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校联盟2016课标版猜题卷语文-高考《考试说明》调研卷(七)(详细答案版)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百校联盟2016课标版猜题卷语文-高考《考试说明》调研卷(七)(详细答案版)
(高三总复习 )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百校联盟2016课标版猜题卷语文-高考《考试说明》调研卷(七)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气节是我国传统的道德标准,现代还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人们的行为,主要的是所谓读书人立身处世之道。气和节原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意念。《左传》上有“一鼓作气”的话,是说战斗的。后来所谓“士气”就是这个气,也就是“斗志”;这
试题预览
百校联盟2016课标版猜题卷语文-高考《考试说明》调研卷(七)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气节是我国传统的道德标准,现代还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人们的行为,主要的是所谓读书人立身处世之道。气和节原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意念。《左传》上有“一鼓作气”的话,是说战斗的。后来所谓“士气”就是这个气,也就是“斗志”;这个“士”指的是武士。孟子提倡的“浩然之气”,似乎就是这个气的转变与扩充。他说“至大至刚”,说“养勇”,都是带有战斗性的。
“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义”就是“有理”或“公道”。节的意念也在先秦时代就有了,《左传》里有“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的话。古代注重礼乐,乐的精神是“和”,礼的精神是“节”。 “节”,是从礼乐里引申出来成了行为的标准或做人的标准。
向来论气节的,大概总从东汉末年的党祸起头。那是所谓处士横议的时代。在野的士人纷纷批评和攻击宦官们的贪污政治,中心似乎在太学。这些在野的士人虽然没有严密的组织,却已经在联合起来,并且博得了人民的同情。宦官们害怕了,于是乎逮捕拘禁那些领导人。这就是所谓“党锢”或“钩党”,“钩”是“钩连”的意思。从这两个名称上可以见出这是一种群众的力量。那时逃亡的党人,家家愿意收容,所谓“望门投止”,也可以见出人民的态度,这种党人,大家尊为气节之士。气是敢作敢为,节是有所不为——有所不为也就是不合作。这敢作敢为是以集体的力量为基础的,跟孟子的“浩然之气”与世俗所谓“义气”只注重领导者个人不一样。后来宋朝几千太学生请愿罢免奸臣,以及明朝东林党的攻击宦官,都是集体运动,也都是气节的表现。
在专制时代的种种社会条件之下,集体的行动是不容易表现的,于是士人的立身处世就偏向了“节”这个标准。在朝的要做忠臣。这种忠节或是表现在冒犯君主尊严的直谏上,有时因此牺牲性命;或是表现在不做新朝的官甚至以身殉国上。忠而至于死,那是忠而又烈了。在野的要做清高之士,这种人表示不愿和在朝的人合作,因而游离于现实之外;或者逃避到山林之中,那就是隐逸之士了。这两种节,忠节与高节,都是个人的消极的表现。忠节至多造就一些失败的英雄,高节更只能造就一些明哲保身的自了汉。原来气是动的,可以变化,我们常说志气,志是心之所向,可以在四方,可以在千里,志和气是配合着的。节却是静的,不变的,所以要“守节”,要不“失节”。有时候节甚至是死的,死的节跟活的现实脱了榫,于是乎自命清高的人结果变了节。从统治阶级的立场看,“忠言逆耳利于行”,忠臣到底是卫护着这个阶级的,而清高之士消纳了叛逆者,也是有利于这个阶级的。所以宋朝人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原先说的是女人,后来也用来说士人,这正是统治阶级代言人的口气,但是也表示着到了那时代士的个人地位的提高和责任的加重。
(选自朱自清《论气节》,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节是我国传统的道德标准,它主要指读书人立身处世之道,现代社会也用气节来衡量人们的行为。
