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季学期融水县初中期中质量检测试卷七年级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2014年秋季学期融水县初中期中质量检测试卷七年级语文试卷(七年级上册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4年秋季学期融水县初中期中质量检测试卷七年级语文试卷大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得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积累与运用(共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划线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憧憬(tóng)霎眼(shà)雕镂(lòu)庞然大物(páng)B、踌躇(chú)豁达
试题预览
2014年秋季学期融水县初中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试卷
大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  分

得  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积累与运用 (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划线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憧憬(tóng)   霎眼(shà)     雕镂(lòu)     庞然大物(páng)
B、踌躇(chú)    豁达(huò)     归省(shěng)   白驹过隙(jū)
C、阖家(hé)     家眷(juàn)    锱铢(zī)      咬文嚼字(jiáo)
D、诠释(quán)   徜徉(xiáng)   找茬(chá)     熙来攘往(rǎ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浩 淼         呜 烟            渔 火           死 乞 白 赖
B、裨 益         惊 羡            积 攒           物 华 天 宝
C、凫 水         涕 泗            木 屐           指 手 划 脚
D、粗 砺         归 雁            惆 唱           潜 移 默 化
3.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军训休息时,教官讲的轻松有趣的小故事,逗得同学们发出一阵阵笑声,闷热的校园中这时也吹来一阵凉风,这真是谈笑风生啊!
B.新学期开学典礼上,学生代表王楠同学充满激情,说长道短的发言赢的了师生们一阵阵的掌声。
C.清晨的校园,绿树成荫,空气新鲜,小鸟在地上跳来跳去,漫步校园,真令人心旷神怡。
D.李明是我们班的作文高手,他写的作文主题明确,感情细腻,语言流畅,书写工整,卷面清晰,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
A.2014年中国•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融水龙舟大赛9月16日在融江河面隆重举行。
B.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使他的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C.每一人有理想的初中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D.融水县苗族自治县有“百节之乡”。其中过苗年、安太芦笙节、香粉古龙坡会、安陲芒蒿节等节日规模、影响较大。
5. 根据上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②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③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④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A.②④③①    B.③②①④     C.①③④②      D.④①②③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非特别喜欢用小故事来讲大道理,书中许多生动的寓言故事受人喜欢,《刻舟求剑》就是其中的一则。
B.鲁迅的《社戏》写了“我”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经历,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
C.《端午日》的作者是现代作家沈从文,文章主要写了赛龙舟、捉鸭子等端午习俗,具有浓郁的湘西风情。
D.《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作品的第三十一章《洞中历险》叙述了汤姆和他的小伙伴们在洞里奇妙、曲折、紧张的历险过程。
二、现代文阅读(一)(6分,每小题两分)
往 事 依 依•于漪
年华似流水。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小时候,我住的小屋里挂着一幅山水画。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竟百看不厌。有时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入了神,自然乐在其中。家里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一打开,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浩淼,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好像就是家乡长江边焦山一带。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焦山一带风景当做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以后年龄增长,也曾重读《水浒传》,虽然理解比小时候深入,但是形象却不如那时鲜明。后来才懂得,这就是形象思维的作用,生动的形象可以形成深刻的记忆。
   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祖国的大地山川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晦,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美不胜收。《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打开书往下念,四季风光就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梅雪争春未肯隆,骚人搁笔费评章”……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之中。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红紫芳菲”,“橙黄橘绿”,“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教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享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然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课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老师常对我们说:“你们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地认认真真读点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谆谆教导铭刻在心,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
7、文章第一段写道:“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文章最后一段又写道:“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作者这样写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往事依依》这篇文章一共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文章概括出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5段中说,“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联系田汉的《南归》一诗,说说“这种感情”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10——12题每题2分,13题6分)
【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选自《郑人买履》)
【乙】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①之者,芒芒然②归,谓其人曰:“今日病③矣!予助苗长矣。”其子往视之,苗则槁④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注释】 :①揠(yà):拔 。②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样子。③病:劳累。④槁(gǎo):枯死。  
10.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度其足(量、量长短 )            B.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寡妇 )
C.及反  (同“返”,返回 )         D.非徒无益(好处  ) 
1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组是(    )
例句:而置之其坐
A.反归取之                      B.至之市  
C.昂首观之                      D.其子往视之
12.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人买履》所说的人和事都不是真实的,而是虚构的,文章虽然篇幅很短,但情节完整,叙事生动,语言明白如话,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B.“遇事要实事求是,要会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这是寓言故事《郑人买履》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C.乙文中作者认为揠苗助长的人在生活中比较少见,所以要提出来进行讽刺。
D.《揠苗助长》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万物应当顺其自然,不能做那种投机取巧的人,否则会适得其反。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2分) 
13. 请把“文言文阅读” 【甲】【乙】两个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题3分)
⑴何不试之以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其子往视之,苗则槁矣。(3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词鉴赏(共4分,每小题2)
十五夜望月•王健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4.诗人通过写哪些景物表达了别离思聚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有人说诗句“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用得好,请你从一个角度分析其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古诗文默写(共10分)
16.默写((1)题2分,其余每空1分)
(1)、将所要求默写的内容用正楷字写在下面的方格内(默写1分,书写1分)




