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19课导学案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八年级上册第19课导学案(八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19生物入侵者学生使用【学习目标】1.了解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可能对人类造成的危害。★2.了解事理说明文的逻辑顺序。▲3.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4.。(学生填写)测定性评价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繁衍()水域()偷袭()鸟巢()栖息()归咎()斑斓()霍乱()
试题预览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19  生物入侵者
   学生使用
【学习目标】
1.了解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可能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2.了解事理说明文的逻辑顺序。  
▲3.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  
4.                                             。(学生填写)

测定性评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繁衍(       )  水域(       )   偷袭(       ) 鸟巢(       )  栖息(       )  归咎(       )  斑斓(       )  霍乱(       )  疏忽(       ) 藩篱(       )  啸聚(       )   厄运(       )   遵循(       ) 监控(       )   酝酿(       ) 失衡(       )  扼制(       )劫掠(       )
2.辨字组词。
厄(       )    殖(       )    监(       )      栖(       )
扼(       )    值(       )    滥(       )      晒(       )
3.解释下列词语并解释加点的词。
失衡:                              。藩篱:                             。
归咎:                             。厄运:                              。
酝酿:                            。
在劫难逃:                               。
啸聚山林:                               。
物竞天择:                               。
无动于衷:                                。
4.填空。
(1)《生物入侵者》是一篇关于            的事理说明文,作者是          。学习此文能促使我们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课文是按照            进行说明的。首先引出话题,接着摆出现象,再探讨因果,最后讨论对策。基本上是按照            的逻辑思路展开的。
(3)本文标题“生物入侵者”运用了                 手法,这样写能吸引读者。
5.简答题
(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什么是“生物入侵者”?“生物入侵者”有什么危害?
                                                                                  
                                                        。





《生物入侵者》形成性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
1.给黑体字注音。
劫掠(  )  栖息(  )  藩篱(  )  归咎(  )  厄运(  )  蜥蜴(  )
2.解释下列词语。
藩篱:                。劫掠:                  。
物竞天择:                        。 无动于衷:                             。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一种类似河蚌的软体动物)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当时,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偷渡者”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它们被随便丢弃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量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
“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二战期间,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这种栖息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专门捕食鸟类,偷袭鸟巢,吞食鸟蛋。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一些生物学家在乘坐由关岛飞往夏威夷的飞机上曾先后6次看到棕树蛇的身影。他们警告说,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树蛇繁衍的天敌,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5.第②节中第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
6.这两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
7.第①段中加粗的“前者”指代的是什么?“后者”指代的是什么?说说它们各自的危害。
                                                                                 
