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题(卷)(苏教版)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题(卷)(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题(卷)(苏教版)(考查范围:1-2单元,各有侧重)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卷上答题;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一、积累运用(18分)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澎湃(pài)焦灼(zhuó)谛听(
试题预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题(卷)(苏教版)
(考查范围:1-2单元,各有侧重)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运用(18分)
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澎湃(pài)  焦灼(zhuó)  谛听(dì)   重峦叠嶂(zhòng)
B.脂(zhī)粉  瞥(biē)见     诧异(chà)   风靡一时(mǐ)
C.蟠(pán)龙  悖论(bèi)     池沼(zǎo)     自出心裁(cái)
D.镂(lòu)空    猝(cù)然      愚氓(méng)  脍炙人口(kuài)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2分)
  A、翡翠    无足轻重    坦荡如砥   拈轻怕重
  B、旁鹜    全神贯注    纵横决荡   见异思迁
  C、迸溅    旁逸斜出    争妍斗艳   强聒不舍
  D、贪婪    安居乐业    忍俊不禁   海纳百川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⑴从扬州北调的长江水           着京津的万顷绿地。
⑵每到月升中天,清光从灵照寺门前的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           ,尤为幽绝。
⑶春天,不知名的小花过一阵换一个颜色,实在是         ,小花仿佛知道人们的心意,一直开到秋末。
⑷昔日的“浪子”今天成了英雄,这不得不让人        。
A.滋养   斑驳  赏心悦目   另眼相看    B.滋润   斑斓   相映成趣   刮目相看
C.滋润   斑驳  赏心悦目   刮目相看    D.滋养   斑斓   相映成趣   另眼相看

4、默写(6分)
(1)                            ,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                            。(2分)
(2)                  ,乌蒙磅礴走泥丸。
(3)国破山河在,                  。
(4)                  ,夜泊秦淮近酒家。
(5)僵卧孤村不自哀,                  。
5、语段改错(4分)
   下面是某小说的评论片断,根据文后要求,用规定符号在原文上直接修改。(4分)
换用号:       增补号:          删除号:         调位号:
①不知不觉中,我们渐渐长大。②如初升的太阳,我们朝气篷勃,如吐绿的新柳,我们充满希望。③年轻的生命美得如一幅风景画般美丽。④然而,世事的纷扰让许多人忽略了自己的现在,而一味追寻将来的目标。⑤我们常常悔恨过去,总是期待未来。⑥殊不知,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我们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现在”。 泰戈尔说:如果错过了昨天的太阳,就千万别再错过今天的太阳。⑦青年朋友们,请告别过去的岁月吧,不管它是春风得意还是痛苦无耐。⑧让我们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去演绎精彩的现在,去发扬美好的未来。

6.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2分)
例句: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二、综合性学习   (6分)
7、八年级举行“我爱长城 我爱中华”的系列语文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资料收集交流
(1)收集关于长城的成语或诗句在班上交流,选择一条写在横线上。(成语和诗句任选)(1分)
成语                        诗句                                               
【活动二】演讲比赛
(2)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句主题宣传语。(2分)
                                                                               
(3)资料:北京郊外的八达岭,遍布长城墙面上的是游客留下的伤痕,只要人能触及的地方,都布满了用各种工具刻的痕迹。从字面看,这些痕迹来自国内大部分省份及一些外国的游客,时间跨度达40年之久。
    如果你恰好遇到一位游客在刻字,你将如何规劝?(2分)
                                                                               
                                                                               
                                                                               
