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高二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测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选择题28分)一、(14分,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绥之斯来(suí)     喟然(wèi)疏(shū)食饮水B.莞尔而笑(wǎn)一箪食(dān)曲肱(g
试题预览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测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  (选择题28分)
一、(14分,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绥之斯来(suí)     喟然(wèi)         疏(shū)食饮水
    B.莞尔而笑(wǎn)         一箪食(dān)        曲肱(gōng)而枕
    C.千乘之国(shèng)         饥馑(jǐn)        子哭之恸(dòng)
D.以俟君子(sì)          夫子哂之(xī)     循循(xún)善诱

2.下列句子中的“易”字,与例句中的“易”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A.以乱易整,不武。
   B.移风易俗
   C.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D.岂得之难而失之易钦?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闻斯行诸?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 B.其斯之谓与?陈子禽谓子贡曰
C.思而不学则殆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D. 赤也惑,敢问。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4.下列句子中的“之”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①诲女知之乎 ②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③人皆见之 ④小人之过也必文 
⑤民信之矣 ⑥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⑦闻弦歌之声 ⑧是鲁孔丘之徒与
A.①③⑤/②④⑥⑧/⑦  
B.①③⑤/②④⑦⑧/⑥
C.①/③⑤/②④⑦⑧/⑥     
D.①③⑤/②④⑥/⑦⑧

5.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①早听说有1300多年历史的河南烩面面条筋道,汤汁鲜美,配料丰富讲究,堪称中原一绝,今日到郑州一尝,果然________,令人大快朵颐。
    ②作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倡导者,他________,因地制宜地在后山开垦了半亩菜地,每日在地里劳作后方才进食。
    ③国家没有制定统一的价值评估标准,致使坊间对夜明珠的认定具有极大的主观性,这也使得许多人造宝石充斥市场,________。
    A.名不虚传   身体力行  鱼目混珠
    B.名不虚传   以身作则  鱼龙混杂
    C.名副其实   以身作则  鱼目混珠
    D.名副其实   身体力行  鱼龙混杂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吉林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日前展开,此次招聘对象是以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高校毕业生为主,若某一单位已有亲属工作,应聘人员必须回避。
    B.他在新作《世界史》的前言中系统地阐述了世界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念,并将相关理论在该书的编撰中得到实施。
    C.阅读经典,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观察、思考问题,去体味“高远境界”“责任使命”“大气格局”的内涵,使自己逐步登上智慧的殿堂。
D.习近平强调,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7.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 的一组是(2分)
    俗话说“病从口入”,这当然是指不能乱吃东西,同时也是提醒大众要注意口腔卫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卫生意识的提高,洁牙已经是一件日常的理所应当的事。
    A.口腔疾病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的形象和咀嚼发声,而且会加重心脏、关节、肾功能等疾病
    B.口腔疾病不仅会加重心脏、关节、肾功能等疾病,而且会影响一个人的形象和咀嚼发声
    C.口腔疾病既会影响一个人的形象和咀嚼发声,也会加重心脏、关节、肾功能等疾病
    D.一个人的形象和咀嚼发声会受到口腔疾病的影响,还会加重心脏、关节、肾功能等疾病

