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重磅推荐:备战2021,高考一轮复习语文试题分类下载      ·2021高考一轮复习名师讲座免费试听,网罗所有重难点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高一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扶余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月考试题高一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75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如今有一种重智商轻人格的偏见,似乎新型人才的成长,知识和智商才是合格的,什么人格、品德已经过时。其实,当今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不但要有高智商,而且要有健全的人格。
试题预览
扶余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月考试题
高一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75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如今有一种重智商轻人格的偏见,似乎新型人才的成长,知识和智商才是合格的,什么人格、品德已经过时。其实,当今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不但要有高智商,而且要有健全的人格。这是因为信息时代知识的创新活动,都是在集体协作中进行的,需要有善于同他人协作的品德和能力,需要人们遵守规则,讲究信誉。 
    一个知名的企业向社会招聘高级管理人才,面试中有一道试题:请写出你原来所在单位的最大秘密和对我公司有何价值?应聘者对此各陈所见,但最后被录用的却是一位对此题交白卷者。有人问及原因,老总回答说:这样的人值得信任。 
    专家的研究表明,当今时代,一项事业的开拓,一个创新活动的成功,智力因素往往只占据20%-30%,人格要素占70%-80%。由此,人们对德才兼备又有深一层的认识,在重视智商的同时,还应致力于情商的提高。 
    所谓情商是一种稳定存在的情绪、品质和人格素质。它包括个人驾驭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个人了解自身感受、能够控制冲动和情绪波动、理智行事的能力;面对各种艰难考验时能保持乐观自信心态的能力。如果说智商测量的是你适宜从事什么工作,情商测量的则是你在这个工作中能否成功。可见,青年人在走向成才的奋斗中,既要开发智力,更要养成健康人格。智商如同飞鸟的双翅,情商有如翅上的羽毛,                。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够填补人们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不能同样填补道德的缺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些高智商的人却没有获得成功,究其自身原因,多发生在人格的残缺和扭曲上。  1.应聘者对某试题交白卷却被录用,这件事说明了什么?对此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聪明的不做胜过愚蠢的做。   B.有创新精神才能出奇制胜。 
    C.能保守秘密的人值得信任。   D.人格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2.在文中空格处应填入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如果失去了双翅,羽毛也就无所依存、一无所用了 
    B.如果失去了羽毛,鸟儿也就只能空有双翅、望天长叹了 
    C.正是有了羽毛,飞鸟才能在广阔的天空展翅翱翔 
    D.双翅与羽毛相辅相成,将飞鸟托上那蔚蓝的天空 
 3.根据文章进行推断,下面全属于情商较高的一组是                        (    )
    ①感情丰富,多愁善感; ②一目十行,过目成诵; ③宽容大度,善解人意; 
④行事果决,遇变不惊; ⑤知识渊博,学富五车; ⑥不求闻达,知足常乐。 
    A.①⑥       B.③④       C.①④⑥       D.②③⑤
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鞫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太子曰:“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鞫武曰:“敬诺。”出见田光,道:“太子曰愿图国事于先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愿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偻行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光闻长者之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约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使人疑之,非节侠士也。”欲自杀以激荆轲,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       亡:逃亡
B.太子避席而请曰               避:躲避
C.愿足下过太子于宫             过:拜访
 D.愿因先生得愿交于荆轲         因:通过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田光忠心、刚烈、有气节的一组是           (    )
①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
②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
③夫为行使人疑之,非节侠士也。
④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
⑤愿因先生得愿交于荆轲,可乎? 
⑥遂自刭而死。
A.①②④        B. ①③⑤    
 C.②④⑥        D. 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秦国将要灭掉六国,军队已经临近易水,燕太子丹感到担忧,于是向太傅鞫武寻求帮助,请其为自己出谋划策。
B.田光为了避免太子丹的怀疑,更为了激励荆轲,把荆轲逼推到刺杀秦王的关键位置,于是自杀而死。
C.太子知道有位田光先生,深谋远虑,勇敢沉着,因此就请他并和他商量国家大事。
D.田光弯腰曲背去见荆轲,并请求荆轲去拜见太子,共议国事。荆轲答应了这个请求。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5分)
(2)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完成8—9题。
望月怀远
 唐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8.此诗在情与景的关系上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写出并做简要分析。(5分)
9.首句“海上生明月”一句为什么用“生”而不用“升”?试做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每空1分)
10.补写出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_________________,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沁园春  长沙》毛泽东)
(2)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沁园春  长沙》毛泽东)
(3)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荆轲刺秦王》)
(4)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尽上指冠。
(《荆轲刺秦王》)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王》)
(6)寻梦?撑一支长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___。
(《再别康桥》徐志摩)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槐  抱  柳
你见过这样的树吗?
