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卫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宁夏中卫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高一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宁夏中卫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试题命制:詹光平张贵萍孟琦期望值:A.98分B.91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做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2、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试题预览
宁夏中卫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试题命制:詹光平 张贵萍  孟 琦             期望值:A.98分 B.91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做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2、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I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①每年农历7月初7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即中国传统的情人节。媒体给予了相当热情的关注,商家也借此推出种种“情侣消费”,回归传统的热潮似乎在传统节日上找到了“灵魂附体”的感觉,人们也似乎感到了传统复苏的力量。然而,这是否就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兴盛?事情恐怕不是那么简单。
    ②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是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一个表现。和读经、穿汉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为一样,过传统节日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存、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尤其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我们是谁”的困惑越来越多,而答案的寻找离不开回归传统。虽然,在近代以来的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命运多舛——既被当作封建社会的“余孽”而遭排斥,也被认作旧时代的“象征”而受清算。但是,传统文化作为人们确立自我定位和民族认同的资源,它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并不会轻易消散。因而,当下对传统节日的倡导,重点不在于恢复一些旧有的仪式,而在于发现其中蕴涵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等可以塑造思维、行为模式和确定身份的“基因”。正如人们所言,通过具体的传统文化形式去宣扬其内在精神,这是文化上的自信和自觉。
    ③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都含有一种尊重传统文化的心态。这不仅意味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应有较好的认知和理解,而且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然而,现实中很多人把对某些具体文化形式的粗俗模仿当作尊重,甚至以尊重为名行谋利之实,破坏性极大。这几年,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怪象:一方面,一些地方或是大兴祭祀活动,或是争夺历史文化名人、神话传说的“产权”,传统文化热得“一塌糊涂”;另一方面,历史文化遗产却频遭破坏,悲剧一次次上演。一边是煞有其事的“保护”,一边是毫无顾忌的破坏,传统文化在利益图谋和责任缺失的夹击下,处境并不令人乐观。此外,传统文化热带来的商机也可能使文化活动变成商业秀,成为商家包装的“文化快餐”,非但不能起到滋养的作用,反而坏了人们的胃口。因而,传统文化由冷到热,固然有可喜之处,但里面的陷阱也着实不少。如果没有纯正的尊重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态度,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④通过“七夕”之类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转化历史文化传统,使之适合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这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这个过程不是一味呼吁回归传统或者抵御外来影响就能实现的,而恰恰是考验人们智慧和耐心的地方。
  1.根据原文判断,下列四项中不属于“传统文化热”的具体表现的是(    )
  A.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七夕节,媒体给予了相当热情的关注,商家也借此推出种种“情侣消费”。
  B.一些地方大兴祭祀活动,或是争夺历史文化名人、神话传说的“产权”。
  C.人们对传统文化有较好的认知和理解,而且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
  D.近年来兴起了读经、穿汉服、讲国学等各种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
  2.以下不属于“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原因的一项是 (    )