二、(6分,每题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8—10题。
     中国文艺评论史上有一种非常独特的评论样式——“评点”。“评点”始于唐,兴于宋,成于明。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李卓吾评点《西游记》、张竹坡评点《金瓶梅》、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等等,都是“评点体”文艺评论的代表作品。综合、直观、凝练,是“评点体”的主要特征。无论是金圣叹评水浒,还是脂砚斋评红楼,时而把目光聚焦于作品本身,剖析其艺术特色,时而论及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揭示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环境,所使用的语言自成特色,三言两语、简短犀利、睿智幽默,常令人掩卷深思或会心一笑。而且,“评点体”紧贴文本展开,既是对原作的再创造又和原作融为一体,为作品经典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评点”既提升阅读快感,又促进对作品的理解,具有独特的价值。不过,传统意义上的“评点”其外在形态是用笔写下的语句,必须依存于以文字为载体的原作。随着历史进入近现代,视听艺术蓬勃发展,“评点”也似乎已失去了用武之地。
现在,“弹幕”又来了,评论者对作品的评点可以借助网络工具,以字幕的形式如子弹般密集、快速地呈现在屏幕上,这也是“弹幕”得名的由来。于是,评论的互动性和即时性进一步增强,评论和作品文本的融合度也进一步提高,对此,舆论反应喜忧参半。喜的是“弹幕”的出现,提高了欣赏者和消费者在艺术中的主体性;忧的是不受控制以及低水平的“吐槽”,破坏了作品本身的美感以及艺术欣赏的完整性。
   “弹幕”是从互联网的母体中诞生的,弹幕时代的“金圣叹”同样也将在互联网中孕育。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金圣叹”,有的时候,他们一条微博,寥寥一百四十字,就能对文艺创作者和欣赏者产生巨大的影响。此外,不少弹幕时代的“金圣叹”还承担着“文化搬运工”的使命,把学院派、理论化的文艺评论转化为大众愿意听、听得懂的格言警句,让评论者与创作者的对话更加直接,评论者对欣赏者的引导更加有效,进而使评论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介入到文艺创作生产、欣赏消费、传播反馈的全链条之中。
可以预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与艺术的进一步融合,“弹幕”还会得到更深远的发展,而其发展路径大体上有两大走向。一是“弹幕”介入的领域进一步拓展,也就是说,“弹幕”的使用或许会逐渐从影视扩展到戏剧、曲艺等艺术门类,尤其是相声、二人转这些本身就具有强烈互动性的艺术门类,可能会较早地与“弹幕”结缘。二是“弹幕”向“平台”的回归。“弹幕”说到底是一种技术,真正有价值的是技术承载的内容。最后,弹幕也许就会成为文艺作品经典化的重要台阶。经过时间的积淀,那些耐人品味的评论将沉淀下来,与原作一起成为网络时代的艺术新经典,将作品的社会意义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
(摘自《中国艺术报》,有删改)
8.下列关于中国文艺评论史上的“评点”这一评论样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评点”是中国文艺评论史上的一种非常独特的评论样式,综合、直观、凝练是它的主要特征,始于唐,兴于宋,成于明。
B.“评点”关注的是作品本身,剖析作品的艺术特色,有时也分析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揭示其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环境。
C.“评点”的语言自成特色,大多较为简短,往往三言两语却切中肯綮,犀利又独到,睿智幽默,发人深省或引人会心一笑。
D.“评点”以原著为载体,是对原著的一种深入解读,又与原著融为一体,如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等。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弹幕”是网络时代的一种评论方式,评论者以上传字幕的方式发表自己对作品的评点,
因字幕快速、密集而得名。
B.“弹幕”有利有弊,一些低劣的评论容易破坏作品本身的美感,更大的弊端是大量的弹幕会影响艺术观赏的完整性。
C.“弹幕”可以加强评论的互动性和评论的即时性,提高评论和作品文本的融合度,提高观赏者在艺术中的主体性。
D.“弹幕”与传统的“评点”颇为相似,“弹幕”的流行可能会为文艺作品经典化提供重要条件。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现时代的“金圣叹”,也就是适应文艺视听化、网络化和评论互动化、即时化这一新格局的文艺批评家。
B.弹幕时代的“金圣叹”们也是“文化搬运工”,负责将作品转化为大众愿意听、听得懂的格言警句,使得欣赏者能更有效地欣赏作品。
C.“弹幕”与互联网技术联系紧密,它介入的领域更宽泛,从影视扩展到戏剧、曲艺等艺术门类。
D.文艺评论的作用重大,经过时间的沉淀,那些耐人品味的评论也可能与原作一起成为网络时代的新经典。

