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高一必修一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青海师大附中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命题人:李国玉审题人:高一语文备课组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谈谈现代散文中国现代散文,发端于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郁达夫曾说:“‘五四’运动的最大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正是这种“发现”,沟通了我国新文学和世界
试题预览
青海师大附中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命题人:李国玉  审题人:高一语文备课组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谈谈现代散文
 中国现代散文,发端于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郁达夫曾说:“‘五四’运动的最大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正是这种“发现”,沟通了我国新文学和世界现代文学的精神联系,奠定了“自我”在现代散文中的主体地位,激活了“散文的‘心’”,具有划时代意义。散文的写作从此变得面貌一新:不仅由“白话”替代了“文言”,在“文字媒体”的使用上完成了一次全新的转换;而且,由“代圣贤立言”变为“表现自己”,从内容记写上实现了和世界文学的同步对接;同时,“文章”上升为“文学”,则又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现代散文石破天惊般的辉煌发展与巨大业绩,是继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后散文史上又一次思想、文体的大解放、大突破!
在散文里,真实而独特的写作“主体”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郁达夫所说的“‘个人’的发现”云云,其实指的正是走进散文之中的那个活生生的“自我”。在郁氏看来,文学作品都是变化了的作家之“自叙传”,散文当然更不例外。据此他指出:“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他这里所说的“个性”,还有林语堂此前所说的“性灵”,指的也都是这种“自我”。
散文是一种“实”“虚”结合、因“实”出“虚”的艺术。所谓“实”,指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景等真实的客观外物。写作“主体”生活在社会现实里,处身于这些人、事、物、景的现实生活环绕之中,他自然会有所观照、感应,并产生出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应。因此,在散文中写出这些激活“主体”精神映射的“实生活”来就显得很有必要;它实在是营造作品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基石”,是构筑整座情感大厦必不可少的“铺垫”。
在散文的“实生活”层面上,作者所做的是“生活运动”。在这里,“真实”是绝对的要求。其记写应准确无误,取信后世,力戒虚构编织、矫情伪饰。散文的这种“纪实性”,是“文体”和读者之间千百年来所达成的一种信任“默契”,是不可率性改动的。
散文需要写“实”,但写“实”并非终极目的。散文的真正用意或精神是在铺垫好这些“基石”后,向情感、精神等“形而上”的领域大胆进发,构建出一个精神或心灵的大厦!而这就是写“虚”。写“虚”,又可向两方面发展:一是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着力,走客观、向外的路,主“理”,重哲理感悟,求思想深邃,以理智的深刻、明澈取胜——杂文、随笔等走的就是此路;二是在“人类自身”的观照上着力,走主观、向内的路,主“情”,重人性开掘,求心灵净化,以情感的明净、深沉动人——艺术散文走的就是此路。
1、下列对“现代散文”的有关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郁达夫认为现代散文是作家心灵的真实流露,它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更能体现作家的个性。
B.现代散文以白话代替了文言,在文字形式上实现了大的变革,从而和世界文学同步对接。
C.现代散文大大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使散文这种文体获得了思想的大解放而走向辉煌。
D.“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个体对“自我”的发现,使现代散文不再只是“代圣贤立言”的文章。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散文是虚实结合的艺术,它既要建立在作家的生活基础之上,又要写出作家的情感、精神。
B.现实生活是作家营造精神家园的基石,散文应该真实地表现这种生活,而不能矫情、虚构。
C.散文的用意是表现出人的精神感悟和情感世界,并以此打动人,所以写实并不是散文的真正目的。
D.杂文和随笔着力于表现“人与社会”的关系,艺术散文则着力于表现作家自身的情感世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散文由于对“自我”的肯定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古代散文“自我”的地位并不突出。
B.郁达夫认为,文学作品都是变化了的作家的“自叙传”,因而他的散文都是其生活的真实再现,没有虚构和想象的成分。
C.以开掘人性、净化心灵为要务的散文深沉动人,这样的文章虚实结合,有着特殊的艺术魅力。
