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文通中学2016-2017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江苏省淮安市文通中学2016-2017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九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江苏省淮安市文通中学2016-2017年度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一部分(22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转过河下,许是日暮乡关,艳阳低敛。笛韵悠悠,炊烟蜿蜒,游人走远。青石粼粼,巷道弯弯,繁华落尽,返朴归真;黑瓦凛凛,飞檐耸秀,揽流云,伫青鸟,笑看烟岚。一路走来,鳞次栉比,展转反侧,深巷回音,粉
试题预览
江苏省淮安市文通中学2016-2017年度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第一部分(22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转过河下,许是日暮乡关,艳阳低敛。笛韵悠悠,炊烟蜿蜒,游人走远。青石粼粼,巷道弯弯,繁华落尽,返朴归真;黑瓦凛凛,飞檐耸秀,揽流云,伫青鸟,笑看烟岚。一路走来,鳞次栉比,展转反侧,深巷回音,粉墙无言。 
① 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
蜿                  栉                 
② 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                           改为     
2.语文实践。(10分)
【绿色倡议】下面是李爱淮同学写的班级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请你找出有语病的两处并修改。(4分)
(A)共建绿色家园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B)我们深刻认识到,环境治理一定要避免不能陷入污染——治理——再污染的恶性循环。(C)这就需要从源头治理淮安的山水。(D)为了保护淮安的“绿肺”,使我们中学生也要积极行动起来,为建设绿色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绿色行动】下面是王建淮同学有感于这次活动写的一篇随笔,请你根据语境为文中空缺处填写恰当的词。(2分)
在共建绿色家园的历程中,我们有太多的感动。
责任,感动着我们。改善城市形象,让环境更美好,让生活更舒心,这份责任激励大家迎难而上,负重拼搏。(1)       ,感动着我们。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干部到普通市民,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共同诠释“绿色淮安”的内涵。(2)       ,感动着我们。树上的小鸟多了,水里的游鱼多了;大街小巷整洁多了,邻里相处和睦多了。如果留心,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很多。
【绿色展望】张仰淮同学搜集到下面一组图,请你解说。(4分)
                                                
                                              


  

1988                  2008                   2018
(1)根据组图,简要说明国民日常使用交通工具的变化。(2分)
(2)1988年一2008年的变化体现了什么?对2018年的预测表明了什么?(2分)
3.诗文名句填空[(1)—(6)题为必答题,(7)—(10)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8分)
必答题
(1)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2)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3)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              ,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5)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6)问渠哪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选答题
