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测试题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长春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测试题
(八年级上册 请选择教材)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八年级月考试卷一.古诗文积累与运用(15分)1.风急天高猿啸哀,。杜甫《登高》2.,惟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泊秦淮》中诗人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表达出对国事的极度焦虑和忧愁的诗句:,。4.唐代诗人王维以写景见长,在他的笔下,不但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明净之美,在《使至塞上》
试题预览
八年级月考试卷
一.古诗文积累与运用(15分)
1.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登高》
2. ,惟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泊秦淮》中诗人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表达出对国事的极度焦虑和忧愁的诗句: , 。
4.唐代诗人王维以写景见长,在他的笔下,不但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明净之美,在《使至塞上》中,亦有 ,
。 的苍凉雄浑之美。
5.陶渊明在《饮酒》中表现自己在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句子是: , 。
6.在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中,体现诗人不甘沉沦的坚强性格和奉献精神的两句诗是: , 。
7.《渔家傲。秋思》中表现边关战事吃紧,守军戒备森严的两句词是 , 。
8.古今诗人,往往以诗明志,我们读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抒发了作者远大理想和抱负。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请你再写出这样的连续两句,并注明作者或出处。
诗句: , 。
作者或出处: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本文作者是 ,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被尊 。(1分)
10.解释加点字(2分)
(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衡于虑,而后作
(3)入则无法家拂士 (4)行拂乱其所为
11.文章开篇列举了六个人和事例,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分)
12.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面对艰苦环境的磨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结合文章说说你认为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什么?(3分)
13.对待痛苦和磨难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态度,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读书感悟,这下面对联拟出下联。(2分)
上联:忧患利建功立业 下联: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5分)
螳螂捕蛇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树,树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剌刀攫其首,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
——《聊斋志异》
14.解释加点字(1分)
(1)闻崖上有声甚厉( )(2)寻途登觇
15.文中的螳螂是怎样杀死大蛇的?(请用文中原话回答)(2分)
16.读了这则短文,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2分)
(三)现代文阅读
雪山那么冷,棉衣那么暖
张了格
去年的深秋,我和朋友一起沿着川藏线进入藏区,奔赴四川阿坝自治州的小金县,我们这次要攀登的是那座耸立在高原之上的四姑娘山。
我们坐飞机来到成都,然后搭上小金县的班车前往日隆镇。这是一段漫长而艰难的旅程,汽车需要在蜿蜒曲折的公路上盘旋一天的时间,越过那海拔4500多米的巴朗山脉,那里空气稀薄,冰雪覆盖,将有恶劣的高原环境等待着我们一车人。
汽车驶入巴朗山脉的时候,就开始有乘客感觉身体不适了,因为公路总是弯弯转转,搅翻了大家的胃,有人就开始呕吐了。特别是我身旁坐着的那位头发灰白的老人,她身体似乎难受得厉害,以至于司机不得不停下车来让她休息一下。她却强忍着难受,请司机继续前行。于是,我们的汽车就继续前进了。
汽车驶到巴朗山山腰的时候,老人已经呼吸急促,头昏眼花了,我知道这是高原反应发作,于是立即掏出红景天给她喝了一小瓶,她轻轻地对我说了一声谢谢,似乎已经连大声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汽车继续前行,慢慢地向山顶进发,老人的呼吸越发急促起来,高原反应越来越大,我们不得不请司机停下车来。司机这次走过来一看她,就马上紧张地问道:“您有哮喘病?”
老人点着头,已经不能说话了,司机慌忙拿来小液体氧气罐给她吸氧,她吸着氧气才慢慢平静下来。但是我们的路途还很遥远,山还很高,于是我们开始趁老人清醒的时候,劝她下车搭便车回去。因为一旦进入贫僻的藏区,如果身体过于不适,那将是很危险的事情。
但是老人强装微笑地说,没关系,我翻过这座山,我一定能挺过去的……
老人就这样昏睡着,与我们一道穿过了巴朗山,终于来到了日隆。到达日隆的时候,前来接待来客的小旅店老板拥了上来,请我们去住他们的家庭旅馆。当一位藏民妇人一看到老人时,居然惊叫起来,对她说,陈阿妈,你今年怎么又来了!
