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下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2016.4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拓片(tà)复辟(pì)觇视(chān)千乘之国(shènɡ)B.潜力(qián)矫诏(zhào)包扎(zhā)日薄西山(ó)C.佝偻(lóu)诋毁(dǐ)刹那(chà)载歌载舞(zài)D.愧怍(z
试题预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2016.4
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拓片(tà)        复辟(pì)      觇视(chān)     千乘之国(shènɡ)
B. 潜力(qián)      矫诏(zhào)    包扎(zhā)      日薄西山(bó)
C. 佝偻(lóu)       诋毁(dǐ)      刹那(chà)      载歌载舞(zài)
D. 愧怍 (zuò)        扼腕(wàn)     埋怨(mái)      味同嚼蜡(jiáo)
2. 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引擎            浮躁             祠堂             万事具备
B. 簇新            蜂拥             褶皱             言简意赅
C. 坐落            沉缅             部署             各行其是
D. 船弦            寒暄             趿拉             慢条斯理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 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B. “古驰”是世界驰名的奢侈品牌,深圳则是中国开风气之先的经济特区,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的这样一个品牌,却爆出耸人听闻的苛待员工的信息。
C. 一片繁荣之下,儿童演出市场冷热不均却愈发明显:外国节目票价不菲,家长依旧趋之若鹜,而大多数国产制作还得靠低票价、多场次辛苦回本。
D. 为了躲避检查,顺利携带、运输毒品,犯罪分子可谓处心积虑。将毒品藏于体内的极端做法,不仅躲不了缉毒侦控,同时还面临着致命的风险。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 我们遵守的第一个诺言,就是对朋友的一种感恩:感谢他们的无私陪伴和支持,感谢他们让我们在悲伤哭泣无助的时候能给予温暖的依靠。
B. 对记者的问题,有关部门负责人态度鲜明地作了答复,表示一定认真调查,还原事情真相,并且加强监督,净化从业环境。
C. 阅读经典,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观察、思考问题,去体味“高远境界”、“责任使命”、“大气格局”的内涵,使自己逐步登上智慧的殿堂。
D. 两会期间,来自全国的代表们围绕全面深化改革这一热门话题,深入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出了新思路和新举措。
5.下列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抗辞慷慨(意气激昂)                穷饿无聊(没有依靠)
  道海安、如皋(取道)                悲予志焉(思念,同情)
B.缇骑按剑而前(上前)                不敢复有株治(株连惩治)
  一旦抵罪(因犯罪而受相应的惩罚)    人皆得以隶使之(像奴隶一样地)
C.乃绐为谒(欺骗,诈说)              乃以秦王属吏(部属)
  汉军复入壁(营垒)                  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同“佯”,假意)
D.吾去大军数十里(距离)              广暂腾而上胡儿马(霎时)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诚恳)    吏当广所失亡多(判决)
6.下列各句中,与例句文言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     ) (3分)
例句: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A. 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                   B.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C.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D. 其李将军之谓也
7. 阅读右下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3分)
A. 重视事物之间的联系,谨慎对待自己的行为                        
B. 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C. 杀害鸟类就是谋杀人类自己                       
D. 发展是事物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青霞先生文集》序
【明】茅坤
青霞沈君①,由锦衣经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明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北敌数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馘②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埸之日弛,而下痛诸将士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中朝之士虽不敢讼其事,而一时阃寄 ③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门人给谏俞君,于是裒辑④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以敬,来请予序之首简。
