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高二必修五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季延中学2016学年秋高二年期中语文科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者: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丁忧与守制古代作品中,时有关于某官丁忧、某官守制的记述,如《儒林外史》第四回:“先母见背,遵制丁忧”,《寓圃杂记》:“成化初,(陈)缉熙守制于家”,等等
试题预览
季延中学2016学年秋高二年期中语文科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命题者: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丁忧与守制
     古代作品中,时有关于某官丁忧、某官守制的记述,如《儒林外史》第四回:“先母见背,遵制丁忧”,《寓圃杂记》:“成化初,(陈)缉熙守制于家”,等等。
     什么是“丁忧”呢?《尔雅•释诂》:“丁,当也。”《日知录•期功丧去官》注:“古人凡丧皆谓之忧。”可知丁忧是值丧、居丧的意思 。丁忧一词源于《书经•说命》:“王宅忧”。王宅忧就是商王居父丧,宅忧就是丁忧。古时候,不管是兄弟丧、姊妹丧,还是从父母丧、从兄弟丧,都可以称之为“忧”。只是到了后来,丁忧才特指遭父母丧或承重祖父母丧(所谓承重,是指长房长孙)。
    《日知录•奔丧守制》上说:“《记》曰:奔丧者自齐衰(丧服)以下。以是古人于期功之丧无有不奔者。”“期”,指一年的丧服,可见古人遇有祖父母丧、伯叔父母丧、兄弟姊妹都要奔丧。陶渊明《归去来辞》自序“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职”即是一例。后来又将奔丧限制在期服(即一年的丧服)的范围之内。至明朝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才废除了期年奔丧的制度,认为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均为一年的丧服,如果都让奔丧守制,有的一个人连遭数丧,或者道路数千里,那就会导致居官日少,更易频繁,旷官废事 ,于是决定“今后除父母及祖父母承重者丁忧外,其余期服不许奔丧。”自此以后,相沿成习,奔丧丁忧仅限于父母丧或陌生祖父母丧。
    那什么是守制呢?所谓守制乃是指遵守居丧的制度,其主要内容是:
    一、一般人要谢绝应酬事务,做官的则要解除职务,在家守孝二十七个月(不计算闰月)。官员隐匿亲丧,被认为是“大不孝”,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如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年)闰八月,滑州掌书记孟升因隐匿母丧被大理寺断为流刑,而明宗则认为“将复投荒,无如去世”,于是赐其自尽。
    二、禁止婚娶。丧中婚娶被认为是违背礼制的。《春秋》文公二年(前625年)冬记载:“公子遂入齐纳币。”纳币之事照例是不必记载的,史官为什么要大书特书呢?原来这年冬天,文公的父亲僖公死了才不足二十五个月,而文公在居丧期间,竞张罗着送彩礼,所以史官乘笔直书而加以讽刺。
    三、禁止饮宴。儒家认为,“夫君子之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论语•阳货》),所以饮宴也是在禁止之列的。在居丧期间因宴饮 而被责罚的事例也不少。如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四月癸未,陆赓故世,其子慎余、其兄博文在居丧期间着华丽的衣裳穿街过市,并饮酒食肉,结果都被打了板子,慎余流放至循州,博文被递解原籍。
    四、禁止赴考。起初限制极严,即使是缌丧(是五服中最轻的一种,仅三个月的丧服)也不准赴考。宋天禧年间,举人郭稹冒缌丧赴考,被同辈告发,被交付御史台劾问(见《日知录•缌丧不处赴举》)。到了明朝限制放宽,除了服三年之丧的不得赴考外,余者皆不限。
    对于守制在家的官员,皇帝一般都要派遣官员慰问,并赐给钱米等物。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正月命吏部:“凡官员丁忧,已在职五年, 廉勤无赃私过犯者,照名秩给半禄终制;在职三年者,给三月全禄。”(《日知录•奔丧守制》)清初,只有满族大臣居丧,皇帝才派官赐给茶酒。至康熙年间,汉大臣陈廷敬有母丧,康熙皇帝便命令阁员查阅《明实录》中有关慰问的条例,并派遣内阁学士屯泰、翰林掌院事学士喇沙前往赐给茶酒。从此以后,慰问之典便成为定例。
    丁忧和守制,从字面上是有区别的:丁忧是就居丧而言,守制则是就遵守居丧的制度而言。但在具体使用时二者的意思并无严格的区别,既可以说某官丁忧,也可以说某官守制。
1. 下列关于“丁忧”“守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经•说命》“王宅忧”,宅忧就是丁忧,王宅忧就是商王居父丧。丁忧一词发源于此。
B.由于奔丧守制有旷官废事之弊,明朝在洪武年间进行了改革,规定除了父母丧和祖父母丧,其余期服不许奔丧。
C.《春秋》文公二年记载:“公子遂入齐纳币”。纳币指的是送婚聘的彩礼,《春秋》之所以直书此事,是因为“公子”违背了当时居丧的制度。
D.《论语•阳货》:“夫君子之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可以看出,在儒家观念里,居丧期间是不应该饮宴的。

