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高二必修五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成都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中期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李小芳审核人: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第1~3題。在治国理念上,儒家主张“为政以德”,非常注重教化的作用。儒家经典有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试题预览
成都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中期考试
高二年级 语文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李小芳         审核人: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第1~3題。
在治国理念上,儒家主张“为政以德”,非常注重教化的作用。儒家经典有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以此为目的,为政者必须是深谙儒家伦理道德且身体力行者。正所谓“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换言之,任用大量儒家知识分子是实行儒家治国理念的前提和保证。在立国前后忙于征战的阶段,辽、夏、金所任用的儒学人才是通过扣留使者、招降纳叛、主动投靠等方式获得的。为满足对儒学人才的大量需求,在政权稳固之后,也只有仿效中原王朝推行科举制度了。金朝在其第二任皇帝太宗时期就已经开始实行科举取士了。《金史》记载:到了“世宗、章宗之世,儒风丕变,庠序日盛,士由科第位至宰辅者接踵”。儒家知识分子在金朝社会的繁荣发展中起到了很大作用,辽朝和西夏也都实行了科举制度。
 深受儒学熏陶的官吏们是儒家治国理念的贯彻实施者,而最高统治者皇帝,是治国理念的决策者。辽朝“为政以德”的例子很多。在建立辽朝之前,契丹民族的社会组织形式还是类似奴隶制的部落联盟。与此相应,直到辽代初期还在实行严刑峻法,带有明显的奴隶制法律特征。到了辽代中期,随着吸收汉文化的深入,景宗和圣宗针对辽初的“重法”,开始主张“慎刑”“宽法律”。例如,原来契丹习惯法允许主人对奴隶随意处置。统和二十四年辽圣宗下令:“若奴婢犯罪至死,听送有司。其主无得擅杀”。重熙元年辽兴宗又下令:“奴婢犯逃,若盗其主物,主无得擅黥其面”。这些法律条文的修订有利于改善奴隶的待遇,是辽代法律汉化的结果。在西夏,其法律的儒化倾向也很类似。
 金朝皇帝大都儒学修养较高,其中贯彻儒家治国理念最为突出者,当属史称“小尧舜”的金世宗。金世宗主张“为政以德”“宽仁”治国。大定四年,尚书省上奏,“大兴民男子李十、妇人杨仙哥并以乱言当斩”。世宗皇帝批复说,“愚民不识典法,有司亦未尝叮咛告诫,岂可遽加极刑”,最后的处理结果是“以减死论”。他还曾下诏给有司:“朕惟人命至重,而在制窃盗赃至五十贯者处死,自今可令至八十贯者处死”,提高死刑的量刑标准以示对人命的看重。但是,世宗也并非一味“宽仁”。他还曾说过:“夫朝廷之政,太宽则人不知惧,太猛则小玷亦将不免于罪,惟当用中典耳”;又说:“帝王之政,故以宽慈为德。然如梁武帝专务宽慈,以至纲纪大坏。朕常思之,赏罚不滥,即是宽政也,余复何为。”因此,金世宗主张的是治国执法宽猛相济,而这正符合儒家“德主刑辅”的理念。为了贯彻儒家的“礼治”主张,金朝在法律上也很注意维护儒家的伦理道德。大定二十三年,“尚书省奏,益都民范德年七十六,为刘祐殴杀。祐法当死,以祐父母年俱七十余,家无侍丁,上请。上曰:‘范德与祐父母年相若,自当如父母相待,至殴杀之,难议末减,其论如法。’”而世宗皇帝以刘祐不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由坚持依法判刘祐死罪。这显然是出于对儒家伦理的维护。鉴于熙宗、海陵王都是死于政变,世宗也很注意宣扬儒家的忠孝观念。他多次告诫皇太子及亲王等:“人之行,莫大于孝悌”。世宗还下令颁行用女真文翻译的儒家经典。                        (节选自李玉君《儒学与北方民族政权的治国理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治国理念上,儒家主张“为政以德”,注重教化,要求为政者必须是深谙儒家伦理道
   德且身体力行者。
B.金朝皇帝大都儒学修养较高,贯彻儒家治国理念,金世宗主张“宽仁”治国,甚至提高死刑的量刑标准。
C. 金世宗维护儒家伦理道德,刘祐殴杀范德后,考虑到刘祐一死则刘祐的父母无人赡养,曾建议免刘祐死罪。
D.在政权稳固后,因为不能满足对儒学人才的大量需求,辽、西夏、金也仿效中原王朝推行科举取士制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 儒家治国理念的贯彻需要儒学人才,北方民族政权推行科举后,大量儒学人才正是其实行儒家治国理念的贯彻实施者。
  B. 北方民族政权在立国前后的征战阶段,就对汉儒看重,通过扣留使者、招降纳叛、主动投靠等方式获得了儒学人才。
  C.在辽朝建立之前,契丹的社会组织形式还类似奴隶制,直到辽代初期还在实行带有明显奴隶制法律特征的严刑峻法。
  D.金世宗以梁武帝为借鉴,认为帝王之政,要以宽慈为德,严明赏罚,不能走极端,这符合儒家的“德主刑辅”理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金朝兴办学校培养了大量的儒家知识分子,他们可通过科举入仕,对金朝社会的繁荣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B.辽代法律条文的儒化倾向,有利于改善奴隶的待遇。到了辽代中期,当奴婢犯法,其主人不能随意处置。