茅子受读而题之曰: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数。岂皆古之中声也哉?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犹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予尝按次《春秋》以来,屈原之《骚》疑于怨,伍胥之谏疑于胁,贾谊之疏疑于激;叔夜之诗疑于愤,刘贲之对疑于亢,然推孔子删《诗》之旨而裒次之,当亦未必无录之者。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予谨识之。
ziyuanku.com           (文章引自《<古文观止>名家精译》,有删节,中华书局2007年版)
【注】①沈君:沈炼,即文题中的青霞先生,明嘉靖年间名臣。 ②馘(guó):被杀者的左耳。 ③阃寄:被委以军事重任。④裒(póu)辑:搜集、编辑。
8.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书诋宰执            诋:斥责       B.以恣敌之出没    恣:任凭
C.然孔子不遽遗之者      遗:留下       D.而作之忾也      忾:愤恨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沈炼为人刚直,被权臣构陷,曾遭遇贬谪而携带家小远赴塞上,但他仍然为国事担忧,关心民生疾苦。
 B.沈炼死后,他平生所作诗文被门人刊刻传布,本文作者茅坤应沈炼儿子的请求为青霞先生的文集作序。
C.沈炼以直谏闻名,以诗文抒发悲忧天下的情怀,他的诗文也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多有讥刺,最终引来杀身之祸,
D.茅坤将沈炼的遗作与屈原的《离骚》等著作相提并论,认为沈君的文章符合古人“中声”的要求,给予了极高评价。
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及课内文段的重要语句(9分)
(1)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3分)
(2)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3分)
(3)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3分)
11.试列举沈炼远赴塞上所见的诸多乱象。(4分)
 三、古诗词鉴赏(8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村行 
                                   【唐】杜牧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
                            半湿解征衣,主人馈鸡黍。
(1)首联中“柔桑过村坞”,“过”字写出了柔桑怎样的情态?(4分)
(2)诗歌后两联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4分)
来源:www.ziyuanku.com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3.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渡扬子江》)
⑵__________________,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张溥《五人墓碑记》)
⑶亦以明死生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张溥《五人墓碑记》)
⑷《诗》三百篇,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⑸大风起兮云飞扬,_____________________,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⑹桃李不言,____________。(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7)然我一沐三捉发,____________________,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
(8)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昌龄《出塞》)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7题。
                               礼拜二午睡时刻 
                              加西亚•马尔克斯 
    这时候正是上午十一点,天气还不太热。她们是这节简陋的三等车厢里仅有的两名乘客。母女二人都穿著褴褛的丧服。小女孩把一个塑料食品袋和一束用报纸裹着的鲜花放在靠窗口的座位上。那位妇女眼皮上青筋暴露,身材矮小孱弱。在整个旅途中,她一直是直挺挺地背靠着椅子,两手按着膝盖上的一个漆皮剥落的皮包。她脸上露出那种安贫若素的人惯有的镇定安详的神情。
  十二点,天气热起来了。两个人开始吃饭,过了一会那位妇女停下来不吃了。小姑娘向窗外张望了一下,映入她眼帘的是一片荒凉的旷野。
    妈妈递给她一把梳子。“梳梳头!”妈妈说。 
  小姑娘刚梳完头,火车已经开进一个镇子。“你要是还有什么事,现在赶快做好!”女人说,“往后就是渴死了,你也别喝水。尤其不许哭。” 
  女孩子点点头,用湿漉漉的报纸把鲜花包好。汽笛响过后,火车减低了速度,不一会儿就停了下来。
    母女俩下了车,走过荒凉的车站,沿着杏树荫悄悄地走进小镇。她们尽量不去惊扰别人的午睡,径直朝神父家走去。这是八月的一个礼拜二,小镇热得像个蒸笼。快两点了,镇上的居民都困乏得睡午觉去了。从十一点起,商店、公共机关、学校就关了门,要等到将近四点钟火车返回的时候才开门。
母亲用手指敲了敲纱门,等了一会儿又去叫门。在离纱门不远的地方有人细声慢语地问:    
“谁啊?” 
  “我要找神父,”她说。 
  “神父在睡觉呢!” 