东风不与周郎便, 

(《赤壁》)
(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3)、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4)、母 亲 , 倘 若 你 梦 中 看 见 一 只 很 小 的 白船 儿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冰心《纸船》)
六、综合实践(共10分)
风光旖旎的融江,位于柳江的上游,属西江水系,蜿蜒流下汇成中国的第二大江——珠江。
明亮如玉带的融江从融水县城缓缓流过,融江江面宽敞、河流平缓,适合水上运动和水上游乐项目。
大自然创造的有利条件催生了融江上的龙舟赛,经过年轮的更换延续,龙舟赛最后发展成现如今融江边上融水和融安两县居民最喜欢的水上活动。
每年的9月份,融江上都举行龙舟赛,融江两岸的人们通过划龙舟比赛,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作为2014年中国•柳州国际狂欢节重要组成部分的融水龙舟大赛9月16日在融江河上隆重举行。假如你是这次龙舟大赛的青年志愿者,请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17、为了营造良好氛围,本次龙舟大赛组委会向广大市民征集本次龙舟大赛活动的欢迎标语,你作为志愿者,请为此次活动拟写一条标语。(不超过20个字)(2分)

18. 龙舟大赛当天,不少观看龙舟比赛的观众随意把垃圾扔在地上,当你看到一位观众正往地上扔果皮时,你赶忙上前劝阻:(4分)
(1)你说: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位观众:别人可以扔,为什么我不可以扔?。
(2).你说: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到融水观看龙舟比赛的外地游客也不少,作为接待外地游客的志愿者,请你向外地游客介绍融水的一处旅游景点和一种民族风情。(4分)
(1)融水的一处旅游景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融水的一种民族风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二)(16分)
竹       篾①•左建明
⑴那是一个想来十分遥远的中午了,炽热的太阳高悬中天。
⑵我背了书包,在桉树的浓阴下轻捷地走着。由于南方雨水频繁,树阴下的通道长满了青青的苔藓。在道边上走,一不小心就摔个仰巴叉,于是,我只好在窄窄的通道中间走——但这不是我后来肇事的理由。
⑶接下来,我看见一位白发稀疏的老婆婆领着她的外孙在离我不到两丈远的地方蹒跚着前行。男孩儿的眼睛又黑又亮,可爱极了。他只穿了有个背带的开裆小裤衩,小屁股一撅一撅,跟个小鸭子似的。
⑷我还发现,他手里握了根又细又长的竹篾,那竹篾的尾端就在我脚前两三尺的地方游来摆去。这是一根充满诱惑与动感的美妙线条。
⑸那一会儿,我突然变得愚蠢可恶:我挪动着脚步,企图踩住那根美妙的竹篾。尽管我只是想跟那孩子逗着玩玩,但仔细想想,人的恶念原来与生俱有。
⑹我是终于将那竹篾踩住了。于是,美妙活泼富有生命力的竹篾一下绷直成一条僵硬毒辣的直线,与此同时,我听到那孩子哇的一声哭叫起来,我看见那根竹篾从他手里甩脱了,仿佛甩掉一条蛇。
⑺“啊呀!”老婆婆扳过孩子的手,不禁失声叫起来。我赶紧跑上去,一看,那孩子白胖胖嫩生生的小手被竹篾划了深深的一道伤口,鲜红的血往外涌流。我觉得心脏好像被竹篾一下子刺穿了,浑身打了一个永生难忘的激灵。
⑻那一刻,我惊慌失措,只盼着发生的事只是一个噩梦。
⑼老婆婆却说:“莫害怕,你又不是故意的。”
⑽我长吁一口气,内心的恐惧一下子被安抚了。因为老婆婆不以为我是故意的,我就可以免遭一场责难了。
⑾于是我就坡骑驴,顺水推舟,不管表情如何尴尬难堪,我极力装作不留心而误踩了竹篾的神态。是啊,竹篾那么长,后边的人不小心儿误踩上的可能性是挺大的呀!
⑿老婆婆急急惶惶地抱着孩子找卫生室去了。
⒀那条长长的竹篾刚才还活蹦乱跳着,这会儿却僵直地卧在长满苔藓的小路上。
⒁耳边还有那孩子渐远渐轻的哭声。
⒂午后,我被一种不安驱使着,到隔壁老婆婆家去看那孩子。孩子的手已经缠上了厚厚的白纱布,他的爸爸妈妈正心疼地皱着眉头。老婆婆见我去了,对小孩的爸妈说:“他不是故意的。都怪我,不该让娃儿拿篾子耍。”
⒃我低着头,对老婆婆充满感激,但我仍然没敢承认自己是故意的。
⒄那时候,我刚上初中,屈指算来,已有30年了。那条长竹篾为我培植了一种生理条件反射: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听到(更不用说见到)别人一不小心划破了皮肉,我立即会浑身打一个激灵,一种麻酥酥的感觉透遍全身,仿佛自己也挨了一刀。
⒅那仅仅是一种生理条件反射吗?
⒆多少年来,我眼前常常浮现出一幅美丽生动的图画:一位白发老婆婆领着她的胖嘟嘟的小外孙在前面走,那孩子拖着一条长长的竹篾,在他一撅一撅的屁股蛋后边活蹦乱跳地游来摆去。
⒇我干吗要踩上一脚啊?
【注释】①竹篾:竹子劈成的薄片。
20.第⑹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他不是故意的。都怪我,不该让娃儿拿篾子耍。”第⒂段中,老婆婆当时为什么这样说?(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从全文看,“我”具有哪些性格特点?作者主要是运用哪种描写人物的方法来表现“我”的性格特点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本文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写作(30分)
