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过关检测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过关检测(高二必修五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第一单元过关检测(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15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对旧城区的街道进行改造,政府相关部门必须求田问舍,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努力优化道路设计,规范停车位置,提升道路通行能力,让群众满意。B.欧洲多国长期低增长、高支出、高福利的社会制度已经积
试题预览
第一单元过关检测
(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15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对旧城区的街道进行改造,政府相关部门必须求田问舍,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努力优化道路设计,规范停车位置,提升道路通行能力,让群众满意。
B.欧洲多国长期低增长、高支出、高福利的社会制度已经积羽沉舟,对这一制度进行的每项改革都遇到极大的公众阻力,举步维艰。
C.西安的姿态,低调而内敛,如同一个优雅的老者,深藏若虚。第一次到西安的人,都会被那连绵近14公里的雄壮浓厚、古朴凝重的古城墙吸引。
D.“被电脑”的后果,在中学生的书写方面表现最为突出。你让学生写篇作文,他大笔一挥,龙飞凤舞,而卷面字迹却无法辨认。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项,“求田问舍”,比喻只知谋置家产,胸无大志。用在这里,不合语境。B项,“积羽沉舟”,羽毛虽轻,堆积多了也可以把船压沉。比喻细微的事物积累多了也可以产生巨大的作用。用在这里,不合语境,此处应用“积重难返”。C项,“深藏若虚”,把宝贵的东西收藏起来,好像没有这东西似的。形容人有知识才能但不爱在人前表现。用在这里,符合语境。D项,“龙飞凤舞”,形容山势蜿蜒雄壮,也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用在这里,褒贬失当。
答案:C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
A.烟草商通过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引诱青少年沦为新烟民,为此,我们反对烟草商以赞助体育文化活动来吸引青少年,尤其反对其资助学校。
B.韩国国防部表示,期待韩国通过参加香格里拉对话安全会议,提高国际社会对朝鲜半岛安全环境的理解,与亚太地区主要国家的国防合作关系。
C.多年来,政法综治战线深入推进平安建设,为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贡献。
D.虽然三聚氰胺事件已过去五年,但近年来,国内各地曝出的各种乳品质量问题仍然层出不穷,不单涉及国产奶粉,甚至也有受到追捧的不少“洋奶粉”。
解析:B项,成分残缺,缺少谓语,应在“与亚太”前加上动词“扩大”或“深化”。C项,搭配不当。“发挥”与“贡献”不搭配,可将“发挥”改为“作出”。D项,语序不当,应将“不少”放到“受到追捧”前。
答案:A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这便是黄州赤壁。(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客观景物只提供一种审美可能,而不同的游人才使这种可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实现。(5)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地方不大,但一俯一仰之间就有了气势
② 赭红色的陡峭石坡直逼着浩荡东去的大江
③ 坡上有险道可以攀登俯瞰,江面有小船可供荡桨仰望
④ 因此不妨说,苏东坡不仅是黄州自然美的发现者,而且也是黄州自然美的确定者和构建者
⑤ 有了伟大与渺小的比照,有了视觉空间的变异和倒错,因此也就有了游观的价值
⑥ 苏东坡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给黄州的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而正是这种意味,使无生命的自然形式变成美
A.②③①⑤⑥④      B.③②①⑤④⑥
C.⑤①②③⑥④   D.②③①⑤④⑥
解析:②③①⑤是对首句“这便是黄州赤壁”的具体描述和评说,而①⑤是在②③描写的基础上的议论,故在后,③句的“坡上”紧承②句的“陡峭石坡”,故在②后,⑤的两个“有了”紧承①的“ 有了”构成排比;④为总结句,因而排在⑥之后。
答案:A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答案:(1)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2) 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阅读鉴赏(共44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5~6题。
山花子·春恨
陈子龙①
