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八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此试卷为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参考。希望同行不吝赐教!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姓名:班级:座号: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诘责(jié)对称(chèng)正襟危坐(jīn)绯红(fēi)B.斟酌(zhēn)瞥见(piē)深恶痛疾(wù)匿名(nì)C.模样(mó)教诲(huǐ)冥思遐想(míng)
试题预览
此试卷为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参考。希望同行不吝赐教!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姓名 :                     班级:               座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26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诘责(jié)  对称(chèng)  正襟危坐(jīn) 绯红(fēi)  
B.斟酌(zhēn) 瞥见(piē)    深恶痛疾(wù) 匿名(nì)
C.模样(mó)  教诲(huǐ)    冥思遐想(míng) 解剖(pōu)
D.绰号(chuò)    赔偿(shǎng)  粗制滥造(làn) 杳然(yǎo)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项是    (    )(3分)
A.严厉  畸形  意想天开  入木三分  B.隐蔽  肆虐  张灯接彩  气宇轩昴
C.视察  怠慢  众志成城  藏污纳垢  D.陡俏  和谐  与时俱进  美不胜收
3、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
A.从他的英雄事迹中,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B.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种简易的蜜橘贮存的方法。
C.全世界的植物,一年中能制造出好几千吨有机物。
D.不管身体条件这么差,小莉还是坚持刻苦学习。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3分)。

A.“清国留学生”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B.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C.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

D.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
5、默写填空:(12分)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
句是:---————--------,-------—————————— 。
2)《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
—————,————————————————。
3)《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
4)《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
———————————,————————————————。
5)《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
——————————,————————————————— 。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朋友间深情厚意的送别诗句:———————
———---,————————————————。
6、仿照下列句式,发挥想象,写出两个关于友情的比喻句。(2分)
例句:友情像春雨滋润着我的心田;友情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
仿:

二、阅读 (44分)
(一)阅读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文,并回答题。(13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7、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1)从流飘荡(                  )         (2) 猛浪若奔(               )
8、翻译下列句子。(6分)
(1)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9、理解题:(3分)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6~11题。(17分)
(甲)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乙)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0.甲段“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无非”理解为       ,表达出作者       的情感。“这样”指代       。(4) 


11.指出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说说其表达作用。(4)



12.你认为甲段的内容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发表一下你的看法。(4)



13.乙段中画线句子表现了闲看者    的精神状态。(2) 


14.从甲、乙两段文字看,作者先离开东京,又离开仙台,两次选择的目的是什么?他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什么启示?(3)