  A.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我们是谁”的困惑越来越多,而答案的寻找离不开回归传统。
  B.传统文化作为确立自我定位和民族认同的资源,其生命力和影响力不会轻易消散。
  C.是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一个表现,这和媒体给予的热情关注和商家的包装有关。
  D.在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命运多舛,曾被认作旧时代的“象征”受清算。
  3.通读全文,下列说法或者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回归传统的热潮在传统节日上找到了传统复苏的力量,而正确的做法是通过具体的传统文化形式去宣扬其内在精神。
  B.传统文化热带来的商机也可能使文化活动变成商业秀,成为商家包装的“文化快餐”,非但不能起到滋养的作用,反而坏了人们的胃口,因此我们应当旗帜鲜明的抵制并消灭“文化快餐”。
  C.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沉淀几千年才传承下来的文化精华,所以我们应当原滋原味的加以保护,以确保它的纯洁性。
  D.中国目前的传统文化热,出现了一边开展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一边破坏传统文化的现象,这种现象已经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于是明年上计(年终考核地方官的政绩),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塘之鱼,以利平民。当此之时,民无饥,君反以罪臣。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重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再拜,便僻。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刘向《晏子治东阿》)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景公召而数之曰    数:责备    B.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诛:杀
C.君反以罪臣        罪:怪罪    D.子退而自察:察:省察自己
5.对于文中划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B. 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C. 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D. 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6.下列对文意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子原先治理东阿三年,不徇私情,不贪钱财,能为百姓着想,却遭到了景公的责备。
B.景公表示要严厉惩罚晏子,晏子向景公请求改弦更张,继续治理东阿,决心再用三年,治理东阿。
C.晏子第二次治理东阿,一反原先的作法,却受到景公的赞许,晏子却要求告老还乡。
D.晏子表达了不再治理东阿,要求告老还乡的意愿后,景公立即离开座位,对晏子表示了感谢,并让晏子继续治理东阿。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5分)



(2)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金陵酒肆留别
李 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①压酒②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 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释:①吴姬:吴地的青年女子,这里指酒店中的侍女。②压酒:压糟取酒。古时新酒酿熟,临饮时方压糟取用。
 8.有人说,一个“香”字用得极佳。请你说说“佳”在何处?(4分)   


9.试简析最后两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①李白在《蜀道难》中用“            ,            ”描述了蜀道的高与险,飞禽走兽都难以飞越与攀援。
②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令人望而生畏、惊心动魄。
(2)《醉翁亭记》一文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春夏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讲故事的人•母亲
莫言
①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②她的骨灰,于1994年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去年,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我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掘开坟墓,棺木已经腐朽,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我们只好象征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里。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③我是母亲最小的孩子。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骂我也没有打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④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是我跟随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搧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⑤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老人碗里。
