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月考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高一下学期月考试题(高一必修三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高一年级下学期三月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道家法治思想及其现代意义郑学宝张剑伟过去人们有一种误解,认为道家不讲法治或不重视法治。这主要是因为没有充分挖掘《老子》中的法治思想精髓,或仅
试题预览
高一年级下学期三月月考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道家法治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郑学宝 张剑伟
过去人们有一种误解,认为道家不讲法治或不重视法治。这主要是因为没有充分挖掘《老子》中的法治思想精髓,或仅把道家思想理解为老庄思想而忽视了对黄老道家思想的研究。系统了解道家法治思想,对我们今天实施全面依法治国有一定启发和借鉴作用。
《老子》中称脱离道的“德、仁、义、礼、法”为“道之华”和“愚之始”。但它对符合大道的“德、仁、义、礼、法”持一种推崇态度,如对“与善仁”的期待、“有德司契”的赞扬和“无德司彻”的抵制,等等。针对春秋时期“侯王”恣意妄为、恶法盛行、无法可依或有法不依的情况,《老子》鲜明指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也就是说,统治者有法不依、恣意妄为是社会混乱的罪恶渊薮;恶法盛行,必然给社会带来灾难性后果。《老子》强调:“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只有推行“良法”,才会有“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的效果,并使人们逐渐回归到自然的天性。《老子》强调导致社会混乱的根源是无法可依或有法不依、恶法盛行。
黄老道家思想既是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又兼收并蓄了儒、法等家的观点。它揭示了法律的起源、特征及法与道的内在关联,讨论了德与刑、立法、司法等具体问题。关于黄老道家思想的划分、著作真伪等问题,学界争议很大;但把《黄帝四经》《管子》《淮南子》等作为黄老道家的作品,则异议不大。黄老道家提出了“道生法”的命题。《黄帝四经》曰:“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管子》载:“事督乎法,法出乎权,权出乎道。”“权”有公认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来源于道并由道生发出来。黄老道家认为,道有“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之“玄德”,法是道在社会政治领域中的体现;道公正无私、公平自然等特性,理当成为法的内在规定性。由道生法,以法治国,不仅确证了法律本身的合法性,而且为道家治世开辟了道路。
黄老道家在执法上主张“唯公无私”。既然“道生法”、法是道的体现,那么,任何人都不得超越和蔑视法律。《慎子》曰:“智者所以不得越法而肆谋,辩者不得越法而肆议,士不得背法而有名,臣不得背法而有功”;即使国君亦不能“自任”,只能“任法”。慎子强烈反对“人治”,把“人治”看作是一种最大的“私”,在执法上极力主张“唯公无私”。黄老道家在司法中注重刑德并用、先德后刑。《经法》曰:“法度者正之至也,而以法度治者不可乱也”,“精公无私而赏罚信,所以治也”。它主张刑德并用,但应先德后刑;司法官员倾心于公正,排除私心,才能使赏罚必信。换言之,就是树立司法的公信力。黄老道家所说的“无为”与《老子》中的“无为”有所不同。《十大经》曰:“欲知得失,请必审名察形,刑恒自定,是我愈静,事恒自施,是我无为。”这里所说的“无为”,体现为“法令既明”条件下的与民休息和社会秩序井然下的各自有为。它主张在法律框架内,鼓励人们发展生产、发家致富。在黄老道家看来,民富既是法律推行的结果,也是民众守法的前提。黄老道家的这些法治思想,即使在今天仍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摘自《人民日报》2015年11月2日15版,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过去人们认为道家不讲或不重法治,其实是一种误解,主要是因为没有充分挖掘老子思想中法治思想的精髓,或忽视对黄老道家思想的研究。
B.老子对脱离道的“德、仁、义、礼、法”持批判态度,而对符合道的“德、仁、义、礼、法”则持推崇态度。
C.老子认为无法可依、有法不依、统治者的恣意妄为是社会混乱的根源,恶法盛行,会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D.只有推行“法令滋彰”的“良法”,才会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效果,才能使人们回归到自然的天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黄帝四经》《管子》《淮南子》等著作属于黄老道家思想的著作,基本上没什么争议。黄
