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船中学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拖船中学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拖船中学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命题:曾永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毗邻(ǐ)
试题预览
拖船中学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命题:曾永华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毗邻(bǐ) 巨擘(bò) 河畔(pàn)     盗跖颜渊(zhí)
B.央浼(miǎn) 狙击(jū) 讪笑(shàn)    自怨自艾(yì)
C.唱和(hè) 窥伺(sì)        积攒(zǎn)  曲(qǔ)高和寡
D.垝垣(wēi)   窠臼(kē)   角隅(yú)   大腹便便(pi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尺牍        插坐          羁绊         湮没无闻
B.切磋        熟稔          伎俩         贻笑大方
C.逦迤        栈道          贸然         磬竹难书
D.整饬        褴褛          按装         真知灼见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的王家大院,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还保存了大量卓尔不群的雕塑精品。
B.我们正不遗余力地建设和谐社会。但何为“和谐”,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在我看来,只有人心向背的和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
C.“冰桶挑战”的明星化、网络化、娱乐化,很可能使这项活动与它慈善的目的背道而驰。
D.面对“美国一方面表示不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站队,另一方面又声称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这是否矛盾?”的追问,纽兰竟期期艾艾,无法做答,最终示意提问下一个问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中国首善”陈光标赴台湾高调捐赠的行为究竟是行善还是作秀,香港时事评论员赵嘉一对此的评价是肯定的。
B.专家提出:许多国家在调整退休年龄时都要预先若干年向社会公告,对不同群体采取差别政策,并以“小步慢走”实施,以减少负面影响。
C.江西省政府已明确指出,廉租房可以在经济适用住房中配建,也可以在普通商品住房小区中配建,以防止低收入家庭远离城区被边缘化的现象。
D.台湾地区25日就钓鱼岛事件发表看法,认为相关各方应搁置争议,基于平等互惠原则,共同开发、享用资源,以维护该地区的和平稳定。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车人都被逗笑了。”在广场上看到德国队的老将克洛泽前空翻庆祝进球差点屁股着地起不来的记者说,“在家看电视不可能有这种与陌生人一同分享快乐的体验。”
B.强国社区《一语惊坛》栏目,旨在搜集当日论坛睿智深刻或生动有趣的短评快语。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并期待各位网友踊跃荐帖。
C.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D.学校对面二、三十米处是一个网吧,有的孩子考完试来到这里“减压”,对此,一些家长颇感担忧。
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元春省亲时,对宝玉命名亭台轩馆之事大加赞赏,并亲自提笔为自己喜爱的几处楼馆赐名,大观园、潇湘馆、怡红院、蘅芜苑等楼馆都是元妃赐名的。   (《红楼梦》)
B.长坂坡一战中,张飞曾经让二十多个骑兵在树林中敲锣打鼓,以为疑兵,为吓退曹操创造了条件。此计成功之后,张飞再接再厉,让士兵拆断长坂桥,曹操疑有埋伏,不敢追赶。 (《三国演义》)
