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3 文言文筛选分析概括(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3 文言文筛选分析概括(练)(高三总复习 )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练基础1.(2016届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贾谊班固赞曰:“刘向称‘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使时见用,功化必盛,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追观孝文玄默躬行,以移风俗,谊之所陈略施行矣。及欲改定制度,以汉为土德,色上黄,
试题预览
◇练基础
1.(2016届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贾 谊
班固赞曰:“刘向称‘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使时见用,功化必盛,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追观孝文玄默躬行,以移风俗,谊之所陈略施行矣。及欲改定制度,以汉为土德,色上黄,数用五,及欲试属国,施五饵三表以系单于,其术固以疏矣。谊 亦天年早终,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也。凡所著述五十八篇,掇其切要于事者著于《传》云。”
李卓吾曰:班氏文儒耳,只宜依司马氏例以成一代之史,不宜自立论也。立论则不免搀杂别项经史闻见,反成秽物矣。班氏文才甚美,其于孝武以前人物,尽依司马氏之旧,又甚有见,但不宜更添论赞于后也。何也?论赞须具旷古双眼,非区区有文才者所能措也。刘向亦文儒也,然筋骨胜,肝肠胜,人品不同,故见识亦不同,是儒而自文者也。虽不能超于文之外,然与固远矣。
汉之儒者咸以董仲舒为称首,今观仲舒不计功谋利之云,似矣。而以明灾异下狱论死,何也?夫欲明灾异,是欲计利而避害也。今既不肯计功谋利矣,而欲明灾异者何也?既欲明灾异以求免于害,而又谓仁人不计利,谓越无一仁又何也?所言自相矛盾矣。且夫天下曷尝有不计功谋利之人哉!若不是真实知其有利益于我,可以成吾之大功,则乌用正义明道为耶?其视贾谊之通达国体,真实切用何如耶?
班氏何知,知有旧时所闻耳,而欲以贬谊,岂不可笑!董 氏章句之儒也,其腐固宜。虽然,董氏特腐耳,非诈也,直至今日,则为穿窬之盗矣。其未得富贵也,养吾之声名以要朝廷之富贵,凡可以欺世盗名者,无所不至。其既得富贵也,复以朝廷之富贵养吾之声名,凡所以临难苟免者,无所不为。岂非真穿窬之人哉!是又仲舒之罪人,班固之罪人,而亦敢于随声雷同以议贾生。故余因读贾、晁二子经世论策,痛班氏之溺于闻见,敢于论议,遂为歌曰:驷不及舌,慎莫作孽!通达国体,刘向自别。三表五饵,非疏匪拙。彼何人斯?千里之绝。汉廷诸子,谊实度越。利不可谋,何其迂阔!何以用之?皤须鹤发。从容庙廊,冠冕佩玦。世儒拱手,不知何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术固以疏矣            固:本来 
B.以移风俗                移:改变 
C.而以明灾异下狱论死      论:谈论   
D.董氏特腐耳,非诈也      特:只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论:判处。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如此题的选项C“上告”和“其书”显然不搭配,还要注意近几年文言实词错误选项经常出现“以今释古”的例子,如此题“报”就用现在的意思“报告”解释,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也/虽世殊事异
B.而以明灾异下狱论死/以勇气闻于诸侯
C.而欲明灾异者何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痛班氏之溺于闻见/及其所之既倦
【答案】C
 否得当,解释的是否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
(3)以下各句子中,全都表现欺世盗名的“穿窬之人”的行径的一组是(    )
①养吾之声名以要朝廷之富贵
②欲明灾异,是欲计利而避害
③复以朝廷之富贵养吾之声名
④董氏特腐耳,非诈也
⑤而亦敢于随声雷同以议贾生
⑥凡所以临难苟免者,无所不为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③④⑥    D.①⑤⑥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②表明弄清灾祸与异常之事,就是想要趋利避害的道理。④说明董仲舒与那些欺世盗名的人还不同不符合题干要求。学科网
【考点定位】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信息筛选首先明确人物,然后明确性格,还要看有没有“直接”等字样,最后运用排除法答题。此题的人物是“欺世盗名”“穿窬之人”要点是“行径”, ②④不符合题干要求。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向认为贾谊通晓国家治理之道,如果能得到重用,一定能让国家兴盛,却被庸臣残害,很让人痛惜。
B.李卓吾认为,班固的文章很有文采,他对孝武以前的人物,都按照司马氏的旧论,很有见解。
C.作者认为董仲舒的言行自相矛盾,是寻章摘句的儒生。
D.文章论点明确,赞美了贾谊,也兼评了董仲舒,对班固褒扬,而对刘向贬抑,认为他不及班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作者对班固和刘向均有褒有贬。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如此题选项D概括不准确。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论赞须具旷古双眼,非区区有文才者所能措也。
②班氏何知,知有旧时所闻耳,而欲以贬谊,岂不可笑!
