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质量检测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质量检测(高一必修三 粤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质量检测(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4分,共20分)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A.涔涔cén笞刑chī粗糙zào跛脚ǒB.伺侯sì黝黑yǒu诅咒zǔ犄角qíC.铁镐gǎo哄笑hōng间或jiàn脸颊jiáD.颤抖zhàn缄默jiān蜷缩quán恫吓tòng解析A项,“糙”读c
试题预览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一单元质量检测
(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 4分,共20分)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涔涔cén   笞刑chī      粗糙zào          跛脚bǒ          
B.伺侯sì    黝黑yǒu      诅咒zǔ           犄角qí         
C.铁镐gǎo    哄笑hōng    间或jiàn         脸颊jiá     
D.颤抖zhàn   缄默jiān    蜷缩quán         恫吓tòng
解析  A项,“糙”读cāo;B项,“伺”读cì,“犄”读jī;D项,“颤”读chàn ,“恫”读dòng
答案 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热烘烘 不假雕饰 要言不烦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闭门羹  一弘清泉  坚韧不拔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C.挖墙脚  瞬息万变  无稽之谈  千里之堤,馈于蚁穴
D.黄澄澄  突如奇来  人情世故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解析 B.弘—泓;C.馈—溃;D.奇—其。
答案 A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在许多人眼里,美术馆一直是阳春白雪的代名词,是少数有艺术造诣的人出入的地方,里面陈列的通常是看不太懂的作品。但如果你到台湾的美术馆去转转,你一定不会失望。台湾的美术馆数量众多,有大有小,风格迥异。其中规模最大的两处是新北市的朱铭美术馆和台中市的“台湾美术馆”。置身其中,你会发现那里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物品,而是像站立在你身边懂你的知心朋友。
A.阳春白雪   B.通常
C.迥异   D.高高在上
解析 高高在上:原指上天或人君处在极高的位置,后泛指身处高位,含有脱离群众、不了解下情之意。此处使用对象不对。
答案 D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中国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有着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不可小觑。
B.毋庸置疑,原生态的东西有精华也有糟粕,必须具体分析、辩证看待,因此,王冰认为赵亮关于原生态艺术的那篇文章有错误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C.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决不是主张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升学考试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开展教学活动的做法。
