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一高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江苏省泰兴市一高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卷(高二下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6年春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测试(二)语文试卷2016.4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1.在下面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之强烈,出人意料。(2)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火情,就要及时处置,严
试题预览
2016年春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测试(二)
语 文 试 卷
2016.4 
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 在下面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     ▲       之强烈,出人意料。  
(2)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火情,就要及时处置,严防火势    ▲    。
(3)窦靖童发英文专辑 音乐之路顺风顺水 才气逼人    ▲    。
A.反映   蔓延   有目共睹                   B.反映   曼延   众所周知  
C.反应   蔓延   有目共睹                   D.反应   曼延   众所周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
B.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 
C. 对于选文科还是选理科这个问题上,我一度徘徊,最终还是选择了文科,因为我一直崇拜莎士比亚。
D.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3.依次在下面三处横线上填入诗句,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1)“     ▲   ”,抗战时期的梅兰芳生活在日寇占领的北平,面对物质上的困顿和日伪的时时骚扰,他坚决拒绝日本人所谓纯商业性质的“邀请演出”。  
(2)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的夫人去世后,总有人让老先生续弦,启功先生引用“   ▲    ”的诗句婉言谢绝,他宁肯孤独终老,也不愿续娶。  
(3)词人辛弃疾从小舞枪弄棒,何尝有什么身体疾病?金瓯缺,山河碎,国家破败成了他最大的心病,“    ▲    ”的诗句传达出他深沉的忧伤。 
A.时穷节乃见      天长地久有时尽    已是黄昏独自愁 
B.时穷节乃见      曾经沧海难为水    西北望长安 
C.居高声自远      天长地久有时尽    西北望长安 
D.居高声自远      曾经沧海难为水    已是黄昏独自愁
4. 在下面一段话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一觉醒来,正是冬天的早晨。我们悄悄地拔去了门闩,________________把院门打开,脚步轻快,我们跨上寂寞的乡村公路。
①走出屋外,寒风迎面扑来,利如刀割。
②东方露出一种奇幻的古铜色的光彩,表示天快要亮了。
③星光已经不那么闪烁光亮,地平线上笼罩着一层昏昏的铅状的薄雾。
④雪花飘飘,立刻落到屋子里来。
⑤可是四面的景物,还是模模糊糊,一片幽暗。
A. ①④③②⑤          B.④①③②⑤  
C. ④①②⑤③          D.①④②⑤③
5. 阅读下面这幅丰子恺的漫画,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要做生活的强者。
B.要学会以欣赏的态度对待生活 
C. 生活中遇到挫折后,应该从容淡定  
D.生活中难免有挫折,要及时改变方向 
6. 对下面古诗词中加点的词语,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因风:顺着风势
B.砌成此恨无重数   砌:堆叠
C. 薄雾浓云愁永昼   永昼:整日
D.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等闲:悠闲
7. 下面四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苏轼以其横放杰出的创作,“以诗为词”([宋]陈师道《后山诗话》),在题材、立意、语言、境界等方面全面开拓了词的表现世界。 
B.柳永,字耆卿,本名三变,后改名永,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有“柳三影”的美称,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
C. 秦观自辟蹊径,卓然名家,向称“婉约之宗”。其小令俊逸精妙,情韵兼胜;慢词蕴籍委婉,一唱三叹。
D.靖康巨变,使无数爱国志士发出慷慨激昂的歌声。岳飞的《满江红》,气吞山河,光照日月,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南山集》①目录序 
(清)戴钧衡
呜呼!文章之事,岂不难哉!司马子长②生汉武之朝,以天授之才,承累世之学,通古今书史之秘,穷天下山水之奇迹,其所遭,极人世万不可堪之境,侘傺抑郁,感愤悲伤,以其所畜,发为文章,遂以雄于天下,传于后世。自后世言文章称大家者,所造虽各有不同,要莫不深得乎子长之义旨。  
国朝作者间出,海内翕然推为正宗,莫如吾乡望溪③方氏。而方氏生平极所叹服者,则惟先生。先生与望溪生为同里,又自少志意相得,迨老不衰。其学之浅深,文章之得失,知之深而信之笃者,莫如望溪。顾望溪生为显官,身后著作在天下,而先生摧折困抑,垂老构祸以死,著作脱轶,莫为之收,而一二藏书家有其稿者,又秘弗敢出。四方学者,徒耳先生之名,求读其书不可得。文章之遭际,幸不幸固如是耶!      
