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18级语文月考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高2018级语文月考试题(高一必修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高2018级语问半期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根据课本及所学知识,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于嗟鸠兮 B.士之耽兮,犹可说也C.乌鹊南飞 D.犭严狁孔棘2、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氓》是一首叙事诗,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的手法,按照“恋爱—婚变—决绝”的
试题预览
高2018级语问半期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根据课本及所学知识,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于嗟鸠兮 B.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C.乌鹊南飞 D.犭严狁孔棘
2、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氓》是一首叙事诗,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的手法,按照“恋爱—婚变—决绝”的线索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古代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由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B.《采薇》通过一个戍卒归途中的自述和回顾,描写了当时征夫的困苦生活。
C.《涉江采芙蓉》通过描写采芙蓉送给自己的心爱之人,抒发自己内心的痛苦与惆怅,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D.《短歌行》是一首有消极情绪的诗,表达了作者“及时行乐”的人生感慨。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有“诗三百”之称。
B.《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向。《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
C.《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作者不明,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编辑的《昭明文选》。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D.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人,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又自称“五柳先生”。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阅读文言选段,完成4-8小题(19分)
(1)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2)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①。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②云通灌县,或所云“江③从灌口来”是也。
(3)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过此则武侯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碑皆不堪读。
(4)钟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④险奥,各不相袭。严公⑤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于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⑥。
(5)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顷之霁。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磬折喧溢,迫暮趣归。是日清晨,偶然独往。楚人钟惺记。
[注释]  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水光树色清幽美丽,使人感到神清气爽。 ②[舁夫]抬轿子的人。 ③[江]指锦江。锦江是岷江的支流。岷江从灌县东南流经成都附近,纳锦江。故上文说“通灌县”。④[东屯]夔州(今四川奉节)东瀼溪。⑤ [严公]指严武。⑥[司城贞子]春秋时陈国的大夫,死后尊为司城贞子。
4、下列加点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3分)
A.溪蔽不时见   (被)遮住 B.碑皆不堪读   能够   
C.溪周之           周围 D.迫暮趣归     临近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
B.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
C.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
D.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工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B.少陵即唐代大诗人杜甫。
C.武侯即诸葛亮。三国蜀相诸葛亮死后谥为“忠武侯” ,后世称之为“武侯” 。
D.别驾是明代州府副长官通判的别称。署,代理官职。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景物描写善抓形态,历历如画,写景抒情融洽自然。
B.文章开门见山,比喻描写,移步换景,给人目不暇接之感。
C.文章第(2)和第(3)段为文章记游的主体,文字清幽之妙,结构详略得当。
D.文章结尾,作者嘲讽了那些假冒斯文的达官贵人附庸文雅、热衷应酬的丑态。
8、把前面文言文中划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
   答:                  ▲                 

(2)出城欲雨,顷之霁。
  答: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采  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犭严狁之故。不遑启居,犭严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犭严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9、诗歌前三章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这种手法有什么特点?结合本诗分析运用这种手法的作用。(5分)

 答:            ▲                                                                                                                                                                                                

1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怎样表现情感的?(6分)

