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一必修一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惠民中学高一语文第三次月考(时间150分钟,150分)第一卷阅读题(6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9分,每小题3分)。论散文梁实秋一切的散文都是一种翻译。把我们脑子里的思想情绪、想象译成语言文字。古人说,言为心声,其实文也是心声。头脑笨的人,说出来是蠢,写成散文也是拙劣;富于感情的人,说话固然沉挚,写成散文必定
试题预览
惠民中学高一语文第三次月考
(时间150分钟,150分)
第一卷  阅读题(6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9分,每小题3分)。
论散文
梁实秋
一切的散文都是一种翻译。把我们脑子里的思想情绪、想象译成语言文字。古人说,言为心声,其实文也是心声。头脑笨的人,说出来是蠢,写成散文也是拙劣;富于感情的人,说话固然沉挚,写成散文必定情致缠绵;思路清晰的人,说话自然有条不紊,写成散文更能澄清彻底。由此可以类推。散文是没有一定的格式的,是最自由的,同时也是最不容易处置的,因为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隐饰的可能,提起笔来便把作者的整个的性格纤毫毕现地表示出来。
一个人便有一种散文,喀赖尔翻译莱辛的作品的时候说:“每人有他自己的文调,就如同他自己的鼻子一般。”布丰说:“文调就是那个人。”文调的美纯粹是作者的性格的流露,所以有一种不可形容的妙处:或如奔涛澎湃,能令人惊心动魄;或是委婉流利,有飘逸之致;或是简练雅洁,如斩钉截铁……总之,散文的妙处真可说是气象万千,变化无穷。
散文的文调虽是作者内心的流露,其美妙虽是不可捉摸,而散文的艺术仍是作家所不可少的。散文的艺术便是作者的自觉的选择。福楼拜是散文的大家,他选择字句的时候是何其的用心!他认为只有一个名词能够代表他心中的一件事物,只有一个形容词能够描写他心中的一种特色,只有一个动词能够表示他心中的一个动作。在万千的辞字之中他要去寻求那一个——只有那一个——合适的字,绝无一字的敷衍将就。他的一篇文字是经过这样的苦痛的步骤写成的,所以才能有纯洁无疵的功效。平常人的语言文字只求其能达,艺术的散文要求其能真实——对于作者心中的意念真实。福楼拜致力于字句的推敲,也不过是要求把自己的意念确切地表示出来罢了。
散文的美妙多端,然而最高的理想也不过是“简单”二字而已。简单就是经过选择删芟以后的完美的状态。普通一般的散文,在艺术上的毛病,大概全是与这个简单的理想相反的现象。散文的艺术之中最根本的原则,就是“割爱”。一句有趣的俏皮话,若与题旨无关,只得割爱;一段题外的枝节,与全文不生密切关系,也只得割爱;一个美丽的典故,一个漂亮的字眼,凡是与原意不甚洽合者,都要割爱。散文的美,不在乎你能写出多少旁征博引的故事穿插,亦不在多少典丽的辞句,而在能把心中的情思干干净净直截了当地表现出来。散文的美,美在适当。不肯割爱的人,在文章的大体上是要失败的。
散文的文调应该是活泼的,而不是堆砌的——应该是像一泓流水那样的活泼流动。要免除堆砌的毛病,相当的自然是必须保持的。用字用典要求其美,但是要忌其僻。文字若能保持相当的自然,同时也必须显示作者个人的心情,散文要写得亲切,即是要写得自然。
1.对“散文的文调”的内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散文的文调”是指作家在文章中表现的人格思想。
B.“散文的文调”是作者在作品中流露的性格。
C.“散文的文调”是指作者散文作品中特有的风格。
D.“散文的文调”是作品中不可形容的妙处。
2.下列不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艺术的散文要求其能真实,即能真实地表达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
B.散文的美在于能把心中的情思干干净净直截了当地表现出来。
C.散文要写得亲切、活泼、自然,避免堆砌、用典。
D.散文美妙多端得力于作家对散文艺术的追求。
3.下面有关文章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散文最不容易处置是因为散文没有一定的格式,是最自由的。
