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题(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苏教版)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题(卷)(九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苏教版)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题(卷)(考查范围:1-2单元,各有侧重)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卷上答题;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一、积累运用(18分)1.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肇庆(zho)污垢(gu)圩子(yū)秕谷(ǐ)B.淙淙
试题预览
(苏教版)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题(卷)
(考查范围:1-2单元,各有侧重)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运用(18分)
1.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肇庆(zho )  污垢(gu)   圩子(yū)    秕谷( bǐ )
  B. 淙淙(cóng) 贮藏(chù)   精髓(suì) 惘然(wàng)
  C. 和煦(xù)  寒噤( jìn)  袅袅(niǎo)   剔透(tī)
  D. 古刹(sà) 应酬(chóu)  苍穹(qióng) 恍惚(huǎng)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鱼惯    乏味    张皇     分道扬镳    
B.清朗    愉悦    祭祀     登峰造极
C.柔曼    挺拨    寓所     狼狈不堪
D.孕育    拾级    嶙峋     消声匿迹
3.依次填入下面文中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甘肃张掖的焉之山为葱郁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盖,山上林海松涛,    ;山下沟壑纵横,    ;山谷之中,獐、鹿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尚有钟山寺、玉皇殿    松林山峰之中    不可多得的消夏避暑、游览观光之胜地。
    A.碧波无际  清泉淙淙  点缀  实为
    B.清泉淙淙   碧波无际  位于  实为
    C.碧波无际  清泉淙淙  位于  可谓
    D.清泉淙淙  碧波无际  点缀  可谓
4、默写(6分)
(1)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___________________;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时。
(3)羌笛何须怨杨柳, 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春色未曾看。
(5)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
5、列一段话中的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下来。(2分)
①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写作兴趣,我校语文组举行了以“文学与生活”为主题的文学交流活动。本次活动内容丰富,有优秀书籍推介,有学生作品展览,有生活剧表演等等。②通过这次文学交流活动,使同学们明白了要写好作文,就要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道理。
  语句①应改为:                                                          
  语句②应改为:                                                       
6.名著阅读(2分)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用(      )来选拔官员的,她第四次出游来到了(      )(国名)。
二、综合性学习   (6分)
  7、以传统文化为核心资源的原创节目——《中国成语大会》在2014年广受好评。请你参加以“传承文化,走进成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  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材料二  如今,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被忽视,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成语印章的人以外,很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
材料三  《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文正认为: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①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2分)
②在《中国成语大会》猜成语节目中,主持人要求同组两人,一人用两个字的词描述,另一人根据描述在最短时间内猜出成语。在猜“鹤立鸡群”成语时,甲组选手用 “禽鸟”“出众”描述;乙组选手用“站着”“众多”描述,你认为哪组描述好?为什么?(3分)
③仿照例句写话。(2分)
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它像             ,
                      。
三、  阅读(4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8-----11题(12分)
     我对黑暗的柔情 
迟子建
①我回到故乡时,已是晚秋的时令了。农人们在田地里起着土豆和白菜,采山的人还想在山林中做最后的淘金,他们身披落叶,寻觅着毛茸茸的蘑菇。小城的集市上,卖棉鞋棉帽的人多了起来,大兴安岭的冬天就要来了。
②窗外的河坝下,草已枯了。夏季时繁星一般闪烁在河畔草滩上的野花,一朵都寻不见了。母亲侍弄的花圃,昨天还花团锦簇的,一夜的霜冻,就让它们腰肢摧折,花容失色。
③大自然的花季过去了,而居室的花季还在。母亲摆在我书房南窗前的几盆花,有模有样地开着。蜜蜂在户外没有可采的花蜜了,当我开窗通风的时候,它们就飞进屋子,寻寻觅觅的。不知它们青睐的是金黄的秋菊,还是水红的灯笼花?