  ⑥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⑦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后来我进入城市,一些很有文化的人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⑧我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很敬重。我们家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她总是会满足我。她是个勤劳的人,讨厌懒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我。有一段时间,集市上来了个说书人。我偷偷地跑去听书,忘记了她分配给我的活儿。为此,母亲批评了我。晚上,当她就着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我忍不住地将白天从说书人那里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起初她有些不耐烦,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不务正业的人,从他们嘴里冒不出什么好话来。但我复述的故事,渐渐吸引了她。以后每逢集日,她不再给我排活儿,默许我去集上听书。
⑨很快的,我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我的听众,也不仅是我的母亲了。母亲在听完我的故事后,有时会忧心忡忡地,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儿啊,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人呢?难道要靠耍贫嘴吃饭吗?”我理解母亲的担忧,因为在村子里,一个贫嘴的孩子,有时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麻烦。我在小说《牛》里所写的那个因为话多被村里人厌恶的孩子,就有我童年的影子。我母亲经常提醒我少说话,她希望我能做一个沉默寡言、安稳大方的孩子。但我说故事的能力,又带给了她愉悦,这使她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⑩后来,在《丰乳肥臀》这本书里,我肆无忌惮地使用了与我母亲的亲身经历有关的素材,书中母亲情感方面的经历,则是虚构或取材于高密东北乡诸多母亲的经历。书的卷前语上,我写下了“献给母亲在天之灵”的话,这本书,实际上是献给天下母亲的。
(1)下列对演讲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莫言开篇讲述给自己的母亲迁坟的事情,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对母亲的入土为安的盼望,另一方面也说明当地还存在比较重的迷信思想。
B.母不嫌儿丑,在母亲看来,我的“鼻眼不缺,四肢健全”就是美的了。母亲如此开导我去平和地面对艰难岁月。
C.对我的成长,母亲深陷矛盾中,她不愿我将来“靠耍贫嘴吃饭”,却又支持我看书,甚至听任“我去集上听书”。
D.这篇演讲,并非“肆无忌惮地使用了与我母亲的亲身经历有关的素材”,故事看似平常,却蕴含着做人的道理。
(2)童年失手打破热水瓶的事成了作者“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请谈谈你对“最早”的理解。
(4分)



(3)请简要分析第六段让“母亲泪流满面”的原因? (5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4分)
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女校长的刚烈
王开林
①民国史上,作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师范大学女校长,杨荫榆是不可忽略的。
②杨荫榆出身书香门第,1907年,考取官费留学日本,先入青山实践女子学校,嗣后转入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理化博物科学习。1911年,杨荫榆毕业回国。1913年,她担任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教务主任。1914年,她担任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学监。1918年,教育部首次甄选教师赴欧美留学,她在获派之列,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专业。1922年,杨荫榆获得硕士学位,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喝过洋墨水的女学究,受到章士钊的赏识。两年后,她荣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
③也许是不幸的婚姻遭遇破坏了杨荫榆的心境,这位被人咒为“老孤婆”“灭门妇”的女学究性格刻板,遇事较真,一点也不通融,总给人一种捉摸不透和格格不入的感觉,再加上他一次离婚、两次留洋的特殊经历,当时,一般男女都对她敬而远之。
④身为大学校长,杨荫榆强调校风校纪,反对女生分心于功课之外,这并无大错。但她昧于大势,不知权宜变通,办学手法欠缺灵活,独开招怨之门。她撰文宣称,“窃念好教育为国民之母,本校则是国民之母之母”,一时间这句话被女生当成笑谈,暗地里讥讽她为“国民之母之婆”。
⑤1925年8月1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为了对付学生的“驱羊(杨)运动”,先是以校评议会的名义开除女师大学生自治会的几位干事(其中有刘和珍、许广平),然后招来军警,截断电话线,殴打女生,关闭伙房,强行解散预科甲、乙两部的4个班级。北洋政府教育部更是火上浇油,命令停办女师大,以国立女子大学取而代之,此举彻底激怒了北京学界众多知名人士(鲁迅、马裕藻、沈尹默、李泰菜、钱玄同、沈兼士、周作人等)。杨氏惹火烧身,成为头号“标靶”,遭到口诛笔伐。北洋政府教育部扛不住强大的舆论压力,只好将杨荫榆当成替罪羊,免去她的教职,以息公愤。