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时候,期功之丧,都可以称之为“忧”,都要奔丧。陶渊明“程氏妹丧于武林”,“情在骏奔”,说明了这一点。
B.守制指遵守居丧的制度,其内容包括谢绝应酬、解除职务、禁止婚娶、禁止饮宴、禁止赴考等。
C.按照居丧的制度,父母之丧,官员须在家守考二十七个月,但特殊情况下,实际守孝期会更长。
D.对守制在家的官员,皇帝都会遣人慰问,并视情形赐予不等的财物。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林外史》第四回:“先母见背,遵制丁忧。”守制和丁忧并提,是由于二者虽然字面上不同,但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通用。
B.在古代,不遵守居丧的制度,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责罚或舆论的谴责。
C.明代在丁忧守制上进行了一些改革,相关的制度规定较前代更加务实、开明。
D.清朝,汉族官员居丧,皇帝不会派 官员慰问。只有满族大臣居丧,皇帝才派官赐给茶酒。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孙登字子高,权长子也。魏黄初二年,以权为吴王,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疾不受。是岁,立登为太子,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于是诸葛恪等以选入,侍讲诗书,出从骑射。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与恪等或同舆而载,或共帐而寐。黄龙元年,权称尊号,立为皇太子。
   登或射猎,当由径道,常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闲之地,其不欲烦民如此。尝乘马出,有弹丸过,左右求之。有一人操弹佩丸,咸以为是,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又失盛水金马盂觉得其主左右所为不忍致罚呼责数之长遣归家敕亲近勿言。
   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徐氏使至,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登将拜太子,辞曰:“本立而道生,欲立太子,宜先立后。”权曰:“卿母安在?”对曰:“在吴。”权默然。
   年三十三卒。临终,上疏曰:“窃闻郡县颇有荒残,民物凋弊,奸乱萌生,是以法令繁滋,刑辟重切。臣闻为政听民,律令与时推移,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陆逊忠勤于时,出身忧国,謇謇在公,有匪躬之节。诸葛瑾、步骘忠于为国,通达治体。可令陈上便宜,蠲除苛烦,爱养士马,抚循百姓。五年之外,十年之内,远者归复,近者尽力,兵不血刃,而大事可定也。愿陛下留意听采,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言则陨涕。谥登曰宣太子。
(选自《三国志•卷五十九》,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又失盛水金马盂/觉得其主/左右所为/不忍致罚/呼责数之/长遣归家/敕亲近勿言
B.又失盛水/金马盂觉得其主/左右所为/不忍/致罚呼责数之/长遣归家/敕亲近勿言
C.又失盛水金马盂/觉得其主左右/所为不忍致罚/呼责数之/长遣归家/敕亲近/勿言
D.又失盛水/金马盂觉得其主/左右所为/不忍致罚呼责/数之/长遣归家敕亲/近勿言

