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校联盟2016课标版猜题卷语文-高考《考试说明》调研卷(六)(详细答案版)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百校联盟2016课标版猜题卷语文-高考《考试说明》调研卷(六)(详细答案版)(高三总复习 )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百校联盟2016课标版猜题卷语文-高考《考试说明》调研卷(六)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所谓思想市场,就是学术、观点、言论、信仰的表达自由和它们相互之间的平等竞争。它既包括思想在生产上的自由竞争,也包括思想在接受方面的自由竞争。它意味着没有行政和法律的力量规定人们可以研究什么、不可以研究什么,可
试题预览
百校联盟2016课标版猜题卷语文-高考《考试说明》调研卷(六)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所谓思想市场,就是学术、观点、言论、信仰的表达自由和它们相互之间的平等竞争。它既包括思想在生产上的自由竞争,也包括思想在接受方面的自由竞争。它意味着没有行政和法律的力量规定人们可以研究什么、不可以研究什么,可以说什么、不可以说什么;它也意味着每个人有权选择任何一种理论和观点,不同的理论和观点只能通过说理的方式争夺市场,没有人有权强制人们接受某种特定的观点和理念。
思想市场为什么重要?简单地说,是因为社会的变革和人类的进步基本上都是在新的理念推动下出现的,没有理念的变化就没有制度和政策的改变,而没有思想市场,就很难有新的理念的出现和传播,而整个社会就会失去变革的源泉。
历史分析和现实观察都表明,社会变革之所以发生,在许多情况下,不是因为一种利益战胜了另一种利益,而是因为理念战胜了利益,或者说,是因为一种(新的)观念战胜了另一种(旧的)观念,一种主义战胜了另一种主义。许多看似是某种特定利益的胜利,事实上不过是某种特定观念的胜利。这也说明,一个理念可能好,也可能坏。如果我们接受一个坏的理念,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如果我们接受一个好的理念,那就可能使人类进步更快,使人们生活得更好,使社会变得更和谐。
但问题在于,什么是正确的理念,什么是错误的理念,并没有一个先验的标准,也没有一个权威性判断值得我们信赖。你也许会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实践的检验只能是事后的,而理念一定是要超前的,如果理念没有超前的话,那么变革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当一种新的理念提出的时候,其实是没有任何实践可言的。人类面临的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我们没有办法先验地知道哪一个理念对哪一个理念错。这便是我们需要思想市场的原因。一种理念正确与否,只能通过思想市场、观念市场的竞争来检验。我当然不是说,思想市场竞争的结果一定是正确的理念胜出,但如果我们想降低错误理念胜出的可能性,唯一的办法是思想市场的自由竞争。
一种新的理念、观点、思想,从最初的提出,到最后变成实践,类似经济学家讲的一个“迂回生产”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三个环节:生产环节、传播环节和实践环节。处在最上端的生产环节的人,是我们称之为学者、哲学家、思想家的极少数人,他们的作用是生产新思想,所以我将他们称为“思想型的制度企业家”。尽管不可否认,有些新观念最初是普通人提出的,但如果没有学者的理论化,草根的观念不大可能成为社会变革的力量。公共知识分子、媒体从业人员、出版商、教师等处于这个过程的中间阶段,他们的工作是传播思想,将思想家创造的东西进行选择并组合成大众容易理解的东西,然后传播给政治家和普通大众,将其变成社会的共识,所以被哈耶克称为知识的“二手交易商”。处于这个过程终端的是政治人物和实践家,他们的任务是发起变革,将新的理念变成法律和政策,我将他们称为“政治企业家”。
(选自张维迎《理念的力量》,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思想市场中,学术、观点、言论、信仰的表达是自由的,思想的生产、接受也是自由的。
