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语文试卷(高一必修一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静宁一中2016-2017学年度高一级第二次月考试题(卷)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保留,留待讲解。第Ⅰ卷一、现代文阅读(9
试题预览
静宁一中2016-2017学年度高一级第二次月考试题(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保留,留待讲解。
第Ⅰ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诗是中国诗歌的现代形态。几千年的中国古典诗歌到了现代发生了巨变,所以“变”是新诗的根本。对新诗的“新”的误读,造成了新诗百年发展道路的曲折,造成了在新文学中充当先锋和旗帜的新诗至今还处在现代文学的边缘,还在大多数国人的艺术鉴赏视野之外。在一些论者那里,新诗似乎是一种没有根基、不拘形式、随意涂鸦、自由放任的艺术。
    其实,“变”中还有一个“常”的问题。“变”就是“常”,而且是一种永恒的“常”。中国新诗的繁荣程度取决于它对新的时代精神和审美精神的适应程度,新诗的“变”又和中国诗歌的“常”联系在一起。诗既然是诗,就有它的一些“常态”的美学元素。无论怎么变,这些“常”总是存在的,它是新诗之为诗的资格证书。重新认领这些“常”,是当下新诗振衰起弊的前提。
    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外在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隐形于现代诗歌当中。也就是说,“常”不是诗体,不是古典诗歌本身,“常”是诗歌精神,是审美精神。
    在诗歌精神上,中国诗歌从来崇尚家国为上。气不可御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虽然他们的艺术个性相距甚远,但是他们的诗词总是以家国为本位的。他们对个人命运的咏叹和同情,常常是和对家国的兴衰的关注联系在一起的。“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是古诗发展的一个规律。在创作过程中,诗人必然寻求审美静观,他走出世界以观照世界,走出人生以观照人生。没有“走出”,没有审美距离,就没有诗美体验,也就没有诗。但这是创作状态。玩世玩诗、个人哀愁之作在中国不被看重,中国诗歌的评价标准从来讲究“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以匡时济世、同情草根的诗人为大手笔。这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常”。
    新诗可以不都写现代格律诗。但是,中国古典诗歌是格律诗传统,而格律诗的要义就是诗对形式和音乐性的寻求。注重听觉,注重吟诵,因而注重格律,这是中国古诗的“常”。用心从诗质上去捕捉诗情的音乐性,用耳从形式上去捕捉诗的音乐性,这是中国诗歌为读者造就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标准。许多新诗人对此有所感悟。徐志摩在《翡冷翠的一夜》的创作中加强了音乐性,闻一多说,这是徐诗“一个绝大的进步”。从“感情泛滥”到“情感羁勒”,说明徐志摩的形式感和音乐感的加强。没有形式感和音乐感的人绝对称不上是诗人。
    中国诗歌在传播上也有“常”。在诗歌创作寻言的时候,总是尽量用最浅显的语言来构成诗的言说方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诸如此类的诗章在我们民族中流传千年,和言说方式非常有关。重建写诗的难度,重建读诗的易度,这是新诗必须注意的我们民族诗歌之“常”。
    新诗,新其形式需是诗。新诗在“变”中就有时时回望“故乡”的必要。在 “变”中继承“常”是非常重要的。
(选自吕进《新诗的“变”与“常”》)
1.下列关于中国诗歌的“常”的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    )
A.中国诗歌的一种“常”就是精神上崇尚家国为上,以匡时济世、同情草根的诗人为大手笔。
B.新诗无论怎么变,“常”都是新诗之为诗的资格证书,所以新诗在“变”中继承“常”就非常重要。
C.中国诗歌在传播上,必须用最浅显的语言来构成诗的言说方式,写诗需要难度,而读诗需要易度。
D.中国诗歌的“常”总是存在的,是诗歌精神,是审美精神,它活跃于又隐形于现代诗歌当中。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诗歌一直讲究以“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为评价标准,而玩世玩诗,个人哀愁之作在中国不被看重。
B.在创作过程中,诗人走出世界以观照世界,走出人生以观照人生。有了“走出”就有了审美距离和诗美体验。
C.中国诗歌为读者造就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标准是用心从诗质上去捕捉诗情的音乐性,用耳从形式上去捕捉诗的音乐性。
D.当徐志摩的诗从“情感泛滥”到“情感羁勒”时,证明了他在诗歌创作上形式感和音乐感的加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变”中继承“常”,在“变”中时时回望“故乡”,新诗就会在未来文学中充任先锋和旗帜的作用了。
B.重建写诗的难度,重建读诗的易度是民族诗歌之“常”,在新诗未来发展创作过程中也同样值得我们重视。
C.“常”是诗歌精神,是审美精神。现今中国新诗的繁荣程度取决于新诗对新时代精神和审美精神的适应程度。
D.变是新诗的根本,于是有人就认为新诗似乎是一种没有根基,不拘形式,随意涂鸦、自由放任的艺术。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小题。(19分)
秦且灭六国,兵已临易水。恐其祸至,燕太子丹患之。
