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平阳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重磅推荐:备战2021,高考一轮复习语文试题分类下载      ·2021高考一轮复习名师讲座免费试听,网罗所有重难点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浙江省平阳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高二必修五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平阳县第二中学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攒射cuán 蓬蒿gāo 踌躇chú 悄无声息qiāoB.编纂zuǎn 症结zhēng 妊娠shēn 长歌当哭dàngC.撇下pié 粘贴zhān 掺和chān 哭天抢地qiāngD.修葺qì
试题预览
平阳县第二中学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共 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攒射cuán 蓬蒿gāo 踌躇chú 悄无声息qiāo  
B.编纂zuǎn 症结zhēng 妊娠shēn 长歌当哭dàng
C.撇下pié 粘贴zhān 掺和chān 哭天抢地qiāng
D.修葺qì 绯闻féi 逶迤wēi 强颜欢笑qiǎng
2、以下选项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食不果腹       陨身不恤         脉膊      喋血
B.长相厮守       行影相吊         慵懒      讫今
C.相形见绌       张皇失措         仓促      平添
D.流光异彩       甘拜下风         沉湎      盘踞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刚才放的那几首歌都不大好听,只有这一首还差强人意。
B. 在校运会上,他顽强拼搏,一人勇夺三块金牌,这一成绩,真叫人不能不侧目而视。
C. 最近一段时间,在叙利亚发生的一系列耸人听闻的恐怖事件,再次给这个饱受社会动乱之苦的国家敲响了警钟。
D.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具有自动化生产、智能识别和系统操控等功能的工业机器人,正成为国内不少装备制造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人力成本上涨的利器。
B.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的问题。
C.如果一个省的文化系统能肩负起继承当地文化传统的使命,那么这个省的文化底蕴就会得到保持,而不至于中断和流失。
D.虽然有国家资源作支撑,但面临重重困难,国有企业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确实可说堪称不易。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魏晋时期,随着一股思想解放的浪潮,书法也实现了人性的觉醒,    ,    ,
    ,    。    ,    。这些当然不是王羲之一人的功劳,而是许多前人共同创造的结果。 
①所谓技术就是书体的成熟和技法的完善
②使书法具有高度的人文精神
③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把性情、襟度、风格寓于书法之中
④然而这种人文精神势必建立在技术的基础上
⑤就人文精神的建立而言,王羲之的功绩无疑是巨大的
⑥这对书法品格的提升起到巨大的作用
A.③⑥①②④⑤    B.③②⑥⑤④①      C.⑥①③⑤②④      D.⑥④⑤③①②
6.下面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表”只是纪传体史书中的一种体裁,如同现代史书的大事纪年表,比如《史记》就有“十表”。
B.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其文想象奇幻,汪洋恣意,善用寓言写作,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C.元杂剧男主角不称“生”,而称“末” ,女主角称“正旦”。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由男主角主演的戏称“末本”,由女主角主演的戏称“旦本”。
D.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剧作家,他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
7.以下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译文: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
B.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译文:又在庭院里错杂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往日的栏杆,也就增加了新的光彩。
C.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译文:山野中野马般奔腾的雾气,空中飞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中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
D.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译文:何况人的境遇随着自然造化而有好有坏,但最终都是一样到头的啊!古人说:“死生也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啊。”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①新石器时代前期的母系氏族社会大概相对说来比较和平安定,其巫术礼仪、原始图腾及其图象化的符号形象也如此。
②仰韶型和马家窑型的彩陶纹样,其特征恰好是这相对和平安定的社会氛围的反照。你看那各种形态的鱼,那奔驰的狗,那拙钝的鸟和蛙,特别是那陶盆里的人面含鱼的形象,它们虽明显具有巫术礼仪的图腾性质,具体含义已不可知,但从这些形象本身所直接传达出来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意识,却可以清晰地使人感到:这里还没有沉重、恐怖、神秘和紧张,而是生动、活泼、纯朴和天真,是一派生气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气派。
   ③仰韶彩陶的特点,是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多,其中尤以鱼纹最普遍,有十余种。据闻一多《说鱼》,鱼在中国语言中具有生殖繁盛的祝福含义,但闻一多最早也只说到《诗经》《周易》。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它进一步追溯到这些仰韶彩陶呢?屡见的多种鱼纹和含鱼人面,它们的巫术礼仪含义是否就在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长久不绝的祝福?
