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八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江苏省八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高二下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5-2016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学情调研语文试卷出卷人:周君闲2016.5.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龙虎山旅游景区的设计匠心独具,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均含禅理,环境清静,风景独秀,是一个休闲养性的好去处。(2)沿着西湖走一圈。耳边传来阵阵婉转动听的越
试题预览
2015-2016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学情调研
语   文  试  卷
               出卷人:周君闲           2016.5.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1)龙虎山旅游景区的设计匠心独具,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均含禅理,环境           清静,风景独秀,是一个休闲养性的好去处。
(2)沿着西湖走一圈。耳边传来阵阵婉转动听的越剧,76岁的杨师傅虽不是地道的戏迷,但从小           ,也能吟唱几句。
(3)到半夜,小说终于脱稿了,他      地摸着胡子,长长地松了口气。
A.优雅  耳闻目睹  自鸣得意           B.幽雅   耳濡目染  踌躇满志 
C.幽雅  耳闻目睹  踌躇满志           D.优雅   耳濡目染  自鸣得意    
2.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好的散文家是旅人,他只是如实记下自己的人生境遇和感触。
②他知道自己是易朽的,自己的文字也是易朽的,不过他不在乎。
③这个世界已经有太多的文化,用不着他再来添加点什么。
④另一方面呢,他相信人生最本质的东西终归是单纯的,因而不会永远消失。
⑤这境遇也许很平凡,这感触也许很普通,然而是他自己的,他舍不得丢失。他写时没有 想到读者,更没有想到流传千古。
⑥他今天所拣到的贝壳,在他之前一定有许多人拣到过,在他之后一定还会有许多人拣到。
A.①⑤②③④⑥ B.①⑥③②④⑤
C.③⑥④②①⑤ D.③②①④⑤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日美双方决定把自卫队和美军的合作扩大到全球规模,提出了从平时到发生突发事件时的“无缝”合作。
B.在“拼低价”的旅游业经营模式下,底薪只有数百元的导游接团时往往需要垫付人均数百元的“人头费”,他们往往千方百计通过诱导购物以获得高额返点来盈利和“填坑”。
C.《速度与激情》在创造了15天破20亿的票房奇迹后,《左耳》也迎来了两天近两亿的好消息,这个票房表现显得异常珍贵。
D.网络专车平台吸纳私家车进入,在客观上有助于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但在服务质量和安全性上存在较大问题。
4.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B.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C.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D.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5.漫画《坚持原则》中的人错在(     )(3分)
 
A.一意孤行,没有尊重客观规律。
B.生搬硬套,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
C.因循守旧,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
D.拔苗助长,没有尊重客观规律。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年,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战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年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曰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齐将颜聚,遂灭赵。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6.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常居代雁门,备匈奴                      备:防备 
B.赵王让李牧                              让: 对……谦让
C.王必用臣                                必:一定 
D.悉勒习战                                勒:统率、训练
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牧居边境时任意设置地方机构,安排官吏;把城市的税收都送进将军幕府中,作为士兵的费用。 