三、  阅读(4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1题(12分)
滴水之恩
紫红色的天空渐渐变得暗黑。我握着桑木棍,孤单地走在山路上。
我是搭赶集的车来到这个地方的,去寻找据说矗立在附近田野中的古塔。当我在陌生的乡间找到青麦田里残存的白色古塔,再回到先前下车的小街时,集市早已散了。
街角凉粉摊前头裹苗帕的老妇人的回答叫我失望:“公交车下午一点以后就没有了,要是你早些到,还可以搭摆摊的货车。”
这会儿,什么车也没有了。
“在那里住一晚,明早再搭车走嘛。”老妇人指指对面一家写着“迎宾旅馆”的木楼对我说。
但我无论如何也得赶回去,明早还有事呢。
走三十多里路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我根本不认得返回的路。
老妇人指点我沿这条路一直朝东走,别走岔路就可以走回去了。“小心哟,这个季节山里有蛇。”她顺手砍下一截桑木枝递给我。
雷声从远处沉沉地压过来,闪电把天边的乌云撕开一道耀眼的裂缝。
我一边走一边看有没有经过的车可搭。一辆卡车嘶吼着爬上山坡,我拼命挥手,车从我身边呼地开了过去。
山下沟坳里,几户人家的窗格透出昏黄的灯光来。雷声越滚越近,大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瓢泼而下。我只得加紧步子,同时担心蛇会突然从路边草丛中钻出。
终于又有一辆小拖车开过来,这次被我拦下了。没想到,司机竟会是那个人。
去年夏天在马山,有一天将散集时,我在街上闲逛,看见了他。
当时,他衣衫不整地斜靠在土墙根下,胡须很长,头发蓬乱,一副潦倒落魄的样子。他的面前并没有放乞讨钱币的碗,但我确信,他一定是又渴又饿了。
几步之外有个茶水摊,我去买了一杯水一块糕递给他。他无神的眼睛并没有因我的热心而闪亮,他甚至不抬眼看一看便自顾自吞食起来。“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随口劝了他一句,便走开了。
几个月过去了,虽然眼前这个人整洁而精神,但我还是认出了他。
“去马山吗?”我焦灼地问。
“去马山?”他迟疑了一会儿,让我上了车。
小拖车颠簸着,他燃着的烟头,红红的亮点忽明忽暗。
“你是马山人?”他问。
“不是,我在那儿见习。”
他有点失望:“我倒曾遇到过一个马山人呢,那真是个好人。”
“你去过马山?”
“去过。”
话题断了,黑暗中,他似乎笑了笑。开始下雨了,豆大的雨点叩打着车窗。
他忽然说:“说起来那次去马山,怪难为情的。那时我赌输了,输得精光,被撵出来,流落到马山。有个人给我水喝,给我东西吃,可惜我不认得她,要不,真得好好谢她。”
“就为了那个人送你一点水一点吃的吗?”
他不屑地看我一眼:“你不懂,那时候我心灰意冷,没脸回家,她劝我‘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听了她的劝告,回家了。后来再也不赌了。我真的很感谢她,要不是她那一杯水一块糕一句话,我现在还不晓得会怎样呢。”
我心中有掩饰不住的喜悦,想不到那件小事会对他帮助那样大。
他没有认出我来。我决定不提看见他潦倒情形的就是我。每个人都有尊严,我要让他拥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乐和自豪。
“我也很感谢你,要不是搭上你的车,这会儿我还在山路上挨雨淋呢!”
他听了果然高兴:“其实你也不用谢我,要谢就谢那个给我水喝的人。那次之后,我才晓得,人有时候是多么需要旁人帮一把。”
“马山到了!”他刹住车。
“谢谢你啊,下车来喝杯热茶,歇会儿吧。”
他一边倒车一边说:“我还得赶回去运货呢——本来,我的车是不到马山的。”
(作者:唐敏。有删改)
7.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概述“我”和“他”之间的故事。(3分)
                                                                                      
                                                                            8.“头裹苗帕的老妇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3分)
                                                                                      