本是棵槐树,扭曲的躯干,黑铁般的外表,龟裂的表皮,半腰里却被谁挖走了般,凹陷成一个马槽般的大坑。偏偏就在那大坑里长出了一棵柳树,枝条越长越大,夹在槐树横横竖竖的枝条间。风沙把村里村外的树都击打地枯死了,却在槐抱柳跟前没了奈何。
槐抱柳活着,准确地说,槐抱柳也有一部分死了,死了的是槐树的一半,长在槐树怀里的柳树却活的好好的。
这棵树生长在五里柳,是五里柳唯一的一棵树,也是五里柳最老的树。谁也不知道这棵树多少岁了。就像不知道王长信老人多少岁。有人说老人一百岁了,有人说加上闰年闰月该一百多了。王长信老人听了,笑得嘎嘎的,指着村口的槐抱柳说,它肯定知道,你们问它吧。
可是,没人问这棵老树。
人们都很忙。
人们被风沙撵着,忙着搬家。人们说,五里柳不能住了,风沙要把人都给埋了。王长信老人没走。老人说他不走,说,那些空荡荡的院子房子不让他走,五里柳不让他走。老人说,我走了,谁管这棵槐抱柳呢?
王长信老人每天从很远的地方担水,给自己喝,给槐抱柳喝。
  都走了,就剩咱俩了。王长信老人给树浇着水,咯咯笑,五里柳就剩咱俩个活物了。老人把这棵树当成人了。王长信老人浇完树,又去挑水了。村里,地里,老人种了好多棵树苗。老人说,我就不信风沙能跑过咱。老人叨叨着,五里柳不能只有你和我啊。咱得把风沙撵走,得让房子是房子院子是院子,得让鸡飞狗跳鸟叫人闹。
一场风沙过后,五里柳又是死寂一片,树苗东倒西歪的,有的连影子也吹刮到很远的地方看不见了。村口的槐抱柳就担心,戚戚地把满身的结疤都瞪成了大大小小的眼睛寻找老人。槐抱柳担心风沙把老人也吹刮得歪倒了。沙梁上老人咯咯地笑,我的命硬着哩,不怕。
老人在沙梁上,挖了更深的树坑,把一棵棵倒了的树苗扶起来,压实,浇水。老人说,我就不信撵不走沙,不信这树活不了。
恣肆的阳光里,老人提着铁锹,担着水桶,晃晃悠悠,晃晃悠悠地在沙梁上忙碌。
槐抱柳安心了,安安静静地没有一丝声息。老人再给老树浇水时,老树就对老人说,您也是一棵树,会走的树。老人咯咯咯咯笑得开心,粗糙的手抚着老树,说,我是树,咱都是树,五里柳要有好多的树。槐抱柳满枝头的叶子就哗哗哗哗响了起来。
然而有一天,老人没有来。太阳在天上肆无忌惮地滚着,从东滚到西,老树都没看见老人,老树的每个枝条都耷拉的没了精神。
连着好几天,老树都没看见老人的身影,没有听见老人咯咯咯咯的笑声。老树开始担心起来。没有老人,五里柳就真的完了。老树忧愁地想着。夕阳给五里柳罩了一件金线银丝般的外衣时,老树看见了老人。老人晃晃悠悠地担着水,说,不服老不行了,得叫他们都回来,回来栽树。老树看着老人,满树的枝条都担心地揪扭成了一团。
  第二天,老人果然唤来了四五个人。老人和这几个人回到村里。老人摘下一把猩红晶亮的大枣给这几个人吃。那是老人栽种的沙枣树上结的大枣。
老人说,好吃吧?
老人说,不能白吃,你们得帮我栽树。吃一颗枣,栽一棵树。
那些人看着沙梁上的树,说,栽树栽树。我们都栽树。把五里柳的人都唤回来栽树。
老树看见老人脸上狡黠的笑,一层一层地堆积。老人悄悄地给老树说,不急,他们会回来的。五里柳还是五里柳,你信吗?
