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9 论述类文本之理解概念句子(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9 论述类文本之理解概念句子(练)(高三总复习 )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练基础1.(2016届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用典,也叫用事,是指人们在行文中引用(或借用)前人的言论和事迹等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用典作为一种文学修辞,如刘勰所说的“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其功能主要是使文辞更为含蓄和典雅。中国古代用典修辞早就有之。在2
试题预览
◇练基础
1.(2016届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用典,也叫用事,是指人们在行文中引用(或借用)前人的言论和事迹等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用典作为一种文学修辞,如刘勰所说的“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其功能主要是使文辞更为含蓄和典雅。
中国古代用典修辞早就有之。在20世纪西方文论中,出现了“互文性”的说法,它大体的意思是:一个文本不可能完全是自己的创造,一定是从别的文章中引用了、化用了某些成分;或是明写,或是化在自己的文章中。其实这个说法与中国古代的用典的意思差不多。用典变成了“互文性”,传统的文学修辞法变为现代的文学修辞法。
那么,用典与社会文化有何联系呢?
首先,用典这种文学修辞方法与社会精神文化的生成过程密切相关,换句话说,正是社会精神文化的不断生成导致了用典这种文学修辞。社会精神文化的最初的生成可能是从民间到上层的,下层的百姓在劳动的实践中,由于有感受、有需要,形成了最初的歌谣。历史已经证明,下层劳动者创作的歌谣,必然会被上层的士人看中,于是拿过去加工,成为诗歌或其他作品。这种情况一代又一代这样持续下来。而士人从下层劳动者那里“拿过来”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用典”了,他们可能增加或减少一些字句,改变一些字句,或者师其意而不师其辞……这过程从广义上说,就是用典。中国士人加工、改造、整理过的最早的诗歌(如《诗三百》),不断被后人“引用”或“化用”,创作成新的诗歌作品,这就更是“用典”了。因此“用典”是精神文化生成过程的重要一环,也可以说,社会精神文化的生成过程使“用典”成为一种文学修辞,“用典”是社会精神文化生成的产物。
其次,再从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看,一方面是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创造,另一方面是后一代的文化总是从前一代、前几代的文化里面继承一些成分。这继承中,必然要引用前代若干具体的资料,以说明新的文化意义,这就是典型的“用典”了。若用刘勰的话来说,文学的发展离不开“通变”两个字,“变”是根据现实状况提出新主张、写出新篇章,这是对古之变;“通”就是要学习古典,熟悉古典,吸收古典,使“变”建立在“通”的基础上。那么在这“通变”中,“用典”也就自然成为创造中重要的环节了。
更重要的一点是,各个时代的社会文化情况不同,士人崇尚的风气不同,这又区别出“用典”的多少、好坏等。为什么到了宋代,会出现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把“用典”推到极端,提出“夺胎换骨”和“字字有来处”的主张呢?这就与宋代士人推崇的风气有关。他们更看重书本,而看轻了生活,或者说从现实逃向书本领域。黄庭坚生活的时代,现实社会问题堆积如山,如与北方民族矛盾已经十分严重,内部纷争不断,而他们觉得他们面对的现实问题解决不了,他们逃向书本是他们与现实矛盾无法协调的产物。这样,黄庭坚看重的是杜甫和韩愈的诗“字字有来处”。
以上所述,说明了文学修辞中的用典的种种情况,其最深根源仍然在社会文化中。我们不能离开社会文化的状况孤立地来理解文学修辞中的种种问题。
                                     (摘编自童庆炳《社会文化对文学修辞的影响》)
(1)下列关于“用典”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典作为一种文学修辞, 是指人们在行文中引用(或借用)前人的言论和事迹等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亦即刘勰所说的“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
B.西方文论中所说的“互文性”,指从别的文章中引用了、化用了某些成分,其意思与中国古代的用典相似。 
C.用典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引用,直接引用前人言论和事迹,一种是化用,把前人言论和事迹化在自己的诗文里。
D.在中国,用典修辞早已有之,然而在西方,直到上个世纪才出现,比中国晚了很多。
【答案】D
【试题分析】上个世纪出现了“互文性”的说法,不等于说这时候才有用典的修辞。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此题选项D偷换概念。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诗经》不断被后人“引用”或“化用”,创作成新的诗歌作品,这也说明了用典是社会精神文化生成的产物。