     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鞠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太子丹曰:“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也。”鞠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可与之谋也。”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
    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光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
    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今田先生死,岂丹之心哉!”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曰:“田先生不知丹不肖,使得至前,愿有所道,此天所以哀燕不弃其孤也。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唯荆卿留意焉。”久之,荆轲曰:“此国之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然后许诺。于是尊荆轲为上卿。
(选自《战国策•燕策三》,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彼大将擅兵于外                 擅:独揽
B.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         道:通“导”,引导
C.窥以重利                       窥:探看,引诱
D.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           让:责备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鞠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B.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鞠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C.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鞠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D.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鞠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将军从秦流亡到燕后,太傅鞠武以为大患,急遣樊将军入匈奴,想借匈奴之手来杀掉樊将军。
B.在秦将灭六国,兵临易水之际,太子请教鞠武、田光以及接见荆轲都是为了解决秦灭燕国之患。 
C.太子向田光请教如何缓解燕、秦两国紧张局势之后,叮嘱他谈话内容勿泄;为此,田光自刭而死。
D.太子认为刺杀秦王将引发秦国内乱、群臣相互猜疑,各诸侯国就可以趁机合纵,一定能够攻破秦国。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3分)译文:                                                                              
(2)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3分)
译文:                                                                               
(3)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4分)
译文: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8~9题。(8分)
题乌江亭(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8.对《题乌江亭》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题乌江亭”中“题”字的意思是“写”,“乌江亭”是指旧传项羽自刎之处。
B.首句之意是指胜败乃兵家常事,其中“期”字是“预期”的意思。
C.次句赞扬了项羽羞愤自刎是真正的男子汉。
D.三四句表现了对项羽兵败身亡的惋惜,隐含了“败不馁”的道理。
9.这两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5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
(1)在《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道出雄心壮志,表现博大胸怀。
(2)《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说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经•氓》中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富含哲理。
三、文本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0分)
怀念鲁迅先生
巴金
    ①四十五年了,一个声音始终留在我的耳边:“忘记我。”声音那样温和,那样恳切,那样熟悉,但它常常又是那样严厉。我不知对自己说了多少次:“我决不忘记先生。”可是四十五年中间我究竟记住一些什么事情?
    ②四十五年前一个秋天的夜晚和一个秋天的清晨,在万国殡仪馆的灵堂里,我静静地站在先生灵柩前,透过半截玻璃棺盖,望着先生慈祥的面颜,紧闭的双眼,浓黑的唇髭,先生好像在安睡。四周都是用鲜花扎的花圈和花篮,没有一点干扰,先生睡在香花丛中。两次我都注视了四五分钟,我的眼睛模糊了,我仿佛看见先生在微笑。我想,要是先生睁开眼睛坐起来又怎么样呢?我多么希望先生活起来啊!
