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11月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2016届11月月考语文试题(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6届11月月考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太极拳文化的当代价值高国忠太极拳是久负盛名的中国传统武术。太极拳文化崇尚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后发制人,注重吐纳导引、内外兼修,体现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传统健身养生智慧。它具有行为文化和观念
试题预览
2016届 11月月考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
                           太极拳文化的当代价值
高国忠
    太极拳是久负盛名的中国传统武术。太极拳文化崇尚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后发制人,注重吐纳导引、内外兼修,体现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传统健身养生智慧。它具有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的双重特性,弘扬太极拳文化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和精神健康,树立环保理念以及濡养民族精神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太极拳文化不仅能够促进人的身体健康,在调适心理、愉悦精神方面亦具有重要价值。有关研究表明,习练太极拳要求身心放松、凝神静气、摒弃杂念、返现内照,专注于意、气、神的运行,追求物我两忘、天人合一,这对人的神经系统是很好的养护,可以健脑益智。有关研究发现,长期习练太极拳者,其脑电波中 波占明显主导地位,主峰突出。 波频率同步化、有序化,大脑机能处于良好的觉醒状态,这对于改善人的心理状况很有益处。有关研究还发现,长期习练太极拳还能促进脑下垂体分泌“快乐荷尔蒙”——内啡肽,使人感到身心愉悦,创造活力增强,愿意与周围人沟通交流,从而有效地排解焦虑、抑郁、狂燥等不良情绪。
    太板拳文化所诠释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太极”之理,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习练太极拳要顾及天地方位、五行所属、阴阳交感以及四季运行等要素,这体现了古人对天人关系的认识:天乃自然界,人乃自然界的产物,人与天有着统一的本原、属性、结构和规律。这有助于人们树立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的观念。
    当下,面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和危机,尽管我们可以声讨“人是万物的尺度”“人为自然界立法”等西方哲学主客二分思维造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撕裂,以及因此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损失和灾难,但更为现实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各种环境问题,克服环境危机。太极拳文化或曰拳理源自“太极”,“太极”属于中国传统哲学关于宇宙生成及其化生万物的范畴,是对宇宙浑然一体及其“刚柔相摩、八卦相荡”等特征和辩证运动法则的揭示。太极拳文化承载、传递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是对西方启蒙哲学主客二分思维的超越,是当代哲学的“主体间性”思维的一种践行方式。“天人合一”意味着自然界和人都是主体,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共生共荣,不是人对自然界的控制和征服,而是彼此互为主体的和谐共生;“道法自然”意味着人们对自然界规律的遵循,人要顺应自然秩序,才能最终达致与自然的和解、和谐。太极拳效法天地自然之理,动作松静舒缓,人们在习练太板拳的过程中不断感悟、体验此意境,可以进一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观念形态层面的太极拳文化源于《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等传统经典,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中正安舒、舍己从人”的拳理体现了儒家修身律己、中庸礼让、自强自信、仁者无敌等思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理念凸显了道家的生存智慧。“舍己从人、随屈就伸”的技击理念,既是战术策略,也是强大与自信的表现。太板拳讲究后发制人,礼让与威慑并重,其套路中没有主动攻击对方的招式,都是先化解对方的进攻再借力发力。如果把这种理念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处事的艺术,可以减少乃至避免许多刚性的社会冲突。总之,太极拳文化的核心理念契合了中华民族儒雅自律、外柔内刚、不屈不挠的品格特征,对于濡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正气浩然、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是非常有益的。(本文有删改)