  “我有急事,”妇女固执地说。她的声调很平静,又很执拗。 
  大门悄悄地打开了一条缝,一个又矮又胖的中年妇女探身出来。她戴着一副厚厚的眼睛,眼睛显得特别小。 
   “他叫你们三点钟以后再来,”她把声音压得低低地说。“他才躺下五分钟。” 
   “火车三点半就要开了,”母亲说。 
  “那好吧!”她说。 
  房间深处的门开了。神父用手帕揩拭着眼睛,从里面走出来。他一戴上眼镜,马上可以看出他是那位开门的妇女的哥哥。 
  “你有什么事?”他问。 
  “我要借用一下公墓的钥匙。”女人说。 
  “天太热了,”他说。“你们可以等到太阳落山嘛!” 
  女人默默地摇了摇头。 
  “你们想去看哪一座墓?”他问道。 
  “卡络斯•森特诺的墓。”女人回答说。 
  “谁?” 
  “卡络斯•森特诺。”女人重复了一遍。 
   神父还是听不明白。 
  “就是上礼拜在这儿被人打死的那个小偷,”女人不动声色地说,“我是他母亲。” 
  神父打量了她一眼。那个女人忍住悲痛,两眼直直地盯住神父。神父的脸刷地一下子红了。他询问了基本情况,好填表格。女人毫不迟疑地、详尽准确地做了回答,仿佛是在念一份写好的材料。神父头上开始冒汗了。  
  事情发生在上礼拜一临晨三点钟,孤身一人居住的寡妇雷薇卡太太用枪打死了一个撬门的人,这是她生平第一次打枪。死者的鼻子被打得粉碎,镇上没有人认识他是谁。 
  神父又走到柜子跟前,把钥匙摘下来,用食指指着写了字的那一页上的一处地方,眼睛瞧着那个女人,说:“在这儿签个字吧!” 
  女人把皮包夹在腋下,胡乱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神父吁了一口气。
   “您从来没有想过要把他引上正道吗?” 
  女人回答说:“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 
  神父看她们根本没有要哭的意思,感到颇为惊异。那个女人还是神色自如的继续说: 
  “我告诉过他不要偷人家的东西吃,他很听我的话。过去他当拳击手,有时候叫人打得三天起不来床。” 
  “他没有办法,把牙全部拔掉了。”女孩子插嘴说。 
  “哎!上帝的意志是难以捉摸的,”神父说。 
在这个钟点,大街上通常是没有人的。可是现在不光是孩子们在街上,在杏树下面还聚集着一群群的大人。神父一看大街上乱哄哄的反常样子,心里顿时就明白了。他悄悄地把大门关上。
“等一会儿走吧,”他说。
    “人们都知道了。”神父的妹妹喃喃地说。 
  “要不从院子的门出去。”神父说。 
  “那也一样,”他妹妹说,“窗子外面净是人!” 
   到这个时候,那个女人好像还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她透过纱门朝大街上看了看,然后从小女孩的手里把鲜花夺过去,就向大门走去。女孩子跟在她的后面。 
  “会把你们晒坏的,”神父的妹妹说。“等一等,我借给你们一把阳伞。” 
  “谢谢!”那个妇女回答说。“我们这样很好。” 
   她挽着小姑娘的手朝大街走去。 
                                                     (本文有删改)
14.请简要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4分)
15.请分析小说中的母亲形象。(6分)
16. “在这个钟点,大街上通常是没有人的。可是现在不光是孩子们在街上,在杏树下面还聚集着一群群的大人。”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17.请试着探究小说题目“礼拜二午睡时刻”的含义。(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4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0题。
                              民主时代的参与(节选)
                                    陈尧
民主理论的复杂性之一,就是其概念和形态的差异化和多样化。自由主义民主在当代西方社会独占话语权并几乎终结了意识形态之争,而全球化的蔓延将自由主义民主渗透到全球每一个角落时,人类社会似乎进入了一个共识的时代。
民主是什么?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民主?民主是否就是那种个人可以消极地享受公共权力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而同时仅仅在名义上保留对公共权力的制约?或者,民主已然成为一种消费品,在后工业时代社会大众将其客体化为一种普通必需品而变得日益熟视无睹? 