老道家思想继承和发扬了老子思想,又兼收并蓄了儒法等观点。
B.黄老道家揭示了法律的起源和特征,认为道生法,道的公正无私、公平自然理当成为法的内在规定性。
C.黄老道家认为,由道生法,确证了法律本身的合法性,而以法治国,则为道家治世开辟了道路。
D.黄老道家在司法中注重刑德并用,先德后刑,在道德败坏的乱世,应该更加注重法治,做到司法公正,赏罚分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黄老道家在执法上,主张“唯公无私”,任何人不得超越和蔑视法律,反对“人治”,排除私心,树立司法公信力。
B.黄老道家所说的“无为”实际上是一种有为,是在法令既明、社会秩序井然的条件下与民休息。
C.老子思想与黄老道家思想都指出统治者在立法、司法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法律被统治者操控,主要维护统治者的利益。
D.道家法治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对我们今天实施全面依法治国有一定启发和借鉴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懒 残
懒残者,唐天宝初衡岳寺执役僧也。退食,即收所余而食,性懒,食残,故号懒残也。昼专一寺之工,夜止群牛之下,曾无倦色,已二十有年矣。时邺侯李泌寺中读书,察懒残所为,曰:“非凡物也。”听其中宵梵唱,响彻山林。李公情颇知音,能辨休戚。谓:“懒残轻音凄惋,而后喜悦,必谪堕之人,时将去矣!”候中夜,李公潜往谒焉,望席门通名再拜,懒残大诟,仰空而唾曰:“是将贼我!”李公愈加敬谨,惟拜而已。懒残正拨牛粪火,出芋啖之。良久乃曰可以席地取所啖芋之半以授焉李公捧承尽食而谢谓李公曰慎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公又拜而退。居一月,刺史祭岳,修道甚严。忽中夜风雷,而一峰颓下,其缘山磴道,为大石所拦。乃以十牛縻绊以挽之,又以数百人鼓噪以推之,力竭而愈固。更无他途,可以修事。懒残曰:“不假人力,我试去之。”众皆大笑,以为狂人,懒残曰:“何必见嗤?试可乃已。”寺僧笑而许之。遂履石而动,忽转盘而下,声若雷震。山路既开,众僧皆罗拜,一郡皆呼至圣。刺史奉之如神。懒残悄然,乃怀去意。寺外虎豹,忽尔成群,日有杀伤,无由禁止。懒残曰:“授我箠,为尔尽驱除。”众皆曰:“大石犹可推,虎豹当易制。”遂与之荆梃。皆蹑而观之。才出门,见一虎衔之而去。懒残既去,虎豹亦绝踪迹。后李公果十年为相也。(选自唐•袁郊《甘泽谣》)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良久/乃曰/可以/席地取所啖芋之半/以授/焉李公捧承尽食/而谢谓李公/曰慎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
B.良久乃曰/可以/席地取所啖芋之/半以授焉/李公捧承尽食/而谢谓李公曰/慎/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
C.良久/乃曰/可以席地/取所啖芋之半以授焉/李公捧承/尽食而谢/谓李公曰/慎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
D.良久/乃曰可以/席地取所啖芋之/半以授焉/李公捧承尽食而谢/谓李公曰慎/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天宝: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指中国封建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如贞观、永乐、康熙。
B.号:别号,旧时名、字以外另起的称号。
C.梵唱:梵,梵文的省称,意即“清净”。佛教沿用此语,文中指吟诵与佛教相关的内容。
D.相:宰相,我国封建王朝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懒残是衡岳寺里的一名勤杂工,他随意而食,随处而居,力大如神,且知未来吉凶,但他淡薄人生,隐居山林,毫无所求,是一个了不起的异人。
B.懒残精通音乐,是山林“好声音”,他善于用声音传达情感,常在半夜里吟诵佛曲,声音时而凄惋,时而欢快,山林里有很多他的知音。
C.李泌发觉懒残不是一般的凡人,为求升官发财便不顾身份跑往拜会,对懒残咬过的芋头他也如获至宝。写李泌,主要是为了拿他的卑俗来反衬懒残的高洁。
D.文章最后写懒残随一群虎豹而去,是想告诉人们,懒残之所以神异,因为他是大自然之子,而回归自然往往也是古代读书人命运不济时倾向于选择的道路。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李公潜往谒焉,望席门通名再拜,懒残大诟,仰空而唾曰:“是将贼我!”