③从容庙廊,冠冕佩玦。
【答案】⑴评论必须具有洞察历史的真知灼见,不是光有点文采的人就能做到的。⑵班氏懂得什么,知道一些历史事件罢了,却想凭借这个来批评贾谊,岂不可笑。⑶(贾谊)从容站立在庙堂之上,戴着帽 子,佩着玉玦。
 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论赞”“区区”“措”“耳”“贬”“庙廊”“冠冕”“佩玦”等词语的落实,注意被动句和省略句的翻译。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
【参考译文】
班固评论(《汉书》、《后汉书》纪传结尾部分有“赞”,相当于对人物或史实的总评)说:“刘向认为:‘贾谊解说夏商周三代和秦朝安定与动乱的观点, 其论断之佳,通晓洞达国家的典章制度,即使古时候的伊尹、管仲,也不能超过他。如果他在当时能得到重用,一定能让国家兴盛,却被庸臣残害,很让人哀悼痛 惜。’我们回顾历史,看孝文帝沉静地身体力行,来改变风俗,贾谊所陈述的政治主张基本上得到了实施。至于说到他想改革制度,认为汉是土德,(古代君主认为 自己的统治与金木水火土中某一物质的属性相符,该物质能给他的统治带来祥瑞征兆,则称有某德,或以某德王,如黄帝以土德之瑞,炎帝以火德王等),颜色崇尚 黄色(上,通‘尚’),数字以五为吉利数字,等到他把这种政治主张试用于属国,用五饵三表之术来对付单于,他的办法本来就很浅薄了。贾谊英年早逝,虽然没 作到公卿,也不算是不得志。他所著述的五十八篇著作,选择那些言论时事切中肯綮的收录在《传》里。”
李卓吾说:班氏只是一个书生。只应该按照司马迁的体例来修订历史,不应该自己发表议论。自己立论就不免受到别的经史书籍上的观点的影响,反而成了秽物(比 喻平庸的见识)。班氏很有文采,他对孝武以前的人物,都按照司马氏的旧论,很有见解,但不应该再在后面添加论赞。为什么呢?评论必须具有洞察历史的真知灼见,不是光有点文采的人就能做到的。刘向也是文儒,但是他的筋骨、肝肠胜过班固,人品不一样,见识也就不同,是有学问而自然有文采的人。虽然也没超出“文 人”的境界,但是跟班固相比就远胜于他了。
汉代的儒者最推崇董仲舒,现在看仲舒不计功谋利的观点,这评价大致是恰当的了。但董氏却因为明察灾祸与异常之事下狱被判处死罪,为什么呢?想弄清楚灾祸与 异常之事,这是想要趋利避害呀,现在既然不肯算计、谋求功利,却想要洞察灾异之事的原因是什么呢?既然想明察灾民之事来求得避免祸患,却又说仁德的人不算 计利益,认为越国人没有一个有仁德的人又是为什么呢?他所说的话自相矛盾了。况且天下何尝有不计较功利的人呢?如果不是确实知道它对我有利,可以成就我的 事业,那么还用得着推崇道义,明白道理吗?他与贾谊的通晓国家大事,(并且他的主张)切合实用比起来怎么样呢?(二人孰高孰下呢)
班氏懂得什么,知道一些历史事件罢了,却想凭借这个来批评贾谊,岂不可笑。董氏是寻章摘句的儒生(指只会死读书,解释书中的字词而不切实际),他的迂腐本 来就是理所当然的。虽然如此,董氏只是迂腐,并不是虚伪。到了今日的儒生,就成了爬墙的窃贼了。他们未得到富贵时,想办法获得美好的名声来得到朝廷的富 贵,凡是能够欺骗世人盗取名声的事,没有干不出来的,他们得到富贵之后,又用朝廷给他的富贵来替自己赢得美好的声名。凡是遇到危难时可以苟且偷生的事,没 有干不出来的。难道不真是爬墙的窃贼吗?这些人又是仲舒的罪人,班固的罪人(意为在他们的品行道德还远不如董、班,在他们面前会觉得惭愧,感到有罪),却 也敢于随声附和来议论贾生。所以我因为读了贾谊、晁错二人治理天下的论策(论、策均为一种文体),痛恨班氏受到自己见闻的影响,(没有见识却)敢于来发议 论,于是作歌道:“马还没有舌头跑得快,小心不要说错话造孽呀。(贾谊是否)通达国体,刘向自然能判断,(别,区别、辨别,引申为判断,意为刘向能作出恰 当的评价),三表五饵,不是浅薄愚笨的见解,贾谊是什么人呢?是千里挑一的人才呀。汉朝诸人,贾谊确实是出类拔萃的(度越,指远远超过他人),(董氏认 为)不能谋求利益,见解是多么迂腐呀。谁可以采用他的主张呢?恐怕只有白胡子白头发的仙人才能这样吧(不谋求利益),(贾谊)从容站立在庙堂之上,戴着帽 子,佩着玉玦,世人的儒生拱手表示钦服,不知道有什么话说(指佩服之极)。