  果然,更多的人来到了五里柳。人们栽树累了,就坐在老树下,望着槐抱柳说,树老成精哩,有槐抱柳护佑着五里柳,五里柳就不会被黄沙埋了。
老树说,老人才是精哩,他是五里柳的精魂。
老人咯咯咯咯地笑着,靠着老树的槽坐了下去。
老树看见老人慢慢慢慢地坐在了它的怀里。
老树用它糙糙的却温暖的“马槽”像抱柳树一样,抱住了老人。
(选自《2011中国年度小小说》)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槐抱柳有多少岁,人们不知道;王长信老人有多少岁,人们也不知道。人们都太忙了,没有人有精力去管这样的小事,这从侧面反映出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B.五里柳的人都走了,只有王长信老人留下了,只是因为他舍不得住了多年的院子房子,舍不得那棵虽历经风沙洗礼却依然屹立的槐抱柳。
C.王长信老人“咯咯的笑声”贯穿了全篇文章,很鲜明地表现出老人的乐观性格,而结尾“狡黠的笑”则写出了王长信老人狡猾奸诈的一面。
D.王长信老人千辛万苦种上的沙枣树终于结果了,被老人唤回的四五个人吃了老人从树上摘下的枣后,看到希望,决定留下来栽树。
E.文章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槐抱柳对王长信老人的担忧,期待、呵护,槐抱柳以见证者的身份见证了王长信老人在五里柳所做的一切,并赞扬了老人是五里柳的精魂。
(2)文章开头三段较详细地写了槐抱柳的哪些特点?开头写槐抱柳有什么作用?(6分)
(3)小说中的王长信老人是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4)文章结尾写道:“老树说,老人才是精魂,他是五里柳的精魂”,请你结合文章,陈述你对“精魂”的理解,并作分析。(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共75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15分)
12.下列各项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
A.上阙    碣石    万户侯     层林尽染
B.粪土    萧瑟    岁月稠     鱼翔浅底
C.苍茫    磅礴    竟自由     漫江碧透
D.绚丽    遒劲    橘子洲     丰华正茂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4月10日晚,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洛阳国花园工作人员表示,盛花期在14日以后,届时人们将能看到浩如烟海、千姿百态的牡丹。
B.朱自清的《背影》语言质朴流畅,平易浅显,但读了之后,沁人心脾,回味悠长。
 C.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的修订版《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真乃大快人心!
D.在钓鱼岛的问题上,我国各大媒体客观公正地进行了报道;而有些国家的个别媒体则危言危行,唯恐天下不乱。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写短文,不能将“短”作为唯一标准,关键是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用,言之有新。满纸的大话、空话、套话、废话,无论长短都会使人生厌。
B.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且是最为著名的饮品。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中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和消费国。
C.再也不会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样,再也不会像托尔斯泰那个年代那样,因一本小说而全国轰动、万众捧读将越来越少。
D.是否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是否提高了农民的主体意识,是否使农民对新农村的感觉比以前更好,是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关键。
15.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上适当的句子,要求:符合上下文语境,构成排比。(6分)
小时候
善良是                            
是                                
是                                
长大后
善良是搀扶弱小时脸上的深情
是挺身而出时爆发出的刚毅
是尘世中出淤泥而不染的莲心
五、作文(60分)
 16.同学们,转眼间,我们的高中生活已度过近两个月了。在这期间,你学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收获到了什么?相信你一定感触颇多。请以“高中生活我收获了         ”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内容完整,情感真切,有一定的表现力,不要写诗歌。
 
扶余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月考试题
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
1.C    2.C    3.B
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4.B(避:离开)   5.D      6.C(“太子丹知道有位田光先生”一句有误)
7(1):我听说良马强壮的时候,一天能驰骋千里。等到老了的时候,劣马都比它跑得快。(“骐骥”  “驰”   “驽马”  “先”各1分,句意通顺1分,共5分)
 (2):希望您马上去拜见太子,说我已经死了,以此表明我没有把国家大事泄露出去。
(“愿”  “足下”  “过”  “明”  “言”各1分,句意通顺1分,共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分)诗人望见从东海升起的一轮皎月,不由得想起了远方的亲人,并设想,遥隔天涯的远人,此刻也可能在望月思念自己。诗歌描绘了海、明月、天涯等富有意境的景物,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一片深情。情景交融,细腻入微,情真意永,感人至深。(3分)(共5分)