B.只有理念改变了,制度和政策才可能改变;只有思想市场出现了,新的理念才能出现和传播。
C.人类之所以需要思想市场,是因为只有通过思想市场的竞争才能检验一种理念正确与否。
D.草根也可以提出一些新观念,但草根的观念只有经过学者的理论化才有可能成为社会变革的力量。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有了思想市场,就会有各种理念的自由竞争,而在竞争中最终胜出的也一定会是正确的理念。
B.在人类社会中,一种新的理念、观点、思想要想最终变成实践,其过程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C.公共知识分子、媒体从业人员、出版商、教师等在思想成为实践的过程中起着选择、组合、传播的作用。
D.社会的变革和人类的进步,是因为新观念战胜了旧观念,一种主义战胜了另一种主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思想市场是自由、平等的,不限制人们研究什么、说什么,也不强制人们接受某种观点和理念。
B.一个理念的好与坏关系着社会的进步与否,但一个理念在提出时人们并不能明确它的好与坏。
C.一种新的理念能不能变成法律和政策,关键在于处在“迂回生产”过程终端的政治人物和实践家。
D.理念有好有坏,但由于人类有分析辨别能力,所以总是会接受好的理念,不会接受坏的理念。
【答案】
1.B
2.A
3.D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文本第二段中说:“没有思想市场,就很难有新的理念的出现和传播。”“很难”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B项说法过于绝对。
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文本第四段末尾说:“我当然不是说,思想市场竞争的结果一定是正确的理念胜出。”A项中“也一定会是”说法错误。
3.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文本第三段说“如果我们接受一个坏的理念,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如果我们接受一个好的理念,那就可能使人类进步更快”,这说明人类也可能接受坏的理念。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王溥字齐物,并州祁人。父祚,为郡小吏,有心计。溥,汉乾祐中举进士甲科,为秘书郎。时李守贞据河中赵思绾反京兆王景崇反凤翔周祖将兵讨之辟溥为从事河中平得贼中文书多朝贵及藩镇相交结语 周祖籍其名,将按之,溥谏曰:“魑魅之形,伺夜而出,日月既照,氛沴自消。愿一切焚之,以安反侧。”周祖从之。师还,迁太常丞。周祖疾革,召学士草制,以溥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宣制毕,周祖曰:“吾无忧矣。”即日崩。世宗将亲征泽、潞,冯道力谏止,溥独赞成之。凯还,加兼礼部尚书,监修国史。世宗尝从容问溥曰:“汉相李崧以蜡书与契丹,犹有记其词者,信有之耶?”溥曰:“崧为大臣,设有此谋,肯轻示外人?盖苏逢吉诬之耳。”世宗始悟,诏赠其官。显德四年,丁外艰。起复,表四上,乞终丧。世宗大怒,宰相范质奏解之,溥惧入谢。宋初,进位司空。乾德二年,为太子太保。五年,丁内艰。服阕,加太子太傅。开宝二年,迁太子太师。中谢日,太祖顾左右曰:“溥十年作相,三迁一品,福履之盛,近世未见其比。”太平兴国初,封祁国公。七年八月,卒,年六十一。辍朝二日,赠侍中,谥文献。溥性宽厚,美风度,好汲引后进,其所荐至显位者甚众。颇吝啬。溥在相位,祚以宿州防御使家居,每公卿至,必首谒。祚置酒上寿,溥朝服趋侍左右,坐客不安席,辄引避。祚曰:“此豚犬尔,勿烦诸君起。”溥讽祚求致政,祚意朝廷未之许也,既得请,祚大骂溥曰:“我筋力未衰,汝欲自固名位,而幽囚我。”举大梃将击之,亲戚劝谕乃止。
(选自《宋史•王溥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李守贞据河中/赵思绾反/京兆王景崇反/凤翔周祖将兵讨之/辟溥为从事/河中平/得贼中文书/多朝贵及藩镇相交结语/
B.时李守贞据河中/赵思绾反/京兆王景崇反/凤翔周祖将兵讨之/辟溥为从事河中平得/贼中文书多/朝贵及藩镇相交结语/
