之武与申包胥游说方式的异同。(4分)
13. 文中说“申子之不受命赴秦,忠矣”,结合下面两段文字谈谈你对本句中“忠”的含义的理解。(5分)
①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左传》)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6题
《后出塞五首(其二)》  杜甫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注】。
【注】:嫖姚,指西汉大将霍去病。“嫖姚”同“剽姚”,霍去病曾以“嫖姚校尉”一战成名。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杜甫的边塞诗写得独具特色,他的《前后出塞》共十四首。本诗以一个刚刚入伍新兵的口吻,叙述了出征关塞的军营生活。
B.“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交待了入伍的时间、地点、出征的去向。叙写了一个战士早上报到,晚上就要随队伍向边关开拔的经历。
C.“中天悬明月”至“壮士惨不骄。”描写了一轮明月高悬的夜晚,军纪森严严明,将士们听到悲笳阵阵,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倍感寂寥。
D.全诗写景抒情层次井然,步步相生,有声有色。故宋人刘辰翁赞云:“其时、其景、其情,真横槊间意,复欲一语似此,千古不得。”
15.王昌龄的边塞诗在中国诗歌史上享有盛誉,下列诗句均出其手。请你判断下面诗句中,不属于边塞诗的一项是(2分)
A.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B.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C.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D.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16.这首诗,勾画出哪几个军旅生活的图景,请结合诗句简析。(6分)
1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7分)
(1)有人说,如果能从古典文学中榨出两种液体,一种是泪,一种就是酒。酒可以“助江山之兴”,也可以宣泄情绪。白居易送别友人,怅恨①□□□□□□□《琵琶行》;范仲淹②□□□□(《苏幕遮(碧云天)》),难解思乡之苦;而陶渊明则③□□□□□□(《归去来兮辞》),自得田园之乐。酒是诗的催化剂。无论是引清流激湍而为④□□□□(《兰亭集序》),还是闺房中的⑤□□□□□□(《声声慢(寻寻觅觅)》),都可以催生感人至深的诗词美文。
(2)真正的经典不以高深晦涩骄人,就如杜甫的《春夜喜雨》“⑥□□□□□,润物细无声”;真正的经典表达的也不是琐碎无聊的个人经验,比如荀子在《劝学》中总结出坚持学习的重要性:“⑦□□□□,□□□□;⑧□□□□,□□□□ ”;真正的经典更不会降低人类的尊严和道德境界,正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发出的呐喊:⑨“□□□□□□□□□,⑩□□□□□□□!”
(3)明代有人说:“凡诗文出于真情则工,昔人所谓出于肺腑者是也。”《陈情表》即是出于肺腑的文章。李密在《陈情表》中表达自己与祖母有难以割舍的亲情时,这样写道:⑪□□□□,⑫□□□□□;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⑬□□□□,⑭□□□□□□□□。其中语意深沉,文字工丽,正所谓“出于肺腑者也,皆不求工而自工”。

四、本大题共8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25题。
材料一
建筑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的存在不仅要能够满足生产和生活的基本需求,还(也)要能够美化生活环境,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增添(增加)美的感受。可以说,城市建筑的理念直接影响城市建设的方向和品位(品相)。无论(不论)是单体建筑还是群组建筑,都不能只顾建筑本身而忽视建筑所在环境的建设。
一座围墙可以对其所依附的建筑发挥重要影响,但是对主体建筑而言,围墙仍然处于相对附属的地位。围墙本身的功能,在于能够发挥分隔、保护和美化的作用。因此,在建设之初,就应该根据建筑功能的差异,因用制宜地考虑是否需要设置围墙,而不能草率到为每幢建筑配设一座围墙。
围墙的建设也是一种创作,同样需要精心设计,不断提高水平。在造型方面,围墙设计应有高有低,比例适当;有虚有实,色彩和谐;形式多样而又能与主体建筑相生相宜。在结构方面,围墙作品应该是精心计算的制作,能够满足防风抗震的要求。在构造方面,围墙建设应该考虑易于施工、便于维修,有利于减少资源浪费。
