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孟子》选读三、民为贵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孟子》选读三、民为贵(高二选择性必修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三、民为贵 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关注的不是君王的威严,而是民众的意志;不是统治者的权益,而是民众的命运。它在政治上突出了统治者实行“仁政”的必要性,在道义上肯定了民众反抗、推翻暴君的正义性,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美字体 民 为 贵 社 稷 次 之 君 为 轻 赏美文 忧郁的老儒 天 一 我
试题预览
  三、民为贵
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关注的不是君王的威严,而是民众的意志;不是统治者的权益,而是民众的命运。它在政治上突出了统治者实行“仁政”的必要性,在道义上肯定了民众反抗、推翻暴君的正义性,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美字体
民 为 贵 社 稷 次 之 君 为 轻


赏美文
忧郁的老儒
天 一
我是在一个雨夜走近孟子的,那夜很静。寂静中,我直视着孟子的眼睛,我看到的是一种被称为“忧郁”的东西。
孟子的思考极为缜密,孟子曾提出一种关于“人”行为的准则:“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无此四者,非‘人’也。”虽然,孟子对人行为准则的诠释,并没有超越孔子的“仁”和“道”。但最重要的是,他将孔子侧重个人修养的“仁”和“道”,发展为一种治国安邦的政治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曾天真地幻想过这样的一种小康社会:“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我想他的这些想法一定遭到当时许多人的冷嘲热讽,可他全然不顾,坚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无疑,孟子是一个思想家。这种思想,源于他对当时人民苦难的思考,源于他对当时暴政肆虐的思考。在战国群雄逐鹿的混乱时期,孟子的这些思想,则是许多思想家所不能及的。
虽然,孟子满肚子的治国韬略,虽然他也像孔子一样,四处游说诸侯,可无人采纳他的意见,以为他的主张“迂远而阔于事”。他只得在65岁以后,沮丧地退居老家,也像孔子一样授徒讲学。
我无法沿着孟子的脚印,去追随属于孟子的那充满屈辱和坚韧的历史,但我还是从孟子留下的文字里读出他的铮铮铁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尽管,现在有些人早已把它扔到了垃圾筒里,嗤之以鼻,但我却从“大”那简单的笔画中,看出一个顶着天的“人”。这“人”,充满着一种叫着刚烈的东西,他远远不像孔子那样“温良恭俭让”。当生与义不能兼得,他宁可取义,也无意苟且偷生;当死与不义不能同避时,他宁可赴死,也不愿躬行不义。“舍生取义”,看似简单的四个字,读出的却是昂昂乎的浩然正气。它曾激励过多少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难,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把这些文字存放在历史中,历史为之而光彩;把它们拿出来放到现在,依然充满了一种魅力,思想的魅力是最为持久的。
孟子不需忧郁。 
(选自《百家品读孟子》,有删改)

 
【课内挖掘】
 课内素材
孟子的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孟子的民本思想,体现在他对君权的产生及维护的认识上,体现在他对君民关系的认识上,体现在他对战争是否应发动及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的认识上。可以说,孟子的言论无处不体现着对百姓的关注,无刻不想着民意的不可忽视。孟子的民本思想在古今思想史上是一个里程碑。
在历代的儒家学者中,孟子对民本思想的阐述显得最为深刻。比如,他在评述“尧舜禅让”这一历史事件时,认为君主不能以政权私相授受,而是必须同时合乎天意(“天与之”)和民心(“人与之”),民心又是天意最根本的表达(“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因此民心之向背才是政权转移的最根本原因(“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孟子关于民本思想的大胆言论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在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净化社会风气中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运用角度
 
【课外应用】
 
孟子“民贵君轻”的论断有否定专制君主的倾向。他主张民为贵,君为轻,君主不仁义还可以撤换掉。仿佛民众能够制约君主,但这只是理论上的设想,不具有任何操作性。实际的政治永远是实力的角逐,民众制约的实现取决于民众力量的觉醒。而在古代中国,民始终只是一个被动的对象。况且孟子的根本思路还是君主制,期望明君治世,主张精英治国。所以后世的统治者一方面可以大力提倡“民贵君轻”的口号,同时却毫不客气地对民众施以残酷剥削。实际上,以天命、民意、人性为依托的“民贵君轻”论只是为后世统治者论证合法性提供了一个非常便利的思路而已。
所以孟子的民本思想,既不能说它是支持、主张专制制度的,也不能说它支持、主张民主制度。由于理论本身的不确定性,统治者拿它来论证自己合法性的时候,民本理论就成为专制政治的理论工具。同样,反对者则可以用它来证明革命的正当性,用来主张民众的权利。

 
一、基础达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尧以天下与舜,有诸   诸:之乎
B.荐舜于天而天受之   荐:推荐
C.暴之于民而民受之   暴:显示
D.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   享:享受
解析:D项,享:享用。
答案:D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     其:代桀纣
B.然而舜有天下也,孰与之  之:代天下
C.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之:代舜
D.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  之:代天子推荐 的人
解析:A项,“其”代天下;B项,“之”代舜;C项,“之”代天把天下给了舜。
答案:D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得其民有道然则舜有天下也  B.贼仁者谓之贼此之谓也
C.载胥及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   D.所欲与之聚之今之欲王者
解析:D项,想、想要。A项,与“无”相对/占有,拥有。B项,叫,称/说的是。C项,加强语气的助词/年。
答案:D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此之谓也非人之所能为也   B.以行与事示之者尧以天下与舜
C.于传有之苟不志于仁   D.使之主事而事治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
解析:C项,均为介词,在。A项,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介词,和/动词,给。D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假设。
答案:C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孟轲受业于子思,既通,游于诸侯,所言皆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然终不屈道趣舍,枉尺以直寻。尝仕于齐,位至卿,后不能用。孟子去齐,尹士曰:“不识王之不可以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选择性必修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下一个『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孟子》选读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