④那天下午,我关窗的时候,忽然发现一只金色的蜜蜂,它蜷缩在窗棂下,好像采蜜采累了,正在甜睡。我想都没想,捉起它,欲把它放生。然而就在我扬起胳膊的那个瞬间,我左手的拇指忽然针刺般地剧痛,我意识到蜜蜂蜇了我了。
⑤蜜蜂走了,它留在我拇指上的,是一根蜂针。蜂针很细,附着白色的絮状物,我把它拔了出来。我小的时候,不止一次被蜜蜂蜇过,记得有一次在北极村,我撞上马蜂窝,倾巢而出的马蜂蜇得我面部红肿,疼得我在炕上直打滚。
⑥别看这只蜜蜂了无生气的样子,它的能量实在是大。我的拇指顷刻间肿胀起来,而且疼痛难忍。我懊恼极了,蜜蜂一定以为我要置它于死地,才使出它的撒手锏。而蜇过了人的蜜蜂,会气绝身亡,即使我把它放到窗外,它也不会再飞翔。我和它,两败俱伤。
⑦我以为疼痛会像闪电一样消逝的,然而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到了晚饭的时候,我的拇指仍然锥心刺骨地疼。天刚黑,我便钻进被窝,想着进入梦乡了,就会忘记疼痛。然而辗转着熬到深夜,疼痛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像涨潮的海水一样,一浪高过一浪。我不得不从床上爬起,打开灯,察看伤处。我想蜜蜂留在我手指上的蜂针,一定毒素甚剧,而我拔蜂针时,大约拔得不彻底,于是拿出一根缝衣服的针,划了根火柴,简单地给它消了消毒,将针刺向痛处,企图挑出可能残存着的蜂针。针进到肉里去了,可是血却出不来,好像那块肉成了死肉,让我骇然。想到冷水可止痛,我便用冷水冲拇指。这招儿倒是灵验,痛感减轻了不少,十几分钟后,我回到了床上。然而才躺下,刚刚缓解的疼痛又傲慢地抬头了,没办法,我只得起来。病急乱投医,一会儿抹风油精,一会儿抹牙膏,百般折腾,疼痛却仍如高山的雪莲一样,凛冽地开放。我泄气了,关上灯,拉开窗帘,求助于天。
⑧已经是子夜时分了,如果天气好,我可以望见窗外的月亮,星星,可以看见山的剪影。然而那天阴天,窗外一团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人的心真是奇怪,越是看不见什么,却越是想看。我将脸贴在玻璃窗上,瞪大眼睛,然而黑夜就是黑夜,它毫不含糊地将白日我所见的景致都抹杀掉了。我盼望着山下会突然闪现出打鱼人的渔火,或是堤坝上有汽车驶过,那样,就会有光明划破这黑暗。然而没有,我的眼前仍然是沉沉的无边的暗夜。
⑨我已经很久没有体味这样的黑暗了。都市的夜晚,由于灯火作祟,已没有黑暗可言了;而在故乡,我能伫立在夜晚的窗前,也完全是因为月色的诱惑。有谁会欣赏黑暗呢?然而这个伤痛的夜晚,面对着这处子般鲜润的黑暗,我竟有了一种特别的感动,身上渐渐泛起暖意,有如在冰天雪地中看到了一团火。如今能看到真正的黑暗的地方,又有几处呢?黑暗在这个不眠的世界上,被人为的光明撕裂得丢了魂魄。其实黑暗是洁净的,那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繁华,亵渎了圣洁的黑暗。上帝给了我们黑暗,不就是送给了我们梦想的温床吗?如果我们放弃梦想,不断地制造糜烂的光明来驱赶黑暗,纵情声色,那么我们面对的,很可能就是单色调的世界了。
⑩我感激这只勇敢的蜜蜂,它用一场壮烈的牺牲,唤起了我的疼痛感,唤起了我对黑暗从未有过的柔情。
⑾只有这干干净净的黑暗,才会迎来清清爽爽的黎明啊。(原文有删改)
8、作者被蜜蜂蛰了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变化,阅读文章,填写表格。(3分)
时间 作者态度 产生原因
下午蛰后 (   ①    )
惋惜  1.疼痛难忍
2.(     ②         )
午夜时分 感激 1.唤起了我的疼痛感
2.(      ③        )
9、文章开头为何要从故乡的秋景写起?(3分)
                                                                               
                                                                               
10、赏析下面句子:(3分)
病急乱投医,一会儿抹风油精,一会儿抹牙膏,一会儿又涂抗炎药膏,百般折腾,疼痛却仍如高山的雪莲一样,凛冽地开放。
                                                                               
                                                                               
11、结合原文谈谈你对文章中真正的黑暗以及人为光明的理解,并说说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18分)
奶奶的粽子
韩逸萌
①“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的歌谣是清晨的布谷鸟起得调,脆生,清亮,故乡从仲夏夜的梦中醒来,惺忪中瞅见阶前的青草里,缀满昨夜露珠的清香。 
②奶奶的细碎的步伐,踩一地晨露的湿润,粗糙的手掌摩挲着我绒软的头发,我想在清凉的晨风中再赖会儿床,可端午的歌谣已在奶奶的厨房里吟唱,睡意便在那芬芳之中忽而散去。 
③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清香,墨绿的叶子有竹叶可爱的形状和艾草气味的清爽,奶奶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白瓷的盆里,再浇一壶滚烫的水,水汽升起,携裹着袅袅清香,如同沸水冲茶,将叶里蕴着的香气点染出来,那香气就像活了一般,在奶奶手里,清香原来可以生长。 
④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饱满,此时都相互倚着,慵懒得沉甸甸,像是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不消残酒。奶奶的粽子简单至极,只放红枣和糯米,青翠的叶裹红白的馅,不腻不甜,原始、纯粹,却有着独特的甘醇,令我的童年深深迷恋。 
