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末复习专题《现代文阅读》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中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江苏省苏州市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末复习专题《现代文阅读》(九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末复习专题《现代文阅读》(1)(一)饶恕[英]阿奇博尔德·约瑟夫·克罗宁我自幼所受的传统教育,知道一个人做错了事,应当受相应的惩罚。这就是所谓的公道。1921年,我是一个年轻的医生,在诺森伯兰隔离病院当医师。某一个冬天的晚上,在我到职不久之后,医院里接收了一位白喉病人。病人是
试题预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末复习专题《现代文阅读》(1)
(一)
饶恕
[英]阿奇博尔德·约瑟夫·克罗宁
    我自幼所受的传统教育,知道一个人做错了事,应当受相应的惩罚。这就是所谓的公道。
    1921年,我是一个年轻的医生,在诺森伯兰隔离病院当医师。某一个冬天的晚上,在我到职不久之后,医院里接收了一位白喉病人。
    病人是一个六岁的孩子,喉间肿胀得十分厉害,除了立刻割开气管还有一线希望之外,就绝无挽救的方法。
    我当时毫无经验,这种简单而重要的手术我还不曾试过。当我站在那间空阔而灯光明亮的手术室里,看着一位年长的女佣和一位年轻的见习看护把那奄奄一息的孩子放在手术台上的时候,我觉得身体发抖、冰冷,有如生病。
    我开始动手术,小心翼翼地割入那薄薄而组织复杂的喉头。我专心致志地进行手术的时候,虽然觉得自己的本领并不高强,但是企求成功以及挽救这孩子的生命的决心却完全控制着我。后来,那根雪白的气管在我湿润的眼睛前面光亮的显现了。我把它切开,一股空气就钻进了孩子那窒息的挣扎的胸怀,苦痛的肺部一再扩张。当这生命垂危的孩子重又得到新生的时候,我几乎高兴得喊了出来。我一面很迅速地在那气管里插进一根管子,一面把割开的部分缝好。看着那孩子很舒适地躺在床上,我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心里充满成功的得意和快乐。
    四小时之后,大约是半夜以后两点钟的时候,有人疯狂地敲我的房门。敲门的是那个年轻的见习看护,她脸色苍白,神情慌张,结结巴巴地说:“医生,医生,请你快来!”
    她在孩子的床前睡着了,醒来时发现那根通气的管子也已阻塞。随时疏通这根薄薄的管子,使之不要阻塞,原是看护的责任。她没有依着我的吩咐,一时糊涂,就造成一个意外的灾祸,也是她不可饶恕的罪过。我到病房的时候,那孩子已经死了,除了神仙绝没有挽救的办法。
    不必要地故意浪费人类的生命,使我万分恼恨。尤其我可贵的成绩,被她的疏忽给完全破坏了。我的愤怒达到了极点。她的事业当然是完了。我要报告卫生局,她就会被医院除名,同时她所属的那个看护团体也会把她除名。
    她当然可以用工作过度疲劳等借口为自己辩白,但她一声不响。我问她:“你没有话要说吗?”
    她脸色惨白地摇摇头,突然讷讷地说:“再给我一个机会。”
    我吃了一惊,因为我自始至终没有想到这个念头。我惟一的想法是要她偿还她的过失。我瞧了她一眼,命令她走出去。我在写好的报告上签了名,封好封套。
    那一夜,我心神莫名地不安。“再给我一个机会”的声音,在我脑子里回荡不散,而且这声音好像告诉我,我的公道,以及世界上任何所谓的公道,都不过是一种原始的复仇欲望而已。我愤怒地对自己说,切勿做一个呆子。
    第二天早晨,我在信件架子上把那份报告拿起来撕得粉碎。
    以上所述,那是二十年以前的故事。这位犯了重大过失的姑娘,在威尔士已是儿女绕膝,成了一个大家庭的主妇。她的服务与热心已经成了一种模范。就在一星期前,我收到她的一张照片,她已经是中年的模样,穿着主妇的服饰,在一个防空洞里,四周围绕着若干小孩。她的形容有些疲劳与倦怠,但孩子们都用一种信赖与爱恋的目光看着她。
    “饶恕我们,饶恕我们的罪过,正像我们饶恕那些对我们犯过罪的人一样。”这句简单的话,实行起来并不容易。但即使在尘世的生活中,还是有它的效果。
(选自2016年第2期《意林》,有删改)
1.“她的服务与热心已经成了一种模范。”这位护士为什么能够成为模范?