                                                                            9.文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10.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结尾的妙处。(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18分)
 炸  豆[1]
 阿 慧 
①天上是金黄的太阳,地上是金黄的豆田。数千亩黄豆在豫东平原成熟,没有遮拦的那种黄,每一片豆叶都似纯金的。
②露水一夜间打落金片似的豆叶,豆叶就在豆棵[2]下打了卷、褪了色。那叶面的金色被太阳光收了,凝固在豆荚里,黄豆就黄得耀眼了。
③农人们在豆地南头儿占好自己的田垄,就像运动员占好自己的跑道,人和镰刀都酝酿着黏稠的梦。掉光了叶子的豆棵、豆荚如紧密的鞭炮,从头坠到根,蓄意沉甸甸地爆裂。镰刀反射太阳的光芒,豆棵在农人的脚边齐齐倒下。
④割掉豆棵的田地,灰秃秃一片平坦。两个女娃从村子走进田地,黄衣的是姐姐,红衣的是妹妹,慵懒的土地就有了色彩和灵动。
⑤姐妹俩一进豆地就低头寻找,找到一粒黄豆就放进搪瓷茶缸,叮当响了一声,叮当又响一声,小姐俩在豆的音乐里喜悦。黄豆吸饱了晨露和潮湿的地气,胖胖地躺在那里,乖得如睡着的小娃娃。小姐妹爱惜地把它们捡起,粒粒裹带女娃的牵挂。奶奶患了严重的眼疾,眼睛红肿成一条细缝。夜夜枕边有炸豆的声响,奶奶似闻到黄豆的醇香。奶奶说:“有碗豆芽汤喝,该多好啊!”可是,豆还没有脱粒归仓。小姐俩就端起茶缸来到豆地,眼见各自茶缸里的豆粒,像太阳一样越升越高。
⑥突然,小妹锐利地一声尖叫,茶缸咚地掉在地上,豆粒惊恐地蹦跳,纷纷逃入草叶。一条蛇盘成腐败豆叶的颜色,小妹懵懂地扒醒它幽暗的梦。那蛇迅速伸展阴冷的身子,曲曲弯弯去追红衣小妹。小妹惊梦般逃向地头,那里有棵高大的苦楝树。小姐姐扭头发现小妹的危险,她大叫着追蛇。蛇昂起尖脑袋,麻花着软身子,追逐妹妹,小妹惊叫得不成样子,田野的空气忍不住战栗。小姐姐举起茶缸砸向蛇头,蛇疼得一抽,辨不清方向,冲向路边水沟。
⑦小姐妹背靠苦楝树,小脸儿如苦楝果般白白黄黄。镰刀割去粗硬的豆棵,留下钉子似的斜尖儿。斜尖穿透小姐妹单薄的布鞋底,扎破她们白嫩的脚板。麻麻扎扎的细小伤口渗着丝丝鲜红的血。小姐姐把树下的尘土,拢起一个温软的小丘,姐妹俩的伤脚埋进面粉似的细土。带着太阳温度的细土暖洋洋地抚慰了伤痛,小妹的泪水,在柔嫩的小脸上,渐渐干成两道白印。
⑧小姐姐蹒跚地找到搪瓷茶缸,沿着蛇追赶的布满豆茬的路,她把散落的黄豆重新拾进茶缸。姐妹俩回家的脚步歪歪扭扭。
⑨拾来的豆粒,被小姐俩放进黑瓦盆,倒上清水,蒙上毛巾,她们像大人一样端坐,等待豆的长大。夜晚,姐俩坐在眼疾奶奶的床边,更像两个大人了,她们在黄豆成熟的季节里长大。
⑩瓦盆里的豆发了牙,一根根白嫩嫩的豆芽,顶着黄澄澄的大脑袋,咧嘴朝小姐俩憨笑。那天,奶奶喝了三碗乳白、滚烫的豆芽汤,舒坦坦地睡了一天又一夜。醒来时,奶奶红肿的双眼消了不少肿,模糊的血丝消退了。眼清目明的奶奶,掀开盖着白毛巾的瓦盆,豆芽又长胖长高了。只是有些奇怪,有些豆芽,头上顶着透明的小白帽,有些呢,却戴着油亮亮的小绿帽。
⑾小妹在黄豆芽瓦盆里,悄悄撒了一小把绿豆,那豆芽就黄黄绿绿的了。   
(选自2014年8月2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注:[1]炸豆:指豆类作物成熟时,豆荚自行爆裂。[2]豆棵:指豆类作物的秸秆。  
12.阅读全文,填写下面表格。(2分)
小姐妹在拾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解决困难的方法
小姐妹被蛇追赶 (1)
(2) 用细土抚慰伤痛
13.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农人们在豆地南头儿占好自己的田垄,就像运动员占好自己的跑道,人和镰刀都酝酿着黏稠的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女娃从村子走进田地,黄衣的是姐姐,红衣的是妹妹,慵懒的土地就有了色彩和灵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修辞的角度品析下面句子的妙处。(4分)
黄豆吸饱了晨露和潮湿的地气,胖胖地躺在那里,乖得如睡着的小娃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小姐妹“在黄豆成熟的季节里长大”,联系全文,说说她们的“长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本文为什么以“炸豆”为标题?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2分)
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词语。(2分)
  (1)晏子将使楚(   ) (2)齐人固善盗乎(    )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②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说出造成“南橘北枳”的原因。(用原文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晏子的回答,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请指出晏子外交语言的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面诗歌 ,然后回答 21——22题(4分)
野望
【宋】翁卷
一天秋色冷晴湾①,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注释】①湾:水流湾曲的地方。
21.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
                                                                                 
                                                                              
2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分)
四、作文 (50分)
23. 请以“不曾改变的是                  ”为题,写一篇作文。(40分)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内容再写。
2.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有真情实感,不得套用、抄袭。
4.不得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
5.书写工整,不得少于600字。