(7)角声满天秋色里,                     。 (李贺《雁门太守行》)
(8)无限河山泪,                        。( 夏完淳《别云间》)
(9)纸上得来终觉浅,                        。(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0)                ,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戏为六绝句》)

第二部分(6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4-8题。(18分)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选自《核舟记》)
(乙)桑欲落时,捋叶。未欲落捋,伤来年桑眼;已落者,短津味。泥封收囤。至腊月,捣磨成面。腊月内①制者,能消蚕热病。瓮器内,可多收。饲蚕余剩作牛料,牛甚美食。                                                        (选自《农桑辑要》)       【注释】①内:同 “纳”。
4.解释加点的字:(4分)
其两膝相比者(        )           诎右臂支船(        )
泥封收囤(        )               饲蚕余剩作牛料(         )
5.选出加点的“可”字的意义和用法中和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       )(2分)
A.高可二黍许                       B.珠可历历数也
C.瓮器内,可多收                   D.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
6.翻译句子:(4分)
(1)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2)至腊月,捣磨成面。
7.甲文按照什么顺序介绍了什么内容?(4分)
8.乙文中画线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9-11题。(12分)
空  巢  朱以撒
①夏日过了秋日来了,晚秋萧瑟,叶落纷纷,成群的鸟就离巢远行了,它们到温暖的南方,重新筑它们的巢。而留在北方的巢,随着叶片落尽而暴露无遗,北风扫过来,大雪压下来,巢日渐衰败破落,像一堆乱糟糟的垃圾。空巢是时光的脚印,时光走得越远,这个脚印就越模糊、残损,到了一定的时候,那些还带着羽毛的枯枝就不断地掉落下来。
②有一个日子,我应朋友之约到一个村子里散心。村子很大,人迹却稀疏。村头村尾,现代气派的住宅一座接着一座,可是大多房门紧闭,闻不到鲜活的人气。我感受着它的豪华,也感受着豪华中的枯寂。问及这些人哪去了,说是到大洋彼岸淘金去了。这使我想起了空巢。空巢已经成了一种象征,象征着主人的富有。他们有意设计这一个个空巢,为的是给别人看。他们在这个豪华空巢筑好之后,一阵热闹,又再度远走他乡,回到彼岸那个要寒酸得多的客居住所。他们把异乡当作了故乡,留给老家的是一个华丽的空壳,像蛇蜕一般,闪动着银色的光亮,只是没有生命在内。风吹过,什么响声都有,就是没有生命的吟咏。让我奇怪的是它引起了留守本土的村民的歆羡,似乎村子的形象就是这些空巢,自己在空巢面前无来由地气短,好像自己被生活大大地亏待了。其实他们日子过得也不赖,打打鱼做点小生意,一家子和和美关。但是他们满眼都是别人的空巢,算计着自己何时也能拥有一座空巢,牵引住来往行人的目光。
③有一类空巢是我常会在旅行途中顺便走进的。在一些古旧的四合院,一代一代地繁衍,人丁兴旺,曾在某一些日子里达到饱和,一天到晚都充溢着几代人或稚嫩或昂扬或浑厚或深沉的声响。这样的家族给人的感觉就是旺盛。人们乐于与这种人家接近,缘于这类宅院的欢笑、和睦和协调气息,让人觉得这里盛满了寻常人家生活的全部内容。十年、二十年过去,这些宅院明显萧条和空旷了,年轻人都走远了,击追求他们的梦。外边世界要比老宅广大得多,使他们的才情得以无限量地扩张。只有年关将近,他们才像候鸟般返回,使老宅重新焕发生气。只是新春来了,他们又离巢远行,继续新的里程,老宅又一度归于岑寂。越往后,他们返回的次数越少,一次又一次难以聚齐,不是少了这个就是少了那个,而老宅也有不少地方颓了倾了。前尘梦影交迭,旧时月色重来。有的老宅因着这些远行者的声名,贴上了名人故居的标签,引得四面八方的人来参观。但岁月的风雨已把老宅摧残成千疮百孔的空巢,在飘摇中任人指认、品评。有些人记住了,有些人以为和自己无关,看过以后也就淡忘了。时光越往后移,这类空巢越多。人们寄寓的心愿,似乎教化的一部分内容,就由空巢来承担。譬如我们会说,某位名人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提示人们不要忘记了这个起点。