2.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3.自选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敲门的是那个年轻的见习看护,她脸色苍白,神情慌张,结结巴巴地说:“医生,医生,请你快来!”
4.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义的?
5.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有何感悟?

(二)
生与死
杨绛
    我已经走到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再往前去,就是“走了”,“去了”,“不在了”,“没有了”。中外一例,都用这种种词儿软化那个不受欢迎而无可避免的“死”字。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规律,谁也逃不过。
    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
    人生实苦。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的。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保护自己,就不得不时刻防御。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处吃亏。
    人需要锻炼。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在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黄金也需经过烧炼,去掉杂质,才成纯金。人也一样,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谚语:“十磨九难出好人”;“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千锤成利器,难为人上人。”修身——锻炼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
    我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
    这个世界好比一座大熔炉,烧炼出一批又一批品质不同而且和原先的品质也不相同的灵魂。有关这些灵魂的问题,我能知道什么?我只能胡思乱想罢了。我无从问起,也无从回答。孔子日:“未知生,焉知死”,“不知为不知”。我的自问自答,只可以到此为止了。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1.文童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作者自己说“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你认为作者所探索的人生价值是什么?
3.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阐述道理,语言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文中“登泰山而小天下”是谁说的。其意思是什么?
5.文章行文结构有何特点?
6.请简要论述“人需要锻炼”这段的论证过程。

(三)
水稻生长在村庄
晓寒
    一切好像是突如其来的。
  我一大清早醒来,发现水稻已经攻占了村庄最后一处空旷。它们早有预谋,没有刺探和迂回,从四面八方直接完成了包抄。就像一场力量悬殊的保卫战,等你发觉对方长驱直入,已经无力回天了。
  我和村庄就是这样,在转眼之间陷入了水稻的重重包围。
