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段考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段考试题(九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段考试题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1—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喑哑(àn)迁徙怒不可遏(è)重蹈覆辙 B.襁褓(qiáng)狼籍惟妙惟肖(xiāo)根深蒂固 C.风骚(sāo)忐忑以数谏故(shuò)红装素裹 
试题预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段考试题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1—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喑哑(àn)     迁徙        怒不可遏(è)           重蹈覆辙
 B.襁褓(qiáng)   狼籍        惟妙惟肖(xiāo)        根深蒂固
 C.风骚(sāo)     忐忑        以数谏故 (shuò)       红装素裹
 D.闪烁(suò)    震撼        义愤填膺(yīng)        竭斯底里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网络问政”制度的改弦更张,不仅有利于政府随时接受舆论监督,提高行政效率,而且有助于民众更加便捷地参政议政,维护自身的权利。
 B.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老师牺牲休息时间,处心积虑地给他们辅导。
 C.大家取得了好成绩但不能骄傲,需要再接再厉才能有更大的作为。
 D.我们在玉树、在舟曲、在世博展馆、在奥运会上,在那些家喻户晓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志愿者的身影。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
 B.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C.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使居民的收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提高。
 D.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
4. 下列对课文知识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与温庭筠的《望江南》相同,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
B.鲁迅的小说《故乡》是按鲁迅回故乡、鲁迅在故乡和鲁迅离故乡的顺序来行文的。
C.诸葛亮写的《隆中对》的核心部分是诸葛亮对刘备为“信大义于天下”而问计所作的回答。
D.《沁园春 雪》中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两句是交错说的,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
二、议论文阅读(5—8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黄岩岛,到底属于谁
①4月,菲律宾以“地理邻近”——黄岩岛离自己的本土近和黄岩岛在菲律宾专属经济区范围之内为理由,对黄岩岛提出领土主权要求,这些说法站得住脚吗?
②国际法早已认定“地理邻近”不是解决领土归属的国际法原则。从黄岩岛的位置以及地质构造上看,黄岩岛是中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黄岩岛以东的马尼拉海沟是中国与菲律宾的自然地理分界。世界上一个国家的部分领土距其本土较远,而距其他国家更近的情形比比皆是,如果按照菲“地理邻近论”行事,世界政治地图将要重画,天下势必大乱。
③《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允许沿海国建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但沿海国无权因此而损害他国的固有领土主权。企图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去改变领土主权归属的想法和做法都是违反国际法的,也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④黄岩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黄岩岛拥有无可争辩的领土主权。
⑤从历史上看,首先,中国最早发现了黄岩岛。1279年,天文学家郭守敬就在黄岩岛进行了“四海测验”。其次,中国是最早命名黄岩岛的,1935年中国就将黄岩岛以斯卡巴洛礁之名列入中国版图,1983年将黄岩岛作为标准名称。再有,中国政府早就指出黄岩岛领土主权属于中国。
⑥从开发利用上看,黄岩岛海域一直是我国渔民的传统捕鱼场所,而且中国政府还多次派科学考察队到黄岩岛进行科学考察,例如,1977年10月,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登上黄岩岛进行考察。1994年又在岛上建了水泥纪念碑。
⑦另外,4月28日,菲律宾媒体发表菲律宾专家的署名文章,称黄岩岛的确属于中国的固有领土,菲律宾的主张不能改变这一事实。
⑧ 从种种依据看,菲律宾对黄岩岛的任何权利要求都是非法的、无效的,黄岩岛属于中国的固有领土是不可争辩的事实!
5.下列最适合作为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3分)
  A、菲律宾对黄岩岛提出领土主权要求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B、黄岩岛不属于菲律宾领土。
  C、黄岩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黄岩岛拥有无可争辩的领土主权。
  D、菲律宾对黄岩岛的任何权利要求都是非法的、无效的。
6.这篇文章的论证方式是(&nb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图片版有答案)』  下一个『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