B.李牧一开始对待匈奴进犯的态度是防守不战,原因是他明白攻打匈奴时机尚未成熟,不能够作无谓的牺牲,另一方面是为了消磨匈奴的斗志。 
C.李牧消灭了襜褴,打败了东胡,迫使林胡投降,单于逃跑,因而最终打败了匈奴,这次战役以后的十几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上城邑。
D.“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以及“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这些事埋下了他杀身之祸的种子。 
8.翻译下列句子。(10分) 
⑴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4分) 
⑵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3分)  
⑶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3分)  
9.李牧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①
范成大
  休舞银貂小契丹,满堂宾客尽关山。从今嫋嫋盈盈处,谁复端端正正看。
    模泪易,写愁难。潇湘江上竹枝斑。碧云日暮无书寄,寥落烟中一雁寒。
【注】此词为别筵而作,作于淳熙二年正月离桂林赴成都就任之时。“小契丹”是辽国武乐。
(1)“潇湘江上竹枝斑”化用娥皇女英思念舜的典故,有什么作用?(2分) 
(2)词的上阕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是如何抒发的?(4分) 
(3)末尾两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如何营造的?(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灭烛怜光满,       ▲        。(张九龄《望月怀远》)
(2)         ▲         ,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
(3)         ▲         ,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         ▲         ,天寒梦泽深。(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5)         ▲         , 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6)         ▲         ,决胜于千里之外。(司马迁《史记》)
(7)穷则独善其身,         ▲         。(《孟子》)
(8)君子坦荡荡,                      。(《论语》)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横岭苍茫
李御
故乡门前有座山,名横岭。一道横亘于眼前且耸入云天的屏障矗立在你面前,犹如一位彪形大汉,既护住你的村庄田园,又阻隔你投向远处的目光。
开门相见,横岭就像与你相生相伴的一部分,显得格外熟络。清晨,你可以看到雾幔缭绕;午间,你会感到热烈张扬;而夜晚,你会体味到峰峦如磐,如同巨人的臂膀,环绕于你,呵护于你。  
我第一次爬上横岭的记忆已很模糊,但绝对是上山斫柴。那是寒暑假的“必修课”。从村里上山,要走很久蜿蜒曲折、山石嶙峋的山路,才能到达山顶。也是在横岭,我认识了山枣、山楂、山胡椒;认识了野猪、野鸡和野兔。一双草鞋,一副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山里人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艰辛与快乐。  
一个寒暑假,天天走在山道上,我几乎熟悉了其间的每一道弯,每一块巨石,路旁的每一棵大树和路边的每一孔泉眼。饿了,摘一串野果充饥;渴了,掬一捧山泉,沁人心脾。  
上山斫柴,汗流脊背,不饿不渴之后,就一个劲唤风,当山风从胸前背后徐徐掠过,人就会觉得风是最贴心的伙伴。山中精灵莫过于风,有声响,但不声张,把爽适给你,又悄然走过,你若再唤,又会飘然而至。  
人在山里,有时想笑,有时想哭,有时想唱,有时想喊。站在山顶,吼几句刚学会的山歌,无人聆听,无人喝彩,但自己很快活,很惬意。  
山的阻隔,虽不同于锁链,但形同于门,总想推门而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当我怀揣一份渴求离开小山村,走入不一样的世界,多少年后,回首顾盼,故乡与横岭却依然在我的梦中。一个人骨子里的情结也许永远牵绊于生你养你的那山、那水、那片热土。  
横岭早已修通了穿山隧道,昔日的羊肠山道已被水泥公路所覆盖。前些年,我曾陪父亲一起开车穿过隧道,去了山那边的横岭水库。一泓碧水,既可调洪,又可发电。这也算是生养我的那片土地上沧桑巨变的一帧缩影吧。
在山上,拜访过我所熟悉的一位家乡“父母官”,他在仕途正旺时,毅然辞职上了横岭,带领乡亲们种植油茶树。其中的酸甜苦辣,他知道,山民们也知道。在山寨的火塘边,他对我说了这样一席话:“现在不缺想当官的,也不缺能当好官的。但还是缺能真心实意与百姓摸爬滚打,一起做点事的。我从山里出去,又回山里,也算是返璞归真吧。”几经风雨霜雪,如今油茶林已经硕果满园,而他却长眠在了其人生所拼力冲刺的油茶林。  
在横岭,山民朋友争相给我介绍一位来自大都市的姑娘,一位名校毕业的女生,自愿来到横岭深山的学校当教师。亲友不理解,水土不服,被毒蛇咬伤,她也没有退却。我特意去学校造访,可惜正赶上女教师去山外为孩子们购买课外读物,未能谋面,却在橱窗里读到了孩子们创作的儿歌:“山有形,山有道。你喊他答应,你走他不跑,冬去春来就不老。”“山儿高,山儿陡,山儿就像个乡巴佬。一坐几千年,高高低低都知道。”我在橱窗前徜徉吟叹,一点点走近山区老师与可爱的孩子们。  
