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高一必修一 语文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不仅人有记忆能力,有些金属也有记忆能力,不过它们的记忆和人的记忆截然不同。人的记忆对象是发生过的事情,金属的记忆侧重于对形状的记忆,即在某种适宜的条件下,被改变了形状的金属总能像弹簧一样恢复成原来的样子。人们把能
试题预览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不仅人有记忆能力,有些金属也有记忆能力,不过它们的记忆和人的记忆截然不同。人的记忆对象是发生过的事情,金属的记忆侧重于对形状的记忆,即在某种适宜的条件下,被改变了形状的金属总能像弹簧一样恢复成原来的样子。人们把能记忆形状的合金叫做形状记忆合金。
也许你会问,记忆合金在平常人的生活中能施展手脚吗?答案是肯定的。你可能看到过有的同学在做牙齿矫正手术时,牙上装着矫齿丝,这些矫齿丝的材料就是记忆合金。记忆合金不仅具有形状记忆特性和超弹性,而且还具有耐腐蚀性,因此做矫齿的材料是最合适不过了。医生遂利用镍钛合金制成矫齿丝,借助人的口腔温度,来为病人矫正畸形齿。医生在使用口腔矫齿丝之前,先得为准备矫正的牙齿做一个石膏模型,然后按照模型,将口腔矫齿丝弯成牙齿的形状,固定在牙齿上,每隔一段时间更换一次。每次更换的时候,由记忆合金制成的矫齿丝由于其“记忆力”,都会更加趋向于它原来的形状,在这个逐渐趋向原形的过程中,牙齿就会慢慢得到矫正。
形状记忆合金为什么能够恢复原来的形状呢?
原来,加热时,因受外力作用而使其内部结构变为菱形品格的形状记忆合金就重新转变到受力前的正方品格的状态,从而恢复了原来的形状。举个例子来说吧,形状记忆合金之一的镍钛合金在温度40℃之上和之下的晶体结构是不同的。40℃时,镍钛合金会发生转变,因此40℃是它的转变温度,也叫“记忆温度”。在转变温度以上,其晶体结构处于稳定状态,而在转变温度之下,其晶体结构失去稳定。如果人们在转变温度以下改变了它的形状,那么再将其加热到转变温度以上时,由于处于不稳定状态的晶体结构会立刻恢复到稳定状态,因此它的形状也会相应地恢复到原态。这就是镍钛合金能记忆形状的原因所在。
记忆合金不仅能恢复原态,而且能重复恢复原态多达数百万次,而不会产生丝毫的疲劳和断裂。镍钛合金的拉伸强度可达1000兆帕。也就是说,需要加1000多牛顿的力在1平方毫米那么小的断面上,才能将镍钛合金拉断。
记忆合金的奇特本领吸引了人类的注意力。从镍钛合金开始,人类已开发了镍钛合金、铁系合金和铜系合金等多种系列的记忆合金。它们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航天、电子器具、医疗等方面,帮助人们解决了许多难题。
形状记忆合金的最初应用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镍钛形状记忆合金首先被用于美国海军飞机液压系统的管道接头上,结果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当时,在美国海军飞行事故中,有1/3是因为飞机液压系统管道接头泄露引起的。飞机起初使用普通接头,由于热胀冷缩,有一些管道接头总免不了产生了泄露。采用记忆合金套筒接头技术后,一架F-14战斗机的液压系统使用800多只记忆合金套筒接头,竟没有发生一起管道接头泄露事件,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奇迹。此后,美国就在各种飞机的液压系统上推广使用记忆合金套筒接头,至20世纪90年代初已使用100多万件而无一事故。
日本的一些汽车公司非常有想象力,他们打算用形状记忆塑料制成汽车的保险杠和易碰撞部位。如此一来,一旦汽车被撞瘪,只要用吹风机加热一吹,这些部件很快就会恢复原状,这不是魔术却胜似魔术。
形状记忆合金的神奇之处还多着呢,正因为有了它,许多似乎无法解决的难题才得以顺利解决,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1.下列对有关形状记忆合金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形状记忆合金是指,在某种适宜的条件下,被改变了形状后能够恢复成原来的样子的合金。
B.在加热时,因受外力作用而使其内部结构变为菱形品格的形状记忆合金就重新转变到受力前的正方品格的状态。
C.形状记忆合金能够无数次地恢复原态,而不会产生丝毫的疲劳和断裂,这种奇特本领吸引了人类的注意力。
D.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形状记忆合金逐步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航天、电子器具、医疗等方面,帮助人们解决了许多难题。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金属的记忆和人的记忆截然不同,人的记忆对象是发生过的事情,而金属的记忆则是对形状的记忆。
