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李渡中学高三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四川省南充市李渡中学高三月考语文试题(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四川省南充市李渡中学高三月考语文试题2014.09(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翡翠/斐然开拓/拓荒者物产丰饶/百折不挠B.毗邻/聆听包扎/扎辫子济世安民/光风霁月C.蓓蕾/烘焙拾级/拾麦穗箪食壶浆/殚精竭虑D.
试题预览
四川省南充市李渡中学高三月考语文试题   2014.09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 Ⅰ 卷(选择题,共27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翡翠/斐然     开拓/拓荒者     物产丰饶/百折不挠
B.毗邻/聆听     包扎/扎辫子     济世安民/光风霁月
C.蓓蕾/烘焙     拾级/拾麦穗     箪食壶浆/殚精竭虑
D.倚重/旖旎     禅趣/口头禅     卷帙浩繁/秩序井然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切蹉    编篡    归谬法    满腹经论    循循善诱
B.水榭    巍峨    紫禁城    美仑美奂    共渡时艰    
C.暮霭    霓虹    雷震雨    春风骀荡     静水流深
D.关隘    戍守    烽火台    克敌致胜     捷报频传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现在各种渠道发布的养生保健的信息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的还自相矛盾,很难自圆其说,有的甚至留下一团迷雾,叫人不知怎么办才合适。
B.“3•11”日本大地震发生一周年之际,日本各地纷纷举行了悼念仪式,举国上下哀鸿遍野,沉浸在悲痛之中。
C.娱乐圈女明星为吸引眼球,迅速出名,有的重包装,有的靠走秀,手段不同,各有千秋。 
D.2012年春晚上,萨顶顶演唱的《万物生》受到了观众的极大关注。她的歌声如空谷足音般美妙动听,让人如痴如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切儿童文学作品都应该永远持着守护童年的立场,遵循儿童思维发展规律,富有丰富的想象力,充满爱与希望,传递古老传统中的善与美。
B.17世纪至18世纪,荷兰铸制著名的马剑银币,逐渐流入中国台湾和东南沿海地区,至今在中国民间仍有不少收藏。
C.长江中的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华盛顿公约》确定的全球濒危物种之一,再不加以保护,15年后将会灭绝。
D. 随着国家信用体制的建设,公民不仅将拥有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到 2017 年,还会有一个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交通违章等的统一平台建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二、(9分,每小题3分)
中国古姓氏的产生和发展
卢 林
在远古时期姓氏的创立是以母系氏族的女姓为核心的。姓是什么呢?汉代的许慎认为:姓从女,女就是母,“女”、“生”就是“生母”。无论是谁,他的生命都是他的“生母”带来的。因此,古人的姓应该随从“生母”,他的生母姓什么,子女就应该姓什么。在家庭未产生以前的远古时代,我们的先人生活在一种游猎和原始群居状态中,男子外出游猎,漂泊不定,女子往往定居一方,从事采集生产。男女不可能有固定的配偶关系,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只能知道“家中”有母,而不知道父亲是谁?在哪儿?所以说在母系氏族社会,母亲是后嗣唯一可以确认的尊亲。
母系氏族社会以后,随着父系氏族社会的到来,氏也就出现了,它和姓不同,再也看不到文字中的“女”字旁了。根据史前的传说,黄帝和炎帝出生于姬水和姜水,也就有了姬姓和姜姓,但以姬为姓的黄帝却称“有熊氏”和“轩辕氏”,因为黄帝所率领的部落群在战胜炎帝所率领的部落群后,又打败了蚩尤率领的九黎族部落群,就驻扎在“有熊”这个地方,黄帝的氏族部落以驻地而得名“有熊氏”。“轩辕氏”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有人说和有熊一样,也是地名,但我相信,黄帝因发明车而得“轩辕氏”的传说是千真万确的。
从黄帝在氏名的选择上,我们应该理解:许多部族在选择氏名时,多以“图腾”为名。有的以植物为自己的氏,如:蒲、柳、杨、梅等;有的以动物为自己的氏,如:熊、马、牛、羊等。同一图腾氏族的成员禁止通婚,这与母系社会高级阶段同姓不通婚一样,是为了族人的健康繁衍,用以区别婚姻界限的标志,“氏”和“姓”是不一样的。在父系氏族社会的氏,是同姓衍生的一个个分支,本来是同姓部落的个体私有名称,到后来可能是专门指代部落的首领。
