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高一下册 粤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语文科试题命题人:常旭芳邓露茜本试卷共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选择题每小题(包括1-10题)选出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
试题预览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语文科试题
命题人:常旭芳   邓露茜

本试卷共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选择题每小题(包括1-10题)选出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9分)
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B.奚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有那些繁文缛节。
C.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涯际,顿觉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D.近两三年来,某市大型商场新增营业面积相当于过去十年所增营业面积的三倍,但前往购物的消费者却寥寥无几,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千金易得,一将难求”,我们既要重视对引进人才的使用,也要切实提高原有科技骨干的待遇,充分调动他们钻研业务的积极性。 
B.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上心,不然很难取得应有的成绩,比如说学习,你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自觉刻苦的程度。  
C.今年下半年,教育部将发布高考改革实施意见,这一改革措施旨在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搭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D.作为一个全新的、相对成熟的行业,不仅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美术片”造型主要取材和借鉴中国古代壁画、民间年画、舞台戏曲、庙宇泥塑等的人物形象、道具设计。角色造型或富丽堂皇,追求形式感很强的“装饰风格”,          ,
           。           ,            ,           。          ,场景也是平面的,动作设计(表演)自然也不能同真实生活一样了。
①因为运用了中国绘画中散点透视、高远法则、分层、留白等技法和原理
②而是创造出一个完全不同于真实物理空间的、适合平面形象活动的平面空间    
③或简约洗练
④中国传统动画的场景设计不是真实立体空间的再现
⑤追求轻松随意的“写意风格”
⑥角色造型是平面的
A.④②③⑤①⑥    B.③⑤①④②⑥     C.③⑤④②①⑥      D.④②①③⑤⑥
二、科技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时下,大面积覆盖我国的雾霾给国人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许多和雾霾有关的热词——“出门掉进牛奶里”“人追尾人”“尘惯吸”等到处流传,这成为人们一种无奈的宣泄。科学家指出,雾霾的危害真的不能小看,因为动物实验证实,雾霾超标严重能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英国专家对15.4万名心脏病患者进行了平均3.7年的跟踪研究,发现雾霾微粒可以侵入肺部,会导致心脏病患者死亡率上升20%。那么,人们除了可以对雾霾产生的源头进行根除以外,对正在弥漫的雾霾有什么巧妙的清除办法吗?
雾霾害人,就是其中的多种微粒物质作祟的结果,所以想办法把这些微粒物质清除掉,才是关键。为此,我国研究人员建议,清除局部雾霾,采取向空中喷洒水雾的办法比较有效。不过这种办法在风大时候效果差,而且人力物力投入比较大,不适合广泛推广应用。
有专家提出,应该通过向云“借雨”的方式来改善空气质量,也就是在有降雨天气过境的情况下,通过飞机或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盐分等催化剂,使云层降水或者增加降水量。不过遗憾的是,因雾霾的出现是频繁而且比较持久的,如果持续用这种办法,那就要耗费大量财力,而且连续的人工降雨,还会给气候和环境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此法并非上策。