     ④其实,仰韶、马家窑的某些几何纹样已比较清晰地表明,它们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而逐渐变为抽象化、符号化的。由再现(模拟)到表现(抽象化),这正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也正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即是说,在后世看来似乎只是“美观” “装饰”而并无具体含义和内容的抽象几何纹样,其实在当年却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内容和含义,即具有非常重要的原始巫术礼仪的图腾含义的,具有复杂的观念、想象的意义在内。
   ⑤社会在发展,陶器造型和纹样也在继续变化。和全世界各民族完全一致,占居新石器时代陶器的纹饰走廊的,并非动物纹样,而是抽象的几何纹,即各式各样的曲线、直线、水纹、漩涡纹、三角形、锯齿纹种种。巫术礼仪的图腾形象逐渐简化和抽象化成为纯形式的几何图案(符号),它的原始图腾含义不但没有消失,并且由于几何纹饰经常比动物形象更多地布满器身,这种含义反而更加强了。可见,抽象几何纹饰并非某种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观念,这正是美和审美在对象和主体两方面的共同特点。
8.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母系氏族社会氛围反照了仰韶彩陶纹样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意识。
B.仰韶彩陶中的鱼纹明显包含了原始巫术礼仪的图腾性质。
C.闻一多先生把鱼的生殖繁盛的祝福含义追溯到了《诗经》《周易》。
D.新石器时代陶器器身上的某些几何纹饰比动物形象更多,其原始图腾含义得到加强。
9. 下列关于“有意味的形式”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有意味的形式”是一个经由再现到表现,再到写实,最后到符号化的积淀过程。
B.“有意味的形式”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以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居多,尤以鱼纹最为普遍。
C.“有意味的形式”原始巫术礼仪的图腾,具有复杂的观念、想象的意义在内。
D.在“有意味的形式”中,抽象几何纹饰并非某种形式美,而是内容中包含抽象形式,观念中有感官感受。
 10.从全文来看,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
A.母系氏族社会的巫术礼仪、原始图腾及其图象化符号形象是和平安定的。
 B.新石器时期的仰韶彩陶上的动物形象呈现出生气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气派。
C.仰韶彩陶中的鱼纹多达十余种,鱼纹意味着先民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的祝福。
D.由图腾形象抽象化而来的几何纹饰,原始的图腾含义逐渐消失。
 二、语言表达(共4分)
11、以下是某中学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的一段主持词。仿照画线部  分的句式,在空缺处补写相应的语句。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语意相关。(4分)
学生甲:老师,您坚守一方净土,用粉笔书写忠诚,默默无闻;
学生乙:老师,您勤耕三尺讲台,     ①     。 
学生甲: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付出的辛劳;
学生乙:    ②    。 
三、阅读理解(共30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4小题,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4分)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遂西入秦。上《谏逐客书》,始皇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同文书,治离宫别馆,周遍天下。明年,始皇巡狩,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
    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李斯喟然而叹曰:“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骛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
    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游。丞相斯、中车府令赵高兼行符玺令事,皆从。少子胡亥爱,请从,上许之。余子莫从。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高乃谓丞相斯曰:“上崩,赐长子书,与丧,会咸阳而立为嗣。书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足以为寒心。善者因祸为福,君何处焉?”斯乃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嗟乎。独遭乱世,既以不能死,安托命哉”于是斯乃听高。高乃报胡亥曰“臣请奉太子之明命以报丞相,丞相斯敢不奉令。”于是乃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丞相,立子胡亥为太子。胡亥即位,以赵高为郎中令,常侍中用事。
    赵高畏其权重,案治李斯,谤其欲裂地而王,二世以为然。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仰天而叹曰:“嗟乎!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昔者桀杀关逢龙,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宜矣。且二世之治岂不乱哉!”