随着原始社会的瓦解,产生了奴隶制国家,在国家的体制下,某些官职也成了氏,在我国古代,邦国和官职有些是可以世袭的,于是这些氏也就可以随之世袭了。一旦邦国和官职失去之后,氏就开始演变成为家庭的标志。那个时候,只有贵族才有姓氏,平民和奴隶是没有姓氏的,氏族名号的使用范围从王族一直涵盖到普通平民,但没有涉及到与奴隶相近的阶层。女子称“姓”是用来“别婚姻”,男子称“氏”则用来“明贵贱”,姓和氏各自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从西周到春秋,是姓氏的大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姓氏制度既是一种血缘性家族制度又是一种政治制度,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成了一种礼规。同时,赐姓制度的施行,彻底改变了先前的氏族名号制,赐姓命氏使得姓氏重新受人重视。在宗法社会等级制中,“嫡长称伯,庶长称孟”。这时期命氏的方法主要有:以国为氏,以采邑为氏,以祖辈或父名为氏,以官职为氏等形式。
姓氏合一和姓氏全民化是春秋晚期以后的事。姓氏合一主要表现为,春秋晚期,特别是在战国时期,姓氏在概念上混用,战国时代的女子名称中古姓基本不见了,个别古姓也已经在男子名称中出现,同姓不婚的规定被破坏,以氏别贵贱的功能也丧失。春秋晚期,诸侯兼并,强宗倾扎,血缘亲情的意识早已被人们淡漠,古姓氏退出了历史舞台。到了战国时期,原来以土地为依托的作为宗族的氏蜕化成一种与政治和等级脱钩的虚化的血缘标识符号,不再是别贵贱的象征,“氏”的概念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别婚姻”的母系社会古姓和“明贵贱”的父系社会的氏走到了历史的拐点,终于合二为一了。
5. 下列对有关“姓”或“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氏是姓的分支,氏名先是各分支的名称,后来可能就成为部落首领专用名称。
B. 各部族都把“图腾”作为氏名,既有以植物命名的,也有以动物命名的。
C. 母系氏族社会中子女都随母亲的姓,母亲是后嗣唯一可以确认的尊亲。
D. 氏出现在父系氏族社会中,“有熊氏”和“轩辕氏”就是对黄帝的称谓。
6. 下列对姓氏产生和发展的表述,正确一项是(     )
A. 西周到春秋时期,施行赐姓制度,氏族名号制被彻底改变,摒弃了男称氏女称姓的礼规。
B. 姓氏在概念上混用始于战国,当时女子名称中古姓基本不见了,个别古姓出现在男子名称中。
C. 奴隶社会中有些官职成了氏,这些氏随官职被世袭,在官职失去后,氏就演变为家庭的标志。
D. 姓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当时一些家庭中的子女只知 “家中”有母,而不知父亲是谁。
7.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国为氏、以采邑为氏等命氏形式,都表明在宗法社会中,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
B. 战国时期,姓在男子名称中出现,氏也与政治等级和宗族血缘脱钩,最终合二为一。
C. 奴隶制时代,同姓之间不能通婚,在贵族和奴隶之间则用不同的姓氏来区别贵贱。
D. 黄帝生于姬水,便以姬为姓,被称为“有熊氏”,这是因为熊是黄帝部落的图腾。
三、(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9题。
马公,名燧,字洵美,汝州郏城人也。天宝末,安禄山拥幽陵之师南向,以光禄卿贾循为留后,燧以书干循,劝诛逆将向润容等,循疑留不决,竟及于祸。宝应中,陈郑节度李凉公移镇上党,雅知公才,表为晋州赵城尉。时王师既破史朝议,乃复河洛,有回鹘可汗之助,因肆暴而归,以功自负,其强难屈,李凉公使上介致饩①,皆惧不敢行。公官方解巾②,急病不让,径诣其垒。申明要约,气盛词直,虏皆优从。可汗乃授以旗帜,委之供办,且曰:“有犯禁者,公其董之。”于是藩部肃然,莫不畏服。
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居将相之重,恃父子之勇,可汗又其子婿也,借之为援,将有异图。公密觇其情,请为之备。初,伪范阳节度使李怀仙,与相、卫、恒、定等四帅相继来降,怀恩结为党助,奏复其职。至是拥众据汾上,子玚围太原,相、卫馈运,以相掎角。公至安阳,说其帅曰:“怀恩憯刻以逞欲,其子轻佻而好胜,人人自为计,坐待帐下之变耳?”深陈利病,劝喻激切,由是感公言,至涕泣改图。因约怀仙等三人,奉章献款。既回鹘北归,怀恩与玚继死。公之明识远略,皆此类也。
大历十年,夏五月,汴宋兵马使李灵耀以濮阳叛,俄据浚郊,国家始务靖叛,特屈常宪,因以节度留后授之,而又结魏师以略东郡,不利。六月,诏公与淮西节度李忠臣夹攻之。时寇锋盛,忠臣每战皆北,将弃师以免者数矣,公激以壮志,或绐之吉梦。忠臣既惭且愤,引师复还。
先是忠臣军汴南,公军汴北,每与虏角,所向无前,初败之于荥泽,又破之于西梁固。至是灵耀以其勇悍者八千人,号为“饿狼营”,尽锐来拒,公引部决战,遂胜入大梁。翌日,馀党以城内八千人降于公,公悉让忠臣,退于坂桥,其士吏掳获,悉以家财购而复之,大梁之人,至今知感。履险则忠以尽敌,成功则让以保身,此又将帅之明哲也。
(节选自唐代权德舆《司徒兼侍中上柱国北平郡王赠太傅马公行状》,有删改)
【注释】①上介:古代官名。致饩:馈赠礼物。
②解巾:巾,古代隐士常戴的一种头巾,后用解巾代指出任官职。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犯禁者,公其董之            董:监查
B.至是拥众据汾上               拥:聚集
C.而又结魏师以略东郡           略:占据
D.先是忠臣军汴南           军:驻军
9.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功自负              焉用亡郑以陪邻
B.请为之备              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C.因约怀仙等三人      不如因善遇之
D.忠臣既惭且愤          不出,火且尽