  C.金世宗注意宣扬儒家的忠孝观念,曾下令颁行用女真文翻译的儒家经典,希望女真人知晓儒家伦理道德。
  D. 北方民族政权学习中原的儒家治国理念,体现了该民族政权在治国理念上对儒学的全面认同和积极运用。
二、古代文言及现代诗阅读(4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之然也(弯曲)  其曲中规(合乎) 砺(磨刀石)
B.不复挺(直)者  声非加疾(快)  知(同“智”)明
C.绝江河(横渡)  驽马十驾(劣马)  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D.金石可镂(雕刻)  假(拥有)舆马者  风雨兴焉(起)
5.下列成语中的“备”字意义与“圣心备焉”的“备”相同的一项是(  )
A.德才兼备      B.有备无患
C.攻其不备   D.求全责备
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三段和第四段启示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的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
B.从文章第四段我们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文章的第三段,荀子通过几个比喻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D.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排比、对比、对偶、夸张等多种修辞方法。
    
7、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5分)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8~11题。
                      长安秋望
                          赵嘏
                云雾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①。
【注】①南冠、楚囚:《左传•成公九年》:“楚子重侵陈以救郑。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后以“南冠、楚囚”为囚徒的代称。
8.结合诗歌前三联简要分析本诗在写景上主要运用了哪三种艺术手法?(6分)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共14分,每空1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这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这两方面写出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声音哀怨凄惨,色彩冷艳清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                      ”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4)韩愈在《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两句指出了士大大大夫耻学于师的原因。
(5)李商隐的《马嵬》(其二)中,运用普通百姓过上幸福生活而天子不保宠妃的典故,形成对比的句子是:                        ,                       。
(6)《寡人之于国也》中批判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句子是:
                      ,                        。 
(7)《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鞋                    (刘庆邦)
有个姑娘叫守明,十八岁那年就定了亲。定亲的彩礼送来了,是几块做衣服的布料。
媒人一走,母亲眼睛弯弯的,说:“给,你婆家给你的东西。”
“谁要他的东西,我不要!”
“不要好呀,我留着给你妹妹作嫁妆。”
妹妹跟过来,要看看是什么好东西。守明像是捍卫什么似的,坚决不让妹妹看,她把包被放进箱子,啪嗒就锁上了。
家里只有自己时,守明才关了门,把彩礼包儿拿出来。她把那块石榴红的方巾顶在头上,对着镜子左照右照。她的脸红通通的,很像刚下花轿的新娘子。想到新娘子,不知为何,她叹了一口气,鼻子也酸酸的。
按当地的规矩,守明该给那个人做一双鞋了。她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她把那个人的鞋样子放在床上,张开指头拃了拃,心中不免吃惊,天哪,那个人人不算大,脚怎么这样大。脚大走四方,不知这个人能不能走四方。她想让他走四方,又不想让他走四方。要是他四处乱走,剩下她一个人在家可怎么办?她想有了,把鞋做得稍小些,给他一双小鞋穿,让他的脚疼,走不成四方。想到这里,她仿佛已看见那人穿上了她做的新鞋,由于用力提鞋,脸都憋得红了。
“合适吗?”
那个人说合适是合适,就是有点紧。
“穿的次数多了就合适了。”
那个人把新鞋穿了一遭,回来说脚疼。
“你疼我也疼。”
 那个人问她哪里疼。
“我心疼。”
那个人就笑了,说:“那我给你揉揉吧!”
