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八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绝密★启用前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份考试语文试题(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下列加线词语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试题预览
绝密★启用前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份考试

语文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 选择题 
1. 下列加线词语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疾  B.绝  
A.自     B.之  
2. 下列作家和作品均为同一朝代的是( ) 
①韩愈  ②白居易  ③王安石  ④陶渊明  ⑤《陋室铭》  ⑥《岳阳楼记》  ⑦《记承天寺夜游》  ⑧《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A.②③⑤⑥   B.③④⑦⑧   C.①④⑥⑦ D.①②⑤⑧ 
3. 下面有关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①段总写自富阳到桐庐间山水的奇异之美。“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八个字是全文的纲,“奇”、“异”二字高度概括了山水的特点。 
B.第②段写富春江江水之异,异在水色之美,江水之清,水流之急。其中“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从正面把江水的清澈表现得淋漓尽致。 
C.第③段写山之奇。既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高山、泉水和草木鸟兽,又抒发了作者在如此奇景中的感受,流露出对追求名利之徒的蔑视,含蓄地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之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是全篇的主旨所在。 
D.作者在文中描绘山水,把动与静、声与色、明与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充满旺盛生命活力的大自然图景,给我们以美的熏陶和享受。
4. 选出与例句中画线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1)例:如 履 平地( ) 
A.西装革履   B.郑人买履   C.履险如夷 D.履行职责 
(2)例: 尽 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 
A.物尽其用 B.尽人皆知    C.同归于尽 D.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3)例:人物 略 不相睹( ) 
 A.略不沾湿 B.雄才大略    C.攻城略地 D.长远战略 
5. 下列对四首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这四首诗,饱含着鼓励青年奋发向上、努力奋斗、积极奉献、珍惜青春年华等积极思想和讴歌母爱的情怀,语言清丽,风格独特。 
B.《成功的花》写“成功的花”来之不易,作者抓住花的色泽特征,用“明艳”一词形象地突出了花的“成功”。 
C.这四首诗的哲理用艺术的形式来表现,明白晓畅,蕴蓄十分丰富。后两首,诗人用植物比喻青年人和他们的成长。 
D.《母亲》一诗,通过和鸟的比较,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依恋之情,面对困难,以母亲为避风港湾而心安理得之情油然而生。 
6. 对《湖心亭看雪》中作者在夜深人静、寒气倍增的“更定”之时“独往湖心亭看雪”的行为,评论不当的是( ) 
A.表现作者冰清玉洁的操守和孤芳自赏的情调。 
B.表现作者与流俗迥异的孤怀雅兴。 
C.雪后出游,无所谓白天夜晚,因为大雪辉映暗夜,游赏效果不逊于白天。 
D.作者深夜独往,大约是不愿意别人看见,也不愿意见到别人,蕴涵着避世的思想。 
二、 写作
7.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①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③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 
④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 
⑤《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境相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 _________________,则孤陋而寡闻。   
(2) 他山之石,_____ _________。 
(3)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 
(4) 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6)古代诗词中,很多诗句都表达了壮志难酬,如范仲淹的《渔家傲》中“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又如李白在《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_。” 
9. 请根据提示写出空缺的句子。(8分) 
(1)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2)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 
(3)《陋室铭》中,作者用“        ,        ”交代了自己的交友标准,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个性,从而说明了陋室不陋。 
(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现作者对百姓深切同情的句子是:“    ;   。” 
(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通过描写花草来体现西湖早春生机勃勃景象的句子是:“   
三、 诗歌鉴赏 
10.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 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 众矣! 
(1)下列 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世人盛爱牡丹/山寺桃花始盛开 
B.香远益清/开卷有益 
C.亭亭净植/东西植松柏 
D.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为人知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   
。(请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莲为写作对象,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陪衬,突出了莲花的美好形象。 
B.本文以花喻人,用菊花比喻隐逸者,用牡丹比喻富贵者,用莲比喻君子。 
C.《爱莲说》中的“说”是古代一种记叙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感情。 
D.“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
11. 诗歌欣赏: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完成后面小题。 
【甲】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甲乙两文划线句都描写了塞外风光,请任选一句对画面内容加以描绘。(不超过60字,3分) 
(2)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1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请赏析“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的妙处。
( 2)如果把“归雁洛阳边”一句中的“归雁”改为“归燕”,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 请简要分析。
四、 阅读题 
1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一道小河 
   平平荡荡地流将下去, 
   只经过平沙万 里 
   自由的, 
   沉寂的, 
  他没有快乐的声音。 
   一道小河 
   曲曲折折地流将下去, 
   只经过高山深谷 
   险阻的, 
   挫折的, 
  他也没有快乐的声音。 
   我的朋友! 