第 Ⅱ 卷(非选择题,共123分)
四、(30分)
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8分)
(1)时寇锋盛,忠臣每战皆北,将弃师以免者数矣,公激以壮志,或绐之吉梦。(4分)
译文:                                            
(2)履险则忠以尽敌,成功则让以保身,此又将帅之明哲也。(4分 )
译文:                                
11. 第Ⅰ卷文言文中有三个故事体现了马燧的“明识远略”,请简要概括。(3分)
答:                                           
12. 用斜线(/)给下列短文画线处断句。(限断10处)(5分)
是故墨子言曰:古 者 有 语 曰 君 子 不 镜 于 水 而 镜 于 人 镜 于 水 见 面 之 容 镜 于 人 则知 吉 与 凶 今 以 攻 战 为 利 则 盖 尝 鉴 之 于 智 伯 之 事 乎 此 其 为 不 吉 而 凶 既 可 得 而 知 矣
13、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辛弃疾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1)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4分)
答:                                                      
(2)“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与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风住尘香》)都是写愁的名句,请简要赏析。(4分)
答:                                                 
14.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6分)
(1)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孟子•告子下》 )
(2)                         ,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荆轲刺秦王》)
(3))                         ,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
(4)                         ,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 )
(5)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登高》)
(6)         _________________,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7)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8)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在鲁迅先生故居
郑文燮
或许是一种机缘,或许冥冥中的感召,纯属偶然,我在暌隔三十余年之后,又回到了北京。北京城市的变化之大,几乎使我难以辨识,先前熟悉的街衢大都不知所往,连僻野荒郊的阜成门外都鳞次栉比地起了高楼。我要寻找的旧地是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的鲁迅故居。拐了几个胡同,周遭都是用红颜料刷写的加了醒目圆圈的“拆”字,好在鲁迅故居的门匾还在,寻找起来还不甚费事,只是在阴晦的冬日显得突兀而孤独,冷清的小四合院落依然冷清!
鲁迅在北京生活了10余个年头,一共搬了三次家。“家”,这个词对鲁迅先生来说,或许并不确切,他一生或许都没有过“家”,鲁迅是孤独者。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建立。鲁迅从故乡浙江绍兴到北京的教育部供职,在教育部作“佥事”,夜晚回到他寄居的绍兴会馆,在冷冰的屋子里百无聊赖,靠研读《佛经》和抄写古碑打发时日。钱玄同来看望他,希望他给《新青年》写点文字。鲁迅用疑惑的目光看着钱玄同,说:“写文章有什么用处!”这个在推翻满清封建专制王朝的辛亥革命中激进的青年对“革命”感到失望。他说,以前我是奴隶,现在我是奴隶的奴隶,“革命”了,“维新”了,世事依然还是原先的老样子。1926年3月18日,他任教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等,在向段祺瑞执政的国务院和平请愿时,惨遭枪杀。鲁迅先生满腔激愤,写了《记念刘和珍君》的文章,说:“三月十八日,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青年学生的热血,使鲁迅由《彷徨》到《呐喊》。
