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育才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宁夏育才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高二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宁夏育才中学2015-2016-2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命题人:黄薇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试题预览
宁夏育才中学2015-2016-2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命题人:黄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
魏家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彫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老子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他认为,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既然如此,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单的描摩与再现,而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治理想、“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庄子的美学理想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其中的《逍遥游》、《秋水》等篇都表现出壮美的气势,但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的时候,他却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的美,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一致性。
崇尚自然、平淡、朴素、简约,本来是老庄美学思想的精髓,但在先秦时期,其他派别的许多思想家也加入了对华丽之美的尖锐批判,这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墨家从下层人民的立场出发,提出“非乐”的主张,曰:“为乐非也。”法家对华丽之美的批判态度更加尖锐,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同老子、庄子、墨子一样,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而且,儒家美学思想中本来就包含着“节用”的观念和“辞达而已矣”的主张。这样,不但是儒与道,而且又加上了墨与法,这四家的美学思想在朴素、自然、平淡、简约、实用这诸多方面形成了合流,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华丽之美也就成为众矢之的了。
(节选自《华夏文明》,有删节)
1.下面有关“朴素为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
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B.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因为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大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
C.朴素为美不仅在中国美学传统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在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D.艺术创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是老子的政治理想、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
2.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B.《尚书•五子之歌》中旗帜鲜明地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的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C.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美学思想,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强调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
D.法家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在美与真的关系问题上,他提出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主张。
B.庄子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时,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之美,但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的,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不同。
C.如果传统美学观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它就将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D.在先秦时期,儒道墨法等思想家在美学思想上达成的共识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古文完成4-7题(19分)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上已封大功臣二十馀人,其馀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上曰:“此何语?”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上曰:“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上乃忧曰:“为之奈何?”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与我故,数尝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於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
刘敬说高帝曰:“都关中。”上疑之。左右大臣皆山东人,多劝上都雒阳:“雒阳东有成皋,西有殽黾,倍河,向伊雒,其固亦足恃。”留侯曰:“雒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夫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免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刘敬说是也。”於是高帝即日驾,西都关中。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雒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
B.雒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
C.雒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
D.雒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侯,古代帝王封赏的爵位。古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B.布衣,指贫民百姓穿的麻布衣服,后来代指贫民百姓。
C.天府,天子的府库,指某地区物产丰饶,这里指关中。
D.山东,指崤山以东地区,即今山东省一带的地盘。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良谦逊不骄纵。高祖论功时要封他齐地三万户,他推辞了,只愿受封于与高祖初会的“留”这个地方。
B.张良很机敏。他看见将领们常常坐在沙地上议论,就及时告诉高祖他们是因为封赏不当在
商议谋反。
C.张良善于讽谏。雍齿跟高祖故意作对,经常羞辱高祖,他劝说高祖先封了雍齿,从而安定
了人心。
D.张良善谋划。他认为关中做都城占有崤函、河渭的地利,不但易守难攻,而且沃野千里,
物产丰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
 
 
②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
闲居遣怀十首(其一)
姚合①
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
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
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
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
注:①姚合是玄宗时宰相姚崇的曾孙。历官武功主簿、富平尉、万年尉。宝应中,除监察御史,迁户部员外郎。出为金州刺史,改杭州刺史。后拜刑部郎中,迁户部郎中、谏议大夫、给事中。
8.诗的中间两联是如何写环境的清幽的?(5分)

                                                                                   
                                                                                            
