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富顺县童寺学区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四川省富顺县童寺学区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九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启用前★秘密考试时间:2016年11月3日下午2:30—5:00童寺督导组初2017届初三上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各类题型。9-12页为第Ⅱ卷答题卷。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机读卡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第Ⅱ卷时,按题号顺序,用蓝、黑笔芯的钢
试题预览
启用前  ★  秘密                      考试时间:2016年11月3日下午2:30—5:00           
童寺督导组初2017届初三上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各类题型。9-12页为第Ⅱ卷答题卷。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机读卡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第Ⅱ卷时,按题号顺序,用蓝、黑笔芯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试题答案和作文全部做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和机读卡,试卷Ⅰ、Ⅱ学生自行收捡好。
3.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满分150分。预计难度系数:0.7
命题: 周孝芳        校对:黄文君          审核:侯宏英  
第Ⅰ卷(选择题  共有51分)
一、(27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
 A、皲裂( jūn  )     揠苗助长( yà)    喷嚏( tì )       腠理( còu )
B、茶卤(lǔ )        擤鼻涕(xǐng )    莅事者( lì )     脱臼(  jiù )
C、狡黠( xiá )      谩骂( màn)       彬彬有礼(bīn )   阔绰( chuò ) 
D、瘦瘪( biē )      谄媚( xiàn  )    光彩熠熠( yì )   谨食者( sì)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热衷         乖觉        瞑思苦想           浮想联篇
B、婆娑         秀颀        雄赳赳             全力以赴
C、霹雳         呵斥        前呼后拥           妙手偶得  
D、阔绰         挑剔        纵横决荡           不屑置辩                
3.下列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惴惴不安:因担心、害怕而心中不安。
B、揠苗助长:多用来比喻违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急于求成。
C、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D、死心塌地: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
4.下面句中空白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年画村里走了几圈,我很有些感慨。大地震震垮了村庄,但没有震断年画木板上那些飘逸而又    ①   的线条,几百年来,这些独具特色的线条融进了绵竹民间画家们的智慧,更刻进了他们生命的    ②   与意志。年画的销量少了,但他们坚守在作坊里劳作不断,因为这是他们祖上的祖上传下来的遗产,是名播华夏的千金万金也难买的宝贵遗产。
  画“填水脚”时,因时间短促,容不得细描慢抹,艺人全凭真功夫    ③   ,笔锋奔放雄健、神韵十足,别具洗炼、概括之情趣。“填水脚”以它的天真、质朴、粗犷而成为绵竹年画中的珍品。
A.①坚忍  ②气度  ③一锤定音    B.①坚实  ②气概  ③一蹴而就
C.①坚韧  ②气息  ③一气呵成       D.①坚固  ②气质  ③一泻千里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B.在自贡市教育局的热情邀请下,诗人郑愁予远道而来,与自贡教师共享文学之乐。
C.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30﹪左右。
D.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
6.下面从文段中抽出的句子,原来的顺序被打乱了,照文意排列,句序正确的一项是(    )
  儒家与道家是中国哲学的两大支柱。               庄子进一步将音乐分成“天籁”“地籁”与“人籁”三类,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
  ①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
  ②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
  ③道家最理想的音乐应该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境界。
  ④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
  ⑤从某种程度上看,道家是反对音乐的,究其实质,他们主要是反对艺术形而下的层面,强调艺术形而上的境界部分。
  ⑥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应当说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中体现的集大成者。