                                                                                  
②懒残曰:“不假人力,我试去之。”众皆大笑,以为狂人,懒残曰:“何必见嗤?”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11分)
江神子•癸亥陈和叔会于赏心亭①
张舜民
七朝文物旧江山。水如天。莫凭栏。千古斜阳,无处问长安。更隔秦淮闻旧曲,秋已半,夜将阑。 
争教潘鬓②不生斑。敛芳颜。抹幺弦。须记琵琶,仔细说因缘。待得鸾胶③肠已断,重别日,是何年。
【注】①此词为作者谪监郴州酒税,南贬途中与友人陈睦会于金陵赏心亭时所作。②潘鬓:晋人潘岳富文才,美仪容,三十岁开始有白发,后世即以“潘鬓”指中年鬓发斑白。③鸾胶:据《武帝外传》:“西海献鸾胶,武帝弦断,以胶续之,弦两头遂相著,终日射不断,武帝大悦,名续弦胶。”
8.这首词寄寓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词加以简要概括。(5分)
                                                                                     
                                                                                     
9.词的上下两阕在写作手法的运用上各有侧重,试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擅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难以越过。
(2)杜甫《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枣(李广田)
①“俺吃枣。”傻子这样说。
②他这样说过多少次了,对爸爸说,对妈妈说,但爸妈都不理他。他依旧是悄然地微笑着,肩着粪篮出门去了。
③名叫傻子,他自己知道。但现在有多大岁数了呢?却连傻子自己也不知道。傻子的爸妈说,“今年傻子十五岁了”,于是人家也说,“今年傻子十五岁了。”傻子的爸妈都是将近暮年的人,他们几乎没有一刻不把自己身后的事放在心上。没有儿子时,盼儿子;儿子有了,却是这么一个!现在,他们惟一的希望就是给傻子提门亲事,而且愈早愈好,他们希望能在他们的晚年见到孙孙,他们把一切的希望都放在遥远的孙孙身上了。为要早给傻子找得女人,于是说,“傻子今年十五岁了。”却依然没有谁家的女儿肯跟傻子,傻子的爸妈很悲哀。
④傻子的日常生活是拾粪,清早起来,便肩了粪篮出门。他沿着村子的大路走去,凡村子附近的道路他都熟悉。当看见道上有牲畜的遗粪时,他知道用粪锸把粪拾到篮里,然后又走道。不管早晚,只要肚里觉得饿了,就回到家里“要吃的”;夜了,便回到家里安息。不知怎的,这一天他却忽然想到要吃枣了。枣是甜的,他知道。他吃过枣。但他愿意吃更多的枣,他愿意得到更多的枣。他更愿意看见垂挂在树上的枣。“俺吃枣”,屡次地对爸妈这样说了而不被理会,这恐怕也是当然的事情吧。傻子的爸妈听了这样莫明其妙的话,只会感到厌烦,甚至这类的话听惯了,便会听而不闻。
⑤傻子出门带一副笑脸。他常爱把一个笑脸送给路人,送给驴子,并送给驴粪。在路上,他遇见了绿衣的邮差,他微笑着说,“俺吃枣”;遇着肩了大柳条筐的打柴人,他又微笑着说,“俺吃枣”。邮差和打柴人都不睬他,过去了。他又遇到些相熟的邻人,他同样地向他们说了,他们却只回赠他一个微笑。本地的孩子们是总爱同他嬉闹的,只要相遇,便不免有一番恶作剧。孩子们对他说:“什么?你要吃早吗?天不早了,你吃晚吧。”于是傻子微笑。
⑥傻子近来变得有点特别,他肩了空粪篮,在各个村子里逡巡着,在各条大道小道上徘徊着。他象在寻求什么似地。有一次,他竟荡在黄河的岸上去了。他把粪篮丢在一边,倚了粪锸作杖,呆呆地站着向隔岸眺望。“几时这些黄汤能停了下来呢?”他也许在这样想吧,傻子在望洋兴叹了。