还有专家建议,借助大自然的风的力量来驱散城市上空的雾霾。为此可以在城市四周借助有利地形,建造一些具有聚风作用的建筑物。这样的话,雾霾就很难在城市上空“赖着不走”了。不过另有专家指出,国内很多大城市由于地理位置和整体规划等原因,一般都没有把“风道”作为主要的规划因素。所以这种方法基本用不上。
那么,有没有更科学、节省人力和物力的消除雾霾的妙法呢?最近,北京正在尝试用制造“冷雾带”的新办法来清除雾霾,这种办法目前被科学界认为是比较可行的妙法,操作难度并不大。“冷雾带”形成后,其中的液氮将在空气带内的尘埃微粒和其他污染物微粒上形成晶体,这些微小晶体因为比微粒重,无法在空中漂浮,所以很快就会掉落到地面上,雾霾因此就被清除了。实验显示,在比较寒冷的天气情况下,“冷雾带”可以在空中维持数小时之久,但是在夏季或秋季,效果会有一定的打折,但清除雾霾的效果是显著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液氮的运输和喷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自身防护作用,否则容易被液氮冻伤。
目前这种妙法成本不高,也便于操作实施,未来可能会被普遍采用。
4.下列关于“雾霾”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动物实验结果证实,雾霾超标严重能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所以雾霾的危害真的不能小看。
B.雾霾害人是出于其中的多种微粒物质在作祟,那么治理的关键就是要把这些微粒物质清除掉。
C.雾霾可因其尘埃微粒及其他污染物微粒被“冷雾带”中的液氮冷却成晶体后掉落地面而清除。
D.大面积覆盖我国的雾霾给国人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宣泄无奈的同时人们也在想办法清除雾霾。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英国专家对15.4万名心脏病患者均进行了3.7年的跟踪研究,发现雾霾微粒可以侵入肺部,会导致心脏病患者死亡率上升20%。
B.清除局部雾霾,采取向空中喷洒水雾的办法比较有效,但这种方法要受风力的影响,而且人力物力投入比较大,不宜广泛应用。
C.雾霾的出现是频繁而且比较持久的,连续的人工降雨要耗费大量财力,还会给气候和环境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此法并非最佳策略。
D.用“冷雾带”灭雾霾是目前被科学界认为比较可行的妙法,相较“喷洒水雾”“人工降雨”“修建聚风建筑物”更节省人力物力。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要减轻雾霾对人体的伤害,人们除了可以对雾霾产生的源头进行根除以外,还可以用一些清除办法来对付正在弥漫的雾霾。
B.在有降雨天气过境的情况下,用飞机或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盐分等催化剂,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这个办法可改善空气质量。
C.由于地理位置和城建规划等因素的限制,那种在城市建造具有聚风作用的建筑物、借助风的力量来驱散雾霾的方法根本用不上。
D.用“冷雾带”灭雾霾的方式操作难度不大,但效果会受季节的影响,并且在液氮的运输和喷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三、古代诗文阅读(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方孝孺,字希直,宁海人。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孝孺顾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
洪武十五年,以吴沉、揭枢荐,召见。太祖喜其举止端整,谓皇太子曰:“此庄士,当老其才。”礼遣还。二十五年,又以荐召至。太祖曰:“今非用孝孺时。”及惠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明年迁侍讲学士,国家大政事辄咨之。临朝奏事,臣僚面议可否,或命孝孺就扆①前批答。
建文三年,燕兵掠大名。孝孺曰:“燕兵久顿大名,天暑雨,当不战自疲。今其奏事适至,宜且与报书,往返逾月,使其将士心懈。我谋定势合,进而蹴之,不难矣。”帝以为然,命孝孺草诏,遣大理寺少卿薛嵓驰报燕。比至,燕王不奉诏。
明年五月,帝下诏征四方兵,命诸将集舟师江上。而陈瑄以战舰降燕,燕兵遂渡江。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乙丑,燕兵入,孝孺被执下狱。
后成祖欲使草诏,孝孺投笔于地,拒辞不拟。成祖怒,命磔诸市。孝孺慨然就死,时年四十有六。