横岭就是如此。她是沉寂的,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看天观云的老人。但在沉寂中孕育与滋养着万千生物,给你根,给你直指云天的一片天空。面对横岭苍茫,我似乎读到了很多,却又心静如水,或许这就是生活中的另一种神示吧。 
12.赏析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4分)
13.横岭给了“我”哪些滋养,使“我”永远牵绊于那片热土?(4分) 
14.作者为什么要写家乡的“父母官”和都市来的大学生?(6分)
15.请探究文章结尾处“另一种神示”的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悲凉之雾锁红楼
欧丽娟
鲁迅曾言:“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它那文章的旖旎和缠绵倒还在其次的事。”《红楼梦》之所以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还在于家族悲剧和女儿悲剧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悲剧构成了《红楼梦》整体悲剧的主干,而整体悲剧所承载的审美意蕴要远远超出每一种性质单一的悲剧。曹雪芹对悲剧演绎始终带有末世的情怀,它不仅全面展示了公府侯门、贵族世家其家族命运无可救药的“末世”特征——腐朽、寄生、享乐、堕落,也敏感地捕捉到了这个末世中滋生的新生事物——由“儿女私情”、如歌般的青春韶华所赞颂的平等、自由、人性和博爱。但末世时代,当腐朽势力还相当强大时,往往会扼杀新生的萌芽。于是,悲剧的时代造就了时代的悲剧。
然而,当我们从作者的审美视点透过现象去探寻其本质,便会发现,《红楼梦》中并非所有的悲剧都是恶人作梗或是前途的迷惘,贾府更是“体仁沐德”、时人称颂的“富而好礼之家”,红楼女儿亦各有造化。相反,有许多悲剧都与时代因素关联不大,正如王国维所言:“金石以之合,木石以之离,又岂有蛇蝎之人物,非常之变故行于其间哉?不过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为之而已。”而“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当指中国几千年来积淀而凝固下来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以伦理为本位,以封建主义的孝道作纽带,把个人、家族、国家联系起来,在强调个体与社会交融互摄和个体对宗族、国家的义务的同时,也造就了个体逆来顺受、自我压缩甚至失去自我的人格,而失去自我的个体便会自愿、自觉地服从于宗法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淹没个性,充斥着奴性,丧失了与生俱有的自由、平等观念。这种伦理文化造就符合其规范的个体生命,可并不放过他们,最后这样的生命连同那些鲜活的、要人格平等、要人权的生命一起,被这种文化无情地吞噬,成为封建名教纲常祭坛上的牺牲,这是文化的悲剧。伦理文化已成为根深蒂固的超稳定的文化结构和社会心理,《红楼梦》中的许多悲剧尤其是女儿悲剧则撕开其表面温良的面纱,将这种文化悲剧昭示于天下。无论是迎春的善良懦弱、逆来顺受、最后被恶狼般的丈夫折磨致死,还是宝钗的自觉严守礼法,成为典范的“淑女”、最终也没能摆脱“金簪雪里埋”的凄苦的命运,她们的悲剧都是伦理文化造就的典型的人格悲剧。
《红楼梦》这部伟大著作之所以获得如此空前的成就,还应归功于作者所采取的这种彻底而全面的文化反思态度,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它里面所贯穿的整体思想,不论是积极面还是消极面,都是在对传统文化整体把握基础上的再认识、再运用和再提高,它既是一种有选择的继承,又是自己的巨大创造。”
                                                   (节选自《红楼梦研究》)
16.请简要概述第一段的论述层次。(6分)
17.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中国传统文化是如何造成《红楼梦》中悲剧的。(6分)
18.《红楼梦》为什么能够获得空前成就?请结合文本回答问题。(6分)
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材料一   流水会远去,时光会流淌,生命会消逝,存在的只有现在。
材料二   辉煌的盛唐已逝,但伟大的诗魂永存;古希腊城邦已经坍圮,但自由民主的星火依旧蔓延。








2015-2016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学情调研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B
2.A 
3.D(A项成分残缺,在合作后加“构想”,B项语序不当,“盈利”和“填坑”调整,C项中途易辙,改为:“在《速度与激情》创造了15天破20亿的票房奇迹后”。)
4.D(A.“香腮雪”把腮边的肌肤比作白雪。 B.“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一只青螺。C.“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把离愁比作迢迢不断的春水。 D.“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借代)
5.B
B(责备)   
7.A(“为了自己的军队也搜刮民脂民膏”错)  
