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天河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广东省天河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卷(高三 粤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广东省天河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语文11月月考试卷积累运用(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蹩脚(iè)劲舞(jìn)恪守(kè)强词夺理(qiáng)B.皈依(guī)责难(nàn)温驯(xún)量体裁衣(liàng)C.勾当(gòu)濒死(īn)脊椎(jǐ)靡靡之音(mǐ)D.果脯(fǔ
试题预览
广东省天河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语文11月月考试卷
积累运用(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蹩脚(biè)    劲舞(jìn)     恪守(kè)     强词夺理(qiáng)
B.皈依(guī)    责难(nàn)     温驯(xún)    量体裁衣(liàng)
C.勾当(gòu)    濒死(bīn)     脊椎(jǐ)     靡靡之音(mǐ)
D.果脯(fǔ)     雏菊(chù)     伫立(chù)    荷枪实弹(hè)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膺品        家俱        绿草如茵        瑕不掩瑜 
B.荟萃        喝彩        民生凋敝        蓬壁生辉 
C.决堤        真缔        开门缉盗       披肝沥胆 
D.磨砺        严峻        殚精竭虑        独当一面 
3. 填入下面语段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先生________,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________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________,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
A. 博古通今  酣畅  恢复      B. 博闻强记  酣畅  畅通
C. 博古通今  流畅  畅通      D. 博闻强记  流畅  恢复
4.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古以来,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坚决捍卫本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妥协。
B. 深秋时节,站在香山的白玉观景台上高瞻远瞩,四周红叶如火,远处的昆明湖平静如镜,景色美不胜收。
C. 二战期间,德国纳粹给世界人民造成了无比深重的灾难,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对法西斯的暴行更是没齿难忘。
D. 由于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北京,他对这个城市的历史变迁、各种掌故耳濡目染,了然于胸,对这个城市的感情也非常人所能及。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从2001年揭露“珍奥核酸”骗局开始,生物学博士方舟子已科学打假近1000余起,10多次成为被告,他被美国《时代》周刊称为“中国科学黑暗世界的警察”。
  B.最近发布的《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10》显示,中国在2009年的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全球排名第一,中国2009年的风电发展再次向世界提出了中国发展清洁能源的信心。
  C.因受“基地”组织的威胁,使美国驻也门大使馆被迫关闭,使馆中的当地雇员被暂时遣散回家。
  D.为纪念中国第一轮生肖邮票发行30周年,由联合国邮政和国际政府间集邮组织共同发行的《生肖邮宝》世界生肖邮票珍藏宝典,1月10日在北京举行首发式。
6.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A.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B.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C.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D.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找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7.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戴望舒是著名的“雨巷诗人”。在《雨巷》这首诗中,诗人用“雨巷”、“姑娘”等一系列具有暗示、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表现了曲折幽微的内心世界。
B. 国别体史书《战国策》是一部语言流畅、论事透辟的史学名著,它善于运用寓言故事来说明抽象的道理,较著名的寓言有“画蛇添足”、“南辕北辙”等。
C. 巴金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其代表作有小说《家》、《春》、《秋》、《寒夜》、《随想录》等。
D. 报告文学既强调真实性,又富于文学性,作者可以对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23分)
颜斐字文林,有才学。丞相召为太子洗马,黄初初转为黄门侍郎,后为京兆太守。始,京兆从马超破后,民人多不专于农殖,又历数四二千石①,取解目前,亦不为民作久远计。斐到官,乃令属县整阡陌,树桑果。是时,民多无车牛。斐又课民以间月取车材。使转相教匠作车。又课民无牛者,令畜猪狗,卖以买牛。始者民以为烦,一二年间,家家有丁车、大牛。又起文学,听吏民欲读书者,复其小徭。又于府下起菜园,使吏役间锄治。又课民当输租时,车牛各因便致薪两束,为冬寒冰炙笔砚。于是风化大行,吏不烦民,民不求吏。京兆与冯翊、扶风接界,二郡道路既秽塞,田畴又荒莱,人民饥冻,而京兆皆整顿开明,丰富常为雍州十郡最。斐又清己,于是吏民恐其迁转也。
至青龙中,司马宣王在长安立军市,而军中吏士多侵侮县民,斐以白宣王。宣王乃发怒召军市候,便于斐前杖一百。时长安典农与斐共坐,以为斐宜谢,乃私推筑斐。斐不肯谢,良久乃曰:“斐意观明公②受分陕③之任,乃欲一齐众庶,必非有所左右也。而典农窃见推筑④,欲令斐谢;假令斐谢,是更为不得明公意也。”宣王遂严持吏士。自是之后,军营、郡县各得其分。
后数岁,迁为平原太守,吏民啼泣遮道,车不得前,步步稽留,十馀日乃出界,东行至崤而疾困。斐素心恋京兆,其家人从者见斐病甚,劝之,言:“ 平原当自勉励作健。”斐曰:“我心不愿平原,汝曹等呼我,何不言京兆邪?”遂卒。京兆闻之,皆为流涕,为立碑,于今称颂之。                                        
(节选自《三国志•颜斐传》)
【注】①二千石,在古代指代郎将、郡守或知府等职任。
②明公:古代社会对权贵长官的称呼。
③分陕:封建社会中指王朝的中央官员出任地方长官。
④推筑:轻推提醒。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斐又课民以间月取车材      课:督促
B.步步稽留                  稽:留止
C.斐素心恋京兆              素:朴素
D.以为斐宜谢                谢:道谢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乃令属县整阡陌         何乃太区区
B. 又于府下起菜园         月出于东山之山
C. 为冬寒冰炙笔砚         于人为可讥
D. 而典农窃见推筑         君既若见录
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够说明颜斐为京兆老百姓生计着想的一组是(3分)
①乃令属县整阡陌,树桑果。
②课民以间月取车材。使转相教匠作车
③课民无牛者,令畜猪狗,卖以买牛。
④于府下起菜园,使吏役间锄治。
⑤军中吏士多侵侮县民,斐以白宣王。
⑥汝曹等呼我,何不言京兆邪?
A.②③⑤     B. ①②③     C.③④⑥     D.①②④
11.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颜斐初到京兆太守任,针对京兆现状,积极举措,致力于发展从事农耕种植的基础条件,并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得到了老百姓的理解。
B.颜斐重视发展地方经济,也注意采取措施推行诗书教化,从而使京兆地方“ 整顿开明”“丰富常为雍州十郡最”,赢得了老百姓的极大信任。
C.颜斐针对宣王所设军市的现状,不顾长安典农的提醒,秉持公心,大胆向宣王陈述军中吏士侵侮县民的情况,很好地解决了军营、郡县在地方的关系。
D.在治理京兆的为官历程中,颜斐与京兆的老百姓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老百姓舍不得颜斐离任,颜斐直到离开人世也割舍不下自己与京兆的感情。
12.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5分)


