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至2015年学年度临高中学高二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2014年至2015年学年度临高中学高二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高二必修五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4年至2015年学年度临高中学高二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请考生仔细阅读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及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仅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
试题预览
2014年至2015年学年度临高中学
高二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请考生仔细阅读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及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仅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梁思成先生在世的时候,曾经感慨:城市里到处是房子,而没有建筑。的确,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首先发现,和世界那么多号称国际化大都市相比,我们似乎最缺少的就是高楼大厦,于是,人配衣服马配鞍一般,我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的外观,于是便越来越倾心倾力地盖房子。城市建设仅仅沦为梁思成先生批评的住人的房子,恰恰淹没了人本身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主体性位置。
    楼房可以是城市最为直接醒目的外观,重视它,也没什么错。但城市的本质从来都是人精神的外化。有多少不同的精神风貌,就会有多少不同的城市景观,并不只是豪华的外观所能够呈现的。人们经常称赞城市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正是对这种美的理想追求,使得城市成为了人的精神的载体,并得以艺术性的外化和升华。在现代化的行进途中,城市精神,或曰城市文化的体现,首先需要面对在城市建设中如此低劣而拥挤在一起的房子说不,而多建设一些富于艺术气质的建筑,如北京的“鸟巢”、上海的“东方明珠”、苏州贝聿铭新设计的博物馆等。
    城市精神,或曰城市文化的另一方面体现,还应该在于城市管理的大气,它的眼界,它的以人为本,尤其对于下一代的关怀方面。毋庸讳言,我们许多城市的公共设施、公共交通和公共天地,并没有真正充分地为公众服务,不少公园的门票一涨再涨,博物馆更是绝少对儿童免费开放。城市之所以不能够完全听凭经济的管理,还需要文化的领引,就在于文化更有益于世道人心以及对下一代心灵的滋润。城市管理中所体现的公共关怀丰富细致,是一座城市精神与文化品质的提升与彰显。
    城市精神与文化,最终要落实在人的身上,人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品质与风貌。人与城市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不断提升人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才能够不断提升城市的精神高度与文化的海拔线。说到底,重视城市精神的建设,其实关系着城市建设的最终归宿。(《文汇报》9.20)

1.下列关于“城市精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城市精神,首先需要面对在城市建设中低劣而拥挤在一起的房子说不。
B.北京的“鸟巢”、上海的“东方明珠”等一些富于艺术气质的建筑不能代表城市精神。
C.城市精神还体现在它的眼界,它的以人为本,尤其对于下一代的关怀方面。
D.不断提升人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才能够不断提升城市的精神高度与文化的海拔线。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梁思成先生感慨的城市里到处是房子,而没有建筑,是说城市建筑没有城市精神。
B.城市建设中有如此低劣而拥挤在一起的房子,是说建筑质量低,规划不合理。