答:                  ▲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
(1)《诗经·氓》中,女主人公自述在夫家非常辛苦,早起晚睡天天如此的两句是
              ▲                    ,                  ▲               。
(2)《短歌行》中运用周公典故的句子是               ▲                 ,                ▲            。
(3)《归园田居》用远景镜头描绘出村庄的平静、朦胧和安详特点的诗句是
              ▲                   ,                ▲                 。
(4)杜甫的《望岳》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                 ,                 ▲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记先生
许多年前,我读了一本诗集——《雪朝》,它是六位作者的合集,其中一位是朱自清。封面是黄色的,里面的诗有一个共同趋势:散文化、朴实,好像有很重的人道主义的色彩。那本诗集现在已经很不容易得到了,并且里边的诗我一首也不记得,但根据我模糊的印象,我可以说,假如《雪朝》里的诗能够在当时成为一种风气,发展下去,中国新诗也许会省却许多迂途。只可惜中国的新诗并没有那样发展下去,中间走了许多不必要的歧途,而《雪朝》中的六位作者也在中途有的抛掉了诗,有的改变了作风。其中真能把那种朴质的精神保持下来,不但应用在诗上,而且应用在散文以及做人的态度上的,据我所知,怕只有朱自清先生吧。
我最初遇见朱先生是在一九三二年的夏天,那时我住在柏林西郊,他在清华任教休假到伦敦住了一年,归途路过柏林。我请他到我住的地方谈过一次,过了几天又陪他到波茨坦的无忧宫去游玩过。他很少说话,只注意听旁人谈讲;他游无忧宫时,因为语言文字隔阂,不住地问这个问那个,那诚挚求真的目光使回答者不好意思说一句强不知以为知的话。此后他就到意大利从威尼斯登船回国了,三年后,我也回国了,和他却很少见面,见了面也没有得到过充足的时间长谈。至于常常见面,能谈些文学上的问题时,则是共同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书的那几年。
他谈话时,仍然和我在柏林时所得到的印象一样。他倾心听取旁人的意见,旁人的意见只要有一分可取,他便点头称是。他这样虚心,使谈话者不敢说不负责任的话。他对我的确发生过这样的作用。我不知道别人在他面前是否也有过同样的感觉,但愿他的诚挚和虚心——这最显示在他那两只大眼睛上——曾经启迪过不少的人,应该怎样向人谈话!
由虚心产生出来的是公平,没有偏见。党同伐异,跟自己意见相同的就结为朋党,跟自己意见不同的就加以攻击。刻薄寡恩,在朱先生写的文字里是读不到的。他不是没有自己的意见,但他对于每个文艺工作者都给予了所应得的地位,不轻易抹杀任何一个的努力。去年五四,北大举行文艺晚会,我和他都被约去讲演,我在讲演时攻击到战前所谓象征派的诗,夜半回来,他在路上向我说:“你说得对!只是有些过分。”今年七月四日,我到清华去看他——这是我最后一次见他——他已十分憔悴,谈起一个过于主观的批评家,他尽管不以他为然,却还是说:“他读了不少的书。”
一个没有偏见的.过于宽容的人,容易给人以乡愿的印象,但是我们从朱先生的身上看不出一点乡愿的气味。一切在他的心中自有分寸,他对于恶势力绝不宽容。尤其是近两年来,也就是回到北平以来,他的文字与行动无时不在支持新文艺以及新中国向着光明方面的发展。他有愤激,有热烈的渴望,不过这都蒙在他那平静的面貌与朴质的生活形式下边,使一个生疏的人不能立即发现。他最近出版的两部论文集《论雅俗共赏》和《标准与尺度》是他最坦白的说明。他一步步地转变,所以步步都脚踏实地;他认为应该怎样,便怎样。我们应该怎样呢?每个心地清明的中国人都会知道得清楚。
不幸他在中途死去。中国的新文艺失却一个公正的扶持人,朋友中失却一个公正的畏友,将来的新中国失却一个脚踏实地的文艺工作者。
现在我如果能够得到《雪朝》那本诗集,再把他历年的著作排列在一起,我会看见他在这一世纪的四分之一的时间内走着一条忠实朴素的道路。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文中的“迂途”指的是诗歌发展走的不必要的歧路,“乡愿”指对家乡有深厚情感的人,“畏友”指能严正指出自己错误的朋友。
B.本文写朱自清先生,却从诗集《雪朝》写起,因为朱自清先生是《雪朝》的作者之一,通过《雪朝》很自然地引起对朱自清先生的回忆,也是为了表现朱自清先生质朴的品质。
C.这篇文章以与朱先生交往的时间为线索,运用了叙议结合的方式,突出了朱自清先生“忠实朴素”的特点。
D.文中划线的句子是朱自清先生对作者的委婉批评。这体现了朱自清先生对朋友的宽容——即使朋友说错了,也要先肯定。
E.文章第五段结尾说“我们应该怎样呢?每个心地清明的中国人都会知道得清楚”,“知道”的内容应该是支持新文艺以及新中国向着光明方面发展。
(2)文章写到倒数第二段似乎就可以收束全文,却还写了最后一段,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6分)
答:                  ▲                                                                            
(3)请结合全文概括朱先生的优秀品质。(6分)
答:                  ▲                                                                            
(4)朱先生是个对人过于宽容的人,曾经就肯定一个过于主观的批评家“读了不少书”,但文中又说他“绝不宽容”,这是不是自相矛盾?请结合文本分析。(8分)
答:                  ▲                                                                            