⑦就在不久以前,傻子在路上曾遇到三个卖枣的小商贩。他们的枣快要卖妥了,在路上停下来休息,准备着当天要渡河回家。这时候,傻子肩了粪篮走来了。他看见三个陌生人正在那儿吃枣子,他也停住了脚步,并把一个微笑送给了三个陌生人。三个人中的一个说:“请坐,请坐。”傻子只是微笑地站着。三个人中的另一个又说:“请吃枣,请吃枣。”说着,把一把枣子递给了他,傻子就伸了两手把枣子接过。不多会,他默默地把枣子吃光了,于是又微笑着向三个陌生人说:“俺还吃枣。”因为他们已经看出站在他们面前的是什么人了的缘故,其中的一个便嬉谑地说:“好哪,你想吃更多的枣子吗?那么就跟了我们来吧。我们河北的枣子真好,口头甜得很啦。我们河北遍地是枣树,满树上垂挂着红枣子,满地上落下了红枣子,真的,让你尽吃也吃不净啦。”话还不曾说完,他们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重整了手车和担子,顺着大路走去了。其中的一个人却又回头来招呼着说:“来罢,同我们到河北去吃枣子吧。”
⑧又是一个冷风的日子,傻子出门去了,但出人意外地,傻子整天不曾归来。已经入夜了,依然不见归来。傻子的爸妈有点忧虑了。傻子的妈妈坐在菜油灯下等得很不耐烦,风敲着门板,风摇着窗格,总以为是傻子回来了,她对傻子的爸爸说:“傻子在暗夜里不知被北风刮成什么样子了。”傻子的爸爸却沉着脸,一言不发地兀自走到了街上。街上很荒凉,只有冷风扫着灰土和枯叶。他毫不犹豫地又走向了旷野,于是在对面不见人的黑暗中,随了北风的怒吼,一个老人象饿狼哀号似地呼喊起来了。
    ⑨次日清晨,天气更冷些,傻子的爸爸还在找傻子。他向各村里去访问,他向各路上去寻觅,他竟找到了黄河的岸上去了。河面上已结了厚厚一层冰,只在河道的中流,隐隐约约似还看得出明水在流着。傻子的爸爸沿着河边走去,最后,他终于找到了:一个空粪篮,和一把粪锸,它们都斜卧在河岸上,静静地,似在等待过路人走来捡拾。                        (有删减)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本文通过塑造“傻子”这一形象,深刻揭示了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引发了读者对主人公的同情和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B.傻子喋喋不休地念叨“俺吃枣”,逢人便笑,但没有任何人理睬他,表明人间已无温情可言,人与人之间已冷漠到极点。
C.傻子的父母唯一希望的的就是傻子的亲事,说明他们只是把傻子当做传宗接代的工具,他们为自己生个傻子儿子感到无可奈何。
D. 三个商贩的出现,加深了傻子对枣的喜爱,既交代了上文傻子近来变得有点特别,独自逡巡徘徊的原因,又为下文傻子的失踪作了铺垫。
E.本文善用对比衬托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通过他人对傻子的反应表现了傻子的处境,而寒风暗夜、尘土枯叶等自然环境则衬托了傻子父母因儿子失踪的悲凉情感。
(2)请简要分析傻子这一形象的特点。(6分)
(3)本文结尾有何巧妙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
(4)“枣”在文中有何深刻丰富的内涵?请结合文意和自己的理解加以探究。(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朱光潜自传
①我于一八九七年九月十九日出生于安徽桐城乡下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我从六岁到十四岁,在父亲鞭挞之下受了封建私塾教育,到十五岁才入高小,只待半年就升入桐城中学。一九一六年中学毕业,在家乡当了半年小学教员,考进了不收费的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读了一年之后我考取了香港大学。
②我到香港大学后不久,就发生了五四运动,我接触到了《新青年》。我看到胡适提倡白话文的文章,心里发生过很大的动荡。我始而反对,因为自己也在“桐城谬种”之列,可是不久也就转过弯来了,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古文和文言,自己也学着写起白话来了。我在美学方面的第一篇处女作《无言之美》就是用白话文写的。
③一九二五年,我考取安徽官费留英,进了爱丁堡大学。我选修的课程有英国文学、哲学、心理学、欧洲古代史和艺术史。一九二九年在爱丁堡毕业后,我就转入伦敦大学的大学学院。伦敦和巴黎只隔一个海峡,所以我同时在巴黎大学注册,偶尔过海去听课。后来离开了英国,转到莱茵河畔斯特拉斯堡大学,可趁机学习对我的专科极为重要的德语。在英法留学八年之中,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大英博物馆和学校的图书馆里,一边阅读,一边写作。我发现边阅读、边写作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这样学习比较容易消化,容易深入些。我的大部分解放前的主要著作都是在学生时代写出的。