C.人们经常称赞城市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就是因为城市建筑流畅有精神美感。
D.城市公园和博物馆向公众尤其是向孩子们开放,是良好城市精神的体现。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梁先生所说我们似乎最缺少的就是高楼大厦,就是指城市建设缺少艺术性。
B.作者建议城市管理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多一些公共关怀,尤其是要给下一代多一些心灵的滋润。
C.越重视城市精神建设,城市就越有风格品位和艺术性。
D.城市的本质从来不都是人精神的外化,因为人的喜好有相同和相似的地方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崔瑗字子玉,早孤,锐志好学,尽能传其父业。年十八游学京师,遂明天官、历数、《京房易传》。主儒宗之。与扶风马融、南阳张衡特相友好。
    年四十余,始为郡吏。以事系东郡发干狱。狱掾善为《礼》,瑗间考讯时,辄问以《礼》说。其专心好学,虽颠沛必于是。后事释归家。
    后辟车骑将军阎显府。时阎太后称制,显入参政事。先是,安帝废太子为济阴王,而以北乡侯为嗣。瑗以侯立不以正,知显将败。欲说令废立,而显日沉醉,不能得见。乃谓长史陈禅曰:“中常侍江京、陈达等,得以嬖宠惑蛊先帝,遂使废黜正统,扶立疏孽。少帝即位,发病庙中。今欲与长史君共求见,说将军白太后,收京等,废少帝,引立济阴王,必上当天心,下合人望。若拒违天意,久旷神器,则将以无罪并辜元恶。此所谓祸福之会,分功之时。”禅犹豫未敢从。会北乡侯薨,孙程立济阴王,是为顺帝。阎显兄弟悉伏诛,瑗坐被斥。门生苏祗具知瑗谋,欲上书言状,瑗闻而遽止之。时陈禅为司隶校尉,召瑗谓曰:“第听祗上书,禅请为之证。”瑗曰:“此譬犹儿妾屏语耳,愿使君勿复出口。”遂辞归,不复应州郡命。
    久之,大将军梁商初开幕府,复首辟瑗。以疾固辞。岁中举茂才,迁汲令。在事数言便宜,为人开稻田数百顷。视事七年,百姓歌之。
    汉安初,大司农胡广、少府窦章共荐瑗宿德大儒,从政有迹,不宜久在下位。由此迁济北相。时李固为太山太守,美瑗文雅,奉书礼至殷勤。岁余,光禄大夫杜乔为八使,徇行郡国,以臧罪奏瑗,征诣廷尉。瑗上书自讼,得理出。会病卒,年六十六。临终,顾命子寔曰:“夫人禀天地之气以生,及其终也,归精于天,还骨于地。何地不可臧形骸,勿归故里,其赗赠之物,羊豕之奠,一不得受。”寔奉遗令,遂留葬洛阳。
    瑗高于文辞,尤善为书、记、箴、铭,所著凡五十七篇,诸能为文者皆自以弗及。瑗爱士,好宾客,盛修肴膳,单极滋味,不问余产。居常蔬食菜羹而已。家无担石储,当世清之。

4.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时阎太后称制             称制:行使皇帝的权力 
B.若拒违天意,久旷神器     神器:皇帝的宝座
C.此譬犹儿妾屏语耳         儿妾:对儿童妇女的蔑称
D.在事数言便宜             便宜:见机行事

5.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能表明崔瑗“宿德大儒”和“从政有迹”的一组是( )(3分)
A、年十八游学京师,遂明天官、历数、《京房易传》/ 在事数言便宜,为人开稻田数百顷
B、与扶风马融、南阳张衡特相友好/ 瑷间考讯时,辄问以《礼》说
C、所著凡五十七篇,诸能为文者皆自以弗及/ 视事七年,百姓歌之
D、时李固为太山太守,美瑗文雅,奉书礼至殷勤/ 家无担石储,当世清之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崔瑗到京师求学,所学范围很广,天文、历法都有所涉及。即使在被关进监狱受审期间,监狱长还曾向他请教《礼经》方面的问题。
B.顺帝继位之前,曾被安帝废为济阴王,另立北乡侯为太子,崔瑗认为这种做法不合正统,于是想和陈禅一起劝阎显把握好时机,拥立济阴王。但陈禅没有这样做。济阴王即位后,杀了阎显,崔瑗也被牵连。陈禅要苏祗说出真相,被苏祗拒绝。
C.崔瑗喜欢交朋结友,不仅当时的文化名人马融、张衡与他友谊很深,而且当时许多重要官员如大将军梁商、大司农胡广、光禄大夫杜乔、太山太守李固等对他都极为推崇。
D.崔瑗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充当幕僚时能积极为其主出谋划策,担任县令时积极为老百姓开垦稻田数百顷;但是他不过问家里的生计,平时也只是粗茶淡饭,当时之人很称赞他的清廉。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欲说令废立,而显日沉醉,不能得见 (4分)
 译文:
(2)久之,大将军梁商初开幕府,复首辟瑗。以疾固辞。(3分)
译文:
(3)寔奉遗令,遂留葬洛阳。(3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8~9题  
                               枕上作
                                陆游