    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叹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太史公曰: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斯知六艺之归,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适立庶。诸侯已畔,斯乃欲谏争,不亦末乎。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
                                      (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有删减)
1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治离宫别馆,周遍天下          治:建造
B. 上不知其骛下,遂擢至此          擢:提拔
C. 少子胡亥爱,请从,上许之          爱:受宠
D. 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          执:执行  
 13.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李斯喟然而叹曰                      某所,而母立于兹
B.与丧,会咸阳而立为嗣                俺今日将莺莺与你             
C.斯乃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D.吾以忠死,宜矣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李斯为求功名西入秦川,上逐客书而被秦王重任。在秦始皇统一帝国的过程中,李斯运筹帷幄,居功至伟。
B. 李斯任丞相,权重天下。听说其子李由告假归家,百官纷纷前来拜望,致使李斯门前车水马龙,盛况空前。
C. 始皇在出行途中驾崩,李斯与赵高合谋,藏匿了给扶苏的书信和符玺,并且篡改诏书,立胡亥为太子。
D. 李斯虽有开国之功,但是施行严法酷刑,合谋赵高,篡逆王位,因此被判腰斩。司马迁认为这是罪有应得。
 
15.翻译以下句子(5分)
(1)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2分)
(2)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6分)
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 
              朱成玉
     临终时,祖母颤巍巍地示意我们点上一根儿蜡烛,说要和它一起熄灭。我不知道祖母此举有何深意,只知道那个时候经常停电,而一根蜡烛的价钱是5分钱。用5分硬币换来祖母临终前的一段光明,我觉得也算是蛮值当的。
  祖母没有活过那根蜡烛,先它一步,咽了气。祖母的脸上露出久违的微笑,酒窝像一朵莲花。她奋力伸出手去,骨瘦如柴的手,指着我们,像菩萨的手,伸到我们中间。
  祖母去了,电却来了,电灯照亮所有人的忧伤,却再也照不亮祖母的前额。
  父亲吹灭了蜡烛,说:“留着这根蜡烛,等出灵的时候,点着它,给你奶奶在那边照个亮儿。那边太黑了。”
  那边是哪边?父亲又没去过,怎么就知道那边是黑的?年少的我满是疑惑,可是看着一张张因为悲伤而严肃异常的脸,我又不敢问太多。
  父亲似乎看出我的疑惑,接着说:“你奶奶这一辈子苦啊,在晦暗的地方呆得时间太长了。” 
  祖父和祖母结婚后不久便当了兵,然后杳无音信,祖母一生没有再嫁,独自一人养大父亲和叔叔。因为祖父当的是国民党兵,所以,“文革”的时候,祖母免不了受了很多红卫兵的“声讨”和欺辱。祖母忍受着尘世带给她的一切苦楚,正如她那苦命的村庄,终日沉默,一言不发,只有无限猛烈的狂风抽打它时,它才勉强挣扎一下。
  是的,偶尔她也会喋喋不休地怨恨:“你个傻瓜蛋子,哪怕当个逃兵也好啊,不知道家里有等你的娃儿吗?”