B.在古代“气”和“节”原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意念,“气”原是说战斗的,而 “节” 与礼乐中的“礼”有关。
C.孟子提倡的“浩然之气”,似乎是对《左传》里“一鼓作气”之“气”的转变与扩充,丰富了“气”的内涵。
D.“节”,是从礼乐里引申出来的行为的标准或做人的标准,这个标准早在先秦时代就有了明确规定。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东汉末年,在野的士人联合起来攻击宦官的贪污政治,反被宦官迫害而逃亡,人民对这些逃亡的党人持同情保护态度,尊其为气节之士。
B.“气节”中的“气”是敢作敢为,敢作敢为是以集体的力量为基础的,跟孟子的“浩然之气”与世俗所谓“义气”也是相通的。
C.宋朝太学生集体请愿罢免奸臣、明朝东林党人攻击宦官等,是气节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它们依靠的不是领导者个人的力量。
D.专制时代,士人的立身处世偏向了“节”这个标准,是因为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偏向于“气”的集体行动不容易表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官员不顾自身生命危险,冒犯君主尊严而直言进谏,或改朝换代后,不与新朝合作甚至以身殉国,这都是“节”的表现。
B.一些在野的清高之士,不愿和在朝的人合作,游离于现实之外,或逃避到山林之中,成为隐逸人士,这是他们的消极的表现。
C.“节”是静的,是不变的,所以古人强调“守节”,而不“失节”,有的人甚至不惜为守“节”而死;“气”是动的,让人追求变革。
D.从统治阶级的立场看,忠臣与清高之士对统治天下都是有利的,因为他们共同卫护着统治阶级并且消纳了叛逆者。
【答案】
1.D
2.B
3.D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原文只是说“节的意念也在先秦时代就有了”,而“节”这个标准是否“早在先秦时代就有了明确规定”在文中找不到依据。
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跟孟子的‘浩然之气’与世俗所谓‘义气’也是相通的”理解错误,原文说的是“跟孟子的‘浩然之气’与世俗所谓‘义气’只注重领导者个人不一样”。
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他们共同卫护着统治阶级并且消纳了叛逆者”错,原文说的是“忠臣到底是卫护着这个阶级的,而清高之士消纳了叛逆者”。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贾充字公闾,平阳襄陵人也。父逵,魏豫州刺史、阳里亭侯。充少孤,居丧以孝闻。充为政,务农节用,并官省职,帝善之。又以文武异容,求罢所领兵。及羊祜等出镇充复上表欲立勋边境帝并不许从容任职褒贬在己颇好进士每有所荐达必终始经纬之是以士多归焉 帝舅王恂尝毁充,而充更进恂。或有背充以要权贵者,充皆阳以素意待之。
侍中任恺等以充女为齐王妃,惧后益盛。及氐羌反叛,时帝深以为虑,恺因进说,请充镇关中。帝以充为使持节、都督秦凉二州诸军事,假羽葆、鼓吹,给第一驸马。朝之贤良皆幸充此举,望隆惟新之化。充既外出,自以为失职,深衔任恺,计无所从。将之镇,会京师大雪,平地二尺,军不得发。既而皇储当婚,遂不西行。诏充居本职。先是羊祜密启留充,及是,帝以语充。充谢祜曰:“始知君长者。”
时吴将孙秀降,拜为骠骑大将军。帝以充旧臣,欲改班,使车骑居骠骑之右。充固让,见听。寻迁司空,侍中、尚书令、领兵如故。会帝寝疾,充及齐王攸、荀勖参医药。及疾愈,赐绢各五百匹。咸宁三年,日蚀于三朝,充请逊位,不许。更以沛国之公丘益其封,宠幸愈甚,朝臣咸侧目焉。
伐吴之役,充虑大功不捷,表陈“西有昆夷之患,北有幽并之戍,天下劳扰,年谷不登,兴军致讨,惧非其时。又臣老迈,非所克堪”。诏曰:“君不行,吾便自出。”充不得已,乃受节钺,将中军,为诸军节度,以冠军将军杨济为副,南屯襄阳。吴江陵诸守皆降,充乃徙屯项。
及疾笃,上印绶逊位。帝遣侍臣谕旨问疾,殿中太医致汤药,赐床帐钱帛,自皇太子宗室躬省起居。太康三年四月薨,时年六十六。谥曰武。追赠充子黎民为鲁殇公。
