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中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浙江温州中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高一上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温州中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10分一、基础与运用(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炽热(zhì)   嗔怒(chēn)   毛骨悚然(sǒng)   舞榭歌台(xiè) B.惬意(qiè)   坍圮
试题预览
温州中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时间:120分钟      总分:110分
一、基础与运用(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炽热(zhì)    嗔怒(chēn)      毛骨悚然(sǒng)       舞榭歌台(xiè) 
B.惬意(qiè)      坍圮(tān)     荒僻(pì)        猝然去世(cù)
C.剽窃(piáo)     迤逦(yǐ)       鼎铛玉石(chēng)      锱铢必较(zī) 
D.剥蚀(shí)    熨帖(yùn)     亘古不变(gèn)      鸟儿归巢(cháo)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我自己对这一点的认识,是从我看见一只狼死去的那一天开始的。当时我们正在一个高高的峭壁上吃午饭。峭壁下面,一条湍急的河蜿蜒流过。
B.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蜇居异境。
C.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祥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浊的路。
D.黄昏时,她们看到墙上那片孤零零的藤叶仍旧依附在茎上。随着夜晚同来的是北风的怒号,雨点不住地打在窗上,从荷兰式的屋檐上倾泄下来。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老贝尔曼的充血的眼睛老是迎风流泪。他对这种白痴般的想法大不以为意,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
B.他被迫流浪,在凄风苦雨中飘泊了四年,直到解放才回到家乡。
C.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公务人员在民众中的形象。
D.他为人冷漠,又不善言辞,所以周围与之交好的人不多,林林总总也就那么几个。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我校开设的选修课获得学生的一致好评,今年兄弟学校前来我校学习逾5000人次以上。
B.俄国作家巴别尔的战地文学作品,着力表现战争的残酷以及特殊环境下人的真实心理,具有强烈的人性光辉。
C. 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D.为了表现这种血肉相连的内部感受,舒婷采用了意象叠加和强化,使不可感的主体的情感,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的东西,激活了读者的想象。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个比喻      三层意思,需要深入挖掘,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妙处。
②近年来,内地作家      沿海地区,写出了不少关于市场经济题材的好作品。
③无权无职的平民百姓,虽然人微言轻,但他们送给为官者的外号,褒贬清楚,受憎分明,很能      民意。
④这又让我们见识到怀疑的残酷。它只需要一点借口,就可能将一个      的生命顷刻间置于死地。
A.包涵 作客 阐明 灵活                         B.包含 做客 阐明 鲜活
C.包含 作客 说明 鲜活                         D.包涵 做客 说明 灵活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北宋词人,字子瞻。辛弃疾,南宋词人,字易安。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或相同或相近或相反等联系。
B.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家是指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其中欧·亨利的作品构思新颖,结局常常出人意外,具有“含泪的微笑”的创作风格。
C.赋,文体名,是兼具诗歌与散文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赋用作文体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
D.史铁生,现代作家,1983年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等。
7.对下列课文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贝尔曼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金子般的爱心,虽然穷困潦倒,却仍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作者借此歌颂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
B.“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个典故原指古希腊斯巴达人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的事迹,在这里暗示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的可悲现实。
C.《江南的冬景》中的微雨寒村冬霖景象实在美得富有诗情画意。“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意思是人到此境界,当可与自然合一,尘世的碌碌俗务,名利之心,纷争之意,更难立足于此,使人旷达洒脱,不计荣辱得失。
D.《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借古抒怀,表达了个人壮志难酬的感慨。苏词最后以旷达心态看待历史和人生;辛词结尾既是以廉颇自比,表达了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的愤懑心情,也体现了为当今再也找不到像廉颇这样的大将而痛惜的心情。