(选自《明史•方孝孺传》,有删改)
【注】①扆(yǐ):宫殿内设在门和窗之间的大屏风。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孝孺幼警敏                敏:聪敏         
B.燕兵久顿大名              顿:驻扎
C.进而蹴之                  蹴:追逐,追击 
D.孝孺被执下狱              执:执行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以吴沉、揭枢荐             请以战喻
B.此庄士,当老其才           其皆出于此乎
C.国家大政事辄咨之           填然鼓之 
D.而陈瑄以战舰降燕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
9.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
B.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
C.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
D.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方孝孺年轻的时候机警敏捷,每天坚持勤奋读书;成年以后,他曾先后跟从宋濂学习,宋濂学生中很多著名人士都比不上他。
B.方孝孺举止端庄严肃,才华出众,因此得到了明太祖和惠帝的重用;惠帝常向他咨询国家大事,甚至请他在朝廷上批复奏事。
C.明成祖起兵后,方孝孺曾建议惠帝使用缓兵之计,但没有成功;燕兵渡江以后,方孝孺坚持抵抗,最终失败。
D.明成祖请方孝孺草拟诏书,方孝孺掷笔于地,坚决拒绝不拟诏书,最终惹怒了明成祖而被杀害。
1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孝孺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4分)

②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3分)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题岳阳楼①
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②,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③,华堂张与贵人看。
【注】①元和十四年春,白居易自江州赴任忠州刺史,经过岳阳时写下该诗。 ②梦泽:云梦泽。③图障:图画。
(1)本诗怎样突出洞庭湖“漫漫”的特征?请结合颔联、颈联简要分析。(4分)
                                                                                  
(2)结合全诗,谈谈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登高》中的                      ,                     句子,道出了他的诸多积郁以及难以派遣的无限悲凉。  
(2)《蜀道难》中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的句子是                          ,
                              。
(3)《琵琶行》中描写音乐间歇时诗人感受的诗句是:                       ,
                              。
四、社科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白居易的美学思想
①白居易继承儒家传统美学思想,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积极作用。他认为诗歌所以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是由诗歌的本质决定的,即“诗言志”这个命题。所谓“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所谓“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诗歌”,概括起来,也还是“诗言志”这三个字。正是诗歌的这种本质,决定了它可以普遍地感动人心,同时也决定了通过它可以见国风之盛衰,闻王政之得失,知人情之哀乐,从而收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上下交和、内外胥悦的社会效果。 
