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语文考试三月月考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高一年级语文考试三月月考试卷(高一必修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绝密★启用前高一年级语文考试三月月考试卷考试范围:必修2-必修3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 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瞬间(shùn)摄影(shè)撤离(chè)震撼人心(hàn)B.溃逃(kuì)勾当(gò
试题预览
绝密★启用前
高一年级语文考试三月月考试卷

考试范围:必修2 -必修3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 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3分)

A.瞬间(shùn)  摄影(shè)  撤离(chè)  震撼人心(hàn)
B.溃逃(kuì)  勾当(gòu)   庇护(pì)  臭名昭著(zhāo)    
C.愤怒(fèng)  模样(mú)  奴役(yì)  杳无音信(yǎo)
D.园囿(yòu) 场景(cháng)  抚慰(wǔ)  振聋发聩(kuì)
 
2.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3分)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           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           ,空手而归。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           ,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A.深思熟虑     心猿意马     自欺欺人
  B.深文周纳     心花意乱     弄巧成拙
  C.深文周纳     心猿意马     弄巧成拙
  D.深思熟虑     心花意乱     自欺欺人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3分)

A.被誉为“音乐精灵”的武汉籍歌手姚贝娜不幸辞世,她的音容笑貌仍然萦绕在我们耳畔。
B.由于新版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延续了路遥原著的风格,贴近乡土,贴近老百姓的生活,思想内涵丰富,自开播以来,掀起收视狂潮,备受好评。
C.中国举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不仅能够展示军事实力,还能够震慑日本等潜在敌对势力。
D.冬日白雪覆盖的黄山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季节。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近体诗是对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一定的格律。
B.楚辞是屈原在楚歌的基础上再创造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新诗体。“楚辞体”又叫“骚体”,由屈原《离骚》而得名。
C.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的重要特征是塑造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
D.朱自清是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其散文《背影》《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二、古代诗文阅读(28分)
(一)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下面5-6两题。(6分)
九 日   
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①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注:①竹叶:竹叶青酒。
5.结合前两联,简要分析诗人当时的处境。(2分)

6.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二)名篇名句默写(8分)
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7.(1) )屈原在《离骚》中深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体现其对人民深切同情的句子是“                    ,         ”。
(2)苏轼《赤壁赋》中从侧面写出箫声的魅力的句子是“                     ,                          ”。
(3)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4)宋代的罗大经指出《登高》中颈联“              ,              ”含有八层意思。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11题(14分)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苏轼《赤壁赋》
8.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③客亦知夫水与月乎④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⑤舞幽壑之潜蛟     ⑥扣舷而歌之
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⑤和⑥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⑤和⑥不同
C.①和③相同,②和④相同,⑤和⑥不同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⑤和⑥相同
10.将下列各句按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固一世之雄也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  ③而今安在哉   ④客有吹洞箫者
⑤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⑦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A.①⑥/②⑤/③/④/⑦  B.①/②③/⑤⑥/④⑦
C.①⑥/②③/⑤/④⑦   D.①⑥/②⑤/③④/⑦
11.翻译下面句子。(5分)
(1)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2分)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3分)