余读先生之文,见其境象如太空之浮云,变化无迹;又如飞仙御风,莫窥行止。私尝拟之古人,以为庄周之文、李白之诗,庶几相似。而其气之逸韵之远,则直入司马子长之室而得其神。云鹗氏尝谓子长文章之逸气,欧阳永叔后,惟先生得之,非虚语也。余又观先生文中自叙,及望溪先生所作序文,知先生生平每以子长自命,其胸中藏有数百卷书,滔滔欲出。向令克成,必有不同于班固、范蔚宗、陈寿诸人者,岂仅区区文字足见其得子长之神哉?惜乎有子长之才,不能有子长之志,仅此区区,而犹厄抑使不得彰行于世,良可悲也。
先生文集名不一,少时著有《困学集》《芦中集》,皆不可复见。今世所仅存者,惟门人尤云鹗刊本,所谓《南山集》是也。里中吴氏藏有写本,较尤本文多且半,余假而抄之。复于许君处见先生手稿十数首。又尤本、吴本未加编次,亦无意例,余乃共取编之。呜呼!以余所见三本,同异如此,此外不可见者,其零散知几何也?
道光辛丑十二月,宗后学钧衡谨识。  
(选自《戴南山先生全集》,有删改)
【注】①《南山集》:戴名世文集名。戴名世,号南山,清代“桐城派”奠基人、文学家,因“文字狱”被杀。②司马子长: 司马迁,字子长。③望溪:清文学家方苞,晚号望溪。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其所畜,发为文章               畜:积聚     
B.知之深而信之笃者                 笃:厚道   
C.余假而抄之                       假:借            
D.宗后学钧衡谨识                   识:记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穷天下山水之奇迹                 余乃共取编之   
B.而方氏生平极所叹服者             余假而抄之   
C.遂以雄于天下                     复于许君处见先生手稿十数首  
D.知先生生平每以子长自命           以余所见三本,同异如此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私尝拟之古人,以为庄周之文、李白之诗,庶几相似。(4分) 
答:
(2)仅此区区,而犹厄抑使不得彰行于世,良可悲也。(4分)   
答:
11.作者认为戴名世的文章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5分) 
(请分层分点回答,否则不得分)
答:
三、古诗词鉴赏一(10分)
12. 阅读下面《清平乐》,然后完成后面题目。(10分)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1)这首作品写春,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6分)(请分层分点回答,否则不得分)
答:
(2)欧阳修曾有一首《蝶恋花》,表现一位深闺女子对意中人的思念,作品下阕运用了与这首《清平乐》相似的表现手法:“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两首诗作品所抒发的情感有何相同之处?试结合作品具体分析这两种感情又有何不同。(4分)(请分层分点回答,否则不得分)
答:
四、古诗词鉴赏二(10分)
13.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小重山•端午
   [元]舒 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1)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分层分点回答,否则不得分)(4分)
答: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请分层分点回答,否则不得分)(6分)
答:
五、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酒入愁肠,    ▲   (《苏幕遮•怀旧》范仲淹) 
(2)    ▲   ,明月夜,短松冈。(《江城子》苏轼)
(3)    ▲   ,枳花明驿墙。(《商山早行》温庭筠)
(4)驿寄梅花,    ▲   ……郴江幸自绕郴山,    ▲   ?(《踏莎行》秦观)
(5)    ▲   ,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陆游)
(6)壮志饥餐胡虏肉,    ▲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   (《满江红》岳飞)
(7)    ▲   ,来者犹可追(《论语》)
(8)    ▲   ,雪却输梅一段香(《雪梅》卢梅坡)
六、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8题。

草原上的河流
刘庆邦
我多次看过大江、大海、大河,却一直没有看过草原上的河流;我只在电影、电视和画报上看见过草原之河。在我的印象里,草原上的河流蜿蜒飘逸,犹如绿色草原上随意挥舞的银绸,煞是漂亮动人。这样的印象,是别人经过加工后传递给我的,它不断提示着我对草原河流的向往。我想,如果有机会,能近距离地感受一下草原上的河流就好了。
机会来了。夏天,我来到呼伦贝尔大草原,终于见到了流淌在草原上的河流。与南方的河流相比,草原上的河流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自由。左手一指是河流,右手一指是河流,随心所欲,我行我素,想流到哪里都可以。我看见一条河流,河面闪着鳞片样的光点,正淙淙地从眼前流过。我刚要和它说一声再见,它绕一个弯子,又调头回来了,仿佛眨着眼睛对我说:朋友,我没有走,我在这儿呢!