1.对太极拳文化的认知,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A.太极拳文化具有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的双重特性,行为文化基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观念文化源于《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等传统经典。
    B.太极拳文化秉承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传统健身养生智慧,能促进人的身体健康,在调适心理、愉悦精神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C.太极拳文化源自“太极”,是对宇宙浑然一体及其“刚柔相摩、八卦相荡”等特征和辩证运动法则的揭示,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D.太极拳文化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契合中华民族儒雅自律、外柔内刚、不屈不挠的品格特征,有利于民族精神的濡养。
1.A(“行为文化基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有误,“行为文化”应源自习练太极拳)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A.久负盛名的中国传统太饭拳注重吐纳导引,内外兼修,可以让人身心放松,凝神静气,摒弃杂念,返观内照,健脑益智。
    B.长期习练太极拳者,大脑机能处于良好的觉醒状态,还能促进脑下垂体分泌“快乐荷尔蒙”,从而有效地排解焦虑、抑郁、狂躁等不良情绪。
    C.古人认为人与天有着统一的本原、属性、结构和规律,因此习练太极拳时要顾及天地方位、五行所属、阴阳交感以及四季运行等要素。
    D.太极拳文化崇尚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后发制人,既体现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儒家思想,又包含着正气浩然、奋发向上的道家智慧。
2.B(A项,从原文看,“身心放松、凝神静气、摒弃杂念、返观内照”是“习练太极拳”的要求,“健脑益智”是“习练太极拳”的作用。C项强加因果,根据文意,不能将“习练太极拳要顾及……等要素”“体现了古人对天人关系的认识”理解为因果关系。D项“包含着正气浩然、奋发向上的道家智慧”有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西方哲学主客二分思维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撕裂,而太极拳文化超越了西方启蒙    哲学中的主客二分思维,能够解决现实中的各种环境问题。
    B.太极拳效法天地自然之理,动作松静舒缓,人们在习练中不断体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意境,有利于进一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C.践行“主体间性”思维是指把自然界和人都当作主体,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共生共荣,休戚与共,最终达致人与自然的和解、和谐。
    D.只要把讲究后发制人、礼让与威慑并重的太极拳理念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处事的艺术,就能够消除许多刚性的社会冲突。
3.C(A项“能够解决现实中的各种环境问题”过于绝对。B项以部分代替全体,根据第4段文意,“把自然界和人都当作主体,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共生共荣……和解、和谐”只是践行“当代哲学的‘主体间性’思维”的一种方式。D项“只要……就能消除许多刚性的社会冲突”有误)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清臣字邦直。七岁知读书,日数千言。客有从京师来者,与其兄谈佛寺火,清臣从傍应曰:“此所谓灾也,或者其蠹民已甚,天固儆之邪?”兄惊曰:“是必大吾门。”
治平二年,试秘阁,欧阳修曰:“不置李清臣于第一,则谬矣。”时大雨霖,灾异数见,论者归咎濮①议。及廷对,或谓曰:“宜以《五行传》‘简宗庙,水不润下’为证,必擢上第。”清臣曰:“吾不之信民间岂无疾痛可上者乎善止天地之异者不止其异止民之疾痛而已”策入等,名声籍甚。英宗曰:“如李清臣者,公议皆谓可用,顾以亲抑之可乎?”既而诏举馆阁,欧阳修荐之,得集贤校理。