  水稻统治村庄以后,取了个新名字,叫禾苗;一天之前,它们还是另一个名字,秧苗,一畦畦绿蒙蒙地浮在清水之中。此刻,它们刚刚换了地盘,矮塌塌的,叶子稀稀拉拉,背着阳光打开,又窄又短,这一片和那一片之间预留着一截距离,水的光芒从那些缝隙里泛了出来,织就一条条纵横交错秩序井然的光带。风一趟一趟地撒野,依然看不到想象中的堆涌过来的波浪。它们始终捍卫着一种近乎颓丧的姿势,仿佛稍一动弹,便是不可饶恕的僭越。
  只有我知道,那是用来迷惑外界的假象,水稻的骨子里是执拗的。它们争分夺秒地成长,十几天的时间,就像一把把雨伞砰砰地打开,彼此之间互相勾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浮起一蓬蓬绿烟,将田埂、土路、溪流悉数淹没。它们把农人赶到路上、家里,把牛和羊驱赶到山头、河洲的蔓草荒烟。农人乐于被如此驱赶,在土路上哼着粗俗的俚曲,狡黠在皱纹里蠕动;牛羊却不甘心自己的地盘被莫名其妙地占领,嚼着青草的间隙回头盯着水稻,长一声短一声地抗议着。
  雨总是在这样的时候下来,落满山坡、屋顶、水面,进入牛羊的皮毛。水稻陷入雨的烟色里,雨梳理着所有的事物,帮着水稻拔节,没有人能听到拔节的声音,事实上拔节的仪式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有经验的农人躲在屋里偷偷地傻笑。布谷鸟完成它的使命后溜之大吉,把布谷布谷的余音抛在村庄的上空。
  村庄空静,已然被重新谋篇布局,村庄已是水稻的村庄,水稻用绵密的叙述,揭示村庄最鲜明的主题。
  稻花一直在寻找时机,它们等待得太久了,直到夜色最浓时才一声不吭地打开,细小,琐碎,挂满一身的粉尘,样子很像柳絮,但不曾像柳絮一样满世界地宣告自己的到来。它们低着头,像犯了错的孩子,那一丝香气,也被牢牢地克制。美丽、鲜艳、芬芳这些招摇的词语,不在它们的字典里。除了真正的农人,没有人在意过它们。
  小时候我从稻花身边经过,也不会看上一眼,因为它们实在没有吸引我看一眼的欲望。直到很久以后,我看到一张高像素拍摄放大后的稻花照片,一瞬间惊住了。洁白的花苞成串地坠着,像圆润的珠子沿着直线的轨道脆生生地移动,汇集了梅花的素雅,栀子花的饱满,这般的无懈可击。可是,包括我在内,有多少人注意了这种安静之美?我们或许已经惯于被生活的浮华绚烂蒙蔽双眼,我们的审美,却已然远远落后于蚱蜢、蝴蝶、泥鳅、青蛙甚至是只在夜空出没的萤火虫。它们不像我们自以为是,直接进入事物的本质,它们懂得稻花,安于其间,守候每一朵花的生死。
  稻花凋谢以后,水稻进入最美的年华。安守内心,养精蓄锐,青涩,饱满,直到遍体黄透,完成生命的点睛之笔。在这片土地上,一切都忙着向阳光邀宠,在暧昧的阳光里搔首弄姿。唯有水稻,拒绝了阳光的威势和诱惑,低眉垂首,把自己交给了土地。
  有一年,一位西北的朋友来我这里,正赶上水稻成熟的季节,看到大片的水稻灿烂地打开,不由自主地走向田埂,反复地走,反复地看,他蹲下身子,抓着一根稻穗细细地摩挲,嘴里喃喃着,太美了,太美了。我能理解他的忘情,我猜测他应该没有近距离接触过水稻,他所熟悉的是大麦、玉米、高粱,过多的枯涩与凝重填充了他的感观。
  村庄里一草一木皆是风景,但没有哪一种风景能胜过水稻。稻穗低垂,剑叶高举,如一阙唱入篱落的楚风,灵秀、质朴,是与生俱来的江南;苍凉、厚实,是对遥远中原的收罗与容纳。
  很多年后,我堕落成了村庄的过客,村庄却已非昔日的村庄。炊烟、牛羊、犁铧、翻耕时农人的吆喝、打稻机的喧哗、刷着石灰盖着褐瓦的泥巴屋、软绵绵的富有弹性的土路,只能结伴走进泛滥的诗歌,成为诗人的工具。诗人像驱赶牛羊一样,驱使着它们去解冻记忆,发掘哀愁。
  水稻也变了。最先是从双季变成了单季,接着被蔬菜、花木、药材,还有各种奇形怪状的厂房挤进逼仄的空间。
  我很少做梦。有一个晚上,我做梦了,梦见水稻在村庄里彻底消失,村庄空空荡荡,沦为一片荒芜,只剩乱鸦穿空、枯叶随风。
  母亲在世时经常说,梦是反的。我认同母亲的话,我并不相信水稻有一天会在村庄里消失。这样一种农作物,几千年前存在于阡陌,几千年后也必定会存在于村庄。至少,它们将成为怀旧的标本,村庄的象征和救赎。

1.从全文看,作者笔下的水稻有着怎样的特点?