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内容分析。(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氓》中的女主人公解释自己不肯答应婚嫁的原因的两句是“           ,          ” 
(2)李白《蜀道难》中描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是                  ,               。
(3)《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大题号下方的方框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
谁的电话 
何燕
    老葛能在快递公司下班前把月饼寄出,心情格外舒畅。
    团圆之夜,主任看老葛一人在家,便请他到自己家喝酒。主任还说,他要好好向老葛学习怎样教育孩子。
    老葛老来得女,为了女儿小若能考出好成绩,可谓劳心劳肺,烟不抽酒不喝,挣断脊梁筋大手大脚为小若买书,送学习班。用别人的话说,这些年,老葛为了孩子活得极其不男人。
    小若的高分数给老葛长了不少脸,从小学到高中,多少次家长会,老葛都被请到主席台就坐。高考后,老葛还被请去演讲。
    “老葛兄,在做父亲方面,我要向你学习。来,我敬你。”主任举起酒杯,老葛惶恐地站起来,主任“吱’’的一声把酒喝了下去。老葛觉得主任喝得很有型,很有风范,很男人。搁以前,主任是不用正眼瞧自己的,更别提敬酒。老葛也想大男人一回,像主任一样“吱”的一声喝下去,可刚喝一半,就被呛住了,憋红着脸直直地僵着。等缓过了劲,老葛才喝下剩下的半杯酒。
    “老葛兄,你教子有方呀,你家小若九年时间就完成了十二年的学习,现在进的还是名牌大学!”主任竖起大拇指,“连跳三级。”
    “哪有?小学跳了两级,初中才跳了一级。”老葛打着酒嗝习惯性地回答。这话回答主任是头一回,可回答三亲六戚左邻右舍像背九九乘法口诀。小若成长的这些年,老葛跟他们也只有这几句话了。从孩子一驻扎在婆娘的肚子里,老葛就开始忙胎教,接下来忙这教忙那教,一忙就是十六年。
    “爸爸,爸爸,你是我的大树!”主任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主任看了一眼,把电话掐了。“老葛兄呀,不怕你见笑,做为家长,我是失败的。我儿今年连三本都考不上,现在还拒绝复习,跑去读什么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主任的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主任看了电话一眼,又想掐掉。
    老葛问:“谁的电话?毛毛吗?接吧!”
    主任一接通就说:“毛毛,你如果不回来复习,别想我搭理你。”
    “老爸,别气坏身子,中秋节快乐!”电话那头传来毛毛的声音,“收到我给你寄的月
饼了吗?你尝尝跟家里的有啥区别。”
    老葛摇了摇微晕的头,看见月光从天空洒下来,像银色的缎子,扯都扯不断。老葛责怪自己,早一天给小若寄月饼就好了。
    这时,老葛的手机也响了起来。老葛一看电话,脸上沟壑纵横的皱纹笑成了一团,像地球仪上密密麻麻的经纬线:“我家小若的!喂,小若呀……”老葛愣了一下,看了看主任,乐呵呵地说,“知道了,今天中秋节,我很快乐,你也要快乐!”说完,老葛埋怨,“这孩子,真浪费,千里迢迢打电话就为了祝我中秋节快乐!”
    “小若懂事,不像毛毛。你看他都这年龄了,还把我手机接他电话的铃声设成《爸爸去哪儿》……”
    老葛的手机又响了起来,是短信!老葛看了一眼就删了,边删边说:“是婆娘的。不管她,来,咱俩继续喝,不醉不休!”
    两个男人继续喝。
    中间,老葛的手机又响了起来.老葛看了一眼,没接。
    “谁的电话?小若吗?接吧!”主任说。老葛摇晃着接电话:“喂,喂,你说什么……我不是,你打错了!”说完,捣鼓了几下手机,又灌起酒来。
    酒局残余,老葛喝得醉醺醺的,手机再次响了起来,主任嘟哝:“谁的电话呢?”拿起老葛的手机一看,来电显示:  “讨债的,别接!”老葛深深的低着头,不敢接这个电话。
    老葛人虽醉,可脑里还记得小若刚才的电话和信息。小若第一次来电话,只说了一句:“喂,这个月打一千!”就挂了。
    过后叉发来一信息:  “还是打一千一吧,我看中了一条裙子!”
    看老葛不回信息,小若第二次来电话:  “看到信息了吗?打一千一!’’老葛气急地说:“打错了!”话还没说完,那头已是忙音。老葛一气之下,把小若的电话备注名改成:“讨债的,别接!”
    老葛醉倒下去时,脑里回现出小若给自己长脸的高分试卷外,耳边也回荡着小若这些年简洁的话语:小学时“我得了第一”,初中时“我又得了第一,汇三百”,高中时“我还是第一,汇六百”,到现在的“打一千”。没有问候,也没容老葛说话。像刚才,老葛多想跟小若说说“你妈病了,我在医院忙了两天……”当然,也有老葛不想说的,那就是他把家里唯一的一盒月饼快递了。
    老葛也想跟主任说,在做父亲方面,他要向主任学习。
    可醉了的老葛什么都没说出来。
                                              (选自《红豆》2015年第12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老葛活得极其不男人”,因为女人学习开销大,而老葛为了孩子,不得不辛苦工作,不抽烟不喝酒,活得不像男人一样洒脱。
B.主任的儿子毛毛虽然成绩不够优秀,不够懂事,实际上却是一个乐观向上、重亲情、有主见的青年。
C.小说构思精巧,描写了两个父亲中秋节喝酒的场景,通过人物对话和孩子们打来的电话,巧妙地将两个孩子进行了多角度的对比。
D.从主任两次想掐掉儿子来电的举动看,主任对儿子有些不满,儿子不听他的话复读,却读一个职业技术学校,他对儿子的前途深感绝望。
E.小说的结尾写老葛醉了,想和主任说说真心话,却什么都没说出来,因为他能理解主任,主任的孩子学习不好,也很烦恼。这样写,言简意丰,回味无穷。
(2)小说中有明暗双线,这两条线分别是什么?请简要分析这样构思的好处。(6分)




