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同步练习1 (6)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钱塘湖春行》同步练习1 (6)(七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读《观沧海》,完成文后问题。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这首《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作者,是时期著名的家,家、诗人。他的诗以见称。2.给下面加点词释义:①东临碣石②以观沧海③
试题预览
1.本诗选自__________,作 者______ _是___代大诗人,字______,晚年又叫__________。 
2.《钱塘湖春行》以_________为线索,描写 了西湖________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第______句和第______句是颔联,______联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 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的春景。
D.结尾两 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
4.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 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 爱”这样的 赞叹。
5.解释诗句中加粗的词语。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 
   ② 最爱湖东行不足(       )
阅读诗歌,完成6--11题
钱塘湖春行① 白居易②
孤山寺北贾亭西③,水面初平云脚低。
 

【注释】
①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②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古士,唐代诗人。  ③孤山:在西湖的后湖与外湖之间,上有孤山寺。贾亭:即贾公亭,唐代贞元中,贾全在州做官时在西湖造了这个亭。  ④白沙堤:即白堤,又称沙堤或断桥堤。

6.作者是着眼于题目中的哪字来写的?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7.此诗描写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从哪些意象看出来?

8.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来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作者笔下的景物有何特点?


9.“几处早 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几处”“谁家”换成“处处”“家家”好不好?



10.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从哪 句诗最能看出来?


11.这首诗的题目是“钱塘湖春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行踪?



参考答案:
1.《白 氏长庆集》  白居易  唐  乐天  香山居士 
2.诗人行踪 早春 喜悦  三 四 颈  对偶
3.D
4.C
5.①向阳的树
   ②不够
6.着眼于“春”字,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按空间顺序来写
7.是早春,从水面初平、早莺、新燕、浅草等意象可以看出。
8.第二联从动景(动物),第三联从静景  (植物)。景物充满生机,富有活力。
9.不好,几处和谁家说明早莺尚少,春燕不多,准确地体现了西湖早春的特点,也能让人想象出作者刚刚看到这些动物的欣喜之情,换成“处处”“家家”就没有这样的效果了。
10.通过写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抒发了作者对西湖早春的热爱之情。从“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两句可以看出。
11.从孤山寺到贾亭,再到西湖白沙堤。 (58.42.34.16)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观沧海》同步练习』  下一个『《第15课 古代诗歌四首 天净沙__秋思》同步练习1 (1)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