9. “升”,仅是对事物的客观描述。(2分)而“生”,则把大海和月亮拟人化,描绘出了月亮慢慢上升的情景,更好地体现了夜晚时分,海天一色、海天相接的美景。(3分)所以,用“生”更有诗意和意境。(1分)(共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0(1)鹰击长空    万类霜天竞自由
  (2)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3)为变徵之声  士皆垂泪涕泣
  (4)慷慨羽声    士皆嗔目
  (5)风萧萧兮易水寒
  (6)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E(3分)D(2分)B(1分)(A没有人知道槐抱柳,王长信的岁数是为了写出二者在艰难的环境下顽强生存了很长时间,而并非是表现人们太忙,生活节奏太快,A项的分析偏离主题;C,“狡黠的笑”是为了表现王长信老人的智慧以及对其他人会回到家乡的自信与喜悦;B,舍不得住了多年的院子房子,舍不得那棵槐抱柳是王长信老人留下的原因,但这只是表面原因,根本原因是不愿离开家乡,想要努力改变家乡。)(共5分)
  (2)第一问:粗鲁,扭曲,年老,历尽沧桑,残缺而有生命力,顽强坚韧。(2分,答出两点一分,答出四点即可)第二问:通过详写槐抱柳,暗示出五里柳的生存环境极度恶劣;为下文写王长信老人乐观、顽  强地改变家乡环境的精神作了铺垫;槐抱柳衬托了王长信老人的精神品质。(4分,每点两分,答出两点 即可)(共6分)
(3)①勇于战胜困难而又坚韧顽强:人们议论五里柳不能住了,风沙要把人都给埋了,人们都离开了,只有王长信留了下来,坚持种树,每天从很远的地方跳水种树。(2分)②乐观自信而又对未来充满希望:面对困难,老人总是咯咯地笑:“咱得把风沙撵走,得让房子是房子院子是院子,得让鸡飞狗跳鸟叫人闹。(2分) ③智慧而又热爱家乡:“老树看见老人脸上狡黠的笑”,老人先自己努力种树改变环境,枣子成熟,让人看到希望,便召唤更多的人回来种树,改变家乡。(2分)(共6分)
(4)“精魂”一词概括了王长信老人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像槐抱柳一样屹立不倒,不提困难,乐观自信,顽强坚韧,带头改变家乡生存环境,给人们以希望的精神。(3分)槐抱柳是五里柳唯一活着的树,历经风沙的侵袭,虽扭曲斑驳,却竭尽所能地生长着、屹立着,王长信就是会走的树,人们离开了,老人独自留下种树,老人相信五里柳总有一天会“鸡飞狗跳鸟叫人闹”,人们也会回来。风沙过后,又是一片死寂,但老人并不放弃,“不信撵不走风沙,不信这树活不了”,老人的坚韧与信心使这片土地发生了变化,沙枣树结果了,这让人们看到了希望,纷纷回到故乡种树。(4分)可以说,正是王长信老人身上体现出的“精魂”维护了五里柳,使五里柳不再被风沙掩埋。(1分) (共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2.B(A.阕   C.竞   D.风)
13.B(沁人心脾: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适。也形容诗歌或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A.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C.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收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D.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14.A(B.偷换主语。应在“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前加上“茶”。 C.缺少主语中心语。应在“万众捧读”后添加“的现象”。D.两面对一面。应把“成功”改为“成败”。)
15.示例: 善良是抚摸小鸟伤腿时流下的眼泪
          是帮小猫找到妈妈后发出的欢笑
          是阳光下那双童稚的眼睛(共6分,每句2分)
五、作文(略)
附:文言文翻译
         在秦国做人质的燕太子丹逃回了燕国。他看到秦国将要吞并六国,如今秦军已逼近易水,惟恐灾祸来临,心里十分忧虑,于是对他的太傅鞫武说:“燕秦势不两立,希望太傅帮忙想想办法才好。”鞫武说:“燕国有一位田光先生,此人深谋远虑勇敢沉着,您不妨跟他商量商量。”太子丹说:“希望太傅您代为介绍,好吗?”鞫武说:“好吧。”于是鞫武去见田光,说:“太子希望和先生一起商议国家大事。”田光说:“遵命。”于是就去拜见太子。
    太子跪着迎接田光,倒退着走为他引路,又跪下来替田光拂拭坐席。等田光坐稳,左右人都退下后,太子就离席,向田光请教道:“燕秦势不两立,希望先生能尽量想个办法来解决这件事。”田光说:“我听说好马在年轻力壮的时候,一天可以飞奔千里。可到它衰老力竭的时候,连劣马也能跑在它的前面。太子现在听说的是我壮年的情况,却不知道如今我的精力已经衰竭了。虽然这么说,我不敢因此耽误国事。我的好朋友荆轲可以担当这个使命。”太子说:“希望能通过先生与荆轲结识,可以吗?”田光说:“好的。”说完起身就走了出去。太子把他送到门口,告诫他说:“我告诉您的和先生刚才说的,都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出去。”田光低头一笑,说:“好。”
    田光弯腰曲背地去见荆轲,对他说:“我和您交情很深,燕国没有人不知道。现在太子只听说我壮年时的情况,却不知道我的身体已大不如当年了。有幸得到他的教导说:‘燕秦势不两立,希望先生尽力想想办法。’我从来就没把您当外人,于是把你举荐给太子,希望您能到太子的住处走一趟。”荆轲说:“遵命。”田光又说:“我听说,忠厚老实之人的所作所为,不使人产生怀疑,如今太子却告诫我说:‘我们所讲的,都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出去。’这是太子他怀疑我啊。为人做事让人怀疑,就不是有气节的侠客。”田光这番话的意思是想用自杀来激励荆轲,接着又说道:“希望您马上去拜见太子,说我已经死了,以此表明我没有把国家大事泄漏出去。”说完就自刎而死。 (222.86.16.126)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下一个『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10月第二周周练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管理员QQ:8487054 微信:13958889955 电话:13958889955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