(3)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老葛”这个人物形象。(6分)



(4)有人说,小说的标题“谁的电话”应该改成“寄月饼”,你是否同意?请简要说明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陈省身:捷足占鳌头
“冲破乌烟阔壮游,果然捷足占鳌头。昔贤今圣遑多让,独步遥登百丈楼。”这是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写陈省身的诗。作为老师和证婚人,杨武之深谙陈省身的抱负与为人。
陈省身对此曾说:“誉不敢承。然论为学态度,则知已深谛我心也。”
陈省身潜心研究数学70余年,成果累累,在二十世纪全球数学家排名中,仅有两位中国人,他名列31位,华罗庚位列88。
陈省身晚年回顾自己的数学道路曾总结:“到最好的地方,找最好的老师,学习最有发展的课题。”1930年,19岁的陈省身以“最优等毕业生”的成绩从南开大学毕业选择清华,走的正是这条路。
陈省身曾回忆:“1930年,清华决定办研究院。我看清楚要深造必须出国留学,但家里不能供给我,所以必须要找公费。刚巧,那年清华开办研究院,三年毕业后授硕士学位,成绩优异者可派送出国两年。”“另一个目的,是想跟孙先生做点研究。”“孙先生”就是孙光远教授,芝加哥大学博士,专攻“投影微分几何学”,是当时中国数学家中唯一在国外发表论文的人。
因清华研究院算学系里只有陈省身一个学生,入学第一年,陈当了系主任熊庆来的助教,给学生讲“高等数学”,实际内容是解析几何。次年,才正式成为我国第一个数学研究生。
20世纪30年代初,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数学发展最快的时期。北大、清华由于美国退回的“庚子赔款”,学术研究得以正常进行。1930年初,中国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时代。清华大学由于庚子赔款,经费相对充裕,邀请了许多著名国际学者来华讲学,其中有蜚声世界的控制论创立者N•维纳。数学系也邀请国外名家来华访问,其中有汉堡大学著名的几何学家布拉希克。布氏做了一组演讲,题目是“微分几何的拓扑问题”。陈省身曾回忆,布拉希克的演讲深入浅出,大开眼界,使他深切考虑到去汉堡读书。
这是一次重要而关键的选择。他主动放弃已熟习的“投影微分几何”。他看到微分几何的正确方向是所谓“大型微分几何”,与拓扑学有密切关系,其系统研究,那时刚开始,而他还未曾入门。“那时候的心情,是远望这一座美丽的高山,还不知如何可以攀登。”陈省身后来形容。
“用美国退回的钱一般都去美国,去德国未免会有些周折。”张奠宙说,彼时杨武之教授是清华数学系的负责人,多方奔走终于成行。
陈省身仅用一年半就取得博士学位。按照派遣留学生的常规,取得博士学位至少得三年。此后,他去了巴黎大学,追随当代几何学大师E•嘉当,读常人难懂的“天书”,攀登几何学的高峰。
1937年夏,26岁的陈省身回清华任教,直升正教授。彼时,抗日战争爆发。清华、北大、南开合并成立联合大学,从北京撤至长沙,又西迁昆明。
次年,华罗庚从剑桥学成归来,成为教授。战时的西南联大条件艰苦,陈与华还有一位老师同住一个房间,每人一个床,一个书桌,一个书架,一个椅子,房子很挤。但日后陈省身回忆那段岁月时说,三个人一清早没起床就互相开玩笑。虽然物质上艰苦,但生活很有意思。在煤油灯下,他们萌生出“整体微分几何”和“堆垒素数论”的重要工作。在西南联大六年,陈省身写了十多篇论文。
杨振宁当时就读西南联大物理系,他曾回忆,“陈教授是联大极出色和受欢迎的教师,和华罗庚等一批青年教授在校园里掀起了一股数学研究的热烈气氛。”
在陈省身认为最好的三个中国朋友中,华罗庚首当其冲。1931年,比陈省身年长一岁的华罗庚也以“管理员”身份进清华。张奠宙描述,“他们夜以继日地听课、讨论、研究,目标是在国内外数学杂志上发表论文。”陈省身在西南联大的学生很多,包括严志达、王宪钟等后来成名的数学家。
陈省身曾感慨:“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是我一生的幸运。尤其幸运的是这群好学生对我的要求和督促,使我对课材有更深入的了解。”
陈省身在清华还收获了幸福的婚姻。郑桐荪教授十分赏识才华横溢的陈省身,有意纳为女婿,杨武之夫妇便促成了这桩婚事。
陈省身与妻子郑士宁相濡以沫60余年,在妻子60岁生日时,陈省身特地赋诗:“三十六年共欢怒,无情光阴逼人来。摩天蹈海岂素志,养儿育女赖汝才。幸有文章慰晚景,愧遗井臼倍劳辛。小山白首人生福,不觉壶中日月长。
(选自《新京报》,有删节)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开头引用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的诗,主要是为了说明陈省身在数学方面的巨大成就,对
此陈省身颇为认同,“则知已深谛我心也”。
B.北大、清华由于美国退回的“庚子赔款”,学术研究得以正常进行,邀请了许多著名国际学
者来华讲学,其中有蜚声世界的控制论创立者N•维纳。
C.陈省身去汉堡留学读书主要起因于听布拉希克深入浅出的演讲,为此,他主动放弃已熟习的
“投影微分几何”,申请后顺利地被派往德国汉堡。
D.在西南联大时,陈省身认为结交的最好的三个中国朋友中,华罗庚应属第一;陈省身所结交
的众多学生中也有后来成名的数学家严志达、王宪钟等。
E.文中大量引用陈省身的话,直接写出了他的人生历程、生活状态和内心想法,表现了传主的
精神风貌,同时使得这篇传记更为真实。
(2)陈省身总结自己的数学道路时说:“到最好的地方,找最好的老师,学习最有发展的课题。”请简要概括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6分)



