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九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基础运用(每小题2分,共14分)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⑴—⑶题。(共6分)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①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
试题预览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基础运用(每小题2分,共14分)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⑴—⑶题。(共6分)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①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②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③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④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⑴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呜咽(yē)  波涛(pō)    B.呜咽(yē)  波涛(bō)
C.呜咽(yè)  波涛(pō)    D.呜咽(yè)  波涛(bō)
⑵文中划线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可以换成“琢磨”,两个词的发音一样,意思也一样;
B.可以换成“琢磨”,两个词的发音不同,意思却一样;
C. 不可以换成“琢磨”,两个词的发音不同,意思也不一样;
D. 不可以换成“琢磨”,两个词的发音相同,意思却不一样。
⑶对文中各句修辞手法的判断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第①句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天上星星的闪亮耀眼。
B.第②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人格化的表现出山峰的高大雄伟。
C.第③句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高峻群山包围着幽深峡谷的情形。
D.第④句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将夜晚山间的各种声响写的丰富细腻。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⑴—⑷题。(共8分)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一诗,写的就是到一个老朋友的庄园去做客。这首诗没用什么典故,没有精细的刻画,对仗也不讲究工整。这首诗的诗味在哪里?找不到。就像盐融化在水里一样,喝起来有咸味,【甲】     看不见盐在哪里。为什么写得这么朴素呢?关键在他描写的对象,他表达的主题,就是朴实无华的田家生活。【乙】     诗人必然要写得朴素,才能吻合这种内容。
⑴文中【甲】【乙】两处应填上关联词,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并    既然      B.并    所以
C.但    所以      D.但    既然
⑵文中“重阳日”是指重阳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这一天人们应该做什么,回答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登高    喝菊花酒          B.吃粽子  划龙舟
C.吃元宵   赏花灯           D.踏青    扫墓
⑶对下面书法作品的字体特点,评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字形扁方,蚕头雁尾      B.体正势圆,因形立意 
C.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D.楷草之间,飘逸易识
⑷孟浩然的这首诗,让小明联想到了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他想用个对偶句概括这两首诗,可他只想出了一句,是“菊花绕农舍,老人频祝寿”,下一句怎么也想不完整,请你帮他补全。(2分)
  答:茱萸插满头,              。

二、填空题(共14分)
3.根据提示写出古诗文的上下句(7分)
⑴                ,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
⑵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⑶池上碧苔三四点,                     。(晏殊《破阵子》)
⑷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夫们想家却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⑸李清照的《武陵春》中被词论家称赞为写愁“创意出奇”的充满夸张意味的句子是             ,             。
4.根据提示,补全下列《论语》中的名句(任选7小题回答,共7分)
⑴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
⑵子曰:“                 ,斯害也已。”
⑶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无勇也。”
⑷子曰:“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⑸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⑹子曰:“              ,小人比而不周。”
⑺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                   。”
⑻曾子曰:“慎终,追远,                   。”
⑼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          。” 
⑽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        。”
⑾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远耻辱也。” 
⑿子曰:“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三、名著阅读(共10分)
5.阅读《三国演义》,完成⑴—⑵题(每空1分,共6分)
⑴“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说的是《三国演义》中      和      的故事。这个故事是             。(3分)
⑵“三国”的故事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由此衍生出许多短小精炼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歇后语,请在横线处填上与之有关联的人物:
   ▲   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   借箭------有借无还
   ▲   绣花------粗中有细
6.阅读《红岩》,完成⑶—⑸题(4分)
⑶《红岩》里的      在被捕之前,把笤帚挂在窗口。
      A.成岗      B.刘思扬     C.许云峰
⑷为了保存实力,装疯卖傻,忍辱负重,在黑暗环境里继续巧妙斗争的是    
      A.余新江    B.华子良     C.李敬原
⑸根据选段内容选择恰当的一项:
      (  甲  )扭头向外察看,只见茶园门口,人丛里夹杂着几个形迹可疑的人。再往门外一望,一眼看去:便衣特务封锁了市场的所有通路。猛然见到甫志高守在门外,领着两个陌生人正要挤进茶园。他知道情况不妙,便两手按住桌沿,低声地神色不变地说:“老李,马上通知转移,甫志高叛变了!”……他丢开报纸,从拥挤不堪的人丛中站起来,仿佛一点也没有发现危险似的,缓步向甫志高走去。
选段中的“甲”指的是         ( A.彭松涛   B.徐鹏飞   C.许云峰)他长期从事地下党工运领导工作,他具有的特点是        (A.热爱生活、情趣高雅、品德高尚    B.忍辱负重、坚贞不屈、聪明伶俐    C.嫉恶如仇、百步穿杨、大义凛然     D.沉着镇定、果断勇敢、顾全大局)  