B.因为散文的美妙不可捉摸,所以不必太在意散文的艺术。
C.福楼拜的散文能有纯洁无疵的功效与他锤炼语言是分不开的。
D.作者个人的心情在文中真实地流露出来,散文的文字就自然流畅。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共16分)

苏廷评行状(苏  轼)
公讳序,字仲先,眉州眉山人。公幼疏达不羁,读书,略知其大义,即弃去。谦而好施,急人患难,甚于为己。衣食稍有余,辄费用,或以予人,立尽。以此穷困厄于饥寒者数矣,然终不悔。旋复有余,则曰:“吾固知此不能果困人也。”益不复爱惜。凶年鬻其田以济饥者,既丰,人将偿之,公曰:“吾固自有以鬻之,非尔故也。”人不问知与不知,径与欢笑造极,输发府藏。小人或侮欺之,公卒不惩,人亦莫能测也。
李顺反,攻围眉州。公年二十有二,日操兵乘城。会皇考病没,而贼围愈急,居人相视涕泣,无复生意。而公独治丧执礼,尽哀如平日。太夫人忧甚,公强施施解之曰:“朝廷终不弃,蜀贼行破矣。”
庆历中,始有诏州郡立学,士欢言,朝廷且以此取人,争愿效职学中。公笑曰:“此好事,卿相以为美观耳。”戒子孙,无与人争入学。郡吏素暴苛,缘是大扰,公作诗并讥之。
庆历七年五月十一日终于家,享年七十有五。
闻之,自五代崩乱,蜀之学者衰少,又皆怀慕亲戚乡党,不肯出仕。唯公命其子涣就学,所以劝导成就者,无所不至。及涣以进士得官西归,父老纵观以为荣,教其子孙者皆法苏氏。自是眉之学者,日益至千余人。然轼之先人少时独不学,已壮,犹不知书。公未尝问。或以为言,公不答,久之,曰:“吾儿当忧其不学耶?”既而,果自愤发力学,卒显于世。
公之精识远量,施于家、闻于乡闾者如此。使少获从事于世者,其功名岂少哉!不幸汩没,老死无闻于时。然古之贤人君子,亦有无功名而传者,特以世有知之者耳。公之无传,非独其自放终身,亦其子孙不以告人之过也。故条录其始终行事大略,以告当世之君子。谨状。(节选自《苏轼文集•卷十六》,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益不复爱惜                     爱惜:吝惜
B.日操兵乘城                     兵:兵器、武器
C.居人相视涕泣,无复生意         生意:做买卖     
D.又皆怀慕亲戚乡党               慕:贪恋
5、下列句子中,表现苏序有见识或有雅量的一组是(3分) (    )
①吾固知此不能果困人也        ②小人或侮欺之,公卒不惩
③朝廷终不弃,蜀贼行破矣      ④戒子孙,无与人争入学
⑤公始命其子涣就学            ⑥果自愤发力学,卒显于世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 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苏序自幼性格豁达开朗,不拘礼法。他读书只求大体了解重要意旨就弃书而去,正因如此,成年之后还不能熟知诗书。
B、苏序只要衣食上稍有盈余,就把钱财全部赠与他人,即使因为这样而使自己在生活上屡次陷入困顿,他也始终不悔。
C、苏序尽管身份卑微,但目光长远,为把儿子苏涣培养成才,他极尽劝导之能事。苏涣的学有所成,深深影响了眉州人的思想观念。
D、苏序一生都没有功名,但他为人精明,器量远大。苏轼为他写作这篇“行状”,目的是让当世君子借此了解苏序为人行事的大致情况。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凶年鬻其田以济饥者,既丰,人将偿之。(3分)
译:
(2)公之无传,非独其自放终身,亦其子孙不以告人之过也。(4分)
译: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8、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
9、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10、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5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每空1分,共10分)
(1)                  ,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2)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屈原《离骚》)