B.历史已经证明,下层劳动者创作的歌谣,必然会被上层的士人看中,拿过去加工,从而成为诗歌或其他作品,所以,士人的创作就是不断加工、改造、整理的过程。 
C.“江西诗派”把“用典”推到极端,提出“夺胎换骨”和“字字有来处”的主张,这与宋代士人崇尚重书本、轻生活的风气有关。
D.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继承和创造,而且二者密切相关,继承是创造的基础,创造是继承的变化发展;这当中“用典”是 文学创造的重要环节。
【答案】B
【试题分析】“士人的创作就是不断加工、改造、整理的过程”理解不当。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张冠李戴、混淆范围、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此题选项B曲解文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典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修辞,在文学创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也引起了中外文论家的重视,所以文学创作应多用典。
B.“用典”这种文学修辞与社会文化渊源很深,与社会精神文化的生成、发展,与各时代不同的社会风气及士人崇尚的不同风气密切相关。
C.“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这句诗中的“塞上长城”是化用南朝大将檀道济被宋文帝冤杀时所说的“乃坏汝万里长城”一语,这就是用典,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
D.宋代士人之所以逃向书本,是因为他们生活的时代现实社会问题很多,而 且他们觉得他们面对的现实问题无法解决。 
【答案】A
【试题分析】“文学创作应多用典”这个推论不成立。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混淆范围、以偏概全、偷换概念等。此题选项A曲解文意。
2.(2016届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三10月月考)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魏家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彫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老子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他认为,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既然如此,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单的描摩与再现,而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治理想、“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庄子的美学理想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其中的《逍遥游》、《秋水》等篇都表现出壮美的气势,但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的时候,他却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的美,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一致性。
崇尚自然、平淡、朴素、简约,本来是老庄美学思想的精髓,但在先秦时期,其他派别的许多思想家也加入了对华丽之美的尖锐批判,这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墨家从下层人民的立场出发,提出“非乐”的主张,曰:“为乐非也。”法家对华丽之美的批判态度更加尖锐,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同老子、庄子、墨子一样,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而且,儒家美学思想中本来就包含着“节用”的观念和“辞达而已矣”的主张。这样,不但是儒与道,而且又加上了墨与法,这四家的美学思想在朴素、自然、平淡、简约、实用这诸多方面形成了合流,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华丽之美也就成为众矢之的了。
(节选自《华夏文明》,有删节)
(1)下面有关“朴素为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B.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因为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大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