②白居易这种思想的核心,显然是以《乐记》和《毛诗大序》为代表的儒家传统观点。但是,白居易终究生活在唐代,而不是生活在先秦和汉代。魏晋南北朝以来美学思想发展的新潮流不可能不对他发生影响。他在论证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时,和孔颖达一样突出强调诗歌的抒情特性,这就是时代在他身上打下的烙印。  
③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白居易从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这个大前提出发,引出一个结论,就是统治者应该允许并且鼓励老百姓把心中的喜怒哀乐之情抒发出来,白居易认为这样做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就是他说的“善防川者,决之使导;善理人者,宣之使言”。这是为他的“新乐府运动”提供理论论证,集中体现了他的诗歌美学的现实主义精神。 
④根据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这个基本思想,白居易对梁、陈以来的诗歌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说:“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于是六义尽去矣。”唐诗也一样,李白诗被他砍得只剩下不到十分之一,杜甫的诗被他砍得只剩下三四十首。李、杜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别的诗人了。  
⑤白居易批评的主旨是反对诗歌创作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这是正确的。但是他要求每一首诗都要有政教美刺的寄托,否则就一概加以排斥,就有点太偏激了。 
 1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 (5分)
 A.白居易认为“诗言志”是诗歌的本质,这种本质决定诗歌能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 
 B.李白、杜甫的诗与白居易的诗主旨完全不同。
 C.白居易认为没有政教美刺寄托的诗歌都不是现实主义的诗歌。
 D.白居易的诗歌美学思想有许多合理因素,但是也有偏激之处。
E.白居易对魏晋南北朝以来的诗歌理论尤其是梁、陈的诗歌理论持否定的态度。
15.“白居易这种思想的核心”中的“核心”指什么? (4分)                                

16.从第一自然段看,白居易对诗歌的主张有哪些?请概括出两点。  (5分)
五、小说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完美计划
姜钦峰
这是一栋老式居民楼的顶层,他站在门外,深呼吸,然后敲门。防盗门打开,探出一个小脑袋,是个梳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七八岁的样子,长得眉清目秀。
“您好,请问是你们家打电话要修洗衣机吗?”他的普通话并不标准,夹杂着浓重的外地口音,脸上带着职业的微笑,显得彬彬有礼。小女孩扑闪着大眼睛,打量眼前的陌生人,小平头,浅蓝色马甲,胸前印着“专业维修”四个字,右手提着黑色的工具箱,看上去训练有素。她疑惑地摇了摇头,“我不知道。”
“请问你家还有大人吗?”他脸带微笑,语气更加柔和了。
“爸爸妈妈都上班去了,6点钟下班,要不你明天再来吧?”小女孩如实回答,口齿伶俐,条理清晰。
“哎呀,真是不凑巧。”他喃喃自语,脸上露出失望的表情,顺手把工具箱放在地上,右手插进了裤兜,开始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处理。
    “呀!叔叔,你手上在流血!”小女孩忽然尖叫一声,把他吓了一大跳,刚插进裤兜的右手像触电般猛地弹了回来。他下意识地伸出右手,仔细看了看,没事,再看左手,果然手背上有一块殷红的血迹。肯定是刚才上楼时太匆忙,不小心在扶梯上擦破了,自己居然浑然不知。     “真该死!”他在心里狠狠地骂了自己一句。“叔叔,你一定很疼吧,我家有创可贴。”小女孩转身跑回了房间。他站在门外,不知道该不该进屋,又看了看手上的伤口,忽然觉得有点疼。
他仔细擦拭手上的伤口,觉得很凉爽,嘴角不由自主地开始上扬。“咱们不认识,你为什么要帮我?”话一出口,连他自己都觉得好笑,干吗跟一个孩子说这些。小女孩也笑了,露出一对甜甜的小酒窝,“妈妈告诉我,每个人都应该互相帮助,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他蹲下来,摸了摸小女孩的脸蛋,“小朋友,你真乖!叔叔明天再来。”说完,他拎起工具箱,转身下楼。刚走出几步,马上又折了回来,“小朋友,以后你一个人在家时,千万不能给陌生人开门,记住了吗?”
交代清楚,他心里卸下一块石头,步履轻松地下楼。走到一个垃圾筒旁,他忽然收住脚步,看看四处无人,迅速脱下浅蓝色马甲,又从右边裤兜掏出一把尖刀,塞进垃圾筒。