三、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照片 
                                                                         申平 
  古镇上出现第一个照相师傅时,慈禧老佛爷还没死。这老东西看见火车,连叫“妖怪”。那个高鼻子蓝眼睛的“老外”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来到古镇的,他也带来了一个“妖怪”——一个黑匣子。这匣子会“砰砰”地起火冒烟,发出刺眼的镁光。老外看见古镇的美景,一边摇头晃脑地喊“OK”,一边拿着它东扫西瞄。那黑家伙咔嚓咔嚓地响着,仿佛要把整个古镇吃进去。古镇人惊慌失措,人人避之犹恐不及。只有小五子他太爷不怕。他主动上前跟老外搭讪,还为他充当向导。老外就用生硬的中国话给他讲照相的道理,还教他如何冲洗照片。 
  老外在镇上住了几日,一个可怕的谣言开始到处流传。都说那黑家伙会抽人血,说如果给那家伙照上,你的魂灵就会被老外带走。镇上的几个头人一商量,这天夜里,一伙蒙面人便冲进老外的住处,把他痛打至死。在混乱之中,小五子的太爷机智地取走了老外的照相机,把它藏了起来。 
  过了些年,小五子的太爷开设了古镇第一家照相馆。他除了给人照相以外,也喜欢像那个老外一样到处去拍摄,把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定格下来。接着,小五子的爷爷子承父业,也积累了许多古镇的老照片。到了小五子爸爸这一辈,情况有点不妙,因为一场红色风暴席卷而来。 
  这个时候,小五子他们家的老照片已经分门别类堆满了一间屋子。小五子当时只有十几岁,他经常偷偷潜入这间屋子,翻看那些老照片。照片上奇异的风景和人物,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忽然就有人说他家里藏满了“封资修”大毒草。小五子的妈妈非常害怕。这天她趁小五子的爸爸不在家,就让小五子协助她搬出一捆捆的照片,用它来点火做饭。正烧着,小五子的爸爸回来了。他一看,撕心裂肺一声大叫,一脚踢翻了正在烧火的小五子,又把做饭的老婆暴打一顿。晚上,爸爸召开家庭会议,小五子似懂非懂地听爸爸说:这些老照片记载的就是古镇的历史,价值连城,咱家的人就是丢了性命,也要把它们保护好。 
  当天夜里,小五子在迷糊的状态下感觉到全家人一起行动,好像在转移那些老照片。搬到后半夜才消停下来。天亮后造反派就冲进他家,横冲直撞到处搜查,可是一无所获。全家人一口咬定:老照片已经全部烧掉了。造反派不信,就把爸爸抓走了。他们批斗他,甚至拷打他,可他就是一句话:照片烧了。 
  接着,镇里当年老外下榻的龙王庙就开始闹起鬼来。不止一个人看到,每到夜深人静之际,那个老外就从龙王庙里走出来,他手里端着照相机,在镇上到处飘荡。有人甚至听见他用生硬的中国话喊:还我的命来,还我的照片来!鬼影后来居然飘到造反派头头家的窗前,叫道:你不是要老照片吗?我给你送来了,你出来拿啊!吓得头头一家险些窜稀。古镇一时充满了恐怖的气氛,一到天黑,家家关门闭户,人人自危,造反派们再也不敢提老照片的事情了。 
  奇怪的是随着“文革”结束,鬼也不再闹了。又过了几年,小五子的爸爸因病去世。临终,他把小五子单独叫到身边,郑重交代了一件事情。小五子涕泪滂沱,连连答应。 
   时光流逝,当小五子即将成为老五子的时候,国内外一批又一批有钱人不断光临古镇,纷纷以高得令人乍舌的价格来找他收购老照片。但是小五子要么说没有,要么说不卖。后来他说,照片不属于他一个人,他在等待最早一批老照片主人的后代到古镇来。 
  终于有一天,有一对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来到了古镇。经过反复考查询问,小五子最后确信他们就是当年那个老外的后人。小五子带着他们来到龙王庙后院的一个储藏室,打开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桌子,上面摆放着一架相当古老的照相机,还有一套外国人的衣服。小五子指着这些东西说:这就是你们的先辈留下来的。小五子又用手摸着那套衣服说:这套衣服的料子很好,这么多年都没有坏。家父还曾穿着它装鬼,保证了老照片的安全。 
  走到储藏室里边,就看到了一捆捆、一箱箱早已发黄的老照片。小五子找出其中的一箱说:这就是你们先辈最早拍摄的老照片了。两个年轻的外国人手抚这些东西,唏嘘不止。 
  双方协商的最后结果是把老照片全部无偿捐赠给当地政府。政府在古镇建立一个展览馆,整理展出全部老照片,并为外国人汤姆逊和中国人赵据(小五子的太爷)、赵汗青(小五子的爸爸)在展览馆里塑了蜡像。 
  展览馆投入使用那天,小五子和那两个老外在现场合影留念。他说:再过100年,这也会变成老照片的。(选自《小小说选刊》2014年3期,有删改)

12.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2分)
A.慈禧看见火车连叫“妖怪”,作者这样写暗示了小说情节发生的时代背景,为下文写古镇上人们的愚昧无知做了铺垫。
B.小五子的爸爸临终郑重交代了一件事情,从后文看,这件事是要求小五子保护好老照片,并在适当的时候无偿捐赠给政府。
C.“两个年轻的外国人手抚这些东西,唏嘘不止”的原因,一是见到了先人的遗物,二是被围绕老照片所发生的故事而感动。
D.“再过100年,这也会变成老照片的”意思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展览馆也会成为历史。这句话表达了小五子心中的悲凉。
E.小说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如古镇人和小五子的太爷对照相机的态度、慈禧和古镇人对待新生事物的态度等。

13.“老照片”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依据文本简要分析。(6分)

14.小说塑造了一个群体形象,这个群体包括小五子的太爷、爷爷、父亲及小五子。请简要概括这一群体形象的特征。(4分)


四、语言运用 (8分)
1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
雾是由贴近地面空气层中大量水汽凝结成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体。出现雾时, 空气中相对湿度大于95%,含水量一般为0.1~1 克/立方米,形成人们的视觉障碍,一般情况下, 水平能见距离低于1千米,而轻雾能见距离在 1千米到10千米之间,给人朦胧飘渺的感觉。霾由空气中农度较大、直径很小的烟、尘等颗粒组成,它们形成悬浮体弥漫于空中。出现霾时,虽然没有沙尘暴、扬沙等恶劣天气现象,但大气混浊,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水平能见距离明显缩短,一般在10千米以下,给人不甚透明的感觉。
1.概括雾和霾的不同点,要求:16字以内。