C.朴素为美不仅在中国美学传统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在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D.艺术创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是老子的政治理想、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
【答案】A
【试题分析】A项忽略了“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这一信息,表述绝对化。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此题选项A混淆范围。
(2)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B.《尚书•五子之歌》中旗帜鲜明地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的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C.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美学思想,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强调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
D.法家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
【答案】C
【试题分析】第三段,“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是一种“治国的原则”,而不是“美学思想”。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张冠李戴、混淆范围、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选项C混淆范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在美与真的关系问题上,他提出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主张。
B.庄子的美学理想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的,但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时,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 的美,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一致性。
C.传统美学观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它就将成为一种超越美学的标准,长期影响中国古代的各派思想家。
D.在先秦时期,儒道墨法等思想家在美学思想上达成的共识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
【答案】C
【试题分析】C项将“已然”当“未然”, 原文是“成为了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选项中是“将成为”。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混淆范围、以偏概全、偷换概念等。选项C混淆范围。
3.(2016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3月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从来中国小说,十九以喜剧散场。其能破此习惯者,不能不首数《红楼梦》。说者对于此事,一半归功曹雪芹,一半归功续后四十回之高兰墅,吾以为红楼之得传,初固毋待于后四十回之绩,然真正赚得天下后世儿女一副眼泪者,一大半在后四十回。天下莫不知有曹雪芹,知高兰墅者果有几人。若高氏者可又谓曹氏之功臣矣。
文章而言创作,非难。文章而续人之业,实难。何则?盖续人之作,我有笔墨,不能写我欲说之话,我有思想,不能发我欲说之主张。必以我之心,置人家心腔中,而代为思之书之发挥之,始得无咎。如此续书,能吻合原人之意,已觉不易,况传之后世,赚得天下儿女一副眼泪乎?高所续红楼梦四十回,其写王熙凤、史湘云、甄香菱等人,虽未能合曹雪芹之原意,而宝玉之走、黛玉之死、袭人之嫁、宁国府之被抄,以及惜春一大部分人之下场,皆能与前八十回之草蛇灰线,水乳无痕。不但此也,其言语动作,甚至一小习惯、一口头语,亦莫不然。写贾政仍是贾政,写王夫人仍是王夫人,写宝玉等一切人物,仍是宝玉等一切人物,至其一样注重白描,犹余事也。然则其绞脑滴血,对前八十回之诵习揣摸,果至何等程度哉?
冥冥之中,曹是否引高为知己,吾不得而知。若俞仲华之于施耐庵,关汉卿之于王实甫,则真应对高而自愧矣。人生得一知己难,求得为文一知己尤难。吾于曹高之事,不禁长叹焉。
(选自张恨水《文论语丝》) 
(1)作者为什么说“若高氏者可又谓曹氏之功臣矣”?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6分)
【答案】①绞脑滴血,诵习揣摸前八十回,续写基本吻合“原人之意”;②续写《红楼梦》,赚得天下后世儿女的眼泪;③人物特点上注重一贯性,甚至言语动作习惯都不忽视;④手法上与前八十回一样注重白描。(答对三点即可,每点2分)