他是个心狠手辣的流窜犯,为了实施今天的计划,他在院内连续蹲守了两天,摸清了小女孩父母的作息时间,然后伺机动手。一旦作案成功,对凡是看清他相貌的人,绝不留活口。即使小女孩不开门,那普通的防盗门也挡不住他。
这是个完美的计划,没想到最后还是落空了。天色渐晚,他必须找个安全的地方过夜,经验告诉他,住旅馆危险。抬腕看表,忽然看到手背上的创可贴,他乐了,今天运气其实不错,居然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半年后,他落网了,主动交代了这个失败的计划。警察很意外,如此穷凶极恶的人,怎么可能自动放弃?他说:“我在外逃了三年,捡过垃圾,睡过桥洞,从来没有人跟我说过一句关心的话。”警察沉默了。“知道吗?那张创可贴其实应该贴在这儿。”他用手指了指心窝。  
             (节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17.小说标题为“完美计划”,联系全文,说说“完美”在文中有哪些含义?(4分)

18.小说结尾处“那张创可贴其实应该贴在这儿”有引人深思之效,请从句子内涵和艺术手法的层面进行探究。(5分)

19.小说三次写歹徒的微笑,从全文看,有什么作用?(5分)


六、语言文字运用(12分)。
20.下面是我国的“国家节水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6分)
 


21. 为下面的消息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3字)(6分)
近日,市教育局、市文明办、市关工委联合制定了《2016年佛山市“美德少年”推荐命名活动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拟命名20名“美德少年”。
根据该实施办法,为广泛发掘选树未成年人中的先进典型,形成学习美德、践行美德、弘扬美德的浓厚氛围,今年全市拟命名20名“美德少年”,按1:2比例推荐候选人数40人,推荐命名对象为1998年6月1日以后出生的佛山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在校学生,共有诚实守信、自强自立、孝老敬亲、勤奋好学、乐于助人与环保卫士六个指标类别。除五区有推荐候选指标分配外,佛山一中、华英学校和启聪学校各有一个推荐候选指标。据悉,20名候选人公示和命名将于5月下旬进行,并颁发“美德少年”证书。  


七、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如果你留意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正被“快”包围着:城市的晚报已改在早晨出版;中西快餐店遍布大街小巷;快手作家一个月就能完成一部40万字的小说;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登上“高速列车”,一键即通,天涯咫尺,再也不用翘首企盼“云中谁寄锦书来”……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呢?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能剽窃,不得套作。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语文科参考答案
一、
1.A    (解析:A项,“闻过则喜”指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就感到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成语运用正确。B项,“繁文缛节”指交往过程中待人接物方面礼节过多,此处用于撰写学术论文,用错对象。C项,“登高自卑”是说登高山要从底下开始,比喻事情的进行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望文生义,误以为词义是“看见高山觉得自己很渺小”。D项,“僧多粥少”比喻可供分配(使用、消费)的物质少,而参与分配的多,不够分配的情形。)
2.B   (解析:A项,表意不明,“他们”可以理解为“原有科技骨干”,也可理解为“引进人才”,还可理解为两者全包括;C项,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解决一考定终身”后加“弊端”;D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电子商务”放到“不仅”前。)
3.B   (解析:③照应上文的“或富丽堂皇”,⑤照应前文的“追求……„装饰风格‟”,④中的“不是”和②中的“而是”构成并列关系,⑥中的“是平面的”与横线后面的“也是平面的”相呼应。①与④②⑥是因果关系,应置于其前。)
二、
4.C(原文是“液氮将在空气带内的尘埃微粒和其他污染物微粒上形成晶体”,而非使它们冷却成晶体。)