第Ⅱ卷  表达题
1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混沌(tùn)        落(luò)蕊         涸(hé)辙         将(qiāng)子无怒
B.煤屑(xiè)        蜷(quán)缩      纤细(xiān)       乳臭(chòu)未干
C.敛裾(jū)          独处(chù)        孔隙(xì)           如法炮(páo)制
D.颤(zhàn)栗     造诣(yì)           大概(gài)         大笔如椽(chuán)
1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                的晚秋景象总是引起人们伤感的情怀。
②作为“主旋律”影片,它的精彩程度和感染力大大超出预料,令我对刚刚结束的那一场光影滋生了                与不舍。
③女性要牢记这两条健康法则,保持午睡半小时,晚上11点前入睡,以天然健康的方式入眠,相信即使不做                ,也会天天光彩照人。
A.萧索    留恋   妆饰 B.萧条    流连   装饰
C.萧索    流连   妆饰 D.萧条    留恋    装饰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17岁的巴基斯坦女学生马拉拉反抗针对儿童和年轻人的压迫,捍卫了儿童受教育的权利,获得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并成为该项奖最年轻的得主。
B.热爱并传播国学,是国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是关乎文化的振兴、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富强。
C.围绕先行先试、稳妥推进的原则,上海、浙江将于今年率先开展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D.多数学校军训的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形成团队合作意识,但现实中的军训已经被各种因素推上了一个充斥着形式主义的花拳绣腿般的“秀场”。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嵩阳书院历史悠久,                       ,                        ,                         ,                    ,
                        ,                        ,特别是各处悬挂的历代楹联,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
①院落格局中轴对称、层次递进
②给人一种庄严、幽远的厚重感
③它集教学、藏书、祭祀于一体
④主体建筑头门、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集中于中轴线上
⑤门堂、斋、轩、楼,每一处建筑都很古朴
⑥讲堂布置在中轴线的中央、斋舍、专祠等排列于两旁
A.②③④⑥⑤① B.③①④⑥⑤②
C.②⑥④①⑤③ D.③②⑥④①⑤
17、《荷塘月色》写得情文并茂,体现了朱自清先生高超的写作艺术,于是某班准备举行“朱自清散文朗诵会”,请你为本次朗诵会设计一段开幕词。(不超过40字)(6分)
答:                  ▲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朋友们,岁月如诗,人生如歌,年轻的你,留下成长中的一个个精彩镜头:生活中的一次次磨练,学习中的一次次探索,辩论赛上的一次次交锋,绿茵场上的一次次拼搏,与师长、同学的一次次心灵碰撞……于是,意志坚强了,知识增多了,能力提高了,青春精彩了……而那美丽的一幕幕就构成了你成长中的一块块绿地。
请选择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精彩镜头,以“我成长中的一块绿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中心明确,感情真挚,文体规范。2.选材真实、典型、新颖、生动。3.综合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用规范汉字书写。