在河流臂弯环绕的地方,是一片片绿洲。由于河水的滋润,绿洲上的草长得更茂盛,绿得更深沉。有羊群涉过水流,到洲子上吃草去了。白色的羊群对绿洲有所点化似的,绿洲顿时变成了一幅生动的油画。
而南方的河流被高高的堤坝规约着,只能在固定的河道里流淌。洪水袭来,它一旦溃堤,就会造成灾难。草原是不怕的,草原随时敞开辽阔的胸怀,不管有多少水,它都可以接纳。水大的时候,顶多把草原淹没就是了。但水一退下去,草原很快就会恢复它绿的本色。绿色的草原上除了会增加一些水流,还会留下一些湖泊和众多的水泡子,从高处往下看,宛如散落在草原上的颗颗明珠。
在一处草原上,我见几个牧民坐在河边的草坡上喝酒,走过去和他们攀谈了几句。他们四个是一家人,父亲和儿子,婆婆和儿媳。在羊圈里剪羊毛告一段落,他们就带上羊肉和酒,坐在松软的草地上喝酒。他们没有带酒杯,就嘴对着瓶嘴喝。我问他们河水深不深,能不能下水游泳,小伙子答话说水不深,天热时可以到河里游一游。正说着,我看见三匹马从对岸走来,轻车熟路般下到河里。河水只没过了它们的膝盖,连肚皮都没湿到。马儿下到河里并不是都喝水,有的在河里走来走去,像是把河水当成了镜子,在对着“镜子”把自己的面容照一照。我又问他们,河里有没有鱼,小伙子说:鱼当然有,有鲫鱼、鲇鱼、鲤子,还有当地特有的老头儿鱼。老头儿鱼最好吃。那么,月光下的河流是什么样子呢?小伙子笑了,说月亮一出来,满河都是月亮,可以在漂满月亮的河边唱长调。
又来到一条小河边,河两边的湿地上开着一簇簇白色的花朵。草原上的野花很多,数不胜数。红色的是萨日朗,紫色的是野苜蓿,明黄的是野罂粟,蓝色的是勿忘我。这种白色的花朵是什么花呢?我正要趋近观察一番,不对呀,花朵怎么会飞呢?再一看,原来是聚集在一起的蝴蝶。蝴蝶是乳白色,翅膀上长着黑色的条纹,一片蝴蝶至少有上百只。蝴蝶们就那么吸附一样趴在地上,个别蝴蝶飞走了,很快又有后来者加入进去。这么多蝴蝶聚在一起干什么呢?同行的朋友们纷纷做出猜测,有人说蝴蝶在开会,有人说蝴蝶在谈恋爱,还有人说蝴蝶在产卵。蝴蝶们不说话,它们旁若无人似的,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我想和蝴蝶做一点游戏,往蝴蝶群中撩了一点水。水珠落在蝴蝶身上,蝴蝶像是有些吃惊,纷纷飞扬起来。一时间,纷飞的蝴蝶显得有些缭乱,水边犹如开满了长翅膀的白花。蝶纷纷,“花”纷纷,人也纷纷,朋友们纷纷拿出手机,拍下这难得的画面。
我该怎样描绘草原上的河流呢?我拿什么概括它呢?升华它呢?平日里,我对自己的文字能力还是有些自信的,可面对草原上的道道河流,我感到有些无能,甚至有些发愁。直到有一天晚上,我们来到被誉为长调之乡的新巴尔虎左旗,听了蒙古长调歌手的演唱,感动得热泪盈眶之余,我才突然想到,有了,我终于找到和草原上的河流相对应的东西了,这就是悠远、自由、苍茫、忧伤的蒙古长调啊!长调的婉转对应河流的蜿蜒,长调的起伏对应河流的波浪,长调的悠远对应河流的不息,长调的颤音对应河流的浪花……我不知道是草原上的河流孕育了蒙古长调,还是蒙古长调升华了河流,反正从此之后,我会把长调与河流联系起来,不管在哪里,只要一听到动人情肠的蒙古长调,我都会想起草原上的河流。
                               (2014年8月9日《人民日报》,有删节)

15.文本所说的“草原上的河流”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请分层分点回答,否则不得分)(4分)
答:
16.文章题为“草原上的河流”,但却花了不少笔墨写草原牧民和河边的蝴蝶,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分层分点回答,否则不得分)(4分)
答:
17.作者为什么会把草原上的河流和蒙古长调联系在一起?(请分层分点回答,否则不得分)(6分)
答:

18.根据文本,试探究作者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请分层分点回答,否则不得分)(6分)