2.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农人乐于被如此驱赶,在土路上哼着粗俗的俚曲,狡黠在皱纹里蠕动。
3.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4.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作者的梦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
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李汉荣
①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②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
③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
④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首先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沙俱下。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
⑤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
(选自《读者》2016年第3期,有删改)
1.文章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体现在三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①                       →②                        →③                   
2.文章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4.文章第④段结尾处加点的两个词语“大沙漠”“沙尘暴”的含义各是什么?请列举一个日常生活中体现“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的事例。
                                                                            
5.读了这篇文章后,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以及这件事带给作者的深思等内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五)
叶之曲
肖复兴
    树的叶子,深秋时才会令人瞩目。春天和夏天,所有树的叶子,尽管形状不同,却一律都是绿色的。千篇一律的颜色,会让人司空见惯。只有到了深秋,树的叶子一下子变幻了一春一夏单调的绿色,如花开一般,也五彩缤纷起来。在秋风的吹拂下,主角出场了,突然转身一亮相,格外灿烂。
    除了常青的松柏,这时候的树叶都变了颜色,不是变黄,就是变红,或者红黄交错地握手,或者黄绿相融地二重奏。像是一群小学生,脱去了统一呆板的校服,换上了节日的盛装,赶赴参加一个大party。这时候的树叶被红黄两色统治,远远一片,层林尽染,红得像火焰,黄得如凡.高涂抹过的金色,实在壮观。
    这次来美国,赶上了秋季的全过程,见证了树叶如此的辉煌壮观;才发现,平日忽略了树叶这时候的样子,其实它们是可以和春天的花朵相媲美的。即便是树叶红黄两大色系,这时候的红黄也不尽相同。
    红,不仅仅是常见的枫树的那种红。在这里,加拿大红枫,高达十几米,红得鲜艳而浑厚,像是重重的油彩涂抹过一样,一株株挺立在风中,如同戏里的红脸关公,铁板铜钹高声大唱;矮矮的灌木石楠,则红得鲜嫩而跳跃,像是刚刚在清水里洗过,一簇簇鲜灵灵地簇拥在房前房后,如同小姑娘脸上的笑靥,像轻轻吟唱的乡间民谣。当然,还有山茱萸、山胡桃、紫叶李、械树和橡树,还有我认不出的树的叶子,红得深浅层次不同,橙红、酒红或深红、紫红,将红色渲染得淋漓尽致。
    黄,也不仅仅是以前见惯的银杏叶子一种。叶子变得金黄的,还有白桦的叶子。白桦树,在北大荒时见多了,那时注意的是它修长而洁白的树干。这时才看清,它的叶子是心形的,边缘带锯齿,叶脉清晰,左右对称如卡通画里的一株小树。和其他树密集的叶子不同,它的叶子已稀疏得很,金黄中带有不甘心褪去的绿色,摇曳在秋阳中。
    树上的叶子萧萧飘落,是秋天另一种景致。萧萧是声音,需要安静作为背景,与喧嚣相背离。无边落木萧萧下,落木千山天远大,这样壮观的情景,都已很难见到。有一天,在社区散步,忽然听到身后一片喧哗。以为是人的脚步声,回头一看。一片金黄色的落叶正铺天盖地地飘落,叶落在地发出的萧萧之声,我是第一次听见,居然这样的响亮而清脆,犹如一阵急雨琵琶。
    1.第一段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2.这篇文章景物描写井然有序,层次分明,请结合具体内容做简要说明。
    3.第三段首句写道:“红,不仅仅是常见的枫树的那种红。”这里的红有哪些特点?