(3)大行不顾细谨,                         。(司马迁《鸿门宴》)
(4)            ,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5)羁鸟恋旧林,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6)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朱自清《荷塘月色》)
(7)            ,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8)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15题(共22分)。
最后的绝招
聂鑫森
“面人雷”,当然姓雷,但叫什么名字,谁也不清楚。北地口音,六十来岁的样子,骨格清奇,黄面短须,双眼特别锐亮,像鹰眼,有点冷。他是吃捏面人这碗饭的,在这个广场捏面人差不多有一年了,只要不下雨不落雪,“面人雷”就会准时出来设摊。
行头很简单:一个小木箱,里面放着捏面人的原料和工具;一个可收可放的小支架,上面挂着一个纸板,正中写着“面人雷”三个大字,两边各写一行小字:“为真人捏像;继绝技传家。”——这是一种顶尖的绝技,对着活人捏像,捏谁像谁。他捏面人很快,顾客站个十来分钟就行了,称得上是“立等可取”。顾客满意了,给十块钱;觉得不像,他不取分文,而且立刻毁掉,再不重捏——这样的情景似乎从没出现过。他捏面人,先是几个手指翻飞,刹时便成型,再用小竹片、小剪刀和细铁签修一修,无不形神毕肖。
闲空时,“面人雷”会安静地坐下来,手里拿着面粉,两只眼睛左瞄右瞅,专捏那些有特点的人物。真正有特点的人物是那些“老江湖”:算命测字的“半仙”,耍解卖艺的赤膊汉子,硬讨善要的乞丐,打锣耍猴的河南人……当然,他也捏那些在广场游荡乘机作案的小偷,江湖上称这类人为“青插”;专弄“碰瓷”的骗家,手里拎着瓶假名酒,寻机让人碰落摔碎,然后“索赔”;还有那些做“白粉”生意的,避着人鬼头鬼脑地进行交易……捏好了,悄然放入木箱,秘不示人。
这么大的广场,这么大的人流量,各类案子总是会发生的。
负责车站治安的铁路警察,常会秘密地把“面人雷”找去,请他帮忙破案。
“面人雷”会把那些涉案疑犯的面人拿出来,冷冷地说:“你们只管抓就是,错不了。”他们知道“面人雷”是靠这门手艺吃饭的,便要按人头给钱。“面人雷”说:“这算我的义务,免了!只是……请你们保密,给我留碗饭吃。”
小偷抓了。“碰瓷”的抓了。贩“白粉”的也抓了。那些面人捏得太像了,一抓一个准。
这是个秋天的深夜,无星无月,风飒飒地刮着。
“面人雷”睡得正香,门栓被拨开了。屋里突然亮起灯,被子被猛地掀开,三条大汉把“面人雷”揪了起来。
“面人雷”立刻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他很镇静:“兄弟,总得让我穿上衣服吧,风冷人哩。”
其中一个年纪较大的汉子,脸上有颗肉痣,说:“老哥,是你把我们出卖给了官家,你应该懂规矩,今晚得做了你!”
“面人雷”笑了笑:“兄弟,你们误会了,谁使的绊子呢?”
 “老哥,没有不透风的墙,你老老实实跟我们走一趟。”
“我这一把年纪了,死也不足惜。兄弟,我捏了一辈子的面人,让我最后为自已捏一个吧,给老家的儿孙留个念想。不必担心一个年老力衰的人,还能把你们怎么样。”
他们同意了。
“面人雷”打量了他们几眼,说:“谢谢。”然后便拿出一大团面粉和工具,坐在桌前,对着一个有支架的小镜子捏起来。三个人坐到一边去,抽着烟,小声地说着话。
“面人雷”很快就捏好了,是他的一个立像,有三寸来高,右手拿着小竹片,左手握拳。底座边刻着一行字:手中有乾坤。面人雷自捏像。
那三个人拿着面人轮流看了看,随手摆在桌子上。
……
两天后,在二十里外的一条深渠里,发现了“面人雷”的尸体,脖子上有深深的刀痕。
公安局刑侦队队长,是个年轻人,业余喜欢搞雕塑。他把“面人雷”的自捏像放在办公桌上,关起门看了整整一天。他发现那支小竹片的尖端,正对着那只握着的拳头,而那拳头从比例上看略显硕大,似乎握着什么东西。“手中有乾坤”?他小心地掰开了那个拳头,在掌心里出现了几个极小的面人!在放大镜下一看,眉眼无不清晰,那个脸上有颗肉痣的汉子,是个黑道上的头目,曾因诈骗坐过牢。“面人雷”在临死前,给这几个家伙捏了像!