④回国后,正逢“京派”和“海派”对垒。京派大半是文艺界旧知识分子,海派主要指左联。我由胡适约到北大,自然就成了京派人物,京派在“新月”时期最盛,自从诗人徐志摩死于飞机失事之后,就日渐衰落。胡适和杨振声等人想使京派再振作一下,就组织一个八人编委会,筹办一种《文学杂志》。在第一期我写了一篇发刊词,大意说在诞生中的中国新文化要走的路宜于广阔些,丰富多彩些,不宜过早地窄狭化到只准走一条路。这是我的文艺独立自由的老调。《文学杂志》尽管是京派刊物,发表的稿件并不限于京派,有不同程度左派色彩的作家们也经常出现在《文学杂志》上。
⑤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到川大去当文学院长。刚满一年,我挥动“教育自由”的旗帜,掀起轰动一时的“易长风潮”。在这场斗争中我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但是当时我根本没有革命的意志,国民党通过我的一些留欧好友力加劝阻,又通过现代评论派王星拱和陈西滢几位旧友把我拉到武汉大学外文系去任教授。这对我是一次惨痛的教训,意志不坚定,不但谈不上革命,就连争学术自由或文艺自由,也还是空话。
⑥一九四九年冬,我拒绝乘蒋介石派到北京的飞机去台湾,仍留在北大。在新中国成立初思想改造阶段,我是重点对象。一九五七年到一九六二年,国内开展了全国性的美学问题讨论。我积极地投入了这场论争,不隐瞒或回避我过去的美学观点,也不轻易地接纳我认为并不正确的批判。我开始认真钻研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此,我在年近六十时,还抽暇把俄文学到能勉强阅读和翻译的程度。我曾精选几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来摸索,译文看不懂的就对照四种文字的版本去琢磨原文的准确含义。同时我也逐渐看到美学在我国的落后状况,因此我立志要多做一些翻译重要资料的工作。原已译过克罗齐的《美学原理》,解放后又陆续译出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莱辛的《拉奥孔》,爱克曼辑的《歌德谈话录》以及黑格尔的《美学》三卷。
⑦一九六二年召开的文科教材会议,决定大专院校文科逐步开设美学课,并指定我编一部《西方美学史》。于是我就在前此讲过的粗略讲义和资料译稿的基础上编出两卷《西方美学史》,这就是解放后我在美学方面的主要著作,缺点仍甚多,特别是我当时思想还未解放,不敢评介我过去颇下过一些功夫的尼采和叔本华以及弗洛伊德派变态心理学,因为这几位在近代发生巨大影响的思想家在我国都戴过“反动”的帽子。
⑧最近几年,我应上海文艺出版社之约,写了一本《谈美书简》通俗小册子。今年我已开始抽暇试译维柯的《新科学》,全书约四十万字,希望明年内可以译完。需要做的工作总是做不完的。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朱光潜虽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熏陶,但因为在香港大学读书时被列为“桐城谬种”,因此他毅然决然放弃了古文和文言,这表明他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而脱离了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B.朱光潜留学西方期间,接受了系统而严格的学术训练,他博览群书,边读边写,为将来的学术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C.《文学杂志》并不限于京派作家,也有具有不同程度的左派色彩的作家经常出现,这说明《文学杂志》并不是纯粹的文学杂志,也是思想争鸣的阵地。
D.“意志不坚定,不但谈不上革命,就连争学术自由或文艺自由,也还是空话”,他强调革命比学术重要,后悔自己被国民党留在了武汉大学,具有自我批判的美好品质。
E.鉴于国内美学落后的状况,朱光潜翻译了大量美学著作,改变了这一状况,这是朱光潜作为美学家对国内美学的巨大贡献。
(2)如何理解“需要做的工作是做不完的”这句话?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6分)