                   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
                   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
                   壮日自期如孟博①,残年但欲慕初平②。
                   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
    [注]①孟博,即东汉范滂,《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②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
8.诗的前两联是如何写诗人枕不成眠的?(4分)

9.诗的后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7分)
10、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青泥何盘盘,________。(李白《蜀道难》)
11、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12、子曰:“岁寒,                。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3、子曰:“                 ,则远怨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4、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侯宝林:一个极其严肃的人
                                薛宝琨
   我第一次和侯先生见面时,他既热情又略带矜持地告示我两句话:一是“曲艺是个金饭碗,你一辈子也吃不完”,一是“别看你是北大高材生,搞这行还得从头学起”。从此我谨遵师教,不仅越发仰视他,而且越发仰视曲艺和相声。
    日前一家电视台要我提供侯宝林笑话,他们拟创办一“逗你玩”栏目,要求从头到尾笑声迭起。我哑然,在我大脑的映像里,除去舞台上侯宝林那幽默智慧的喜剧形象而外,在任何一个群落里他从不“耍活宝”,也不“逗你玩”,他的精神和灵魂世界不仅是严肃的甚而是伤感的。他在学艺时绝少说熊话或贱话——在他打钱的钱板子上是从来没有“您就当我是逗您一笑的欢喜虫”,以及猫儿狗儿之类自侮的语言。
    1940年他在天津走红,不是凭着丑化自我,而是靠他传神动听的说唱、清新洗洁的语言、略带儒雅的风度而在白天一场《空城计》夜晚一场《改行》的当天一炮打响。是他坚定了相声在剧场与其他曲种同论并列的地位,并由“倒二”递升至“大轴”。于是他第一个蓄起了分头穿上了西装,在街上碰见同行,这位朋友不屑地说:“嗬!说相声的穿西装——人啦。”侯宝林立即抗争说:“人啦怎么着,说相声的就不是人吗?”
   “他的相声文明”,这是侯宝林在天津一待五年的赫赫战绩,也是天津观众对他最贴切的评价。相声一直都以“说逗”为主,“学唱”则从侯宝林开始,或是以他为代表,便不再是一种手段,而是与说逗融合在一起更具表现力也更加美致的时代艺术了。悲剧的内容,喜剧的形式,这是社会和时代为他提供也是侯宝林为自己找到的有力武器,于是他把严肃的感情和轻松的形式结合在了一起。侯宝林“文明”的另一表现就是舞台风度“派头”,在台上不卑琐油滑、不贫里贫气,他的自尊和自信、平稳和谦和、轻松和亲切给了他一生无休无止的“人缘”。建国后,时代赋予了他展示才华的天机。侯宝林的名字几乎成为中国相声的符号,他使相声这门艺术不仅老少咸宜,并且走出国门享誉国际。
    但是,就在他从干校归来“还原为人”不久——1979年7月,侯宝林“正式宣布退出舞台,专门从事相声研究工作”了。他的这一决定立即引起社会反响,他不是说过“一个演员设若脱离了舞台,他就等于失去了生命从而成为行尸走肉了吗”?
    侯先生说,他艺术的高峰时期已经过了。他不愿像有的戏曲大师那样为了证明自己的个人魅力,把一个残缺不全老态龙钟的形象留给观众。他说他如今的心力体力都不比从前。他不愿意凭着名声让观众可怜他。虽然在录像里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他的神采飞扬,但他告诉我,那已经是勉为其难了。他对我说:“不知怎的就是高兴不起来。”我当时认为,或许是他老了——他已然六十开外了。在这之前或而后,他总是向我提及《牛虻》,“那位主人公痛苦着身心还要充当马戏团小丑逗人们发笑,这是怎样残酷和无法忍受的践踏及扭曲!”我们同时都沉默着,我联想他当时或许就是被这种情思折磨吧。“文革”所钩沉的不仅是时代的垃圾,同时还深及几千年的民族劣性,这或许才是他开心不起来的真正原因。他满怀深情地说:“我现在特别需要严肃,需要自尊,需要在尊严中度过余生。”其实我已察觉到他对那些戏称他“侯宝林儿”的人们,不管是好意还是无知、谑称,只要“林儿”字一出,他就顿时神情严肃阴沉下来。轻则装作听而不闻,重则面带愠怒。