绍圣元年,廷试进士,清臣发策曰:“今复词赋之选而士不知劝,罢常平②之官而农不加富,赐土以柔远也而羌夷之患未弭,弛利以便民也而商贾之路不通。夫可则因,否则革,惟当之为贵,圣人亦何有必焉。”鄜延亡金明寨,主将张舆战没,章惇怒,议尽戮全军四千人。清臣曰:“今悉诛吏士,异时亡将必举军降虏矣。”于是但诛牙兵十六辈。仆射韩忠彦与之有连,惟其言是听,出范纯礼、张舜民,不使吕希纯、刘安世入朝,皆其谋也。寻为曾布所陷,出知大名府而卒,年七十一。赠金紫光禄大夫。
清臣蚤以词藻受知神宗,建大理寺,筑都城,皆命作记,简重宏放,文体各成一家。为人宽洪,不忮害。尝为舒亶所劾,及在尚书,亶以赃抵罪,独申救之,曰:“亶信亡状,然谓之赃则不可。”起身穷约,以俭自持,至富贵不改。然志在利禄,一意欲取宰相,故操持悖谬,竟不如愿以死。
(选自《宋史•李清臣传》,有删改)
[注]①濮:指濮王。②常平:常平仓。常平之官,简称“仓臣”,掌常平仓、免役、市易、坊场、河渡、水利等事。
4.下列对文章画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吾不之信|民间岂无疾痛|可上者乎|善止天地之异者|不止其异|止民之疾痛而已
B.“吾不之信|民间岂无疾痛可上者乎|善止天地之异者|不止其异|止民之疾痛而已
C.“吾不之信民间|岂无疾痛可上者乎|善止天地之异者|不止其异|止民之疾痛而已
D.“吾不之信民间|岂无疾痛|可上者乎|善止天地之异者|不止其异|止民之疾痛而已
4.B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必擢上第”的“擢”指迁官,即升职。与“擢”相似的还有“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中的“察”“举”等词。
B.从“欧阳修荐之”可以看出欧阳修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文学上,他与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三苏、曾巩、王安石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C.“廷试进士”中的“进士”是指在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的人,意思是可以进授爵位的人,而应试者被称为“举进士”。
D.“赠金紫光禄大夫”中的“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的一种官职或称号,也称追赠;其余还有赠官、赠典等。
5.A【解析】察:考察后予以推举。举:推选,推荐。“察”“举”与“擢“的含义不同)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清臣自幼好读书,其文备受好评。他七岁的时候就每天读好几千字书,不仅得到过考官欧阳修的肯定,而且还在早年凭借诗词文章被神宗赞赏。
B.李清臣见识深远,深知民生疾苦。他小时候就认为当时佛寺火灾是因官吏害民,老天发出儆戒;为官后更认为善于消除灾异就要消除百姓的疾苦。
C.李清臣为人宽洪,不忌恨害人。即使在与自己有过节的人受冤时,他也正直地为他说话;金明寨失陷,有人提出诛杀全军,他以理劝说,避免了大规模杀戮。
D.李清臣追求利禄,终被陷害而死。他因为一心想当宰相而行为错谬,他勾结韩忠彦并出主意排挤范纯礼、吕希纯等人,最终被陷害出朝不如意而死。
6.C【解析】后一个事例不是李清臣为人宽洪、不忌恨害人的体现。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复词赋之选而士不知劝,罢常平之官而农不加富。
        现在恢复了用词赋选用士人但士人并不知道劝勉,撤消了常平之官但农民并不富裕。
(2)尝为舒亶所劾,及在尚书,亶以赃抵罪,独申救之。
曾经被舒亶弹劾,等他任尚书时,舒亶因贪赃被治罪,李清臣独独为他辩护救他。
【参考译文】李清臣字邦直。七岁就知道读书,每天读书几千字。他家有客人从京城来,和他哥哥谈到佛寺遭火灾,李清臣在傍边插嘴说:“这就是所谓灾,可能是为害人民太甚,老天要儆戒吧?”他的哥哥惊异地说:“他一定会光大我家门户。”
治平二年,应秘阁考试,欧阳修说:“不把李清臣放在第一,就荒谬了。”当时大雨成灾,几次出现灾异,议论此事的人归罪于濮王之议。到朝廷对答之时,有人说:“应该用《五行传》说的‘简宗庙,水不润下’为证,一定能擢取上等。”李清臣说:“我不相信。民间难道没有疾苦可以上奏的吗?善于制止天地灾异的人,不是去制止灾异本身,而是要解除百姓的疾苦而已。”对策被选中入等,名声很盛。英宗说:“像李清臣这样的人,公议都认为可用,难道能因为是亲戚就压抑他吗?”不久下诏推举馆阁官员,欧阳修举荐李清臣,得以任集贤校理。
绍圣元年,殿试考取进士,李清臣在策问中提问说:“现在恢复了用词赋选用士人但士人并不知道劝勉,撤消了常平之官但农民并不富裕,以赏赐土地的办法去柔服远方而异族的患害并未平息,宽缓财利以方便百姓而商人的路仍不畅通。可行的就沿袭,不可行的就改革,惟求适中为贵,圣人也没有定规。”当时鄜延失陷金明寨,主将张舆阵亡,章惇大怒,建议把全军四千人都杀掉。李清臣说:“现在如果把官吏士兵都杀掉,以后出现主将战死的情况必然会全军降敌了。”于是只杀了牙兵十六人。仆射韩忠彦和他有勾结,专听他的话,排挤范纯礼、张舜民,不让吕希纯、刘安世入朝,都是他的主意。不久,李清臣被曾布陷害,出朝为大名府知府而去世,享年七十一岁。追赠金紫光禄大夫。
