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高2015-2016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高2015-2016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卷(高二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鱼纹和人面鱼纹,一直到今天民间各种剪纸里的鱼,这个“鱼”的源头符号在中华大地上绵延承续,没有间断。“鱼”有两个基本含义,这两个基本含义又是相连相通的。第一个含义是繁殖和生存。鱼产子极多,象征着繁殖、生存,与此紧密联系,鱼代表着也象
试题预览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
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鱼纹和人面鱼纹,一直到今天民间各种剪纸里的鱼,这个“鱼”的源头符号在中华大地上绵延承续,没有间断。
“鱼”有两个基本含义,这两个基本含义又是相连相通的。
第一个含义是繁殖和生存。鱼产子极多,象征着繁殖、生存,与此紧密联系,鱼代表着也象征着男女情爱,它是神圣的生命颂歌。人的生命欲求和生存意志,通过客观社会性的文化符号显现出来,自此“鱼”开始。许多民族都有与生存含义有关的“鱼”的符号,中华文化则将它从远古延续不断地保存到今天。与代表繁殖、生存紧相连的“鱼”的派生意义,是将“鱼”同音地等同于“余”。今天民间过旧历新年贴在大门口的“鱼”,经常与丰满谷穗连在一起,所指向的便是人的物质生存、生活的富裕和快乐。它象征的不仅是人丁兴旺,也是五谷丰登。这个包含“有余”的“鱼”呈现出人类已走出动物世界:人不仅维持、延续生存,而且生活开始富裕、丰足,不必像其他动物日夜苦于觅食求存。余食余粮使人类有了更多的快乐和自由。
“鱼”的第二个含义是交往和语言。“鱼腹藏书”“鱼雁相通”等,是中国古代流传的成语和故事。从而,“鱼”所代表的不仅是人的繁殖和生存,而且也是人的主体间的交往。这交往既包括知识经验的信息沟通,也包括情深义真的感情传达。人的生存使语言成为人的语言,“鱼”也就被赋予了从属于人的语义:它保存并传达了人从生活到生产中的大量知识、经验和情感。
过年过节时,乡村宴席的中心赫然摆着一条不许动筷的大鱼,或者干脆就摆一条木制的鱼。它代表着神圣的欢欣和生命的祝福,从而也就不许去打扰它。它与仰韶陶器上的神秘的人面含鱼到马王堆帛画上把整个宇宙拖起来的大肥鱼,到汉画中代表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的鱼鳞状的身躯,以及后世八卦图中由双鱼代表阴阳所组成的“太极”中心一样,“鱼”在这里绝不止于生存、交往的一般含义,而且是将这含义与巫术信仰、沟通神明紧紧结合在了一起,呈显着生的祝福中充满着神秘和神圣,而这神圣性就在现实性之中,也就是说,“鱼”给人的生存和生活本身以神圣。
“鱼”所代表的生存意志和生活本身具有神圣价值的观念和感情,已积淀为中华儿女的文化心理。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而且当外侮入侵、种族危亡的时刻,都能被强烈唤起。古代“夷夏大防”的微言大义为士大夫所看重,近代“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天演论”为以和谐止争为美德惯例的中国知识分子所认同,就是为了呼唤自立、自信、自强,以维护生命、维系生存。作为中国文化源头符号,“鱼”所宣示的正是人的生存和生命。实实在在的“人活着”即人的物质性的生命、生存和生活,才是第一位的现实和根本。
(摘编自李泽厚《已卯五说补篇》)
1.下列对于“鱼”基本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鱼”象征着男女情爱,这与鱼产子极多,所以象征着繁殖和生存有着密切关系。
B.“鱼”与生存含义有关,而许多民族并没有将“鱼”包含的生存含义保存至今。
C.人赋予“鱼”特定的语义,使它成为保存和传达人的知识、经验和情感的语言。
D.“繁殖和生存”和“交往和语言”在“鱼”这个文化源头符号中是相连相通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为宣示人的生存与生命的中国文化源头符号“鱼”,从新石器时代起,就在中华
大地上绵延承续。
B.从“鱼”表示繁殖和生存的意义开始,人就通过客观社会性的文化符号显现自己的生命欲求和生存意志。
C.将“鱼”同音地等同于“余”的派生意义,催生了人们对物质生存、生活的富裕和快乐之“余”的追求。
D.马王堆帛画上托起整个宇宙的大肥鱼,体现出了生存、交往的含义,而且将这一含义跟巫术信仰和沟通神明结合起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鱼腹藏书”“鱼雁相通”表明,“鱼”代表着生存,也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知识经验的信息沟通和情深义真的感情传达。
B.过年过节的乡村宴席摆着大鱼却不许动筷,寓意为此“鱼”是不许打扰的,因为它代表神圣的欢欣和生命的祝福。
C.“鱼”所代表的生存意志和生活本身具有神圣价值的观念和感情,已积淀为中华儿女的能被强烈唤起的文化心理。
D.以和谐止争为美德惯例的中国知识分子认同“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天演论”,与“鱼”所宣示的生命和生存有关。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5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选自《陈情表》有删节)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改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②。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陈情表》,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③。”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