    ③我还记得在乌云盖天的日子,在人兽不分的日子,有人把鲁迅先生奉为神明,把他的片语只字当成符咒;他的著作被人断章取义、用来打人,他的名字给新出现的“战友”、“知己”们作为装饰品。在香火烧得很旺、咒语念得很响的时候,我早已被打成“反动权威”,做了先生的“死敌”,连纪念先生的权利也给剥夺了。在作协分会的草地上有一座先生的塑像。我经常在园子里劳动,拔野草,通阴沟。一个窄小的“煤气间”充当我们的“牛棚”,六七名作家挤在一起写“交代”。我有时写不出什么,就放下笔空想。我没有权利拜神,可是我会想到我所接触过的鲁迅先生。在那个秋天的下午我向他告了别。我同七八千群众伴送他到墓地。在暮色苍茫中我看见覆盖着“民族魂”旗子的棺木下沉到墓穴里。在“牛棚”的一个角落,我又看见了他,他并没有改变,还是那样一个和蔼可亲的小小老头子,一个没有派头、没有架子、没有官气的普通人。
    ④我想的还是从前的事情,一些很小、很小的事情。
    ⑤我当时不过是一个青年作家。我第一次编辑一套《文学丛刊》,向先生约稿,他一口答应,过两天就叫人带来口信,让我把他正在写作的短篇集《故事新编》收进去。《丛刊》第一集编成,出版社刊登广告介绍内容,最后附带一句:全书在春节前出齐。先生很快地把稿子送来了,他对人说:他们要赶时间,我不能耽误他们(大意)。其实那只是草写广告的人的一句空话,连我也不曾注意到。这说明先生对任何工作都很认真负责。我不能不想到自己工作的草率和粗心,我下决心要向先生学习,才发现不论是看一份校样,包封一本书刊,校阅一部文稿,编印一本画册,事无大小,不管是自己的事或者别人的事,先生一律认真对待,一丝不苟。他印书送人,自己设计封面,自己包封投邮,每一个过程都有他的心血。
    ⑥我开始写作的时候,拿起笔并不感到它有多么重,我写只是为了倾吐个人的爱憎。
可是走上这个工作岗位,我才逐渐明白:用笔作战不是简单的事情。鲁迅先生给我树立了一个榜样。我勉励自己讲真话,卢梭是我的第一个老师,但是几十年中间用自己燃烧的心给我照亮道路的还是鲁迅先生。我看得很清楚:在他,写作和生活是一致的,作家和人是一致的,人品和文品是分不开的。他写的全是讲真话的书。他勇于解剖社会,更勇于解剖自己;他不怕承认错误,更不怕改正错误。人们说他的笔像刀一样锋利,但是他对年轻人却怀着无限的好心。一位朋友在先生指导下编辑一份刊物,有一个时期遇到了困难,先生对他说:“看见你瘦下去,我很难过。”
    ⑦“忘记我!”这个熟悉的声音又在我的耳边响起来,我又想起四十五年前的那个夜晚和那个清晨,还有自己说了多少遍的表示决心的一句话。说是“决不忘记”,事实上我早已忘得干干净净了。但在静寂的灵堂上对着先生的遗体表示的决心却是抹不掉的。我有时感觉到声音温和,仿佛自己受到了鼓励,我有时又感觉到声音严厉,那就是我借用先生的解剖刀来解剖自己的灵魂了。
    ⑧二十五年前在上海迁葬先生的时候,我做过一个秋夜的梦,梦景至今十分鲜明。我看见先生的燃烧的心,我听见火热的语言:为了真理,敢爱,敢恨,敢说,敢做,敢追求……但当先生的言论被利用、形象被歪曲、纪念被垄断的时候,我有没有站出来讲过一句话?我被关在“牛棚”里除了唯唯诺诺之外,敢于做过什么事情?