8.⑴他下令每天杀几头牛犒劳士兵,教士兵射箭骑马。谨慎地把守烽火台,多派侦察人员,优待战士。(飨、遇、谨各1分,句意1分)
⑵匈奴如果侵入边境来抢掠,应赶快进入营垒(城堡)坚守,有胆敢捕捉敌人的处斩。(即、收保各1分,句意1分)
⑶匈奴派出小股兵力入侵,李牧军队假装败逃,丢下几千人给匈奴。(佯、委各1分,句意1分)
爱护士兵、有谋略、用兵谨慎、固执倔强(独断自决)(3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
10.(1)表示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苦,含蓄地表明自己与同僚友谊深厚。(2分)
(2)谴责了统治者贪图享受不思进取,表达了自己报效国家努力复国的壮志。(2分)词人直抒胸臆,通过“休舞”“谁复”两个主观色彩强烈的词语来表现的。(2分)
(3)营造了一种凄清冷寂孤独的意境。(2分)“碧云日暮”“寥落烟”写出了暮色苍茫的凄清氛围,(1分)“一雁”衬托了自己的孤独。(1分)
11.(1)披衣觉露滋(2)闲云潭影日悠悠(3)人生代代无穷已(4)水落鱼梁浅(5)竹喧归浣女(6)夫运筹策帷帐之中(7)达则兼善天下(8)小人长戚戚
12.①抓住不同时段横岭景物的特点(1分);②运用排比、比拟、比喻手法(1分),表现了横岭昼夜变化的自然之美(1分);③表达了对横岭的喜爱和感激(1分)。  
13.①历练了“我”的人生;②增长了“我”的见识;③解除了“我”的饥渴;④给了“我”精神慰藉和心灵自由。(每点1分,共4分)  
14.①“父母官” 和大学生的宽广的胸怀、无私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壮举(1分),体现了横岭孕育滋养万物的大爱性格(1分);②揭示了横岭巨变的原因(1分),预示着横岭的未来会更加美好(1分);③丰富了题目的内涵(1分),使“苍茫”厚重的人文意蕴具体可感。(1分)。  
15.①看淡功名利禄而造福社会;②抛却喧嚣浮华而返璞归真;③追求内心宁静而大有作为;④历经人生磨难而决不退却;⑤尽力奉献而不事张扬。(答对任意3点得6分。) 
16. 首先引用鲁迅的话论述《红楼梦》的问世对文章传统的思想、写法的影响;接着论述《红楼梦》具有巨大悲剧力量的原因;最后最后论述《红楼梦》中的情怀,指出时代造就了悲剧。(6分,言之成理即可)
17.(1)中国几千年来以伦理为本位的传统文化,凝固下来,成为稳定的文化结构和社会心理;(2)传统文化以封建主义的孝道作纽带,造就了个体逆来顺受、自我压缩甚至失去自我的人格,充斥着奴性,丧失了与生俱有的自由、平等观念,最后被吞噬。(3)那些要人格平等、人权的生命也被这种文化无情地吞噬,成为封建名教纲常祭坛上的牺牲。(6分,言之成理即可)
18.(1)《红楼梦》撕开许多悲剧尤其是女儿悲剧表面温良的面纱,将伦理文化造成的悲剧昭示于天下。(3分)(2)作者彻底而全面地反思文化,在对传统文化整体把握基础上的再认识、再运用和再提高,有选择地继承和创造。(3分)
【参考译文】 
    李牧是赵国镇守北部边境的优秀将领,常年驻扎在代地,雁门郡,防御匈奴。他有权根据实际需要任命官吏,城市的税收都送进将军幕府中,作为士兵的费用。他下令每天杀几头牛犒劳士兵,教士兵射箭、骑马。谨慎地把守烽火台,多派侦察人员,优待战士。制订规章说:“匈奴如果侵入边境来抢掠,应赶快进入营垒坚守,有胆敢捕捉敌人的处斩。”匈奴每次入侵,烽火台就严谨地举烽火报警,战士们随即进入营垒防守,不敢应战。这样过了好几年,也没有什么伤亡和损失。可是匈奴认为李牧是胆小怕事,即使是赵国的边防兵也认为“我们的将军胆小怕事”。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仍然以前一样。赵王发怒,调他回京,派另外的人替代他边将的职务。 
    一年多,匈奴每次来侵犯,新将领都领兵出战。每次出战,多是失利,伤亡损失很多,边境上老百姓不能耕种、放牧。当时又请李牧出山,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自己有病。赵王就又强迫他出任边将,派他去统率军队。李牧说:“大王一定要任用我,要让我像以前那样做,我才敢接受命令。”赵王答应了他。 
    李牧到达边境,按照原来的法规、号令办事。匈奴好几年一无所得,但是人们始终认为李牧胆怯。守边的士兵常得到奖赏却不被使用,都希望与匈奴一战。这时李牧就准备了经过挑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精选出战马一万三千匹。还有曾经获得百金奖赏的勇士五万人,能拉硬弓的优秀射手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进行军事演习。又大力组织放牧,让人民布满山野。匈奴派出小股兵力入侵,李牧部众假装败逃,丢下几千人给匈奴。匈奴单于听到这个消息,率领大批军队入侵。李牧大量布下灵活奇特的战阵,从左右两边包抄反击匈奴,大败匈奴,斩杀匈奴十几万人马。接着消灭襜褴,打败东胡,迫使林胡投降,单于逃跑。这次战役以后的十几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上城邑。 
    赵王迁七年,秦国派遣王翦攻打赵国,赵王派李牧、司马尚抵抗秦军。秦国用大笔金钱贿赂赵王的宠臣郭开,施行反间计,说李牧、司马尚想要谋反。赵王便派赵葱和齐将颜聚代替李牧。李牧不接受命令,赵王派人秘密逮捕了李牧,把他杀死了。撤销了司马尚的职务。这以后三个月,王翦乘势急速攻打赵国,大败赵葱的军队,杀了赵葱,俘虏了赵王赵迁和赵军将领颜聚,终于灭亡了赵国。 (124.230.137.239)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二 下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江苏省扬中、江都中学、溧水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