                                                                       。
8.说出第①段中画横线句括号的作用?
                                                             。
9.第②段中加粗的两个词起什么作用?显示了本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
三、课外阅读题
水葫芦之灾
(1)水葫芦学名凤眼莲,别称水浮莲、假水仙等。原产于南美委内瑞拉,后传播到世界上60多个国家。水葫芦外表并不丑:它浑身碧透,绿得醉人,簇簇紫花绽放若热带兰,花瓣上偶尔可见黄、蓝斑点,作为盆景置于庭院,不比荷花逊色。
(2)它生命力旺盛,在15℃~40℃的气温下,只要置于水中便能疯狂繁殖开来。每株分出多支匍匐茎,茎端再长新株,八九天翻一番,90天内可分出25万棵新株。但养分低。猪吃了饿不死也不长膘。
(3)自上世纪60年代,水葫芦在国外已经声名狼藉,到处遭到斩杀。孟加拉人将引自德国的水葫芦称“德国恶草”。南非的引自美国佛罗里达,人称“佛罗里达恶魔”。斯里兰卡的引自日本,被骂作“日本烦恼”。印度则称它为“紫色恶魔”。
(4)水葫芦在各地抢占水面,影响航运,窒息鱼类,危害健康。泰国湄南河一发洪汛,一座座盘根错节的水葫芦“岛屿”浮游而下,猛冲桥洞,直接威胁首都曼谷的安全。维多利亚湖是非洲第一大湖,20世纪80年代水葫芦泛滥成灾,覆满湾口。一些船只夜泊开阔水面,夜间起风,一早起来就开不动了,四周被几万平方米的水葫芦团团包围,许多航线瘫痪。未经处理的各种废水排入湖中,湖水富营养化,水葫芦疯长成半人高的“森林”,致使鱼类死亡,湖水发臭。当地水产锐减,渔民失业。人们生活用水也发生困难,用湖水洗澡还会导致皮肤瘙痒。 
(5)深受水葫芦之害的各地都已向它宣战。南亚各国采用人工捞取、火焰喷射、药剂喷杀、炸药爆破等手段加以销毁,可是过了三个月它依旧欣欣向荣。维多利亚湖畔人们采用生物防治法,在湖区放养吃水葫芦的象鼻虫,但以繁衍100亿只象鼻虫计算,起码也要日夜不停吃上20年,才能吃光水葫芦。象鼻虫吃水葫芦还可能酿成更严重的虫灾。
(6)上世纪60年代,我国曾将水葫芦当作度荒青饲料引入,后泛滥成灾,以闽台粤为甚。福建的水葫芦覆盖面积达300平方千米,盘踞了全省四分之一的湖塘库沟水域。目前,福建已打响了专项整治水葫芦的战役。
(7)漂洋过海远道而来的水葫芦,竟然酿成了当今最大的绿色污染,这可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啊!
1.第(3)段画线的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
2.本文重点说明了水葫芦的哪一个特点?
                                                                     。
3.第(4)段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
                                                                    。
4.文章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
                                                          。
5.根据要求,品味语言。
(1)它生命力旺盛,在15——40℃的气温下,只要置于水中便能疯狂繁殖开来。
(“疯狂”一词如果换成“迅速”,表达的效果会有怎样的变化?)
                                                                           
                                                                      。
(2)漂洋过海远道而来的水葫芦,竟然酿成了当今最大的绿色污染,这可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啊!(“竟然”一词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
6.《我们爱科学》2003年第9期上有一篇题为《水葫芦喊冤》的文章,它的结尾一段在写了自己给人类造成的灾害和人类对它的斩杀后写道:
“但这能怪我们吗?我的特质是与生俱来的,又不是到中国以后才形成的。是你们请我来之前,自己没有对我进行充分的了解,没有做好调查研究。现在出了问题就全推到我的头上。我不服!我冤!请读者朋友们给我评评理吧!”
请你站在公正的角度上,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作出自己的评判。  
                                                                            