鲁迅是周家的长子,对家庭更多一份责任。他到北京以后,把母亲,妻子朱安从故乡绍兴接到了北京,连同从日本留学回国的二弟周作人及他的日籍妻子羽太信子及子女,住进了他在西四八道湾购置的新居——一所宽敞、豁亮的“三进”大四合院。不久,周氏兄弟反目,鲁迅不得不搬出八道湾,另觅居处。他用一本书的四百元版税,在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买了一所小四合院,也就是现在鲁迅博物馆的所在地。
四合院实在太小!院子里种植的两棵白丁香占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空间,似乎再也容纳不下几个人物的活动了。周遭的几间小屋,一间作了书房,一间住着一个女佣人,另外一间北屋住着鲁迅的母亲和妻子朱安。母亲和妻子的木床相对而立,床上挂着白夏布蚊帐,都是老家带来的旧物。鲁迅在母亲和妻子的住室连通了一个长条形的小间,戏称“老虎尾巴”。鲁迅在这“老虎尾巴”里写作和住宿,室内仅一床一桌一椅而已。床是单人的板床,两条长凳上横架着一块木板,褥子是单薄的,被子是陈旧的有着小点蓝花的布衾,床上用竹竿挂着一顶发黄发灰的夏布蚊帐。书桌旁的白墙上挂着一个镜框,里面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照片。“阴冷”“悲悯”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孤寂的鲁迅先生相互注视,似有话要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经受过死神的洗礼,是从沙皇的绞刑架上走下来的,他在执行死刑的最后一刻被“赦免”,幸存下来。
那天天气阴霾、沉郁,像要下雪的样子。我在鲁迅故居待了很久,大约是我太专注、太虔诚的目光吸引了讲解人员——一位和善的中年女性,她打开“游人免进”的门扉,“破了例”让我进入先前只能够隔着玻璃窗看到的内室。这样我就真切地触摸到了“老虎尾巴”,“尾巴”墙上挂着的那帧陀思妥耶夫斯基阴冷的照片。我在鲁迅先生曾经沉思默想的藤椅上坐了一会儿,望着窗外的景致,一座依然不大的荒芜的园子,园子角落里有一圈石头的井栏。据说这井水实在苦涩,不能饮用,只能用来浇灌园中的几棵枣树,也就是鲁迅先生《秋夜》中劈头所说的“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在我还是中学生的时候,我就在课文中读到了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我曾向授课的语文老师请教过这句话的意思,老师支支吾吾,也未说出个所以然来。其后很久,我都未曾明白鲁迅先生写这句话的深意。而现在,身临其境的我,感悟到了鲁迅先生孤独、寂寞和无奈的心境——这是否就是鲁迅先生说过的“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呢?这是否就是鲁迅先生说过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呢?……
走出鲁迅先生故居,天上纷纷扬扬下起了雪。踏着落了雪的白茫茫的土地,我在近旁的一条胡同口,找了一家小店铺,喝了两碗羊杂碎汤,全身顿时燥热起来。
1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以前我是奴隶,现在我是奴隶的奴隶”这句话表明了鲁迅先生对革命的漠视和鄙夷,认为革命改变不了社会现实。
B.文章开篇写寻找鲁迅先生故居的过程以及故居周边的环境,隐隐有一种批评时人淡忘鲁迅先生和漠视文化传承之意。
C.文章从多个角度来介绍先生的故居,突出其狭小和简陋的特点。这样处理是为了表现先生孤僻、阴冷的性格。
D.文章结尾意味隽永,明写因喝羊杂碎汤而全身燥热,实际上隐隐表达了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的不满、钦佩、振奋等复杂情感。
E.文章中有大量的有关天气的环境描写,其作用是渲染阴冷、沉郁的氛围,抒发作者游览鲁迅故居时对鲁迅先生的痛悼和缅怀之情。
16.在第二段中,作者称鲁迅先生为“孤独者”,先生的孤独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你结合原文加以概述。(6分)
                                                                                  