D.现代散文之所以广受读者喜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作品能依据“纪实性”原则,反映真实的生活,表达真挚的感情。
二、古诗文阅读。(32分)  
(一)文言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阅读材料一: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此计者?” 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出自《鸿门宴》
阅读材料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遂自刎。
——出自《荆轲刺秦王》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长于臣
B.良乃入,具告沛公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使子婴为相                  为击破沛公军
D.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5. 下列各组中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见: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风吹草低见牛羊
B.封:又欲肆其西封     函封之
C.遗:使人遗赵王书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D.比:比诸侯之列      朋比为奸
 6.下列划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其人居远未来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入不测之强秦       D.复为慷慨羽声
7.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后长达五年斗争的开端,一开始从刘邦和项羽的兵力对比,可以看出项羽占有绝对优势,战争的主动权在项羽手中。故事的开端是曹无伤告密。
B.刘邦本来是一个贪财好色之人,但是攻进咸阳之后,却“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想收买人心而争夺天下。
C.刘邦面对张良传来的项伯密报,一时间显得手足无措,但面对项伯时所表现出的一系列言行举止我们又可见到刘邦很有心计,善于随机应变的一面。
D.刘邦借项伯的嘴向项羽表明自己“日夜望将军至”,“不敢倍德”,可见刘邦对项羽由衷地尊敬。来到鸿门宴后的一番道歉之词更可以看出他对项羽非常恭顺、虔诚。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5分,共10分)
(1)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
(2)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9、这首诗选择了哪些意象、表现了景物哪些特点?(6分)
10、诗中的“山客”是怎样的心境?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          。(《沁园春•长沙》)
(2)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为国捐躯的精神:          ,         ! (《荆轲刺秦王》)
(3) 惨象,               ; 流言,               。(《记念刘和珍君》)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徐光宪:一生“扎根”稀土
“科学家中有两种人,一种是‘工匠’,还有一种是‘大师’。前者的目光局限在具体的研究中。而后者则研究科学的哲学层面。徐光宪就是后者的境界。”徐光宪的学生严纯华院士说。
1920年 ,绍兴城徐家的第四个儿子出生,曾就读于政法学院的徐宜况给儿子取名“宪”,与姓、辈合起来,就是“徐光宪”。宪,是法中最高的。
徐光宪十几岁的时候,徐家家道中落,徐光宪在父亲的影响下,抱着想要成为一名工程师的愿望,考入了杭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土木科。杭州高工位于浙江大学西南角。与浙江省立图书馆仪一门之隔,在繁重的课程之外,徐光宪和他的同学们常常跑到图书馆去借书自习,学习知识如饥似渴。 
不久,抗战爆发,杭州沦陷,杭州高工随之解散。1938年夏天,徐光宪转学至宁波高工,继续艰难的求学之路,吃、住、上课都在一座小寺庙里。1939年,徐光宪又辗转到了上海,晚上做家教谋生,白天到大学听课。为了省钱,他考取了学费最便宜而且有奖学金的交通大学。当时的交通大学一部在法租界的震旦大学教室上课,上海租界是血气氤氲的孤岛——租界内的中国同胞既要承受日军刺刀的威胁和“思想战”的巨大压力,还要忍受外国人的欺辱。然而在这座孤岛内,徐光宪和同学们挤在简陋的教室里解析艰涩的化学方程式,用残留下来的仪器做实验,大家学习的热情格外高涨。在那期间,徐光宪做了大量的习题,徐光宪曾说,“这些学习对我打下基本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一生受用不尽”。 
在交大的整整四年,徐光宪都是班上的第一名。大学毕业后,徐光宪以两门功课满分的成绩考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修量子化学,由于成绩特别优异,还获校聘助理。在这里,他迎来了学术生涯的第一个高峰。
1951年3月,徐光宪凭借论文《旋光的量子化学理论》获得博士学位,从入学到获得博士学位,他只用了短短的两年零八个月。年轻的徐光宪面前是一派锦绣前程,然而,他毅然选择了回国。 