  B.对于镍钛合金而言,它的转变温度是40℃,在40℃以上,其晶体结构处于稳定状态,在40℃以下,其晶体结构失去稳定。
  C.采用记忆合金套筒接头技术后,使用800多只记忆合金套筒接头的一架美国战斗机的液压系统,竟没有发生一起管道接头泄露事件,这在当时是一个奇迹。
  D.日本的一些汽车公司打算用形状记忆塑料制成汽车的保险杠和易碰撞部位,这非常有想象力,能否成功还是一个未知数。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正是因为记忆合金具有形状记忆特性和超弹性,所以它是做矫齿的材料是最合适不过的选择。
B.20世纪90年代以前,在美国海军飞行事故中,有1/3是因为飞机液压系统管道接头泄露引起的。
C.如果我们拿一根弯曲的金属条,加热后用强力能够把它扳直,这就说明这种金属具有记忆力。
D.自从发现有些金属具有记忆能力后,人类利用它的这种特性解决了很多难题,相信在以后的社会发展中,记忆合金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国泰,富察氏,满洲镶白旗人,四川总督文绶子也。国泰初授刑部主事,再迁郎中。外擢山东按察使,迁布政使。乾隆三十八年,文绶官陕甘总督,奉命按前四川总督阿尔泰纵子明德布婪索属吏,徇不以实陈,戍伊犁。国泰具疏谢,请从父戍所赎父罪。上谕曰:“汝无罪,何必惶惧?”四十二年,迁山东巡抚。
国泰纨绔子,早贵,遇属吏不以礼,小不当意,辄呵斥。布政使于易简事之谄,至长跪白事。易简,江苏金坛人,大学士敏中弟也。大学士阿桂等以国泰乖张,请改京朝官。四十六年,上为召易简诣京师问状,易简为国泰力辩。上降旨戒国泰驭属吏当宽严得中,令警惕改悔。会文绶复官四川总督,以啯匪为乱,再戍伊犁,国泰未具疏谢。居月馀,疏谢赐鹿肉,上诘责。国泰请纳养廉为父赎,并乞治罪,上宽之。
    四十七年,御史钱沣劾国泰及易简贪纵营私,徵赂诸州县,诸州县仓库皆亏缺。上命尚书和珅、左都御史刘墉按治,并令沣与俱。和珅故袒国泰;墉持正,以国泰虐其乡,右沣。验历城库银银色不一,得借市充库状。国泰具服婪索诸属吏,数辄至千万。易简谄国泰,上诘不敢以实对。狱定,皆论斩,上命改监候,逮系刑部狱。巡抚明兴疏言通察诸州县仓库,亏二百万有奇,皆国泰、易简在官时事。上命即狱中诘国泰等,国泰等言因王伦乱,诸州县以公使钱佐军兴,乃亏及仓库。上以“王伦乱起灭不过一月,即谓军兴事急,何多至二百万?即有之,当具疏以实闻。国泰、易简罔上行私,视诸属吏亏帑恝置不问,罪与王亶望等均”。命即狱中赐自裁。
                                     (节选自《清史稿》第339卷)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奉命按前四川总督阿尔泰纵子明德布婪索属吏。 按:审查,考察。
  B.居月馀,疏谢赐鹿肉,上诘责。               谢:感谢。
  C.墉持正,以国泰虐其乡,右沣。               右:支持,尊重。
  D.巡抚明兴疏言通察诸州县仓库,亏二百万有奇。 奇:零数。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国泰“任性无为”“贪得无厌”的一组是(3分) (  )
 ①徵赂诸州县,诸州县仓库皆亏缺  ②具疏谢,请从父戍所赎父罪。  
 ③徇不以实陈                    ④具服婪索诸属吏,数辄至千万
 ⑤上诘不敢以实对                ⑥视诸属吏亏帑恝置不问
 A. ①②⑤    B. ②③⑥   C. ③④⑤   D. ①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四十六年,皇上召于易简到京城来讯问情况,于易简极力为国泰辩解。皇上降旨提醒国泰对待对属吏应该宽严适中,命令他警惕、改悔。
  B.文绶恢复四川总督的职务以后,又因四川民间称为“啯子”的盗匪为乱,再戍伊犁,国泰上疏认罪,请求交纳养廉银替父赎罪。
  C.国泰任山东巡抚后,与大学士于敏中之弟布政使于易简勾结在一起,狼狈为奸,“贪纵营私,徵赂诸州县”,没几年,闹得各州县都亏空。
  D.监察御史钱沣弹劾国泰贪得无厌,乾隆帝派和珅、刘墉与钱沣一起审办此案。和珅想包庇国泰,但山东籍人刘墉主持了正义。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国泰纨绔子,早贵,遇属吏不以礼,小不当意,辄呵斥。
  翻译:                                                   
(2)易简谄国泰,上诘不敢以实对。狱定,皆论斩,上命改监候,逮系刑部狱。