(3)这篇传记的最后两段写了陈省身在清华收获幸福婚姻的情况,你认为是否可以删掉?请说明理由。(6分)





                                                                                
(4)陈省身能“捷足占鳌头”,在数学领域取得巨大成就,是因为他在“为学方面”有很多可取之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解。(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15年前,法国企业开始进入波兰,到今天在华沙,家乐福、欧尚、香奈儿、雪铁龙的广告         ,法国电信公司的橙色标志更是尽人皆知。
②天津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使得晚清以来达官贵人、文人学士、下野政客的故居随处可见、       。
③记者在市中心葡萄牙阿尔法玛旧城区看到,几乎整个街区都被烧烤烟雾所笼罩,街边烤沙丁鱼的摊位          。
A.触目皆是   比比皆是   俯拾即是      B.俯拾即是   比比皆是   触目皆是
C.比比皆是   俯拾即是   触目皆是      D.比比皆是   触目皆是   俯拾即是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很多同学解答古代诗歌鉴赏的“作用题”时,往往因为对诗歌的解读不全面不深入,会产生茫然无措,只好套用术语作答。
B.在人生的战场上,不但我们要有跌倒之后再爬起的勇气, 而且还要从被击败的那一刻起深入反思,着手准备下一次的奋战。
C.赵扬的《唐太宗》形象地描绘了唐太宗波澜壮阔的一生,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是一部弘扬儒家正义理念的好书。
D.胃肠功能不好的人,在秋冬时节应该特别注意饮食,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慎食油腻、辛辣的食品,忌食生冷、粗硬的食物。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生活方式绿色化”首先需要理念上的认同。      。       。     。     。       。
      。逐步让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成为大众化的主流选择。
① 在衣着的选择和穿用上,在一日三餐的制作和食用中,在出行交通工具的选择上,都要体
现出绿色环保的行为和理念
②什么是绿色的生活方式?这就是要爱护自然和生命、崇尚节约、提倡再生利用的生活方式
③同时通过示范,让人们明白应该做些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
④其次,需要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⑤以自身主动参与和践行,带动和影响身边更多的人崇尚和践行绿色生活新方式
⑥要引导人们自觉在生活细节上体现绿色生态的理念
A.②④⑥③①⑤   B.④⑥③⑤②①   C.②⑥⑤④①②   D.④⑤③①⑥②
16.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微信的优势。每条不超过8个字。(6分)
微信作为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免费聊天软件,相比其他聊天工具,主要有以下优势:
第一,______________。
微信不仅支持文字、图片、表情符号的传达,还支持语音发送。如果你疲惫于打字发信息,那么就可以直接通过微信发个语音信息,十分方便、快捷。
第二,_____________。
有这样一种说法,“微信1万个听众相当于新浪微博的100万粉丝”。在新浪微博中,无关粉丝很多,而微信的用户却一定是真实的、私密的、有价值的。
第三,____________。
相比其他短邮,类似“米聊”的附近热点、握手、广播、校园 PK 等功能,微信的摇一摇、附近的人以及扫描二维码等功能更加实用。
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日本最早的汉诗集《怀风藻》中,咏花诗绝大部分是写梅花的,写樱花的仅有两首。梅花在唐代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宁夏银川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下一个『宁夏育才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