1960年,为适应国家原子能工业发展的需求,他将核燃料萃取化学作为自己新的研究方向,为打造北大技术物理系这一“核科学家的摇篮”做出了历史性贡献。1972年,为扭转我国稀土工业的落后状况,他又转向稀土分离方法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一辈子搞稀土,我喜欢,把咱们宝贵的资源利用得更好,这是一种乐趣。”2009年,在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徐光宪感慨地说:“它紧紧连着我和祖国。”   
据学生们回忆,徐光宪授课细致认真,一口绍兴味的普通话,耐心细致地推导和解释问题。他总结了很多公式和定理,而且每一课都要拿出一份清楚的讲义。但是有不少学生在中学阶段学的是俄语,英语功底薄弱,徐光宪便常常督促学生加强英文文献的阅读,有时候,他还要亲自修改学生论文的英文摘要。
“文化大革命”期间,徐光宪被打成特务,他的学生也受到牵连和迫害。在一次批斗会上,他突然站起来大声说道:“我保证自己百分之百不是特务,也保证他们不是特务。”他的“顽固不化”保护了一批学生,由7络自己带来了危险—一整整半年,他被关在北大一隅的一个房间里,常常被提去问话到深夜,第二天一大早又要起床接受劳动改造。
20世纪80年代中期,徐光宪创立串级萃取理论,并运用于实际生产。这一全新分离方法,使我国单一稀土产量猛增,一时间,国际单一稀土产品价格暴跌,国外的稀土垄断公司不得不减产、停产甚至破产,中国的世界稀土强国地位一举确立。
晚年的徐光完一直呼吁保护稀土资源。2005年,徐光宪联合师昌绪等14住院士,撰写《关于保护白云鄂博矿钍和稀土资源,避免黄河和包头受放射性污染的紧急呼吁》。两次上书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并多次深入白云鄂博地区调研,这份建议很快得到温家宝的批复。
(选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12、(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开头引用严纯华的评论,表现出徐光宪在具体的科学研究以及研究科学的哲学这两个层面所表现出的人生境界。 
B.徐光宪的父亲徐宜况曾就读于政法学院,对法中最高的宪有着深刻理解,因此在给儿子取名时,便选择了“宪”。 
C.徐光宪学术生涯的第一个高峰是在交通大学实现的,毕业时,他 以两门功课满分的成绩考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D.回国后,徐光宪曾转而研究核燃料萃取化学,为打造“核科学家的摇篮”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推动了国家原子能工业的发展。 
E.徐光宪创立的串级萃取理论用于实际生产后,打破了国外稀土公司的垄断,稀土产品价格暴跌,中国的世界稀土强国地位得以确立。 
13、(2)请简要概括徐光宪这一人物的主要形象特征。(6分) 
14、(3)文中详细介绍徐光宪在交通大学求学的这段经历有什么作用?(6分) 
15、(4)文中说:“一辈子搞稀土,我喜欢,把咱们宝贵的资源利用得更好,这是一种乐趣。”徐光宪这句话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内涵?请谈谈你的认识及从中得到的启示。(8分)

第II卷

五、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6、下列字音字形有错的一组是(  )(3分)
A.青荇(xìng)  团箕(jǐ)     戮力     玉玦 
B.火钵(bō) 拊(fǔ)心   莅临     峥嵘
C.浪遏(è)飞舟  颓圮(pǐ)   忤视 彳亍 
D.卮(zhī)酒  弄(lòng)堂    喋血     桀骜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王勃在滕王阁盛会上,当众挥笔而书,率尔成章,于是《滕王阁序》喷薄而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熠熠生辉。
B.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一些单位或个人在食品安全方面,屡屡将社会大众的生命置之度外,唯利是图。
C.中国京沪高速铁路6月30日正式通车,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海外许多媒体给予了高度评价,然而日本《产经新闻》却不赞一词,反而说是“盗版新干线”,真是大言不惭。
D.宋代画家李公麟在他的《放牧图》中重复性手法运用很突出,这种背景与主题间的强烈对比正是画家惨淡经营的匠心所在。
18.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B.《史记》中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王,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 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称霸一时,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
C.《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作者是战国末期的刘向。
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 北向座,张良则为侍坐。从座次可看出双方力量的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建设的启动,对道路、交通、媒体、通信等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相关,长沙商业圈无疑也将面对重新洗牌的机会。
B.平衡是事物发展的一种规律,不能违背,过得好的人都活在平衡的哲学里;能否保持平衡的状态,是人生的大智慧,这是我们必须谨记的真理。
C.器官移植事业走向法治化是大势所趋。“依法治国,推进中国器官移植事业改革”成为此次中国OPO联盟研讨会的主题。
D.据有关方面报道,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学博览会,它用语言输入,用太阳能供电,具有高雅、时尚、小巧、环保的功能。