C.时李守贞据河中/赵思绾反京兆/王景崇反凤翔/周祖将兵讨之/辟溥为从事河中平得/贼中文书多/朝贵及藩镇相交结语/
D.时李守贞据河中/赵思绾反京兆/王景崇反凤翔/周祖将兵讨之/辟溥为从事/河中平/得贼中文书/多朝贵及藩镇相交结语/
5.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太保,和太子太傅、太子太师并称“三师”,负责教习和辅佐太子。
B.中谢,臣僚受职或受赏后入朝谢恩。
C.豚犬,用以谦称自己的儿子。还可以谦称为犬子、小儿等。
D.致政,指古代官员上书请求做官,即步入仕途。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溥有着独到的政治见解。周祖记下勾结逆贼的官员的名字,打算审问他们,王溥劝说周祖烧了名单,安定人心。
B.王溥深受君主信任。周祖病重时还要授予王溥官职,世宗因李崧与契丹勾结欲治其罪,王溥劝说后,赠给李崧官职。
C.王溥为人孝顺。王溥为父守丧未满三年就被朝廷重新起用,他多次请求服完丧期,触怒了世宗,多亏范质解救了他。
D.王溥仕途顺遂。王溥考中进士甲科进入仕途,一路升迁,宋以后,做了宰相,三次升迁一品官职,近世没有人能比得上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崧为大臣,设有此谋,肯轻示外人?盖苏逢吉诬之耳。
(2)祚置酒上寿,溥朝服趋侍左右,坐客不安席,辄引避。
【答案】
4.D
5.D
6.B
7.(1)李崧是重臣,如果有这事,怎么肯轻易让外人知道?这是苏逢吉诬蔑他罢了。
(2)王祚置办酒席给他们敬酒,王溥穿着朝服在他们身边侍奉,客人坐立不安,就退下回避。
【解析】
4.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作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句子成分,如解答本题时要特别注意状语的位置和省略的介词。所给语段中,“京兆”“凤翔”等词是状语,前面省略了介词“于”。据此可排除A、B两项;“得”是动词,是“得到,取得”的意思,作谓语,后应接宾语。据此可排除C项。
5.本题考查识记文言文化常识的能力。致政,犹致仕,指官吏将执政的权柄归还给君主,即官员辞职归家。
6.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世宗只是问李崧勾结契丹之事是否属实,王溥说了自己的看法。
7.略
【备注】王溥字齐物,并州祁县人。他的父亲王祚,是郡中小吏,颇有心计。王溥后汉乾祐年间考取进士甲科,担任秘书郎。当时李守贞占据河中,赵思绾在京兆、王景崇在凤翔举兵反叛,周太祖率兵去征讨他们,征召王溥担任从事。河中平定后,查获反贼军营中的许多文书,大多是朝中的权臣和藩镇与他们勾结串通的内容。周太祖记录下他们的名字,将要查办他们,王溥进谏说:“鬼魅的形状,等到夜晚才出来,日月已经普照,灾害之气自会消除。希望把文书全部焚毁,以使动荡的人心安定。”周太祖听从了他的建议。班师回朝,王溥升任太常丞。周太祖病情危急,召学士起草诏命,任命王溥担任中书侍郎、平章事。宣读完诏命,周太祖说:“我没有忧虑的事了。”当日驾崩。周世宗准备亲自征讨泽、潞二地,冯道极力谏阻,只有王溥赞成。周世宗胜利还师,加封王溥为礼部尚书、监修国史。周世宗曾经从容地问王溥说:“后汉丞相李崧用蜡封书信送给契丹,有人还记得书信中的言词,果真有这件事吗?”王溥说:“李崧是重臣,如果有这事,怎么肯轻易让外人知道?这是苏逢吉诬蔑他罢了。”周世宗才明白,下诏赠给李崧官职。显德四年,遭父丧。守丧未满三年,被朝廷重新起用,他四次上表,请求守丧满期。周世宗大怒,宰相范质上奏解救了他,王溥惧怕,入朝谢罪。北宋初年,升为司空。乾德二年,任太子太保。乾德五年,遭母丧。守丧期满,加封为太子太傅。开宝二年,升为太子太师。王溥入朝谢恩的时候,太祖对身边的人说:“王溥任丞相十年,三次迁升一品,官福之盛,近世没有可与他相比的人。”太平兴国初年,封为祁国公。太平兴国七年八月,王溥去世,终年六十一岁。朝廷停朝两天,追赠王溥为侍中,谥号为文献。王溥性情宽厚,有美好的风度仪表,喜欢培养、提携年轻人,他所推荐的官职升到显赫高位的人很多。王溥很吝啬。他任宰相时,父亲王祚以宿州防御使的身份住在家里,每当公卿到王溥家,必定首先拜见王祚。王祚置办酒席给他们敬酒,王溥穿着朝服在他们身边侍奉,客人坐立不安,就退下回避。王祚对客人说:“他不过是我儿子罢了,无须烦劳你们起身。”王溥劝告父亲王祚去请求辞官,王祚以为朝廷不会准许,他的请求被批准后,王祚大骂王溥说:“我身体还没有衰老,你想稳稳地占据自己的相位,却把我幽禁在家里。”举起大棒要打王溥,亲人们劝说后才住手。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征妇怨