A.⑥①④②③⑤   B.①②④③⑤⑥ C.⑥②①④⑤③  D.⑥①②④③⑤
7.下面四副对联中,有不符合对联格式要求的一项是(     )
A.喜有两眼泪,多交益友;     B.精神到处文章老;
恨无十年暇,尽读奇书。        学问深时意气平。
C.事能知足心常惬;           D.临水开轩,四面云山一幅画;
人到无求品自高。              凭栏远眺,万家烟火总关情。
8.给下面这则消息加一个正标题,最准确的一项是(     )
首届“海峡两岸主题旅游饭店高峰论坛”举行
                                  
  本报讯 记者昨(7)日获悉,于4月26日至28日在成都举行的首届“海峡两岸主题旅游饭店高峰论坛”上,我市汇东大酒店荣获“最佳主题旅游饭店奖”。
  记者了解到,与传统酒店不同,主题酒店以特定的文化为基础,以丰富多彩的特色产品和极具个性的服务满足客户需求、提供多层次体验,已成为酒店发展的新趋势。据悉,汇东大酒店凭借独特的地区盐文化优势,于2007年着手打造盐文化主题旅游饭店,自贡盐运历史、盐元素主题客房、盐帮菜、盐茶和盐浴用品等让客人纷纷称赞。该酒店于2012年8月正式通过四级主题旅游饭店评定。
  据介绍,此次活动有来自海峡两岸的170余位主题酒店业内人士参加,并最终揭晓了“最佳主题旅游饭店奖”等七大奖项。
A.汇东大酒店荣获“最佳主题旅游饭店奖”
B.汇东大酒店于2007年着手打造盐文化主题旅游饭店
C.汇东大酒店独特的地区盐文化优势获客人纷纷称赞
 D.汇东大酒店于2012年8月 正式通过四级主题旅游饭店评定
9.下列文学名著和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以讽刺的笔调塑造了范进、孔乙己等一大批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形象。
B、《清兵卫与葫芦》的作者是志贺直哉,日本小说家。
C、《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为我们真实地描绘了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
 D、《捕蛇者说》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唐代著名文学家,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0-13题。
感伤是一种情怀
按说,秋天是个比较惬意的季节,气候宜人,也象征着收获。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秋天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慌:一感觉到秋天的凉意,就好像提前感觉到一年终结似的,感觉到一段生命将无法重来,所发生的一切都将成为过往。就有一种无尽的感伤袭上心头,免不了一番感慨。
小时候读柳宗元的《江雪》,读不出什么名堂现在才觉得那是一种怎样的感伤啊!你看啊,千山鸟飞绝,所有的小路上都没有了人的踪影。只剩下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头,在白茫茫的雪中垂钓……那是怎样的一种孤独啊!又是怎么的一种感伤啊!如果我们遇到这种环境,只能用感伤得痛不欲生、欲哭无泪来形容了。柳宗元就是高明,把这种感伤的情怀,用那么形象的四句表达出来了。
如果感伤仅仅局限于自我的忧伤,那是很没出息的,只有当感伤“伤”及众人,那种感伤才有了品味。我们许多先人,都是擅长用自己的感伤来传染别人的,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是自己遇到感伤的事,如果你对人就叫苦不迭地说:“我的茅草又被秋风吹破了”估计别人最多安慰你几句。当你看到风吹破了自己的房子,想到天下没有房子住的人是很多的,并幻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就不仅仅是自己的感伤了,而是天下所有寒士的感伤,大家就会和你一起落泪。天啊,谁能有这样的胸襟呢?小肚鸡肠的人,只会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哪里还操得了这么多的心?所以,天下没有房住的人千千万万,只有杜甫让普天下的人记住了。
感伤往往成就了人类的文化艺术。不论是唐诗,还是宋词,出现频率最多的是“愁”“离别”“空恨”“断肠”“那堪”“憔悴”这些字眼。南唐后主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悲愁吗?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常流不断,无穷无尽。女词人李清照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那又是多少人内心的写照呢?恐怕无以计数。这些作品中,正是这种淡淡的感伤,让你心酸,让你惆怅,让你欲哭无泪,欲说无言。
感伤是一种经常与深沉、品味相伴的艺术营养。西方画家梵高,无疑是一个孤独的人。他在贫困潦倒中,向自然和太阳挑战,却不被理解,最终饮弹自尽……每当看到他的画作,我们仿佛能听到他笔下那个身躯干枯的弃妇的抽泣。我曾阅读了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一些小说。川端在他的代表作《雪国》中,所描写的人物的种种悲哀,通过这种悲哀的余情化,来探讨人生的感伤。日本文学有一种描写感伤之美的传统,川端康成就是以描写感伤之美成就文坛辉煌的。高明的文学艺术家,往往把悲悯感伤的情怀倾注在作品中,以达到煽情的目的。
上学的时候,我把“杞人忧天”中的杞人当做傻瓜。现在看来,这人真是忧得有品位,有档次。中国人时常有这样一句口头禅:“天塌下来有高个顶着”,那意思就是天塌了也不用忧。你也不忧,我也不忧,或许真的有一天,天塌了,大家都完蛋了。这个杞人,能忧别人所不能忧,是一种博大无边的感伤。这种感伤,好像是所有“先天下之忧”的人所共有的素质。可惜的是,这样的人太少了?如果人人都有这种感伤的情怀,人人都悲天悯人,社会早就和谐起来了,大同之道早就实现了。
于是,我发现自己是缺乏感伤情愫的。因为像我这样的凡人只能悲伤着自己的悲伤,幸福着自己的幸福。多的是对生活的抱怨,少的是对人生深邃的思考;多的是小情绪小哀愁,少的是大悲悯大苦闷;多的是凄婉惆怅、顾影自怜,少的是推已及人、由此及彼的胸襟。当我看到秋天的来临,感慨的只有自己命运的无奈,除此之外,再没有更多的余韵。正因为如此,我深深地认识到,感伤并非弱不禁风的感慨,感伤是一种有品位的情怀,是人类伟大的情感?