(三)阅读《父亲,你是座耸立的山》,并回答问题。(14分)
①小镇的汽车站到了。父亲放下肩上一直背着的我的行李,说道:“到学校给家里写信。”这是走了十几里山路后父亲说的第一句话。我答应了声,木讷的父亲就再没开口,只是默默地看车来的方向,手中拿着我简单的行李。我从侧面看了一眼父亲,内心一阵酸楚。父亲太苍老了,但我却要离家远行去读大学,他那已经布满皱纹的脸上又不知要爬上几道皱纹了,我这长子能给这个家带来什么,弟妹小,母亲身体又不好。父亲肩上的担子……我忍不住又看了眼父亲瘦小有些干枯的身体,我担心他会被艰辛的生活压垮。车来了,我跳上汽车,父亲在扎得结实的行李上又仔细地察看一遍,挨个儿拍了拍,才递给我。我站在车门口,等着父亲还有什么话,但他只是眯着眼睛,看了我几眼,终于没说一句话。车开了,父亲还站在那儿,直到变成了一个黑点,被汽车掀起的漫天尘土裹住。
②放寒假了,又回到了熟悉的山村熟悉的家。山村的生活依然重复单调,平平静静。父亲去山上干活还没回来,母亲正在屋内张罗着给鸡喂食。我没有听从母亲的话坐在屋里,找了把锄头上山去找父亲。
③村子四周都是山,山上向阳的一面开垦着许多梯田。我忘了问父亲在哪座山上,只得一个个山去寻找。我爬上一道山梁,站在高处向四周张望,见对面一个山脊上有一个人正躬着腰。那背影是我十分熟悉的,远远看去,父亲显得那么瘦小,要不是正挥着锄头,真疑心那不过是山上的一棵树,-块石头,一点也不起眼。我走过去,父亲直起腰看清是我,笑着问:“回来啦?”“回来啦。”“回去吧?”“不,锄一会儿吧。”父亲便没再坚持,我又像从前在家一样跟在父亲旁边锄起地。山坡上很静,我们都没有说话,像从前干活一样,能听见有节奏的锄地声。
④天渐渐黑了,山脚边的村子里炊烟袅袅,传来女人唤鸡和狗吠的声音。父亲站起身,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拍拍身上的尘土,说道:“回去吧。”我扛起锄头,沿着小路,慢慢向山脚走去。父亲走得很慢,头上的咖啡色毡帽上有些尘土,我几次想替他掸去,但终于停住了手,我不想打搅正在专心走路的父亲。
⑤几年过去了,到了四年级,研究生考试开始报名了。但我却犯起了踌躇,左思右想总下不了决心,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那双疲惫的眼睛,还有几个年幼正在上学的弟妹的满是热切盼望的眼睛,然而放弃多年的心血……我有些濒于绝望了,但我终于决定回家去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对我的突然回家只略微有些惊讶,却没有问。吃过晚饭,收拾好后,父亲和我坐在厨房里的桌边,母亲在一旁纳着鞋底,小弟弟坐在旧桌边做他的作业。我艰难地开口了:“我想读研究生,特地回家来商量,我只是担心……”我没有说下去,看着眼前苍老的双亲,看看古旧被烟熏得昏暗的墙壁,我突然想骂自己。父亲长时间地沉默着,脸上仍是那平静的表情,母亲停止了纳鞋,一会儿看看我,一会儿看看父亲,嘴张了几下终于没说。屋子里一阵凝固般地寂静,我的心悲哀起来,为父亲也为自己。
⑥父亲打破了沉默,声音很安详:“考吧,别担心家里。”我刚想张嘴,父亲又说:“读书是好事,不能误了。坐了一天车,早点歇吧。”母亲纳鞋的声音又响起来了,屋内又沉默了。我没有再说什么,站起来向里屋走去。
⑦第二天父亲送我上路了,我们一前一后走着,和第一次送我上大学一样,所不同的是,没背行李,但我却多了份重压。车来了,父亲道:“到学校好好考。”我使劲点点头。车已经开得老远了,我还能看见父亲仍站在那儿。
⑧父亲,回去吧。
15.第①段中哪两个细节表现了父亲真挚的爱子之情? (3分)

16.在第⑤段中哪些文字说明了“我”的“踌躇”和开口的“艰难”? (3分)

17.怎样理解“母亲停止了纳鞋,屋里一阵凝固般地寂寞”,“母亲纳鞋的声音又响起来了, 屋内又沉默了”? (4分)

18.文中说父亲“木讷”,怎样理解木讷的父亲“是座耸立的山”呢? (4分)


三、作文 (50分)
19.在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时常会萌发出许许多多的“渴望”,如渴望得到一种心爱的东西,渴望有位好朋友,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关爱或理解,渴望“个性”得到保护和发展等。
请以“我渴望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有真情实感。文章要写出渴望什么,为什么渴望。 4、字数不少于600。








参考答案
一、1、B 2、C 3、C4 C5.略 
二、阅读。(一)
7、从:顺、随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8、(1)(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2)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9、抒发了对世俗功名利禄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二)
10.只不过 对东京的失望 “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丑行

11.比喻、夸张、反语。作用:抓住清国留学生的辫子进行描写,揭示了他们不学无术、庸俗愚昧的思想实质,也浸透了作者对他们的厌恶。

12.作者在这一部分写了在东京的所见,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使鲁迅先生对东京失望,为下文写作者离开东京到仙台见到藤野先生作了铺垫。

13.愚昧麻木     
 14.目的是一心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鲁迅先生的人生选择启示我们,无论什么年代,一个人要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自己才会得到最好的发展,才能创造更有意义的人生价值

 (三)15.①到学校给家里写信;
②在扎得结实的行李上又仔细地察看了一遍。
16.家里实在无力支付自己的学费,自己应该帮父母一把。
父亲支撑这个家实在是太艰难了;自己的“心血”要“绝望”了,自己的不懂事。
17.通过母亲纳鞋的声音的停、响,来反衬这件事的难度,表现父亲的难处和爱。
18.“木讷”和“山”在此是如此协调,山之无语,但山之巍峨,正如父亲一样崇高。
三、作文。(略) (211.138.137.68)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无锡市2011年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下一个『长汀职专2013级毕业考试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