  她在村庄里扎下根去,哪都不去。她说就算临死前最后一刻,也要等着祖父,她就那么执拗地信着,祖父还活着。
  那段日子,祖母常常去当铺。从最开始的手镯,到后来的银饰,甚至她最割舍不下的香炉、银制的烟袋锅,都一一典当出去,只为了让她的孩子们不挨饿。为了孩子,她把自己典当得干干净净,空剩一副嶙峋的瘦骨。
  老了,本想着该享享清福,却不想又得了重病。
  祖母卧床不起,躺在床上,谁都可以推开她的门进去,看她躺在床上的狼狈的样子。尽管在她年轻时,扣个扣子都要避开人的眼睛,更不会像许多女人那样,在人前奶孩子。日子再穷,祖母都不会让她的衣服有一点脏和一丝褶皱。
  祖母是个极其干净的人,大家闺秀,年轻时候有洁癖,她的床,别人坐过之后,她都要重新洗一遍。每天会洗好几遍手和脸,爱用香皂。可是她老了,病了,臭气在体内生发。她的所有器官都坏了,功能丧失,大便经常要由父亲和叔叔轮流用手指头抠出来。每当这时候,祖母只能无可奈何地拉被子遮脸。有时候她会像疯子一样发火,有时候会像小孩一样哭。一生的尊严,劈里啪啦全毁了。
  最难熬的是夜。一切都停了下来,唯独疼痛,还在漫无边际地爬。
  祖母在黑暗中忍着疼痛,她的手紧紧攥着,她的嘴紧紧咬着被子,她不喊叫,她心疼她的儿孙,不想让自己的喊叫惊醒了我们。
  祖母在黑暗中,被疼痛戳醒,就那么睁着眼睛,我想,她的脑海中定是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往日时光,这岁月的皮影戏,终于要演到最后一幕。
  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祖母在黑暗里对抗疼痛的方式,竟然是给我们一粒粒地嗑瓜子,早上醒来,她的枕头边儿上堆满了很大的一堆瓜子仁儿。只有早晨,她才能睡一会儿,我们轻手轻脚,从她的枕头边搬走一座山,尽量不弄出一点儿声响来。
  想起父亲说的话,祖母更多的时光都是在黑暗里,而她并没有因此消沉,照样带领我们把日子过得柳暗花明,风生水起。说白了,祖母是一个可以驾驭苦难的人,这苦难的烈马,一旦驯服,可以驮一个人奔往幸福。
  在黑暗里又怎样?那就去做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
  这是祖母的哲学。
16.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17.祖母具有怎样的品德?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4分)
18.文章以“倾听黑暗的蜡烛”为题有哪些妙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
19.文章以“这是祖母的哲学”作为结尾,那么“祖母的哲学”是什么?请结合本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4分)
四、名句默写(16分)
2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恨相见得迟,                   。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2)吾闻之,                 ,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3)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                        ?
4)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                 ,考之行事,            ,上计轩辕,下至于兹,……凡百三十篇。
5)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 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6)故九万里,                 ,而后乃今培风;                      ,而后乃今将图南。
7)闾阎扑地,                  ;舸舰迷津,                         。
8)                      ,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                            。
五、作文。(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① 欲望是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欲望是生存的动力,也是毁灭的根本。对此许多学者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对知识的渴望如同对财富的追求,越追求,欲望就越强烈。   
                                                                      ——斯特恩

② 生活中有两个悲剧:一个是你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另一个则是你的欲望得到了满足。 
                                                                 ——肖伯纳

③欲望是人遭受磨难的根源。诚然,欲望可以使人得到欢乐和幸福;但这欢乐、幸福的背后     