四、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7-10题(共12分)
[甲]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乙]
项籍①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②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籍:项羽的字。②项梁:项羽的叔叔 
7.下面每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B.皆已失期             不期而遇
C.学万人敌             敌众我寡          
D.梁与籍俱观           与时俱进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⑴广故数言欲亡              ⑵尉果笞广           
⑶梁以此奇籍                ⑷虽吴中子弟         
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4分)
⑴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译文:                                              
⑵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译文:                                              
10.【甲】【乙】两个文段塑造了陈涉和项羽两个英雄人物。请在文中找出表现陈涉远大抱负的句子                                   ;表现项羽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                                     。(2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伍铜匠》一文,完成11-13题。(12分)
伍铜匠
    ⑴伍铜匠是皖北人,刚到我们这里时还不满十八岁。那时我们这里四面环水,交通很是不便。乡亲们要想买个物品,非得坐船渡过盘龙河,再走上十多里的土路,才能在邻近的集镇采购到想要的东西。因此,当伍铜匠摇着铜串子走进我们村时,立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⑵“小铜匠,给换个脸盆吧。”
    ⑶“小铜匠,给做个铜勺吧。”
    ⑷“好咧,好咧。”伍铜匠笑眯眯地应答着,随即在主人家的门前稳稳地放下担子,生起炭火忙碌起来。
    ⑸伍铜匠从小师从名匠,学得一手绝妙的手艺,祭器、文具、日用品几乎是无所不能。再加上他爱动脑筋,能够根据主人的喜好设计出各种形状和纹饰,所以很快赢得乡人的赏识,后来还赢得了一位姑娘的芳心。
    ⑹相中伍铜匠的那位姑娘是盘龙乡出名的美人,年纪轻轻的,家中的门槛就快被媒人踏破。但姑娘不为所动,却对伍铜匠情有独钟。
    ⑺伍铜匠没有辜负姑娘的厚爱,入赘①不久就被推举参加县里的技术比武活动,并以一座创意独特、做工精巧、玲珑剔透的铜摆件《耕牛闹春》,捧回“能工巧匠”金色奖牌。
    ⑻文革期间,大队干部找到伍铜匠,请他帮宣传队打制一面铜锣。伍铜匠从未打制过响器,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他特地到县剧团考察,回来后潜心研究,反复试验,终于打制出一面音质清纯、音域宽广的铜锣。送到宣传队一试,声音浑厚似虎啸,立时倾倒现场所有的人。后来这事不知怎么传了出去,附近市县的一些剧团和宣传队纷纷慕名前来订货。一时间伍铜匠家门庭若市,热闹非凡,很有点“盘龙铜贵”的意思。
    ⑼自从伍铜匠顶起门户,无论是三年自然灾害,还是十年动荡岁月,一家人从来没有饿过肚皮。不仅如此,伍铜匠还创造了第一个购买家电,第一个建造楼房,第一个装上电话,儿子第一个考上大学的盘龙纪录。
    ⑽好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弹指间伍铜匠已到了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这时,包括铜匠在内的许多古老行当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伍铜匠望着闲置已久的铜匠担子,想着曾经享誉八方的快乐时光,心中常常有说不出的落寞。不过平心而论,伍铜匠还是很满足如今的小康生活的。如果不是“菩萨”事件,伍铜匠的晚年也许不会有太多的涟漪。
    ⑾那日,伍铜匠下海经商的大儿子突然带回一个陌生人。陌生人见到伍铜匠供奉的观音菩萨。两眼立刻发起光来。大儿子就对伍铜匠说:“爸,您知道吗?这个菩萨可是个宝贝呢。您看这造型、这包装,少说也有几百年。尤其难得的是它还有个款识。这位朋友说了,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起码要值三十万!爸,您这房子也该翻翻新了,我也想买辆新车,咱们不如把这菩萨卖了,让它发挥发挥作用。”
    ⑿“什么?你竟然想拿菩萨发财?亏你想得出!”大儿子的话让伍铜匠很生气。伍铜匠做生意时曾收到不少的古钱币和古玩意,那些东西已被识货的大儿子陆续淘走,如今陪伴在身边的只剩下这尊菩萨。铜菩萨是伍家的祖传之物,也是父母留给伍铜匠的唯一念想。大儿子竟然连传家之宝都不放过,伍铜匠岂有不恼之理!
    ⒀不料没过几天,二儿子也赶回家来。说是公司要提拔一些管理人员,不少人都在找关系钻门道。自己当了十几年业务员,这次如果再上不去,仕途算是完了。幸好头儿爱好收藏,咱就来个投其所好,把那尊菩萨送给他。
    ⒁“什么?用菩萨换官帽子?亏你想得出!”二儿子话还没说完,伍铜匠又一次翻了脸。
    ⒂老伴见了伍铜匠把两个儿子都得罪了,就嘀咕道:“你也真是的,什么事都认死理,这些东西将来还不都是他们的,你犯得着这么顶真?”
    ⒃伍铜匠说:“我就看不惯他们这德行,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不能让人家看我的笑话。”
    ⒄菩萨风波过去没几天,汶川发生了大地震。那些日子,伍铜匠天天心里发紧,有时还盯着电视掉眼泪。一日,伍铜匠的两个儿子同时回了家,说四川遭了大灾,党中央号召我们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咱们是不是把那个菩萨转让出去,让它更好地普渡众生。伍铜匠正苦于想不出办法援助灾区,儿子的话让他心里一动,踌蹰了一夜后,大清早就向儿子松了口。
    ⒅暑假期间,在县城上初中的孙子回家看望爷爷奶奶。饭桌上,孙子很惊奇地告诉爷爷,他的同学家里也有个和咱家一模一样的铜菩萨,而且那个同学的爸爸还是爸爸的领导。
    ⒆伍铜匠闻言愣住了,联想到大儿子的新车,二儿子的晋升,立刻明白了一切。
    ⒇伍铜匠蹒跚着走到门外,扒下门楣上“模范家庭”的牌牌,运足力气使劲一扔,那个牌牌在空中划了个漂亮的弧线,然后一头栽进路旁的河沟里……    
    【注】①入赘:男子到女家结婚并成为女家的家庭成员。
11.本文前半部分主要写了伍铜匠“享誉八方的快乐时光”,请结合文章内容完成填空。(3分)
⑴来到盘龙乡,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⑵                           
⑶                                  ⑷文革期间,打制能响的铜锣
⑸                            
12.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你对⒇段划线语句的理解。(4分)
答:                                                            
13.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怎样塑造了伍铜匠的形象。(5分)
答:                                                            