10.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这一论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如果感伤仅仅局限于自我的忧伤,那是很没出息的。
B.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只有当感伤“伤”及众人,那种感伤才有了品味,才伟大。
C.作者自己面对秋天的感伤是提出文章中心论点的情感基础。
D.《江雪》中表现的感伤情怀进一步触动感伤秋天的作者,产生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11.作者怎样看待杜甫的感伤?对“杞人”的“忧”作者有什么独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的感伤是一种拥有博大胸襟、心怀天下寒士的感伤。
B.杜甫不是小肚鸡肠的人,不只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他的感伤还传染了别人。
C.杞人的“忧”有品位,有档次,是一种博大无边的感伤。
 D.没有杞人的“忧”,社会就不会和谐,大同之道就不能实现。
12.文章第四、五自然段列举了诗词、绘画、小说等作品中描写的感伤,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
A.论述“感伤往往成就了人类的文化艺术”这一观点。
B.论述“感伤是一种经常与深沉、品味相伴的艺术营养”这一观点。
C.论述作者把悲悯感伤的情怀倾注在作品中,是为了感染读者,使他们心酸、悯怅,以达到煽情的目的。
D.论述作者展示许多人内心的写照,以此来探讨人生的感伤。
13.为什么说“感伤并非弱不禁风的感慨,感伤是一种有品位的情怀,是人类伟大的情感”?下列回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把悲悯感伤的情怀倾注在作品中。
B.有对人生深邃的思考。
C.是一种大悲悯大苦闷。
D.是一种推己及人、由此及彼的胸襟。
三、阅读(《<论语>十则》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12分,每小题3分)
(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二)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四)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五)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七)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八)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九)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十)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4、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见贤思齐焉  (齐:同等)  
    B、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一言:一句话)
    C、博学而笃志(笃:专一,心意不改变) 
    D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诚实不欺,守信用)

15、下面的文言虚词,用法和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
    A、君子成人之美  (之:结构助词的)
    B、任重而道远 (而:而且,表递进关系的连词)
C、其恕乎(其:副词,大概,表示揣度)      
D、传不习乎(乎:语气词,吗)
16、下面的翻译不正确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言行,不要施加给别人。
    B、饭疏食饮水:吃粗粝的饭食喝冷水。
    C、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
    D、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都要反省自己三次。
17、下面对本文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十则论语是儒家的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之道,也是孔子与其弟子讲学,从容答对的记录。
    B、第一则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的话,说的是他自己对待别人,对待朋友和学习的态度,充满了一种积极而富有责任感的精神,可以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我修养。
    C、第六则是孔子看到河流日夜奔流而发出的时光易逝的感慨,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对时光的珍视和努力把握有限人生的热切渴望。
    D、第四则是孔子说的自己对待贫富的态度,他和颜回一样,既珍视内心的自在充实,也看重物质。
第Ⅱ卷(共99分)
四、(14分)
18、按要求默写填空。(5分)
《卖炭翁》中                 _,                   描写了老人反常的心理,表现了老人极端贫苦的处境。