李清臣早年因诗词文章好被神宗所赏识,修建大理寺,修筑都城,都叫他作记,文章简洁厚重而气势宏放,文体自成一家。他为人宽厚,不忌恨害人。曾经被舒亶弹劾,等他任尚书时,舒亶因贪赃被治罪,李清臣独独为他辩护救他,说:“舒亶的确不像样子,但说他贪赃是不可以的。”他出身贫困,保持节俭以自爱,到富贵仍不改变。但他的志向在于追求利禄,一心想当宰相,所以行为错谬,最终不能如愿而死。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秦州杂诗(十二)
杜甫
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
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
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
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
8.前人认为这首诗颔联中的“得”“传”二字用得“新奇”,请作简要赏析。 (5分)
“得”字表现了南郭寺空旷冷清的庭院,因为得到古树的点缀而有了生机和色彩;(2分)“传”字形象地写出了北流泉好像是有意惠及百姓,主动将清澈的泉水接力传送到全城。(2分)“得”“传”二字朴中见奇,新颖别致,准确传神。(1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此时为什么会产生“俯仰悲身世”的感触。(6分)、
①诗人将复杂的情感融入到精心选择的景物之中,化景语为情思,通过写景来巧妙抒情。②在前四句写景的基础上,作者将视线转向秋花危石,夕阳卧钟。他看到秋花在危石下绽开,夕阳映照着废弃在地的古钟;古寺荒凉破败的场景,引发了诗人的伤己之感。③诗人联想到自己饱经离乱,一生坎坷,而今老之将至,心中顿生悲凉忧伤之情,不由得发出“俯仰悲身世”的感叹。(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逍遥游》中用对比手法说明小的智慧比不上大的智慧,小的寿命赶不上大的寿命的句子是:             ,             。
(2韩愈在《师说》中对“古之圣人”“从师”与“今之众人”“耻师”相对比后得出的结论是:             ,             。
(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 “___,____”两句,描写了潮涨江阔、诗人扬帆东下的情景。
10.(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2)圣益圣,愚益愚(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5分)
叶企孙:中国高教史上的不朽传说
  叶企孙,1898年生于上海。1911年初,清政府将原来负责派遣留学生的游美学务处改为清华学堂,同年2月招生,时年不满13岁的叶企孙在父亲鼓励下,报考清华学堂并被录取,成为其第一批学生。
    叶企孙入学后不久,就在日记中写道:“惜光阴、习勤劳、节嗜欲、慎交友、戒烟酒。”清华五年间,叶企孙逐步形成自己的科学思想。1915年7月31日,他在给清华同学刘树墉的一封信中提出“清华科学会章程”。章程内容包括研究种类:算学、物理、化学、生理、生物、地文、应用工业和科学史;会员守则:不谈宗教、不谈政治、宗旨忌远、议论忌高、切求实学、切实做事。 
    1918年,叶企孙从清华毕业,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物理,1920年获物理学学士学位,并于同年9月进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实验物理大师P.W.布里奇曼(P.W. Bridgman,194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21年,哈佛大学教授W.杜安主持一项重要物理实验——精密测定普朗克常数(h),邀请叶企孙和另外两位学者参加。当年3月开始实验,短短几个月,他们就用X射线方法测定h,研究结果在1921年上半年的美国科学院院刊和美国光学学会学报上发表,很快被国际科学界公认为当时最精确的h值并沿用了十多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1935年所著书中称该实验是“一次对普朗克常数最为可靠的测定”。 
    在布里奇曼的指导下,叶企孙投入压力对铁磁性物质磁导率影响的研究,研究工作于1923年完成,研究成果作为他的博士论文于1925年发表,布里奇曼在其《高压物理学》一书中对叶企孙的这一工作给予详尽介绍和高度评价。叶企孙从事的这项实验工作,为他日后回国开创我国磁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1925年8月,叶企孙应聘清华大学大学物理科副教授。物理系成立之初,由梅贻琦任系主任,学生有王淦昌、周同庆、施士元和钟间。随后,梅贻琦接任清华教务长,物理系主任一职便由已升为正教授的叶企孙担任。从此,叶企孙就将创建清华物理系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他不仅着眼于教书育人,还吸取欧美名牌大学和著名科学家的经验,谋划建立中国自己的科学事业。 