张 籍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注】。
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注】招魂葬:民间为死于他乡的亲人举行招魂仪式,用死者生前的衣冠代替死者入葬。
8.钱钟书称赞这首诗“立譬极妙”,请结合诗句内容赏析妙在哪里。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赏析。
【答案】
8.这首诗的尾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妾身”比作“昼烛”。“昼烛”即为白天的蜡烛,以此为喻,写出了“夫死战场子在腹”的征妇觉得自己活在世上只是多余的痛苦心境。设喻新颖贴切,内涵丰富。
9.①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阵亡士兵家属悲惨的生存状况的深切同情。②前两联通过“全没”“白骨”“招魂葬”等词写出了战争的悲惨壮烈,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③后两联中,昔日最平常的家庭生活竟成奢望,腹中的孩子本应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却因丈夫战死沙场而加深了妇人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阵亡士兵家属的生活现状的同情。
【解析】
8.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9.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备注】此诗表达了诗人张籍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广大人民的深切同情。诗歌首联开门见山,点明征妇怨毒所由。诗中“全没”二字,力过千钧,从战况惨烈、伤亡惨重中突出事件的典型性,从而生发出征妇的哀苦情感。这也是作者怨恨的由来。颔联中的“招魂葬”是旧时风俗,由于无法收尸入殓,生怕亲人灵魂不知所归,于是高声呼唤亲人姓名,招魂归来,并以死者衣冠葬入棺木。“家家”二字,看似寻常,却暗承“全没”,以哀哭号呼的普遍性,强化了悲剧气氛,为下文征妇之哀作陪衬,诗人对战争的痛恨也变得更深。颈联本应承上,直抒哀痛,诗人却横挽逆插,宕开一步,设想征妇与丈夫、儿子共同生活的舒心光景。有此铺垫,波澜顿生。平凡生活,竟成奢望。面对现实,向往破灭,于是逼出下文“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夫死何以依靠?子生何以哺育?欲死则腹中有子,求生则衣食无着。在“家家”之中,诗人择取这一特定家庭,主人公生既不愿,死亦不得的悲惨境遇,在众多不幸家庭中酷烈尤甚,体现出事件的典型性。结语以“昼烛”为喻,不仅以白昼烛光之多余见出痛不欲生之情,更以烛火之暗淡无光、摇曳不定展现出主人公的惨淡心境,动荡生计。战争让人民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由此现状,诗人对广大人民的同情溢于言表。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望岳》中写傍晚已到,诗人却沉醉于望岳,不愿回去,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的句子是:“          ,          。”
(2)李煜在《虞美人》中,以情来设问,却以景来回答,巧妙地把无形的情化为有形的景的句子是:“          ?          。”
(3)庄子在《逍遥游》中指出列子虽然不用行走,可驾风而行,很轻盈美好,但是他最终还是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          。”