三、(8分,每题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4题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初为桓伟辅国主簿。宋武帝起义兵,累迁御史中丞。性刚直,甚得司直之体。外甥刘毅权重当时,朝野莫不归附,鲜之尽心武帝,独不屈意于毅,毅甚恨焉。以与毅舅甥,制不相纠,使治书侍御史丘洹奏弹毅辄宥传诏罗道盛。时新制,长吏以父母疾去官,禁锢三年。山阴令父疾去职,鲜之因此上议曰:“今省父母之疾而加以罪名,悖义疾理,莫此为大。谓宜从旧,于义为允。”从之。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与帝言,要须帝理屈,然后臵之。帝有时惭恧变色,感其输情,时人谓为“格佞”。十二年,武帝北伐。以为右长史。及入咸阳,帝遍视阿房、未央故地,凄怆动容。前至渭滨,帝叹曰:“此地宁复有吕望邪”鲜之曰:“昔叶公好龙而真龙见,燕昭市骨而骏足至。明公以旰食待士,岂患海内无人?”及践阼,迁太常、都官尚书。时傅亮、谢晦位遇日隆,范泰尝众中让诮鲜之曰:“卿与傅、谢,俱从圣主有功关、洛,卿乃居僚首,今日答飒,去人辽远,何不肖之甚!”鲜之熟视不对。鲜之为人通率,而隐厚笃实,赡恤亲故。游行命驾,或不知所适,随御者所之。尤为武帝所狎。上曾内殿宴饮,朝贵毕至,唯不召鲜之。坐定,谓群臣曰:“郑鲜之必当自来。”俄而外启尚书郑鲜之诣神兽门求启事,帝大笑引入。景平中,徐、傅当权。出为豫章太守时王弘为江州刺史窃谓人曰郑公德素先朝所礼方于前代钟元常王景兴之流。今徐、傅出以为郡,抑当有以。”元嘉三年,弘入为相,举鲜之为尚书右仆射。四年卒。 
(节选自《南史•郑鲜之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帝有时惭恧变色             恧:惭愧
B.何不肖之甚                 肖:像   
C.赡恤亲故                   赡恤:赡养抚恤
D.尤为武帝所狎               狎:亲近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武帝是皇帝谥号,“武”是褒扬皇帝生前德行之词,有“威武睿智”之意。
B.吕望即姜子牙,他与文王相遇渭滨,因功封于吕地,后来代指辅佐国君的贤才。
C.践阼,古代帝王新即位,升宗庙东阶以主祭。也作“践祚”,指帝王即位。
D.景平,年号,是皇帝用来纪年的名号,也可以用作表示年份,如孝文、孝景、贞观等。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郑鲜之性格刚直,极尽官责。他的外甥刘毅权重当时,擅自赦免人;按制度规定,鲜之不能弹劾刘毅,他便让治书侍御史丘洹奏表弹劾刘毅。
B.郑鲜之敢于犯颜,直论是非。与皇帝交谈,他总是驳难,一定要让皇帝理屈词穷,才肯罢休;皇帝有时感到惭愧而震怒,想要疏远他。
C.郑鲜之被人讥诮,不作分辩。范泰当众讥讽他虽功劳不下傅亮、谢晦,而地位和恩遇远不及傅、谢;他只是看着范泰,并没有回应。
D.郑鲜之为人隐厚笃实。乘车出游,有时也不知要去何处,任驾车的人随意去哪;皇帝待他亲善,举行宴会故意不请他,他来奏事,最终也参加了。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出为豫章太守/时王弘为江州刺史/窃谓人曰/郑公德素先朝/所礼方于前代/钟元常王景兴之流/
B.出为豫章太守时/王弘为江州刺史/窃谓人曰/郑公德素/先朝所礼方于前代/钟元常王景兴之流/
C.出为豫章太守/时王弘为江州刺史/窃谓人曰/郑公德素/先朝所礼/方于前代/钟元常王景兴之流/
D.出为豫章太守时/王弘为江州刺史/窃谓人曰/郑公德素先朝所礼/方于前代/钟元常王景兴之流/
第Ⅱ卷  (122分)
四、(31分)
15.翻译下面句子(10分)
   ① 今省父母之疾而加以罪名,悖义疾理,莫此为大。 (5分)
   ② 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5分)

1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两个小题。(11分)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注〗谢朓北楼,为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谢朓以文学知名,但仕途上多有不如意之处,被人诬陷,下狱而死。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颈联(第三联)。(5分)

(2)诗人为何要怀念谢朓?请简要分析。(6分)