20、下面这副对联的下联结构已经被打乱,请调整其短语或短语内部的顺序,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3分)
下联内容: 
红雨  树边  小苑西回  一庭佳丽  莺唤起  看池边绿树  此间有舜日尧天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调整后的下联: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请你从《烛子武退秦师》、《鸿门宴》、《荆轲刺秦王》中任意选择一个人物形象来进行评价。(不少于50字)

六、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是否有一本好书,至今令你难忘?是否有一位老师,常常让你回想?写写你的真事,说说你的真话,抒抒你的真情!请以“难忘一书”或“难忘一师”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答案
1.B,张冠李戴,“从而和世界文学同步对接”是由于散文在内容上对“自我”的发现。
2.D,曲解文意,艺术散文观照的是“人类自身”,而不只是作家自身的情感世界。
3.B,过于绝对,“都是其生活的真实再现,没有虚构和想象的成分”错。
4.B(乃,都可解释为“就”)
 5.C(遗,“送交,交付”)
6.C(不测:古今异义相同,译为“难以预料,表示凶险”)
7.D(理解错误,情感态度不明确)
8.(1)现在人家有了大功,却要攻打他,这是不讲信义。不如趁此机会好好对待他。
(2)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膛。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
9.意象:红桃、绿柳、落花、啼莺;(2分)特点:诗中有画,绘形绘色(2分);动静结合,情景交融(2分)
10.闲适恬静(2分)结合具体诗句分析2分。
11.(1)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已使我目不忍视了;尤使我耳不忍闻。
12.(1)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答A、C不给分。
【解析】A项,文中有“徐光宪就是后者的境界”,因此选项中“两个层面所表现出的人生境界”表述错误。C项,“学术生涯的第一个高峰是在交通大学实现的”张冠李戴,第一个高峰应该是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这一时期实现的。E项,“稀土产品价格暴跌”说法不严密,文中说的是“国际单一稀土产品价格暴跌”。)
13.【解析】①求知若渴,从小树立坚定的目标,并为之刻苦学习;②热爱祖国,放弃国外的锦绣前程,毅然回国,在核燃料萃取化学和稀土工程研究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③讲课细致认真,备课充分,关心学生。(每点2分,共6分)
14.【解析】①揭示了他上交通大学是“为了省钱”这一原因,照应了前面其“家道中落”的现实;②以租界内学习环境的恶劣,反衬出他和他的同学们学习热情的高涨;③在这期间,他做了大量的习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校期间年年得第一,突出其学习成绩优异,也为后文写其卓越贡献做了铺垫。(每点2分,共6分)
15.【解析】(共8分,意思对即可)精神内涵:这句话表现了徐光宪对科学事业的热爱、对国家的热爱。正是因为自己热爱科学、热爱自己的国家,所以,他才能带着喜欢和乐趣,不断努力地探索,最终取得巨大的成就。
启示:一个人如果能结合国家的需要,积极投身到自己喜欢的事业中去,就能够经营好自己的人生,在自己的领域里收获属于自己的风景。
16.A团箕(jī)
17.D【解析】A率尔成章率尔:不经思索,随意地。不假思索,下笔成文。形容写文章粗疏草率,不认真。
B置之度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褒义。
C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
D惨淡经营:形容极端艰苦地从事诗文创作,也形容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
18.C【解析】(“作者是战国末期刘向”错误,应为“西汉末年刘向编定”)
19.C【思路解析】:A项,不合逻辑,“道路”包含在“交通”中,不能并列。B项,两面对一面,应删掉“能否”。D项,搭配不当,“高雅、时尚、小巧”不属于“功能”。
20.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21.略
22.写作指导:
要求一.讲一个完整的故事。构思精致巧妙,情节引人入胜。记叙文要完整生动地叙述故事。情节的发展要有自然性、合理性和完整性。
要求二.塑一个鲜活的人物。把人物写得鲜活,有血有肉。除了对人物与事件进行叙述以外,要进行细致深入的描写。描写人物常用的方法是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等等。
要求三.作一番生动的描写。记叙文中的描写,包括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等等。
要求四.抒一段动人的情感。在记叙的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对所记叙的人和事抒发感情,常见的间接抒情方法有叙事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三种。抒情文字有时在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 (112.101.191.167)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上一个『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下一个『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