     1979年下半年,侯宝林开始案头工作,陆续在报刊上发表了《相声的表演》《相声溯源》等有关文字,如今汇集成册的《侯宝林谈相声》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他说:“只是为了填补空白,绝不会成为盖世奇文;只要能够铺路,为别人的建树打下基础,哪怕是有人驳辩、批判,也算是我们的功劳。”
(有删改)
1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我”与侯宝林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我”既仰慕侯先生的学识和超凡的艺术才能,又能深刻地理解侯先生的为人。
B.侯宝林说“曲艺是个金饭碗”,意味着曲艺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有无限机遇、有许多有阶值的东西可供人挖掘的领域。
C.侯宝林在天津演出时凭借《空城计》《改行》一炮打响,他蓄起分头穿上西装坚定了相声在剧场与其他曲种同等的地位。
D.侯宝林留给观众的是其全盛时期的形象,他选择退出舞台则是消极地退却,因为“演员离开舞台则失去了生命”。
E.侯宝林的相声既有说学逗唱的融合,又有寓庄于谐的趣味,他谦和亲切的风度、幽默智慧的形象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
16、作为一名相声大师,侯宝林对相声这门艺术有哪些突出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侯宝林急流勇退,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侯宝林的“精神和灵魂世界不仅是严肃的甚而是伤感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理解。(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9.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
A.说来实在可气,我们研究所限于技术设备,不得不把古生物遗骸千里迢迢地送到外国去鉴定,不仅耗时费钱,还得仰人鼻息。
B.这些人对茶也形成了偏见,以为中国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高,一般隆重场合,总是端出英国红茶,似乎唯此才够贵族。
C.在那蹉跎岁月,我们的革命先辈爬雪山,过草地,吃了多少苦啊!
D.在京剧舞台上,出来四个龙套……他们相互将手中的刀枪随意地碰几下,口作吆喝状,就表示已经打过一场战争。这对外国人来讲,是不可理喻的。

20.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欧债危机爆发之后,欧洲现在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如何解决失业问题,严峻的                           形势将巨大的挑战带给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
B.近几年,非法职业中介活动越来越多,每逢节后民工大量进城,就是黑中介机构编造虚假信息,骗取民工钱财猖獗之时。
C.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原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D.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不过我相信,在老师的帮助下,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够学好。

21、在下面语段画线处选填一组连贯、恰当的语句。(3分)
______________。书能教你为人宽厚,心地善良,使你生出纯真、热情的气质。书能教你谦虚谨慎,持重内向,使你生出成熟、稳健的气质。书能教你自强不息,不畏艰难,使你生出刚毅、坚强的气质。书能使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使你生出深沉、进取的气质。
A.读书是一种“美容”,可以使人由粗俗、鄙陋变得文雅、睿智。
B.书能影响人的心灵,而人的心灵和人的气质又是相通的。
C.读书能美化人的心灵,弥补外貌的不足,培养人的内秀。
D.书能改变人的气质,优雅的气质会使人“因为可爱而美丽”
22.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限15字以内)(5分) 