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②。寂寞景阳宫外月,照残红。 蝶化彩衣③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唯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
[注]①陈子龙:明末清初爱国名士,史家称誉“生而文章名世,没而忠义传世。” ②五更钟:亡国丧音。 ③蝶化彩衣:《罗浮山志》载有葛洪成仙,遗衣化彩蝶的故事,此处形容明皇族贵胄死后的萧瑟悲凉。
5.词的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先在词中找出作者选用的意象,结合这些意象的色调分析其意境,领会其作用。
答案:开篇两句呈现了四种意象:弥漫的晓雾,迷离的杨柳,零落的杏花,凄凉的钟声。这些意象形成了一种残败清冷的氛围,令人凄惶惆怅。
6.“唯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深层寓意?(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理解这首词的思想感情,除把握诗歌的内容外,还要结合诗歌写作的背景和作者的生活历程。这句话的修辞手法比较容易把握,至于其中蕴含的深层含义,要分析“燕子”的寓意。
答案: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面上写燕舞东风的春景,实则以燕子的无情反衬皇室衰落残败的凄凉和物是人非、昔盛今衰之感。(亦可答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隐喻降清旧臣的无义,揭示出他们卖国求荣的嘴脸。他们恍如翩翩起舞的燕子春风得意,哪里还有什么亡国的悲恸。)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
所有的艺术创作,开拓的都是一个艺术的空间;而艺术的空间说到底是一个想像的空间。想像空间不同于现实空间,但又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的。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艺术家若没有对现实空间的感受,就不可能产生艺术的想像,就不可能开拓出想像空间来。一个自幼目盲的人,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绘画作品的;一个自幼耳聋的人,也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的。二是说,想像空间之所以是想像空间,归根到底是以现实空间为依据的。我们说一个艺术家的想像力十分丰富,是说他主观想像的世界与直感到的现实空间,有着极大的差别。没有现实空间的参照,是无所谓想像力丰富还是不丰富的。想像空间与现实空间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自然就有了彼此的关系问题。
在这里,想像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通过想像构造出的世界在表现形态上更加类似于现实空间,让读者像进入一个特定的现实空间一样,进入到作家所构筑的艺术世界之中去。这个世界实际上是一个想像的世界,但并不让人感到奇异或怪诞。二是通过想像构造出的,是明显不同于现实空间的另一类空间。对于这样一个想像空间,人们是陌生的,如梦如幻。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让人领略到一种奇幻或怪诞的美感。实际上,这两种空间都是想像空间。但因为前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所以我们常常将其作为现实空间本身来分析和理解,不认为它是虚幻不实的。而后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就根本不同于现实世界,带有明显的梦幻感觉,所以我们常常直接称之为梦幻空间。一部《红楼梦》就同时具有这两种不同的想像形式:太虚幻境构筑的是一个梦幻空间;而对贾府人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描写,则是有关于现实空间的想像空间。   想像空间虽然是在现实空间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想像空间与现实空间却有着根本的差别。
具体而言,现实空间不是一个人按照个人的意愿随意创造出来的,而是外在于任何一个个体人先行存在的。它给任何一个个体人,都提供了一定的自由活动的空间,但这种空间,又是极其有限的,是不能满足任何一个个体人的全部要求的。总体而言,对于任何一个个体的人,现实空间都是不完全自由、不完全舒适的。想像空间则不同了。想像空间不是外在于它的创造者的,而是它的创造者自由想像的产物。尽管他所创造的这个想像空间本身,也不是完全自由的,但想像空间对于它的创造者而言,则是自由的。假若《红楼梦》真的是曹雪芹的一部“自传”,曹雪芹就是贾宝玉。贾宝玉在贾府那个现实空间中是不自由的;而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的过程中,体验的却是创造的自由。《红楼梦》的读者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获得的也是自由的体验;他们已经不受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束缚,他们是在超越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视点上,来俯视这个空间的。所以想像空间是对现实空间的超越——现实空间是不自由的,想像空间则能满足人对自由的要求。
(选自王福仁《现代中国异城小说研究·序》,有删改)
