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五首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古诗五首(七年级上册 语文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古诗五首1.看拼音写汉字。huàn游人____xiāo湘_____qí路_____bìn毛_____城què_____烂kē人______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城阙辅三秦()(3)数声风笛离亭晚()(4)何当共剪西窗烛()(5)病树前头万木春()3.根据课文填空。(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是_________
试题预览
古诗五首
1.看拼音写汉字。
huàn游人____            xiāo湘_____         qí路_____
bìn毛_____          城què_____        烂kē人______
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2)城阙辅三秦(       )
 (3)数声风笛离亭晚(       )      (4)何当共剪西窗烛(       )
 (5)病树前头万木春(       )
3.根据课文填空。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数声风笛离亭晚,____________________。
 (4)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学常识填空。
(1)《夜雨寄北》的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他是唐朝一位有着独特成就,对后世产生过巨大影响而大家的评价又极为不同的诗人。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人,初唐四杰之一。初唐四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乐天就是__________。其学习民歌写成的《竹枝词》等诗具有新鲜活泼、健康开朗的显著特色,情调上独具一格。
(5)《淮上与友人别》的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官右拾遗,历都官郎中。

 5.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首联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城阙指长安,送别之地,五津采用借代手法,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
 B.在长安而望五津,可望并不是实写,这是诗人的想象,使人感到气象宏伟。
C.既望中可见,则此行并非远别,因而有不必伤别之意,这两句为全诗奠定了抒情基调。
 D.这两句承题,叙将别之时的景象,借景抒情,有依依不舍之意。

6.对《淮上与友人别》一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诗人在扬州(即题中所称淮上)和友人分手时所作。和通常的送行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往潇湘(今湖南一带),自己则北向长安。
B.依依袅袅的柳丝,牵曳着彼此依依惜别的深情;蒙蒙飘荡的杨花,惹动着双方缭乱不宁的离绪,勾起天涯羁旅的漂泊之感。
C.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等同音字的有意重复,构成了一种既轻爽流利,又回环往复,富于情韵美的风调,使人读来既感到感情的深永,又不显得过于沉重与伤感。
D.三、四两句,从江头景色收转到离亭别宴,侧面抒写握别时的情景。驿亭宴别,酒酣情浓,席间吹奏起了凄清怨慕的笛曲。即景抒情。 

7.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理解错误的一组是(    )
A.首联叙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与朋友一来一往之间显示出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
B.颔联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之长,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C.颈联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正像他在另外的诗里所写的: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他这棵病树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D.尾联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意思是说,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姑且借酒浇愁吧。

8.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诗创设了一幅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解析:这两句诗由眼前孤灯听雨的冷寂之境升发开去,驰骋想象,在对未来无限欢欣的憧憬中收束全篇。但这种神往,更显今宵之苦;而未来对今宵之苦的回味,又会倍增重逢的欢乐。
    参考答案:面对巴山的凄风苦雨,诗人想象到什么时候能够还乡,和友人夜坐西窗之下,共剪灯芯烛花,畅淡中又提起现在在巴山夜雨中的孤苦心境。这情景是想象中的回味,这回味又慰藉了眼前巴山夜雨中孤苦的心。真是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创设了一个与友人团聚的欢乐情景,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心情的郁闷、孤独、苦寂。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本诗押韵的字是__________,韵脚是__________。
   




 解析:律诗的二、四、六、八句的最后一字必须押韵,押韵的字的韵母或韵尾必须相同。
    答案:津、人、邻、巾  in
2.这是一首送别诗,交代送别地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虚写景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
   





解析:首句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辅,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第二句点出友人之任的处所--风烟迷蒙的蜀地。诗人巧用一个望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安,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地,这就暗寓了惜别的情意。
    答案: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3.这首诗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是(    )
A.悲伤流泪      B.离愁别绪     C.深厚情谊        D.黯然伤别

解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把前面淡淡的伤离情绪一笔荡开。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答案:C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问归期是__________问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解析: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友人的来信,信中说盼望他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乡。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道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答案:友人  李商隐  友人对李商隐的殷切思念
5.巴山夜雨四字的重复,实际上是意境的深化,第一次是表现诗人__________,第二次是表现诗人__________,体现了诗人切盼回归的心情。
    
解析:第一次夜雨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达他对友人的无限思念,是实写;第二次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是虚写。
    参考答案:对现实的感受  它日对此时此地此景的回味

深层探究《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淮上与友人别》表达的情怀有什么不同?
    解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虽是送别之作,但表现的情感不同于一般离别的情感,非常爽朗豪壮。《淮上与友人别》写得比较哀婉。
参考答案:《淮上与友人别》通过写春天里的离别,表达了作者和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通过对别离赴任友人的宽慰和劝勉,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豁达态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从大处落笔,气势雄浑,对将要离别的友人进行宽慰和劝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了一种豁达的态度,诗的格调比较昂扬。《淮上与友人别》就近写景,情景交融,表达的是分别上路、愁上心头的惜别,诗风比较细腻、哀婉。





《论语》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 ________    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_________     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共二十篇。与     、       、      并称“四书”。 
    2.孔子,名____  ,字_____  ,_____   时期_____   人,春秋末期的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家思想的创始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_______   ”。 
二、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论语(    )    不亦说乎(    )   不愠(    )  不惑(    )  
不逾矩(    )(    )  不思则罔(    )  不学则殆(    )   
 好之者(      )  
 三、解释加横线词语。 
1. 学而时习之(           )       2.有朋自远方来(         )           
3.人不知而不愠(        )(          )     4.不亦君子乎?(               )   
    5.三十而立(                 )      6.四十不惑(       )    
 7.不逾 矩(       )(       )    8.温故而知新(       )(       ) 
 9.学而不思则罔(       )          10.思而不学则殆(       )       
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        )     
12.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14.择其善者而从之(        )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                通       ,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       ,意思是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       ;今义:          。 
    2.温故而知新(古义:        ;今义:               
3.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        ;今义:         。 
    4.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        ;今义:             
五、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__________________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_________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113.221.100.52)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语文版 七年级 上册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上一个『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管仲列传》质量检测』  下一个『苏教版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