    一百年来,汉语词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交化,不断涌现的大批新词新语,有的早已成为匆勿过客,有的仍在当今杜会生活中坚强存在。来自四川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8所高校的31 位学者,十分重视这些词语。由他们担任编审、116 名资料人员集体完成的《百年汉语新词大辞典》,即将由上海辞书出版社推出。该辞典收录了从1912年到2011年诞生的新词新语约1.1万个,相当于为这些词语创建了一个档案库。
                                                       

23.根据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其与前后文组成一段协调完整的话。(6分)
海潮,放远了谛听才觉得深邃;     ,____________________。
忠告,放远了品味才觉得亲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哲人说“距离产生美”,确实如此。

五、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超级演说家刘媛媛在她的《不作不会活》里曾说:“no zuo no die”,不作死就不会死,但我今天想要大家记住的是“no zuo no life”,“作”是什么?“作”就是不安现状的瞎折腾,我这个人就爱“作”,我来参加《超级演说家》这个节目被我哥骂了无数次,他说,你就是没事找事瞎折腾,你又不是学表演的,你也不是学主持的,你一个学法律的参加这么一个电视节目,对你的未来有什么用?可能我就是爱“作”吧,我突然觉得每一天都重复的日子太没意思,所以,我就来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由第二节最后“而多建设一些富于艺术气质的建筑,如北京的“鸟巢”、上海的“东方明珠”、苏州贝聿铭新设计的博物馆等”可判断出错误)。(3分)
2.B(文章主要说城市建设缺少艺术气质)(3分);
3.D(原文说“城市的本质从来都是人精神的外化”,多一“不”字意思相反)(3分)
4.D(便宜,指利于国家、合乎时宜的办法或建议)
5.C (A组中第一项“年十八”与“大儒”不相符合;B组中第一项只能说明其交往,第二项只能说明他的勤学好问;D组中第二项说明他的清廉)
6.D(A崔瑗向监狱长请教B苏祗想说出真相,被崔瑗制止C光禄大夫杜乔检举他贪污)
7.(1) 想劝说他废黜北乡侯,另立太子,但阎显整天醉生梦死,见不到他 (“废立”、“ 日”、“ 沉醉”及大意各1分)
 (2) 过了很久,大将军梁商建立大将军幕僚机构,首先征召崔瑗。他以有病为借口坚决推辞了。(“辟”“固”及大意各1分)
(3)崔寔遵照遗嘱,于是把他埋葬在洛阳。(“奉”、“遂”及大意各1分)
8.主要运用侧面描写(或从听觉的角度)(1分),通过写诗人听到漏报三更、鼠出犬行等声音(2分),从侧面描写出枕不成眠的情景,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悲凉(1分)。(4分。意思对即可)
9.通过叙写壮年想报国而无门,晚年欲长寿而不得,转而要纵情山水,(3分)表达了诗人的超脱之意和愤激之情。(3分)(6分。意思对即可)
10.猿猱欲度愁攀援;百步九折萦岩峦。
 11.又恐琼楼玉宇;何似在人间。
12.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1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14.欲速则不达
15、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A项“亦师亦友”概括不准确;C项“他蓄起分头穿上西装”是他自尊的体现;D项“退出舞台”不是消极地退却。)
16、①侯宝林的相声说唱传神动听、语言清新洗洁,他风度儒雅,观众评价他的相声文明。②侯宝林提升了相声在剧场的地位,使“学唱”与“说逗”融合而成为时代艺术,使相声老少咸宜并走出国门。③侯宝林在退出舞台后,陆续发表文章,填补空白,为后人铺路。(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17、主观原因:①自尊的需要。他不希望把老态龙钟的形象留给观众,这自尊是心灵受到创伤而形成的自我保护。②对人生和艺术哲学的追求。侯宝林认为艺术的魅力在于富余——唯富余才能心到神到手到眼到,获取创作和表演的自由。③内心的折磨。心里有痛苦,还要忍受着,逗人们发笑。(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客观原因:①身体因素。60多岁,心力体力不比从前。②时代因素。为文革所钩沉的时代垃圾及民族劣性所折磨。(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18、①侯宝林出卖技艺的经历在其看来是出卖自尊,充满伤感。②侯宝林不凭借丑化自我和说熊话或说贱话耍活宝来扬名,坚持以严肃的态度来面对艺术。