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人教版)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七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人教版)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1-6单元)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l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孪生(lán)铁钳(qián)花鸨(ǎo)莽莽榛榛(zhēn)B.哞哞(mōu)窗棂(líng )椭圆(tuǒ)随声附和(hé)C.澄澈(dèng)哪吒(cù)窸窣(
试题预览
(人教版)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
(1-6单元)
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l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孪生(lán)   铁钳(qián)花鸨(bǎo)莽莽榛榛(zhēn)
B.哞哞(mōu) 窗棂(líng )椭圆(tuǒ)随声附和(hé)
C.澄澈(dèng)   哪吒(cù) 窸窣(zhā ) 头晕目眩(yūn )
D.掺和(chān)淬火(cuì)收敛(liǎn)夜不能寐(mèi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红润   预兆   模模糊糊    惊慌失措
B.霹雳   祢漫   神通广大    开膛破肚
C.绵延   卑微   一叶孤舟    一丝不苟
D.山崖   寻觅   不可救药    眉开眼笑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张老师十分喜欢孩子,他在退休之后,又义务办起了补习班,为的是再享与学生在一起的天伦之乐。
   B.暑假里小丽随家长到山东威海旅游,海上波涛汹涌,岸边桑树呈碧,这沧海桑田的美景让小丽流连忘返。
   C.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者手段之隐蔽,伎俩之巧妙,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D.学习知识,不仅需要勤奋刻苦的态度,更需要一丝不苟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4.经典诗文默写 (6分)
①                         ,洪波涌起。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                       。 
③                       ,似曾相识燕归来。
④                            ,思而不学则殆。
⑤“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4分)
  动物在睡眠时,大脑能像人脑那样发出电波,也会做梦。如猫在睡觉的时候会竖起耳朵,嘴边的长须会颤动,有时还会轻轻地叫几声,好像在追捕什么目标似的。鹦鹉睡觉    ①    把头藏在翅膀下面, ②   还可能发出低声的叫声。除了猫和鹦鹉之外,马和狗等家chù,以及其他一些哺乳类动物也会做梦。动物的梦有多有少。蝙蝠、老鼠比人更易做梦。③鸟类很少做梦,爬行动物也很少做梦,因为它们必须随时保持对敌人的警惕,以便能够及时逃脱。
  
  (1)根据句子意思,将“偶尔”“常常”分别填入①②处横线上。(2分)
  (2)将③画线的两个句子改写成一个句子。(要求:符合语境,不改变句子原意)
                                                                
  6.名著阅读。(2分)
口渴的乌鸦
乌鸦口渴得要命,飞到一只大水罐旁,水罐里没有很多水,他想尽了办法,仍喝不到。
于是,他就使出全身力气去推,想把罐推倒,倒出水来,而大水罐却推也推不动。这时,鸦想起了他曾经使用的办法,用口叼着石子投到水罐里,随着石子的增多,渐渐地升高了。最后,乌鸦高兴地喝到了水,解了口渴。
这则寓言故事出自《伊索寓言》,请写出其寓意                 。
二、综合性学习(6分)
7.某班围绕下面一首诗开展诗歌诵读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跌  倒
  牧  也
                                      
                                 风,跌倒了
                                 才有了美丽的落叶
                                 云,跌倒了
                                 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 
                                                      
                                                                                
   
                                  所以
                                  我们不再害怕跌倒
                                  让我们在跌倒时
                                  用最美丽的姿势
                                  站起来
  (1)朗读诗歌要把握节奏,请用“/”为下面诗句标明停顿,(要求:只标一处,标在恰当位置)(1分)
                 才  有  了  滋  润  大  地  的  雨  水
(2)调皮的明明将抄在黑板上诗悄悄擦去了两句。请根据开头的四句诗内容和句式的特点,发挥想象,在线上补写出两句。(2分)
                                                               
(3)一向胆小的文文也跃跃欲试,可站在讲台上,怎么也张不开口。请你先写几句话,鼓励他大胆地把这首诗读出来。(3分)
                                                                  
                                                                  
    