                                                                                     
                                                                                                                                        
                                                                                  
17.在描写鲁迅先生故居的布局和陈设中,作者为什么要着重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照片?请作简要分析。(6分)
                                                                                  
                                                                                     
                                                                                                                                        
                                                                               
18.在游览鲁迅先生故居时,作者想起先生的文章中有“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的语句。对这句话的深意理解,作者由“不曾明白”转而有所感悟。请你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探究这句话的深意。(6分)
                                                                                  
                                                                                     
                                                                                                                                        
                                                                                   
                                                                                          
六、(11分)
19. 汉字很奇妙,趣解汉字更是别有意蕴。请仿照例句的思考角度及表述形式,另找两个汉字,各写一句话。(4分)
例句:仙――仙其实是人,心依青山,远离尘俗。
                                                                                                         
                                                                                
20. 湖北17岁的女生商某外出与同伴聚餐,边走路边玩手机,要过一座桥时,一脚踏空,掉入没有护栏保护的深坑,经抢救无效死亡。
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低头族”正在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流行词,请针对这种现象,拟一条宣传语。不少于10字,不多于25字。(2分)
                                                                                    
21.请从诸葛亮、文天祥或谭嗣同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5分)
要求:①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引用与人物有关的一句诗;③语意连贯,内容充实;④60—100字。
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依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
忠诚是一种信念、一种品质、一种追求。                                             
                                                                                
                                                                               
                                                                                                           
七、作文(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科技的高度发展,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作为有血有肉的人类,除物质生活以外,日益关注着自己的精神生活,如亲情友情、人格修养、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
文学泰斗巴金先生曾经说,他晚年有三种痛苦:一是为什么不可以拿着笔死去?二是深爱的人一个个离他而去,三是生命失去了奉献的意义。巴老在这种精神炼狱中最终完成了自己独立人格的历史选择。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联系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2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3 用规范汉字书写。