    ⑨“忘记我!”经过四十五年的风风雨雨,我又回到了万国殡仪馆的灵堂。正因为我又记起先生,我才有勇气活下去。正因为我过去忘记了先生,我才遭遇了那些年的种种的不幸。我会牢牢记住这个教训。
    ⑩若干年来我听见人们在议论:假如鲁迅先生还活着……当然我们都希望先生活起来。每个人都希望先生成为他心目中的那样。但是先生始终是先生。
    ⑪如果先生活着,他决不会放下他的“金不换”。他是一位作家,一位人民所爱戴的伟大的作家。
(有删改)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写了“我”记忆中的鲁迅先生的几件小事,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感丰沛。
B.第⑧自然段将“我”和鲁迅的行为对比,一方面赞扬了鲁迅先生,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我”勇于反思的精神。
C.鲁迅要求“忘记我”,巴金表示“决不忘记”,尽管鲁迅曾关照过他,但他最终还是背叛了鲁迅。
D.第⑩自然段“先生始终是先生”中,两个“先生”含义不同:前者指鲁迅具有的品质,后者是对鲁迅的尊称。
E.第②自然段划线句运用肖像描写手法展示了鲁迅先生的遗容,传神地勾勒出鲁迅先生宁静而安详的样貌。
(2)请概括本文中鲁迅先生的形象特点。(4分)
答:                                                                               
(3)文中多次提到鲁迅先生的遗言“忘记我”,有什么作用?(6分)
答:                                                                               
(4)文章第⑥自然段说“写作和生活是一致的,作家和人是一致的,人品和文品是分不开的。”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                                                                                  
第Ⅱ卷
四、语言文字运用(28分)
 1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一位短小精悍的人来了。一眼看去便知道他是广东人,哨兵向他敬礼,称呼他是排长。
B. 刘和珍为了民族国家殒身不恤,她是我们青年的楷模。
C.“老马”当着全班的面吃掉被扔弃的白面馒头,他惜粮食倡节俭的精神感动得同学们涕泗交流。
D. 小狗包弟死了,萧珊也死了,巴金老人长歌当哭,在《随想录》中写出了他的哀与愤。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本学期的选修课采用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老师们广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和幽默的语言,深深地感染了学生。
B.欣赏这些文章,要通过对人与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才能胜任。
C.当下的一些选秀节目背离了娱乐节目初衷,普遍存在格调不高、媚俗奉迎、制造噱头以获得较高收视率等。
D.电影《湄公河行动》根据“湄公河惨案”改编,讲述了中国军警为查出中国商船船员遇难的真相蹈死不顾的英勇故事。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对于名著,为何现代人读不下去呢?有专家指出,    ,    ,    。    ,    ,    ,传统名著的地位愈来愈式微。
  ①其中的原因也是多层次的
  ②读名著不只是读书,名著所关怀和弘扬的,是具有永恒性的东西
  ③譬如,电子阅读的兴起、阅读方式的多样化
  ④但这样的内容其实并不完全被读者所“待见”
  ⑤公众阅读“去经典化”的倾向愈来愈明显
  ⑥“快阅读”“浅阅读”“碎片化阅读”甚至是读图之类的快餐文化大行其道
A.①③②④⑤⑥     B.①③⑤⑥④②      C.②④①③⑥⑤        D.②④①⑤③⑥
15.对曾卓的诗《我遥望》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当我年轻的时候/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遥望六十岁,像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经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
A. 诗歌前后照应,“年轻的时候”与“而今”,“偶尔回头”与“有时回头”相照应。
B. “远在异国的港口”和“烟雾中的故乡”分别是诗人年轻时对年老时、年老时对年轻时的两种感受和认识。
C. 诗人把人生比作一段远洋航程,在寥寥数语中,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的体念。
D. 这首诗采用对比、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飘泊在外对故乡的眷念之情。
16.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谦称是表示谦虚的称谓,“鄙人”、“足下”、“不才”、“舍下”、“仆”、“愚”都属于谦称。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C.巴金是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文学作品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 》《春》《秋》),散文集《随想录》等。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17.下列各组句式中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夫晋,何厌之有            忌不自信    
B.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 群臣侍殿上者              金千斤,邑万家
18.下列加点的词,没有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              
A.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          B.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C.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          D.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19.下列“而”字的用法不同一项是(   )