(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16小题。(10分)
【材料一】
中国人讲究饮茶,在茶具的选择和制作上也讲究集实用与美感于一体。瓷质茶具有传热慢、不易炸裂、既保温又不烫手、质地细腻不吸水、容易清洗等特点,再加上瓷器轻巧坚实,质如美玉,音清韵长,能够很好地烘托茶的色、香、味,因而千百年来为饮茶者钟爱。
中国的瓷茶具从釉色上大致分为青瓷、白瓷、黑瓷、彩瓷。
越窑青瓷创烧于东汉,是中国最早烧成的瓷器,唐代和五代盛极一时,生产延续到宋代。越窑茶盏,釉色青绿微黄,与茶汤相映成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曾用“类玉”“类冰”来形容越窑青瓷胎釉之美。青瓷名窑众多,釉色丰富,如宋代汝窑天青釉、官窑粉青釉、哥窑冰裂纹青釉、龙泉窑梅子青釉,将青瓷淡雅青莹之美推到顶峰。
唐代最负盛名的茶具除了青瓷盏,还有白瓷盏。邢窑白瓷盏以“白如雪”而闻名,且“天下无贵贱而通用之”。其实,白瓷脱胎于青瓷。南北朝之前,陶瓷以青色为主,原因是烧瓷原料中杂质含量较高,无法去除。后来,将含铁量降至2%以下,就烧成了白瓷。河南安阳范粹墓出土的一组邢窑白瓷显示,中国在北齐时期创烧出世界上最早的白瓷。以烧制白瓷著称的还有创烧于唐代、极盛于北宋和金的定窑。公元1004年,即宋真宗景德元年,朝廷在江西浮梁县昌南镇办御窑,并以真宗年号将昌南镇改为景德镇。景德镇烧造的白瓷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名闻天下。
宋代流行黑瓷茶具,这与宋人点茶之风有关。点茶即先将压制成圆饼的团茶用茶碾碾碎,再用丝罗过筛,然后将茶粉置于碗中,先注沸水调成茶膏,再边注沸水,边用茶筅快速击拂至茶汤发泡。雪白匀细的泡沫浮于茶汤之上久聚不散,而黑瓷盏最能衬托雪沫乳花之美。苏轼曾写诗赞道:“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当时流行的建窑黑瓷大多呈浅黑或紫黑,黑色釉面在烧制过程中形成各种褐斑结晶纹,有的细密如兔毛,称为“兔毫”,有的如鸟羽或银星密布,称为“鹧鸪斑”或“银星斑”,风格古朴雅致。
明、清两代茶具由黑转白,与饮茶习惯变化有关。明朝以后,直接冲饮的散状叶茶,逐渐取代了制作和饮用都十分繁琐的紧压团茶。创烧于元朝的青花茶具有内壁洁白,外壁蓝白相映,纯净雅致的特点,更衬托出茶汤本身的色泽,因而逐渐成为流行的茶具。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虽然只有蓝白两色,但与青瓷、白瓷、黑瓷等单色瓷不同,属于彩瓷。