围墙的结构,要根据建设围墙的功能要求来确定。造型样式的区别、建材产地的差异以及地势条件的不同,都是要考虑的方面。围墙结构类型,一般有砖砌围墙、石砌围墙、钢筋混凝土预制装配式围墙、钢丝网装配式围墙、铁刺网围墙、砖砌花格围墙、混凝土预制花格围墙、竹围墙、木围墙、土筑围墙、菱苦土板围墙等等。
围墙的构造,要求其墙基应夯筑在当地冻结深度以下,如基础过深时可以采取拱型基础或基础梁。围墙的高度一般以2到2.4 米为宜;作为分区的围墙,其高度可考虑在1.5 米左右。围墙要考虑排水设施,排水规格要根据降雨量大小和地形条件来确定。围墙的柱距不应大于4米,围墙的花格尺寸不宜过大,注意构造合理,坚固耐久。
当然,区别于上面种种传统的实体围墙,在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利用植物生长来构建墙体以代替砖、石或钢筋水泥“砌墙”的“绿色围墙”。这种生机盎然的“绿色围墙”,不但占地面积少,省料省工,而且在绿化美化市容市貌、减噪防尘、净化空气、调节温度等方面效果显著,颇受人们欢迎,也成为了一种相当时尚的城市风景。[来源:学科网]
不管是传统的,还是新兴的,围墙都属于建筑小品,在城市建设中也可以有重要的作用发挥。但是,不顾市容、不分情况和功能要求而多建、乱建围墙,必定要挤掉基建材料,耗用人力,浪费投资,甚至衍生出一些让人痛心的城市顽疾,这也是需要现代社会的人们给予足够关注的重要方面。
                                    (取材于高云舫、宋淑运相关文章)
18.“材料一”第一段文字中,黑体字词语不能用括号中词语替换的一项是(2分)
A.也        B.增加        C.品相         D.不论
19.根据“材料一”,对“不能草率到为每幢建筑配设一座围墙”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要考虑围墙的附属地位        B.要考虑建筑所在环境的要求
C.要考虑围墙的多重功用        D.要考虑多种材料的综合使用
20.对“材料一”中下列词语加点部分所作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因用制宜(“用”的意思是“运用”)        B.夯筑(“夯”是一个会意字)
C.生机盎然(“盎”用部首查字时查“皿”部)D.衍生(“衍”的读音是yǎn)
21.“材料一”中说,“围墙的建设也是一种创作”。总体来说,对这种创作有些什么要求?请根据“材料一”作简要概括。(3分)

材料二
试想一下,没有围墙会对生活在城市的人们造成哪些影响?有人会说,那可不行,如果没有围墙,物业怎么管理?陌生人随意进出又怎么办?社区内属于全体业主的公共空间又如何保证业主的正当权益?应该说,这些都是很自然的反应,生活在中国城市中的人们,太习惯于有围墙的生活了。
事实上,城市建筑到底要不要围墙,学界至少已经争论了几十年。1977年,一群城市规划师相聚在秘鲁印加文明遗址——马丘比丘(MachuPichu),签署了一份《马丘比丘宪章》,重点批判了城市建设中那种立足于《雅典宪章》精神而“把城市里的建筑物变成了孤立的单元”的作法。次年,国际建筑师协会(UIA)认可了《马丘比丘宪章》,并在事实上逐渐以其取代了形成于1933年的《雅典宪章》。
建设带围墙的封闭式空间,正是《马丘比丘宪章》批判的“把城市里的建筑物变成了孤立的单元”的作法之一。也正因为如此,在今天的世界范围,不设围墙的住宅或单位,还真不是什么新事物。在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比如纽约,或者东京,一幢幢大楼都是直接朝着大街或小巷,保安坐在大堂里;那些有围墙的,通常是敏感特性相对较高的部分建筑。
假如说,城市中各处都是围墙簇拥的建筑,那么在城市中就会出现一片片封闭空间,仿佛一个个围出来的“孤岛”,这就极有可能让它们与城市整体发展相脱节;“孤岛”制造出的“隔绝”,还会对街区之间活力的增强形成一定阻碍;另外,如果城市公共空间都被小区花园之类的围墙圈占,各自封闭的楼盘就会导致整座城市大量缺乏“毛细血管式”的小路,降低城市道路网络的密度,也就必然造成土地等公共资源的浪费。这些都会给日益紧张的城市发展带来不断扩大的负面影响。
中国的城市建设,过去重视单元的区分与独立,围墙是建筑设施中最直接的辅助内容。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公共单位(不含住宅)的实体围墙总长达500多万千米,可绕地球125圈;这些围墙占地总面积1100多平方千米,如果加上两侧墙脚不能利用的死角,甚至达到3350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包括某些同为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城市中,恐怕都难以看到如此“壮观”的围墙!