D.“嫦娥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主要用于完成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
解析 A项,句式杂糅。B项,表意不明。D项,成分残缺,在“等”后加上“任务”。
答案 C
5.把下列语句排列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光景却何等妩媚、遥远、璀璨 ②光景何等臃肿、崎岖、僵冷 ③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也是月出 ④古诗说:“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⑤四周的大海与四周的乱山 ⑥看古诗便可知道 ⑦两者相较是何种滋味                  
A.④②③①⑥⑤⑦   B.④③⑦⑥①⑤②
C.⑤⑦⑥④②③①   D.⑥⑤⑦④①③②
答案 C
二、阅读理解(每小题10分,共7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闲说印规
姜维群
何为印规?即钤印盖章时定位的工具,也叫印矩,是官府和书画家们必备的东西。一说印规,先要说说印。
印是由官印而逐步发展到平民的。从战国时苏秦佩六国相印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了。唐人罗隐有诗云:“腰间印佩黄金重,卷里诗裁白雪高。”印是权力的象征,旧时县官升堂,其案上必将官印摆上。印一旦进入民间,只是名字的图章,按在纸上作为证明。然而,印若盖在很重要的地方,必须要不欹不斜,位置要不离不偏,这样的钤印盖章就要使用印规了。
印规始于何时已不可考,自清代民国以来已成盛行之物。据载,清代的皇宫中专有为皇帝盖宝玺的人。像皇帝的诰命、下传的圣谕、书写的墨迹都要钤印,若印章模糊不清,连歪带斜,盖印之人肯定要脑袋搬家。钤印之时,先找准位置,再将印规放上,印章紧贴印规内侧直角钤下,永不会歪斜。
印规初时很简单,目前在专门的金石字画店铺中有售,依然是楠木或红木制作的“T”字形印规,长不过10厘米,厚一般在5毫米左右。但印规一进入文人之手,就由工具系列上升为文玩。毛主席的秘书田家英是很有鉴赏力的收藏家,他生前藏有名篆刻家顿立夫为他刻的五枚印章,印章装在一“”字纹锦盒中,内中有一直角抹边的印规,硬木质地上面刻有铭文,从印盒、印料到印规是一套原装之物,设计工巧,很珍贵的。
文人用的文玩之物喜欢专擅,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或个人的诗句刻在上面,自得其赏。曾有人收藏有大书法家赵之谦题字的一个印规,印规为一长方形楠木锯下一直角,像菜刀形状,上刻“勾股弦,求余边”。我们知道,直角三角形夹直角的两边,短边为勾,长边为股,古代立竿测太阳高度时,日影为勾,竹竿为股。赵之谦巧妙地将此用在印规上,情趣跃然纸上。
印规又称印矩,规是画圆的工具,而矩是画直角或正方长方形的尺子,按说叫印矩更为贴切,然一般多称之为印规,究其因由,或许因之有的印规是由圆而切割出一直角所制。前翻览《天衡印话》,上有一石质直角印规,末端处还刻有一方小印,颇雅致。另有两方铜质圆形印规,是将扁圆铜平分四份,割去其四分之一,留下一直角,并在铜面上刻字。想来此形称之为印规合宜。
笔者前曾请津门刻铜高手王少杰专制一铜印规,上镌“月明河晓,澄雪皎波”八字,横读竖读倒读跳读均可成诵。作印规用,铜质体重,钤印不易挪动,甚佳;用之作镇纸,亦是如此;将它立起,其缺口处又可作笔架,为此在内侧刻上“在此歇笔”,自得其乐也。
6.下列有关“印规”相关内容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
A.印规是一种能使钤印盖章合乎要求的定位工具,从战国时苏秦佩六国的相印开始,印规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B.皇帝的诰命、圣旨、墨宝都要钤印,盖印人总是用印规找准位置,印章紧贴其内侧盖下,以保证不会歪斜。
C.印规最初很简单,只是一般盖章时用的工具,后来经文人使用,逐渐增添了文化内涵,具有鉴赏功能。
D.作者认为,之所以叫印规,可能是因为有的印规是由圆而切割出一直角所制。《天衡印话》上的三个印规可以作为佐证。
解析 A.与原文“印规始于何时已不可考”矛盾。B.与原文“钤印之时,先找准位置,再将印规放上,印章紧贴印规内侧直角钤下”不相符。D.《天衡印话》中的“石质直角印规”不足以作为佐证。