显然,自由主义民主席卷全球并不是自由主义民主的胜利,而仅仅是自由主义民主意识形态的胜利。全球化只是将高度物质文明背后的(但不是必然的)自由主义民主意识形态输送到其他国家,却并没有将社会公共问题的解决方式输送到全球。自由主义民主是民主的一种形态,但民主并不仅仅是自由主义式的民主。自由主义民主是人类实现民主价值的诸多道路之一,人类历史上至少还存在着共和主义民主、保护型民主、发展型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精英主义民主、多元主义民主、自治民主等形式。其中,参与式民主是民主理论的一个古老而又鲜活的话题。 
在民主理想的传统中,参与一直居于核心的地位。古代雅典的直接民主建立在公民大会直接表决、全体参与的基础上,这种公民表决式的民主得到了许多人的赞赏,被认为既服从理性主义又服从经验主义的原则。但是,古代雅典城邦的民主制在人类政治历史上并不是常态,城邦政治是一个集宗教、政治和道德于一体的民主实验,但这种实验被证明并不长久,也是脆弱的。后古典时期的政治生活并无民主的容身之处,更没有参与的地位,相应地也就缺乏对民主本质的进一步思考。 
    近代以前社会的政治形态是以神圣的精英政治为特征。在工业化扩张和资本主义市场运动的推动下,政治形式不断发生变革,特别是政治参与的扩大塑造了现代民主政治。十六、十七世纪以来近代政治发展的历史,不管是从封建主义或绝对主义转变为代议制民主、从有限选举演进为竞争性的普选制,还是各种政治权利在内容和范围上的扩大,无不是以政治参与的扩大为内涵,从而建立起公民与政府之间的紧密联系。 
    近代参与民主理论家中最为卓越的代表无疑是卢梭,他在《社会契约论》中关于政治体系本质的理解对于参与民主理论的形成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卢梭将自由的概念建立在参与活动的坚实基础上,他认为除非每个人通过参与过程“被迫”做出具有社会责任的行为,否则将不存在保障每个人自由的法律,即不存在公意或个人服从于自己的那种正义法则。个人实际上的自由以及他对自由的感受,通过决策过程中的参与而得到提高,因为参与赋予了他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生活和他周围的环境进行控制的能力,由此,卢梭也将参与看做能够提高个人自由价值,通过这一过程使个人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卢梭的参与民主思想与古代雅典的民主观念一脉相承。               
                         (《文章《读书》2006年第8期,有删节)
18.请简要概括文章的思路(3分)
19.请简要概括“参与”在不同时代民主政治中的体现。(6分)
20.文章最后一段划线的文字应该如何理解,试作简析。(5分)
七、作文(70分)
21.朴树的歌里唱道:“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请以“看见平凡”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要套用或抄袭,字数不能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2016.4
1. C(A项“复辟”bì ;B项“包扎”zā; D项“埋怨”mán)2. B(A项“万事俱备”; C项“沉湎”;D项“船舷”)3. D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A项“不耻下问”意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B项“耸人听闻”意为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C项“趋之若鹜”意为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