5.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拜”,授予官职,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又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中的“拜”意思相同。
B.“布衣”,借指平民百姓,“布衣之礼”指像平民一样交往。
C.“尊号”,指古代尊崇皇帝、皇后的称号,这里指称帝。
D.“窃”, 私下、私自,表示对自的谦称,与其相同的谦称还有“愚”“孤”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登礼贤下士。他对待下属幕僚十分亲切随和,与下属出行有时同坐一辆车,有时同睡一张床。
B.孙登体恤百姓。 他出外狩猎时,常绕远路避开良田,不践踏百姓的庄稼,休息时,也是选择空闲之处。
C.孙登孝顺感恩。对他有养育之恩的徐氏遭废,但她派人前来赐给孙登的衣服,孙登必定沐浴后才穿上。
D.孙登忧国忧民。临终前他上奏章陈述政事,认为有些地方奸乱萌生,应加重刑罚,还认为应减轻赋税。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3分)
(1)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5分)

(2)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言则陨涕。(5分)

(3)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水调歌头    杨炎正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闲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
8.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片起首两句点明时间,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
B.看到江面上芙蓉如被胭脂染过,红艳夺目,词人心中才感觉到真正的快慰。
C.“尚想暑径菊花丛”化用陶渊明“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意,寄寓田园之思。
D.最后两句写回首中原故土,不 禁涌起报国之情,也就暂时放下归隐的念头。
9. 上片中,作者借文字表达了怎样的心情?请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分析。(3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傲岸与物质居所的狭小之间的对比。
(2)《滕王阁序》中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密在《陈情表》中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请求,乌鸦反哺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出其奉养祖母的拳拳之心,感动了提倡以“孝”治理天下的晋武帝。
(4)庄子《逍遥游》中,强调对于自己所认定的就要坚持,不理会世人的称誉或非难的两句是“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
                                   抚摩
                                                       胡炎
    下雪了,天冷。  
    我站在窗前,往外面看,一片皑皑的白。所有的车都在街上小心翼翼地走,顶盖上蒙着雪,像个老太太。我笑了,好天气!这样的天气,病人和伤者会增多,会因各大医院的满员而流入我的私立医院。我没有理由不高兴。
    神经内科的姚大夫走进来,说:“又一个病人交不起住院费了。”
    我漠然地说,“你知道该怎么办。”
   “但是他的儿子很难缠,求得我没办法。”姚大夫说。
   “下午就断他的药,对付这种人非得来硬的!”
    姚大夫走了。我靠在椅背上,眯起眼睛。姚大夫很像我的过去,一把出神入化的手术刀,刀至病除。
   下午,一个黑脸大汉闯进了我的办公室。看样子,他来者不善。我处之泰然,习惯了。我早已学会了从容应对。
   他说他是那个被强制停药的病人的儿子,叫高大壮。这个名字不错,活脱脱就是他形象的概括。 
   我问:“你有什么事?”
   “求求你,院长,不要给俺爹停药!”他依旧求。   
  “我当然不想这样,可我这里不是慈善堂,没有钱,我的医院就无法运转,请你理解。”我说得坦诚。
   “俺知道,俺知道。”高大壮苦着脸,眼里泪花花的,“请你再宽限几日,俺去筹钱。”
    我侧过身,望着窗外。雪依旧飘飘洒洒,似乎北风也起来了。真是好天气啊!对付高大壮这类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理他,任他哭,任他闹。
   “扑通”一声,高大壮跪下了。一个大汉猛然跪下了。一个大汉猛地跪在地上,把地板震得一晃,我瞧着他,那张黑脸上爬满了泪,像头绝望的水牛。
   “求你,救救俺爹,俺给你磕头。”他磕了,很响。
    我有些不知所措。我是经历过女人下跪的,但像高大壮这样的大汉,会跪,会流泪,会磕头,还是第一次。我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横下心,说:“拿钱看病,天经地义,都像你这样,我的医院还不要关门了?”      