5.A(原文是“平均3.7年”,而不是“均进行了3.7年”。)
6.C(原文是“基本用不上”,而不是“根本用不上”。)
三、
7.D(执:逮捕。)
8.D(表转折,可是,但是,连词。A.因为,介词;用,介词。B.他的,代词;表推测,大概,副词。C.他,代词;无义,音节助词。)
9.A
10.B(明太祖欣赏方孝孺的为人,但并没有重用他。)
11.(7分)
①方孝孺轻视文学,常常把阐明王道、使天下达到太平作为自己的使命。[4分,“末视”“以……为”“致”各1分,大意1分。]
②方孝孺竭力请求坚守京城来等待救兵,如果事情不成功,就决心为社稷而死。[3分,“济”“死”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方孝孺,字希直,是浙江宁海人。方孝孺年幼时机警聪敏,两眼炯炯有神,每天读书超过一寸厚。他成年后跟从宋濂学习,宋濂学生中的著名人士都不如他。方孝孺轻视文学,常常把阐明王道、使天下达到太平作为自己的使命。他曾经卧病在床,家中断了粮食。家人把这件事告诉他,他笑着说:“古人一个月才吃九顿饭,难道唯独我方孝孺贫困吗?”他的父亲方克勤犯法被杀,方孝孺护送灵柩回家乡安葬,哀伤感动路人。丧期满了之后,他又回来继续跟随宋濂完成学业。
洪武十五年,方孝孺因为吴沉、揭枢的推荐,被太祖召见。太祖欣赏他举止端庄严肃,对皇太子说:“这是一个品行端庄的人才,你应当敬重他的才华。”随后按照礼节送他回家。洪武二十五年,又因为别人的推荐被召到宫廷。太祖说:“现在不是任用方孝孺的时候。”等到惠帝即位,征召他担任翰林侍讲。第二年又提升他做侍讲学士,国家重大的政事皇帝常常向他询问。朝廷讨论事情,决定群臣的奏议可否施行时,皇帝有时命令方孝孺趋身屏风之前拟写批复。
建文帝三年,燕兵侵占大名府。方孝孺说:“燕兵长时间在大名停留,天气暑热下雨,他们就会不战而疲惫。现在正好他们的奏书到了,应该暂且给他们回复,诏书来往超过一个月,就会使他们将士的战心松懈。等我们商议好形成合围之势,再进兵攻击他们,就不难取胜了。”惠帝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就命方孝孺草拟诏书,派大理寺少卿薛嵓驰报燕王。等薛嵓到达大名府以后,燕王没有接受诏书。
第二年五月,皇帝下诏征集四方军队,命令各将领把战船集中到长江上。但是陈瑄却率领战舰投降了燕兵,燕兵就渡过了长江。方孝孺竭力请求坚守京城来等待救兵,如果事情不成功,就决心为社稷而死。乙丑这一天,燕兵入城,方孝孺被抓进监狱。
后来成祖想让他起草诏书,方孝孺把笔扔到地下,坚决拒绝不拟诏书。成祖大怒,命令将他车裂于街市。方孝孺慷慨就义,时年四十六岁。
12. (7分)
(1)①颔联直接描绘了洞庭湖春天涨水之时远连云梦、接近长安的景象,用夸张手法突出洞庭湖的浩瀚无际;②颈联写善飞之雁难以渡湖,侧面烘托了洞庭湖的浩瀚无际。(4分,内容、手法各2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题目要求结合颔联和颈联分析,限定了范围,但一定要先通读全诗,弄懂大意后再作答。颔联的“连”和“近”突出洞庭湖春天涨水后的浩瀚无边,是夸张手法;颈联写雁“难”飞渡,从侧面突出其浩瀚无边。
(2)洞庭湖风景壮阔宏大,但只能画成图画,张挂在豪华的大厅里,供那些贵人赏玩;而“我”途经此地只感到“苦”和“难”(联系诗歌内容1分)。蕴含着诗人羁旅漂泊之感、对京城的眷恋之情以及对贵人的怨愤之心(情感2分)。(3分)
【诗歌赏析】
作品的前四句中有三句描绘了洞庭湖的壮阔宏大。首句中“漫漫”一词给人造成一种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印象。三、四句对洞庭湖的广阔浩瀚作了进一步的描绘。洞庭湖春水涨起,既远连云梦泽,又感觉距长安不远。如此夸张洞庭湖壮阔的晚景,使读者对洞庭湖之宏大有了具体可感的认识。同时这句话又暗用晋明帝(司马绍)“日近长安远”的典故,诗人看见夕阳返照之处,不由得想起了长安,此时自己由江州赶赴忠州,距长安又近了一步。所以这句诗表层意思是运用夸张手法,描绘洞庭湖晚景的壮阔,深层却寄寓着作者对京城的眷恋之情。五、六句用“猿啼”、“雁渡”抒发天涯沦落之感,与上文“近长安”相照应。试思水阔天长,大雁尚且难以飞渡,不得不频频落水休息,人又怎么能轻易跨越?可见,诗歌第二句中的“独”既是实写诗人独自一人登楼远眺,同时也虚写他常年贬官在外,远离京城,饱尝孤独之苦。这几句都是触景生情,情寓景中,前后照应,既描绘了洞庭的阔大不凡,又抒发了诗人漂泊天涯、眷念京城的痛苦。诗的最后两句说洞庭风景壮阔、优美,可以画成图画,张挂在豪奢的大厅里,供那些贵人们赏玩,或许可以使他们稍稍懂得猿啼雁飞、流民逐客的行旅风波之苦。从而含蓄地抒发诗人羁旅漂泊之感和对贵人的怨愤之情。
13. (1)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粤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广东省佛山一中、中山纪念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