7.从原文看,下列对“想像空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想像空间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创造出来的艺术世界。
B.想像空间是在读者的直接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
C.想像空间是作家经过自由创造开拓出的想像的世界。
D.想像空间可以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自由的体验。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解答概念题,要特别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本题主要在概念的内涵上设置选项。
答案:B
8.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一段用自幼目盲的人创作优秀绘画作品受到限制的例子,说明艺术家开拓出的想像空间与现实空间是不同的。
B.第二段指出了两种不同的想像形式能构筑不同的想像空间,《红楼梦》中太虚幻境就是通过两种想像形式构筑的。
C.第三段用对比的方式分析现实空间和想像空间的根本差别,前者是客观存在的,后者则是创造者自由构造的。
D.文章用先分后总的方式阐述了想像空间的基础、想像的两种形式、现实空间和想像空间的差别等三个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A.第一段用自幼目盲的人创作优秀绘画作品受到限制的例子,不是说明艺术家开拓出的想像空间与现实空间是不同的,而是为了说明“若没有对现实空间的感受,就不可能产生艺术的想像,就不可能开拓出想像空间来。” B.“《红楼梦》中太虚幻境就是通过两种想像形式构筑的”错。D项“先分后总”错。
答案:C
9.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想像空间与现实空间差别越大,越能说明艺术家想像力强、创作水平高。
B.类似于现实空间的想像空间与现实关系密切,让人产生如梦幻的感觉。
C.梦幻空间以想像空间为依据,他们都与现实空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D.想像空间能够超越人们感到不自由的现实空间,能让人在其中感到自由。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无中生有,B项让人产生如梦幻的感觉的应为不同于现实空间的另一类空间。
答案:D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4分)
一只套鞋
[前苏联]左琴科
电车实在太拥挤了,而且你不能乱动,如果你不听劝告,非要在那狭小的空间里展示你的活泼,那你一定保不住你的套鞋。
当然,只是一只套鞋,很多人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但如果你的套鞋在两分钟内就没了,你一定不会装作若无其事的。
我再清楚不过了,上电车的时候两只套鞋都在脚上,但等到下车的时候,结果却是:两只套鞋已经分居了。所有的衣物都老老实实地呆在它应在的地方,惟独我右脚上的那只套鞋不见了。车已经载着那只套鞋飞驰而去了……
我脱了剩下的那只套鞋,用报纸包上,就这么上班去了。等着吧:下班后我一定把它找回来。
下班了,这成了我的头号大事。我先找了一个认识的电车司机,希望从他那里得到些有用的信息。
他的话让我心里踏实多了。他说:
“嗯!是在电车上啊!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要是丢在别的公共场所,那就不保险啦。丢在电车上,找到的希望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我们局里有个失物招领处,到那儿就能领回失物,他们专负责这种事。”
“噢,谢天谢地,”我说,“现在我心就定啦。唉,我的套鞋是全新的。”
很快,我就找到了失物招领处。
“朋友,我的一只套鞋在电车上弄丢了,我希望能在这里找回来。”
“可以。”招领处的人回答说,“请描述一下您的套鞋吧。”
“套鞋嘛,好像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说,“鞋号是十二号。”
“十二号的鞋,我们这里可能有一万二千多只,你再细细地说一下吧。”
“特点嘛,也很普通,那是绿颜色的,鞋的两旁有白色条纹。”
“这样的鞋我们这儿也有上千只,说得再详细点好吗?”
“那是一只全新的套鞋,连鞋油都没来得及上。”
“请您稍等。”
瞧,她手里的确拿着我的套鞋。
我当时真是激动极了。我想,这里的工作真出色,工作人员竟在一只套鞋上花这么大的功夫。
“谢谢,”我说,“朋友,真不知如何感谢您的帮助,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快给我吧,我好穿上。谢谢你啦!”
“不行。尊敬的同志,我仍不能确定这套鞋的真正主人。”
“我何必去骗一只套鞋呢?”
“我们丝毫不怀疑这一点。很可能这就是您丢的那只套鞋,但现在不能给您。请您开个证明来,证明您确实是丢了套鞋。让居委会再开个证明确保一下吧!这样才符合我们的工作程序。”
“朋友,”我说,“好同志,可是我的街坊并不知道我出了这档子事,他们可能不给开这样的证明。”
“他们一定会帮你的,而且……”
他坚持原则,我只好无奈地离开了。
第二天,我找到了居委会主任,对他说:
“请给我开个证明,我丢了一只套鞋。”
“这是事实吗?我可是上过不少次当了!是不是想捞个非分之财?”居委会主任说。
“真的,”我说,“我是丢了套鞋。”
他说:“那就拿一张电车公司的证明,单凭你一句话,我可不敢胡乱开证明,我必须为居委会的声誉负责。”
我说:“就是他们让我来这儿开证明的。”
他说:“那你打个报告吧。”
我说:“怎么写呢?”