    高大壮不哭了,黑脸更黑,鬓角一跳一跳的。良久,他红着眼说:“俺脸黑,你心黑。你不给俺爹治病,俺也不让你好过。俺这就下去喊,你这儿不是医院,是黑店,反正没指望了,俺大不了赔上一条命!”
    救护车的笛声,破雪而入。病人正在增多。这样的好时候,医院不能乱,绝不能让高大壮胡来。我考虑着,该不该先稳住他……
   这时,门又被推开,进来的是姚大夫。他看着地上的高大壮,喉结滚了一下,对我说:“院长,我又给病人恢复用药了。请原谅,我没法面对病人,我是一个医生……”
   我愣了一下,点点头。我说:“你做得对,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高大壮,医院同情你,你也要理解医院,快去筹钱吧。” 
   姚大夫很吃惊,高大壮也很吃惊。末了,高大壮又磕了一个头,随姚大夫下楼了。
   黄昏的时候, 风刮疯了。雪在空中横着飞,尖利的啸声穿过窗缝,刺入人的耳朵。我下意识地缩了缩脑袋,准备回家。   
   突然,走廊上响起了惶急的喊声,好像是哪里起火了。我走出屋门,这才知道药品和器具仓库因职工私用火炉和电暖器失火。如不及时控制,一旦借着风势蔓延,后果不堪设想……   
   情况危急!我一下子傻了。片刻间,我如梦方醒,赶忙拨打119,然后疯了似地奔向仓库。那里已经围了很多人,有的用盆,有的用桶,往里面送水,滚滚浓烟从门窗里涌出来,被风扯散。“谁在里面?”我问。
   “不知道。”“情况怎样?”“基本控制住了。”
    消防车赶到时,火已经被扑灭了。谢天谢地,我的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这时,里面的人披着一床千疮百孔的被褥走了出来,天哪,是高大壮!
    我目瞪口呆。这个给我下跪的人,现在,是我 的恩人。
    我把高大壮安置在了病房,他的头发已全部烧焦,呼吸道也有轻微灼伤。我抚摩着他粗糙的大手,许久才说:“你为什么要冒这么大险去救火?”
     高大壮看着我,憨厚地说:“你给俺爹治病,俺感激你。仓库里那些东西,可都是救命的啊……”   
我落泪了。我知道,我的心正被一只大手抚摩,我感到了柔软和疼痛。
                                                                       (摘自《百花园》)
⑴下列 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偶用反复手法,如“一个大汉猛然跪下了。一个大汉猛地跪在地上”,这一反复是在强调“我”对高大壮举止的震惊。
B.“姚大夫很像我的过去……刀至病除”这句话表面是一种对姚大夫的补充说明,事实上是在说明“我”曾经医德高尚、医术高超,借以和现在的“我”形成对比反差。
C.“我靠在椅背上,眯起眼睛”写出了“我”因为见惯了交不起医药费的情形而产生的漠然,以及处置这种事情的泰然。
D.作者以“抚摩”为题,是想通过对高大壮粗糙大手的抚摩来突出主题,表达“我”对高大壮冒险救火致伤的深深愧疚。   
E.小说情节曲折,一波三折,非常吸引读者的兴趣;最后“医院仓库失火”,情节突然转折,对高大壮的人物形象起到欲扬先抑的效果。

⑵试分析对风雪的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6分)
答:




⑶小说中“我”终于同意为高大壮的父亲恢复用药,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6分)
答:



⑷文中的主要人物有两个——“我”和高大壮。你认为谁是主人公?请说明理由(8分)
答: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 比较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奉宣室以何年                ③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②处涸辙以犹欢                ④ 不知其几千里也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13. 下列各项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盘缠           迤逦            仗义直言           没精打彩
B.噩梦           撮和            心荒意乱           唉声叹气
C.帷幕           流弊            陈词滥调           刻苦自励
D.干躁           宣染            得鱼忘筌           学富五车

14.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的是(    )( 2分 ) 
A.用别别扭扭的形式、弯弯绕绕的文字将本来明明白白的道理“艰深化”,这种学风不足为训。 
B.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我们每个人都应厉行节约,锱铢必较,不浪费一滴水、一粒粮。  
C.这两位神交已久的学者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安排的学术会议上萍水相逢之后,又只能各奔东西了。 
D.寒蝉与小灰雀不置可否地讥笑鲲鹏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着榆树或檀树的树枝,就落在地上,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呢?”