   感谢你解答了 
   我久闷的问题, 
   平荡而曲折的水流里, 
   青年的快乐 
  在其中荡漾着了。 
(1).本诗作者以联想的感悟力从生活现象中获得了微妙的生命体悟,并且用诗的语言传递出心灵感悟的信息,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用“平平荡荡”的河流和“曲曲折折”的河流比喻两种生活现象,一种是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 
(3).快乐是一种感觉,是心灵的一种愉悦惬意的 感受和状态;快乐是一种美德,是对生活的坦然和热爱。请你结合诗歌,谈谈你对快乐的理解。 
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西湖七月半 ① (节选) 
吾辈始舣舟 ② 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面 ③ ,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韵友 ④ 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 ⑤ 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注:①选自《陶庵梦忆》卷七,作者张岱。②舣(yǐ)舟:将船向岸边靠拢。③(huì)面:洗脸。④韵友:风雅的朋友。⑤竹肉:竹,指箫、笛等竹制管乐器;肉,歌喉。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浅 斟 ( )      匿 影( )      酣 睡(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 
杯 箸 ( )      纵 舟( )     清梦甚 惬 ( )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 
(2)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 
4.文中描写盛夏西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这些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5.这篇短文与课文《湖心亭看雪》同为张岱所作,试从某一方面将这两篇短文比较异同。 
15.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回答问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 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相与 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念 : 相与 : 
(2)翻译下列语句: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闲人”一词的理解。
(4)请谈谈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6.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 
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选择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 伛偻 提携    
(2)而不知太守之 乐 其乐也     
(3) 念 无与为乐者    
(4) 相与 步于中庭之     
(2)下列句子中与“相与步于中庭”的“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不求闻达于诸侯 
C.访士于襄阳司马徽 
(3)下面语句的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B.念/无与为乐者 
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庭下/如积水空明
(4)翻译下面句子。
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⑵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甲】【乙】两文都是作者在被贬期间所写,请比较其在思想感情上异同。(
1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4) 题。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1) .为下面句子选择恰当的译句。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 
A.忽然黄烟从四面八方弥漫开来,水上的人和物一点也看不见了。 
B.忽然黄烟从四面冒起,人和物彼此一点也看不见了。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 ) 
A.烟消以后,水波平静了,有一条船消失了踪迹。 
B.烟消退后,波浪显得比方才小了些,江面上一条船的踪迹也找不到了。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 
A.只有一只敌船,被火烧毁了,随着波浪沉下去了。 
B.只有一只假设的“敌船”,被火烧毁了,被滚滚的浪涛卷走了。 
(2). 根据选文填空。 
①第一段中描写演习中阵势变化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表现了______________。 
②第二段描写_______,其中点明这是在潮水暴涨时表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 选段中采用比喻进行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 .本文共四段,分别写了四方面内容,但都紧紧围绕“观潮”二字,如文章第一段概括为“江潮伟观”,请依样为选文两段各概括一个四言短句。 
1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 题。 