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知否?知否?__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4李商隐的《无题》中运用双关语,比喻两个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的名句是_________,                            。
○5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                     ,此之谓大丈夫。
19、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人:指逃避战乱的难民     B.漫:散漫,不爱收拾
C.青春:春天                   D.可怜:可惜
(2)“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一句的意思是                                      
(3)判断下面对这两篇诗词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A:《菩萨蛮》是作者抚今追昔,即景明志之作,上片控诉金兵的入侵,对北方领土和抗敌军民表示了深切的怀念; 下片紧承上片,表明收复失地的决心和坚定的报国志向。(  )
B:“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写词人遥望汴京,眼前无数峰峦让他触目伤怀,自感年华已逝,功名难就,因而心生恨意。(  )
 C:“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颂纵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四句写全家人欣喜若狂,准备还乡的情景“喜欲狂”生动地表现了诗人一家在突然到来的喜讯面前情感的巨大变化。(  )
D:“即从巴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两句写诗人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四个地名间漫长的距离瞬间即至,瞬间即过,表达了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境。(  )
五、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20--25题。(22分)
莲池老人
  庙后街,是县城里最清静、最美丽的地方。那里有一座寺院, 坍塌的山门殿宇间,留得几处石碑,几棵松树,树顶上蟠着几枝云团似的墨绿,气象苍古如古老的诗歌。寺院西南面是个池塘,清清的水面上,有鸭,有鹅,有荷;池塘南岸的一块石头上,常有一位老人抱膝而坐,也像是这里的一个景物。寺院虽破,里面却有一座钟楼。那是唐代遗物,青瓦重檐,两层楼阁,楼上吊着一只巨大的铜钟。据说,唐代钟楼,全国只有四个半了,可谓吉光片羽,弥足珍贵。只是年代久了,墙皮酥裂,瓦垄里生满枯草。若有人走近它,老人就会隔着池塘喝喊:
  “喂——不要上去,危险——”
  老人很有一些年纪了,头顶秃亮,眉毛胡子雪白,嗓音却很雄壮。文物保管所的所长告诉我,他是看钟楼的,姓杨,名莲池,1956年春天,文保所成立不久,就雇了他,每月四元钱的补助,一直看到现在。
  我喜欢文物,时常到那寺院里散心。有一天,我顺着池塘的坡岸走过去。
  “老人家,辛苦了。”
  “不辛苦,天天歇着。”
  “今年高寿了?”
  “谁晓得,活糊涂了,记不清楚了。”
  聊了一会儿,我们就熟了,谈得很投机。
  老人单身独居,老伴儿早故去了。他的生活很简单,一日三餐,有米、面吃就行。两个儿子都是菜农,可他又在自己的院里,种了一畦白菜,一畦萝卜,栽了一沟大葱。除了收拾菜畦子,天天坐在池边的石头上,看天上的鸽子,看水中的荷叶,有时也拿着工具到寺里去,负责清除里面的杂草、狗粪。——这项劳动也在那四元钱当中。
  他不爱说话,可一开口,便有自己的道理,很有趣味。中秋节前的一天晚上,我和所长去看他,见他一人坐在院里,很是寂寞。我说:
  “老人家,买台电视看吧。”
  “不买。”他说,“那是玩具。钱凑手呢,买一台看看,那是我玩它;要是为了买它,借债还债,那就是它玩我了。”
  我和所长都笑了,他也笑了。
  那天晚上,月色很好,他的精神也很好,不住地说话。他记得那座寺院里当年有几尊罗汉、几尊菩萨,现在有几块石碑、几棵树木,甚至记得钟楼上面住着几窝鸽子。秋夜天凉,我让他去披件衣服。他刚走到屋门口,突然站住了,屏息一听,走到门外去,朝着钟楼,放声喊起来:
  “喂——下来,那里玩不得呀!踩坏我一片瓦,饶不了你……”喊声未落,见一物腾空一跃,逃走了。我好奇怪,月色虽好,但究竟隔一个池塘呀,他怎么知道那野物上钟楼呢?他说他的眼睛好使,耳朵也好使,他有“功夫”。
  可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他死了。那天上午,我到城外给父亲上坟,看到一棵小树下,添了一个新坟头。坟头很小,坟前立了一块砖,上写“杨莲池之墓”。字很端正,像用白灰写的。我感到太突然了,想着他生前的一些好处,就从送给父亲的冥钱里,匀了一点儿,给他烧化了……
  当天下午,我怀着沉痛的心情,想再看看他的院落。一进院门,吃了一惊,屋里传出了欢笑声。推门一看,几位老人,有的坐在炕上,有的蹲在地下,正听他讲养生的道理。
  我傻了似的看着他说:“你不是死了吗?”
  老人们怔住了,他也怔住了。
  “我在你的坟上,已烧过纸钱了!”
  “哎呀,白让你破费了!”
  他笑了,笑得十分快活。他说去年冬天,到城外拾柴火,见那里僻静,树木也多,一朝合了眼,就想“住”到那里去。见那里的坟头越来越多,怕没了自己的地方,就先堆了一个。老人们听了,扑哧笑了,一齐批判他:好啊,抢占宅基地!