(2)二郡道路既秽塞,田畴又荒莱,人民饥冻,而京兆皆整顿开明,丰富常为雍州十郡最。(6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13分)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行行重行行
《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①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注】①弃捐:抛弃,抛开。
1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析其表达效果。(5分)


14.请结合诗中语句简析本诗抒发了主人公哪些情感。(8分)


四、课文名句默写 (8分)
(1).              ,江月年年只相似。
(2).今人不见古时月,              。
(3).皎如明镜临丹阙,              。
(4).情人怨遥夜,                  。
(5).落木千山天远大,              。
(6).笛里谁知壮士心,              。
(7).        ,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8).划然长啸,草木震动,        ,        。
五、现代文阅读(共2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合欢树
史铁生
①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做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
②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虔诚地抱着希望。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你小时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③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④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⑤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儿,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怪我不常去。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⑥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绿苗,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再过一年,母亲去世,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⑦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这么说,我再也看不见它了。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⑧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
⑨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有改动)
15.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本文一开头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渲染了一种略显紧张的生活气氛,为后来我的不幸遭遇和母亲的早逝做了铺垫。
B. 文中“悲伤也成享受”一句,是说有时候,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即使悲伤,也会有某种温馨的感觉。
C. 作者选取了每个人一生较为重要的三个转折点——十岁、二十岁、三十岁来组织材料,突出母亲在儿子心目中的地位,可谓独具匠心。
D. 文中几次写到“我”想去看合欢树,又终于未能成行,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情绪正是对母亲复杂的思念情愫的一种流露。
E. 文章的语言淡雅、朴素。作者内心的感情不像洪水喷涌,而如涓涓细流,隽永的真情蕴涵于平朴自然的语言中,感人至深。