17.根据原文内容填空(10分)
(一)
①                ,芳菲菲其弥章。②             ,唯昭质其犹未亏。
③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
而又何羡乎?
④ 步余马于兰皋兮,              。
(二)
⑤ 舞幽壑之潜蛟,              。⑥ 驾一叶之扁舟,                      。                                                           
⑦ 且              ,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⑧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
           
五、(25分)
1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25分)

国学大师汤一介
“当一个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前夜时,它必须回顾自己的历史文化,从中吸取力量,‘反本开新'。”北大哲学系教授、著名学者汤一介如是说。
汤一介生于天津,父亲汤用彤是国学大师,早年留学美国时与陈寅恪、吴宓并称“哈佛三杰”,其著作《魏晋玄学论稿》和《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是研究魏晋玄学与佛学的必读经典。梁漱溟、熊十力、钱穆、贺麟、冯友兰等文化大家往来于汤家,汤一介耳濡目染,年轻时便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入思考。
    在6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汤一介着力于构建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论体系,从“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这三个基本命题阐释儒学,使之有益于当今世界。汤先生的学术兴趣,原在道、佛与魏晋玄学。1983年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时,深感外国学者、世界哲学界更关注中国的儒家思想及其作用,此后他开始关注儒学。思考儒学对今日人类社会的健康、合理发展的贡献。作为国内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汤一介在北大成立儒学研究院,整理九卷本的《中国儒学史》。当时,美国学者亨廷顿发表《文明的冲突》,“文明冲突论”风行一时。对此,汤一介立即给予批评和回应。他用“和而不同”的思想指出,文化可以不同,但可以和谐相处。怎样实现文化共处呢?汤一介认为唯一的途径就是对话,只有互相理解、相互尊重,才能取得共识。以北京大学哲学系为核心,组建了中国文化书院,汤一介任院长。书院举办了“文化系列讲习班”,还举办了有数万学员参加的“中外文化比较研究”函授班,推动了当时的文化启蒙运动。他先后出版《郭象与魏晋玄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在非有非无之间》《佛教与中国文化》一系列著作,主编了《中国文化书院文库》《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国学举要》等大型丛书。汤一介认为,建立不同于西方解释学的“中国化的解释学”非常必要,中国有很长的解释经典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解释经典的资源和方法,如果加以系统的整理,定会得到某些不同于西方解释学的理论和方法。
    晚年汤一介全身心投入《儒藏》的编纂工作。1990年,63岁的他就想做这个工程。在他看来,中国已有《佛藏》《道藏》,可一直没有《儒藏》。虽然明清两代就有学者提出要做《儒藏》,但最终都没有实行。汤一介说;“作为中国文化的主体思想,儒家经典有一个源远流长的传承过程,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影响至今。现代科技手段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和保存方式,为大规模整理和传播奠定了良好基础。”
2004年《儒藏》启动,由汤一介任首席专家,中国、日本、韩国、越南近400名学者参与,迄今已出版100册。在汤一介等学者的构想中,《儒藏》最终将包含书籍3000余种,约10亿字,规模将超过《四库全书》,基本囊括中、韩、日、越历史上较有价值的儒学著作,计划于2025年完成。汤一介常对身边人说,“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中断,就是因为有经典存世。编纂《儒藏》,关系到中国人的文化自强、文化自信。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是知识分子应有的对国家、民族的担当与职责。”    
   “我的名字叫‘一介',大概是父亲希望我做一个书生。纵观这一生,我实际也算是做了一个书生吧。”汤一介说。
相关连接:
①汤一介(1927——2014),国学大师、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2002年10月,提出编纂《儒藏》的构思,得到了张岱年、季羡林的鼓励和支持,2003年国家教育部批准立项。                                (摘自《百度》)
②《儒藏》收入近500部儒学典籍精华编(约1.5亿字)和近5000不儒家典籍(约10亿字),以及著录万余部儒家典籍的《儒藏总目》,是最齐备和最完整的儒家思想文化著述的总汇。汤一介是《儒藏》项目的总负责人。      
 (摘自《儒藏项目专家汤一介》)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从创建中华文化书院推动文化启蒙,到弘扬儒学、编纂《儒藏》,汤一介把做学问与时代赋予的使命融为一体,体现了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B.父亲汤用彤是久负盛名的国学大师,言传身教对他影响很大;这样的家学渊源是使汤一介成为著名学者的主要原因
C.汤一介主张“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构建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论体系,以和谐化解中西方文明冲突问题。
D. 为了儒学文化传承与发展创新,作为《儒藏》项目的提出者和总负责人,汤一介以多元开放视野和特有的学术敏锐,做了大量的工作。
E.汤一介认为,建立“中国化的解释学”非常必要,中国解释经典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方法多样,西方解释学无法与中国相比。