答:
七、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们不能脱离传统;但为了走向未来,我们不能停留于传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语文阶段测试(二)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1.C(前两个词语解析,见《小题》P. 2;“众所周知”见《晨读》P.35)
2.A(B项错误详析见《晨读》P.30,其它选项见《小题》P.7、P.8)
3.B(时穷节乃见:在危难的关头,一个人的节操才能显现出来。 居高声自远: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天长地久有时尽:描写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故事,诗句由诗的最后两句而得。曾经沧海难为水:曾经到过沧海,看到别处的河流也就不足为顾了。后人用以表达对生命里最美好事物的怀念及后来事物的黯然失色感。常表示事业下滑或后续感情生活的悲哀。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作者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愧为词中瑰宝)

4.B(详析见《小题》P.185)
5.C(详析见《小题》P.181)
6.D(轻易)
7.B(张先有“张三影”的美称,教材P.68)
8.B(笃:坚定)
9.C(都是介词,在。A项,助词,的/代词,它;B项,表转折/表递进;D项,用/凭。)
10.⑴.我私下里曾经将他的文章与古人的诗文相比,认为它与庄周的文、李白的诗差不多相类似。 
⑵.仅这些(残存的)很少的文章,却还遭受压制使它不能在世间公开流传,确实可悲啊。  
9.①境象变化自然;②气韵超逸深远;③行文纵横奔放。(只抄原文不得分)
【参考译文】
唉!写文章的事,难道不难吗?司马迁出生在汉武帝的时代,凭借上天赐给他的才学,继承几代人的学问,通晓古今史书的奥秘,穷尽天下山水的奇迹。他(戴名世)的遭遇,极尽人世间不可忍受的境地,(他)失意抑郁,感到的愤慨悲伤,凭借他的(这些)积蓄,喷发出来成为文章,于是以此称雄于天下,流传于后世。从后世凭文章称为大家的人来看,他们的造就虽然各有不同,但精要之处没有谁不是深得司马迁文章的大义和要旨的。  
本朝写文章的著名的人间或有,天下共同推崇为正宗,没有谁像我的同乡方望溪(方苞)了。方先生一生所叹服的人,只有(戴名世)先生了。先生与方望溪是同乡,又从少年时代志趣意气相投,一直到老也不衰减。先生学问的深浅,文章的得失,了解得深刻且相信得忠实的人,没有谁比得上方望溪。方望溪推崇他,求学的人又有什么可说的呢?只是方望溪一生为官显要,一生的著述遍布天下,而(戴名世)先生挫折困顿压抑接近老年遭受横祸而死,著作散失,没有谁为他收集,而少数藏书人当中有他的书稿的人,又秘而不宣不敢拿出来。(如此),四面八方求学的人,只是耳闻先生的名声,求他的书却不能得到。文章的遭遇,幸运与不幸运本来像这样啊!
我读(戴名世)先生的文章,看到它的意境像太空的浮云,变化无痕;又像飘飞的仙人,没有谁可以窥视它的行踪。我私下里把他比作古人,认为庄周的文章,李白的诗歌和他的文章差不多相似。但他文章气势逸致神韵的高远,就一直进入司马迁的境界而得到他的神韵了。我的学生尤云鹗曾经说司马迁文章的飘逸之气,欧阳修在其后,只有(戴名世)先生得到了,这并非虚妄之言啊!我又看先生文中的自叙,以及方苞先生所写的序,知道先生历来常常以司马迁自比,他的心中藏有百卷诗书,像江水一样滔滔欲出。先前让他写出(那些文章),一定有不同于班固、范蔚宗、陈寿这些人的地方。难道仅这一点点文字就足以看到司马迁文章的神韵吗?可惜啊,先生有司马迁的才能,却没能够有司马迁的大志,仅这一点点,而还受到困厄压抑让他不能够彰显于世,确实可悲啊!