④南方是游移的放纵的不安分的,这使得许多人居无定所,没有固定的温馨的巢。他们的巢总在路上,是背上那个移动的壳子。没有固定居所的日子就是漂泊的日子,漂泊的日子更多一分风险和一大串未知数,匆忙仓皇,在急切中穿行。可是有些人恰恰适应这种节奏,这大致可以追溯到古人游历的风尚、仗剑而行、四海为家、天当被地当床的浪漫主义情怀。现在年轻的漂泊者正在重温这一壮举。只是日子变得越发实际,其中滋味若何,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⑤每次冬天到北方,我都要目击空巢。空巢在瑟瑟寒风中发抖,谁也不知道它们的主人是鸟类中的哪一种,更没人关注它们年复一年的变化,我只是在目击时荡起淡淡的思想上的涟漪。但愿来年春天,里面能传出雏鸟们参差不齐的欢叫。(原文有删改)
9.除了鸟的空巢,文章写了哪几类“空巢”?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3分)
10.“空巢是时光的脚印,时光走得越远,这个脚印就越模糊、残损,到了一定的时候,那些还带着羽毛的枯枝就不断地掉落下来。”请分析这句话的表达特色。(4分)
11.文章最后说“但愿来年春天,里面能传出雏鸟们参差不齐的欢叫”。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作者来年愿望的理解。(5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7分)
寂 寞 的 鲁 迅 
①当我们中的不少人在感叹文化沙漠日益蔓延的时候,出版家和赞助商们正以饱满的热情和敏锐的洞察力纠正着这种偏见。名人名著的一版再版,使文化走下神秘的祭坛,还原成地地道道的生活方式。稍微留心都能在市井间找到一本梁实秋、林语堂的小品,徐志摩、戴望舒的诗,郁达夫、王映霞的情书。看到诸多令人怦然心动的文字和名字,不觉油然想起那些勇者隐士才子佳人“你方唱罢我登台”的激动人心的年代。只是未见鲁迅。
    ②是鲁迅没有知名度吗?非也,且不说连中学生都能熟练背上几句野草、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单是一个阿Q式的悲剧人物就成就了今日众多的喜剧明星。放眼百年中国文坛,还没有谁敢说超过了鲁迅。是鲁迅著作不够丰富吗? 你只要在图书馆里翻阅一下《鲁迅全集》的书目,便会惊叹一个人怎么能用这么短的时间写这样多的文章,从而对比出“著作等身”的说法又何其渺小。是鲁迅不值得重视吗?也未必,全中国人民似乎都记得“最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这句被反复强调的语录式的评价。
    ③能够使自己走向社会和日常生活的条件,鲁迅自身都具备了。看来,被冷淡的缘由还得从深层次上去挖掘。思来想去,恍然大悟:的确,硬骨头的鲁迅还缺少点什么——悠闲、散淡、随和、感性经验,抑或小家碧玉似的情调。他没有周作人的闲情,徐志摩诗意般的缠绵悱恻,郁达夫的温文尔雅,而这些恰恰以其感性十足的面目被今人心仪、景仰和摩娑。六十多年前鲁迅曾批评小品文“雍容、漂亮、缜密”,是抚慰麻痹人的“小摆设”,如今他批评过的东西正是以附庸风雅的“摆设”使他“濒临危机”。是历史嘲弄鲁迅,还是鲁迅调侃历史?
    ④鲁迅的悲剧意义就在于,他首先是作为思想家的鲁迅而存在。他摒弃感性,没有风花雪月供人消遣的生花妙笔,有的只有充满痛苦和悲吟的理性认识、灵魂拷问,是“长歌当哭”、“痛定思痛”的战斗精神,是能够杀出一条生存血路的匕首投枪,这些都无法给他带来好运。如果说,几十年前鲁迅思想的超前性注定了他一世的孤独寂寞,那么,几十年后的世纪末,鲁迅同样难觅知音。他充满钟爱和期望的后世读者,股掌间玩弄着金钱物欲,追逐着轻松、自在、浪漫和潇洒,把“文化”作为烫金的标签随处张贴,(甲)已经远远不习惯阿Q孔乙己闰土们呆头呆脑的穷酸相,不习惯那个天寒地冻的大年夜里要了祥林嫂命的祝福声,以及涓生和子君充满伤逝意味的个性自由、婚姻解放,更不习惯他坚韧不拔的反封建呐喊,虽然时至今日封建意识还在以拉帮结派、“关系”、“后门”、腐化堕落等改头换面的形态侵蚀着现代肌体。在日益物化的感性社会里,鲁迅博大精深的思想和义无反顾的理性精神,作为珍奇的装帧,被尘封在故纸堆中;作为实在的财富,却被悄无声息地遗忘了。
    ⑤有鉴于此,当学生不止一次地问我,为什么鲁迅的作品不能成为畅销书、流行色,我认认真真地告诉他们:(乙)鲁迅是伟大的,而他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他的“不合时宜”。
12.第①段中的“文化沙漠”和“神秘的祭坛”比喻什么?(4分)
13.第②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分)
14.划框句子(甲)中包括了鲁迅先生的哪几部作品?(至少说出其中4部)(4分)
15.怎样理解划线句子(乙)?在今天的社会,如何记取这份“实在的财富”?(5分)

(四)阅读下文和古诗,完成16-20题。(21分)
立正     许行
 “你说说,为什么一提起蒋介石你就立正?是不是……” 
 我的话还未说完,那个国民党军队的被俘连长,早就又“叭”下子来了个立正,因为他听到我提到蒋介石了。  
    这可把我气坏了,若不是解放军的纪律管着,早就给他一撇子了。  
    “你算反动到底啦!”  