1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
A.不管是普及的程度还是比赛的数量和质量,同一些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盲人足球运动都还相去甚远。
B.在此次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同学们常围在一起相互鼓劲并认真总结得失,赢得的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负。
C.生态环境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只有减少环境污染,践 行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才能逐渐得到改善。
D.闪闪发光的银块,如果加工成极其细小、只有十分之几微米的银粉时,会变成黑色的,这是为什么呢?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水浒》写武松打虎之前,有这么一段话:“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饿,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大旗在门前,上面写着五个大字:‘三碗不过岗。’” 
从现代商品经济观点来看,“三碗不过岗”是绝妙的广告词。它究竟蕴含了酒店主人怎样的用心?请分三点作答。
答:



17.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下列问题。(6分)
 
(1)用简要文字介绍这幅漫画,不超过80个字。(3分)
答:




(2)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不超过40个字。(3分)
答: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 于800字的议论文。(60分)
对于登山,尼采曾说,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看这个世界真美好。但杜甫认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梁漱溟则认为,人生当如在山脚,寻常人过寻常人生,有无成就,亦可不管。
同样是登山,三者却有着不一样的看法,你更认可何种观点?请综合考虑三类人“登山”的判断,体现你的思考、权衡、选择。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 B 解析: B项, 决定“今后除父母及祖父母承重者丁忧外,其余期服不许奔丧。”祖父母承重者指长房长孙,上文有注解。故选B。
2. D 解析: D项, 原文“对于守制在家的官员,皇帝一般都要派遣官员慰问”如贪污者就没有这种待遇。
3.D解析: D项,清朝,应该改为“清初”。
二、古代诗文阅读:
4.A  解析:先浏览选段,了解大意;然后先易后难。如失去的一定是一个物件,所以“盛水”后不能断开;“左右”的意思是身边的人,和“其主”连起来意思不明。由此可排除B.C.D三项。
5.D解析: “孤”是君主的谦称。
6.D解析: D项结合文本最后一节内容“窃闻郡县颇有荒残,民物凋弊,奸乱萌生,是以法令繁滋,刑辟重切。臣闻为政听民,律令与时推移,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可知,“应加重刑罚”错误,孙登只是认为“荒残”“民物凋弊”是刑罚加重的原因。
7.(1)(5分)跟从的人想打他,孙登不允许,派人找到飞过他身边的弹丸,和那人身上的弹丸比较后发现不一样,于是那个人被释放了。
(2)(5分)孙登咽气之后奏章才被孙权看到,孙权因此更加悲伤感动,一说起孙登就掉眼泪。
(3)(3分)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气少,直到很晚才有了儿子.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第一句中固定人名字保留“孙登”,“从者”译为“跟随的人”;“捶”译为“打”;“类”译为“一样”;“见”译为被。第二句中“既”译为“之后”,“闻”译为“被知道”,“益”译为更加。
8.(3分)B解析:词人写芙蓉红艳夺目,是以眼前美景之乐反衬个中心绪之愁。所以选B。
 9.(4分)第一问:上片表达了作者满怀愁绪(离愁、哀愁、愁思)的心情。(1分)
第二问:示例:“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万斛”极言愁绪之多,将心中无尽之愁比作千顷江水,化抽象为具体,表现了作者内心离愁的深重。以其他诗句为例,解释合理亦可。(2分)