其实,中国也已经出现了没有围墙的“开放式社区”。在宜宾市一个叫做“莱茵河畔”的“开放式社区”里,整个楼盘内的道路全部向城市开放,住宅的安全防护体系全部后退至单元门口。在那里,住宅楼单元门直接朝向道路,行人面对的俨然就是巴黎或纽约的一处处街景。在那里,物业管理不仅没有削弱,其效果甚至帮助社区荣膺“全国物业管理示范小区”称号,以至于这一楼盘被当地人认为是最好的楼盘,成为当地颇有口碑的一处风景。
当然,就算是真要推倒围墙,别说是在城市,在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中国城市区域中的一部分公共空间,特别是那些美丽的花园和社区专用的公共设施,还有其存在的真实法理依据。围绕着法理与现实的一系列问题,恐怕还需要一番争论。但是,社会毕竟在发展和进步,文明社会不应该让人恐惧没有围墙的生活。可以期待的是,我们虽然还不能像有些地区那样自由出入市政厅,但至少越来越接近了;那些还把自己圈在围墙里的相关部门,也应该会逐步把安防体系后退到大楼入口。这就正如《马丘比丘宪章》在相关章节中所写的一样:“在人的交往中,宽容和谅解的精神是城市生活的首要因素。”   
(取材于刘德科、肖和相关文章)
22.根据“材料二”,对中国城市中的人们“太习惯于有围墙的生活了”的原因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围墙在中国城市生活中非常普遍      B.围墙带来的安全感中国人更看重
C.围墙显示出业主才有的一些权益      D.围墙区分出本地人与外地人差别
23.根据“材料二”第四段文字,概括围墙在城市发展中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3分)
24.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或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人们在要不要围墙的认识上也会产生出一些变化。
B.国际建筑师协会支持《马丘比丘宪章》,表明了协会坚决取缔围墙的态度。
C.围墙对社区的包围越严密,社区活力的形成就越需要有良好的支持与引导。
D.中国过去时期的城市建设的思想,更靠近形成于1933年的《雅典宪章》。
25.在“围墙的建设”这一问题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有哪些认识是一致的?请结合两个材料作概括。(6分)

五、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6-30题。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
①刚下过一场雨,蒙自的老街湿漉漉的。一线阳光就在这时划过来,南湖上又是一片光鲜。如果没有穿梭往来的汽车,会让人想起多少年前的5月,同现在差不多的天气,南湖边霎时出现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男的衣衫整洁,女的裙裾飘摇。一下子涌来这么多文化人,让人有一种震惊和欣喜,来的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啊。一个享誉世界的文化讲坛也在南湖边开启。主讲者有陈寅恪、冯友兰、钱穆、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
②1938年,在北中国已经放不下一张书桌的情况下,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昆明,组建了西南联大,由于昆明校舍不敷,边城蒙自便暂时接纳了联大的文学院、法学院。政府尽心,绅士尽力,把联大师生安顿在风景秀丽的南湖边,让他们住进最好的房子。蒙自海关、法国领事馆、哥胪士洋行和周柏斋的“颐楼”,成了分校的教室和住地。领事馆敞亮气派,高树挺拔。哥胪士洋行是整个蒙自最豪华的西式建筑,海关大院则像一座花园。
③这样,西南联大师生的生活就与美丽的南湖融在了一起。每天,师生上下课经过南湖东堤,课余在湖边读书、唱歌、诵诗,在湖里畅游,在亭上探讨,青春的气息弥漫水中。鱼翔浅底,鸟儿扑飞,田田莲叶拨弄着微风。南湖,一时成了联大师生感情的依托、诗情的沃土。想起诗人周定一的《南湖短歌》,这首诗感情淋漓,淋漓得让人泪涌: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园花。   让湖风吹散我的梦,
你问我的家吗?       让落花堆满我的胸,
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   让梦里听一声故国的钟。
                  ……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   我在这小城里学着异乡话,
我走得有点累,       你问我的家吗?