  翻译: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11分)
鹧 鸪 天 
                        周紫芝①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②,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注】①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学家。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人。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后退隐庐山。②金猊:狮形的铜制香炉。这句指拨去炉中之香灰。
8.试赏析“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这句词。(5分)
                                                                            
9.从艺术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这首词。(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           ,           ,用之不竭。
                                                              (苏轼《赤壁赋》)
(2)内无期功强近之亲,                     。  《 陈情表》                                                                           
(3)后值倾覆,           ,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孽     债
                                    路遥遥
  “怎么办,到底该怎么办?”棕色的皮包躺在杂乱的土炕上,工作证上,那个大男孩戴着一副深度近视镜,笑得非常灿烂。老明不停地在来回走,他时而看看炕上的皮包,时而看着黑乎乎的屋顶发呆,额头上暴出来几条蚯蚓一样的青筋。
    老明是逃债来到这个城市的,十年前,他在老家的时候他是个养鸡大户。那几年生意好做,再加上他技术好,消息灵通,小日子过还算滋润。随着南方养鸡的人越来越多,禽蛋老板的生意也越来越难做,仅半年时间就欠了他八万多的货款,搞得他进饲料都得赊账。老明是个聪明人,他知道,一群人都去找老板要账肯定不行,先给谁呢?别说老板没有钱,就是有个十万八万的也不敢出手,于是他总是等别人离开以后才去。功夫不负有心人,临近年关,他终于把那八万多块钱从老板手里抠了回来。
    一路上,老明仔细地算了一笔账:回去以后,先还清饲料厂的四万多,还兽清医药公司七千多,然后再还清一年的电费,还能剩下一万多块钱,再买些年货,过一个好年……就在他骑在那个破自行车上想美事的时候,突然,一辆摩托车从后边赶上来,“嗖”地一声,车框里的黑提包便不翼而飞了。老明傻了眼,他慌忙跑去派出所报案,可眼下是腊月二十几,派出所连个值班的都没有,一阵着急上火,老明大病一场,直到第二年春天才慢慢从炕上爬起来。
    命运给他开了个大玩笑,可是日子一天也不能少过,他继续去饲料厂赊账,然后把鸡蛋送给禽蛋商,再领回来一张又一张白条。本想东山再起,可是到年底他又赊了几万块钱,和上一年的加起来,已经攒了十几万的外债,最后连一点东西也赊不出来了,他一狠心把鸡全都处理了,只落了一屁股外债。他永远也忘不了那年的腊月二十七,下了几天大雪,天气出奇的冷,饲料厂的人都挤到他家里要账,一家人跪在地上求了半天人家也不走。女人实在看不下去,便连夜骑车回娘家借钱,出门后再也没有回来。
    办完女人的丧事,离过年也就只有一天时间了,村里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可是,老明没有心思过年,他在院子里站了很久,然后便背起半包馒头往城市走去。这天是腊月二十九,公路上空荡荡的,别说汽车,连个人影也没有。老明一步一步地走,饿了啃几口冷馒头,渴了就从路边抓起一把雪捂进嘴里,冷风吹进他单薄的衣服里,他却一点也感觉不到得冷。
    就这样走了一天一夜,老明来到这座城市的时候正好是大年三十,无数烟花在夜空中四散开来,绽放出绚丽的色彩,大街上却冷冷清清,除了昏黄的路灯和老明的影子空无一人。好在老明带来的馒头不少,让他在立交桥下边坚持了半月。既然来了,多少得找点活干,一条壮实的汉子总不能躺在马路上等死吧?可是,老明除了种地养鸡什么都不会,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一份扫大街的工作,一个月挣四百多块钱,虽然不多,却让他在这里有了个立足之地。