C.堂•吉诃德的朋友理发师和神甫,认为堂•吉诃德的疯狂行为是受了骑士小说的毒害。他们在堂•吉诃德的外甥女和女管家的协助下,搜查了堂•吉诃德的藏书室,把其中大部分的骑士书都扔到院子里,放把火烧了。 (《堂•吉诃德》)
B.觉慧参加学生联合会组织的请愿、罢课、散发传单、创办刊物等反对军阀的斗争,遭到了高老太爷的严厉斥责,并被禁闭在家里。此时,他诅咒“家,什么家!不过是一个狭窄的笼!”“这种生活,就跟关在监牢里当囚犯一样!”“简直是浪费青春,浪费生命!” (《家》)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所谓“变形”,是相对于“常形”而言。“常形”是指现实生活中客观物象的正常自然形态,“变形”是指客观物象反映到艺术中的形态的改变。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物象的形态有时会出现变异,例如两头蛇、三脚鸡等,这种“变形”虽然怪异,但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艺术美学所研究的,是正常的自然形态在艺术变形中的变化及其美学意义。
艺术上的“变形”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从广义上说,任何种类和流派的艺术,不论其创作思想和手法多么不同,它所塑造的形象较之原型都会有某些强调、选择、集中乃至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变形乃是艺术反映生活的一种普遍现象。不过一般地说,艺术上关于“变形”的观念是指狭义的“变形”:它表现为客观物象的几何图形所发生的改变。例如杜甫的《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宋代科学家沈括(字存中)分析道:“四十围乃是径七尺,无乃大细长乎?此亦文章病也。”沈括生得太早一些,他不懂得艺术变形的美学意义。比沈括稍晚的王观国有所不同,他说:“‘四十围’、‘二千尺’者,姑言其大且高也。诗人之言当如此,而存中乃拘拘然以尺寸较之,则过矣。”其实,古代诗歌中这类“变形”甚多,诸如“黄河之水天上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等等都是。当然古代诗人很懂得运用夸张的手法,可是未必有自觉的“变形”观念。
宋元以来,“变形”的美学观念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到明清戏曲中,舞曲程式和脸谱等都是对生活常态的改变。如脸谱中用红表忠诚,白表奸诈,舞蹈动作鸣冤叫屈时甩发,生离死别时跪步等,这些“变形”大大丰富和增强了戏曲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力。
艺术作品中的“变形”是创作者主观感受的一种强化,因此艺术家们常用“变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清初八大山人的《鸣鱼图卷》,鱼、鸭的眼眶变成了圆形,眸子有的画成绿豆小点,有的画成圆弧线,传达出“白眼看天”的蔑视情绪。这种“变形”美学的本质,是对于传统道德,特别是对于理学的反叛,是人性的高标,个性的张扬。
(摘编自曾祖荫、曾新《怪异:明清启蒙美学之特征》)
7.下列关于“变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客观物象在显示中具有正常的自然形态,艺术上所谓的“变形”,是指客观物象在艺术中表现出来的形态的改变。
B.在现实生活中客观物象的形态偶然会出现变异,由于这一现象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所以人们并不把它称为“变形”。
C.关于“变形”,艺术美学所研究的是正常的自然形态在艺术表现中所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美学意义。
D.艺术上所说的“变形”往往是指狭义的“变形”,即指在艺术表现中客观物象的几何图形所发生的改变。
8.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杜甫诗“黛色参天二千尺”,李白诗“白发三千丈”等,都只是夸张手法,不见得是自觉的“变形”观念。
B.相对于现实生活,明清戏曲中的舞蹈程式和脸谱是一种典型的“变形”,这种“变形”有利于戏曲的发展。