【考点定位】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技巧点拨】首先理解“若高氏者可又谓曹氏之功臣矣”的含义,然后分析原因,将原文划分层次,提取主干信息,分别概括,综合整理答案。如绞脑滴血,诵习揣摸前八十回,续写基本吻合“原人之意”;续写《红楼梦》,赚得天下后世儿女的眼泪。
(2)解释第二段中的“草蛇绳灰”的含义。(3分)
【答案】指《红楼梦》前八十回在人物、情节等方面的或明或暗的线索和迹象。(3分)
【试题分析】此句是含义题。解释第二段中的“草蛇绳灰”的含义,根据文本内容“水乳无痕……对前八十回之诵习揣摸,果至何等程度哉”可知,《红楼梦》前八十回在人物、情节等方面的或明或暗的线索和迹象。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此题考查考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有些难度,如果感知能力欠缺,就会走上死搬硬套的道路。不过,这题虽有难度,但命制得好。现用“草蛇灰线”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把“草蛇绳灰”放回原文,联系上下文,找出该句的本体。该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形象化说理,喻体是“草蛇绳灰”,本体应是“《红楼梦》前八十回在人物、情节等方面的或明或暗的线索和迹象”。结合“水乳无痕”以及前后内容,可知《红楼梦》前八十回在人物、情节等方面的或明或暗的线索和迹象。
(3)高鹗所续《红楼梦》在情节安排上与曹雪芹原先的意图有较多出入,请结合王熙凤和香菱的判词进行分析说明。(6分)
王熙凤判词: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生此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香  菱判词: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答案】“一从二令三人木”基本意思是王熙凤最后被贾琏休弃,续书结 局是王熙凤在贾府病死,与曹氏原意不同。(3分)
“两地生孤木”寓指夏金桂。判词后两句意指香菱最后被夏金桂虐待致死,续书写香菱最后被扶正,与曹氏原意相反。(3分)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技巧点拨】在《红楼梦》里,判词就是部分主要人物结局的一种隐讳的总结。所有判词中,又以十二钗判词为最。近年来,对判词的研究已成为红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本题是借助对判词的分析,探究高鹗续写的《红楼梦》在情节安排上与曹雪芹原先的意图有较多出入。“一从二令三人木”基本意思是王熙凤最后被贾琏休弃,续书结 局是王熙凤在贾府病死,与曹氏原意不同。“两地生孤木”寓指夏金桂。判词后两句意指香菱最后被夏金桂虐待致死,续书写香菱最后被扶正,与曹氏原意相反。
4.(2016届贵州市兴义市第八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跪拜:从表达礼敬到自示卑贱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跪礼的涵义在唐宋之际发生了重大的嬗变。唐宋之前,中国是没有椅子的,只有一种叫做“胡床”的坐具,是贵族才使用的奢侈品。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是席地而坐。我们现在熟悉的高型坐具,如交椅、靠背椅、高凳等,都是在宋代才开始普及开来的。唐代时虽然已出现椅子,但应用不广,只限于贵族与士大夫家庭。
高型坐具的出现,改写了中国传统的礼仪方式。在席地而坐的先秦时代,中国人通行跪拜礼,跪拜是自然而然的,因为正规的坐姿就是双膝跪席,跪礼不过是挺直上身,再配上手部与头部的动作,如作揖、稽首、顿首,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而对方也须还礼答谢。这个时候的跪拜礼并没有包含尊卑之意,臣拜君,君也拜臣。跪拜只是相互表达礼敬与尊重。
秦汉以降,君臣之间方有尊卑之别,体现在礼仪上,臣拜君,君不再回拜,但尚要起身答谢。到椅子出现之后,中国人席地而坐的习惯发生改变,跪拜的动作更是带上了强烈的尊卑色彩——从椅子上到地上跪拜对方,显然透露出以卑事尊的味道。
也因此,除了“天地君师亲”,宋人基本上不用跪礼,迎别待客一般都是用揖逊、叉手之礼。宋朝臣对君,当然也有需要隆重行跪拜礼的时候,但那通常都是在极庄重的场合与仪典上,如每年元旦、冬至日举行的大朝会、三年一次的郊祀大礼,自然是极尽繁文缛节。至于君臣日常见面礼仪,当是揖拜之礼。
从元朝开始,带屈辱、卑贱性质的跪礼才推行开,清廷更是变本加厉,不但大臣奏事得跪下,皇帝降旨宣答,众臣也必须跪着听训。至此,跪礼原来所包含的向对方表达礼敬与尊重之意已经淡化,而下跪者自我示卑、示贱之意则日益凸显出来。
从宋至清,跪礼的变迁,不过是时代精神蜕变的投影而已。如果比较宋代与清代的精神风貌,它们是完全不同的:宋代士臣敢振言告诫皇帝:“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至于廷争面折之事,更是不胜枚举。而清代的士大夫已经全无宋人风骨,竟以获得在圣上之前自称“奴才”的待遇为荣。