8.下列各项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A.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B.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C.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D.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且燕赵处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B.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D.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10.下列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盘盘焉,囷囷焉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B.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C.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
D.多于九土之城郭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二、阅读与鉴赏(42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2题(6分)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去,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现在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我想我一定使母亲作过了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惟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节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
11.结合选文,说说文末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3分)
                                                                               
12.选文运用多种方法刻画母亲形象,请写出其中一种并结合原文简析其作用。(3分)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5题。(13分)
通往田野的小巷
刘亮程
    ①顺着一条巷子往前走,经过铁匠铺、馕坑、烧土陶的作坊,不知不觉地,便进入一片果园或苞谷地。八九月份,白色、红色的桑椹斑斑点点熟落在地。鸟在头顶的枝叶间鸣叫,巷子里的人家静悄悄的。很久,听见一辆毛驴车的声音,驴蹄滴达滴达地点踏过来,毛驴小小的,黑色,白眼圈,宽长的车排上铺着红毡子,上搭红布凉棚。赶车的多为小孩和老人,坐车的,多是些丰满漂亮的女人,服饰艳丽,爱用浓郁香水,一路过去,留香数里,把鸟的头都熏晕了。如果不是赶集日,老城的热闹仅在龟兹古渡两旁,饭馆、商店、清真寺、手工作坊,以及桥上桥下的各种民间交易。这一块是库车老城跳动不息的古老心脏,它的头颅如清真大寺般昼夜高昂,它的手臂时时背在身后,它的双腿埋在千年尘土里,不再迈动半步。
    ②库车城外的田野更像田野,田地间野草果树杂生。不像其他地方的田野,是纯粹的庄稼世界。
    ③在城郊乌恰乡的麦田里,芦苇和种类繁多的野草,长得跟麦子一样旺势。高大的桑树杏树耸在麦田中间。白杨树挨挨挤挤围拢四周,简直像一个植物乐园。桑树、杏树虽高大繁茂,却不欺麦子。它的根直扎下去,不与麦子争夺地表层的养分。在它的庞大树冠下,麦子一片油绿。
    ④有人说,南疆的维吾尔农民懒惰,地里长满了草。我倒觉得,这跟懒没关系,而是一种生存态度。在许多地方,人们已经过于勤快,把大地改变得不像样子,只适合人自己居住。他们忙忙碌碌,从来不会为一只飞过头顶的鸟想一想,它会在哪儿落脚?它的食物和水在哪里?还有那些对他们没有用处的野草,全铲除干净,虫子消灭光。在那里,除了人吃的粮食,土地再没有生长万物的权利。
     ⑤人只有缓慢下来,才会很从容地想想人之外的其他事情。人已经远远地走到其他生命前面了,完全没理由再急死忙慌地奔跑了。停下来,至少,放慢些脚步。
    ⑥库车农民的生活就像他们的民歌一样缓慢悠长。那些毛驴,一步三个蹄印地走在千年乡道上,驴车上的人悠悠然然,再长的路,再要紧的事也是这种走法。不管太阳什么时候出来,又什么时候落山。田地里的杂草,就在他们的缓慢与悠然间,生长出来,长到跟麦子一样高,一样结饱籽粒。
    ⑦在这片田野里,一棵草可以放放心心地长到老而不必担心被人铲除。一棵树也无须担忧自己长错位置,只要长出来,就会生长下去。人的粮食和毛驴爱吃的杂草长在同一块地里。鸟在树枝上做窠,在树下的麦田捉虫子吃,有时也啄食半黄的麦粒,人睁一眼闭一眼。库车的麦田里没有麦草人,鸟连真人都不怕,敢落到人帽上,敢把窝筑在一伸手就够到的矮树枝上。
    ⑧一年四季,田野的气息从那些弯曲的小巷吹进老城。杏花开败了,麦穗扬花;桑子熟落时,葡萄下架。靠农业养活,以手工谋生的库车老城,它的每一条巷子都通往果园和麦地。沿着它的每一条土路都走回到过去。毛驴车,这种古老可爱的交通工具,悠悠晃晃,载着人们,在这块绿洲上,一千年一千年地,原地打转,永远都跑不快,跑不了多远,也永远不要跑多快多远。
    ⑨不远的绿洲之外,是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漠。
13.文章开头描写库车老城有何作用?(5分)
14.理解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4分)
(1)人只有缓慢下来,才会很从容地想想人之外的其他事情。(2分)
 (2)在这片田野里,一棵草可以放放心心地长到老而不必担心被人铲除。一棵树也无须担忧自己错位置,只要长出来,就会生长下去。(2分)
15.全文体现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8分,选择题每题2分)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①改之乎?不然,迨②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李生论善学者》)
【注释】①盍:hé,何不。   ②迨:dài,等到。
1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或谓君不善学,信乎       真的
B. 吾悉能志之               记住
C. 李生故寻王生             特地
D. 莫逾自厌                 厌烦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或谓君不善学            或未易量
B. 是不亦善学乎            是又在六国下矣
C. 请铭之坐右              杳不知其所之也
D.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        后秦击赵者再
18.下列有关原文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生是一个好学的人,从不遗漏老师讲的内容,他认为“悉能志之”就是善学的表现。
B.朋友李生引用孔子的话给王生讲道理,强调思考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C.李生一而再地直言劝说王生,终于使王生醒悟,下定决心铭记李生的良言,并且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方法。
D.真正善学的人讲究学习方法,注重思考,能不耻下问,择善而从。
19.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李 生 说 之 曰 孔 子 云 学 而 不 思 则 罔 盖 学 贵 善 思 君 但 志 之 而 不 思 之 终 必 无所 成 何 谓 之善 学 也?