那位老太太疲惫的脸上浮起微笑,说,我来给儿子送件棉衣!我猛然惊诧,原来她的儿子在藏区啊,我们松了一口气,心里踏实了许多。而那位藏民妇人见到她,像是接到亲人一样,也不再招呼别的客人了,而是搀着老人回去了。
我们选择了另一家家庭旅馆住下,准备明天的登山行动,我们这次准备征服四姑娘山中的幺姑娘山,那是一座我们一直渴望征服的大雪山。
第二天清晨,我们就背着装备骑着马向雪山进发,我们将穿越原始丛林,顺着沟子,经过海子,踏过小草原。我们期待着看到雪山底下一片片新落的白雪……
但是当我们来到雪山底下的时候,我们却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一个头发灰白的老人和一位牵马的妇人早已经来到山脚下了。
老人见到我们来了,脸上忽然浮起了笑容,她远远地问:是你们啊,你们是登山去吗?我回答说,是啊!我们要登山……
老人的眼角激动得渗出泪花,说,太好了,那请你帮我一个忙,你们给我儿子捎件棉衣好吗?
说着,老人从袋子里抽出一件厚实的棉衣来,递给我。我早已经目瞪口呆了,我完全没有明白过来——因为这雪山之上不可能还有别人在,看上去也不可能有人比我们早。这时,那位藏民妇人拉着我来到一边,说,小伙子,你也帮忙劝劝这位陈阿妈……她的儿子4年前在这里登山遇难了,可是她忘不了自己的儿子,每年都从北京来这里送棉衣啊!
我猛然惊醒,想起曾经听说过的一件事情,在4年前的这个季节,曾经有一个登山队在攀登这座雪山时遭遇了雪崩,不幸的是几位年轻的队员遇难了,难道她就是其中一位遇难队员的母亲?
藏民妇人证实了我的猜想,果然是其中的一位母亲。藏民妇人告诉我们,在她儿子去世之后,这位母亲,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拖着年迈的身体,克服艰苦的高原反应,千里迢迢为儿子送来一件棉衣,这已经是第四年了。
我顿时被感动得热泪盈眶,我拉着队友开始围在老人身边,慢慢地劝慰她。我说,阿姨,您的儿子和我们一样都喜欢这项运动,即使留在这里也不会遗憾的,您以后就不要再送棉衣了……
那位老人的脸忽然抽搐起来,老泪纵横地指着大雪山对我说,是啊,他从小就喜欢登山,可这里是雪山,全是雪啊,雪山那么冷,他却永远回不来了……
她的一句话,我便无语了。我知道我说再多的话也是无用的。因为这位母亲的爱与思念已经超越生死的界线了,即使她知道儿子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却仍然记挂他的冷暖,这是多么深切多么难舍的爱啊……
那天我们继续了登顶活动,爬上了幺姑娘山的山顶,那天我们爬得格外小心,爬得格外默契。
在登上山顶之后,我们将一件厚厚的棉衣展开,覆盖在山顶白色的雪地上,我想那冰雪下沉睡的英雄,和那冰雪覆盖下的山脉,都应该能感觉到这人世间最最温暖的母爱吧!