C.艺术上的“变形”是创作者主观感受的强化,艺术家们只有采用这种办法,才能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D.清初八大山人的《鱼鸭图卷》表现了一种蔑视情绪,反映了他对于传统道德,特别是对于理学的反叛意识。
9.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艺术上的“变形”是相对于客观物象的“常形”而言的,可以说“变形”来源于“常形”,有时甚至“变形”就是“常形”。
B.在艺术上,广义层面上的“变形”是艺术反映生活的普遍现象,而狭义层面上的“变形”只是前者的一种特殊现象。
C.王观国认为沈括对于杜甫诗的批评是“拘拘然以尺寸较之,则过矣”,看来王观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变形”美学观念。
D.大致上,中国古代的“变形”美学观念在宋元时代受到人们注意,而到明清时候这种观念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张佳胤令滑州。巨盗任敬、高章伪称锦衣使来谒,直入堂阶,北向立。公心怪之,判案如故。敬厉声曰:“此何时,大尹犹倨见使臣乎?”公稍动容,避席迓之。敬曰:“身奉旨,不得揖也。”公曰:“旨逮我乎?”敬附耳曰:“非逮公,欲没耿主事家耳。”时有滑人耿随朝任户曹,坐草场火系狱。
公意颇疑,遂延入后堂。敬扣公左手,章拥背,同入室坐炕上。敬掀髯笑曰:“公不知我耶?我坝上来,闻公帑①有万金,愿以相借。”遂与章共出匕首,置公颈。公不为动,从容语曰:“尔所图非报仇也,我即愚,奈何以财故轻吾生?即不匕首,吾书生孱夫能奈尔何?且尔既称朝使,奈何自露本相?使人窥之,非尔利也。”贼以为然,遂袖匕首。
公曰:“滑小邑,安得多金?”敬出札记如数,公不复辩,但请勿多取以累吾官。后覆开谕久之,曰:“吾党五人,当予五千金。”公谢曰:“幸甚,但尔两人橐中能装此耶?抑何策出此官舍也?”贼曰:“公虑良是。当为我具大车一乘,载金其上。”仍械公如诏逮故事,不许一人从,从即先刺公。曰:“俟吾党跃马去,乃释公身。”公曰:“逮我昼行,邑人必困尔,即刺我何益?不若夜行便。”二贼相顾称善。公又曰:“帑金易辨识,亦非尔利,邑中多富民,愿如数贷之。既不累吾官,尔亦安枕。”二贼益善公计。
公属章传语召吏刘相来。相者,心计人也。相至,公谬语曰:“吾不幸遭意外事,若逮去,死无日矣。今锦衣公有大气力,能免我,心甚德之,吾欲具五千金为寿。”相吐舌曰:“安得办此?”公蹑相足曰:“每见此邑人富而好义,吾令汝为贷。”遂取纸笔书某上户若干、某中户若干,共九人,符五千金数。九人,素善捕盗者。
公又语相曰:“天使在,九人者宜盛服谒见,勿以贷故作穷人状。”相会意而出,公取酒食酬酢,而先饮啖以示不疑。且戒二贼勿多饮,贼益信之。酒半,曩所招九人各鲜衣为富客,以纸裹铁器,手捧之,陆续门外,谬云:“贷金已至,但贫不能如数。”作哀祈状。二贼闻金至,且睹来者豪状,不复致疑。
公呼天平来,又嫌几小,索库中长几,横之后堂,二僚亦至。公与敬隔几为宾主,而章不离公左右,公乃持砝码语章曰:“汝不肯代官长校视轻重耶?”章稍稍就几,而九人者捧其所裹铁器竞前,公乘间脱走,大呼擒贼。敬起扑公不及,自刭厨下;生缚章,考讯又得王保等三贼主名,亟捕之,已亡命入京矣。为上状,缇帅陆炳尽捕诛之。(选自明代冯梦龙《智囊全集》)
【注】①帑:tǎng ,古时收藏钱财的府库。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大尹犹倨见使臣乎            倨:傲慢
B.坐草场火系狱                系:牵累
C.当为我具大车一乘            具:准备
D.心甚德之                    德:感激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但请勿多取以累吾官 /  ②亦足以畅叙幽情
B.①每见此邑人富而好义 / ②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C.①公乃持砝码语章曰 / ②今君乃亡赵走燕
D.①吾令汝为贷 / ②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佳胤智谋的一组是 (    )
①公心怪之,判案如故。 ②吾书生孱夫能奈尔何? ③帑金易辨识,亦非尔利。
④相吐舌曰:“安得办此?” ⑤汝不肯代官长校视轻重耶?⑥考讯又得王保等三贼主名。
A.①④⑤    B.③④⑥   C.②③⑤   D.①②⑥  
第Ⅱ卷(共114分)
四、(31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尔所图非报仇也,我即愚,奈何以财故轻吾生?(4分)