2.(2016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周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顾成,字景韶,其先湘潭人。祖父业操舟,往来江、淮间,遂家江都。成少魁岸,膂力绝人,善马槊,文其身以自异。太祖渡江,来归,以勇选为帐前亲兵,擎盖出入。尝从上出,舟胶于沙,成负舟而行。从攻镇江,与勇士十人转斗入城,被执,十人皆死。成跃起断缚,仆持刀者,脱归。导众攻城,克之,授百户。大小数十战,皆有功,改成都后卫。洪武六年,擒重庆妖贼王元保。
八年调守贵州。时群蛮叛服不常,成连岁出兵,悉平之。已,从颍川侯傅友德征云南,为前锋,首克普定,留成列栅以守。蛮数万来攻,成出栅,手杀数十百人,贼退走。余贼犹在南城,成斩所俘而纵其一,曰:“吾夜二鼓来杀汝。”夜二鼓,吹角鸣砲,贼闻悉走,获器甲无算。进指挥使。诸蛮隶普定者悉平。成在贵州凡十余年,讨平诸苗洞寨以百数,皆诛其渠魁,抚绥余众。恩信大布,蛮人帖服。是年二月,召还京。
建文元年,为左军都督。从耿炳文御燕师,战真定,被执。燕王解其缚曰:“此天以尔授我也!”送北平,辅世子居守。南军围城,防御、调度一听于成。燕王即位,论功,封镇远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命仍镇贵州。 
成性忠谨,涉猎书史。始居北平,多效谋画,然终不肯将兵,赐兵器亦不受。再镇贵州,屡平播州、都匀诸叛蛮,威镇南中,土人立生祠祀焉。其被召至京也,命辅太子监国。成顿首言:“太子仁明,廷臣皆贤,辅导之事非愚臣所及,请归备蛮。”时群小谋夺嫡,太子不自安。成入辞文华殿,因曰:“殿下但当竭诚孝敬,孳孳恤民。万事在天,小人不足措意。”十二年五月卒,年八十有五。赠夏国公,谥武毅。
 (选自《明史•列传第三十二》,有改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成跃起断缚,仆持刀者    仆:倒下          B.尝从上出,舟胶于沙   胶:搁浅
C.土人立生祠祀焉          焉:他            D.殿下但当竭诚孝敬     但:只
【答案】A

【技巧点拨】这类题主要是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复习策略是要注意积累,文言实词的积累是提高解题正确率的关键。一是要记住典型例句,二是要做好归类整理工作。回归课本很有必要性,即运用课内所学文言词语知识来解决课外的问题。该题考核的都是课内实词,应做好归类整理。如A选项,译为“倒下”时,不合语境。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顾成多谋善战的一组是(      ) 
①洪武六年,擒重庆妖贼王元保    ②手杀数十百人,贼退走 ③成斩所俘而纵其一  
④燕王即位,论功,封镇远侯    ⑤土人立生祠祀焉      ⑥万事在天,小人不足措意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④⑥          D.③⑤⑥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核筛选能力。④不是直接表现其多谋善哉  ⑤⑥都不是表战争的内容。