这几个疑犯很快就被抓捕归案。
追认“面人雷”为“烈士”的报告也随即批复下来了。
追悼会开得非常隆重,正面墙上挂着“面人雷”的遗像——是那尊自捏面人的放大照片。
挽联是这样写的:
手中有乾坤,小技大道;
心中明善恶,虽死犹生。
12.小说结尾的挽联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分析(4分)

13.结合文本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作用。(6分)

14..请结合文中“面人雷”的“冷”和“笑”,简要分析其形象特点。(6分)

15.有评论家认为:“聂鑫森是关注人们精神寄托、关注人性的小说家。枯荣起落沧桑岁月中不泯的人性良知,他看得很珍贵。”这一特点在本文中是否有所体现?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6分)
第二卷  文字表达题(22分)
六、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8分)
1.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
A.扁舟biān   敛裾jū     满载zǎi      愀然qiǎo       漫溯shuò 
B.颓圮pǐ     悄然qiāo  激湍tuǎn    舌苔tāi         愆期qiān
C.与会yù     拜谒yè   忤逆wǔ      创伤chuāng     抹杀 mǒ
D.刀俎zǔ     浸渍jìn   租赁lìng     解剖pōu       彳亍chù 
2.下列各项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寥廓     笙箫     翌年     橘子洲     轻歌曼舞 
B.文身     凋敝     坐落     捅篓子     游目聘怀
C.干练     歉收     竹竿     绿荫场     低炭生活 
D.沧海     磐石     颓费     挖墙角     山川相缪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         世界文学,就是逐渐熟悉和掌握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
②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既不挤得慌,又不太          ,连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和树,最空旷的地方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
③然而,对思想家和作家的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        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           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A.阅读   僻静   不仅   而且         B.阅读   清静   不仅   而且
C.研读   僻静   不是   而是         D.研读   清静   不是   而是
4.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的一项是(     )
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B.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C.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你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维妙维肖、栩栩如生。
5.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累人。 
C.老张每次出差时,细心的妻子总会在他的提包里放上一包常用药,以备不时之需。
D.春节期间,春熙路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直到天黑还不绝如缕,热闹极了。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1926年,梁启超明知自己被西医误诊误医之后,他怕因此影响西医在中国的声誉,带病撰文,禁止国人不要因为个别事故而全面否定西医的科学性。
B、说起成都以及附近游玩的地方,非常的多,但是几乎都离不开历史二字,这个巴蜀文化重镇,发生过多少历史事件,有多少历史人物曾在这里上演了传奇的人生。
C、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关注工资待遇外,对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条件也越发重视,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说“不”。 
D、巴金晚年以“说真话”的勇气和平易近人的文字,倾心创作《随想录》,反思自我,拷问灵魂,其作品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高峰。
7.请参照示例,对下面汉字加以拆析,写出有意味的话。(每题2分,共4分)
示例:忌——心中只有自己是人之大忌。
舒                                                                                                                                 