    却是苦难,乐极是要生悲的;一切欲望实现之后,却也免不了灾难。
                                                            ——尤素福•西巴伊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谈谈你对“欲望”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注意】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平阳二中2016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答案
1.B 
A选项:蓬蒿hāo   悄无声息qiǎo  
C选项:撇下piē    粘贴zhān 
D选项:绯闻fēi
2、C 
A脉搏   B形影相吊  迄今  D流光溢彩
3、A
差强人意:勉强让人满意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应该是“骇人听闻”的误用
不期而遇:期:约定时间。事先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没有指定的时间地点,让人感觉突如其来。句中用来指春雨,使用对象错误。
4、C
A解决人力成本上涨难题
B如何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从而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
D可说堪称重复赘余
5、B
根据语境,接下来应谈的是“书法与人性”的关系,③②⑥应是一体的;⑤是对王羲之在建立人文精神方面的总结;④①的顺序主要根据“技术”一词来确定。
6.C
表同时也是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表白心迹,陈请谢贺
庄子是道家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属于悲喜剧,不是悲剧
7. D
何况人的寿命随着自然造化而有长有短,但最终都要完结!古人说:“死生也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啊。”
8. A 
主客颠倒,原文说“仰韶型和马家窑型的彩陶纹样,其特征恰好是这相对和平安定的社会氛围的反照”。
9.C 
A.由第四段“由再现(模拟)到表现(抽象化),由写实到符号化“可知,“再到写实”与原文不符,“再现(模拟)”对应 “写实”,“表现(抽象化)”对应“符号化”。
B.原文第三段说“仰韶彩陶的特点,是动物形象和动物纹样多,其中尤以鱼纹最普遍,有十余种”。
D文末说“抽象几何纹饰并非某种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观念”
10. B 
A.原文为“新石器时代前期的母系氏族社会大概相对说来比较和平安定,其巫术礼仪、原始图腾及其图象化的符号形象也如此”,而A项扩大了母系氏族的范围。
C.原文第三段“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把它进一步追溯到这些仰韶彩陶呢?像仰韶期彩陶屡见的多种鱼纹和含鱼人面,它们的巫术礼仪含义是否就在对氏族子孙‘瓜瓞绵绵’长久不绝的祝福”,原文作者的观点是商讨性的,并没有完全肯定
D.“原始的图腾含义逐渐消失”与原文不符,原文第五段说“它的原始图腾含义不但没有消失,并且由于几何纹饰经常比动物形象更多地布满器身,这种含义反而更加强了”。

11. (示例1)①用汗水浇灌希望,孜孜不倦
②诗词歌赋,颂不完您带来的感动
(示例2)①用双手托起未来,无怨无悔
②赤橙黄绿,画不完您多彩的人生
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例句中的隐性条件。如第一处画线句中的“默默无闻”与“坚守”照应,所以①处仿写的语句中的成语也应与“勤耕”照应。第二处画线句中的“加减乘除”是数学学科中的用语,因此,②处的仿句也应是某一学科的内容。

12.D执:押解
13.D
A:连词,表修饰   代词,你的
B动词,等到      动词,给
C连词,于是  副词,竟然
D连词,因为
14.D,因果关系错误,李斯被判腰斩,是因为赵高欲除掉李斯。
15.翻译:命令赵高写好诏书给公子扶苏,书信都已封好,但还没交给使者,秦始皇就去世了。
人们都认为李斯忠心耿耿,冤受五刑而死,但我仔细考察事情的真相,却和世俗的看法有所不同。

参考译文: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年少时,李斯跟从荀子学习治理天下的学问。学业完成之后,李斯估量楚王是不值得侍奉的,而六国国势都已衰弱,没有为它们建功立业的希望,就西行前往秦国。李斯呈奉《谏逐客书》,秦王采用了他的计谋,他的官位也升到廷尉之职。二十多年,终于统一天下,尊称秦王为“皇帝”。皇帝又任命李斯为丞相。统一文字,在全国各地修建离宫别馆。第二年,始皇又四处巡视,平定了四方少数民族,这些措施,李斯都出了不少力。
    李斯的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守,儿子们娶的是秦国的公主,女儿们嫁的都是秦国的皇族子弟。三川郡守李由请假回咸阳时,李斯在家中设下酒宴,文武百官都前去给李斯敬酒祝贺。门前的车马数以千计。李斯慨然长叹道:“唉呀!我听荀卿说过‘事情不要搞得过了头’。我李斯原是上蔡的平民,街巷里的百姓,皇帝不了解我才能低下,才把我提拔到这样高的地位。现如今做臣子的没有人比我 职位更高,可以说是富贵荣华到了极点。然而事物发展的极点就要开始衰落,我还不知道归宿在何方啊!”