【考点定位】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易错警示】文言文信息筛选的题目,大多是人物性格分析,答题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什么人”的“什么”品质,还要注意有没有“直接表现”、“间接表现”等字样,该题中是“全都直接表明”,注意运用排除法作答。此题是人物是“顾成”,品质是“多谋善战”, 然后分析列出的各项,④不是直接表现其多谋善哉  ⑤⑥都不是表战争的内容;排除这三项,自然得到答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顾成,祖上以摆渡为业。他身材魁梧,身刺文身,力大无穷,作战勇敢,因此得以在太祖身边擎举华盖,深得太祖的信任。
B.明太祖时,顾成凭借战功,从帐前亲兵升为百户、成都后卫、指挥使,后因随傅友德征云南立功,而被封为左军都督。
C.虽然是败军之将,但是顾成深受燕王的倚重 ,得到他后,就把他送到北平,让他去辅佐世子。南军围城的时候,又让他统管防御、调度。
D.顾成侍奉三朝,他除了忠诚还很谨慎,比如他在北平,虽然常出谋划策,但是不肯统兵;也不肯辅佐太子监国。
【答案】B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比如本题的B项,考生就应到文中找到相关内容,然后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即可发现,“明太祖时被封为左军都督”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成在贵州凡十余年,讨平诸苗洞寨以百数,皆诛其渠魁,抚绥余众。
②从耿炳文御燕师,战真定,被执。燕王解其缚曰:“此天以尔授我也!”
【答案】①顾成在贵州共十多年,讨伐平定诸苗洞寨数以百计,全都诛杀了他们的头领,安抚其余众人。(凡,总共;以百数,用百来计数或数以百计;渠魁,头领、统帅;抚绥,安抚。每点1分,句子连贯1分)②跟随耿炳文抵御燕军,在真定作战,被俘。燕王解开他身上的绑绳说:“这是上天把你送给我啊!”(御,抵御;执,抓捕;缚,绳索;以尔,把你。每点1分;句子连贯1分)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顾成,字景韶,祖先是湘潭人。他的祖父以操舟为业,架船在长江、淮河之间往来谋生,于是就在江都安了家。顾成年少时身材魁伟高大,臂力超人,善于骑马使槊,文身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太祖渡过长江,前来归顺,因为英勇被选为帐前亲兵,为太祖出入撑举华盖。曾经跟随皇上出征,船陷在沙中,顾成背负船只前行。跟从攻打镇江,和十名勇士转战入城,被捉拿,那十人都死了。顾成跃起挣断绑绳,打倒持刀要杀他的人,逃脱回来。引导众人攻城,攻下了城池,太祖授他百户之职。他参加大小战役数十次,都有功劳,改任成都后卫。洪武六年,擒获重庆的妖贼王元保。
洪武八年调任驻守贵州。当时群蛮叛乱归服反复无常,顾成连年出兵,全都平定。不久,跟随颍川侯傅友德出征云南,做为前锋,首先攻下普定,留下顾成排列栅栏防守。蛮族数万人来攻,顾成出栅迎战,亲手杀死数十百人,贼人逃走。余下地贼人还在南城,顾成斩杀俘获的贼寇而释放了一人,说:“我夜晚二更来杀你们。”夜二更,吹起号角放起火砲,贼人听到后全都逃走,缴获器物甲衣无数。进升指挥使。隶属普定的众蛮全都被平定。洪武二十九年迁任右军都督佥事,佩带征南将军印。顾成在贵州总共十余年,讨伐平定诸苗洞寨以百计,全都诛杀了他们的头领,安抚其余众人。广泛布施恩德信义,蛮人顺服。这年二月,被召回京。
建文元年,任左军都督,跟随耿炳文抵御燕军,在真定作战,被俘。燕王解开他身上的绑绳说:“这是上天把你送给我啊!”送往北平,辅佐世子守卫。南军围困城池,燕军防御、调度全都听从于顾成。燕王即位,论功行赏,封顾成为镇远侯,俸禄一千五百石,给予世袭的文书。任命他仍旧镇守贵州。