(2)俟吾党跃马去,乃释公身。(4分)

(3)章稍稍就几,而九人者捧其所裹铁器竞前,公乘间脱走,大呼擒贼。(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4分)
                                                               
(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4分)
                                                               
15、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___________________,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5)___________________,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16、阅读下面《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回答问题。(3分)
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雍也》)

孔子是对谁说的这句话?又是因为什么事情?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想起陶       
宋长征
想起陶,就想起了乡村,想起那些朴拙的面孔,温厚、柔软、粗糙,却有着细密的纹理,在心间轻轻流淌。
  陶是怎样走来的,或者,哪一个祖先为了给易逝的光阴,找到一个盛放的器皿;或者,为了把食物的温暖,及时送给在田埂上劳作的亲人。在远古的暮色下,苦思冥想,把脚边的泥土抟了又抟,然后狠狠地摔在地上——架炉,生火,祈祷火神,终于在一个烟青色的黄昏,含泪将陶捧出。
  陶,承载了多少岁月沧桑,见证过几许悲喜哀乐。在生命的版图上,你找不到一个没有陶的村庄。暗红,或深褐色的质地,一点也不精美,一点也不华丽,甚至看上去和一个庄稼人那般笨拙,却能安放下整个乡村。简单的乡村,质朴的炊烟,没有了陶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烟火日月?
  我是从陶里走来的。那陶片上简单的图案,一尾三文鱼或一株三叶草,曾经是我鲜活生动的祖先。陶从漫长的时光星河走来,温暖着简单的乡村,战火与硝烟,困苦与劫难。易碎,却依旧从容。少年时,常听得一声声锔锅补碗的吆喝声,踏着乡村的暮色而来,肯定是老锔匠背着一张弓弦走进村里。锔,补,分崩离析的岁月也一样可以缝补。你看他小心翼翼地带上花镜,把脚放平,把腿放稳,把破碎的陶的器皿夹在腿间,哧啦,哧啦,拉着古朴的琴声。以至于到了后来,当我一不小心打碎了家什,就会自告奋勇地站在母亲面前:拿来,我去补。在乡下,母亲是宽容的,就像对待她的庄稼,就像对待她亲手侍弄的那些活物。陶,你发现没有——圆圆的口儿,厚厚的底儿,中间一直圆圆鼓鼓。我想那是母亲才有的胸怀吧,把苦难和风雨咽在肚子里,把亲切与宽容慈祥地呈现,让每一个乡村的儿女都在土陶一样质朴的温暖里成长。
  金木水火土,陶是乡间的土著。
  在辉煌的宫殿里你看不见陶的影子,青铜的,镏金的,千年温玉的高贵与典雅在宫闱里穿梭。陶只属于民间,属于乡村,属于一个手捧陶罐匆匆赶往河边的女子,她脚步匆匆,是去浣洗衣衫,还是去盛一罐清粼粼的河水,然后洗涤那如黛的青丝。或者只是为了在河边看一看自己俏丽的容颜吧,怕明月送归的人发现些许的憔悴。女人的村庄,母亲的村庄,一生的辛劳怎么可以离开与陶相伴的光阴?
  陶的来路本就在乡间。河滩、沟渠,一抔远古的泥土,还残留着祖先的味道。手是生在乡间的手,也只有土生土长的手掌,才能把陶的岁月抟转得那样流畅。孤单、贫穷,或者太过简朴,都不说,把易散的光阴凝聚在一起,放进一座时间的熔炉,土就坚硬了,釉就润滑了,即使通体透着原始与单纯,也预示着将要包容下乡村的冷暖。我相信,每一个烧陶人都是虔诚的,只有把血液与灵魂在烈焰中烧灼,才能修得完整的身心,不贪图什么,只求平安、团圆和一些小小的幸福之果。
  装在陶里的日子也那样短暂,泥土经过了燃烧,土陶经过了日月的浸润,这乡下的日子还是一晃一天。日升了,月落了,村前小河里的水几涨几落,一个人的一生就躲进了陶里。被封存,被储藏,会不会也在某天,复而化为了泥土,再次融进一片乡土的灵魂。
  不是我又想起了陶,当陶突然于某夜走失,我看见眼中的落寞。陶走了,她的青春,被陶封存的青春会不会一样会消弭?或者,陶根本就不懂。从远古的岁月孤单上路,见惯了太多的风雨沧桑,世事轮转,等某天清晨被隆隆作响的机器从深埋着的地下挖掘出来,也可能只是些残片,然后在灼热的阳光下被人抚摸,审视——这时候,会不会有人想起陶?
                                            (选自《散文》2013年第4期)
17、这篇散文的题目叫“想起陶”,实际上“陶”是作者联想的生发点。作者由“陶”联想到哪些人?他们各有什么样的主要特点?(6分)