(选自《晋书•李密传》,有删节)
[注]①醮:改嫁。醮,结婚时以酒祭神的仪式。②游夏:指孔子的学生子游和子夏,用来指有才华的人。③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出自《左传•闵公元年》,大意是如果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的。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国家就得不到安宁。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舅夺母志                夺:改变
B.终鲜兄弟                鲜:少,这里指没有
C.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察:观察
D.周门人方之游夏          方:比拟,比方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复以洗马征至洛
B.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弗之劾也
C.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
D.诏征为太子洗马                          出为温令
6.下列各项中对原文中未加标点部分内容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B.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C.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D.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情表》开篇作者以简洁精练的语言写自己的孤苦,为“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作铺垫。
B.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为祖母端饭菜、端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用。
C.李密在祖母刘氏过世后,应征太子洗马,实现他在《陈情表》中所说的先尽孝后尽忠的诺言。
D.李密为官清廉,为人正直,很有才能,却始终没有得到皇上的赏识,因而未能回到京城任职。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B.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见于《管子•小匡》。汉以来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
C.“洗马”即在马前驰驱之意,为太子的侍从官。教太子政事,文理。
D.史传类作品当中经常有关于官职变动的词语,常见的“拜”、“除”都是任命官职的意思,而直接含有升迁之意的词语有“陟”、“升”,含有贬谪之意的有“擢”、“黜”。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王轨,太原祁人也,汉司徒允之后,世为州郡冠族。父光,少雄武,有将帅才略。频有战功,周文帝遇之甚厚。
轨性质直,起家事辅城公。及武帝即位,累迁内史下大夫,遂处腹心之任。军国之政,皆参预焉。从平并、邺,以功进位上大将军,进爵郯国公。
及陈将吴明彻入寇吕梁,徐州总管梁士彦频与战不利,乃退保州城。明彻遂堰清水以灌之,列船舰于城下,以图攻取。诏以轨为行军总管,率诸军赴救。轨潜于清水入淮口,多竖大木,以铁锁贯车轮,横截水流,以断其船路,欲密决其堰以毙之。唯有骑将萧摩诃以二十骑先走,得免。明彻及将士三万余人并器械辎重并就俘获。陈之锐卒,于是歼焉。进位柱国,仍拜徐州总管。轨性严重,善谋略,兼有吕梁之捷,威振敌境,陈人甚惮之。
宣帝之征吐谷浑也,武帝令轨与宇文孝伯并从,军中进趣,皆委轨等。时宫尹郑译、王端并得幸于宣帝。宣帝军中颇有失德,译等皆预焉。军还,轨等言之于武帝。武帝大怒,乃挞宣帝,除译等名,仍加捶楚,宣帝遂大衔之。及宣帝即位,追郑译等复为近侍。轨自知必及于祸,谓所亲曰:“吾昔在先朝,实申社稷至计。今日之事,断可知矣。此州控带淮南,邻接强寇,欲为身计,易同反掌。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
大象元年,帝使内史杜虔信就徐州杀轨。御正中大夫颜之仪切谏,帝不纳,遂诛之。轨立朝忠恕,兼有大功,忽以无罪被戮,天下知与不知皆伤惜。
(选自《北史•列传第五十》,有删改)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
B.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
C.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
D.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族指的是当地最有势力,人口最多的家族。