2.概括雾和霾的相同点,要求:16字以内。
 
16.下面是某大学生求职时考官的话,请说出他的言外之意,并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应对。(4分)
考官:你成绩优秀,直率单纯,将会很有前途,可我们的工作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言外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文(40分)

请以《别了____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立意自定; 3)记叙文; 4)不少于600字。























京师实验学校高一年级三月月考试卷

答题卷

一、 选择题

1 2    3 4 8 9 10 12




5. 结合前两联,简要分析诗人当时的处境。(2分)

                                     



6. 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7.(1)               ,                                                                                
                                     
(2)               ,                           

(3)               ,                

(4)                 ,                

11.翻译下面句子。(5分)
(1)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2分)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3分)


                                    

                                    


13. “老照片”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依据文本简要分析。(6分)

                                    

                                    

                                    


14.小说塑造了一个群体形象,这个群体包括小五子的太爷、爷爷、父亲及小五子。请简要概括这一群体形象的特征。(4分)

                                    

                                    

                                    

15.1.概括雾和霾的不同点,要求:16字以内。(2分)

                                    



2.概括雾和霾的相同点,要求:16字以内。(2分)

                                    

16.言外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文








































































































参考答案:
1.答案: A
解析: B项“庇”应该读“bì”;
C项“愤”应该读“fèn”;
D项“场”应该读“chǎng”,“抚”应该读“fǔ”。
 2. 答案: D
解析: 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成语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深思熟虑”:反复深入地考虑。“深文周纳”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也指不根据事实,牵强附会地给人硬加罪名,此词肯定不合语境。“心猿意马” 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形容人的思绪不定,不合语境。“心花意乱” 一见钟情的意思。“自欺欺人” 欺骗自己,欺骗别人。“弄巧成拙” 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语境和“耍聪明”无关。
 
 3.答案: C
解析: 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A项,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笑貌”与“耳畔”不搭配。B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去掉“由于”。D项,搭配不当,结构混乱,应改为“对于白雪覆盖的黄山来说,冬日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所以选C。
4.D《故都的秋》是郁达夫所写。
5.孤独、老病、重阳登高而忧愁无法排解(因病不能多饮酒而无心赏菊)(2分)
6.手法:渲染:以西沉的落日、凄清的猿啼、故乡南飞的白雁绘声绘色地渲染凄清之境亦可答:对比——异乡之景与旧国之物的对比,黑猿与白雁的色彩对比。
感情:思亲怀乡、衰老催人(年老多病)的感伤、遭逢战乱伤时忧国的情怀。
 7. (1)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8.D【解析】 ①中“于”意思是“在”,②中“于”意为“被”;③中“夫”是指示代词“那”,④中“夫”为发语词,引起下文议论。
9. B【解析】 ①②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③为意动用法,④为名词作状语,⑤为使动用法,⑥也是名词作动词。
10. A【解析】 ①⑥判断句,②⑤状语后置句,③宾语前置句④定语后置句⑦被动句
11.略
12.AC解析: 1.B项“并在适当的时候无偿捐赠给政府”依据不足,从原文看,把老照片捐赠给政府是小五子和老外的后代协商的结果。D项“表达了小五子心中的悲凉”错,这句话表达了小五子心中的自豪、喜悦。E项慈禧和古镇人对待新生事物的态度是相同的,两者没有构成对比。 
13. 2.①贯穿全文情节。全文的情节是通过老照片串联起来的。
②塑造人物形象。小说借保护老照片的行动,塑造了小五子一家的群体形象。
③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寄寓着对人们理性对待新生事物,保护文物、传承历史的深沉呼吁。解析:先从结构角度考虑,作为标题显然有“贯穿全文情节”的作用;再从内容角度谈,一是塑造形象的作用,一是对小说主题的揭示。
14. 3.①善于接纳新生事物;②富有传承历史的责任感;③执着;④机智;⑤恪守诚信;⑥看淡金钱。解析:鉴赏人物形象一定要立足文本,要在文本中找到具体的事例,不能想当然,如由小五子一家人对老外以及照相的态度不难概括出“善于接纳新生事物”的特点。
15. 答案: 1.雾、霾组成物质与形成条件不同。2.雾、霾都是悬浮体,都会缩短能见距离。
解析: 本题考査压缩概括语段的能力。抓住雾和霾的本质区别在于组成不同;相同点在于都悬浮在空中,都会缩短能见距离。 注意字数限制。
16. 答案: 言外之意:你不适合本单位的工作,我们不能聘用你。应对:单纯也是一种美德,如果我有幸加盟贵公司,我将会很快成为社会经验丰富的人。我希望自己有这样一段经历。
17.略 (36.63.170.188)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月考试卷


上一个『七年级语文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下一个『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