    4.文中的比喻句异彩纷呈,选取你最喜欢的一句写在下面,并作简要赏析。

(六)
最暖心的事
(美国)鲍勃·布劳顿
①十年前,我从得克萨斯州的乡村来到纽约开出租车谋生。开的士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幽默诙谐,有的人失意忧郁,还有的人自命不凡。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个老太太。
②那是今年5月份第2个星期日的深夜,我接到城郊的一个要车的电话。我想,也许是一些参加完晚会的人,或是某个刚赶到这个城市过母亲节的人。
③我到达目的地时是3点30分。一个破败的公寓楼黑黢黢地立在我的眼前,只有一楼有一个房间透出一点灯光。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司机顶多只会按一两声喇叭,稍等片刻,然后开车走人。因为这个时间和地点时常会出现治安问题。然而,我也知道这个时间在这样的地方打车不易,再说也许这个客人有点困难需要我帮一把手呢。于是,我走到亮灯的那户人家敲了敲门。
④“等一会儿。”回答我的是一个苍老虚弱的声音。我听到屋内有什么东西在地上拖动。隔了好久,门开了,一个80多岁的瘦小的老太太吃力地拖着一个萨斯包走了出来。她身穿一件印第安大花布上衣,头戴一顶圆桶形帽子,帽子上还罩了一条面纱,活脱脱是一个上世纪四十年代好莱坞电影里走出的人物。
⑤“你能帮我拎一下包吗?”她说。我先将她的包拎上车子,然后又回头搀扶着她。她走得很慢,边走边对我感谢不尽。
⑥“这没什么。”我说,“我这是为我的客人服务。再说,我希望我的妈妈在外面也能得到同样的服务。”
⑦“你真是一个好人。”她说。进了车子,她给了我一个地址,问:“能不能从城里走?我很想再看看这座城市……”
⑧“能,不过这就不是最近的路了。”我答道。
⑨“这不要紧。”她说,“我不着急。我是菲奥娜小姐,不过人们都叫我菲奥娜太太,是去圣洛安敬老院。”
⑩我从后视镜中看了她一眼。菲奥娜太太的眼窝里有一滴亮晶晶的东西。“我孤寡一人。”她继续说道,“医生说,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不然我不会去的。”
⑪我悄悄地伸手关掉了计程表。经过城里的路程一刻钟就能走完,然而我们却花了足足有两个多小时,因为她一会儿让我慢行,一会儿让我停车,还不时地讲着话。菲奥娜太太指着一座大楼,告诉我她曾在这儿干过电梯操作员的工作。在经过一个居民区时,她说她和丈夫结婚的新房就是在这里。她要我将车子在一个商场前停了一会儿。她说这里曾是个舞厅,年轻时她在舞厅当过舞蹈指导老师。有时,她会让我在某一个地方放慢速度,然后默默凝视前方,一句话也不说。
⑫当第一缕阳光露出地平线的时候,菲奥娜太太这才说:“我累了。走吧。”
⑬车子来到了她要去的圣洛安敬老院前。敬老院的两个工作人员正在等着我们,工作人员说:“这位老太太一直不肯来敬老院,现在她患了肺癌,才同意来敬老院,而且必须在今年的母亲节来敬老院。”工作人员说着给她推来了轮椅。
⑭“我应该付给你多少钱?”菲奥娜太太取出钱包问我。
⑮“不要钱。”我答道。
⑯“你也要养家。”菲奥娜说。
⑰“还有其他客人呢。”我说,接着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弯下腰拥抱了她。她紧紧地抱住我。“你给了一个老太太一小会儿快乐的时光。”她说,“谢谢你。”
⑱我最后握了一握她的手,然后走向暗淡的晨曦。我的身后响起了关门的声音。这是一个即将结束的生命发出的声音。一路上,我在想,如果今天带菲奥娜太太的是一个脾气急躁没有耐心的司机,如果我在公寓楼前按一二声喇叭后就把车开走,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⑲我做的这件事情似乎微不足道,但是现在想起来,却是我一生中最暖心的一件事情。
(选自《青年文摘》2014年第11期,有改动)
1.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抓住关键要素,用一两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2.阅读第 (183.136.192.131)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中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上一个『江苏省苏州市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现代文阅读》』  下一个『江苏省睢宁县桃园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