B.大夫是古代官职名称,各朝代大夫的职能和级别多有不同。
C.辎重是指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
D.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也指国家。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轨的父亲王光年少就英雄威武,有将帅的才干谋略,多次立有战功,周文帝对他很好。
B.王轨善于谋略,在吕梁之战时,他暗施妙计,横截河流,断绝陈朝军船的退路,最终全歼敌军,大获全胜。
C.出征吐谷浑时,武帝把军队的进止攻取都交给了王轨等人,而出于国家社稷的考虑,王轨回来后还向武帝奏报了宣帝在军中失德的事情。
D.宣帝出于个人仇怨而执意杀害王轨,即使御正中大夫颜之仪恳切进谏劝阻也没有用处,天下人都替王轨悲伤惋惜。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轨性严重,善谋略,兼有吕梁之捷,威振敌境,陈人甚惮之。 
                                                                                    
(2)武帝大怒,乃挞宣帝,除译等名,仍加捶楚,宣帝遂大衔之。 
                                                                                   
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11分)。
渔家傲•东昌道中[注]
张渊懿
野草凄凄经雨碧,远山一抹晴云积。午睡觉来愁似织。孤帆直,游丝绕梦飞无力。
古渡人家烟水隔,乡心缭乱垂杨陌。鸿雁自南人自北。风萧瑟,荻花满地秋江白。
[注]作者乘船北上,在东昌道中写下的纪行之作。
13.简要赏析“午睡觉来愁似织”中“织”字的妙处。
                                                                                    
14.作者在下阕是如何表达乡愁的?请简要分析。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11分)。
酒楼秋望
华  岳①
西风吹客上阑干,万里无云宇宙宽。秋水碧连天一片,暮霞红映日三竿。
花摇舞帽枝尤软,酒入诗肠句不寒。古往今来恨多少,一时收拾付杯盘。
[注]①华岳,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15.本诗颔联写景精妙,请简要分析。
                                                                                    
16.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抒情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六、语言表达题(18分)
17.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2015年亚洲杯预选赛,国足与伊拉克、沙特、印尼同组,球迷们又开始担心了,国足可能又_________,再次惨遭淘汰。
②作为中国新兴互联网业态的代表,________的阿里巴巴正式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并受到热捧,成了中国企业的领跑者。
③在第12届意大利伊斯其亚国际电影节上,唯一一部入围的华语电影《从哪来,到哪去》________,斩获最佳摄影奖。
A.不孚众望  深孚众望  不负众望 B.不负众望  不孚众望  深孚众望
C.深孚众望  不负众望  不孚众望 D.不负众望  深孚众望  不孚众望
1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A股尚未完成由熊转牛,最近的涨势只是熊市反弹的表现,今年A股涨至3000点的可能性极小,这种期望无异于              。
②在现行高考、中考制度没有根本性改变的前提下,任何给学生减负的举措都只能是     ,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③通过加宽道路、限号出行等方式解决城市的拥堵固然有效,但是毕竞只是权宜之计,与其              ,不如来个釜底抽薪。
A.隔靴搔痒   画饼充饥    扬汤止沸         B.扬汤止沸    画饼充饥   隔靴搔痒
C.画饼充饥    隔靴搔痒   扬汤止沸         D.隔靴搔痒    扬汤止沸    画饼充饥
19.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重庆三峡博物馆三峡古人类研究所经过两年多的考古研究,一些文物证明至少在百万年前,重庆主城区就已经有了远古人类的活动。
B.临近国庆,各种商品的打折促销战也渐渐“白热化”了。行走在商场,减价的标牌随处可见,三折、四折甚至五折,非常诱人。
C.理财的最高阶段就是投资,在这个阶段可以感受到资本市场的魅力以及交易的乐趣,但要严格遵守交易的规则和谨慎、乐观、谦虚的态度。
D.对于“习大大”的左手礼,热心网友自发解释,甚至引经据典,用《道德经》佐证左手礼大有讲究。后来,《人民日报》的微博解释,这只是习近平在向三军将士招手致意。
2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虚拟的网络所以有无尽吸引力,就在于一个主要原因是它能隐藏人的身份,使人生活在一个虚幻迷离的世界里。
B.近年来先后实施的全面免除农业税、免收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充分说明了中央政府对农民问题的高度关注。