让我枕着湖水睡一睡。    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
④蒙自武庙街的颐楼,是十分有特色的民居,作了联大女生的宿舍。楼高势险,古榕成荫,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入夜,山风刮来,呜呜嘘嘘,如怨如诉,女生们总是长久不能成眠。家乡、亲人、故都,无不随风而来,于是,她们将颐楼叫成了听风楼。听风楼,听的是“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吗?听的是“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吗?
⑤虽然美丽的南湖给了师生们暂时的宁静,但是在那个烽火连三月的年代,宁静中又奔涌着激情。开学第一天,分校师生即在南湖北岸的省立蒙自中学礼堂集会。会上,北京大学同学会发出《告全国同胞书》,呼吁唤醒国人,担负起应尽的责任,争取国家民族之生存。他们还走上街头,以各种形式宣传抗战。有的同学竟就参加了飞虎队,奔向抗日的战场。
⑥现在,我正在一面弧形的标识墙前驻足,上面镌刻着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我不由想起冯友兰先生1938年8月在蒙自为清华第十级毕业生题词中的话:“第十级诸同学由北平而长沙衡山,由长沙衡山而昆明蒙自,屡经艰苦,其所不能,增益盖已多矣。”朱自清先生的题词中也说:“诸君又走了这么多的路,更多地认识了我们的内地,我们的农村,我们的国家。诸君一定会不负所学,各尽所能,来报效我们的民族,以完成抗战建国的大业的。”
⑦我慢慢进到楼内,走上楼梯,轻轻推开一扇门,竟然是闻一多先生的宿舍。先生把蒙自比作了“世外桃源”,他在这里能够静心读书,以至于除吃饭、上课外,长时间不下楼活动。历史教授郑天挺见他如此“怒读救国”,恐对身体不好,就劝他说:“一多啊,你何妨一下楼呢?”于是闻先生便得了“何妨一下楼主人”的雅号。现在这个楼门上方,就挂着 “一下楼”的匾牌。走进不大的卧室,一股书香立时灌了满怀。先生,久仰了!屋内摆设依旧,只是先生擎着他的《红烛》下楼远去了。
⑧漫步湖边,前面走着的是陈寅恪教授吗?他边走边感慨:“风物居然似旧京,荷花海子忆升平;桥边鬓影还明灭,楼外歌声杂醉酲……”钱穆教授则每天都会来到湖上的茶亭中,伴着一壶茶,沉思久坐。朱自清教授在这里同样看到了荷塘月色,为此他又有了散文新作,新作里说,“一站到堤上就禁不住想到北平的什刹海”。蒙自是哈尼族、彝族聚居区,火把节期间,人们在家门口燃起一堆堆火载歌载舞,朱自清也融入这热烈之中:“这火是光,是热,是力量,是青年。在这抗战时期,需要鼓舞精神的时期,它的意义更是深厚。”
⑨不少教授是带着家眷来的,后来冯友兰的女儿宗璞回忆说:“南湖的水颇丰满,柳岸河堤,可以一观;有时父母携我们到湖边散步。那时父亲是四十三岁,半部黑髯,一袭长衫,飘然而行。……在抗战八年艰苦的日子里,蒙自数月如激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想起来,总觉得这小城亲切又充满诗意。”
⑩蒙自分校,虽然只存在了短短几个月,却是西南联大这支现代乐曲中一段优雅的乐章,南湖的音符在其间跳荡。“当小火车缓慢地从蒙自站驶出时,我们对于这所谓‘边陲小邑’大有依依不舍的情绪。”这是陈岱孙先生的心声,也代表了蒙自分校师生的心情。他们坐着窄窄的小火车来,又乘着窄窄的小火车走了,留下长长的铁轨长长的思念。多少年后,有人毕业直接回来这里工作,有人情意绵绵故地重游。又多少年后,北大、清华、南开的后生们循着先贤的脚步来,来看这一湖波光潋滟的水。 (101.28.29.176)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北京师大二附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三语文试题』  下一个『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