酒泉子 
  潘  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1) .解释下 列词语。 
 满郭: 
心寒: 
(2). 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即农历等常识来看,“既望”指的是( ) 
A.初一   B.初五   C.十六   D.二十 
(3). 选文中展示了弄潮儿高超技艺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 
19.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草色无限 
最先响应春风的当然是草,因为它们距离土地最近,稍稍一努力,就青青冉冉的了。 
唐人有句子说:红苋时将叶作花。其实岂止是红红的苋叶如花,二月三月,万花寂寥,浅草悄然在我们单调的视野里绣出一片绿色,比花更有力量,诗人张祜就有雅兴“聊将草色当屏风”。 
   浅草最初的出现改变了一种生存姿态。这种最普通的植物就有办法让漫山遍野的缤纷绿色次第绽放, 仿佛浅草一 声喊,藏在土地之下的各种植物就呼啦啦齐声应和,闹闹洋洋地一下子全都撑开自己的一把生命伞, 于是你就看到 了越走越远的青葱和越攀越高的春天。 
(乙)春(节选)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 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1)甲、乙两文都描写春草,甲文中写春草“稍稍一努力,就青青冉冉的了”,在乙文里只用一个“____”字就表达出草冲破土层的挤劲;甲文中用“悄然”,在乙文中则用“________”来形容春草不知不觉出现,生动地表现了春草的活力。 
(2)甲文用“万花寂寥”来衬托春草“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衬托春草勃发给人的快乐。 
(3)乙文描绘春草抓住特征:“嫩嫩的”写春草的____________________,“绿绿的”写春草的____________________,写春草的长势则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子。 
(4)甲文中说,“浅草最初的出现改变了一种生存姿态”,这种改变指的是 (  ) 
A.首先响应春风的草。 
B.在我们单调的视野里绣出一片绿色。 
C.让漫山遍野的缤纷绿色次第绽放。 
D.草色到达的地方,大地无疑地在闹嚷嚷的热情中纯净了。 
(5)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的意思是(  ) 
A.草长出来了,其他植物也发芽了。 
B.春草带动了其他植物的生长。 
C.春草首先撑开了自己的生命之伞。 
D.春草钻出地面,冬眠的其他植物也发芽生长了。 
(6)为什么说“青葱”越走越远,“春天”越攀越高 说法恰当的一项是(  ) 
A.草木越长越高,绿色向远方延伸。 
B.当草漫山遍野的时候,春天已离开了我们,到了树木青葱的夏季了。 
C.当树木青葱的时候,春草已经枯黄了。 
D.草木青葱,预示夏天的到来,春天自然就离我们更远了。 
五、 作文
20. 人生是一部小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有着受用无尽的财富,请写一段你的人生经历,看能否发掘出财宝来。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答案
一、选择题
1、D2、 D3、 D 4、 (1)C  (2)A  (3)A5、D6、 C
二、写作
7、①决眦入归鸟。  
②夜阑卧听风吹雨。 
③芳草萋萋鹦鹉洲。 
④猿鸣三声泪沾裳。 
⑤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 (1)独学而无友   
(2)可以攻玉 
(3)骈死于槽枥之间 
(4)惟吾德馨 
(5)枯藤老树昏鸦 
(6)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举杯消愁愁更愁 
(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9、 (1)千里共婵娟  
(2)入则无法家拂士;  
(3)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4)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5)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三、诗歌鉴赏
10、 (1)D 
( 2)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人应该是有很多了! 
( 3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4)C 
11、  1)甲文划线句示例:在像屏障一般的连绵高大的群山里,太阳渐渐地向西落入山谷,暮霭苍苍,烟雾茫茫,已很难看到远处的景物,在茫茫的荒漠里一座孤城的城门紧紧关闭。乙文略。 
( 2)《渔家傲》:抒发作者慨叹功业未成和戍边将士思乡的复杂心情。《使至塞上》:抒发作者被排挤出朝廷隐微难言的内心情感(如激愤、抑郁等)以及作为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言之成理即酌情给分) 
 
12、  1)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即风正),才能够“悬”,即端端直直地高挂风帆。此词精确地写出了江面波平浪静的静谧壮观景象。(2分) 
( 2 )古诗文中“归燕”一般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或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或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而“鸿”或“雁”一词,多指书信,“ 归雁洛阳边”是指以归雁捎书,能更好表达诗人羁旅愁怀、思念家乡的深情。
四、阅读题
13、(1)平荡而曲折的水流里,青年的快乐/在其中荡漾着了(或:生活中有坦途,也有坎坷,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快乐面对) 