C.杨丽萍用她那优美娴熟的舞姿、流盼生辉的眼神,塑造了美丽而活泼的金孔雀形象,成为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象。
D.据《中国日报》报道,我国居民储蓄的43%用于子女的教育,这已经大大超过了用于养老或购买住房的储蓄比例。
21.给下面一段文字的结尾选择一个恰当的句子(   )
其实,寂寞给人的不仅是真实,而且也是一种锤炼,一种感情与思想的升华。有时,寂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取得非凡成就的人, ________ 。
A.往往都是最有才能的人,又都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B.往往是固然最有才能,但首先最能耐得住寂寞的人
C.往往倒不是最有才能的人,而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D.往往是那些首先具有才能,其次还耐得住寂寞的人
22.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意吻合,衔接最好的一句是(   )
对于爱好文科的考生,加强文科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还要不要他们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呢?________
A.从长远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很不恰当的。
B.如果我们缺乏战略眼光,就可能做出错误的回答。
C.为了使学生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D.只要认真想一想中等教育培养的目标,我们就会说:不可以。
七、默写题(7分)
1.《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语句是               ,               。
2.《岳阳楼记》中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语句(或:表明作者以天下 为已任的语句)是:                   ,                  。
3. 《出师表》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一句是:                       。
4.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可用《出师表》中哪两句来形容:                        ,                     。
八、作文题(60分)
2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树没有房子没有腿
那时,正处在人生挫折期的他,请教一位长者,如何去战胜人生的苦难?
长者说,看看旷野中的树吧,看懂了它们,就知道如何去战胜人生的苦难了。
他看着旷野中的树,可并不能看明白什么。
长者说,在烈日下,在冰雪中,树有房子为它们遮日御寒吗?在风暴中,在雷雨中,树可以拔腿就逃吗?不能,树没有房子,没有腿,它们无法回避,无法逃离,它们只有独自承受,独自与苦难抗争,正是这种对苦难的承受和抗争,使它们变得更加坚忍和强大。也许,这就是树能活上千年而人难以活过百岁的原因吧。
当他再去看那些旷野中的树,看着那些没有房子没有腿的树时,似乎明白了许多。
对以上材料,你有何体验或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教师卷
1.B
试题分析:偷换概念,原文中“中华文化则将它从远古延续不断地保存到今天”中的“它”是指“与生存含义有关的‘鱼’的符号”。
2.C
试题分析:C“催生了”属无中生有,“„„追求”是“派生意义”的体现而非“派生意义”带来的结果。
3.A
试题分析:A“鱼腹藏书”“鱼雁相通”只与“鱼”的第二个含义“交往和语言”有关。
4.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字意。可采取代入原文法、位置推断法、语境推断法、词性推断法等。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可知选项C察:考察。这里是推举的意思。
5.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虚词的用法主要和几个方面有关系:在句中的位置、前后词的词性、固定句式。A以:因为/凭借……的身份。B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他”。C则:表转折/表顺承。D为:动词,担任。故D项正确。
6.A
试题分析:文言断句有其规律可循。一是句末语气词,比如“也、耶、乎……”;二是句首发语词,比如“若夫、至若、盖、唯……”;三是名词或代词,一般在句中做主语或宾语;四是排偶的句式;五是顶真的修辞。诵读所断之句,然后先易后难。本题主要依据虚词断句,断后要通读,一检查意思是否讲得通;二是检查内容是否合理。
7.D
这是一道内容归纳概括题。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较:D项李密不能回京为官是因为朝中无人作后盾。
8. D
 D项中“擢”是升迁。类似知识平时学习要注意积累。
9.C
试题分析:抓住句子中“但”“况”“每”“岂”“便”“冀”等关键词,结合前后文义分析。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文句内容有大体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与上下文的联系。