他说:“你就写:某年某月某日丢失套鞋一只……等等,再加上点保证,就说你以什么样的名义起誓……”
我写了报告,随后便拿到了居委会的证明。
我拿着证明又到了失物招领处。好在一切都很顺利,套鞋被我拿了回来。
现在我终于拿回了我的那只套鞋,并把它重新穿到我的脚上。“瞧,他们的服务态度多好!要是别的单位,为一只套鞋肯定不会花那么多时间!从车上扔出去完事了。虽然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但毕竟不是一无所获。”
但事情总不是那么尽如人意,又有一回,我丢了另一只套鞋——一星期以来,我把它包在报纸里一直随身夹带着。这次可记不得丢在哪里了。但我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一定不是在电车上。
虽然有所损失,但总算没全白忙活,现在我把它放在五斗柜上。每当心里烦闷时,只要朝这只套鞋看上一眼,我就心平气和了。那时我心里总会想:总会有像这样优秀的机构给我帮助的。  这只套鞋对我来说已远远地超出了它应有的价值,我一定会永远地保留着。
10.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我”在电车上丢失了一只套鞋,本不应该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但因为套鞋在很短的时间丢失,才使得“我”心里很难受。
B.下班后,“我”在电车公司找了一个认识的人,希望通过他找到丢失的套鞋。事实上,我也由此顺利地找到了丢失的套鞋。
C.在失物招领处,工作人员一再要求“我”提供详细的信息。此时“我”也表现得很有耐心,对找回套鞋抱有希望。
D.“我”到了居委会开证明,结果受到了刁难。向电车公司打了报告后,才拿到居委会的证明,最终拿到了丢失的套鞋。
E.另一只套鞋丢失后,“我”没有上次那么幸运能找到套鞋。前后对比,更加突出了之前的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解析:B项,电车公司的人提供了线索,而招领处的工作人员工作程序又很繁琐,所以不是顺利找到的。D项,不是向电车公司打的报告,是向居委会。E项,这是讽刺小说,批判工作作风。本题考查对小说情节的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对主题的把握能力。分析E项时要能意识到这是一篇讽刺小说,其次理解主题要结合时代背景,再仔细揣摩有关主题的文字。
答案:AC
11.小说中的“我”为了找到丢失的一只套鞋,都做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把握三个情节:找认识的人到失物招领处、向居委会打报告、拿证明领鞋。
答案:①经认识的电车司机指点,到电车公司失物招领处提供了丢失套鞋的信息。②到居委会开证明,在打报告后拿到证明。③在招领处,拿到丢失的套鞋。(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2.小说结尾提到“我”对于丢失的另一只套鞋不抱找到的希望。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要联系上下文,从结构内容考虑,抓住破折号后的解说文字,分析文字中所强调的情绪,结尾提到“我”对于丢失的另一只套鞋不抱找到的希望意在强调前一次找鞋所费周折全部白费。此题难点是对读者而言,很难从这一角度答题,这就要意识到讽刺小说的目的更多的在于引起读者思考,从而引起社会关注。(从文章结构内容及对读者的作用方面考虑。意思对即可)
答案:①与前文形成呼应,强化了讽刺的效果:前文写找套鞋的波折,表现工作人员的死板教条,讽刺意味明显。②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更能引发人们的思考。③结尾处写对丢失另一只套鞋不抱找到的希望,更加突出了讽刺的意味。
13.小说以“一只套鞋”为题,有主题思想和情节结构方面的考虑,请任选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小说标题的作用。从内容上,概括故事情节、揭示小说主旨;从结构上,起线索作用,组织全文。
答案:主题思想方面:通过“我”找套鞋的过程揭示主题。以小见大讽刺某些部门工作作风僵化,办事效率低下的不良现象。表现作者对社会工作质量效率等方面的思考。情节结构方面:有交代线索的作用。小说情节以“丢—找—又丢”套鞋为线索,构成情节结构。以“套鞋”的故事为纽带,聚拢各种人物关系,使结构层次有序展开。
三、表达运用(11分)
14.仿照下面的例句,根据文段内容另写两句话,与例句一起构成一组排比句。(6分)
正能量是一切给人向上的信心和希望,并鼓舞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在中学语文课本里我们学到了很多正能量,如从《赤壁赋》中我们学到了身处逆境要有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提供情境型仿写句式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注意空白处前面的语境,尤其是“在中学语文课本里我们学到了很多正能量”这句话在仿写内容上给我们以限制,一是“中学语文课本”,二是“正能量”。在具体仿写时,还要注意分析例句句式的特点,前面是介宾短语“从……中”,中间是一个主谓短语“我们学到了……”,最后是一个偏正短语。弄清了这些问题,再联系我们所学中学语文课本中印象深刻的内容,结合文段进行仿写就可以了。
答案:(示例) 从《岳阳楼记》中我们学到了无论何时都要有忘我的阔大胸襟 从《老人与海》中我们学到了面对挑战要有永不言败的昂扬斗志。
1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5分)