③《牛虻》主人公所受的践踏及扭曲使他非常感伤,认为自己需要严肃,需要尊严。④别人称他为“林儿”,他认为伤害了他的自尊而感到愠怒,在日常交往中,他希望人们严肃地对待他的人格和尊严。(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19、A(“仰人鼻息”本意是依靠别人而求得生存,也引申为迎合别人的意旨,意义与语境相合。“下里巴人”原指民间歌曲,后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用错对象。“蹉跎岁月”原意为把时间白白地耽误过去,不能理解为“艰苦岁月”。“不可理喻”是说无法跟他讲道理,态度蛮横,原文意思是不能理解,犯望文生义之病。)(3分)
20、C(A项:语序不当,后一分句应为“严峻的形势给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B项:缺少成分,“每逢民工进城(之际)……就是……之时”。D项:主客体位置颠倒,应将“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改为“虽然我们对方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3分)
21、B(A、C两项所谈的“粗俗、鄙陋”和“外貌的不足”文段中并未涉及, D项中“优雅的气质”对后文概括不准确。从话题统一的要求来看,A、C也与后文不一致。)(3分)
22、《百年汉语新词大辞典》编成并将出版(“百年汉语新词大辞典”1分、“编成”1分、“出版”1分。用一句话表达且在规定字数之内,2分)(5分)
23、山峰,放远了观望才觉得秀美。友情,放远了回忆才觉得珍贵(每句3分,意思对即可。第2句所表达的事物应为人文的,不合此要求扣1分。)(6分)
24、依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60分)
立意角度(参考):(1)肯定态度,一个人要不安于现状,要敢于超越自我,挑战自我,尝试不同的人生,谱写丰富多彩的诗篇。
(2)否定态度,生命在于平稳中发展,不作非分之想,不去冒险透支生命。
(3)辩证态度,稳中求进,在保证基本生活的前提下可以尝试着改变自己的命运,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参考译文
  崔瑗字子玉,在他幼年时父亲去世,他专心好学,全能继承他父亲的学业。他十八岁时来到京师洛阳交游问学,因而通晓天文、律历、数术、《京房易传》,受到学者们的推崇。他和扶风人马融、南阳人张衡友谊很深。
崔瑗在四十多岁时,才任为郡衙的办事吏员。后来因事被关进东郡发干县的监狱,监狱长对《礼经》很有研究,崔瑗受审讯之外,常常向监狱长请教《礼经》的有关问题。他专心好学,即使身处颠沛流离之中也一心从事学问。后来官司结案回到家乡。
后来又被车骑将军阎显征召,在阎府中任职。当时阎大后垂帘听政,阎显入朝参政。在此之先,安帝废黜太子刘保,贬为济阴王,另立北乡侯刘懿为太子。崔瑗认为北乡侯立为大子,不合法统,他预见到阎显将要垮台。想劝说他废黜北乡侯,另立太子,但阎显整天醉生梦死,见不到他。于是对长史陈禅说:“中常侍江京、陈达等人,因他们得到先帝的宠幸,把先帝哄得迷迷糊糊,于是废黜了合法的太子,另立旁支子弟。少帝即位时,就在宗庙中犯了病。我想和长史您一起求见将军,劝他上奏太后,逮捕江京等人,废黜少帝,迎立济阴王。这样做,一定能上合天意下合民心。如果违背了天意,君主的宝座久空,你即使没犯罪也逃不了首恶的罪责。这是祸福转换的关键时候,也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陈禅听了犹豫不决,不敢听从。恰好北乡侯这时病死了,孙程立济阴王为帝,这就是汉顺帝。阎显兄弟都被处死,崔瑗也被连累遭罢免。崔瑗的学生苏祗对崔瑗的谋划了解得一清二楚,想上书皇帝说明这一情况,崔瑗听到后,就马上加以制止。当时陈禅任司隶校尉,把崔瑗找来对他说:“你姑且听任苏祗上书说明,我为这件事作证。”崔瑗税:“这话像小孩子们说的悄悄话,希望司隶校尉大人不要再说了。”于是辞职回家,再也不应州郡的征召出来做官。
过了很久,大将军梁商建立大将军幕僚机构,首先征召崔瑗。他以有病为借口坚决推辞了。这一年,他被荐举为秀才,被任为汲县县令。他在知县任内,多次向朝廷上书,提出应实行的政事,为百姓开垦出几百顷稻田。他在任七年,受到百姓们歌颂。
汉安初年,大司农胡广、少府窦章共同推荐崔瑗是德高望重的大儒,从政期间政绩突出,不应该让这样的人才沉沦下僚,因此升任他为济北国相。当时李固任大山郡大守,他很欣赏崔瑗的学识,不断给崔瑗写信致意。过了一年多,光禄大夫杜乔充任巡察使者,到各地巡视,他向朝廷检举,崔瑗犯有贪污罪,于是崔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月考试卷


上一个『初二课外文言文阅读58则』  下一个『2014年至2015年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