A秦王还柱而走              倚柱而笑      
B又前而为歌曰              图穷而匕首见
C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伏尸而哭 
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20. 下面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小说的气味》一文中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文,补写出横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在他的小说《静静的顿河》里,向我们展示了他的特别发达的嗅觉。他描写了顿河河水的气味,描写了草原的青草味、干草味、腐草味……
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里的一个人物,能嗅到寒冷的气味。其实寒冷是没有气味的,但是福克纳这样写了,我们也并不感到他写得过分。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小说中实际存在着两种气味,一种是       ①       _;
一种是         ②          。
五、写作 (60分)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鸟和巢
一片荒无人烟的大漠中有一棵枯死的老树,老树的枝头有一棵简陋的鸟巢,鸟巢里有一只鸟儿终日忍饥挨饿,艰难度日。
  一日,大漠刮起了风暴,那棵枯树被连根拔起卷走了。
  这只可怜的鸟儿为了寻找新的藏身之处,不得不飞行数百公里,终于发现了一片绿洲。绿洲上小河潺潺,绿树成荫,甜美的果实挂满枝头。
  如果大漠中的那棵枯树依然存在的话,这只鸟儿也许永远也不会想改变自己原来的生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16~2017学年度高一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答案
语  文
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
1  2 3 4 5 6 12
C B A D C A C
13 14 15 16 17 18 19
   D C D A B A C
1. C(“必须”错误,原文是“总是尽量用最浅显的语言”)
2. B(“有了‘走出’就有了审美距离和诗美体验”错误,原文是“没有‘走出’,没有审美距离,就没有诗美体验”,逻辑不同)
3. A(推断不合情理)   4. D 让,推辞     5. C
6. A“灭口”在文中是指采取某种措施,避免给人以口实。
 7. (1)你上前给他们祝酒,祝过酒,请求舞剑,趁机将沛公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不这么做,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关键词若、为寿、因,句式“为所”,3分)
(2)虽然如此,我不敢因为我(精力不如以前)就荒废了国家大事。(庆幸的是)我要好的朋友荆轲可以为您所用。(关键词乏,善,使,3分)
(3)如果真能威逼秦王(签订盟约),让他全部返还诸侯被侵占的土地,那就最好了;如果不行,趁势就杀了他。(关键词劫,侵(被动)则,因,3分,句意1分)
8.  C选项 情感主旨理解有误。
9. 杜牧:表达了对胜败得失、世事变化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有时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或能转败为胜,东山再起。(意近即可)(3分)
李清照:认为做人要讲求节操,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2分)
10.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若不阙秦    将焉取之 
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11.(1)C、D(C项“背叛了鲁迅”错误。D项两个“先生”的意思恰好相反,应改为“前者是对鲁迅的尊称,后者指鲁迅所具有的品质。”)
(2)①和蔼可亲的小小老头子,普通人;②关爱青年;③做人处事认真负责;④追求真理(讲真话),言行一致(每点1分)
(3)①鲁迅先生希望被忘记,是因为他不愿意死后被“奉为神明”,著作被人利用;同时他也期待新人应有新的生活。②体现了巴金对鲁迅深切的怀念和自责。③前后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强化文章情感。(每点2分)
(4)这句话的意思是:鲁迅先生言行一致,在文学上追求真理,敢讲真话,在生活中也是做人真诚。(2分)(联系现实略)(4分)
12. C     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 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殒,死亡;恤,顾虑。涕泗交流,鼻涕眼泪同时流下,形容非常悲痛。也作“涕泪交流”。长歌当哭:以放声歌咏来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心中的悲愤。
13. D(A搭配不当,“学识”“思想”不能与“感染”搭配。B句式杂糅,删去“才能胜任”。C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的现象”。)
14. C.(②④句相连,④①句相连。⑤句在最后)
15. D  分析:这首诗从两个阶段展示人生体验,一个是“年轻的时候”,一个是年老的时候,而这两种体验是完全不同的。
16. A 【解析】“足下”是敬称。        17. B
18. A.不测(古今同义:难以预料,表示凶险)  B.所以 (古:…的原因。  今:放在因果句的后半句,表示结果。)C.慷慨(古:激愤,情绪激昂。 今:不吝啬,大方。)D.不顾(古:回顾,回头。 今:不考虑,不顾及,不照顾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上一个『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下一个『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