她赶紧把胸口抱住了。她抱的动作大了些,把自己从幻想中抱了出来。摸摸脸,脸还火辣辣的。
瞎想归瞎想,在动剪子剪袼褙时,她还是照原样儿一丝不差地剪下来了。
第一次看见那个人是在社员大会上,那个人在黑压压的会场中念一篇稿子。她不记得稿子里说的是什么,旁边的人打听那个人是哪庄的,叫什么名字,她却记住了。她当时想,这个男孩子,年纪不大,胆子可够大的,敢在这么多人面前念那么长一大篇话。她这个年龄正是心里乱想的年龄,想着想着,就把自己和那个人联系到一块儿去了。不知道那人有没有对象,要是没对象的话,不知道喜欢什么样的……
 有一天家里来了个媒人,守明正要表示心烦,一听介绍的不是别人,正是让她做梦的那个人,一时浑身冰凉,小脸发白,泪珠子一串串往下掉,母亲以为她对这门亲事不乐意,守明说:“妈,我是舍不得离开您!”
 媒人递来消息,说那个人要外出当工人,守明一听有些犯愣,这真应了那句脚大走四方的话。此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还,她一定得送给那人一点东西,让那个人念着地,记住她,她没有别的可送,只有这一双鞋。
那个外出的日期定下来了,托媒人传话,向她约会。她正好亲手把鞋交给那个人。约会的地点是村边那座高桥,时间是吃过晚饭,母亲要送她到桥头去,她不让。守明把一切都想好了,那个人若说正好,她就让他穿这双鞋上路——人是你的,鞋就是你的,还脱下来干什么。临出门,她又改了主意,觉得只让那个人把鞋穿上诚试新就行了,还得让他脱下来,等他回来完婚那一天才能穿。
守明的设想未能实现.她把鞋递给那个人时,让那个人穿上试试.那个人只笑了笑,说声谢谢,就把鞋竖着插进上衣口袋里去了。直到那个人说再见,鞋也没试一下。那个人说再见时,猛地向守明伸出了手,意思要把手握一握。
这是守明没有料到的。他们虽然见过几次面,但从来没有碰过手。她犹豫了一会儿,还是低着头把手交出去了。那个人的手温热有力,握得她的手忽地出了一层汗,接着她身上也出汗了。那个人大概怕她害臊,就把她的手松开了。
守明下了桥往回走时,见夹道的高庄稼中间拦着一个黑人影,她大吃一惊,正要折回身去追那个人,扑进那个人怀里,让她的那个人救她,人影说话了,原来是她母亲.。怎么会是母亲呢!在回家的路上,守明一直没跟母亲说话。
后记:
我在农村老家时,人家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那个姑娘很精心地给我做了一双鞋。参加工作后,我把那双鞋带进了城里,先是舍不得穿,后来想穿也穿不出去了。第一次回家探亲,我把那双鞋退给了那位姑娘。那姑娘接过鞋后,眼里一直泪汪汪的。后来我想到,我一定伤害了那位农村姑娘的心,我辜负了她,一辈子都对不起她。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小说注重从细微处表现人的心灵秘密,守明照镜子时,“不知为何,她叹了一口气,鼻子也酸酸的”,寥寥数语,初恋少女的微妙心理就显露出来了。
B、小说善于使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守明的美好形象,就是在与母亲收人家的彩礼、偷偷监视女儿约会等一系列言行的鲜明对比中,逐渐凸显出来的。
C、小说擅长在平淡叙述中营造不平常的效果,守明与未婚夫分别后见一黑影,大吃一惊,原来是母亲,这一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情节就颇具匠心。
D、小说地方特色鲜明,尤其是“守明像是捍卫什么似的”“在黑压压的会场中念一篇稿子”等日常生活语言的大量使用,更增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E、小说善于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未婚夫和守明约会时随意把鞋插进口袋,分手时又主动与守明握手,表明他虽是一个农村青年却有现代意识。
(2)小说以“鞋”为中心叙亊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筒要分析〃(6分)
                                                                                 
                                                                                
(3)小说中守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6分)
                                                                                 
                                                                                
(4)文末“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还是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鉴于数字图书的发展及互联网在线教育的持续火爆,使得智能教育泡沫进一步扩大,引起了教育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
B.社会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系应是网络化和信息化的主要推动力和重要受益者,诸如学校、医院、媒体、行政机关等应是互联网服务的引导者和领先者。
C.几个关系到能否顺利择业的硬性指标摆在了毕业生面前:外语必须达到四级以上水平,要有计算机二级证书,要有专业资格证书……
D.杨康林在单位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下,广泛搜集资料,研读相关专业书籍,运用最新技术,改造设备,大大提高了车间生产效率。 
1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寒冬一过,气候转暖,家燕就从南洋、印尼、澳大利亚等地飞到我国各地筑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材料干燥后,就变得很坚硬,好像“混凝土”一样。
①白居易在诗里写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便生动地描述了这个场面
②从外面叼来泥丸子
③这时,雌雄家燕合力协作
④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家燕的泥巢,可以发现泥土里混有其他东西