⑥平心而论,在安稳的时期,杨荫榆何尝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校长,可是他身处乱世,劲敌太多,政治上歧道纷出,尤其令她无所适从。她不赞成学生上街游行,荒废学业,用心是好的,处理方法却是糟的,引警入校,使对抗骤然升级,尤为不妥。
⑦鲁迅对杨荫榆的打击绝对具有毁灭性质,使她身败名裂,从此与“反动”一词有了洗脱不净的干系。她羞愤出京,回苏州赋闲。1927年,杨荫榆重出江湖,再作冯妇,赴苏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并在东吴大学兼授外语。由于她声名狼藉,苏州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并不待见她,更谈不上应有的尊重。当时《苏州日报》文艺副刊编辑是鲁迅的学生,多次在报纸上重提女师大旧事,指斥杨荫榆为“专制魔君”“女性压迫者”“教育界蟊贼”“反革命分子”,弄得杨荫榆在苏州的处境极为狼狈,整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探沸汤、如坐针毡。
⑧1935年,杨荫榆辞去教职,但她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丝毫未减。不久,她自掏腰包,利用私宅,在苏州盘门小新桥巷11号创办女子补习学校——二乐女子学术社,自任社长,招收女生。
⑨1937年,日军侵占苏州,奸淫掳掠,恶行累累。当时,杨荫榆居住的盘门,四邻的小户人家饱受日军蹂躏,她开办的二乐女子学术社是女学生集中的地方,自然也无法幸免。杨荫榆忍无可忍,跑去日本军营,递交用日文撰写的抗议书,并当面斥责日本军官纵容部曲奸淫掳掠,肆意违反国际公法。日本军官见杨荫榆气度不凡,日语讲得十分流利,估计她是地方上有名有数的人物,就勒令部下退还了他们从杨荫榆四邻抢走的财物。如此一来,街坊上那些被日本兽兵视为“花姑娘”的妇女都将二乐女子学术社视为首选的安全庇护所,杨荫榆出于正义感和邻里之谊,对她们来者不拒,悉数收留,为此她拿出积蓄,扩建房舍。这种情形显然不是敌酋所乐见的,于是他们想出毒招,征用杨荫榆的住宅。杨荫榆怎肯搬家,于是双方形成激烈对抗的局面。
⑩1938年元旦,两个日本兵来到杨荫榆家中,用一番鬼话哄她出门。在吴门桥上,一名兽兵突然朝她后背开枪,另一名兽兵则猛然将她踹入冰冷的河水里。他们发现杨荫榆落水后还在继续扑腾,又连发数枪,直到河水泛红,这才扬长而去。一个为杨荫榆造房子的木工将她从河里打捞上岸,装殓遗体时,棺木太薄,不敷所用,只好在棺外仓促加钉一层厚厚的木板,既没刨光,也没上漆。杨绛认为:“那具棺材,好像象征了三姑母坎坷别扭的一辈子”。
⑾抗战期间,在前线杀敌与在危城斥敌,同是英勇壮烈的举动,何况杨荫榆一介妇人毫无惧色,为了争取自己正当的居住权而据理力争,正气凛然地痛斥气焰万丈的日本兽兵,丝毫也不逊色于任何一名热血男儿。她晚节无亏,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也值得敬佩。当代作家陈群写过一篇文章《杨荫榆之死》,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抗日,有各种方式,有拿枪的,有徒手的,有杀敌的,有斥敌的,杨荫榆的行为,不愧是抗日英雄的行为。”听闻此言,在九泉之下受屈多年的杨荫榆应该可以略感欣慰了。                            (选自《读者》2013年第2期,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不幸的婚姻对杨荫榆的影响很大,她被人咒为“老孤婆”“灭门妇”,再加上她有两次留洋的特殊经历,一般男女都不愿意和她打交道。
B.杨荫榆曾经撰文称“窃念好教育为国民之母,本校则是国民之母之母”,这在一时被当成笑谈,这体现了她“专制魔君”的一面。
C.在女师大,杨荫榆的做法激怒了北京学界包括鲁迅在内的知名人士,遭到口诛笔伐,北洋教育部虽然力保杨荫榆,但还是没有使她保住校长一职。
D.本文撷取杨荫榆人生的若干片断,描写她投身教育事业的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女性的伟大人格。
(2)杨荫榆性格刚烈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5分)


(3)杨荫榆一生坎坷,经历了乱世和战争带来的苦难,但最终获得了人们的尊重。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财富”。请结合原文和现实人生,谈谈你的看法。(6分)



       第II卷  (表达题 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钱钟书爱看电视剧《西游记》,但与众不同,他边看边学变比画,口中       ,时而悟空,时而八戒,“老孙来也”,“猴哥救我”,一边手舞足蹈,乐此不疲。
②书中主人公的命运与你      。当“厄运”来临,你想扔下书逃走,可办不到,就像你不能摆脱自己的命运一样。
③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但恼人的春季综合症也      。虚弱无力,心情阴郁,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这些都是其具体表现。
A、振振有词  休戚与共  接踵而至  B、念念有词 息息相关 接踵而至
C、念念有词  休戚与共  纷至沓来  D、振振有词 息息相关 纷至沓来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雨巷》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作者戴望舒也因此成名,被人们称之为“雨巷诗人”。
B.回顾巴金的百年历程,不难发现,中国现当代文学百年历史是他所走过的文学创作道路的一个缩影。对于中国文坛而言,他有着巨大的象征意义。
C.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中,诗人艾青倾吐了对大堰河无比真挚的爱,这种爱是与对黑暗社会的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D.奥斯维辛集中营濒临坍塌,波兰向多国求援,各国对整修奥斯维辛捐款反应冷淡,主要是因为人们认为该款项应由德国主要承担造成的。