顾成性情忠诚谨慎,广泛阅读史书。当初在北平居住时,多出谋划策,然而始终不肯统率军队,赐给他兵器也不接受。再次镇守贵州,多次平定播州、都匀的叛乱蛮众,威镇南中,当地人建立生祠祭祀他。他被召回到京师,命令辅佐太子监国。顾成叩首说:“太子仁德圣明,朝中大臣都是贤才,辅导的事情不是我所做到的,请准予我回去防备蛮人。”永乐十二年五月去世,时年八十五岁。赠为夏国公,谥号为“武毅”。
3.(2016届河北师大附中东校区高三上第一次段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杜暹,濮阳人也。自暹高祖至暹,五代同居,暹尤恭谨,事继母以孝闻。初举明经,补婺州参军,秩满将归,州吏以纸万余张以赠之,暹惟受一百,余悉还之。时州僚别者,见而叹曰:“昔清吏受一大钱,复何异也!”俄授郑尉,复以清节见知,华州司马杨孚深赏重之。寻而孚迁大理正,暹坐公事下法司结罪,孚谓人曰:“若此尉得罪,则公清之士何以劝矣?”
开元四年,迁监察御史,仍往碛西覆屯。会安西副都护郭虔瓘与西突厥可汗史献等不协,更相执奏,诏暹按其事实。时暹已回至凉州,承诏复往碛西,因入突骑施,以究虔瓘等犯状。蕃人赍金以遗,暹固辞不受。左右曰:“公远使绝域,不可失蕃人情。”暹不得已受之,埋幕下,既去出境,乃移牒令收取之。蕃人大惊,度碛追之,不及而止。暹累迁给事中,丁继母忧去职。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明年,于阗王尉迟眺阴结突厥及诸蕃国图为叛乱,暹密知其谋,发兵捕而斩之,并诛其党与五十余人,更立君长,于阗遂安。暹在安西四年,绥抚将士,不惮勤苦,甚得夷夏之心。
二十年,为户部尚书。上行幸东都,诏暹为京留守。暹因抽当番卫士,缮修三宫,增峻城隍,躬自巡检,未尝休懈。上闻而嘉之曰:“卿素以清直,兼之勤干。自委居守,每事多能,政肃官僚,惠及黎庶。慰朕怀也。”二十八年,病卒,谥曰“贞孝”。
暹在家孝友,爱抚异母弟昱甚厚。常以公清勤俭为己任,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以终其身。及卒,上甚悼惜之,遣中使就家视其丧事,内出绢三百匹以赐之。尚书省及故吏赙赠者,其子孝友遵其素约,皆拒而不受。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四十八》,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诏暹按其事实    按:依照。     B.蕃人赍金以遗           赍:送物给人。
C.暹累迁给事中    累:多次。     D.卿素以清直,兼之勤干   素:向来,一向。
【答案】A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本题的答题思路是:先利用朗读时语音的不同或停顿辨析。一个词的词义和语音之间是有一定的关联的。一个词它的语音不同,这个词所表示的词义也必然会有所不同。再利用上下文语境辨析。词义不是单一的,它具有多义性,但当这个词语放到具体的语句中时,它的意义大都会单一化。因此,在具体的语句中,一个词的确切意义可以辨析出来。最后,比较互证法。通过词与词之间意义的关系和多义词诸义项的关系对比,较其异,证其同,达到探求和判定词义的目的。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杜暹“清直”的一组是
①州吏以纸万余张以赠之,暹惟受一百    ②蕃人赍金以遗,暹固辞不受
③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    ④躬自巡检,未尝休懈
⑤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以终其身    ⑥孝友遵其素约,皆拒而不受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答案】C
 