16. 结合上下文意,分别解释第②段两个“希望”的含义。(4分)
①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虔诚地抱着希望。
②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17. 文章开头两段反复提到“我”小时候作文比赛得第一的事,结合本文中母亲的形象,分析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6分)

18. 结合全文,谈谈题目“合欢树”有哪些含义?(10分)



六、作文(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堆木材或煤块,又冷又硬,但如给它们一点火种,木柴、煤炭就会生热发光,产生力量。
    生活中,有的人既是燃料,又是火种,他们可以很容易地把自己燃烧起来,发出光和热。而有的人却不然,他们仅仅是燃料,有发光发热的可能,但需要火种把他们点燃。
    对这一段话,你有何理解?请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C  2.D 3. B  4. A  5.D  6.B   7. C
8.C (素:平素,平时)
9.D (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然。B 介词,在;介词,从。5 连词,于是;C 动词,作为;动词,是;D 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可译成“我”“自己”)
10.B (④句是讲他如何以身作则,⑤句主要讲他为民做主,正直秉公,⑥句则主要强调他与京兆老百姓的深厚感情)
11.C(C 项中命题者有意提前了“长安典农提醒”这一行为的时段,要注意这一点。)
12.(1)对于这种情况我(很)有感慨,古人对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观察往往有心得。(于是、叹、状语后置各1分,大意1分。)
(2)二郡道路又脏又堵塞,田地又荒芜,百姓饥寒交迫,但是京兆地方都整顿开明,丰富的物产经常成为雍州十郡之最。(秽、畴、丰富各1分,大意2分)
13.这两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2分)。胡马在北风中嘶鸣,越鸟在朝南的枝头上筑巢。凡物都有眷恋乡土的本性,可是远游的人啊,你还不归来啊!表面上喻远行君子,说明物尚有情,人岂无思的道理,实则暗喻思妇对远行君子深婉的恋情和热烈的相思。(3分)
14. ①初叙离别之苦路远会难,以及别后日渐消瘦,衣带宽松,表达思妇相思之苦。
②以胡马、越鸟眷恋故土起兴,进而想象他乡游子心灵蒙蔽不想回归,流露出女主人公因思念而产生对游子的猜测、怀疑。
③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暗喻女主人公因相思而产生对青春流逝、红颜衰老之感慨。
④最后以期待和宽慰结束。坐愁相思无益,与其憔悴自弃,不如努力加餐,保重身体,留得青春容光,以待来日相会。(每点2分 ).
四、1.人生代代无穷己;2.今月曾经照古人;3.绿烟灭尽清辉发;4.竟夕起相思
5.澄江一道月分明;6.沙头空照征人骨;7.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8.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15. A C
16. ①“希望”:指治好“我”的病。(2分)
②“希望”:指“我”能通过写文章走出人生的困境,找到未来的出路。(2分)
17. 要点一:第一次写“作文得了第一”,母亲却“急着说她自己”,表现了“我”十岁时生活轻松、快乐,当时的母亲年轻、好胜、可爱。(2分)
要点二:第二次写“作文得了第一”的事,是在“我”二十岁双腿残废后,母亲已经“有了白发”,母亲主动提出此事是想鼓励我振作起来,帮我寻一条生活的出路。(2分)
要点三:两次描写形成了对比,既写出了母亲的变化,也表现出母爱渐趋无私与深沉。(2分)(意思对即可).
18. ①合欢树是母亲种的,是母爱的象征,它寄托着母亲对儿子的希望,见证了母亲对儿子无私的付出。.
②合欢树是作者的象征。它曾经弱不禁风,因承受着母爱而生机勃勃。
③合欢树寄托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合欢树身上有着母亲的影子,母亲虽已逝去,而合欢树“年年都开花,长得跟房子一样高了”,暗喻着母爱长青,思念永远。
④合欢树象征着母子间的亲情,树的成长见证了我对母爱的理解不断深化的过程。
⑤“合欢”二字婉转地传达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愧疚与悲伤——无法和母亲共享成功的快乐,无法回报为自己辛勤操劳而致早亡的母亲。
(每点2分 ). (124.230.211.38)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粤教版 高三 月考试卷


上一个『广东省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卷』  下一个『广东省广州市华美英语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