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富顺县童寺学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四川省富顺县童寺学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八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童寺督导组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学月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号姓名成绩 一、基础知识部分(20分) 1、用行楷书写下面的诗句。(3分)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选出给加点字注音和词语解释有错的一项。答:()(2分) A.瞬(shùn)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
试题预览
  童寺督导组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学月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基础知识部分(20分) 
1、用行楷书写下面的诗句。(3分)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 选出给加点字注音和词语解释有错的一项。 答: (        )(2 分)
 A. 瞬(shùn)息万变: 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斑斓(lán):颜色错杂灿烂
B. 娓(wěi)娓动听: 形容说话委婉生动, 使人爱听。  参差(cī):不整齐,不一致.
C. 分道扬镳(biāo): 各走各的道路。  倏(shū)地:忽然极快地.
D. 弄巧成拙(zhuó): 想耍巧妙的手段, 结果更显得笨拙。 许诺(luò):应承 
3、阅读下面新闻,根据其主要内容,拟一个标题,字数不超过25字。
标题:                                                      
新华网北京5月14日电(记者刘铮) 记者14日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了解到,我国已经提前一年实现“十五”计划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两大重要指标。
   今年是“十五”计划最后一年。根据“十五”计划,2005年我国GDP将达到12.5万亿元左右,人均GDP达到9400元。而我国在2004年,GDP就已经达到13.65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元。
    统计显示,从2001年到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6%,高于“十五”计划中年均增长7%的目标。
    根据“十五”计划,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而“十五”前四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6%,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增长率近二十年来首次超过5%。
4、默写填空.(3分)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
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
伤心秦汉经行处,                       。
5、判断下列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A、《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告诉人们,在遇到困难时,必须用顽强的意志和充沛的生命力去战胜它,而首先要战胜的是自己的怯懦和悲观。(     )
B、《崂山道士》节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     )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孟子》是孟子撰写的,是孟子和几位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
D、《格列弗游记》把艺术虚构和现实讽刺结合起来,而且自如地运用了反语、对比、夸张、影射等各种讽刺手法,对英国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     )
6、下面一段话中有三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作修改.(6分)
①当今世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出现通才取胜的场面。②所谓通才,是指精通一两门专业而又知识面广博、基础扎实。③美国曾对131l位科学家的论文、成果或晋级过程等方面作了细致的五年调查,发现很少是仅仅精通一门专业的人才,而多是以博学取胜的通才。无数大量的事实证明,世界上有卓越贡献的巨人,多是广博与专精的典范。
A、第      句中用词不当, 改为:                                            
B、第   句中成分残缺,修改:                                           
C、第   句语序不当,修改:                                                
二、阅读部分(40分)  
(一)  阅读这篇文章,完成7—12题.(15分)
一掌清凉
①一地骄阳聚焦在地面上烧烤着。
②男孩六七岁的样子。他尽可能地站在我所工作的银行的檐底,把身子靠向门玻璃。起先是把手贴在玻璃上,他在做“贴手”这一组动作的时候挺生动。
③他把指头靠上玻璃。也许是觉着空间不够,他的食指和中指还会在玻璃上向前“走”两步,也就是向上移动一点,把膀子伸直,然后将后掌靠上去。他伸直每一根手指并密实地将整个手都贴在门玻璃上。两只黑红的手贴在玻璃上且五指拃开,手上的每一条指纹都很清晰。小手由黑红渐次变白,再变黑红。这样颜色交替变化是男孩用手在门玻璃上做按下和松开的动作,只是他松开之后手依然贴在玻璃上没有离开,按的不紧。
④男孩在“贴手”的同时也不时地动脚,将脚向后缩,踩着极细小的步子,像是放学站队时要把身子调整到位。他这样做是因为檐下有一缕阴凉,他要竭力地躲开外面的阳光,好像脚前的地上不是阳光,而是灼人的火。
⑤阳光真的如火。
⑥知道男孩在按玻璃玩不是淘气是后来的事。我问过男孩。我常逗他。
⑦“为什么按我们的玻璃?”
⑧那天下班,我在封死不动的那半扇玻璃门前蹲下,拉着男孩的手。
⑨男孩不说话。
⑩有人在叫他,这像是为他解了围。就在他挣脱我手的当儿男孩向我吼一声:“凉!”
⑪我们银行大厅里有冷气。这凉气打在玻璃上外面也发凉。是这样呀。
⑫我让他进屋,男孩没领我的情,他从不进大厅来。或许他站在檐下能看到外面车水马龙的街景,或许是他能看到不远处工地上自己的爸妈,或是他的爸妈能看见他。他依旧在门上玩“贴玻璃”。不只是手,还有脸。隔着玻璃看到他变形的脸,我会冲他笑。男孩也笑一下。男孩的牙很白。
⑬男孩在贴脸的时候还会转。把左脸贴上去,以鼻子为支撑点,再将右脸贴上去。有时他会连续地用脸在门玻璃上连同身子在转,像是要全方位地把街景和我们银行大厅里的一切都尽收眼底。
⑭男孩不愿与我对视太久。男孩跟我笑过便将脸背过去了,又兀自做起了“贴脸”的游戏。
⑮男孩上一年级,家人是安徽来的。男孩的家人就在银行外不远处的工地打工。他们一家就住在工地边上的工棚里。那天喊他的人是男孩的爸爸。男孩爸爸是瓦工。男孩的妈妈在工地上做饭。男孩天天跟他家人“上班”。工棚里太热男孩就在银行门口玩,“不乱跑”。暑假过了开学后男孩就要回家念书了。
⑯所有这些都是我在“逗”过男孩几次之后从他的只言片语里拼凑出来的。
⑰前天中午我下班迟,天热极了。街上也极少有行人。看见男孩,我心猛地一震。他近乎全身趴在门玻璃上。走近一看,双手下面还按有一个本子,右手上有支铅笔。天啊,孩子趴在玻璃上站着写字。
⑱好些日,那个孩子趴在玻璃上做作业的身影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⑲我知道,在这个钢筋混凝土构建的“他们的城市”,他们不停地建的都是别人的房子,没有他们的家,甚至没有一隅来临时安置他们孩子的书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故乡》同步练习』  下一个『四川省富顺县童寺学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