18、作者称“陶是乡间的土著”,阅读5至7段,指出作者这样说的理由。(6分)

19、第一段作者说,想起陶,就有温厚细密的情感在“心间轻轻流淌”。通读全文,请从生活、生命、价值三个方面归纳陶带给作者的感悟。 (6分)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15分)
20. 穿越剧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一种影视剧类型,国产穿越剧在近几年也产生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如《魔幻手机》《神话》《寻秦记》《步步惊心》等。2012年春晚的语言类节目基本以“穿越”为话题,对穿越剧进行了讽刺和批评。穿越剧的最大噱头,无非是利用现代人对过往历史的熟悉和掌握现代文明的优越,用一只现代打火机让成吉思汗敬若神明的“古今反差”来制造娱乐,让部分感觉生活“太枯燥”的观众开心解颐。
“穿越剧走红”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热点,在公众中引起了广泛讨论,请你针对这一文化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层次清晰。


七、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21. 三个年轻人即将踏上生活之途。临行前,一位智者分别送给他们一面镜子。一个人每天照一次镜子,看看脸上有没有灰尘和污物,然后端盆水,洗去征尘,容光焕发地继续上路;一个人每天照十次镜子,越照越躲在屋里不敢出门,生怕再染上灰尘;一个人十天也不照一次镜子,只顾埋头赶路,弄得灰头土脸,没人愿意与他为伍。看来,“照镜子”也大有深意……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答题卡
一、二、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四、(31分)
1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14、(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5、(5题限选4题)(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五、(18分)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六、(15分)
20、(15分)









200


七、作文(50分)









200









400









600




700





















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参考答案
1、C (A项“毗”读pí。B项“浼”读měi。D项“垝”读guǐ。)
2、B  (A坐——座, C磬——罄,D按——安)
3、C (A、“卓尔不群”,形容人物优秀卓越。这里用于“艺术精品”不妥。B、“人心向背”包含“向”“背”两面,此处应用“人心所向”或“同心同德”。D、“期期艾艾”是因口吃而说话不流利,不是“不肯吐出一个字来”,这里可用“语无伦次”。)
4、D(A、表意不明。B、“并以小步慢走”后缺少中心语“的方式”。 C、搭配不当,“防止……现象”应为“防止出现……现象”。)
5、A (B项把书名号改为双引号。C两个问号改为逗号。D项“二、三十米”是约数中间不应加顿号)
6、B  ( ①“在树林中敲锣打鼓”错,应是“砍树枝拴在马尾上,在树林内往来驰骋,以便扬起尘土”;②“曹操疑有埋伏,不敢追赶”错,曹操识破计谋,让人架桥追赶。)
7、B (所以人们并不把它称为“变形”,强加因果)
8、C (文中只是说艺术家常用这种方法,并不是说这是唯一的方法)
9、A (“有时甚至‘变形’就是‘常形’”表述不当,原文无此信息)
10.B(系:拘系,拘捕。)
11、D都是介词,替。(A、连词,相当于“而”;连词,表目的“来”。B、连词,表递进;连词,表修饰。C、副词,于是,就;副词,却。)
12.C(①劫持尚未真正发生。②向对手示弱,防止强盗骤然加害。③欲擒故纵,获得强盗更加信任。④表现刘相不明真相。⑤设计摆脱高章的控制。⑥一般处理程序,危险已经解除。)
13.(1)你们谋取的不是找我报仇,我即使愚蠢,怎么会因为钱财的缘故而看轻我自己的生命呢?( “所图”“奈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上一个『2014-2015学年度第一次五校九年级语文联考试卷』  下一个『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