【答案】(1)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2)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此虽免乎行 犹有所待者也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重 逢
孙方友
老县委书记李是梦极热爱书法,一生写了不少自认为满意的作品,其中有不少幅还获过金奖与银奖。人一上了年纪,就会常常怀旧,辉煌的政治生涯如梦般消失,剩下的只有这岁月“鸿爪”。每有闲暇,老书记就将自己各个年代写的精作挂在墙上欣赏,很是有点陶醉。这一天,闲来无事,他又打开樟木箱取出一轴轴书法作品,挂满了整个屋子。有中堂,有条幅,有斗方,有扇面,阵阵墨香在屋内飘溢,让人心旷神怡。赶巧就在这时候,新书记来了。新书记是老书记一手栽培的,扶上马后还送了一程。用官场语言来说是“自己的人”。新书记自然不会忘记老书记的恩德,不但逢年过节来慰问,就是不逢年过节也时常来坐一坐。李是梦有抽烟喝酒的嗜好,新书记每次来总会带一些。新书记只知道老书记热爱书法,还是省书协会员、地区书协副主席什么的,但他平常所见的多是题词或单幅作品,从没见到这种“集展”。新书记看到满屋子全是老书记的书法大作,颇感惊讶。他总觉得这一生也难还清老书记对自己的恩德,于是又一个感恩的念头油然而生,他提议要为老书记出一本精装书法作品集。
新书记的这句话就像一道闪电使老书记一振,脑间立刻就闪现出书法大家的作品集摆在书店里的盛大场景。那是一种奢侈,是一种不敢想的艺术奢侈,现在由自己的“接班人”提了出来,他很有些激动。但老书记毕竟不是一般人,激动过后另一个可怕的问题就摆在了面前,因为出一本作品集至少要花20万,去哪儿弄这笔钱?老书记望了新书记一眼,摇了摇头说:“我可出不起这笔钱!”新书记说:“从县财政上批款。”老书记一听说新书记要从县财政上批款为自己出书,顿时变了脸色,因为他深知本县财政的紧张,可以说他将重担交给面前的这位新书记时,几乎是个烂摊子。县财政早已出现可怕的赤字,干部教师每个月只能领百分之七十的工资。作为一个老干部、老党员,他怎能用县里的钱去为自己出一本什么书呢?老书记当即就批评了新书记,并一再强调用公款出书他决不答应。新书记虽说挨了批评,但他与老书记的关系几乎已到了父与子的关系,批评再狠他也不会记恨。新书记不灰心,就找了一家企业赞助。企业头头自然是个明白人,当下答应出20万给老书记出书。李是梦听说是企业出钱,心想这企业赞助与财政拨款的性质已发生变化,一是自己心理上能承受,二是不辜负新书记的一片好意,便答应了。
因为有钱,一切事情都好办。李是梦先整理出一批精品,拍照制版,又请省书协主席写了个序言,前面是一张彩色大照,纸是铜版纸,最后又嫌本地印刷厂技术不过关,专程到深圳去印封面。不想即将出书之时,那家企业的厂长突然因挪用公款罪被捕。老书记一听到这个消息很是慌张,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出书用的竟是一个贪污犯的钱。如果那个企业头头儿一着急,说不准还将赞助说成是送礼呢!那样不就使自己晚节不保,毁了一世清名吗?为还自己个清白,唯一的办法就是赶快将此20万退还。可是,去哪儿弄20万呢?新书记更是着急,原以为是帮了老领导一个忙,岂料是帮倒忙。他知道老领导的性格,深怕他急出病来,便专程又找到了一家私人企业,好说歹说,人家终于同意拿出一笔钱为老书记顶账。新书记给老书记一说,老书记紧锁多日的眉头才舒展开来,长长叹了一口气,问:“老板叫什么?”新书记说:“叫赵洪亮。”李是梦一听说私人老板叫赵洪亮顿时又变了脸色,很生气地说:“我怎么能用他的钱出书?”原来这赵洪亮当初也是个国家干部,曾在县委办公室工作,有一年因屡犯男女关系问题被老书记开除。不想这些年他在西北倒腾俄罗斯化肥发了横财,每次回来都有县委四大班子陪酒。李是梦为此还批评过新书记不要与赵洪亮这种人打交道,不想这回竟是让他拿钱为自己出书。李是梦的头摇得像个拨浪鼓,然后就一口拒绝了。新书记这一回显得很无奈,对李是梦说:“我这也是无奈之计,县里国营企业没一家景气的,听说原来赞助的那个厂长已开始胡咬了,我担心……”李是梦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已出乎他的预料。他瘫坐在椅子上,颓丧地说:“真是没想到,20年后,我会有求于赵洪亮!”新书记说:“其实,他对您并不记恨,说是您让他绝路逢生,所以他极想见您一面,不知您老答应不答应?”老书记苦笑着说:“人家一口出20万,救了咱的急,我还拿什么架子?”