⑤我着迷的是奶奶包粽子的过程,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轻轻一弯,便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一撮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颗红枣点在 米中,再一撮米盖在上面。奶奶不会让枣露出米外,于是红枣的汁液不会流出,全都浸在米里,不放糖,却更香更甜。奶奶的大手紧紧捏着盛满馅的粽叶,一根线绳 紧紧绕过,缠两圈,系住,便成了一个精巧的四个角的粽子。我赶紧捧过来,细细地看,满心满眼地喜欢。我也试图包一个,铺好粽叶,弯成小圆锥,放米和枣,去 总是捏不住粽叶,缠不紧线,总是漏了米,或者包成了三个角的平面。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端午的阳光照在奶奶的背上,我坐在奶奶投下的影子里想,享一辈子福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奶奶包的粽子…… 
⑥粽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响,是端午的歌谣最贴切的唱腔,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在整个院子上空,我不住地扒在门口张望,奶奶说,妮儿不急,越煮越香。 奶奶的粽子包了三层叶,煮的时间越长,米越软糯,越能浸透叶的清香。奶奶把火烧得细长,我在过午的温热中睡去……醒来时,粽子便已煮好,奶奶已经凉在盘 里。我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要用一只来做量词,轻轻拉一下,线绳便解落,展开粽叶,精致的四个角的粽子煮得透亮,微微地染了青绿, 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得甜糯,我不爱吃红枣,奶奶用筷子轻轻划出,只留下那被枣浸得微红甜香的米。奶奶说小孩儿吃了肚胀,便用那粗粗硬硬的手轻轻 揉着我吃得圆滚滚的肚子…… 
⑦我在端午的歌谣中成长,门前的小树隔年盈尺,奶奶却在我的鲜嫩反衬下日渐白头。我后来吃过八宝粽、蛋黄粽、鲜肉粽,却都不及奶奶的粽子有着最纯粹 的清香;我后来见过长长的竹筒粽、缠着五彩线的迷你粽,却都不及奶奶那过着错落搭开的三层粽叶。奶奶的粽子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⑧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隔着时光和故乡,与我相思凝望。 
12.本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 ,围绕这个线索,作者依次写了奶奶为包粽子做精心准备、奶奶包粽子的灵活、煮粽子的漫长、我睡醒后吃粽子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13.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4.阅读文章,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 
(1)联系语境,揣摩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我轻轻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  
                                              
(2)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2分) 
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  
                                              
15.奶奶的粽子无论配料还是做工都“简单至极”,为什么却会“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3分)  
                                              
16.在作者心里,故乡是奶奶手中一只只香甜的粽子。对于青春年少的你来说,故乡又是什么呢?请用一段话描述你对故乡的理解。(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少于40字)(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2分)
杨氏力守项城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日:“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谁守?”侃日:“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扬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则谁守(      )(2)诚主也(      )
(3)夺贼之财而食其食(      ) (4)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      )
18.“/”给文中划线句断句(限断两处)。(2分)
   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兵与财皆无,将若何?