三、阅读(共15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共9小题,计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说说马儿们的那些事儿
郭耕
①马,是一种哺乳动物,分类上属于奇蹄目马科。马科约十种,即亚洲野马、欧洲野马、亚洲野驴(蒙、藏两种)、非洲野驴(索马里、努比亚两种,非洲野驴是家驴的祖先)、斑马(包括细纹、格氏、查氏及山斑马)和一种1860年才灭绝的马科动物:斑驴。
②马的起源是在六千万年前恐龙消失的新生代,最早化石记录现于美洲,那时的马叫始祖马,身高不足30厘米,大小如狗,出没于灌丛,这不禁令人想起一个词“犬马之劳”。经过几百万年的演化,成为体态渐高的中新马。又经几百万年进化为上新马,这是因1200万年前的上新世得名,这时的马已经有100厘米高,并从三趾变为单趾。又经约五百万年的进化,上新马继续长个,发达的中趾成为蹄子,身高达到140厘米,成为现代马的直系祖先:真马。
③由于气候的异常,特别是地球的冰川活动,原始的马科动物逐渐从白令陆桥西移至东半球的欧亚大陆,西半球的马却绝迹了。真成了“马挪活,树挪死”。活跃于欧亚大陆的野马,开始在欧亚大陆发展并与古人类相伴。据考古学记录,地球上曾生存过的马达百种之多。到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它们就剩最后的两个种类:灰色的欧洲野马和黄色的亚洲野马。
④古人为果腹而猎马,马肉、马乳、马皮,都可维持生命,甚至“马革裹尸”。他们凭智慧而捕马,或集体驱赶轰下山崖,或制作陷阱及假人诱捕。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约8000年前,才开始对欧洲野马进行驯化,世界上最早的驯化马见于俄罗斯基辅的旧石器遗址,中国最早的驯化马记录出土于龙山遗址。之所以对马进行驯化,是由于猎杀的压力,自然界的马越来越少,约公元前6000年,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开始不约而同地控制马这种动物,当然,驯化之初,人类的目的主要是吃肉。大约公元前1000年,即3000年前,人类才跨上了马背。“马力”对人类外力的强化和弥补,使人类突破了自身行动的界限,改写了人类的时空概念。在西方,马匹开辟了一个时代:骑士时代;在东方,成就了一个帝国:蒙古汗国,成吉思汗的骑手纵横欧亚,在马背上打下一个帝国。
⑤驯化的成功,还取决于马这种动物自身的特殊性。马的食物是草,与人无争,随遇而安;繁殖、配种、选育都容易,全球的驯化马的品系达300种之多。人马的结合,是上天给予的完美配合,是动物驯化史上的一个奇迹。法国博物学家布丰说:“人类对马的驯服,不愧是最高贵的征服。”
(选文有改动)
8.本文说了马儿们的哪些“事”?请分条概括。(3分)
                                                                                
                                                                               9.简析第②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3分)
                                                                                
                                                                               
10.为什么说“人马的结合,是上天给予的完美配合”?(3分)
                                                                                                                                                               

11.第③段“据考古学记录”和“达百种之多”,有何作用?(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18分)
夏     梁衡
①夏天到了。
②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了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 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③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和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④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间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⑤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 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选自梁衡散文集《复感与秋思》,有删改)
12.通读全文,说说作者笔下的“夏”有哪些特点?(2分)
                                                                                      
                                                                             13.作者描写景物用词贴切,请赏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的一艘艘舰船。
                                                                                      
                                                                             14.文中说,“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分)
                                                                              [来源:学科网ZXXK]
15.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耍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6. 作者借“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意在赞美哪些人?(4分)
                                                                                      
                                                                             
【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l6分)
 (三) 阅读下文,完成l7—20题。(12分)
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阅十余岁:_______(2)尔辈不能究物理:________
(3)二石兽并沉焉:________(4)竟不可得:________
18.翻译(4分)
(1)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9.讲学家的“笑 ”是嘲笑顺流而下寻找石兽的做法,说明讲学家自以为是,空有理论,是可笑的。老河兵的“笑”是嘲笑                          ,说明老河兵阅历深广,有实践经验。(2分)
20、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4分)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l—22题。( 4分)
雨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邻家。
21. 诗的一、二两句,从“初”和“全”中可以看出,诗人雨前、雨后的心情有何变化?
(2分)
                                       