10.A
试题分析:说冠族是当地最有势力,人口最多的豪门世族。这是不当的,冠族指的是当地显贵的豪门世族,有一定的名望和影响。解答这类题目,只要能将教材上所涉及到的文学及文化常识记牢,了解作品内容,那就能正确解答出题目。
11.B
试题分析:“全歼敌军”错误,原文是“唯有骑将萧摩诃以二十骑先走,得免”。 这是一道内容归纳概括题。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较。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轨性严重,善谋略,兼有吕梁之捷,威振敌境,陈人甚惮之。 
(1)王轨性情严肃庄重,擅长计谋,加上吕梁大捷,他的威望震慑敌境,陈朝人都很害怕他。(“严重”、“善”、“振”、“惮”各1分,句意1分。)
(2)武帝大怒,乃挞宣帝,除译等名,仍加捶楚,宣帝遂大衔之。 
(2)武帝大为恼怒,于是鞭打宣帝,免去郑译等人的官职,并加以痛打,宣帝于是非常怨恨王轨。(“挞”、“捶楚”、“遂”、“衔”各1分,句意1分。)
试题分析:(1)关键词:“严重”,严肃庄重;“善”,擅长;“振”,震慑;“惮”害怕。(2)关键词:“挞”,鞭打;“捶楚”,痛打;“遂”,于是;“衔”,怨恨。
13.简要赏析“午睡觉来愁似织”中“织”字的妙处(5分)。
 “织”字化虚为实,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写得可见可感,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愁绪的繁密、杂乱与绵长。
试题分析:“织”,动词,编织,或织成网、或织成布,形象可感;“愁似织”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化无形为有形,写出了愁的繁密、绵长。炼字型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14.作者在下阕是如何表达乡愁的?请简要分析(6分)。
①通过“乡心缭乱”直抒胸臆,写思乡心绪之烦乱;②通过南归的鸿雁反衬离家之悲愁;③以景结情,通过秋风萧瑟、荻花遍开的苍凉景象,抒发了无穷无尽的凄凉乡思。
试题分析:“乡心缭乱”是直抒胸臆;“鸿雁”南归,以物衬人;“荻花满地”,景中含情。诗歌情感的表达有直接表达和间接表达两种方式,或用表示情感的词语直抒胸臆,或用特定的意象传递情感。答题时,需要先明确手法,再结合诗句,分析情感。
15.本诗颔联写景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     ①俯视、仰视相结合(或空间层次由低到高)。诗人先写秋水碧波荡漾,再写映日红霞,由低到高,层次分明。(2分)②色彩鲜明艳丽。以“碧”“红”二字分别描绘秋水、云霞之色,使画面色彩鲜明艳丽,富有美感。(2分)③以乐景写哀情,表达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情。(1分)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写景特色的题目,从诗歌中高低和颜色等着手分析,还有注意在抒情上的特色“乐景衬哀情”的手法。
16.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抒情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①尾联充分表达了诗人报国无路(或山河破碎、收复无望)的无奈与忧愤之情。(2分)②前半句直抒胸臆,将个人感情融入古往今来的历史之中,拓宽了情感的深度和广度。(2分)③后半句运用反语的手法,写诗人表面上姑且将心中的忧愤之情交付给菜盘和酒杯,实则是愤激之语,感情更加激越。(2分)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诗歌情感和抒情方式的题目,诗歌的情感注意抓住诗歌中“恨”来分析,应该是报国无路(或山河破碎、收复无望)的无奈与忧愤之情,抒情方式主要的分析抓住前半句的直抒胸臆和后半句的反语。
六、语言表达题(18分)
17.【答案】A
试题分析:“不孚众望”:孚,信服、使信任。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不负众望”:是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深孚众望”:在群众中享有威望,使大家信服。选词填空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和语境的把握能力。使用什么词一定要结合语境、对象、身份、场合等等。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8.【答案】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隔靴搔痒”,指隔着靴子挠痒痒。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和要点,不中肯,不贴切。或比喻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徒劳无功。“扬汤止沸”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比喻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天津市静海县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卷』  下一个『湖北省宜昌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