17.给下面加点字注音(2分)
耸立( ) 搅翻 ( ) 惊诧( )默契( )
18.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1)汽车需要在蜿蜒曲折的公路上盘旋一天的时间
(2)老人从袋子里抽出一件厚实的棉衣来,递给我。我早已经目瞪口呆了,我完全没有明白过来——
19.文章讲述了一个朴实而又感人的故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3分)
20.文章为何从漫长而艰难的赴藏旅程写起?(3分)
21. “那位藏民妇人见到她,像是接到亲人一样,也不再招呼别的客人了,而是搀着老人回去了。”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探究老太太是谁,来做什么。
22.为何登山队员在攀登幺姑娘山时“爬得格外小心,爬得格外默契”?(3分)
23.世界上能用来形容母亲的词真多,但伟大,崇高,或许都不够吧,文中的这位老人,明知儿子永远埋在了雪山里,明知自己年迈体弱,却为何四次来到这里为儿子送棉衣?请谈谈你的阅读感受。(4分)
24.文章在围绕表现“棉衣那么暖”的主题同时,也烘托出人性的美好(温暖),请结合文章内容,赞颂发生在“送棉衣”的过程中那些温暖的故事及给予你的人生感悟。(4分)
(四)名著阅读(5分)
玄德曰:“此人比先生才德何如?”庶曰:“以某比之,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玄德喜曰:“愿闻此人姓名。”庶曰:“此人乃琅琊阳都人,覆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乃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其父名珪,字子贡,为泰山郡丞,早卒;亮从其叔玄。玄与荆州刘景升有旧,因往依之,遂家于襄阳。后玄卒,亮与弟诸葛均躬耕于南阳。尝好为《梁父吟》。所居之地有一冈,名卧龙冈,因自号为卧龙先生。此人乃绝代奇才,使君急宜枉驾见之。若此人肯相辅佐,何愁天下不定乎!”玄德曰:“昔水镜先生曾为备言:‘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25.此情节出自古典名著《 》(1分)
26.“玄德”和“庶”是指谁?(2分)
27.“玄德”和“庶”这两个人物在这部名著中都体现了哪些优点?(2分)
三.作文:以下文题任选其一完成作文(60分)
文题一:初识愁滋味
文题二:走进自然,我们领略景色之美;亲近大师,我们感受哲理之美;享受亲情,我们体验生活之美;展现才华,我们成就青春之美……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美,就在我们身边。请以“ 真美”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习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3)不少于600字。
答案:
1.渚清沙白鸟飞回
2.万籁此都寂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7.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8.会当凌绝项,一览众山小
9.孟子 亚圣
10.(1)责任,(2)奋起,指有所作为(3)拂,通“弼”,辅弼。(4)违背
11.为下文论述人才取得成功必须经历磨难准备了充分的事实论据,使论证更加有说服力
12..面对艰苦环境的磨炼,有的人发愤图强,有的人意志消沉,关键取决于受磨难者自身,应该自我觉醒,努力战胜困难才能成材,反之则会在磨难中消沉,毁灭。
13.安乐致祸国殃民
14.(1)听到(2)路
15.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颠不可去。
16.只要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就能克敌制胜,弱者也可以战胜强者。(或:弱有所长,强有所短,弱者只要相机而动,善于斗智,就能战胜强敌))
17.Song3 jiao 3 cha4 qi4
18(1)环绕着走,这里写路途难行
(2)形容我被老人这一行为而震惊,因为这雪山上不可能有人在,心中陡然升起一种不祥之感。
19.一位母亲连续四年拖着年迈的身体,克服艰苦的高原反应,远赴藏区为遇难的儿子送一件棉衣
20.母亲虽不适却坚定,这与漫长而艰难的赴藏旅程开成鲜明的对比,体现母亲此行的不易,母爱的伟大。
2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探究老太太是谁,来做什么。
22.(1)他们要安全到达山顶,也被母爱感动要替老人完成心愿。(2)他们的平安说是对亲人挚爱的最好报答。
23.因为这位母亲的爱与思念已经超越生死的界线了,这是多么深切多么难舍的爱啊,这种爱让我们震撼,让我们流泪,这是世界最真的爱
24.司机几次帮助老人,让我们体会到其职业道德的高尚,人性的善良,人生感悟围绕助人为乐等方面回答
25.《三国演义》
26.刘备 徐庶
27.刘备宽宏仁德,爱惜人才,重情重义,徐庶有智慧,有谋略,有孝心。 (139.209.80.138)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请选择教材
八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
201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  下一个『
语文版字词书写基础试题汇编(一)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