    “长官,我也想改,可不知为什么,一说到那个人就禁不住这样做了……”  
    “我看你要陪他殉葬啦!”我狠狠地说。“不,长官,我要改造思想,我要重新做人啦!”那个俘虏连长很诚恳地说。  
    “就凭你对蒋介石的这个迷信态度,你还能……”  
    谁知我的话里一提蒋介石,他又“叭”下子来了个立正。 
    这回我终于忍不住了,一杵子把他打了个趔趄。并且厉声说:  
    “再立正,我就打断你的腿!”  
    “长官,你打吧!过去我这也是被打出来的。那时我是个排副,就因为说到那个人没有立正,被团政训处长知道了,把我弄去好一顿揍,揍完了对我进行单兵训练,他说一句那个人的名字,我马上就来个立正,稍慢一点就挨打,有时他趁我不注意冷不防一提到那个人的名字,我没反应过来便又是一顿毒打……从那以后落下这个毛病,不管在什么时间地点,一说到那个人的名字就立正。弄得像个神经病似的,可却受到嘉奖,说这是对领袖的忠诚……长官,你打吧!你狠狠地打一顿也许能打好呢。长官,你就打吧打吧!”俘虏连长说着就痛苦地哭了,而且恳切求我打他。  
    这可怪了!可听得出来。他连蒋介石三个字都回避提,生怕引起自己的条件反射。不能怀疑他的这些话的真诚。  
    他闹得我有些傻了,不知该怎么办啦!  
    这是1948年我在管理国民党军队的俘虏时,遇到的一件事。当时那个俘虏大队里都是国民党连以下的军官,是想把他们改造改造好使用,未曾想到竟遇到这么一个家伙。  
    “政委,咱们揍他一顿吧!也许能揍过来呢。”我向大队政委请求说。  
    “不得胡来,咱们还能用国民党军队的方法吗?你以为你揍他,就是揍他一个人吗?”  
    赫!好家伙,政委把问题提得这么高。  
    “那么?——”我问。  
    “你去让军医给他看看。”  
    当时医护水平有限,自然看不出个究竟来,也没有啥医疗办法。以后集训完了,其他俘虏作了安排,他因这个问题未解决,便打发回了家。  
    事隔三十年,“文化大革命”后,我到河北一个县里去参观,意外地在街上遇上他,他坐在一个轮椅上,隔老远他就认出我来。  
    “教导员,教导员!”他挺有感情地扯着嗓子喊我。  
    他头发花白,面容憔悴,显得非常苍老,而且两条腿已经坏了。我问他腿怎么坏的,他说因为那个毛病没有改掉,叫“红卫兵”给打的,若不是有位关在“牛棚”的医生给说一句话,差一点就要没命啦!  
    我听了毛骨怵然,生活竟是这样的一部史书!打断了他两条腿,当然就没法立正了,这倒是一种彻底的改造方法。于是我情不自禁的说:  
    “你这一辈子叫蒋介石给坑啦!”  