(选自《晋书•贾充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羊祜等出镇/充复上表欲立勋边境/帝并不许从容/任职褒贬在己/颇好进士/每有所荐达/必终始经纬之/是以士多归焉/
B.及羊祜等出镇/充复上表欲立勋边境/帝并不许/从容任职/褒贬在己/颇好进士/每有所荐/达必终始经/纬之是以士多归焉/
C.及羊祜等出镇/充复上表欲立勋/边境帝并不许/从容任职/褒贬在己/颇好进士/每有所荐达/必终始经纬之/是以士多归焉/
D.及羊祜等出镇/充复上表欲立勋边境/帝并不许/从容任职/褒贬在己/颇好进士/每有所荐达/必终始经纬之/是以士多归焉/
5.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豫州,古代“九州”之一,“九州”即沧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豫州。
B.妃,或称皇妃、宫妃、帝妃等,是中国古代皇帝侧室的一种,也可指太子、王侯之妻。
C.逊位,即让位、退位,是古代君主或王侯放弃自己的职务和地位的一种行为。
D.节钺,即符节与斧钺,古代皇帝授与官员或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充胸襟宽广。武帝的舅舅王恂曾经诋毁贾充,贾充不但不计前嫌,反而在武帝面前更加举荐王恂。
B.贾充大公无私。他发现文官武官混同担任职务导致官员办事效率低下,于是请求罢免自己的军事职务。
C.贾充处事审慎。他担心伐吴不能成功,于是上表陈述伐吴不合时宜,且自己年迈体衰,难以担此重任。
D.贾充深受宠爱。咸宁三年,贾充请求逊位,皇帝不但不答应,还赏赐给他新的封地,对他更加宠爱。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充少孤,居丧以孝闻。充为政,务农节用,并官省职,帝善之。
(2)帝以充旧臣,欲改班,使车骑居骠骑之右。充固让,见听。
【答案】
4.D
5.A
6.B
7.(1)贾充小时候父亲去世,在家守丧因遵行孝道而出名。贾充治理政务,重视农业生产和节约用度,合并官位精简职位,武帝认为他做得很好。
(2)皇帝因为贾充是旧臣,想要改变官员按品级排列的位次,让车骑将军的官位在骠骑将军的上面。贾充坚决推辞,皇帝听从了他。
【解析】
4.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断句的前提是读懂文段大意,在此基础上根据句子的结构、虚词断句。通过分析可知,“并不许”的主语应是“帝”,而不是“边境帝”,故排除C项。“从容” 应修饰“任职”,而不是“不许”的宾语,故排除A项。“经纬”是一个固定词组,意思是规划安排,故排除B项。
5.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言文化常识的能力。“沧州”不是古代“九州”之一,应改为“冀州”。
6.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他发现……办事效率低下”属主观臆断,原文只是说“又以文武异容,求罢所领兵”。
7.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备注】贾充,字公闾,是平阳襄陵人。他的父亲贾逵,是魏国豫州刺史、阳里亭侯。贾充小时候父亲去世,在家守丧因遵行孝道而出名。贾充治理政务,重视农业生产和节约用度,合并官位精简职位,武帝认为他做得很好。贾充又因为文官和武官各有特长,请求罢免自己的军事职务。等到羊祜等人出任地方长官,贾充又上表章想要在边境上建立功勋,武帝都不答应。贾充从容任职,褒贬在于自己。贾充特别喜好举荐贤士,每次遇到值得推荐的人,一定自始至终替人家规划安排,因此贤士们多归附他。武帝的舅舅王恂曾经诋毁贾充,然而贾充更加举荐王恂。有背着贾充去求取权贵的人,贾充都假装像平常一样对待他们。
侍中任恺等人因为贾充的女儿是齐王的妃子,害怕贾充日后势力更大。等到氐族、羌族谋反叛乱,当时皇帝对这件事非常担心,任恺于是进言说,请让贾充镇守关中。皇帝让贾充担任使持节、都督秦凉二州诸军事,赐给他羽葆(帝王仪仗中以鸟羽连缀为饰的华盖)、鼓吹(一般的仪仗队),授予他第一驸马的头衔。朝廷的贤良之士都庆幸贾充的调任,期望宏大惟新的教化。贾充被外放任职后,自以为失职,深深怨恨任恺,又无计可施。将要赴边镇,适逢京城下起大雪,平地积雪达二尺厚,军队不能出发。不久皇太子结婚,就没有西去。皇帝下诏让贾充官居原职。先前羊祜密奏留下贾充,等到这个时候,皇帝把这件事告诉了贾充。贾充感谢羊祜说:“我才知道您是忠厚有德的人。”