(2)作为国内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汤一介先生对儒学有哪些贡献?请简要概括。(6分)

(3)材料开头和结尾引用汤一介先生的话,各有什么作用?(6分)

(4)汤一介先生为什么要编纂《儒藏》?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8分)

六、(6分)
19.在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
超过10个字。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① ,营造浓厚阅读氛围,有利
于推动“书香社会”建设。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知识的哺育;一个家庭的幸福,   ②   。
一个“书香家庭”,无不有追求,有道德,有品位。其实,一本真正有用的书的价值比一件名
牌衣服的价值不知要大多少倍。一本好书,小则使人获得知识,懂得道理;  ③ ,改变人
的一生。“耕读传家”,让书籍“走入”每一个家庭,营造读书的环境,沁人心脾,其乐无穷。

七、(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国内一所大学拟实行“上课前所有同学交手机”的措施。此举尚未实施,便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另据报道,国内某高校还在每一间教室的前面设置“手机收纳袋”,收纳袋分布几十个小口袋,每个小口袋都标注着不同的数字序号和学生名字。上课前学生必须关掉手机并放入袋中,才能到座位上听课。
对于一些高校要求“上课前所有同学交手机”这件事,你是怎么看的?请写一篇议论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2014级高二下期期中语文参考答案
1.C 2.B 3.D 4.D5A(名不虚传”指传出的名声不是虚假的,名副其实”指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以身作则和身体力行这两个词都表示自身言行的重要,对他人产生好的影响作用,都带褒义色彩。不同是:以身作则着重于自身作出榜样;身体力行着重于亲自实践,努力去做。“鱼目混珠”是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而“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不指物。)6.C(A项句式杂糅,“对象是……”与“以……为主”杂糅。B项搭配不当,后句应改为“并让相关理论在该书的编写中得到体现”D 语序错误 )
7.A 本题,横线前面是说“口腔卫生”,故横线上的文字也应是围绕“口腔卫生”展开,故与这一话题不一致的选项即可排除掉,比如D项;然后再分析ABC三个句
子的句间关系,由此可以选出答案。
8.答案:D(曲解文意,是“再创造”而非“深入解读”)
9.答案:B(原文“忧的是不受控制以及低水平的“吐槽”,破坏了作品本身的美感以及艺术欣赏的完整性”,即低劣的评论会影响艺术欣赏的完整性)
10.答案:C(是或然非必然)
11.B 肖:贤德。12.D孝文,孝景是谥号。13.B(“想要疏远他”错)。14A
【参考译文】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起初做桓伟的辅国主簿。宋武帝兴起义兵后,他多次升官,做了御史中丞。他性格刚直,很合乎司直的职务特点。他的外甥刘毅在当时权力很大,朝野人士无不归附,郑鲜之尽心于 武帝,唯独不肯屈从刘毅,刘毅非常愤恨。因为他和刘毅是舅甥关系,制度规定不能互相弹劾,他便让治书侍御史丘洹奏表弹劾刘毅擅自赦免传召的罗道盛。当时的新制度规定,长吏因为父母的疾病离职,三年内不准做官。山阴令由于父亲生病探望而离职,郑鲜之因此上奏说:“现在探望父母的疾病却被加上罪名,违背道义伤害事理的(的事情),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我以为应该依从旧章规定,在理义上才恰当。”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武帝少年时就从军了,不曾涉猎学问,等做了宰相,很羡慕风流文采。有时谈古论今,人们都是顺着他的意思说,不敢辩驳。而郑鲜之总是要驳难,而且一定切中要害,不曾放松宽容他。与武帝说话,一定让他理屈词穷,然后才罢休。