                                                                         。

19  生物入侵者
【教学目标】
▲1.了解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可能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教学难点)
★2.了解事理说明文的逻辑顺序。 (教学重点) 
★3.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揣摩语言。(教学重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授课时间】2014年12月
【授课班级】初二(2)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是否发现,以前长满了水草的河浜,现已却被水葫芦占据了。这水葫芦是在80年代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我国,由于环境适宜、没有天敌,因而到处疯长,终于成为生物入侵者,给农业、水产业等造成极大的损失。确实,生态问题是当今世界环境问题的中心议题。
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生物入侵者》,希望借此提高我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自读课文
2.检查学习预习
失衡  劫掠(lǜe)  藩(fán)篱  归咎(jiù)  五彩斑斓  栖息  束手无策  物竞天择  无动于衷  厄(è)运
3.初步感知
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生物入侵者
三、品读课文
1.你能从文中勾画出揭示“生物入侵者”含义的语句吗?
生物入侵者,就是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生物。
2.对这些生物,作者为什么不说“迁移”而说“入侵”呢?
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3.作者按什么思路来告诉我们这些知识的?
⑴开篇:假设情境,引出话题,作出解释。
第2~4段:具体写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
第5段: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
第6~7段: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对待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
第8段:目前世界各国都在采取相应措施。
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逻辑顺序。
4.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文章先解释“生物入侵者”的概念,然后介绍其危害、成因、人们的看法、采取的措施,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
四、理解说明方法
1.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具体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的危害。请举例说明。
本文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2.找出运用上述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说说这样运用的好处。
列数字:
⑴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也在与日俱减,随时都有绝种的危险。──仅仅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至今的六十年间,关岛鸟类就由11种减少到2种,这个数字的变化清楚说明了“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的危害。
⑵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说明“生物入侵者”对人类危害之大。
举例子:
(1)蒲公英和山涧溪水中的鱼虾──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陆路和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都没有受到太大破坏。
(2)欧洲斑贝、亚洲天牛和南美红蚂蚁对北美洲的入侵──“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
(3)棕树蛇几乎灭绝关岛鸟类──“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4)新鲜水果和蔬菜、跨国宠物──形成“生物入侵者”的人为原因。
(5)美国众议院通过加强对可能夹带外来物种的交通工具的跨部门监控──目前各国对待“生物入侵者”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打比方:
(1)生物入侵者──这一类“入侵”“移民”会对人类和自然造成危害。
(2)偷渡者──突出其行为的不为人知,并悄悄地给人类造成危害。
(3)搭乘跨过贸易的“便车”──十分形象。
五、体验拓展
1.你知道自然界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
加拿大一枝黄花、食人鱼等。
2.教师小结
一枝黄花有可能让我们的城市或乡村“尽带黄金甲”,薇甘菊将吞掉伶仃岛,水葫芦欲使云南滇池死掉,飞机草要霸占西双版纳,大米草在毁掉海边滩涂……据统计,我国已有外来杂草107种,外来害虫32种,病原菌23种,每年造成农林业经济损失达574亿之多。
以前提到环保,人们头脑中闪现的往往是荒漠遍野、浊水横流、乱砍滥伐等情景。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生物入侵”已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严峻课题。保护环境的警钟再次在我们耳畔敲响。希望同学们继续对这一现象予以关注,为抵御和防治生物入侵贡献我们的一分智慧和力量!
六、课堂总结
这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说明文。它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以及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的生态现象高度警觉。我们不仅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要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课文条理分明,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说明方法,为我们写作说明文提供了借鉴。
七、布置作业
完成形成性测试









测定性评价参考答案:
1.yǎn  yù  xí  cháo  qī  jiù  lán huò  shū  fān  xiào è xún  jiān 
 yùn niàng  héng  è  jié  
2.厄运、扼制、简明扼要;  繁殖、值得;监视、泛滥;栖息、晒被
3.失衡:失去平衡。藩篱:篱笆。比喻门户或屏障。归咎: 归罪。厄运: 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酝酿: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在劫难逃:命中注定要遭受祸害,逃也逃不脱。现在指坏事情一定要发生,要避免也避免不了。劫:遭受灾祸。
啸聚山林:旧指盗贼盘踞山林。啸聚:形容其互相啸叫,拉帮结伙。物竞天择:   竞争。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都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衷:内心。
4.(1)生态问题;梅涛;(2)逻辑顺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拟人
5.生物原来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对人类有危害。
危害:使许多本地本地生物死亡;经济损失惨重。

形成性测试参考答案:1.jié;qī;fānlí;jiù;è;xīyì2.篱笆,比喻门户或屏障用武力夺取(财物或人)。物种争着适应环境。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3.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5.承上启下,说出说明的对象。6.列数据、打比方、举例子;具体生动地解说事理。7.来自亚洲的天牛;南美的红蚂蚁;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专叮咬人畜,传播疾病。8.补充说明。9.强调用语准确
三、课外阅读:1.“籍”改为“藉” “脑”改为“恼”2.生命力旺盛(答“繁殖快”和“疯长”都可)3.总分结构(先概括说明,后具体说明)   4.逻辑顺序5.(1)“疯狂”非常形象地写出了水葫芦繁殖的没有节制,带有感情色彩。“迅速”只是表示快,缺乏这种形象的表达效果,没有如此强烈的感情色彩。(2)“竟然”一词,写出了事情结果的出乎意料。6.从人类自身失误(始料不及)的角度来谈,言之成理,语言通顺即可。 (58.221.88.37)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安徽省合肥市2015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下一个『八年级上册第29课导学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