    那个棕色的皮包就躺在炕上,这是老明半月前上班时捡来的。那天,一辆黑色的摩托车擦着他的身子飞过去,他刚闪开,那个皮包就掉在他脚下了。开始的时候他也没有在意,回家到家里一看,他登时傻了,里面是整捆整捆的百元大钞,三十万,晃得他头晕眼花。他清楚,这三十万块钱可以改变他的命运,还清外债以后,还可以办一个规模不小的养鸡场,他再也不是那个被人逼得走投无路的老明了!
   老明着实兴奋了几天,可是,慢慢地他又感到了几分不安。十几万的外债便压得他十年抬不起头来,还闹得家破人亡,一下子丢三十万,那个人不是更难过吗?十年啊,十年的时间能让人从地狱爬进天堂,可是也足够让一个人从天堂掉进地狱,然后慢慢地折磨到死。他看着照片上的大男孩想:“孟超凡,不会是个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吧?”接下来的事他不敢想象。
   “找他去!”他把最后一口红薯粥扒进嘴里,终于做出最后决定,做了半月的恶梦也终于可以解脱了。
   孟超凡住的金光小区并没有金光闪烁,那一个二十多年前的老住宅区,十几栋楼都显得破旧不堪。进门后老明傻了,原来那个工作证上没有写楼号。看门老头儿正靠在椅子上打盹儿,老明敲敲窗户问:
   “老师傅,打听一下,知道孟超凡住哪个楼吗?”
    老头儿看了看他说:“哦,是租房户吧?不太清楚。”
    没办法,老明只好拿出工作证给他看,这时候,旁边一个老太太惊叫一声:“哎哟!这不是前天跳楼的那个小伙子嘛!”
   老明一下懵了,老太太叹口气说:“唉,现在的年轻人也真是,好好的一个小伙子怎么说疯就疯了呢?”
   棕色的皮包掉在地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声响……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老明在老家的时候能成为一个养鸡大户,主要是因为那个时候生意好做,没有人欠债,再加上他技术好,消息灵通,所以他的日子还是比较好过的。
   B.老明在捡到棕色的皮包后“额头上暴出来几条蚯蚓一样的青筋”说明他非常地激动,也非常矛盾,盘算着拿着这些钱怎么去还账。
   C.小说通过采用插叙的手法,交代了老明来这座城市的缘由,推动的小说情节的发展,为下文老明最终决定归还捡到的那个棕色皮包作了铺垫。
   D.因为债务,昔日的养鸡大户家破人亡,老明本人也不得不逃亡外地,也是因为“债”,昔日阳光灿烂的大男孩惨烈殒命,所以这篇小说有力地谴责了债务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
   E.小说的最后“棕色的皮包掉在地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声响……”,这声闷响是发人深省的闷响,不但惊醒了老明,也应该惊醒我们,让我们更多地去思考如何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债”与“人性”的关系。
(2)小说中的老明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6分)
                                                               
(3)“孽债”是小说的题目,也是这篇小说的主题,试分析其内涵。(6分)
                                                              
(4)有人说正是因为老明的“犹豫不决”才害死了孟超凡,如果老明捡到那个棕色的皮包立即归还给他,孟超凡也许不会死。你是怎样看的?怎样理解老明的“犹豫不决”?(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莫言成长史:从遭家暴的童工到作家
陈宏
    曾有人说,作家的一生,必然是复杂的一生。莫言就是如此:苦难而孤独的童年,成就了他的写作背景,敏锐幽默而又疏离感十足的观察,让他拥有了打动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的写作风格。多样莫言,终成中国文坛问鼎诺奖的第一人。
莫言作品的语言风格很独特,那是因为莫言是个孤独中长大的乡下苦孩子。1955年,在山东高密县河崖镇大栏乡,管谟业(莫言的原名)呱呱坠地,由于种种原因,莫言出生后不久就受到歧视,6岁进学校读书,又因为骂老师是“奴隶主”,受到严厉处分。他小学就被迫辍学在家,虽然这没让他失去读书的兴趣,却给他性格带来了很多的阴影,这也在他成年后,转变成了他文字的风格。