答案 C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在古代,印是权力、权威的象征。大官随身佩印规,升堂办案要摆上印和印规,文书上要端端正正盖上印。
B.在过去,无论官府,还是民间,钤印盖章常用印规来规范,但有些文人使用的印规却更讲究、更雅致。
C.印规一般是木质“T”字形的,并没有什么装饰。后来在发展过程中,质地、形状都有变化,有的会刻上铭文。
D.作者铜印规上的字,也可读作“晓河明月,波皎雪澄”,还可读作“晓波月明,河皎澄雪”,饶有趣味。
解析 升堂办案要摆上印,未必摆印规。
答案 A
8.依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虽然今天的公章大多数是圆形的,但是古代官府的印章却一律是方方正正的,一点都随意不得。
B.印规经过文人的使用与制作,其用途更加广泛,有的不再单一用来辅助盖章,还可用来计算测量,作镇纸,作笔架。
C.印规虽是旧时代的产物,但在现实生活中,不但依然有其实用价值,而且作为艺术品和文物,仍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D.李白应召入长安时给妻子的留别诗中写道:“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可见李白有追求权力的欲望。
解析 “用来计算测量”不对。
答案 B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晚照残红的歌声
吕娅南
①九月枣似的柔柔的绸缎,被老天爷轻轻一抖,罩住了远远近近的山峦。九曲弯弯的黄河静静地在崇山峻岭间蛇似的游走。俯仰之间,万世飘零。那山那水,伴随日月星辰,将至永远。
②高原牧人伴着高原的阳光和风雪在这片土地上代代奔走,蜿蜒曲折的山道和遥远清澈的长天练就一副钢铁般硬的腿骨和锐利真纯的目光,羊群撒着欢儿在洒满阳光的草地上品味芬芳,牛偶尔低吼着悠闲地漫游。
③当河水的涛声消失在远处,伴着高高的山岩,牧人的歌声就随着西下的斜阳响起:“阿拉古山上的烟瘴大,黄河里的水大……”
④音调在高潮中拉得如泣如诉,婉转低回,昂扬直入云霄又戛然而止,一线收束,把韵律插入灵魂又兀自静默,悲抑苍凉的回声在天幕下久久徘徊,远远望过去,牧人身穿半旧黑衣,腰扎绳索,脖颈围着经久耐用的滞腻毛巾,一手拿着牧鞭,拉腔扬颈,表情专注,沉浸在音乐的意境中,在霞光里如一幅孤独的树的剪影,隔着一片在微风里摇曳的草地,我望着天空偶尔划过的飞鸟,望着傍着白云盘旋的老鹰,望着吐着芬芳的鲜黄、粉白、姹紫的小野花,望着暮霭一点点浓重,在村庄袅袅飘过的炊烟里,在吐纳澄明空气的分分秒秒间,我聆听着他的歌声:
“天上的白云飘着啊,地上的牡丹开着啊……”
⑤夕阳掉在河对岸高高的山峦后面,草地在黄昏的暮色里如水墨画似的由淡变浓,天幕上的星星像小灯泡似的一颗颗亮了,河面上吹来的晚风带着丝丝凉意,牧人的歌声也渐行渐杳。断断续续的冗长的曲调在高远的天际苍凉地飘逸,就像夜晚山野间流动的一束萤火。
⑥大凡高原上生活过的人都知道“花儿”。在古城西宁每年农历四月的凤凰山,都有一台“踩青花儿会”,从花红柳绿的林间穿过,像置身于节日的盛典,光鲜斑斓的男女,舞之蹈之歌之,耳边听到的是:“三月的清明四月的会,一对大眼睛的尕妹妹”“歌台上金光闪闪,对歌的尕妹妹锦毯上站”,夹杂浓郁的表演色彩,思维的俗务与热闹汇聚,如潮水般浸润心田。在河湟两岸的田间地头,会听到“林子里飞的是比翼鸟,它落在树梢上了”及“阿哥”与“阿妹”间相互呼应,歌声中透着情感的探询,表达的是浓浓的爱情情绪。古朴的民风将人类隐秘的恋情羞涩地用歌声喷发而出。在那些寂寥广阔、人迹罕至的苍茫漠野,有些终身与白云、大山、草原、牛羊为伴的牧人,上天赋予他们歌唱的才华,天生一副音域宽广的歌喉,在高天厚土的地域柔肠百结地唱一首“花儿”,那悲情沉厚、激越感伤的曲调,总能勾起人荡气回肠的情结。远山近野的苍茫辽阔容纳了牧人一生的风雨,他孑然独立在天地间放逐自由的心灵,与“现代”远离,与繁华无缘。那绮丽诡异的晚照下,雕塑似的牧人,昂然挺颈,揪心扯肺的歌声,如海啸般由远而近滚滚而来,没有喝彩,没人献花,没有缤纷的布景设计,他的听众乃是浑然山川、莽莽旷野及蓝天白云下的牛羊,他的舞台是黄褐色的山道和洒着金色阳光的草场,唯西部的豪雄、野性的大风肆意地来来往往雕刻着他的岁月,为纯真悠远的歌声添加了灵魂中蕴积的厚重。当我背着囊括半生风雨的行囊在茫茫天际踽踽独行,忆起那天地之间的孤独的树,那野韵博天的高原上袅袅依依的仙境中如神女甩落的长长的绸子似的略带忧伤苍凉的歌声,那旋律苍劲悠缓绵长,舐舔着在坎坷中磨砺的伤口,像一次漫长的阅读,感受着血液的奔涌和灵魂的跳跃,抚慰着疲惫、无奈的辛酸,化为我心灵深处锥骨的感动和对滚滚红尘万千诱惑的深一层感悟。