  天暖了,他又在池边抱膝而坐,看天上的鸽子,水中的小荷……有人走近钟楼,他就隔着池塘喝喊:
  “喂——不要上去,危险——”
  清明节,我给父亲扫墓,发现他的“坟头”没有了,当天就去问他:
  “你的‘坟头’呢?”
  “平了。”
  “怎么又平了?”
  “那也是个挂碍。”
他说,心里挂碍多了,就把“功夫”破了,工作就做不好了。
20.小说以寺院的环境描写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按要求简要分析(每小题横线上限填4个字)(3分)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            ;
  ②渲染环境的              ,为人物的出场营造一个诗意的氛围;
  ③衬托                ,暗示出莲池老人的独特个性。
21.看钟楼的老人先给自己“立坟头”,后又“平坟头”,小说写这两个情节表现了老人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4分)
①立坟头:                                                        
②平坟头:                                                        
22.从全文看,看钟楼老人的“功夫”应该怎样理解?请从两个层面简要回答。(3分)
                                                                                    
23.小说中看钟楼的老人有哪些性格特点,下列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专注工作,尽职尽责               B.生活勤俭,知足常乐
 C.不问世事,随遇而安               D.幽默达观,淡泊悠闲
24.仿照下列句子的形式,另写一个句子。(3分)
  例句:那里有一座寺院,坍塌的山门殿宇间, 留得几处石碑,几棵松树,树顶上蟠着几枝云团似的墨绿,气象苍古如古老的诗歌。
  仿句:                                                                      
2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6分)( )(   )
  A.这篇小说以纯净自然之笔,叙述了一个老人看护寺院钟楼的事情。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因而故事的重点不在于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而是诗意的叙事。
  B.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我”叙述故事,使读者产生了真实感和亲切感;但在叙述的同时穿插着议论、抒情,从而大大地损伤了作品的内在意蕴。
  C.看钟楼老人在“立坟头”后又“平坟头”,是因为“立坟头”一事影响得他不能正常地工作,只有“平坟头”才能心无挂碍,让自己正常工作。
  D.小说中的对话描写贯穿全篇,其中我和看钟楼老人交谈时真诚的态度,表达出我对老人的喜爱和敬佩之情。
  E.平凡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心无挂碍”“有‘功夫’”,看钟楼的老人身上折射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的超然和儒家的担当。
六、按要求任选一题作文。(63分)
题目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朋友,我敢保证你在过往的岁月中完成过无数的约定:相约一起在绚丽的春天去拥抱温暖,一起在似火的夏日去倾听鸣蝉,一起在凉爽的秋天去笑看落叶,一起在雪舞的冬日去追逐浪漫。而今天,渐渐长大的你想过没有,应该与明天的自己有个怎样的约定呢?
  请以“我与明天的自己有个约定”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题目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王勃一生短暂,留下《滕王阁序》;曹雪芹呕心沥血,留下《红楼梦》……青春年少的你,此时或许行囊满满,踌躇满志,有许多东西留下;或许两手空空,惆怅无限,什么也没有留下。无论怎样,它们一定会引起你深深的思考。
  根据以上材料,请以“留下”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要求符合题意,文体规范,结构完整。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
  ③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和他人作品。


















启用前  ★  秘密             考试时间:2016年10月31日8:00—10:00           
富顺二中初2017届初三上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答题卷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 分
得 分

   第I卷(选择题,共51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第Ⅱ卷(共99分)
四、(14分)
18、按要求默写填空。(5分)
《卖炭翁》中                 _,                   描写了老人反常的心理,表现了老人极端贫苦的处境。
有约不来过夜半,              ______  。
知否?知否?              ______   。
○4李商隐的《无题》中运用双关语,比喻两个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的爱情的名句是              ______            ,                        。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______   。
19、阅读下面两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9分)
⑴.对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⑵.“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一句的意思是
                                                                 ______   
⑶、判断下面对这首词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     )      B、(    )     C、(    )    D、(    )
五、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20—25题。(22分)
20.小说以寺院的环境描写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按要求简要分析。(每小题横线上限填4个字)(3分)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          ;
  ②渲染环境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语文试卷』  下一个『北京市房山区张坊中学等部分学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