比辍学更令他孤独的,是贫困的家庭条件。他曾在大年三十到别人家讨饺子吃,也曾做童工,长期忍受饥饿,还要遭受父亲的冷酷毒打。“相貌奇丑、喜欢尿床、嘴馋手懒,在家庭中是最不讨人喜欢的一员。”这是莫言对自己当年的回忆。这样的成长环境,对莫言有着极大的刺激。成名后,他说:“我的童年是黑暗的,恐怖、饥饿伴随着我成长。这样的童年也许是我成为作家的一个重要原因吧!我的写作动机一点也不高尚。当初就是想出名,想出人头地,想给父母争气,想证实我的存在并不是一个虚幻。”
1976年,莫言参军,这成为了他人生的转折点,战士、政治教员、宣传干事,他童年听到的各种奇幻故事、看的种种书,在部队转变成了他写作的源泉,随后他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和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学习,从此开始了新的人生。
莫言的成就,如今在文坛已经尽人皆知:自1980年代中期起,莫言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早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但其写作风格素以大胆新奇著称,作品激情澎湃、想象诡异、语言肆虐。莫言的成名作是《红高粱家族》,后来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红高粱》,两人都因为此作品奠定了自己的地位;随后的《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蛙》,让莫言渐渐成为最有国际声望的中国作家。“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这是诺贝尔文学奖选择莫言的理由。
因为写作的原因,莫言对于社会的热点事情、社会现象都有着敏锐而独特的观察,并以非常幽默的方式表现出来。今年的北京大雨,很多人受灾,莫言也在关注着,看到有旅馆为此漫天要价,他怒斥“趁火打劫,强盗行径”;伦敦奥运会,这样看似和他没什么关系的事,他也看得津津有味。刘翔的因伤再度退赛,莫言不仅会正常地评论说“把他当人看待,别当神来看,也别当鬼来看”,还会用很多的话,来说自己“坐地铁出来脚抽筋,后来因为有事赶路走得急了,导致肿痛”的一个故事,最终煞有介事地评论一句“抽筋万勿疾走,脚伤切忌跨栏”,让人忍俊不禁。
对社会的敏锐观察,也成就了莫言讲故事的能力。这次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之一马悦然就曾“嘲笑”他:“太能讲故事了,其实书可以薄一半!”但莫言却并不愿意改掉自己的这个特点,他更愿意用一个有趣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像他在微博上嘲讽某些国人时所讲的故事:在故乡买水果,面熟的摊贩向自己推销绿色原生态,最终水果拎回家,却发现超级难吃,根本不是摊上切片的样品味道。曾有人评价说,正是因为他对社会敏锐的观察和想象,生动地讲出来之后,让他的家乡高密这个小地方,扩展成了世界性的中心舞台。
在莫言的作品里,父权有着矛盾的色彩,这跟他从小的经历有关。但在现实中,他却是不折不扣的慈父,在学书法的他,就曾手书“为老婆孩子奋斗”的条幅。莫言与妻子杜勤兰是同乡,感情甚笃。1981年,结婚两年的他们有了爱情的结晶——长着一双大眼睛的女儿管笑笑。莫言对笑笑异常疼爱,在当兵时回家探亲,他每次都会给她带回很多书,有童话故事、作文选、字典、连环画……于是管笑笑长大后,也继承了父亲的兴趣:读书,也出版了自己的作品。“出这本书,我没有沾父亲的光。”笑笑说,而这也让莫言欣慰。即使是现在,笑笑已经成家生子,莫言对孩子的感情也丝毫没变,帮着带外孙,成了他的兴趣之一。有趣的是,莫言的《蛙》获茅盾文学奖时,正是他做外公后3个月。“相比于获奖,女儿生了孩子,让自己做了外公,对莫言来说,才是人生中更大的事情。”了解他的朋友,当时曾这么评价。
(选自2012年10月16日《上海青年报》)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用较大的篇幅介绍莫言的童年,说明莫言的童年生活为其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是其成名最主要的原因。
   B.“多样莫言,终成中国文坛问鼎诺奖的第一人。”说明莫言的写作风格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的,正是由于变化,让莫言能获得更多的新鲜血液,进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C.在叙述过程中,作者从不同角度举了莫言生活中的例子,也引用了其他人对莫言的评论,这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丰富了人物形象。