2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3分)
(2)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3分)
(3)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3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21——22题。(5分)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 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21.“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
22.下片“尘随马去,月逐舟行”一直为后人所称道,请从手法角度进行赏析。(3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
2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_   _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____       。(苏洵《六国论》)
(3)廊腰缦回,___________;各抱地势,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4)____________,谈笑间、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四、作文(4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只海蚌对它身旁的同伴说:“我身子里有一颗东西,很痛,它又重又圆,我真苦恼。”它的同伴高傲得意地回答道:“赞美天空,赞美大海,我身子里没有痛苦。我里里外外完整无缺,安然无恙。”
    这时,正好一只螃蟹走过,他听到了两只海蚌的对话,便对那只里里外外完整无缺的说道:“是的,你的确完整无缺,安然无恙,但你要知道,让你同伴忍受痛苦的是一颗无与伦比的美丽的珍珠。” 
    我们知道:人类的丰收成果、辉煌业绩、伟大事业,往住要历经磨难走过痛苦的征程才能取得。你有过痛苦的经历吗?对痛苦有何认识?
请根据材料含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标题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所写内容必须在材料范围之内,不得抄袭、套作。


浙江省温州中学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
一、基础与运用(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B (A.炽chì C.剽piāo D 熨yù
2.A【解析】B. 蜇居——蛰居  C. 安祥—安详、焦浊—焦灼  D. 倾泄—倾泻
3.B(凄风苦雨:形容天气恶劣。也用于比喻境遇悲惨凄凉。A不以为意:指不放在心上,不在意。应换成“不以为然”。 C差强人意:指勉强使人满意,此处不符合语境。D:林林总总:形容众多,此处不符合语境。)
4 B( A“逾”和“以上”重复,C“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有歧义,改为“几十家报社”,D缺少宾语,在“强化”后加“的手法”)
5.C          6. A辛弃疾,字幼安
7. D.“也体现了为当今再也找不到像廉颇这样的大将而痛惜的心情。”有误。
8. A.判断句              9. C
10、D。A 焉:形容词词尾;语气词(多种理解,但跟前者明显不同)。B而:前一个“而”转折;后一个“而”表并列。C项“夫”:前一个“夫”名词,……的人;后一个发语词。D项的“于”都为介词,“比”。
二、阅读与鉴赏(44分)
11.感受到母亲生命的沉重与痛苦,理解到母亲的伟大,表达对母亲的歉疚之情。(三个要点,答出一个要点得1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3分)
12(3分)方法:细节描写、对比手法、内心独白等。结合原文简析略。(“方法”答对得1分,“结合原文”恰当得1分,“简析作用”合理得1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13.(5分)内容上:写出老城安静、古朴的特点,(1分)表现了老城人顺应自然的生存态度;(1分)结构上:点题;(1分)引出下文对田野的描写;(1分)与最后一段形成对比。(1分)
14.(1)(2分)人只有停下为了自己的生活忙忙碌碌的脚步,才会有时间考虑自然万物乃至大地生长的权利,表明了作者反对人类的自私狭隘。
(2)(2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田野里植物自然生长的状态,突出了老城人顺应自然的生存态度。
15.(4分)(1)对老城缓慢悠然生活状态的喜爱;(2)对老城人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守护自然)的生存态度的赞赏;(3)对快节奏生活的反思;(4)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状态的向往。(每点1分)
16、D(厌,同“餍”,满足。)
17、B(这。A有人。/或许。C它,代指李生的话。/到,往。D……的人。/表示停顿,不译。)
18. C(文中并未提到王生“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方法”)
19、李 生 说 之 曰 /孔 子 云 /学 而 不 思 则 罔/ 盖 学 贵 善 思 /君 但 志 之 而 不 思 之 /终 必 无 所 成 /何 谓 之 善 学 也?
20、(每题3分)
(1)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希望听到真理啊!(“不耻下问”、“冀”、“善”各1分)
(2)我真不聪明,今天才知道您说得对。(“敏”、“始”、“善”各1分)
(3)那么,谁胜谁负的命运,谁存谁亡的道理,如果与秦国相抗衡,结局或许不是轻易可以确定的。(“数”、“理”、“ 当”各1分)
译文:
王生喜欢学习,却得不到方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这难道不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学习贵在能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却没有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怎么能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加生气,不回答李生的话,自己转身就跑开了。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希望听到真理啊!……学习最忌讳的事,莫过于满足自己所学的知识,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果你现在不改正,等到你年纪大了,光阴消逝,事无进展,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这才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今天才知道你说得对。请允许我把您的话刻在桌子的右侧(当做座右铭),用来展示明显的警戒。”
21 “聚散匆匆”内容上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1分)。结构上,聚散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1分)。
22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或借景抒情)(1分)。“尘随马去,月遂舟行”体现他的心像飞尘一样时时紧跟在卢梅坡的马后,又像明月一样处处追随在卢梅坡的舟旁。(1分)不仅进一步深化了作者的相思之情,还收到了情至文生,情文并茂的艺术效果。(1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2)苟以天下之大   是又在六国下矣
(3)檐牙高啄       钩心斗角
(4)羽扇纶巾       强虏灰飞烟灭 (223.154.95.96)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一 上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浙江省温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下一个『湖北省襄阳市2015-2016学年高二1月调研统一测试(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