【考点定位】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名师点睛】筛选文中信息的解题策略:1.注意陈述主体是否一致。2.注意主体关涉的对象是否一致。3.明确信息的意义指向。要最终选出正确答案,还要理解表达信息的概念内涵,明确所要筛选的信息的意义指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暹孝顺友爱。自高祖到杜暹,五代同居,他在家里不仅特别恭敬谨慎地侍奉继母,而且十分关心爱护异母弟弟杜昱;在任给事中时,还因继母去世而辞去官职,回家守丧。
B.杜暹为官清廉。在他进入突骑施营帐查究蕃人与郭虔瓘等人的冲突时,不得已接受了蕃人赠送的黄金,但他把黄金埋在幕帐之下,走出蕃境以后,才传书让蕃人去收取。
C.杜暹行事果敢有方。在他出使碛西期间,于阗王尉迟跳秘密勾结突厥和一些蕃国图谋叛乱,杜暹暗中探知他的阴谋,便发兵逮捕斩杀了他,并诛杀其党羽,重新选任君长,使于阗得以安定。
D.杜暹勤干多能。他在安西四年,安抚将士,不怕劳苦,深得蕃汉人民拥戴;皇上巡幸东都,作为京城留守的杜暹抽调轮流值勤的卫士,修缮三宫,加高城墙,受到了皇上的称赞。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项,应为“杜暹担任安西副大都护期间”。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思路是:先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再把选项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俄授郑尉,复以清节见知,华州司马杨孚深赏重之。
②暹坐公事下法司结罪,孚谓人曰:“若此尉得罪,则公清之士何以劝矣?”
【答案】①不久杜暹被任命为郑县县尉,又因清廉节俭而被人所知,华州司马杨孚非常赏识器重他。
②杜暹因公事获罪交由法司断罪,杨孚对人说:“如果这个县尉获罪,那么公正清廉之士靠什么来勉励呢?”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杜暹,濮阳人。自杜暹的高祖到杜暹,一家五代同居,杜暹特别恭敬谨慎,侍奉继母以孝顺闻名。起初通过明经科考试,补任婺州参军,任满将还乡,州吏赠送他一万多张纸,杜暹只接受了一百张,其余全部还给。当时来告别的州府官员,看到这种情景感叹道:“从前清廉的官吏接受一枚大钱,杜暹之举又有什么不同!”不久杜暹被任命为郑县县尉,又因清廉节俭而被人所知,华州司马杨孚非常赏识器重他。不久杨孚升任大理正,杜暹因公事获罪交由法司断罪,杨孚对人说:“如果这个县尉获罪,那么公正清廉之士靠什么来勉励呢?” 
开元四年,杜暹升任监察御史,于是前往漠西检查屯田驻军。适逢安西副都护郭虔瓘与西突厥可汗史献等不和,互相上奏指责,诏令杜暹查明事实。当时杜暹已返回凉州,接到诏令又前往漠西,于是进入突骑施营帐,以查究他们与郭虔瓘等人冲突的情况。番人以黄金相赠,杜暹坚决推辞不受,左右的人说:“您远道出使这边远的地方,不可辜负了番人的情意。”杜暹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接受了黄金,埋在幕帐之下,走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 高三 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上一个『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2 文言文断句和翻译(练)』  下一个『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4 鉴赏诗歌的语言(练)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