(答案)
一、(18分)
1、D(2分) 
2、B(2分)
3、C(“滋养”意思偏重于供给养分,而“滋润”意思偏重于增添水分,①句是为万顷绿地增添水分,故选“滋润”。 “斑斓”:灿烂多彩。 “斑驳”: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②句写树影被月光筛洒而下,在地上形成花花搭搭的影子,故选“斑驳”。 “相映成趣”: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赏心悦目”: 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③句写人们看到不知名的小花后的心情,故选“赏心悦目”; “另眼相看”: 用另一种眼光看待,表示重视或歧视。“刮目相看”: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更符合④句的语境。)(2分)
4、(1)天上闪烁的星星好象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  黑的山峰象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
(2)岭逶迤腾细浪
(3)城春草木深
(4)烟笼寒水月笼沙
(5)尚思为国戍轮台(6分)
5 ②句中:“朝气蓬勃”后的“,”改为“;”; “篷”改为“蓬”;③句删去“美得”或“般美丽”; ⑦中“耐”应改为“奈”;⑧句中“发扬”应改为“创造”。(4分)
6、示例一:无论是烟波浩渺的太湖,还是清澈见底的漓江,都是大自然慷慨大方的馈赠品。示例二:无论是济世兴邦的梦想,还是瑰丽无比的幻想,都是青年人勇往直前的助推剂。示例三:无论是振奋人心的成功,还是灰心丧气的失败,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必修课。(2分)
二、综合性学习(6分)
7.(1)成语:众志成城、不到长城非好汉;诗句: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1分)
(2)护我长城,兴我中华!    雄伟啊,长城!伟大啊,中华!(2分)
(3)注意语气委婉。(2分)
三、(46分)
(一)(12分)
8.几个月前,他流落到马山,“我”给他买水买糕,劝他回家。(1分)“我”在步行返回的山路上,恰好拦到他的车。他没认出“我”,给“我”讲了几个月前在马山发生的事,认为那次受到的帮助改变了他。到马山后“我”才知道他是专程送“我”的。(3分)
9.①情节:交代“我”面临的困境,写出“我”步行返回的原因,为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垫。②主题:老妇人充满善意的言行,表现了她对陌生人的友善与关爱,使主题更丰厚。(答出任意一点即得3分)
10.①善良,有爱心,乐于助人:为潦倒的他买水买糕,并劝他回家。②细心体贴,尊重他人:没有言明“我”曾帮助过他,维护他的尊严,让他拥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乐和自豪。(意思对即可。一方面2分,其中形象1分,分析1分。共4分)
11.①点明他是雨夜专程送“我”的,更突出他的善良和爱心,使人物形象更鲜明。②突出受人滴水之恩,便涌泉相报、回馈社会的主题。③故事这样结尾,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更具艺术表现力。④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答出一点1分,共2分)
(二)(18分)
12.(2分)
(1)小姐姐大叫着追蛇,举起茶缸砸蛇头
(2)小姐妹被斜尖扎破脚板
(每空2分)
13.(4分)(每小题2分)
(1)“黏稠的梦”在句中指农人们渴望黄豆有一个好收成的愿望。
(2)“慵懒”的本义是困倦、懒惰。句中指已收割后灰秃秃的平坦田地带给人心理上的感受。   
14.(4分)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遗失在地里的黄豆”比作“小娃娃”,并赋予黄豆“躺”这一人的行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黄豆饱满的形状和惹人喜爱的情态,表现了小姐妹的喜悦之情。(修辞2分,形状和情态1分,喜悦之情1分)
15.(4分)
①小姐妹到田地里拾黄豆来发豆芽,给患有眼疾的奶奶熬豆芽汤。浓浓的孝心体现了二人长大。
②小姐姐大叫着追蛇,举起茶缸砸蛇头,救危险中的小妹妹。临危不惧的品格表明她长大。
③姐妹俩用细土抚慰被斜尖扎破脚板带来的伤痛。丰富的生活经验表明她们长大。
(答到其中二点即可得4分)
16.(4分)
①作为线索贯穿全文。②暗示了文章的主题。③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阐述:略。(答出其中二点得2分,结合内容阐述2分)
(三)(12分)  
17、出使  本来   (2分) 
18、①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
  ②莫非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喜欢偷东西吗(4分)
19、水土异也(2分)
20、晏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运用比喻、类比等反驳方式反击了楚王的无礼和无理。(4分)
(四)
21.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寥阔、山清水秀,水波清冷)、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
(2分,符全诗意即可)
22.抒发了作者悠闲(闲适)惊喜(喜悦、喜爱大自然)之情。(2分,意思基本对也给分(2分) 
四、作文 (略)(50分) (219.145.124.210)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题(卷)(苏教版)』  下一个『(人教版)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