当时吴国的将领孙秀投降,被授予骠骑大将军一职。皇帝因为贾充是旧臣,想要改变官员按品级排列的位次,让车骑将军的官位在骠骑将军的上面。贾充坚决推辞,皇帝听从了他。不久升官为司空,还像以前一样做侍中、尚书令,像原来一样统领军队。恰逢皇帝卧病在床,贾充和齐王司马攸、荀勖参与医药。等到皇帝疾病痊愈,分别赐予他们五百匹绢。咸宁三年,正月初一那一天发生日食,贾充请求让出官位,皇帝不允许。另外用沛国的公丘扩大贾充的封地,贾充更加受宠,朝廷大臣都很忌恨他。
攻打吴国的战役,贾充忧虑大功不成,上表陈述说:“西边有昆夷的祸患,北边有幽州并州的防守,天下劳苦烦扰,粮食收成不好,兴兵讨伐,恐怕不合时宜。再说,我已经老迈,不能胜任。”皇帝下诏说:“你不去,我便自己前去。”贾充没有办法,就接受了符节、斧钺,率领中军,担任多支军队的指挥,让冠军将军杨济担任副手,在南边的襄阳屯兵。吴国江陵的各守将都投降,贾充于是转移军队屯兵项地。
等到贾充病情严重,呈上印绶请求让出官位。皇帝派侍臣传达旨意询问病情,殿中太医侍奉汤药,赏赐床帐、钱财、丝帛,皇室的人自皇太子以下都亲自去问候他的起居。太康三年四月去世,享年六十六岁。谥号为武。追赠贾充的儿子贾黎民为鲁殇公。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留春令
晏几道
画屏天畔,梦回依约,十洲云水。手撚红笺寄人书,写无限伤春事。别浦高楼曾漫倚。对江南千里。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
8.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词作前三句进行简要赏析。
9.“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表达了什么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答案】
8.梦醒后,望着近在咫尺的画屏上的山山水水,迷离中觉得是梦里十洲飘浮的云、流动的水。一实一虚,一近一远,表达了晓梦初回的抒情主人公对远别人的思念之情。
9.表达了主人公登高望远的怀思。人倚高楼,楼下河水分流,从中还可以看到当年的分别之泪。词人以河水分流表达与离人不得相见的苦痛;以昔日之泪映衬今日之思,表达了主人公深深的思念之情。
【解析】
8.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9.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备注】这首词写伤春相思之情。上片前三句写梦觉之时,仿佛仍然置身十洲云水之间。画屏云水和梦中山水交融幻化的描写,把主人公梦醒之后不知身在何处的神思恍惚迷离之状表现得极为真切。后面两句写美人手执写有无限伤春心事的红笺准备寄给情人,此二句把红笺与十洲的残梦联系起来,创造出情景交融的境界,表现了主人公苦恋的情怀,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下片是对往事的回忆,写抒情主人公曾无聊地独倚高楼,正是在两人分别的水边,面对着辽阔的千里江南之地。这里所写的不是昔时相聚的欢娱,而是别后的思念。结尾两句,进一步写倚楼时的怀思。人倚高楼,念远之泪却滴向楼下分流的水中,将离愁别绪与怀人之情抒写得深婉曲折而又缠绵悱恻,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力量。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郦道元的《三峡》中,从色彩、情态的角度描写春冬之时三峡潭水的句子是“ , ”。
(2)《诗经•氓》中的“ , ”两句,写女主人公婚后早起晚睡、日日辛劳的凄惨状况。
(3)苏轼的《赤壁赋》中,“ , ”着眼于音乐的表达效果,侧面烘托了箫声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答案】(1)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2)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3)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一曲两阙
埃林先生脸红得像朵野玫瑰,嘴角不断地抽搐,透露出一个侏儒的满腔恼怒。他直冲大汉的脸不停地晃着拳头:“法灵腾,你这无礼的恶棍!你得为你的失礼行为向我道歉,要不你就得马上离职!”