债                                                                                                                                                                              
七、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当一只玻璃杯中装满牛奶的时候,人们会说“这是牛奶”;当改装菜油的时候,人们会说“这是菜油”。只有当杯子空置时,人们才看到杯子,说“这是一只杯子”。
同样,当我们心中装满成见、财富、权势的时候,就已经不是自己了。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第一卷
一、现代文阅读
1思路解析:从喀赖尔、布丰的话和第2段文字不难看出C项表述最准确。
答案:C
2.思路解析:文章最后一段中说“用字用典要求其美,但是要忌其僻”,没有说不能用典。
答案:C
3.思路解析:A项,强加因果关系,原文说“散文是没有一定的格式的,是最自由的,同时也是最不容易处置的”。B项,文中说散文的“美妙虽是不可捉摸,而散文的艺术仍是作家所不可少的”。D项,文中说“文字若能保持相当的自然,同时也必须显示作者个人的心情”。
答案:C
二、文言文阅读
4、C(活下去的想法。)(3分)
5、D(①表现其为人洒脱;③表现其有孝心及遇事从容镇定;⑥表现的不是苏序,而是苏洵) (3分)
6、C(A “到了壮年还不能熟知诗书”的不是苏轼的祖父苏序,而是苏轼的父亲苏洵。B“就把钱财全部赠与他人”应改为“ 就增加日常开支,或者把财物施给他人”。 D“但他为人精明” 应改为“他见解精确”。)(3分)
7、(1)灾荒之年,(他)卖掉自己的田地来救济饥饿的人,丰收后,那些被救济的人准备偿还他。(鬻、偿:各1分)(3分)
(2)祖父没有传记,不只是(因为)他一生自我放逸(或:洒脱不羁),也是他的子孙没有把他的声名、事迹告诉他人的过失。(“非独……亦……”,1分;自放、过,各1分。将“公之无传”译为“祖父的声名、事迹没有流传”,亦可。)(4分)
三、古诗词阅读
(1)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解析:从“天涯”可知抒情主人公远离故乡和亲人,“月”是表思念之物,结合题目“梦江南”判断,此“恨”应为“思念而不得之怅恨”。
(2)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解析:诗歌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自然景物和具体生活环境都是形象。诗中没有直接写人物,所以人物的形象只能从人物观景所感而得。第三句不说“人不知”而说“山月不知”,则孤寂无聊之情可以想见;第四句又从“空”字可知,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自怜。
(3)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解析:赏析题本着“名词术语”加“分析”的原则完成。结句为写景句,故术语为“借景抒情”,在此基础上对所写景物进行分析,结句意象为“摇曳”的“碧云”,“不宁”之意蕴涵其中,在分析景物的基础上明确情感。
11、原文默写:略。
五、现代文
12 赞扬了”面人雷”手上有高超技艺,心中有善恶分明.表达了对他的深深缅怀.
13. 通过环境描写(2分)渲染了紧张、凄冷的气氛(2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2分)。
14.  “冷”表现在他对世人和警察的态度上,这是一种洞穿人情世故的冷静,冷在外而热在内,恰恰体现其内心的古道热肠(3分);“笑”表现在面对深夜入侵者,这是一种面对突发事件的机智和策略,笑在外而冷在内,体现其在生命危险中的智勇双全(3分)。
15.有(1分)。作者选取一个捏面人的手艺人,在表现他社会经验丰富、技艺高超的老江湖形象特点的同时(2分),更着力刻画他善恶分明、坚持正义的人性良知,尽管只是现实社会中的小人物,却时刻关注着广场上各种犯罪现象,积极为警察提供线索,甚至不惜牺牲生命(2分)作者以此弘扬正义,鞭笞丑恶,突出了鲜明的感情倾向和价值取向(1分)。(如果答“没有”,可以视分析情况最多给2分。)
第二卷  文字表达题
1.B  (A满载zài  漫溯sù  扁舟piān  B悄然qiǎo 激湍tuān  D租赁lìn )
2. A(B.捅娄子C低碳生活   D,挖墙脚)   
3.C  
4.D(A项,“家母”是指自己的母亲。B项“抛砖引玉”是谦称,“狗尾续貂”是贬义而不是谦词。C项“蓬荜生辉”用于自己,谦词。)
5.C  。( A项:济济一堂: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B项,文不加点:比喻作文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才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C项不时之需:用来指随时的,不是预定时间的需要。D项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机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6、D(A项将“禁止”改为“呼吁”。B项前后没有转折关系,“但是”赘余。C项 暗换主语导致成分残缺,在“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前加介词“对”。)
7.舒:学会舍得才会感到舒适。
债:负责的人内心才不会感到负债。
智:懂得日日积累知识,才会拥有智慧。 (61.175.209.178)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月考试卷


上一个『福建省泉州市2015届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下一个『杭州地区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