【材料二】
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巳,召宰执亲王等曲宴于延福宫……上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拂,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顾诸臣曰:此自布茶。饮毕皆顿首谢。
                                                ——《延福宫曲宴记》
14.根据材料信息,完成下列表格(4分)
创烧时期 独特美感
青瓷 东汉 ①
白瓷 ② 白如雪
黑瓷 ————— 古朴雅致
彩瓷(青花瓷) ③ ④

15. 下列诗句中,描写青瓷釉色之美的一句是(    )(2分)
A.银瓶注,花浮兔碗,雪点鹧鸪斑。(元·白朴《满庭芳》)
B.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唐·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C.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陆龟蒙《秘色越器》)
D.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清·龚轼《陶歌》)
16.【材料二】描述的是什么饮茶风俗?应该选用【材料一】中的哪种瓷茶具?请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做出判断,并分条简述理由。(4分)
答:                                                                

(三)阅读《信仰之光》,完成17-19题(共8分)
信仰之光
①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种东西,它比自己的生命重要得多,甚至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值得为之活着,必要时也值得为之献身。这种东西必定是高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像日月星辰一样在我们头顶照耀,我们相信它并且仰望它,所以称作信仰。但是,它又不像日月星辰那样可以用眼睛看见,而只是我们心中的一种观念,所以又称作信念。
②提起信仰,人们常常会想到宗教,例如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等。在人类历史上,在现实生活中,宗教信仰的确是信仰最常见的一种形态。不过,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事实上,做一个教徒不等于就有了信仰,而有信仰的人也未必信奉某一宗教。有一回,我到佛教胜地普陀山旅游。在山上一座大庙里,和尚们正为一个施主做法事,中间休息,一个小和尚走来与我攀谈。我问他:“做法事很累吧!”他随口答道:“是呵,挣钱真不容易。”一句话表明了他并不真信佛教,皈依佛门只是谋生的手段。这个小和尚毕竟直率得可爱。如今,天下寺庙,处处香火鼎盛,可是你若能听见那些烧香拜佛的人许的愿,就会知道,他们几乎都是在向佛索求非常具体的利益,没有几人是真有信仰的。在同一次旅程中,我还遇见另一个小和尚。当时,我正乘船航行。船舱里异常闷热,乘客们纷纷挤到舱内惟一的自来水管旁洗脸。他手拿毛巾,静静等候在一旁。终于轮到他了,又有一名乘客夺步上前,把他挤开。他面无愠色,退到旁边,礼貌地以手示意:“请,请。”我目睹了这一幕,心中肃然起敬,相信眼前这个身披青灰色袈裟的年轻僧人是真正有信仰的人。后来,通过交谈,这一直觉得到了证实,我发现他谈吐不俗,对佛理和人生有很深的领悟。
③其实,真正有信仰不在于相信佛、上帝、真主或别的什么神,而在于相信人生应该有崇高的追求,有超出世俗的理想和目标。如果说宗教真的有一种价值,那也仅仅在于为这种追求提供了一种容易普及的方式。但是,一普及就容易流于表面的形式,反而削弱甚至丧失了追求的精神内涵。所以,真正看重信仰的人决不盲目相信某一种流行的宗教或别的什么思想,而是通过独立思考来寻求和确立自己的信仰。两千四百年前,苏格拉底就是被雅典民众以不信神的罪名处死的。他的确不信神,但他有自己的坚定信仰,他的信仰就是:人生的价值在于爱智慧,用理性省察生活尤其是道德生活。在审判时,法庭允许免他一死,前提是他必须放弃信奉和宣传这一信仰,被他拒绝了。他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活着不如死去。他为自己的信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④信仰是内心的光,它照亮了一个人的人生之路。因此我们应该确立起真正的信仰,让自己的人生有崇高的追求。没有信仰的人犹如在黑暗中行路,不辨方向,没有目标,随波逐流,活一辈子也只是浑浑噩噩。当然,一个人要真正确立起自己的信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需要独立思考,而且需要相当的阅历和比较。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改变信仰的事情也是经常发生的,不足为怪。在我看来,在信仰的问题上,真正重要的是要有真诚的态度。所谓真诚,第一就是要认真,既不是无所谓,可有可无,也不是随大流,盲目相信;第二就是要诚实,决不自欺欺人。有了这种真诚的态度,即使你没有找到一种明确的思想形态作为你的信仰,你也可以算作一个有信仰的人了,因为你至少是在信仰着一种有真诚追求的人生境界。事实上,在一个普遍丧失甚至嘲侮信仰的时代,也许惟有在这些真诚的寻求者和迷惘者中才能找到真正有信仰的人呢。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答:                                            
18.第②段是怎样证明宗教和信仰“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这个观点的? (3分)