大汉感到自己的处境真够呛。他不得不为自己的无礼行为卑躬屈膝地向埃林先生道歉,但是他更知道,今后的办事处将要变成多么叫他难受的一个马蜂窝。他还记得埃林先生用什么办法把小皮克赶出了办公室,好腾出位儿来安插自己的外甥。他愤怒,口渴,想报复,他气自己,也气所有其他的人。
他感觉到他魁伟的身体又在渴望着酒店的轻松愉快了。雾气开始使他感到寒冷,他心里在琢磨着能不能到奥尼尔酒店去央求派特。他最多只能求派特借一个先令,而一个先令根本不顶用。他必须想方设法搞钱。他已经用身上仅剩的一个便士买了那杯黑啤酒,再磨蹭就会太晚,到哪儿都弄不到钱了。正当他随便摸着表链,他想起了弗利特街上的当铺。就这么办!他怎么早没想起来?
他快步穿过法学会拱门下的夹道,嘴里喃喃地说:让他们见鬼去吧,今天晚上可要好好乐一下了。秦瑞•凯利当铺的店员说五先令,但是货主坚持要六先令,最后这六先令如数给了他。他喜洋洋地走出当铺,把硬币搭成一小摞夹在大拇指和另外几个指头中间。穿过人丛,带着满足而得意的心情观看这一片熙熙攘攘,同时派头十足地注视着过路的女职员们。他的脑袋里满是有轨电车的当当声和无轨电车的嗖嗖声,他的鼻子已经闻到了柠檬甜酒袅袅的香气。他一边往前走一边想着用什么词句把傍晚的风波讲给伙伴们听:
“就这样,我只是瞅着他——很冷静,你们知道,再瞅瞅他。跟着我又回过头来瞅瞅他——不慌不忙,你们知道。‘我认为,这样问我不合适吧。’我说。”
诺息•弗林正坐在戴维•伯恩酒店他向来坐的地方。他听完这个故事以后,请法灵腾喝了半杯酒,说这是他听到过的最出色的趣闻。法灵腾也回请了一次。不一会儿,奥海勒闰和派迪•莱纳德走了进来,法灵腾把故事向他们又讲了一遍。奥海勒闰请大家喝了盅热麦芽酒,还讲了他在芳斯街凯伦公司怎样顶撞主任的事;但是那次顶嘴套用了牧歌里那些不拘礼教的放羊少年们对话的老调调,因此他不得不承认,他的对答不如法灵腾说得机灵。法灵腾听罢,就叫伙伴们快把这盅酒喝完,他再请大家喝一杯。
后来,他们又转到苏格兰酒家,苏格兰酒家关门以后,他们又去了玛里根酒店。
法灵腾开始咒骂自己缺钱,咒骂自己请了这么多轮酒,尤其是请武打闹剧艺人威泽斯喝了威士忌和矿泉水。
要是有什么令他讨厌的事,那就是吃白食。他在一边生气,竟没听见他的朋友们在讲些什么。
威泽斯正露出他的双头肌给大家看,法灵腾也照样挽起袖子,露出双头肌给大家看。两人同意来比一次臂力。
比赛开始。威泽斯慢慢把对方的手扳倒在桌上。被这么个毛头小伙子击败,法灵腾又羞又恼,那张紫膛脸更紫了。
“你不能把身上的重量压过来。要玩得正派。”他说。
“谁不正派?”对方说。
“重来,三战两胜。”
比赛重新开始。他们的手和胳膊都使劲地哆嗦。经过好一阵鏖战,威泽斯又慢慢把对方的手按倒在桌上。观众中轻轻发出一阵喝彩声。站在桌旁观战的一个跑堂的涨红了脸,朝胜利者点点头,用一种不懂世故的亲热口气说:
“啊!这才是本事!”