士大夫已是如此,草民更不用说了。宋代的平民见官,尽管也讲尊卑有序,但大体上还可以维持尊严,见多识广的京城之民,更是不畏官长,常抓着官府的短处不放,跟官长争长短,也不给官长好面色看,急了就写检举信,或者到京师的直诉法院——登闻鼓院控告。而清代的平民,不但见官得先跪拜叩头,老百姓向衙门呈交诉状禀词,都以“蚁”或“蚁民”自称,官府称呼其治下小民,也直接叫“蚁”。人民在官府面前表现得如此卑贱,只怕是前所未见的。
古人说,“礼者,时为大”。礼仪的应用,还是以顺应时宜为第一要义。基于此,支持对跪拜礼的恢复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有删改)
(1)下列具体语境中的跪拜礼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南宋覆灭后,文天祥被元人俘至大都,文天祥向蒙元丞相博罗只长揖不跪拜,既表现他不向敌人屈服的民族气节,又体现了中国文化基本的待人礼节。
B.当前古装戏从春秋剧到清宫戏,朝臣见到天子一律伏在地上叩头三呼万岁,君主高高在上岿然不动,这是违背跪拜礼的传统的。
C.《红楼梦》中元妃省亲,当元妃凤辇到荣国府门前,贾母、贾政、王夫人等一律跪拜叩头,起身迎元妃入堂后,元妃再请贾母上座,拜见祖母,这是先行君臣之礼,再行家族之礼。
D.西汉的张禹,曾是汉成帝的授业师,后任宰相,治理出西汉后期少有的中兴盛世。致仕家居后病重,成帝亲自探望,并在张禹床前行跪拜之礼,表现成帝对功臣的体恤。
【答案】D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此题的选项D就是对文章第三段内容理解概括的基础上命制的选项,作为君臣关系,尽管张禹功勋卓著,汉成帝也没有必要向他行跪拜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3分)(    )
A.在先秦时代,跪拜是人际之间通行的礼仪,就是正常的坐姿,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而对方也须还礼大写,因此没有尊卑之别。
B.唐宋之前中国没有椅子,人们都是席地而坐,从唐代开始,椅子从贵族、士大夫家庭走向平民家庭流行开来。
C.宋朝君臣之间除了极庄重的场合与仪典,臣子对君王才实行跪拜礼,一般日常见面只是行揖拜之礼。
D.宋朝大臣敢于告诫君王天下非君王一人之天下,敢于当面指责君王过错,而清朝大臣已经由臣变奴,甚至以获得在圣上之前自称“奴才”的待遇为荣。
【答案】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A“跪拜……就是,就是正常的坐姿,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说法不当,原文第二段有“因为正规的坐姿就是双膝跪席,跪礼不过是挺直上身,再配上手部与头部的动作,如作揖、稽首、顿首,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而对方也须还礼答谢”,至于跪拜还需要配上手部与头部的动作。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是对文章第二段内容的理解概括,概括的时候将“跪拜”理解为“正常的坐姿”,这是偷换概念。
(3)下列对具体情境中的跪拜礼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元朝以后直至清朝,跪拜礼由过去表示对对方的礼敬与尊重之意渐渐变成君王现实威严或者臣子自我示卑、示贱之意。
B.秦汉以后直至唐宋,跪拜礼渐渐由人与人之间正常礼节交往带上了强烈的尊卑色彩,这体现了时代精神的蜕变。
C.宋代百姓在官员面前大体上能保持自身尊严,更是不畏官员,敢于跟官员较长论短,甚至向上一级部门申诉,而清朝百姓见官须跪拜叩头并自称“蚁”或“蚁民”。
D.在跪拜已含有强烈的尊卑含义之后,人们从下跪的动作自然而然地就会联系到“屈辱”“卑贱”,这时候再来提倡回复跪礼,肯定是不合时宜的。
【答案】B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B混淆时间范围。
5.(2016届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各题。  
重建历史意识
庄秋水
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所有“现在的事态”, 都是具有不同起源和节奏的运动复合体,今天的时间既始于昨天、前天,也始于遥远的过去。但某些地方、某些部门却任意挥霍社会资源,不仅屏蔽遥远的过去,还在拆除昨天与前天。
近几十年里,城市被当作可以随时撕毁的白纸。譬如出于商业利益拆毁过去幸存下来的建筑,代之以能够提供更多方便和更符合时代情趣的建筑。北京梁林故居“维修性拆除”以及蒋介石重庆行营“保护性拆除”,让人觉得这种针对“历史意识”的暴力冲动, 其戾气已积聚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自19世纪以来,保护旧建筑和纪念建筑就是政府和个人的一项重要活动。那些与神圣事物、世俗权力、艺术和历史等有联系的建筑,是构筑社会与个人的历史意识的重要元素。历史意识是一种对过去事物的感受力。无论是对历史敬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上一个『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8 名句名篇默写与名著阅读(练)』  下一个『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0 论述类文本之筛选概括(练)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