宴会安排在县城内最豪华的翠湖大酒店,赵洪亮开着奥迪车亲自来接老书记,并请老书记坐在上首。一桌酒席非常丰盛。赵洪亮一个响指,一下从里面走出来好几个妖艳女子。几个女子依偎在赵洪亮怀中,嗲声嗲气,让李是梦看得很不舒服。李是梦望着这位当年因男女关系问题被开除的败类如今美女成群,而且在光天化日之下丑态百出却引以为荣,只觉得浑身如火般燃烧。他仿佛看到了即将出版的作品集中夹杂着最肮脏的一页,毁了他一世清白,丢尽了他的人格和党性——他的眼睛越瞪越大,终于拍案而起,怒吼一声:“畜牲!”然后拂袖而去……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老书记有抽烟喝酒的嗜好,新书记每次来总会带上一些,这说明新书记是一个善于阿谀逢迎、溜须拍马的人。
B.老书记没有接受财政拨款,却答应企业赞助,是因为他认为使用县里财政拨款是贪污,企业赞助性质就不一样了。
C.当听说原来赞助的那个厂长开始胡咬时,老书记“瘫坐在椅子上,颓丧地说”,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老书记的害怕和无奈。
D.李是梦批评过新书记与赵洪亮这种人打交道,可是新书记最后还是让赵洪亮拿钱为老书记出书,说明新书记对老书记的话是阳奉阴违的。
E.这篇小说围绕着老书记出“书法作品集”一事展开,向我们展示了官场的一个侧面,通过这个侧面,我们大致了解了当前官场的生态环境。
(2)在这篇小说中,新书记这一人物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请概括老书记李是梦的形象特点,并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4)小说的最后一段为什么要加“几个妖艳女子”出场这一情节?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探究。
【答案】(1)E C
(2)①新书记是一个线索人物,在文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是他提议出书法作品集,又是他找企业赞助。②新书记作为文中的次要人物,对老书记的形象起到衬托作用。新书记的八面玲珑更有利于突出老书记的耿直和讲原则。③通过新书记的所作所为,警示了为官者要认真处理好私人交往与公务的关系,要慎重交友,慎重用权,廉洁从政。
(3)①热爱书法,在书法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的书法作品有不少幅还获过金奖与银奖。②廉洁从政。作为一名老书记,退休后出一本书法作品集需要20万元,这对他来说是天文数字。③公私分明。当新书记说要从县财政拨款为他出书时,他顿时变了脸色。④耿直。当与赵洪亮重逢时,发现赵洪亮仍如当年一样丑陋,于是在痛骂中坚决拒绝了赵洪亮的帮助。
(4)①使情节跌宕起伏,出人意料。前文新书记说赵洪亮并不记恨老书记,并且说赵洪亮极想见老书记一面,没想到后文会出现这样一个羞辱老书记的情节。②更有利于突出赵洪亮这个人物的特点。本以为赵洪亮已经改邪归正,想不到他却变本加厉,并对以往的事情怀恨在心。③写出了当前浮躁的社会环境和氛围。赵洪亮这样的人应该无立锥之地,可是他却混得风生水起,并把丑态当成光荣。④更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旨。这一情节安排引出了下文老书记的拂袖而去,从而表达了对这种不正常的官场生态的批判。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这说明新书记是一个善于阿谀逢迎、溜须拍马的人”不当,这是新书记不忘恩德的表现。B项,“认为使用县里财政拨款是贪污”,从文中找不到确切依据。D项,“说明新书记对老书记的话是阳奉阴违的”错,这也是新书记的无奈之举。