24.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我最难忘的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请先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写具体的人、事、物、景等)。
(2).时光如梭、岁月如歌,转眼间,你的小学生活结束了。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你一定结识了不少令你难忘的老师、同学,在你身边也肯定发生了许许多多让你忘怀的事,
请以“小学生活是首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2.全文不少于600字;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行文中如出现城区(县)名则用“新城区(县)”,校名用“希望中学”,人名则用“小张、小王……”;5.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七年级语文(上)段考卷答案
1、C、  A、tóng-chōng    B、shěng -xǐng    D、xiáng-yáng 
2、B    A、烟-咽         C、划-画       D、砺-粝  唱-怅
3、C、心旷神怡 :“旷”,开阔,开朗;“怡”,快乐,愉快。指心胸开阔,精神愉快。   A、谈笑风生: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望文生义。B、说长道短: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贬义词,感情色彩不当。D、赏心悦目: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修饰对象不当。
4、A     B、介词滥用,导致主语短缺,去掉“使”C、语序不当,“将来”放至“成为”前。D、缺少与“有”相对应的宾语,应在“百节之乡”后加上“的美称”。
5、A  (参考课文)
6、D、“他的小伙伴们”应该是“蓓姬”。
7.首尾照应。相互照应,这样使文章贯脉相通,结构完整,也更好地突出主题。
8.欣赏山水画 2、看《水浒传》插图 3、赞美《千家诗》4、回忆国文课(写对两件即可)
9.这种感情指代国文老师深深地被《南归》中的思乡之情所打动。
10、B. 寡—少,很少。
11、A . “之”与例句中“之”意思和用法相同:代词,尺寸。
12、C.“作者认为揠苗助长的人在生活中比较少见”错,课文相关内容为“天下不助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
13、 (1)为什么不拿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
(2)他的儿子去看哪些禾苗,禾苗已经枯死了。
14.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湿)桂花、月(明)、人尽望。(只要写出其中两个即可)
15. 一个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16、(参考课文)
17.参考示例:(1)、秀美融水,风情苗山欢迎您的光临!(2)、欢迎您来的美丽的融水观看龙舟大赛。【反映龙舟大赛这和“欢迎”一主题,意近即可。】
18.示例:(1)您好,请您不要把果皮扔到地上,好吗!(注意语言的人文性)
(2)你说:爱护环境,人人有责,您扔他扔,环境卫生如何保证,希望您能为保持融水青山秀水尽一份力。(注意语言的人文性)
19.要求写出旅游景点、民族风情的名称及其特点,意思对即可。
20. 修辞手法:比喻。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男孩甩脱竹篾的情形,突出了竹篾对小男孩子伤害,同时表现了“我”当时的恐惧心情。(修辞手法1分,表达效果3分,满分4分)
21. 要点:①老婆婆不知道我是故意的;②老婆婆怕“我”受到孩子父母的责备而难堪;③老婆婆是个宽厚善良的人。(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
22. 性格特点:天真(顽皮或单纯)、善良、怯懦。描写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写。(性格特点2分,描写人物的方法2分,满分4分)
23. 要点:①增强文章的真实性;②便于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每点2分,满分4分)
24、写作
附中考作文评分要求作为参考:
作文评分要求:
(1)凡文章无题目或题目不全扣2分。改第一题题目扣2分。
(2)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出现最多扣3分,不累计。
(3)字数不够的(500字左右的文章)第40字(两行)扣1分,最多扣3分。
(4)书写工整,卷面清洁,在基础分上加2-3分。
(5)作文评卷宜两人独立评卷,如两评卷员对同一份卷的评分误差在5分内,则由组长取二者的平均分作为该卷的得分;如两位评卷员评分结果误差6分(包括6分)以上则由组长再评,取与其中一位评卷员误差在5分以内的结果再计算平均分作为本题的得分。
附:作文评分标准:
作文评分标准:
类别 一类文
50—45分
基准分47分 二类文
44—37分
基准分40分 三类文
36—30分
基准分32分 四类文
29—15分
基准分22分 五类文
14—0分以下
基准分8分