1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①有许多研究表明,如果滥用外部奖励,不仅不能促进学习,而且可能破坏学生的内在动机。
②虽然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促进作用,但使用过多或者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作用。
③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奖励和惩罚对于学生动机的激发具有不同的作用。
④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奖励,把奖励看成某种隐含着成功的信息,如何适时地、恰当地给予表扬应引起高度重视。
⑤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而后者恰恰起到相反的作用。
⑥一般而言,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A. ③①⑥⑤②④   B. ③⑥⑤②①④   C. ④⑥③②⑤①    D. ④③⑥⑤②①
16.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谚语有云:“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然而,    ①    ,这样做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认识到,给予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它对健康的好处超过你的想象。给予不仅能让人获得快乐、幸福的正面情绪,而且还能保护心脏,提高免疫力,降低抑郁和自杀风险,延长寿命等,总之,    ②    。其实,只要愿意,    ③    ,你可以做慈善,帮助困难之人,你可以常怀感恩之心,谅解和尊重别人,你还可以绽放一个动人的微笑,说出一句由衷的赞美。
17.余光中先生说: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美丽的中文不老。许多汉字自身的构成就能诠释含义、激发联想。请仿照示例拆拼汉字,并用富有文采的语言描述它。要求是: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例】墨:打底滋养出一个黑色的精灵,在古朴的宣纸上翩翩起舞。
      鸿:                                                                                                             
      尘:                                                                                                        
      舒: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香浓的咖啡触到舌苔是苦的,激动的泪水流到嘴角是咸的,受了委屈鼻子里面是酸酸的,得到夸奖心中是甜甜的……
生活中到底能体会多少滋味?我们不得而知。然而我们明白每一种滋味都是生活的给予。
你对此有何经历、想法和感慨?请以“滋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内容丰富;2、富有文采;3、感情真挚。

参考答案
1.答案:C(C项不是具体表现)
2.答案:D(是反衬传统节日的生命力,不是原因,而是背景)
3.答案:A(B“我们应当旗帜鲜明的抵制并消灭“文化快餐”太绝对;C于文无据;D以偏概全)
4.答案:B(诛,惩罚)
5.答案:B  
6.D(谢,道歉)
7、(1)我认为您还可以,派您去治理东阿,如今您管理得乱七八糟。(治,治理的好,太平。以,认为。而,表修关系。)
(2)我很愚蠢,不能再去治理东阿了,希望让我告老还乡,给有才能的人让路。(乞骸骨:古时官员自请退职。避:给……退让。复,再、又)
8、答:①“香”字所包含的不仅是柳花的香,还包括店外飘来的其他花香,店内横溢的酒香,吴姬身上的幽香。②这一切融汇成一阵阵醉人的醇香,这怎能不使李白留恋呢!  
9、答案:①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运用了反诘(拟人、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2分)②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与李白的离愁别绪比起来,也是望尘莫及,可见李白愁之深,愁之长。诗人以流水与愁思相比较,并以反诘句形式出现,使人觉得新鲜,而且神情毕肖,韵味悠长。(3分) 
10、(1)黄河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11.(1)答D给3分。A“说明当地还存在比较重的迷信思想”是不恰切的。B、在母亲看来,美不仅是“鼻眼不缺,四肢健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心存善良,多做好事”。C原文是“默许我去集上听书”。默许:不表明态度,但有许可的暗示,侧重矛盾的心理;听任:任凭别人愿意怎样就怎样,有放纵的意思。
(2)深意:对幼时失手打碎热水瓶母亲却没有打骂“我”感到意外而有了早且深刻的记忆,同时,第一次直觉了母亲教育儿子的宽严不误。
(3)“我”多算了买白菜老人一毛钱事小,却关乎人品,一是贪小便宜,二是少同情心,因此母亲痛苦万分。
12.(1)答案: A。
【解析】B项,“这体现了她‘专制魔君’的一面”错误,只能说杨荫愉昧于大势,不知权宜变通;C项,“北洋教育部力保杨荫榆,”错误,文中说“只好将杨荫榆当成替罪羊,免去她的教职,以息公愤”:D项,“表现了一位杰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山西省康杰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辽宁省凤城二中2016—2017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详解)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