    天呵!我非常难过地注意到:在我说蒋介石三个字时,他那坐在轮椅中的上身,仍然向前一挺,作了个立正的姿势。                                  (有删改)
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内容。(4分)
17.从文中哪里看出“他连蒋介石三个字都回避提”?(4分)
18.结合文章,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生活竟是这样的一部史书”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五)古诗阅读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1.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含蓄地指出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2.龙城飞将:指“汉之飞将军”李广。3.胡:对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19.诗中“龙城飞将”代指能保家卫国的良将,那么“胡马”和“阴山”分别代指什么呢?(4分)
20.借古讽今的写法是上面的小说和诗歌共同的特点。《立正》借旧军队和文革旧事来警醒今人,那么《出塞》由秦汉边塞往事抒发了唐朝人民怎样的愿望?(4分)
第三部分(60分)
21.红灯亮时,表示车辆行人必须停止前进;绿灯亮时,指示车辆行人可以通过。在现实生活中,“红灯停绿灯行”除了指交通规则外,还可以指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是非标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人们心中总要有盏“红绿灯”。
    请以“心中有盏红绿灯”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600字以上;3.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江苏省淮安市文通中学2016-2017年度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1.①Wān  zhì   ②朴改为璞   展改为辗
2. 【绿色倡议】B去掉“不能”   D去掉“使”
【绿色行动】 (1)团结  (2)细节  
【绿色展望】 (1)国民日常交通工具1988年主要是自行车,到2008年小汽车越来越多,2018年自行车将成为新宠。(2分,意对即可)  (2)国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1分)  国民环保观念增强(或:国民崇尚绿色环保/国民健康意识增强)(1分)
3.略
4.靠近  同“屈”,弯曲  用泥  饲养、喂养
5. 船头坐着三个人,间戴着高帽子长着大胡子的是东坡。
   到腊月间,捣碎磨成粉。
6.A
7.空间顺序(方位 ),介绍了核舟船头三个人的不同情状(神情、动作)。
8.作比较,以“未欲落”与“已落者”的不足,突出了捋采桑叶的最佳时间应是“欲落时”。
附译文:在桑叶将要落的时候,捋取桑叶。不到桑叶快要落时捋采,会损伤明年的宿芽;拾取已经落下的叶子,又枯燥无滋味。收后应泥封贮藏。到腊月间,捣碎磨成粉。腊月间磨制成的粉,能消除蚕的热病。瓮器容纳得下,便可多收,喂蚕有剩余,可做牛的饲料,牛非常爱吃。
9.描写了三类“空巢”。①乡村空巢(或乡村现代气派的住宅),豪华气派却没有人气,是主人炫富的象征;②市井空巢(或古四合院),曾经兴旺,如今岑寂;③南方空巢(或漂泊者的空巢),主人居无定所,四海为家。 
10.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形象表现了鸟的空巢随着时光流逝,日渐残损、破败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鸟去巢空的怅惘之情。
11.首尾呼应,与文章开头北方鸟的空巢的破败景象形成强烈反差。作者展开想像,描绘了北方空巢雏鸟欢叫、生机勃勃的动人画面,寄寓了呼唤游子归巢、亲人团聚,向往温暖和美生活的愿望。
12. 文化沙漠喻没有文化的地方。   神秘的祭坛喻文化脱离人们的生活,成为神秘的令人膜拜的东西。
13. 鲁迅知名度大;鲁迅著作丰富;鲁迅值得重视。
14. 《阿Q正传》《孔乙己》《故乡》《祝福》《伤逝》
15. 作为思想家的鲁迅,他的文章中充满了痛苦和悲吟的理性认识、灵魂拷问,是“长歌当哭”、“痛定思痛”的战斗精神,是能够杀出一条生存血路的匕首投枪,他永远不可能与大多数人的“悠闲、散淡、随和、感性经验”相提并论,这就是鲁迅的伟大。(意思正确即可)  后问言之有理即可
16.一个国民党兵被上级用毒打的方式训练出听到蒋介石的名字就立正的毛病,文革时被红卫兵打断了两条腿。
17.在俘虏连长痛哭地陈述中四次用“那个人”代替“蒋介石”这三个字。
18.对这个俘虏连长个人的历史——不幸遭遇的震惊和同情,更是对社会的历史——过去国民党军队残暴地推行个人崇拜和文革中残暴地践踏人权这些黑暗历史的愤怒鞭挞。
19.胡马代指外族入侵的骑兵,阴山代指边境。
20.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 (60.180.1.75)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江苏省淮安市外国语学校2016-2017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江苏省靖江外国语学校2017届九年级10月独立作业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