22.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句中的“疑”,有人认为是指诗人,有人认为是写蜂蝶。你怎么看?请说出理由。(2分)
                                     
                                             
四、作文(50分)
23.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会有许许多多指引你前行的“星”,虽没有太阳般灿烂的光辉,却能在你前进的黑夜中给你希望与慰藉。父母的一次叮嘱,老师的一次教诲,同学的一次支持,朋友的一次鼓励,陌生人的一次帮助,名人故事的一次洗礼……有多少的进步与欢笑,有多少的感动与收获,这些点点滴滴,犹如夜空中的流星,虽是短暂,却又是永恒。
请以“那颗带我前行的星”为题作文。
要求:
①选材新颖,内容具体。
②主题深刻,有真情实感。
③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④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l8分)
1. D (2分)   
2. B (2分)
3.D ( (2分)
4.经典诗文默写。(6分)
①秋风萧瑟
②谁家春燕啄春泥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
④学而不思则罔
⑤一年之计在于春
5.(1)①常常  ②偶尔(2分,各1分)
(2)鸟类和爬行动物都很少做梦。(2分,意思对即可)
6.智慧往往胜过力气(2分)
二、综合性学习(6分)
7.(1)才  有  了/  滋  润  大  地  的  雨  水(2分)
(2)太阳跌倒了
   才有了静谧的夜晚(2分)
(3)示例:文文,不敢在讲台上诵读是你人生的一道坎,成功跨过去,你会发现一片灿烂的天地,那里有你的自信,有你的荣耀。文文,用你“最美丽的姿势”最美的嗓音大胆去读吧,你失去的将是怯懦,收获的将是成功!(3分,要有称呼,要结合本诗,要有鼓励性话语。)
三、阅读(共15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30分)
(一) (12分)
8.(3分)(1)马的分类 (2)马的起源、进化 (3)人类对马的驯化(马与人类的关系) 
9.(3分)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马进化的历程之长、/身高及肢体结构的变化。
10.(3分)迫于果腹(猎杀)的压力,人类开始驯化马;/马与人无争、容易繁殖等特殊性,使其更易被人类成功驯化;/当马成为人类工具时,马力强化和弥补了人类的外力,使人类更强大。 
11.(3分)示例:第③段“据考古学记录”,/交代了“达百种之多”这一数据的来源,增加了可靠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二) (18分)
12、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2分)
13、 “扑打”写出麦浪翻滚的气势;“涌”描写麦浪翻滚的动态情景,准确生动。(意思相近即可)(4分)
14、夏天的农民是忙碌而辛劳的。他们既要忙于收割,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 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所以说,夏,“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意思相近即可)(2分)
15、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棉苗、高粱、玉米、瓜秧“旺盛的活力”,表现出夏天蓬勃的生机。(后一问意思相近即可)(4分)
16、在夏天辛勤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劳动人民 (4分)
【古诗文阅读】(l6分)
 (三) (12分)
17.(1)经过,过了(2)你们(3)一起(4)终于,到底(2分)
18.(1)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颠倒错乱了吗?(2)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判断吗?(4分)
19.讲学家的认识错误,众人轻信讲学家的糊涂。(2分)
20.“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知其一,不知基一,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 或“任何事都不能根据主观推理,实践出真知。”(4分)
(四)( 4分)
21.从“初”字可以看出雨前诗人看到花蕊时的欣喜,从“全”字可以看出诗人看到无花空有叶时的惋惜和失落。(2分)
22.示例:指诗人。诗人看到蜂蝶纷纷越过院墙飞到邻家却了,刹那间产生了奇妙联想,怀疑“春色在邻家”,这样把诗人的惜春、怅惘之情推向极致。指写蜂蝶,被苦雨久困的蜂蝶,好不容易盼到天晴,满以为可以在花丛中饱餐春色,却不料扑了个空,因而怀疑春色在邻家,懊丧地纷纷越墙而去。蜂蝶如此,人何以堪,更衬出诗人的怅惘之情。(2分)
四、作文(50分) (219.145.124.210)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题(卷)(苏教版)』  下一个『(人教版)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