武帝有时惭愧变了脸色,但还是感激他能诚心相待,当时的人们称赞他是“纠正谄媚的人”。义熙十二年,武帝北伐,以他为右军长史。等入了咸阳,武帝遍看了阿房宫、未央宫故地,凄怆动容,前行走到渭水旁边,武帝又慨叹说:“此地难道还会有吕望么?”郑鲜之说:“从前叶公好龙而真龙出现,燕昭买骨而骏马到来。明公您只要以诚恳态度待士人,还用担忧海内没有人才前来吗?”武帝登基以后,他升任太常、都官尚书。当时傅亮、谢晦的地位和恩遇日益隆盛,范泰曾经当众讥讽郑鲜之说:“您与傅、谢都跟随圣主在关中、洛阳立功,您还位居首席幕僚,今天不振作,距离别人那么远,多么无能啊!”郑鲜之一直看着他,并不回答。郑鲜之虽为人通达直率,但他敦厚实在,对亲朋故友都能赡养抚恤,乘车出游,有时自己也不知要去何处,任随驾车的人走向哪里。他特别被武帝亲近。皇上曾在内殿设宴饮酒,朝廷显贵全都到了,唯独不请郑鲜之。众人坐定以后,武帝对群臣说:“郑鲜之一定会自己跑来。” 果然,过一会儿,外面禀报尚书郑鲜之来到神兽门请求奏事,武帝大笑引他进入宴席。景平年间,徐羡之、傅亮当权,把他调出京城任豫章太守。当时王弘为江州刺史,私下对人说:“郑公道德纯朴,受先朝礼遇,如同前朝钟元常、王景兴等人一样。现在徐、傅调他出京为郡官,或许当有原因。”元嘉三年,王弘入京为宰相,举荐郑鲜之担任尚书右仆射。元嘉四年去世。
16(1)“寒”、“老”二字运用了使动用法,(1分)形象地描绘出人家炊烟在秋空里袅袅升起,炊烟笼罩下的橘树柚树,已带有几分寒意,梧桐也已染上枯黄的秋色,显出了衰老的姿态。(2分)“寒”“老”点出了秋凉的特点, 使人感到已是秋光渐老之时。不仅写出了秋景,而且也透露出诗人带有微微凉意的心境。(2分) 
(2)①诗人登谢眺楼而临西风,见秋景生感慨,直抒胸臆。(2分)②谢朓才华横溢,仕途却不如意,被人诬陷致死,和李白命运相似,所以他心有所戚戚焉(同病相怜)。(2分)③诗人政治失意,年华已老,壮志难酬的苦闷与寂寞之情,只得寄情山水缅怀古人。(2分)
18(1)答A3分答D2分答B1分答CE不给分  
(2)①从“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这三个基本命题阐释儒学,使之有益于当今世界。②在北大成立儒学研究院,整理九卷本的《中国儒学史》
③出版《郭象与魏晋玄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在非有非无之间》《佛教与中国文化》一系列著作,主编了《中国文化书院文库》《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国学举要》等大型丛书。
④晚年汤一介全身心投入《儒藏》的编纂工作。(一点2分,三点即可)
(3)(6分)①开头引用,表明汤一介对历史文化作用的深刻认识,总领下文;②结尾引用,表明他对自己学术生涯的谦虚评价,收束全文。(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4)(8分)①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主体思想,在中华文化中地位重要;;②编纂《儒藏》能够填补这方面的空白;③使中华文明延续,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④让儒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在世界上发挥更大作用。(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9.①为人父母率先读书  ②离不开书香的熏陶  ③大则可以激发人的志向 (每空2分,超出字数扣1分)本题考查语言的连贯、语句的衔接。
20.参考立意:
(1)从赞成的角度看:
①教室是学习的地方,学生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学习。而很多学生每天花在玩手机上的时间已经很多,不能再把宝贵的课堂时间浪费在玩手机上,收手机有利于学生上课集中注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部分学校2016届九年级5月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下一个『江苏省江阴市暨阳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5月阶段检测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