20
分 记叙文 ①符合题意,中心明确,主题鲜明
②内容很具体,感情真切 ①符合题意,中心明确,主题集中
②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①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主题不够集中
②内容较具体,感情基本真实 ①中心不够明确,主题不够集中
②内容不够具体,感情不够真实 ①中心不明确,
②内容不具体,感情虚假
议论文 ①观点明确
②论据与论点基本一致
③分析合理 ①观点明确
②论据与论点基本一致
③分析较合理 ①观点基本明确
②论据与论点基本一致
③有点分析 ①观点不够明确
②论据与论点不一致
③分析太少 ①观点不明确
②论据与论点不一致
③无分析


20
分 记叙文 ①语言流畅②生动形象③多种描写   手法 ① 语言流畅
② 生动形象
③ 有两种描写方法 ① 大体通顺
②病句较多 ① 不通顺
②病句多 ①极不通顺②病句太多
议论文 ① 通畅
②严密 ① 较通畅
②较严密


10
分 ① 完整
②条理清楚③分段恰当 ① 完整
② 有条理
③能够分段 ① 基本完整
②条理尚清楚③分段不恰当 ① 不成篇
②300字以内 ① 不成篇
②200字以内 (222.217.69.177)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2012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4』  下一个『2014年秋季学期融水县初中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八年级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