答:                                            
19.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3分)
链接材料:信仰之危的表现之一是对他人生命的极端冷漠。西安某大学学生药家鑫在交通肇事后,怕伤者记住自己的车牌号,就对其连捅数刀,致人于死地。药家鑫无视伦理,泯灭人性和漠视生命的行为令人发指。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药家鑫死刑。
答:                                            

六、作文(共40分)
20.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
苍苍蒹葭,触动了墨客的心灵;巍巍“神舟”,触动了国人的心灵;眷眷亲情,触动了游子的心灵;殷殷师恩,触动了学子的心灵……同学们,在这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里,一定也会有许多触动你心灵的人或事。 
请以“       ,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根据自己所写文章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
      ⑵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抒写真情实感(诗歌除外);
      ⑶字数在600-800之间。
题目二:
请你发挥想象,以“假如北京没有霾”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将所选题目抄写在作文纸上;
      ⑵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⑶字数在600-800之间。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三语文期中检测试卷答题纸
                                                     成绩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题号 1 ⑴ ⑵ ⑶ 2 ⑴ ⑵ ⑶
选项

⑷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3.课内诗文背默考查(7分)
⑴                                 ⑵                   
⑶                                 
⑷                   ,                    
⑸                   ,                   
4.《论语》背默考查(任选其中7道题作答,多答不加分)(7分)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⑼                                 ⑽                       
⑾                                 ⑿                       
三、名著阅读(共10分)
5.⑴           、             故事:                      (3分)
⑵           、          、         。(3分)
6.⑶【      】  ⑷【      】  ⑸【      】 、【      】(4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12分)
7.【      】(2分)
8.⑴亡:                ⑵笞:            
   ⑶以:                ⑷虽:          (4分)
9.①译文:                                                       (2分)
②译文:                                                       (2分)
10.                                                                    ,
                                                       (2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伍铜匠》,完成第11—13小题(12分)
11.⑵                                              
 ⑶                                              
⑸                                              (3分)
12.答:                                                                    
                                                                            
                                                                   (4分)

13.答: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北京临川学校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初二语文试卷』  下一个『厦门市湖滨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初一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