10. (1)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3)乌鸟私情,愿乞终养(4)(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⑴D、B(C 3分 B 2分  A 1分. A项中“这一反复是在强调“我”对高大壮举止的震惊。”这一句内容虽然正确,但作用表述不完整,另一作用是通过强调高大壮的动作,写他放弃自尊,进而表现他的孝。所以选A项得1分。D项主题表述有误,小说主题是批判唯利是图,呼唤人间真情。E项“小说情节曲折,一波三折”表述不当,本篇小说情节谈不上“一波三折”,医院失火对高大壮的形象起丰富深化的作用,不是“欲扬先抑”。)
⑵(1)交待天气的寒冷,提示故事发生的风雪交加的严寒环境,揭示医院病人增多的一个原因。
(2)以寒冷逗出取暖,为后文医院里起火埋下伏笔。
(3)暗示了文中“我”内心因为见多了病人不交医药费的现象而产生的冷漠。
(4)严酷的环境衬托出高大壮一家人无钱看病的悲凉。(每点2分,共6分,答对三点即可给满分。)
试题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有: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深化主题等。具体作用要接个具体文章分析,本篇小说中出现三次风雪的描写,分别是小说开篇风雪的描写,点名故事发生的天气特点,以及我高兴的原因,第二次是在写明高大壮无钱交医疗费,父亲被停药的情节后,天气寒冷,同时也反映了人心,只不过一个是见多不怪的冷漠,一个是无路可走的凄凉。第三次是在医院失火之前,风雪大,天气寒冷,仓库职工才会违章取暖,才会失火,推动情节发展。
⑶(1)病人增多的情况下,我不想因高大壮闹事而把医院搞乱。
(2)高大壮的下跪,是“我”震惊,内心产生了感动。
(3)姚大夫已经恢复用药,“我”觉得应该顺水推舟。
(4)姚大夫所说的“我是一名医生”的话触动了“我”,唤醒了“我”作为医生的职业责任感。
试题分析:高大壮下跪给了“我”心灵上的震撼,姚大夫的做法也唤起了我的良知,再有“病人正在增多。这样的好时候,医院不能乱,绝不能让高大壮胡来。我考虑着,该不该先稳住他……”这些促使“我”顺水推舟答应了继续为高大壮的父亲用药治疗。四条中写出三条即可,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4)(1)“我”是主人公(2分)
原因如下:①所有的情节都有“我”的参与,而且都围绕着“我”而进行。②小说是通过“我”的所作所为来表现主旨,批评社会人的冷漠,唤醒人们的同情心与责任感。③高大壮的故事在小说中作为矛盾的客体,只是为了引出情节,衬托“我”的思想性格,是“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显得合情合理。
(2)高大壮是主人公。(2分)
原因如下:①整篇小说都是围绕高大壮的故事写的,促进“我”思想情感转变的也是高大壮。②小说是借高大壮的故事批评社会冷漠,唤醒人们的同情心和责任感的。③“我”在小说中是反衬,突出了高大壮的孝和善良。
试题分析:题干中提出了两种观点,无论赞成哪种观点,都要结合小说内容、主题作答,以小说为依据证明观点。要能自圆其说。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
五、语言文字运用
12. B(①中的“以”后面跟时间,与“于”的用法相同,意思是“在”。 ②中的“以”是连词,相当于“而”。 ③中的“其”表选择。 ④中的“其”是代词,相当于“它”。
13. C(A项“仗义直言”为“仗义执言” ;“没精打彩”为“没精打采”;B项中“撮和”为“撮合”,“心荒意乱”为“心慌意乱”;D项“躁”为“燥” ,“宣”为“渲”)
 14. A(A项,训:法则。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或仿效的法则。B项,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C项,指人在相互不认识情况下的偶遇。D项,“不置可否”,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此处可用“不屑一顾”。)
15. A(B.不合逻辑。“赢得的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负”中的“赢得……负”不合事理,应为“赢得的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利”。 C.成分残缺。可将“对于生态环境的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期中试卷


上一个『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下一个『福建省龙岩四校“上杭、武平、漳平、长汀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