    1928年,清华学校正式易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29年,清华大学成立理学院、文学院、法学院。经教授会选举、校长聘任,叶企孙任理学院院长兼物理系主任。 
    从1925年到清华后,叶企孙一直住在原为外国教授住宅的清华北园7号。他的侄子叶铭汉回忆说:“这是一套三室一厅的平房……实际上,叔父只用一半的房子,另外空出的两间房成为临时招待所,钱学森回国探亲在清华参观时,就在叔父那里住了一个礼拜,钱三强1948年在清华教书时,因家在城里,周一至周五也住在叔父家里,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1927年,陈岱孙回清华任教,也应叶企孙之邀,住北园7号,两人均是单身,同住时间长达5年。 
    叶企孙单身,有一位工友照顾他的生活。这位工友会做饭,好几个单身教授或家不在北京的教授就在那里吃饭。教授们借吃饭之机商议校政,图谋教育改革,逐步形成了一个“少壮派”教授核心改革派力量,清华校史称之为“北园7号饭团”,后来,施嘉炀、萨本栋、金岳霖、叶公超等也加入“饭团”。
叶企孙1929年出任清华理学院院长时,在校刊上发表《中国科学界之过去、现在和将来》一文指出:“有人怀疑中国民族不适合研究科学,我觉得这些论调都没有根据。中国在最近期内方明白研究科学的重要,我们还没有经过长时期的试验,还不能说我们缺少研究科学的能力。惟有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去做科学研究,五十年后再下断语。诸君要知道,没有自然科学的民族,决不能在现代立脚得住。”
今天,清华大学物理系在招生介绍中写道:“1929到1938年这十年间的清华物理系,是中国高教史上一个不朽的传说。”
     相关链接:
①统计显示,从1929年到1938年的十年间,清华物理系共毕业本科生69人,研究生1人,他们之中绝大多数后来成为中国许多领域的开创者,其中6人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勋章,21人成为中国科学院的院士。                                                                  (摘自中国改革网)
     ②九一八事变后,国家需要培养航空人才,叶企孙利用自己主持招送公费留学生之机遇,在1933 年第一届招考学生名额中特设飞机制造专业,招 3名学生:钱学森,后成为火箭技术和空气动力学世界一流专家;沈元,后来成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人;1934年,叶企孙指引当时清华物理系学生赵九章转入高空气象学领域,赵九章也成为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
(摘自刘宜庆《浪淘尽——百年中国的名师高徒》)
 1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都是(5分)
   A. 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叶企孙与同学刘树墉商订“清华科学会章程”,其中提到的研究种类包括算学、物理、化学、生理、生物、地文、应用工业和科学史等。
B. 在实验物理大师P.W.布里奇曼和W.杜安教授的指导下,叶企孙致力于压力对铁磁性物质磁导率影响的研究,并取得突破性成果。
C. 叶企孙将创建清华物理系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吸取欧美名牌大学和著名科学家的经验,以建立中国自己的科学事业。 
D. 叶企孙认为,中国不适合研究科学的论调是没有依据的,通过举国上下的共同努力,用不了五十年就能搞好我国的科学研究事业。
E. 叶企孙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科学事业,甘当铺路石,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科技人才,他的学识德行值得世人永远景仰。
C  E(共5分,选C给3分,选E给2分,选D给1分。)
12.叶企孙具备成为优秀科学家的基本条件,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6分)
①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学习规范。如在清华学习时对自己提出五点生活自律要求,“清华科学学会”章程里六点会员守则等。②有自己的科学思想,有改变中国科学研究面貌的决心。③有科学实验及研究能力。参与W.杜安主持的物理实验,博士论文得到布里奇曼高度评价。
13.叶企孙能创造“中国高教史上的不朽传说”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①重视科学研究,他认为没有自然科学的民族,不能在现代立足。②将创建清华物理系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千方百计为新生的清华物理系延揽良师;③吸取欧美名牌大学和著名科学家的经验;④广泛听取意见,充分发挥教授群体的作用,致力于教育改革;⑤根据国家需要,及时调整招生方向。(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14.有人说,叶企孙没能成为知名科学家,这是个遗憾;也有人说,叶企孙成为著名教育家,这是他的幸运。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解。(8分)