(2)本题考查分析次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的能力。对小说中的次要人物的刻画一般还是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的,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一般起衬托作用。另外,此类试题还应从作者感情、主旨、手法、结构等角度去思考。
(3)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基本思路是:回到原文寻找人物的语言、行为,从人物的语言、行为中分析其思想品质,将相似的内容合并,分条列出。
(4)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探究设置某一情节的原因,实际上是要考生回答此情节的作用,此类试题一般应从与上下文情节的关系、人物塑造、结构、主旨表达等角度入手分析。这一情节是赵洪亮宴请老书记时发生的,那么首先就可以分析出它引出了老书记的拂袖而去,表现了赵洪亮的丑陋;然后再结合小说主旨进行分析即可。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邂逅刘以鬯
张昌华 蔡晓妮
癸巳初冬,我们赴港参加一个文学研讨会,会见相识了不少旧友新朋。离港时,九龙的东瑞先生执意要为我们饯行,问还想邀请哪位来聚晤。我们不约而同地说:“刘老,刘以鬯!”本是戏言,东瑞、瑞芬夫妇却很认真,果然将95岁高龄的刘以鬯及其夫人罗佩云邀来,算是一次邂逅。
刘以鬯,内地读者或许感到陌生,但电影《花样年华》和《2046》大家应该很熟悉。这两部由王家卫执导的风靡华人界的影片,其灵感取自刘以鬯的名篇《对倒》和《酒徒》。刘老听说我们来自故土江浙,显得异常亲切。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提问,他不假思索即席应答,谈笑十分随意。95岁的刘以鬯先生身体健朗,与老伴两人坐地铁、搭轮渡由港岛太古城到九龙赴宴。他思维敏捷,谈锋甚健,记忆力惊人。鉴于他对香港文学的卓越贡献,特区政府授予他香港荣誉勋章和铜紫荆星章。香港文坛尊称他为“香港文坛的教父”。当我们提及这一殊荣时,刘老摆摆手说:“对于得到什么和失去什么,我认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走过了一条长长的崎岖的路,我还得往前走。”他在上海、香港和南洋编过报,还办过出版社,却又自谦说自己是个“写字匠”,说罢就笑了。
我们问:“听说你有两个外号,叫‘汇丰作家’和‘严肃作家’?”刘老点点头:“说我是‘汇丰作家’,是讲我作品多,一生写了大概有六七千万字。说我是‘严肃作家’,是讲我出的书不多,许多文字被我当‘垃圾’淘汰掉了。”在侧的东瑞先生补充说,刘老的创作态度太严肃了,《对倒》本是长篇,后删成中篇出版,《珍品》本是中篇,结果删成短篇收入集子,最具代表性的是《鸟与半岛》,原作60多万字,出书时删去50万字,仅留1/6。我们听罢,不禁咋舌。刘以鬯说,他写小说主张“探求内在和真实”,不要过时的写实主义,主张在手法上要创新(他的《对倒》被有些人称为中国最早的意识流小说)。他说:“我写小说分两大类,一类是娱乐他人,一类是娱乐自己。娱人的作品,是为稻粱谋,求生存,不避俗;写娱己的,要有新追求,有创造性。”这种娱乐自己的观点,表现在他的写作生涯中,就是实验。他甚至用创新的、现代的手法,去写古代中国的故事。《蛇》是写白素贞、许仙的(《白蛇传》),《蜘蛛精》是写蜘蛛精和唐僧的(《西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百校联盟2016课标版猜题卷语文-高考《考试说明》调研卷(九)(详细答案版)』  下一个『百校联盟2016课标版猜题卷语文-高考《考试说明》调研卷(五)(详细答案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