D.马悦然评价莫言的小说“太能讲故事了,其实书可以薄一半!”是指莫言的小说太过罗嗦,应该注意语言的简洁。
E.“出这本书,我没有沾父亲的光。”管笑笑的这句话主要是说,自己出版这本书不是因为靠父亲的名气,而是靠自己的实力,其实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莫言对自己女儿潜移默化的影响。
(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莫言的?试简要概述。(6分)
                                                             
(3)在莫言的人生经历当中,很多因素的积累才有他今天的成就,结合本文谈谈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因素有哪些?(6分)
                                                             
(4)莫言曾说:“文学奖不是政治奖,作家不为党派服务”“我的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一直是写人,我想这样的作品就超越了地区、种族、族群的局限。”请谈谈你对莫言这两句话的理解。(8分)
                                                                                   
                                                                                  
第II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 近年来,随着网络书店的迅猛发展及电子阅读的日渐普及,很多实体书店都难逃十室      九空的命运,令很多经常做客书店的人们感慨万千。
B.“神九”发射时,在电视机前,刘洋的母亲紧张地目不忍视。“当时我吓得头晕,好几次我都害怕,我又不敢看,又想看,就是这样的心情。”刘妈妈说。
C.《人民日报》的这些文章充满浓郁的政治热情,紧密地联系社会现实,切中时弊,激浊扬清,入木三分,读者拍案惊叹。
D.随着国家对“三农”的重视,农民收入显著提高,他们敢于在城里买车子买房子,敢于和城里人比收入。以前的下里巴人终于扬眉吐气了。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 由于麦迪的到来,使得青岛与上海的比赛肯定会成为重头戏,届时将有多家媒体和众多球迷关注这两队的比赛。
B. 中国网民在“就业”“增长”“代表”等词前加上“被”字,表达出没有话语权的弱势一方的无奈。“被时代”一词的发明无疑夸大和渲染了反抗某些强权压制的情绪,也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性格中具有冷幽默的一面。
C. 不管李安获奖对于中国观众多么兴奋,看过电影的观众都知道,《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从制作和精神气质上都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美国电影。
D.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认为,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公众希望政府什么都管,很多人把所有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全都归结于政府监管失职造成的,这是不全面的。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山口有一道裂缝,深不见底,一步踏人,只见两边的峭壁齐齐地让开七 八米左右,形成一条弯曲而又平整的甬道。      ,      ,       ,      。      ,    。
①因为由蓝天跟着,有玫瑰红伴着,前面一定吉祥
 ②高处的天与脚下的道,形成两条平行的窄线
 ③但全部都是玫瑰红,中间掺一些褚色的纹、白色的波
 ④连接两条窄线的峭壁,有的作刀切状,有的作淋挂状
 ⑤一路明艳,一路喜气,款款曼曼地舒展进去
 ⑥ 不知走了多少路、转了多少弯,心中却一点也不慌
  A. ⑤②④③⑥①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语文版 高一 必修一 月考试卷


上一个『四川省资阳市2015届高三一诊语文试题』  下一个『2014—2015学年雨汪中学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