(3)作为一代学术大师,朱光潜具有哪些优秀的学术品质?请结合全文概括并简要分析。(6分)

(4)有人认为在新中国建立后朱光潜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及朱光潜的学术创作,是学术思想的“游移”,是“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了“学术话语”,说明白点就是迎合了政治,有悖于学术自由的原则。你同意这个看法吗?结合全文和自己的见解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他擅长占卜。替人占卜,无论大事小事都能说中,但占卜之术密不授人,面对别人的虚心求教,他都        。
②每当我看到突然就辞职去旅行、突然换一种生活的故事,心里都       。因为这样的故事只讲了一半,不完整。
③公民应有起码的公德心,一些人将剥下的果皮随手扔在地上而___ ___,环卫工人看到走上前用扫帚将垃圾轻轻扫走,这看似和谐的一幕却隐藏着多少不和谐的因素。
A.不以为然   不赞一词  不以为意    B.不以为意   不赞一词  不以为然
C.不赞一词   不以为然  不以为意    D.不赞一词   不以为意  不以为然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尽管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已使国人的成长成才之路变宽,但不能不承认,高等教育深造以改变命运,依然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途径。
B. 领导要求各蹲点干部忠于职守,进一步明确责任范围,这切实解决了此前责任片区划分不清、出了问题相互推诿等现象的发生。
C.《决定》自2015年7月1日起实施后,台湾居民可以凭有效台胞证,无须办理签证,即可经开放口岸往来大陆停留、居留。
D. 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竹篱柴门的前面,常闻犬吠鸡鸣的声音,令人想起陶渊明的诗句来。       ,       ,    
       ,       ,       ,       ,从我们所住的寺院的楼上望下去,就有这样一幅山居图。
① 缕缕白色的炊烟
② 尤其是在日落黄昏暮烟疏雨的时候
③ 山脚下笼罩着一层苍茫的烟幕
④一种松枝燃烧的香味
⑤缭绕在茅舍的烟突上
⑥弥漫在山野的四周
A.①⑤④⑥②③   B. ①⑤③②④⑥    C. ②③①⑤④⑥       D. ②①⑤③④⑥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5分)
人人都有追逐梦的权利,也都是梦想的筑造者。如果说,①                ;“小河有水大河满”则揭示了发展进步的动力机制。人民的范围很宽广,但是归结到一起,②               。真正的中国梦,就是生活在中国国土上的穷人和富人,共同拥有着一个一模一样的中国梦。不因为你是穷人,你的中国梦就褴褛不堪,也不因为你是富人,你的中国梦就富丽堂皇。因此,③                  。富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尊贵而忽视了穷人的尊严,穷人也不能因为自己的尊严而梦想着打土豪分田地瓜分了富人的尊贵。无论谁忽视了谁,或是谁抛弃了谁,中国梦都不能圆满。

17、下图是“中国环境保护徽”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6分)









六、写作(60分)
18.道家认为,天下柔者莫过于水,而能攻坚者又莫胜于水。水蕴涵着深厚的哲学意味。请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水,并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三 月考试卷


上一个『宁夏育才中学勤行校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下一个『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元月考试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