四川省南充市李渡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参考答案  

1. D  ( A.fěi,tuò,ráo/náo   B.lín/líng,zā,jì;C.bèi,shè/shí,dān;D.yǐ,chán,zhì)
2. B  (A.切磋,编纂,满腹经纶;  B. 美轮美奂,共度时艰;  C.雷阵雨;  D.克敌制胜)
3. A  ( A.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比喻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  B. 哀鸿遍野:比喻到处都是在痛苦中呻吟的无家可归的灾民。   C “各有千秋”指各有各的存在价值;各有所长和特色,此处为褒贬误用。   D   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的脚步声。比喻极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
4.  C  (A.语序不当,应改为“遵循儿童思维发展规律,传递古老传统中的善与美,充满爱与希望,富有丰富的想象力”。  B主谓搭配不当,应在“铸制”后面加“的”;D.成分残缺,应在“的统一平台”前加“信用信息”。)
5.  B  (“各部族”是全称,而“许多部族”是特称;“都把‘图腾’作为氏名”不对,原文是“多以‘图腾’为名”)
6.  C (A虽然改变了先前的氏族名号制,却并未摒弃男称氏女称姓的礼规。 B原文中说“春秋晚期,特别是战国时期”,“始于战国”的说法不对   D文中有“在家庭未产生以前”的表述,说明当时还没有家庭。
7.D  (A命氏的形式并不能证明宗法社会的等级制度森严,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嫡长称伯,庶长称孟”;B氏与政治等级脱钩,并未宗族与血缘脱钩,而是成为“虚化的血缘标识符号”  C文中说“奴隶没有姓氏”;)
8.  C  (略:劫掠)
9.  B (介词,引出行为服务的对象。A.介词,凭借/连词,来。C.副词,于是/介词,趁着。D.连词,表并列,又/副词,表时间,将要)
10.(1)当时叛军兵力强盛,李忠臣每次(与叛军)作战都惨败,多次要抛弃部下逃生,马燧(就)用豪言壮志激励他,或者用(战胜叛军的)好梦哄他。(“免”“绐”各1分,大意2分)
(2)处于危险的环境中就(为国家)尽忠,全歼敌军,成功之后就谦退,保全性命,这又是将帅的英明睿智(之处)。(“尽”“让”各1分,大意2分)
11. 谏贾循诛逆,预见仆固怀恩叛国,劝安阳帅脱离叛军。
12.  是故墨子言曰:古 者 有 语 曰/ 君 子 不 镜 于 水 /而 镜 于 人/ 镜 于 水 /见 面 之 容 /镜 于 人 /则知 吉 与 凶 /今 以 攻 战 为 利/ 则 盖 尝 鉴 之 于 智 伯 之 事 乎/ 此 其 为 不 吉 而 凶 /既 可 得 而 知 矣
译文:所以墨子说道:“古时有话说:‘君子不在水中照镜子,而是以人作镜子。在水中照镜,只能看出面容;用人作镜,则可以知吉凶。’现在若有人以为攻战有利,那么何不以智伯失败的事作借鉴呢?这种事的不吉而凶,已经可以知道了。”
13.(1)国土沦丧的悲愤,时光流逝的感慨,壮志难酬的悲哀,对逍遥自由生活的向往。
(2) 都有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有形)的妙处,辛词赋予“愁”以人的行为(拟人),写出“愁”之如影随形,无法逃避;李词赋予“愁”以物的重量(拟物),用“载不动”写出“愁”之深重。  
14. (1)入则无法家拂士   (2)风萧萧兮易水寒  (3) 折戟沉沙铁未销  (4) 寄蜉蝣于天地    
(5)渚清沙白鸟飞回   (6) 登东皋以舒啸   (7) 一尊还酹江月   (8)落霞与孤鹜齐飞
15.A C  (A项,鲁迅先生对革命并非漠视和鄙夷,只是清醒地认识到革命的局限性,感到失望。C项,写故居狭小和简陋,是说小天地里有大胸怀,反衬出鲁迅先生精神的可贵与伟大。)
16.【答案示例】⑴ 生活方面:鲁迅先生居住在北京的十余年里多次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上一个『2014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下一个『必修一第二单元文言文测试题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