4. C (A项的毛病是句式杂糅,“让我们……给予温暖的依靠”,主动与被动杂糅,应为“感谢他们在我们悲伤哭泣无助的时候能给予温暖的依靠”或“感谢他们让我们在悲伤哭泣无助的时候能获得温暖的依靠”;B项属表意不明,有歧义,“记者的问题”可能是记者存在的问题,也可能是记者提出的问题,D项属语序不当,“深入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应改为“广泛深入地交换了意见”) 
5. A (B项“隶”解释为“像对待奴隶一样地”;C项“属”解释为“交付,委托”;D项“诚”解释为“确实”)。
6. B(B项和例句都是介宾短语后置句。A项是定语后置句;C项被动句,也是省略句;D项是宾语前置句)
7. A  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漫画中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人类破坏自然时,会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继而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最后受到报复和惩罚的还是人类自身,所以选A。B项错误,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C项表述太狭隘,如只提“鸟类”;D项与题意无关。
8.选C,这里的“遗”解释为“舍弃”的意思。9.选D,“认为沈炼的文章符合古人‘中声’的要求”法有误。
10.(1)又过了不久,原来仇视沈君的宰相也被罢官。(“未几”;“宰执之仇君者”定语后置的句式特点;“罢”解释为“被罢官”各占1分)   (2)沈君已经辞世,然而海内的官员大夫到现在谈到他,没有不鼻子发酸流下眼泪的。(“没”、“而”、“流涕”各占1分) (3)苏州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这时趁着他厉声责骂的时候,就一齐喊叫着追赶他。(“痛心”、“呵”、“噪”各占1分)
11.将领们面对敌人的内犯束手无策;有将领割下阵亡者和“野行者”的左耳邀功请赏;到处是百姓因亲人失去痛哭的惨状;百姓们没有可以控诉呼吁的地方。(每点1分)
12.(1)答:诗人在描绘生机勃勃的柔桑的长势时,用“过”字,更具动态。(1分)写出了柔桑的生长过程之快,长势之茂盛,又写出了桑林涵盖面之大,都盖过了村子。(3分)  (2)答:颈联描写披着蓑衣歌唱的农家牧童,透过竹篱可窥见的衣裙绚丽的农家女。尾联描写行路征人解松半湿衣衫,村主人热情待客的场景。(2分)诗句勾勒出一幅清新淳朴而充溢着人情美的田园风光图,表现了作者对农村风光的喜爱、欣赏和悠闲、愉快的心情。(2分)
13.  (1)臣心一片磁针石   (2)大阉亦逡巡畏义   (3)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4)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5)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6)下自成蹊     (7)一饭三吐哺          (8)不教胡马度阴山
www.ziyuanku.com14.答:一位母亲带着小女儿在礼拜二午睡时刻来到一个小镇向神父借墓地钥匙,打算去祭奠被当做“小偷”打死的儿子的故事。(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每点1分。)
15.答:母亲是一个慈爱、坚强、自尊、坚忍,有抗争精神的伟大女性。①慈爱:对儿女慈爱,理解儿子做小偷的无奈,维护儿子的尊严。②自尊:要求女儿下车前做好准备,不准喝水更不准哭。③坚忍:面对贫穷和丧子的苦难命运,她表现出一种非凡的忍受能力。④抗争精神:当众人围观的时候,她“夺”过鲜花,走向大街,显示出无所畏惧的母爱和对冷漠的人们的有力抗争。(答出三点并加以简要分析,即得6分)
16.答:①内容上:表现出小镇环境的荒凉、安静和人们冷漠、麻木的“看热闹”的心理;②结构上:呼应上文小镇闷热和人们长时间午睡等内容,为下文写神父劝她们迟些离开和母亲的拒绝做铺垫,为小说高潮——母女无所畏惧地走向众人——的到来做准备。(内容、结构每个方面2分。)