(戴名世)先生文集的名称不一,年青时著有《困学集》、《芦中集》、,都不能再次见到,现在所仅存的,只有我的学生尤云鹗刻印的版本,叫做《南山集》的就是。同乡人吴姓藏有手写的本子,比尤云鹗刻印的本子文字多了将近一半,我借过来抄下它们。又在许君处看到(戴名世)先生的手稿十来首。又因为尤云鹗、吴姓乡人的本子没有按一定的次序编排组织,也没有说明编书的原则的例言,我就一起拿过来编写。凭我所看到的这三本,差异就有这样大,这以外那些没有能看到的,那些零散的又知道有多少呢?     
道光辛丑年十二月,同族后学戴钧衡谨记。
12.(1)①拟人(或比拟)(2分);②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处,唤其归来同住,最终难见其踪影,将自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2分),③寄托了词人对春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住”的无奈,妙趣横生(2分)。
(2)①这两首作品均抒发了对春光易逝的无奈、惆怅之情(2分)。②欧词借伤花而自伤,表现出主人公“谁可相依”的孤独感和青春难再的苦闷感(1分);③黄词通过“无人能解”鸟鸣与春迹,表达了词人对“与自然相融合”的向往(1分)。
13.(1)①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②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2)①手法:对比。②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③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答“反衬”,且简析合理也可)
14.(1)化作相思泪(2)料得年年断肠处(或,料得年年肠断处)(3)槲叶落山路(4)鱼传尺素  为谁流下潇湘去(5)零落成泥碾作尘(6)笑谈渴饮匈奴血  朝天阙(7)往者不可谏(8)梅须逊雪三分白
15.①自由,想流到哪里都可以。不会给草原带来灾难;②不会为害。水大的时候顶多把草原淹没,水退后会给草原增加一些水流,留下一些湖泊和水泡子。③水不深,可以游泳;还很清澈,像一面镜子;河里鱼的种类和数量都不少。④两岸有很多鲜花,充满诗情画意。(每点 1 分,大意对即可。)
16.①文章写草原牧民,重点在突出草原河流在草原牧民生活中的重要性(1 分);②写草原蝴蝶重点在突出草原河流养育了草原上的生命,使草原如此绚丽多彩(1 分);③这样写既写出了草原河流对草原牧民和生物的重要性,又写出了祖国河山的无比美丽(1 分);④有利于抒发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1 分)。(意思相近即可。 )
17. ①蒙古长调婉转,草原上的河流蜿蜒;②蒙古长调声音高低起伏,草原上的河流波浪起伏;③蒙古长调的声音悠远,草原上的河流流淌不息;④蒙古长调发出颤音,犹如草原上河流的浪花朵朵;⑤总之,草原上的河流和蒙古长调都具有悠远、自由、苍茫、忧伤的特点。(答出蒙古长调的两个特点得 2分,答出草原河流与之相似的两个特点得 2 分,能总结共性得 2 分;意思相近即可。)
18.①作者认为,草原上的河流蜿蜒飘逸,犹如绿色草原上随意挥舞的银绸,煞是漂亮动人,这里流露出一种对草原河流的向往之情。②从“它绕一个弯子,又调头回来了,仿佛眨着眼睛对我说:朋友,我没有走,我在这儿呢”等语可看出作者对草原河流的喜爱和亲热之情。③从“我该怎样描绘草原上的河流呢?我拿什么概括它呢?升华它呢”等语可看出作者对草原河流的赞美和崇敬之情。④从“从此之后,我会把长调与河流联系起来,不管在哪里,只要一听到动人情肠的蒙古长调,我都会想起草原上的河流”等语可看出作者对草原河流的难舍之情。(每种感情应该有文本的具体事例;每点 2 分,①②③④任答三点、意思相近即可。) (113.220.63.111)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江苏省建湖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江西省德兴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