⑤一个一个粘在屋梁等处,砌造成碗形的泥巢
⑥原来,家燕是用湿土混合着稻草、羽毛、毛发及唾液来筑巢的
A.③②⑤①④⑥     B.③⑤①②④⑥    C.①⑤④⑥②③     D.①④②③⑥⑤
1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如果说吃饭是一种物质需求,①           。这种需求由低到高可分为五个层次:休闲、信息、知识、思想和审美。人总是在精神上追求这五种东西。 ②             ,如同没有吃饭,会感到饥饿。由于阅读者的文化修养、职业特点不同,阅读的层次也不同。满足休闲有闲话、笑话等读物;满足信息有报纸;满足知识有专业的或普及的读物。③              ,可以是专门的思想理论和美学读物,也可以体现在其他各类读物中。
1
五、写作(60分)
   1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2016年2月16日,吉林省长春市某烧烤店老板张金彪主动致电某媒体,讲述了他8年来用开烧烤店利润捐资助学近20万元和被评为“长春好人”等事情,还说现在生意不好做,他已经兑出去两个大型烧烤店,但他表示捐资助学绝不会停。他希望媒体能够报道他的事迹,“表扬表扬”他;同时他申明“求表扬”不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是要通过表扬来让更多人知道他,感染其他人也去做好事。
 张金彪“求表扬”这一事件激起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不少网友为其点赞,认为公民做了好事就应大肆宣传,做好事“不留名”的时代已过去;也有网友吐糟,认为张先生纯属炒作,在为他的烧烤店打广告;还有网友认为,这样做虽有些不妥,但也无可厚非……
对于张先生这种“高调求表扬”的行为,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2015级半期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金世宗“曾建议免刘祐死罪”错,是金尚书省建议免其死罪,金世宗坚持依法判刘死罪。)
2.A(儒家治国理念的贯彻实施者是“深受儒学熏陶的官吏们”,“大量儒学人才”放大概念范围。)
3.D(“全面认同”错,绝对化;“积极运用”也值得商榷。) 
4、C(A项中“ ”意为:使……弯曲;B项中“疾”意为:强;D项中“假”意为:借助、利用。)
 5、 A(题干和A都当“具备”讲,B准备,C准备,D完备。)
6、D(没有夸张。)  
7.略
8. ①写景富有角度变化:首联全景描写长安,颔联仰视,颈联俯瞰。②融情入景,情景交融;选取秋天典型景物:残星、大雁、菊花、莲花,韵味清远,与思乡归隐的情感相契合。③写景动静结合、视听结合、匠心独运:流动的云雾宫阙,飞动的大雁,静静开放的紫菊,红花落尽的睡莲,秋意清冷、闲雅静穆中回荡哀婉悠扬的笛声,让人黯然神伤。④巧用修辞,比喻拟人的使用,借莲花、菊花的仪容,更好地表现伤感意绪。(以上各点答出一点给2分;每点关键术语1分,分析1分;答对三点得6分。)
9.尾联表达诗人故园之思、归隐之意。(一点1分,2分)写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简析尾联诗句内容,2分)此处用典故“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左传楚囚事,表达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点出术语“用典”1分) 
10.(1)观点一:作“弱”“昏”好。   
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现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②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观点二:作“健”“明”好。
 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②表现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11.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  
10.(1)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5)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7)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1. 
(1)
 
(2)【答案】①以鞋为纽带可以传递主人公守明的深情与期盼,有利于开展故事情节。②鞋就是主人公玉明感情的载体,聚集着她对那个人几近全部的爱。以“鞋”为中心有利于突出人物性格。③鞋是主人公守明心中爱情的替代品,是她爱的见证物。以“鞋”为中心有利于表达人物情感。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目要求回答的是“以‘鞋’为中心叙事写人”的好处,因此回答时既要扣紧“好处”作答,又不能忽视必须限制在“叙事写人”这两方面。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4) 
12.D。A项,成分残缺,删去“鉴于”。B项,搭配不当,“社会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系”与“受益者”搭配不当,可删掉“和重要受益者”。C项,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
13.A。横线后面“这种材料”显然指的是“稻草、羽毛、毛发及唾液”,所以⑥放在最后。备填句中的“白居易在诗里……”(第①句)是对燕子筑巢的描述,应承接在②⑤之后。 
14、16.答案示例:①那么阅读就是一种精神需求;②要不然他就会感到空虚;③而满足思想和审美这两个较高层次。 (42.89.192.19)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期中试卷


上一个『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高级中学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下一个『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