17.答:①“礼拜二”和“午睡时刻”表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②“礼拜二午睡时刻”具有象征含义:小镇人在“午睡时刻”处于昏睡的混沌和麻木状态;昏睡的不仅仅是人的身体,更是人的同情心、悲悯之心,是人性;③从小说要表达的主旨来看,“午睡时刻”小镇人的麻木和母亲的清醒形成强烈对比,母女的行为将唤醒这里沉睡的人们,从而反映了作者对人民觉醒的渴盼和一个伟大作家的良心。(若有其他独特的见解,言之有理即可,每点2分,共6分。)
18.答:首先从西方自由主义民主席卷全球说起,指出民主形式的多样化;(1分)接着概说参与式民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1分)最后介绍卢梭的参与民主思想(1分)
19.答:(1)古代雅典以公民大会直接表决、全体参与的形式体现“参与”;(2)后古典时期的政治生活民众失去“参与”的地位;(3)现代民主政治中,代议制民主、普选制的形成以及各种政治权利在内容和范围上的扩大,皆以政治参与的扩大为内涵。 (每点2分)
20.答:“参与”体现了社会责任的担当(1分),这一点恰是获得个体自由的前提,(2分),而个人的实际自由及对自由的感受因为参与活动得以提升。(2分)
【附文言文译文】
青霞沈炼君,以锦衣卫经历的身份向皇帝上书斥责宰相。宰相因此非常忌恨他,正当宰相要极力罗织罪名陷害他时,幸亏皇帝仁慈圣明,特地减轻他的罪罚,只把他贬谪到塞上。当时,沈君直谏的声名传遍天下。不久,沈君满怀郁懑,携带家小,迁居塞上。正逢北方的敌人多次侵犯内地,而帅府以下的各级官员都束手无策,关闭城垒,任由敌人往来出没,连向敌人发一支箭来抵抗都做不到。甚至等到敌人退走以后,他们就割下在战争中阵亡的中原士兵和在郊野中赶路的人的耳朵来当作军功。而百姓中父亲哭儿子、妻子哭丈夫、哥哥哭弟弟的,到处都是,怨愤之情无处可诉。沈君既对上愤慨于边疆防务的日益懈怠,对下又痛心于将士们肆意残害百姓、欺骗国家。他多少次为之哭泣哀叹,于是就将他满腔郁愤表现在诗歌文章中,从而抒发他的情怀,文集中所载录的各篇就是他这类的作品。 
中华资源库 ziyuanku.com沈君本来就因为敢于直谏而为当世人所敬重,而他所作诗文又多所讥刺,稍一传播,上下都感到震惊恐慌,于是他们就竭力造谣、陷害,而大祸也就落到了沈君头上。沈君遇害之后,那些曾身居军中要职、一同陷害沈君的人,不久也都因罪被罢官。又过了不久,原来仇视沈君的宰相也被罢官。而沈君的门人、给事中兼谏议大夫俞君,就搜集编纂了沈君生前的著述若干卷,并加以刊刻流传。沈君的儿子沈以敬,来请我为文集作这篇序文。
我拜读了沈君文集后,题写道: 像沈君这样的人,难道不就是古代那些志行高尚的一类人吗? 孔子删定 《诗经》,从怨恨亲人的 《小弁》、讽刺奸谗的《巷伯》 以下,那些忠臣、寡妇、隐居之士、愤世嫉俗者的作品,一概被列入“国风”,并入 “小雅”,这样的作品不可胜数。难道这些都是古代的合乎音律的诗歌吗? 然而孔子之所以不轻易删掉它们,只是怜悯那些受谗害的人,彰显他们的志向,他还说过“这些诗歌都是发自真情实感,都合乎礼义的要求”,“说话的人没有罪,听的人完全可以把它作为借鉴”。我曾依次考察了自《春秋》 以来的作品,发现屈原的 《离骚》 好像是在发泄怨恨,伍子胥的劝谏像是在进行威胁,贾谊的奏疏很激切,叔夜的诗歌又像是在抒发愤恨,刘蕡的对策像是在表现亢直的个性。然而按照孔子删定 《诗经》 的原则而收集、编辑它们,应该是未必没有值得收录的。沈君已经辞世,然而海内的官员大夫到现在谈到他,没有不鼻子发酸流下眼泪的。唉! 文集中所载的 《鸣剑》、《筹边》等篇,假使让后人读了,那么它们完全可以使奸臣胆寒心折,令守边将士战马腾跃,振奋起同仇敌忾的义愤,这是必然的。今后,国家负责采诗的官员看到这些诗篇,难道会把它们给遗漏掉吗? 在此,我怀着一片恭谨之情记在这里。 (223.155.210.229)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江苏省盐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下一个『江西省新干县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