2013年6月20日10时许,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举行,主讲人是“神十”女航天员王亚平。航天员完成了太空质量测量、太空单摆运动等实验,向青少年讲解其中的物理原理,并与地面课堂学生进行互动。全国8万多所中学6 000余万名师生同步收听收看太空授课。
你对航天员“太空授课”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不超过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 虽然航天员在太空讲解的一些知识,换一个人在地球上的课堂上也能讲,但太空授课的形式,将会激起孩子们对太空以及科学探索的向往,其效果会远远超乎想象。
(示例二) 对科学感兴趣的孩子们才能拥有科学的未来。对于激起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而言,“太空授课”是一个美妙而神奇的起点。
(示例三) 如果我们身边的科普宣传,都能像“太空授课”那样新颖神奇,都能由像王亚平这样的人物来讲授,我相信,很多孩子会向往“长大要做科学家或航天员”。
四、写作(50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 巴尔扎克有一个癖好,只用有缺口的杯子,买了新杯子,他会用调羹,在杯子上轻轻敲出一个小小的缺口,巴尔扎克用有缺口的杯子,是想提醒自己,无论写了多少作品,这些作品上都有一个缺口,以此来激励自己,写下一部,将这个缺口补上。
材料二 沉香是我国名贵的中草药材,是高级的香料。有一种树叫沉香,但它不会直接产生沉香,为了得到沉香,当地农民需用力在沉香树上砍出缺口,树脂顺着伤口溢出,覆盖在伤口表层,不久,伤口处结成一层厚厚的痂,过几年,农民把痂取下,就是沉香。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意图】
本题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人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审题和立意的难度不大。当然,因为题目是两则材料,因此,在审题上较单则材料的审题立意难以把握,能够增强作文的区分度。
【训练侧重点】
重点考查学生审题立意的能力,可引导学生运用正反对照的论证结构,强化对中心论点的论证。
【写作提示】审题立意时,要弄清每则材料的主旨:第一则材料是写巴尔扎克寻找缺口,正视缺口,通过缺口的弥补来提高,作品得以大成;第二则材料写沉香树被砍出缺口,在弥补缺口时,沉香这种香料出现,沉香就是补缺口的结晶。其次,要把握两则材料之间的关系,辨析材料的异同,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挖掘材料蕴含的意义。通过综合比较分析,不难发现,“缺口”是两则材料的契合点,两则材料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缺口”,并且都是指向“缺口”的积极意义。最后,从材料的共同点入手,有的放矢,准确提炼出观点。
【参考例文】
补上你的缺口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话告诉我们,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总会有那么一个小小的缺口裸露着,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慢慢地把这个缺口一点一点地补上。
就算你是一只小鸟,你也有缺口,你永远都比不上老鹰的迅猛;就算你是草原之王,你也有缺口,你永远也不能像豹子一样可以把猎物拖上树;就算你是鲸鱼,你也有缺口,你永远也无法像小鱼一样,欢快地在每一个角落嬉戏。但是,你可以补上你的缺口。
缺口能提醒追梦者怎样追求成功,巴尔扎克只用有缺口的杯子,他为何如此奇怪,原来,他用有缺口的杯子,是指引、提醒自己,无论写了多少作品,这些作品上都有一个缺口,以此来激励自己,写下一部,将这个缺口补上去。不断地寻找自己的缺憾来勉励自己让巴尔扎克在文坛享有盛名。的确如此,如果我们能清醒地认识到缺口并不断改进,缺口也能化为成功的动力。寻找缺口是为成功找突破口,如果说通往成功有捷径,我觉得寻找缺口就是其基础,寻找缺口是通向成功的基石。
刘谦是著名的魔术师,可是他小的时候,家里没有钱去供他学习魔术,因为他太热爱魔术,所以选择自学,通过努力,现在的他,已经是许多人眼中的魔术大王了。虽然家境贫寒,可是这并没有影响他的热情,他用自己的努力,去填补了他的缺口,获得了最后的成功。
仲永天赋聪颖,突发奇想写了一首诗,便被人发现很有天赋,可是,毕竟他还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缺乏生活体验的积累,这些缺口他没有及时地去弥补,而是在他的父亲的牵引下,去应酬各种场合,最终导致缺口越来越大,泯然众人矣。
所以说,缺口并不只是缺口,它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是教师的教鞭,时时敲打着我们,督促着我们,提醒着我们,向自己的不足发起进攻,战胜自己的不足,就像巴尔扎克一样,用自己的缺口激励自己,就像沉香树一样,砍出缺口,让缺口结痂,就会有名贵的沉香。补上你的缺口,它会使我们离完美更近一步,使我们更加优秀,使我们明白需要加大马力的方向,获取更多成功的果实。
因为有了缺口,所以我们才会去补全它,因为我们补全了缺口,所以我们会变得趋于完美。缺口,只为完美而存在。 (121.18.31.14)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单元练习


上一个『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下一个『高二必修五第二单元过关检测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