(2).生活中的坦途 生活中的坎坷(意思相近即可) 
(3).解析:要透过诗歌表面的虚写,提炼出诗歌背后的深层意蕴。只要扣住“愉悦”“惬意”“坦然”“热爱”中的一点作答即可。 
参考答案:略
14、1.zhēn  nì  hān 
2.  筷子  任纵,放纵  畅快,适意 
3. (1)刚才慢慢地喝酒,低低地唱歌的人出来了,藏身在树底下的人也出来了。 
(2)风雅的朋友来了,有名的歌妓也来了,(大家)安放好杯子和筷子,笛声与歌声一同响了起来。 
4.  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面  比喻  拟人 
5. 本题结合了课内知识,比较出一点异同即可。 
答案: 略 
15、 (1)解释加点的词语:念:考虑、想到;相与:共同,一起。
(2)(1)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都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2) 只是缺少像我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 3)“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二指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4)赏月的闲适,被贬官后的淡淡哀愁,面对挫折的豁达。 
16、 (1)(1)驼背,指老年人 (2)以……为乐 (3)想 考虑 (4)一起 
(2)C  (3)A 
(4)⑴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⑵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5)相同:面对贬谪不沉沦,在大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表现出旷达情怀(1分)不同:苏轼情感复杂,既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又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欧阳修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以宽和仁爱之心“与民同乐” 
 
17、 (1) 答案: A  B  B 
(2) 提示: 选文的两段内容分别写的是水军演习的场面和弄潮健儿的英姿。此题在理解选文的基础上筛选信息,概括总结答案。 
参考答案: ①“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水兵作战技艺娴熟  
②弄潮健儿的英姿“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3)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水爆轰震,声如崩山”前者生动地表现了水兵作战的英勇和技艺的娴熟,后者突出战斗的激烈 
(4) 水军训练  吴儿弄潮 
18、 (1) 答案: 满城。指心中害怕恐惧。 
(2)  C 
(3)  弄潮儿向涛头立  手把红旗旗不湿 
19、(1)钻  偷偷  (2)绣出一片绿色  春到人欢  
(3)质地  色泽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4)C (5)D (6)A 
五、作文
20、【思路点拨】写自己的人生经历,就要记真事真情,不可妄加想象,最好用第一人称叙述。 
【例文】 
桑口伤口 
   门前有一排桑,非常茂密,树叶修长。 
   我常坐在门前,望着不远处的那一排桑发呆。它们同我共享一缕阳光。可是,唯一的不同:我是忧愁的,它们是快乐的从那闪着光班的绿叶上可以看出。 
   母亲突然叫住我:“能陪我去剪桑吗?”当然,我很乐意能做这样的事。剪子一刀一刀剪下去,桑枝一束一束掉下来。我看见,一滴滴白色的养料像汗珠一样从剪过的桑枝的头上滴下。我擦擦自己的脸,我惊慌地发现原来我脸上并无汗珠,而是泪水。 
   那一刻,我停止了剪桑。我回想起了许多许多。曾经一次次苦痛,我告诉自己要坚强,曾经一次次挫折,我告诉自己不悲伤。是谁发的誓言,折断翅膀也要带着血与泪飞翔?现在的失败不是永远的失败,路还很远,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 
   我猛地惊醒,问母亲:“为何剪桑?为何不让它快乐地成长?” 
    她的回答令人吃惊。我深深感到:我总是太急,太狂躁。青春只一次,我应该慢慢品味,不应该只为追求一时的胜利而重重发誓。也不应该只为忏悔一时的失败而深深追悔。相反,我要忍受挫折,忍受痛苦,忍受心与心相碰撞时的那一刻沉痛。我要慢慢成长,长得健壮,长得刚强。 
   我拿起剪子,毫不心痛地剪下去,一刀一刀剪掉心灵的沉重,剪掉曾经的一次次欢乐与忧伤,让心底的沉积似火般喷发,让世界与心灵一起震撼,让伤口的痕迹从此消失。 
   母亲说过什么,我清晰地记得她的话,她说:“剪桑嘛,为了让桑不至于长得过快,从而忽略了坚强与韧性。让其有桑口,它会更加茁壮。如果现实环境太过于顺利,桑会太高,不能经受风吹雨打。相反,如果每年都剪桑,那么,桑口会让桑长得更慢,让其慢慢品尝了成长与青春中的苦与难之后,它会更加坚韧,风吹不摇,雨淋不倒。” 
【简评】 此文妙在构思。由剪桑以增强桑的坚强与韧性,让其慢慢成长而显得更加茁壮的道理,悟出人的成长也须经历生活的风吹雨打、挫折、创伤和彷徨,桑树的成长照应了人的成长, 剪桑的情节主线加之以心理变化的辅线,行文活泼,内容丰富。材料的运用独具匠心,结构的安排自然天成,题目语意丰赡,尽显语言的张力。微瑕:部分语言稍显直白,有损于全文的含蓄之美。 (223.155.135.182)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戴村片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四科联赛语文试题』  下一个『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戴村片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四科联赛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