“你懂个屁!”法灵腾转向那人,恶狠狠地说,“你插什么嘴?”
他憋了一肚子闷气和报复情绪。他感到丢脸、不满,他甚至不觉得有什么醉,而衣袋里只剩了两便士。他诅咒一切。他在办公室里毁了自己的前程,当掉了怀表,花光了钱,却连醉都没醉。他还丧失了大力士的名声,两次败给一个毛孩子。
回到家里,他看到灶里的火灭了,使劲儿用手杖揍儿子,“哼,看你下回再让火灭掉!”
“哦,爸!”孩子哭喊着,“爸,别打我,我要……我要替您念一遍万福玛利亚的祷告……你要是不打我……”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作者怀着极大的同情,运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塑造了一个底层小人物形象,展现了其生活的艰辛和不幸,同时讽刺了他身上的弱点。
B.法灵腾把表链当了六先令后,“派头十足地注视着过路的女职员们”,这一细节典型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他得意而猥琐的状态。
C.虽然在办公室里法灵腾不得不为自己的无礼行为向上司道歉,但到了酒店,他却向朋友们炫耀他对上司的“胜利”,这是他精神上的自我陶醉。
D.奥海勒闰讲自己顶撞主任的事,承认自己的对答不如法灵腾说得机灵,此情节是为了衬托法灵腾口才出众,能言善辩。
E.法灵腾是小说的核心人物,小说标题“一曲两阙”暗示了法灵腾的性格,小说正文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突出他的形象。
(2)法灵腾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3)小说中对比手法运用得十分成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小说结尾处法灵腾“使劲儿用手杖揍儿子”这一情节可以删除吗?为什么?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答案】(1) C B
(2)法灵腾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小人物。一方面,他饱受屈辱和压迫,经济困窘,生活处境令人同情;另一方面,他愚昧麻木,在强者面前懦弱无能,在弱者面前大施淫威。
(3)①身体高大魁伟的法灵腾在个头矮小的上司的声色俱厉的训斥面前敢怒不敢言,他外表形象的高大和内心的懦弱形成对比;②在办公室里法灵腾愤怒,想报复一切,当掉表链后“喜洋洋”,这是法灵腾前后心境的对比;③他对弱小者的蛮横残忍和他在强者面前的懦弱无能形成鲜明对比。
(4)不能删除。理由如下:①从情节发展的角度看,法灵腾在职场受到屈辱,在朋友圈里受到羞辱,回到家里向家人发泄情绪,“使劲儿用手杖揍儿子”,是上文情节的自然延伸。②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看,这个情节与他此前在上司面前卑躬屈膝地道歉、忍气吞声地败走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他在弱者面前的凶悍粗暴。③从主题表达的角度看,这个情节进一步揭示了法灵腾灵魂深处的麻木灰暗,甚至是扭曲,表达作者对这类小人物精神状态的讽刺与否定。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极大的同情”言过其实。D项,“为了衬托法灵腾口才出众,能言善辩”错误,小说写奥海勒闰承认自己的对答不如法灵腾说得机灵,意在烘托法灵腾的吹嘘。E项,小说对法灵腾的描写没有使用侧面描写。
(2)本题考查赏析作品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不仅要分析法灵腾的身份,还要重点把握法灵腾的心理、语言、动作等。小职员法灵腾为自己所受的屈辱感到愤怒,但他却不敢反抗,他身无分文,生活处境令人同情,但同时他一离开公司就迫不及待地要把身上最后一个便士挥霍掉,由此可以看出他可怜的处境与他精神上的愚昧麻木。不敢反抗老板,却把自己年幼的儿子作为发泄愤怒的对象,由此可以看出他在强者面前懦弱无能,对弱小者的蛮横残忍。总之,法灵腾是一个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人物形象。
(3)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本文的“对比”,不仅有不同人物之间的对比,还有同一个人物前后心境的对比,同一个人物对待不同人物的态度的对比。明确了这一点,结合文章具体情节,从法灵腾的性格、心境等方面入手分析即可。