语文月考参考答案
1. C. 2. D. 3. B.《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 4. C周,动词,环绕   5.B.  6. A. 兵部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工部为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 7. B. 
8. (1)在艰难潦倒中流离奔波,却仍能选择胜地处身;胸襟安闲从容,可以应付世事。
     (2)出城时像是要下雨,不一会儿便天晴了。
9.重章叠句的特点: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2分)。作用:通过重章叠句,强调主题、加深情感:表现时间的流逝,“我”焦虑、痛苦的心情逐渐加重。(2分)并形成回环往复的音乐美。(1分)
10.今昔对比,借景抒情。离家时,“杨柳依依”,归来时,“雨雪霏霏”,表达了回乡途中的无限悲伤,暗示了时光流逝,青春不再。(2分);运用叠字,强化气氛。用“依依”营造离家时依依不舍的伤感气氛,用“霏霏”营造回家时的苍凉气氛。(2分)反衬的手法,当初离家出征的时候,却用杨柳春风这样明媚的春光来反衬,如今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是高兴的,却用大雪这样的严寒景象来反衬,让哀乐倍增一层,表现了内心情感的复杂。(2分)
 11. (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2)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1)AD(A项,“乡愿”指的是外貌忠诚谨慎,实际上欺世盗名的人。“畏友”指的是自己所敬畏的朋友。D文中划线句子主要是为了表现朱自清对待他人公平、没有偏见,对于每个文艺工作者都给予了所应得的地位,不轻易抹杀任何一个的努力。)
(2)最后一段与第一段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3分)用《雪朝》收束全文,高度概括朱自清先生的质朴精神和对中国新文学的贡献。(3分)
(3)①与人谈话保持诚挚和虚心的态度;②对待他人公平、没有偏见;③对恶势力决不妥协宽容;④做事情坚持原则(或公开)、脚踏实地。(每答对一点并结合文章分析得2分,满分6分。)
(4)(8分)不矛盾,朱自清先生的宽容,指的是他身上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对每个文艺工作者的肯定,这也是他对新文艺支持的一种表现;“绝不宽容”是指向恶势力的,他的文字与行动无时不在支持新文艺以及新中国向着光明方面的发展
13.D 沌dùn臭xiù   处chǔ14. A.  15.A   (B.成分残缺,可在“富强”后加上“的大问题”C.搭配不当,可将“围绕”改为“本着” D.句式杂糅,可删去“的目的”或“为了”)16. B17.略




 参考译文:
出成都城南门,左边是万里桥。向西折行的细而美、长而弯,所见像套连的圈、像开口的玉环、像带子、像圆规、像弯钩,水色像明镜、像灵玉、像浓绿色的瓜,深幽幽的呈现一派青碧色、在城下回旋着的,都是浣花溪水流聚的地方。然而一定要到草堂一带;然后才有“浣花溪”这一专门名称,这是因为杜甫的浣花故居在那儿的缘故。
行走三、四里就到了青羊宫。溪流—会儿远,一会儿近。青竹翠柏郁郁葱葱,显得对岸浓荫森森,一直延伸到溪的尽头,远远望去像一片荠菜。水光树色,清幽而绚丽,使人表里澄彻,神清气爽。从青羊宫以西,从三处地方溪流汇合在一起,上面建有桥,彼此相隔都不到半里路。轿夫说通向灌县,或者这就是所谓“江从灌口来”的说法吧。
溪东面住有人家,这时溪身便被屋舍遮住,不能常常看见;稍有空缺,溪水重又展现在眼前。像这样的情形有好几处。溪岸人家用树枝、竹条编扎成门户和篱墙,很是整齐。走到桥尽头,路旁边立着一座亭子,题写着“缘江路”几个字。过了这里就到了武候祠。祠前有一座木板桥跨过溪身,桥上有临水的栏杆覆围着,到此才看见题着“浣花溪”字样的匾额。过桥,是一片小小的陆地,像梭子那样横斜着插在水中,溪水四面环绕着它,没有桥便无法通行。小洲上面建造了一座亭子,题字为“百花潭水”。从这座亭子折回原路,走过桥经过梵安寺,这才到了杜工部祠。杜甫的像画得十分清朗古朴,不见得一定强求维妙维肖,但想来杜甫应当是这个模样。还有一块刻在碑石上的肖像,附着杜甫的传记,是通判何仁仲在代理华阳县令时所制作的。碑文都没法读了。
钟子说:杜甫的两处居所,在成都浣花溪的,环境幽远,在夔州东屯的,地方险僻,两者互不相同。假如严武不死,杜甫就可以在浣花溪畔安然度过晚年,患难时是太需要朋友了!然而是天意要派定这位老诗人添加出夔州的一段非凡表现罢了:在艰难潦倒中流离奔波,却仍能选择胜地处身;胸襟安闲从容,可以应付世事,这同孔子当年客居在司城贞子家里避难时的情形是一样的啊。
其时为万历三十九年十月十七日。出城时像是要下雨,不一会儿便天晴了。朝廷使臣出来游玩的,大多由按察使或州县长官邀请参加饮宴,官场中人稠杂而浑浊,像石磬那般弯曲着身子打躬作揖,喧闹声充满四方,将近黄昏时分连忙回家。这天清晨,我偶然独自前往。楚人钟惺作。 (218.200.198.212)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期中试卷


上一个『BDZ-1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下一个『河北省定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