    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出行巡游。丞相李斯和中车府令兼符玺令赵高都随同前往。小儿子胡亥很受宠爱,要求随行,始皇答应了。七月,秦始皇达到沙丘,病得非常严重,命令赵高写好诏书给公子扶苏,书信都已封好,但还没交给使者,秦始皇就去世了。赵高就对丞相李斯说道:“始皇去世,赐给长子扶苏诏书,命他到咸阳参加丧礼,并立为继承人。诏书未送,皇帝去世,还没人知道此事。皇帝赐给长子的诏书和符玺都在胡亥手里,立谁为太子只在于你我的一句话而已。您听从我的计策,就会长保封侯,并永世相传,现在放弃这个机会而不听从我的意见,一定会祸及子孙,足以令人心寒。善于为人处世的人是能够转祸为福的,您想怎么办呢?”李斯于是仰天长叹,挥泪叹息道:“唉呀!偏偏遭逢乱世,既然已经不能以死尽忠,将向何处寄托我的命运呢!”于是李斯就依从了赵高。赵高便回报胡亥说:“我是奉太子您的命令去通知丞相李斯的,他怎么敢不服从命令呢!”
    赵高畏惧李斯位高权重,(于是)查办李斯,诬陷李斯想要裂地为王,二世认同这种做法。李斯被捕后并套上刑具,关在监狱中,仰天长叹道:“唉呀!可悲啊!无道的昏君,怎么能为他出谋划策呢!从前夏桀杀死关龙逢,商纣杀死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死伍子胥。这三个大臣,难道不忠吗!然而免不了一死,他们虽然尽忠而死,只可惜他们效忠的对象是昏君。现在我的智慧赶不上这三个人,而二世的暴虐无道超过了桀、纣、夫差,我因尽忠而死,也是应该的呀。况且二世治国难道不是乱政吗!”
    于是二世就派赵高审理惩处李斯案,查问李斯和儿子李由谋反的情状,将其宾客和家族全部逮捕。二世二年七月,李斯被判处五刑,判在咸阳街市上腰斩。李斯绑出牢门时,跟他的次子一同被押解,回头对次子说:“我想和你再牵着黄狗一同出上蔡东门去打猎追逐狡兔,又怎能办得到呢!”于是父子二人相对痛哭,三族的人都被处死了。
    太史公说:李斯以一个里巷平民的身份,游历诸侯,入关为秦国效力,抓住机会,辅佐秦始皇,终于完成统一大业,李斯位居三公之职,可以称得上位高权重。李斯知道儒家《六经》的要旨,不致力于政治清明来弥补皇帝的过失,却依仗他显贵的地位,阿谀附合,推行酷刑峻法,听信赵高的邪说,废掉嫡子扶苏而立庶子胡亥。等到各地已经群起反叛,李斯才想直言劝谏,这不也是下下策吗!人们都认为李斯忠心耿耿,冤受五刑而死,但我仔细考察事情的真相,却和世俗的看法有所不同。否则的话,李斯的功绩真的要和周公、召公相提并论了。

16、把“酒窝”比作“莲花”写出祖母临终与祖父“相会”时的安详与满足
以“奋力伸出手”“骨瘦如柴”“像菩萨的手”特写祖母的手,表现出祖母为家人耗尽一生心血,临终前对亲人的眷恋与不舍。
(答出一点给1分,两点给3分,其他答案只要符合情理均可)
17、①坚韧顽强:认为祖父活着,终生不嫁以等待;通宵给我们嗑瓜子以对抗疼痛 。
   ②充满母爱:苦难岁月,为了孩子,把自己典�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期中试卷


上一个『浙江省宁波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下一个『浙江省台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统练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管理员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话:13958889955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