(4)本题考查探究能力。解答此类探究题,要掌握“多角度、深层次”探究的方法。本题要求探究“法灵腾‘使劲儿用手杖揍儿子’这一情节”的作用,考生一要从情节与情节的内在联系的角度思考,理出这个情节与上文情节的关系;二要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的角度思考,指出这个情节对塑造法灵腾人物形象的作用;三要从情节与主题思想的关系的角度思考,挖掘出作者对法灵腾这个人物扭曲个性的态度,即否定、讽刺等。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守候生命的绿色
抗日战争中,在“孤岛”上海,陆蠡坚守出版岗位,广泛联系进步作家,并接待、掩护在沪的地下党员,为抗战文化做出贡献。他经历了“九一八”、“一二八”,特别是“七七”、“八一三”抗战。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爱国者,陆蠡目睹日本帝国主义的步步入侵,祖国和人民所经受的灾难日益深重,他的爱国救亡意识与日俱增。他曾与巴金、曹禺等63位作家一起,在抗议日本侵略的《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上签名,发出“我们决不屈服,决不畏惧”的呼号。
1937年8月,吴朗西、巴金分别去重庆、广州筹建分社,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便由陆蠡负责。几年中,在敌机轰炸中出版的书籍竟达数百种,还有十几种丛刊。期刊《少年读物》因有抗日内容被强令停刊,他又先后主编了《少年读物小丛刊》和《少年科学》。
上海沦陷,陆蠡一如既往地编书、印书、售书。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前夕》。文化生活出版社的重要作者、陆蠡的好友靳以,抗战爆发后去了重庆,花了3年工夫写成这部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的45万字的小说。靳以为了防止敌伪检查扣压,分散投寄,每天只寄三五封。几个月的工夫,这部篇幅浩繁的书稿被化整为零,源源不绝地递往申城。陆蠡收到后,也采用流水作业,边加工编辑,边发稿付排。最后,变零为整,编订为两册,居然顺利出书。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陆蠡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当时陆蠡发往西南的抗日书籍在金华被扣,日本宪兵队追踪到上海,查封了书店,没收了全部《文学丛刊》。陆蠡不顾胞妹的劝阻,亲自去巡捕房交涉,便遭关押。后被送到汪伪政府所在的南京审讯,不久由巡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审数月,惨遭杀害,临刑时年仅34岁。
陆蠡的死震动上海。《大公报》《文艺复兴》等多家报刊开辟纪念专号,唐弢、柯灵、李健吾、黄源、吴朗西、朱冼、雨田、索非等作家纷纷撰文追思悼念。
郑振铎在《蛰居散记》中说:“文化生活社的陆蠡先生被捕时听说也曾向他追究过复社的事。即使他知道若干,他如何肯说出来呢!”靳以痛心地说:“敌人特别指出《前夕》是抗日的,因此就找到书店的负责人。”对于陆蠡的死,他“心上永远怀着一点洗不去的疚恨”。巴金1946年从内地返沪后所写《怀陆圣泉》一文,盛赞他有一颗“崇高的心灵”,推许他是“最值得骄傲的朋友”。
陆蠡凭借散文集《海星》步入文坛,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囚绿记》。他的散文,在现代散文的百花丛中,有着夺目的光彩和独特的风格。他从琐细的生活情节中,挖掘出某种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透出了作者真诚、淳朴心灵的闪光,作品大都关注现实社会和下层人民的贫穷疾苦,通过对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淳朴的优良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颂赞,表现出作家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和可贵品格。在艺术上,那乡野泥土的气息,忧郁动人的故事情调,优美清丽的文笔,严谨的构思,形成他自己独特的风格。其文笔缜密、漂亮、醇厚,感情深沉、朴实、诚挚。余光中说:“早期的散文家里,感性散文写得最出神最出色的,恐怕得数名气不及徐志摩而夭亡却更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
百校联盟2016课标版猜题卷语文-高考《考试说明》调研卷(五)(详细答案版)
』  下一个『
百校联盟2016课标版押题卷语文-高考最后一卷(五)(详细答案版)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