⑦迷蒙的细雨濡润着漂泊的灵魂,我在意念中找寻牧人的歌声。人生多愁怨,让情感附着悠远的韵律和粗犷的长调在高天浓云、飘飘洒洒中回避苦难的桃花源。悲抑苍凉的歌声回荡在青春的梦里,已恍若前朝旧事,我耳畔响起的是由窗而入的邻人那时而悠扬、时而欢快、时而沉郁的笛声。在冬雨弥漫的黄昏奔腾、跳跃、飘零,或抒情或低诉的曲调,一会儿如潺潺流淌的小溪,一会儿似哗哗如雨迅疾的马蹄。音乐是心灵的语言,吹笛人与听笛人共在音乐的通道里缠绵,在城市的嚣声里找寻宁静的一隅,享受片刻高贵的孤寂。
⑧当心灵的尘埃落定,心灵的本色和纯真逐渐清晰明朗,生命的原体追求在如烟似雾的梦里,愈显珍贵,亲切、柔和、沙哑、激越的喉音在远逝的青春岁月里如夏夜的闪电,一晃即逝,杳然无踪,让我留下半生的惆怅,在思念的长夜品享那飘忽的美感和心里的寂寞。
⑨高原的花儿,高原的牧歌,因为有高原滔滔奔涌的江河和高原纯净博大的天地作陪衬,才有了悠远、悲抑、苍凉、雄浑。在一个歌如海潮的时代,唯一引起我灵魂悸动的歌声,仍是那忘情于山水之间飘荡在那片土地上空的“花儿”旋律,那屹立在苍茫天地之间的粗豪、伟岸的牧人是我心中永远的歌唱巨星。
9.文章①、②两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在写法上主要采用了拟人(或“比拟”)、比喻、想象等手法,烘托了暮色下高原幽美、宁静而又悠闲的气氛,表达了作者对高原的热爱与赞美之情。为下文写高原牧歌作铺垫。
10.在歌如海潮的时代,高原的“花儿”有什么特点?请分条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它的舞台背景和听众都是山川、草场、牛羊、天地等高原风物。(2)它的演唱者是天赋才华、孑然独立、自由奔放的牧人。(3)它的内容总由眼前的风物起兴,纯朴而厚重。 (4)它的曲调激越,旋律悠缓绵长,总能抚慰疲惫的灵魂。
11.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两句话的含意。
(1)断断续续的冗长的曲调在高远的天际苍凉地飘逸,就像夜晚山野间流动的一束萤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迷蒙的细雨濡润着漂泊的灵魂,我在意念中找寻牧人的歌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突出了高原牧歌悠缓、绵长、苍凉的特点,牧歌像萤火一样给人的心灵带来抚慰。(2)作者的灵魂是孤寂、无依的,对高原牧歌怀有渴望与依恋。
12.从全文看,第⑦段写邻人笛声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借写邻人的笛声表达对高原牧歌的思念与眷恋。
(2)突出作者渴望高原牧歌为他消除人生的愁怨,回归心灵的本色与纯真。(3)反衬出城市的喧嚣与浮躁,表达作者对宁静、自由的向往。
三、写作(60分)
1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只狮子被猎人捉来后扔进笼子里。
一只蚊子飞过这里,看到了在笼子里面不停地走来走去的狮子,问:“你这样走来走去有什么意义?”
狮子回答说:“我在找能够逃出去的路。”可狮子怎么也逃不出去,于是它躺下来休息,不再去想逃走的办法。
蚊子又问:“那么你现在又在做什么?”
狮子无精打采地说:“我现在在休息。因为我找不到逃出去的办法,所以还是耐心地等待机会吧。”当蚊子还想问时,狮子终于发火了:“你总是这样问来问去的有什么意义?我始终都清楚自己在想什么,干什么,因为我一直保持着清醒。”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60.180.3.7)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粤教版 高一 必修三 单元练习


上一个『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四单元质量检测』  下一个『2016年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