要求有自己的观点,有具体的分析阐释,层次清晰,语言规范。
示  例:叶企孙没能成为知名科学家并不遗憾,成为教育家则是他的幸运。(2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应该在国家需要与个人理想之间找到一个对接点。(2分)叶企孙在国外的求学经历及成就,是他后来执教清华、担任物理系主任,进而创造“中国高教史上的不朽传说”的必要条件。(2分)叶企孙也许能成为知名科学家,但相比能培养出大批科学家来说,后者的价值要远远超出前者。(2分)
(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一是人的精力角度,二是他在国外的学习与成为教育家关系的角度,三是成为科学家与成为教育家的“价值”比较)


第II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我们应该告诉员工怎样参与创新,在哪个阶段参与到创新的过程中,问他们对于改进产品的想法、过程和工作流程,使他们与管理层保持开诚布公的沟通。
B.每对自己的爱车进行一次改装,他都有一种成就感,满足感和自豪感,当发现自己的爱车卓尔不群,能够引来百分之百的回头率时,那种快感更是妙不可言。
C.作为一名在海军中任职多年的开国将军,刘华清一直为收复南沙群岛处心积虑,祖国最南端的南沙有着他太多的情感与牵挂! 
D. 很多人上班侃侃而谈,下班回家却疲惫懒言,大多数人坦言自己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下班沉默症”。
15.A(开诚布公: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B.卓尔不群:指人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C.“处心积虑”的意思是,含贬义,指费尽心思做坏事。这里感情色彩不当。D.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行业新标准的出台将加快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真正落实,煤电行业、钢铁行业、水泥行业以及工业生产都将成为减排重点监管对象。
B. 被誉为中国当代最杰出科幻作品之一的小说《三体》即将被拍成电影,但它并不像美国大片《星际穿越》那样,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来有难度。
C. 民间传统的装饰纹样“三阳开泰”,由《周易》卦象的变化引申而来,以三只羊代替“三阳”,附加太阳及其他景物,寓祝颂吉祥之意。
D.美国作家威尔•鲍温的《不抱怨的世界》一书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一个人是否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是创造自己与他人幸福的保证。
   16. C (A. “燃煤行业、钢铁行业、水泥行业 以及工业生产”,不合逻辑。B. 有歧义,“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来有难度”指的是影片《三体》还是影片《星际穿越》,不明确。D. 两面失衡,不合逻辑,“创造”前加“能否”。)
  17.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抚仙湖的蓝不在表面,它是透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抚仙湖呢,______________。
①  白山天池的水也是深阔而湛蓝
②滇池和洱海的水曾经也蓝的碧透青天,空渺灵动
③不在一时一域,它是圆满的
④但它们都往往是平明阔阔的写意,或者静美或者波涛汹涌
⑤天山天池的水遥映着雪线,蓝的有层次感,静处山中,当然也蓝的文静、恬媚
⑥它四时有浪,风鼓浪动
A.③①④⑥②⑤   B.③①⑤②④⑥     C.⑥②③①⑤⑥   D.⑥②①⑤③④
17. B (“抚仙湖的蓝不在表面,它是透了的”,从句式上与第③句一致;下面接着写长白山天池的水应是第①句,最后再回写“抚仙湖”,接第⑥句。解答此题,要注意句子中的关联词语和具有指代作用的词语)
18. 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接孩子”“中国式制堵”……近来,越来越多的国人习惯被贴上“中国式”标签。①_____ ,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总有属于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流行语。通过流行语,我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广东省佛山市顺德一中,顺德李兆基中学,顺德实验学校等六校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语文试卷』  下一个『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专题五文言文阅读(课内)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