                                                                           
②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20.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杨氏是个怎样的人。(4分)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 21——22题(4分)
送 友 人
李 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21.诗中的“孤蓬”与“     ”都喻指题目中的“友人”。(2分)
22.全诗抒写了作者对友人                        的情感。(2分)
四、作文 (50分)
23. 题目:时时想起你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答案)
一、(18分)
1、C(2分) 
2、B(2分)
3、A (2分)
4. (1) 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
(2)芦蒿满地芦芽短(3)春风不度玉门关(4)笛中闻折柳(5)君子好逑
(6分)
5、①句: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写作兴趣 ②句:通过这次文学交流活动,同学们明白了要写好作文,就要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道理 (或“这次文学交流活动,使同学们明白了要写好作文,就要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道理”)(4分)
6、跳绳比赛  慧骃国(2分)
二、综合性学习   (6分)
7、①答案略。能抓住“有价值”“值得学习和推广”两方面概括即可。②甲组好。(2分)
理由示例:甲组既提示了成语用字,又提示了成语的意思,暗示性比较强。(2分)
③答案略。须使用比喻句且句式一致。(2分)
三、(46分)
(一)(12分)
8. ①懊恼 ②蛰过了人的蜜蜂,会气绝身亡③唤起我对黑暗的柔情(3分)
9.写故乡的秋景,意在交代大自然的花季已经过去,而居室的花季还在,(1分)为蜜蜂飞入书房埋下伏笔(1分);然后引起下文,引出了蜜蜂蜇“我”的情节(1分)
10.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被蜜蜂蜇去的剧烈疼痛,引发了后文由于疼痛对黑暗的柔情感悟(3分)
11.真正的黑暗是洁净的,是上帝送给了我们梦想的温床;人为的光明是指人们在夜晚人为地制造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奢侈,是糜烂的的光明。作者感情:不主张过度消费,对灯红酒绿,夜夜笙歌奢侈生活的厌恶,她崇尚健康洁净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圣洁生活的向往和追求。(3分)
(二)(18分)
12.奶奶的粽子(或粽子);我对奶奶的思念。(4分)
13.文章开头先用歌谣点明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与结尾互相呼应;(2分)然后用环境描写渲染了故乡端午节清晨的美好景象,自然引出下文对童年的怀念,为奶奶早起包粽子做铺垫。(2分) (共4分)
14.(1)一个“捧”字,细致传神地写出了“我”对奶奶的粽子的喜爱和珍惜之情。
(2)朴实的语言描写,体现了奶奶的慈爱和对孙女的疼惜,表达了奶奶希望孙女过上幸福日子的美好愿望。(共4分)
15.因为奶奶的粽子是我儿时最美好、最温馨的回忆,一直伴随着我长大;奶奶的粽子有着独特的甘醇,那种纯粹的清香沉淀在心里,让我留恋难忘;奶奶的粽子包含着浓浓的温暖和关爱,也寄托着“我”对奶奶的思念。(3分)
16.示例一:故乡是妈妈手中那碗热腾腾的手擀面,每一根都是我长长的思念,无论走到哪里,那种芳香都会让我沉醉留恋。 
示例二:故乡是春雨中静默沉睡的小村庄,青瓦窄巷,是一串柔美的音符,一个倾城的绮梦,一抹浅笑的时光。(3分)
(三)(12分)  
17.(1)那么(2) 确实 (3)吃(4)一起。(2分)
18.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2分)
19.①军队与钱财都没有了,该怎么办?
②叛贼失势了,接着全都逃跑了。项城的人没有伤亡。(4分)
20.大敌当前,杨氏劝丈夫不逃避,能设身处地为胥吏、百姓着想,并能激发起众人保卫家园的士气,可见她是一个深明大义、有勇有谋、热爱国家的人。(4分)
参考译文:建中四年,项城被叛军所围困。县官李侃不知怎么才好。他的妻子杨氏说: “您是县官,叛贼到当守卫;力量不足,即使死了,也是忠于职守。您假如逃跑,那么谁来守城?”李侃说:“军队与钱财都没有了,该怎么办?”杨氏说:“假如不守住,县城将被叛贼抢夺去?粮仓里储藏的都成了叛军的积蓄,政府的财库都成了他的财产,百姓都成了他们的士兵,国家还有什么呢?夺取贼兵的财物,吃他们的粮食,重赏鼓励敢死的士兵,那一定能成功的。” 于是在庭院召集胥吏百姓。杨氏说:“县官,确实是一城之主,虽然如此,任期满了就离职而去,不像吏人百姓那样。吏人百姓,都是本地人,祖坟在这里,应该相互出力死守这个县城,怎能忍心丧失自身而成为叛贼俘虏呢?”众人都流泪答应了。召集了几百人,李侃带领他们守城。项城是小地方,没有长戟劲弩精良武器,没有高城深沟来固守。叛贼气焰嚣张,率领他们的士兵将要跳过城墙而攻下项城。此时守城士兵用普通的弓箭射贼人,射中了他们的统帅,落马而死。叛贼失势了,接着全都逃跑了。项城的人没有伤亡。
(四)
21. 浮云   (2分)    
22.依依惜别(依依不舍)(不舍)(2分)
四、作文 (略)(50分) (219.145.124.210)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顺义九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高一语文试卷』  下一个『顺义一中2016-2017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三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